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扮太子》,玩尬的是吧?
冲不上什么最佳榜首就冲个最烂榜首,反正都是榜首是吧?
咱就是说,没的拍可以不拍,膈应人没必要吧?
硬插了几百个包袱,就“我掐着你的命脉呢”“我也掐着你的*命脉*呢”和“到底哪个菜咸啊”获得了观众们的两声冷笑,你不尴尬我都替你尴尬。
马丽还是演《夏洛特烦恼》里苦等男人回家的人设,虽然男人一无是处但就是想和他生娃,哎老天爷呀,你看人家《爱情神话》,你看看人家《扬名立万》,快2022年了,还整这样七八十年代的苦情戏呐。
本来我看见“几个小老百姓的命,谁在乎啊”“我在乎”这段,还能给个两星,但最后强行上升什么“大国小家”“我就想生个孩子安安稳稳过日子”,呕吐到半星都不想给。
看完后和朋友讨论应该归在2021年还是2022年烂片榜单,朋友说它必须同时位居两年烂片榜首,就烂到这种程度。
20年过去了,国内的古装喜剧片,一点进步也没有!
20年前,国产古装喜剧片是什么样子?
就不拿星爷的片子举例了,毕竟星爷百年难遇,那样对比太欺负人了。
也不能只拿一部片子举例,免得以偏概全,好像故意踩压本片似的。
那就说三部星爷之外的古装喜剧吧。
2001年的《钟无艳》、2002年的《河东狮吼》和同年的《天下无双》。
任何一部的制作水准都在《李茂扮太子》之上。
喜剧片,首要任务当然是搞笑观众。
三部影片在搞笑功夫上,都是碾压《李茂扮太子》的存在。
除了搞笑,三部影片在其他方面还给观众记忆留存了一些东西,即使过去了20年,仍然记忆犹新。
《钟无艳》,让观众熟悉了“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个典故。
《河东狮吼》,盛世美颜张柏芝的那一段长台词,至今仍是经典。
《天下无双》,黄梅调的穿插,是一次大胆的商业类型尝试。
而《李茂扮太子》呢,论搞笑,坦白讲我虽然也笑了几次,但笑的是魏翔、宋小宝等几个配角。
最该笑的主角常远,反倒让我笑不出来。
关键是,除了乏善可陈的几处笑点外,其他方面,这片子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好比吃完一袋速食方便面,经不起任何回味。
无论是所谓的人保戏,还是戏保人,我都没有看到。
当然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都2022年了,还给我看这种水平的片子。
20年前的片子,拍得都比这好。
说实话,我有点怀念沈腾了。
最起码,能做到人保戏的水准。
喜剧的基本规则,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喜剧片,所呈现的笑料包袱并没有在意料之外,逻辑行为也基本不在情理之中。
1、关于笑料作为喜剧片,尬点比笑点多,也是挺难得的事情。
开场几分钟的一段freestyle,尬得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是一个人来的,幸亏没有请朋友一起来看,一个人尬总比两个人一起尬好受点儿。
紧接着一家人哭狗的戏,又是尬得我不知所以然。
看演员那么卖力地演,感觉不笑是我自己的错。
至于其他的梗,什么掐着太子的命脉、告诉马丽我来事了、让女巫克拉拉别停,和刺客一起呜啦啦,简直了。
尬得要命。
感觉有人在侮辱我的智商。
好歹这是贺岁档电影好吗,不是网络段子集锦。
好歹你们也是开心麻花的,别砸了这块招牌行么。
前面说了,仅有的几处笑点,都在几个配角身上。
作为搞笑担当,主角常远是没有达到期望的。
这一点在《温暖的抱抱》里已经验证过了一次。
安分地做个绿叶,常远还是合格的。
无论是《夏洛》里的反串孟特娇,还是《情圣》里的常剑,常远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可一旦放到主角位置,还是感觉勉为其难。
主角是要承担起大部分笑点的,常远饰演的小捕快,有那么好笑吗?
不是说常远不好,只能说他的表演能力,距离真正的搞笑担当,还差那么一口气。
尤其是一人分饰两角,更显得力不从心。
最起码从声音语调上,没有演出小捕快和太子的差异化。
不信闭上眼睛,你能听清哪个是小捕快,哪个是太子吗?
对于马丽的悍妻人设,虽然有些审美疲劳了,但真心觉得,小声说话的马丽,幽默效力大打折扣。
论女人味,同样是演客栈掌柜,马丽演不出《武林外传》里闫妮的风情。
论颜值,又比不过《钟无艳》里的郑秀文和张柏芝。
马丽有自己的魅力,有自己的表演风格。
比如魔性笑声,比如男性化、外向化的特征。
《夏洛特》里的马冬梅,《铁拳》里的变性拳手,都是这个风格。
但在这部片子里,收着演的马丽,就没那么搞笑了。
看她欺负自己的丈夫,掰她的手指头,总归比看到她在刑场上对丈夫说,这辈子能和你做夫妻值了这样的话更舒服些。
喜剧片不那么搞笑,已经是很失败了。
但作为一部电影,是不是应该首先把故事讲好?
