在赫这个特别接地气的傻小子,他对妍姝更像是哥哥对妹妹的情感,他从最开始对母亲对家里的店对妍姝不太负责到最后为了所有人的生命牺牲自己,既是受了吉燮最初的影响,更是被人类生命如此渺小的震慑。
有句名言说,只有在我们真正害怕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最大的与之抗衡的勇气。
最后在赫对着头盔说的话我依稀记得,我以为他会说很多慷慨激昂的话,可是没有,只有无助、孤独,祝福,恐惧…,太真实所以看得太难过了,尤其他对着妈妈有气无力的说“妈妈,我好害怕啊”的时候,我特别难受。
我真希望那根导火线就此引爆,不想看到他如此孤独。
片子内容和节奏都很流畅,只是夸张了抗辐射能力。
很多人以为这片子黑政府,殊不想什么人会拖延、阻挠,可不就是那些蛀虫与硕鼠!
在福岛事故之后,大陆也从来没有过反思,建议五毛们去查查大陆有多少核电站,东部除大人物住所所在河北范围内其余地区全有,说到底大人物只关心自己别死。
以大陆的人口密度,发生事故后几无可能开展有效疏散、隔离。
不管是和平还是战乱,核电站这种张着嘴等着吃人的东西,要来何用?
《潘多拉》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 说实话,这部电影的影评不太好写,因为毕竟是一部灾难片,如果想吐槽的话,于情于理都有点说不过去,拿着薯片,喝着啤酒看别人承受痛苦还评头论足,好像自己不太厚道,伤口上撒盐似的,可是我觉得过分的表现苦情戏,反而让人觉得这是在消费灾难,电影里所谓的日常黑zhenfu无能,表现"鼠胆"英雄的操作,都只是噱头,并没有真正给人震撼和反思,看完后,除了不断徘徊在耳边的哭声,别无他物. 《潘多拉》应该是以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为原型改编的,同样是核泄漏事件,去年的《切尔诺贝利》给人印象很深,没有歇斯底里的怒吼,也没有声嘶力竭的哭诉,更多是把价值传递出来,把真相告诉观众,每个人物都立得起来,每件事都表达的很清楚,所谓一针见血,我想那才是教科书一般的改编,好,下面简单的看看这部电影,雷声大雨点小,表面上核泄漏是一件非常可怕的灾难,电影里也有所表现,而伴随着核泄漏所带来的问题才是值得深挖的,比如恐慌,抉择,或是生命的意义等等,这几个层面,除了主角人格分裂般的表演,真的不知道所有人是怎么了?
不是互喷,就是哀嚎,说实话,看电影的时候我平时都喜欢开很大声,而看这部的时候,我却把声音调得很小,哭声真的让人很不安,我知道你们经历着什么,可这么多苦情戏,煽情戏,实在是看的我比电影里的人更痛苦!
真的很不想说主角是一个装×儿的人,可是几次打脸的表现,让人哭笑不得,对不起,要严肃,这不是导演的本意,却达成了这样的效果,你看他前一秒脱衣服跑路,后一秒穿衣服救人,上一个镜头砸电视,下一个镜头打电话要去,我试着站在导演的角度去思考,他可能是想创造一个"鼠胆英雄",一个刀嘴豆腐心的真男人,是的,没人要做英雄,做烈士,他就想做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可以跟家人永远在一起,这很难吗?
我都知道,可是几场戏的衔接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预期,反而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好了,不多说了,电影适合喜欢苦情的朋友看,很多"感人"的画面和对白,勉强三星吧,冲着人性,剧情的朋友可能会失望,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喜勿喷
教父吃糖,腮帮胖胖
这个钱包的转场很棒
每个人说话都好费劲,生怕一口气上不了就...
主角团不到最后一刻不会死,你们都是渣渣...
无论事由,无论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罪责都要民众来承担。
韩国电影胜就胜在敢拍,敢拍政府的过错,敢拍体制内的腐烂,敢拍领导的官官相护,敢拍上级的草菅人命,敢拍底层百姓的用命拼出路,敢拍民间的抱怨苦楚和愤怒,敢拍称赞背后的逃避和退后,敢拍人类的人性幽微处。
中国电影在上个世纪末曾绽放出百花齐放的幻光,短暂地热烈了好一阵,但喧嚣总会散去,我时常在想,我国电影的特色在哪里,特点是什么?
美国电影宏阔,英国电影节制,法国电影唯美,日本电影平淡,韩国电影浓烈,泰国电影出其不意,中国电影是什么呢?
重重限制下的创作欲犹如带着枷锁的狼,生病有点,没精打采有点,愤怒有点,倦怠有点,认栽有点,自抛自弃有点,自娱自乐有点。
这个题材不让拍,那个问题不许说,这块领域不准讲,那里弊病不让指。
讲了就得欲盖弥彰,就得欲语还羞,就得欲拒还迎,观众被吊着,可怜的观众和可怜的创作者。
主旋律落在亲情和奉献上,有时过于自我感动的亲情,总是太过泯灭人性的奉献。
影片最后男主角自白那段我流了很多泪,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就得我去死呢,我就是个自私自利的普通人,为何这样残忍又可怕的命运最后是落在我头上啊?
炸弹被引爆的那一刻,他心里是怨愤多一点,还是释然多一点?
电影能拍出这个『怨』很了不起了,中国和西方都不拍这个。
人性本来就是复杂又没有理由的,男主一路混着,从没想过奉献自己的,一路阴差阳错的竟然救了一国的人。
如果这一幕是像中国电影里一样笑着眼中含泪的告别,我不会这样难过,难过在普通人为上层人擦屁股的一生,难过在就算心有怨怼但还是被自己说服的抉择。
不是强制征用,不是强制调配,工人们先是为政府的耽搁付出代价,却又再次为了家人安危自愿走回死亡。
不是宏大叙事下磨灭个人情感以达到滥情的切入点,每个人都可以退缩,可以自私,可以害怕,可以动摇,可以质疑,讲出来,比捂着嘴歌颂牺牲更让我觉得自己是作为一个人而不是一个高速运转的社会中那渺小的一颗钉而活。
人很复杂,不会有全然圣洁的好,也没有纯粹绝对的黑。
一场电影的长度或许是现代社会讲人性最好的媒介,希望这片土地上在主旋律以外有更多探索人性善恶因子的作品。
“现在出事了,一开始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还瞒着大家。
现在有人死了,才让国民来收尾,这像话吗?为什么要我们为这个狗屁国家而死?"看了几部之后也熟悉了韩国灾难片的思路--政府高层某些人的不作为或者乱作为,导致出现问题时没有及时解决,最终酿成大祸。
灾难来临,生命一下变得不堪一击,然而在这样的灾难片中,我们看到拯救世界的并不是那些有着超凡能力和不死之身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原本平凡,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是他们真真切切的牺牲才换来最后的力挽狂澜。
“总统阁下,他不是那个人,他叫姜在赫。
”我很喜欢这个细节。
虽然我们常说聚沙成塔,大灾大难之后的胜利也常常会以集体的名义被铭记。
但是那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那些为了他人舍弃自己的逆行者们,那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不该成为被人遗忘的沙粒,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被记住。
转帖:日本核污染水已进入大海,研究称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
此刻,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日本当地时间13点),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当地时间24日上午10点左右(北京时间上午9点左右),东京电力公司就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一事召开临时记者会。
东电在临时记者会上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将在当地时间今天下午1点(北京时间今天中午12点)启动。
今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预计为200到210吨,每天的排放情况将在次日公布。
首次排海每天将排放约460吨,持续17天,合计排放约7800立方米核污染水。
#潘多拉#一如既往的延续了韩国电影悲情线路。
关注点放在了核电站上,类似于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印发和污染泄露事件,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比于人员伤亡,韩国影片喜欢把注意力放在小人物家庭身上,本片也不例外的把政府狠狠的骂了一顿,而把怜悯给予了受害者。
其中一句话令我记忆深刻“你要等到我能离开你之后不会不能活下去后再死去”。
看完之后我想了解我们国家新闻了,想了解中国哪些地区修建了核电站、哪些又是已经老龄化、人民是否能够信任我们的政府,面对灾难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预防啊……人们多长点心吧。
首先还是要膜拜一下韩国电影人。
这部电影延续了韩国灾难片的高水准,特效非常不错,故事感人震撼,剧情紧张跌宕,讽刺当局政府也很有力。
男主最后的告白非常真实,我认为这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点赞。
电影中间部分无力感太强烈,“核电站爆炸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念头深入人心,很成功,但是好残酷。
很真实又很沉重的一部电影,不像某国一直高光颂扬政府,而是很勇敢地抨击无能政府,同时从各角度刻画人性,政客的丑陋和懦弱,小人物的怕死却又必须向前冲,核灾难的恐怖和人们在灾难面前的众生相......结尾有点过于煽情不切实际,剧情稍微有点拖沓,其他都还好。
忽然回看这部电影也是因为小日子核污水排海,真的很讽刺,所谓的大和民族,知小礼而无大义,世界的毒瘤。
我们可以没有一个小岛,但不能失去海洋。
整体还行吧,可惜太多漏洞甚至说不合常理的地方 ,看着难受那么大的辐射量厂长竟然能坚持一天,绿巨人吗?
既然用海水能快速降温,政府再傻都那情况了能不用?
逃生通道是老式网游地图是吧只能走固定的道,其他道路,堤坝下面都是图片,只能看是吧总筒一直赖赖唧唧的,后来又像打兴奋剂了,太假最后那个储存废料的漏水,修复措施就是纸杯漏了底下再套个纸杯?
首先这个纸杯不能再加水了吗?
漏就只能堵或者干看着?
其次反正套个杯,方法不是太多了,非要封那个屋子的铁门?
最后也只是铁门焊上,加上斜撑,能挡住辐射?
设计就么有考虑到会漏,铁门做个厚点的?
男主很快弄完炸药,那帮人焊了那么久的铁门,完全可以2人弄炸药,出来后再弄铁门其实我看见不用炸,一边封铁门一边加水就行,不可能没法加冷却水的,水足够多下面的房屋充满水就行了
一个刚开始较为优柔寡断略显无能却心系民众最终崛起夺回权利挽救糟糕的事态的总统和一个强硬的枉顾民生只顾经济等国家硬件配置的二把手,似乎在韩国电影中经常看到,虽然我也没怎么看过韩国电影。
我是一个极度反对崇尚自我牺牲大无畏英雄主义的人,但是看这部电影时还是流泪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似乎开始把所谓的“精神”“情怀”变得局限,曾经的我也是个会用纸笔指点江山的愤青,自认为是一个有付出精神和团结精神的人,而如今却只想着顾好自己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曾经宏大的梦想如今竟变成了一日有三餐。
所以看到男主献身,我的第一想法不是敬佩和认同,而是我如何避免我自己和我爱的人远离这种非要献身不可的情况。
虽然没有切身经历,但是还是狠狠地共情了剧里的母亲和女朋友。
让我最动容的其实是剧中嫂子的人物形象,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儿子照顾婆婆,勇敢坚韧,让人心疼。
虽说天灾人祸无法预料,但还是警醒,一定要规避这种风险。
K208
故事情节对于国情来说肯定有发人深思的一面,但老妈子们一个劲地嘶吼真的让人很烦,总理把总统牵着鼻子走,是在说朴槿惠吧,所谓英雄,他们也是怕死的,但谁又不怕死呢?
结尾告别直播是灾难片里煽得最狠的一次,眼泪狂飙,唉。就算害怕脆弱委屈也要去,不是为了狗屁的国家而是为了自己爱的人和孩子们,这就是为什么套路也能吸引人看完的原因。
距离核反应堆爆炸20公里的釜山市受到了严重辐射,请继续观看污染事件下一部作品《釜山行》。
东亚永恒母题:昏君、奸臣-权贵-土豪、酷吏、绝望无产者(个人)英雄主义、煽情伦理主义。暴利和极权滥用科技,没人能抽身而出。它首先即体现为不尊重知识和技术。感觉整个片是看山寨宋康昊山寨郑雨盛山寨全智贤演完的。脸盲。
确实一部很难评价的灾难片。。。真实度不够,政府过于无能,总理把总统压制的像个小孩子。。。韩国可没有这么弱的总统,在危机面前完全都在遮掩而不是救援。。。到最后居然是一个小人物以英雄主义的姿态爆炸结束,有些荒诞
难得看个韩国片。。。我国好像没法拍这种。。。尴尬
真实的再现了核灾来临场景 潘多拉盒子 慎用
开篇人物的构造还可以,但进入正题之后一片混乱,剧情推进磨磨唧唧,政治斗争也和开玩笑一样放在明面上。人物的转折也是硬推上去,属于反正三幕剧要求这么写我就这么做的片子,没啥看的必要。
hehe
还行吧,看了一半,以为是恐怖片,不然题目干嘛叫潘多拉?结果只是灾难片,反正就是各种人物心理,类属剧情片,感觉没啥意思。
太多人不够了解核能负面.有的事情过去了就被顺理成章遗忘忽略.电影惯常套路没有惊喜,结尾煽情稍过却也佩服韩人勇敢自黑敢拿出题材警醒.有太阳就有阴影有所取就有承担,有些现实(体制弊端/灾难)存在着早晚将直面,虚伪和怯懦虽然丑陋但绝处的英勇和坦荡更为动人.核灾过后完美顺接釜山行.
人民好汉,总统混蛋,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反,别把人民的牺牲当功绩,反过头来还让贡献最大的人民感恩僵化的你,人民是最受灾受难的群体,也是最值得呵护和尊敬的可爱的群体(临终煽情是认真的吗?韩国电影太爱煽了)
距离福岛那次核事故已经九年了。用人肉去堵裂缝太惨了,有救援/维修机器人就好了…
————— 📀 2016·韩国【8月【➊】】【2019 ▲ 262】【≈ 136分钟】【原版 ★ 中文字幕】【⭐】◀▶【⭐⭐⭐】
这部电影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把大规模人群恐慌(骚乱)拍得很到位,建议那些要处理这种情况的部门都看一看,我们的应急预案面对真正的逃命式的大规模人群恐慌,恐怕很是苍白无力。
没有人性的电影,所有演员的表演被不合理的情节淹没了!
最近心情像狗屎一样,就想看个不动脑子的灾难片哭一场,最起码看了它算是哭出来了。和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纪录片的大概反正都是一个套路,朝鲜族的标新立异之处就是人人都是大嗓门,而且群众演员虽然浮夸,但是确实演这种末日煽情场景非常合适,只是看多了就审美疲劳了。医生都跑掉那里,不知道怎么想到新冠时候去武汉的医生,眼泪哗哗淌。
人类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
泡菜国敢这么拍电影也不新鲜了,政府被黑也不是一次两次。不提政治,但说电影本身也是可圈可点,除了最后煽情有点太长也稍显生硬之外,基本做到全程无尿点。泡菜国别的不说,娱乐业真是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