2、关于剧情《李茂扮太子》讲的是什么剧情?
吏部尚书的儿子犯了杀头之罪,所以吏部尚书就要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去绑架太子?
县令为了能升个官,就甘愿搭上全家性命和吏部尚书去犯谋反之罪?
皇上这么在乎太子的安全,却让太子府的防卫形同虚设,李茂轻易地就能出入太子府?
一心升官发财的李茂,就因为体验了几天太子生活,就找回初心做自己了?
经不起推敲的情节漏洞太多了。
演来演去,编剧玩的还是错位的老梗。
像《夏洛特烦恼》里的时空错位,《羞羞的铁拳》里的男女错位,《西虹市首富》里的穷富错位,这次则是地位卑微的小捕快与高高在上的太子的身份错位。
感觉开心麻花的人要黔驴技穷了,除了谐音梗就是错位关系,没有啥新花样了。
可能有人说,对喜剧片的情节太认真就输了。
我没要求情节滴水不漏,只期望编剧对观众别太敷衍。
以前的片子是角色少,情节多。
一个接一个的小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钟无艳》里主要角色就那么几个,反复围绕齐王如何昏庸,如何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来讲故事。
这个片子是情节少,角色多。
走马观花的即插即用型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凭着小品化的台词,生拉硬拽把剧情撑到100分钟。
故事一点起伏也没有。
就为了蹭狸猫换太子的梗。
以前的古装喜剧片情节也有荒诞之处。
比如《钟无艳》里的六国运动会,比如《河东狮吼》里类似现代歌星的演唱会。
但荒诞的演绎,最终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六国运动会是为了表现钟无艳对齐王的包容,你齐王都把我钟无艳打入天牢了,但只要你对我说好话,我还愿意为你玩命。
演唱会是为了衬托月娥对陈季常的痴情,别人听你唱歌都吐了,只有我能欣赏你的才华。
而这部《李茂扮太子》,荒诞到扯淡。
偷家里的钱,瞒着老婆把自己的客栈改成戏楼。
吏部尚书这么大官,连个戏楼都包场不了。
太子能戴面具和替身出宫听戏,却不能把戏班子叫进皇宫。
吏部尚书二品官职,偏偏和一个九品县令合谋,还能许诺初次见面的小捕快当县令。
借用剧中马丽的话说,改戏楼、请太子、当县令,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扯淡?
写在最后:古装喜剧电影这个类型,很久没在大荧幕上看到了,仿佛要销声匿迹了。
而作为元旦贺岁档,拥有半个开心麻花成员的电影,本来挺值得期待的,但拍成这个样子,实在令人失望。
豆瓣4.7的评分,说明像我一样失望的人不在少数。
究竟是观众的要求太高了,还是创作者们江郎才尽了?
而吐槽《李茂扮太子》,并不是为了泄愤,只是对创作者们的鞭策,是对优秀古装喜剧片的渴望,毕竟好多这种类型的片子,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欢乐。
期待下一部优秀古装喜剧片的上市。
李茂扮太子 (2022)4.22022 / 中国大陆 / 喜剧 古装 / 高可 / 马丽 常远
你别说这部电影,我看完之后我还真的是笑死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这部电影可能会成为未来常远的代表作,我觉得有常远的话,这部电影肯定会很好看的,因为他也是开心麻花一位仅次于马丽和那个沈腾的顶级搞笑演员了,不管怎么样,我觉得他未来肯定会成为一位新的喜剧演员,因为喜剧总能给我们带来欢乐,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道理!
整部电影有很多笑点,马丽、常远等人都贡献了不少。
本片的剧情方面比较一般,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人,一个是被皇上禁足的大太子,一个是想要升官的小捕快。
除了长相两人基本上没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渴望对方的生活,然而真正互换身份后才发现对方的生活,也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并不能够让自己非常满足,也渐渐出现了各种不适应。
至于杀太子的情节,感觉跟影片剧情的关系一点不密切,此外部分剧情还是蛮尬的。
IMDB目前4.8分,高于本站,而且打6分的最多。
本片就是个一般的电影,或者说它是一个一般偏下的电影都可以,本站的评分打一星和三星的人数量差不多,最多的是打两星的。
打一星的很多人大概花钱买了票,没达到观影期望,而怒打一星。
对于没花钱在网上看的人,打星就轻松得多。
降智肯定有,李茂和太子声音都一样,正常人谁不能想到两个是一个人?
两个杀手来刺杀,都踩到同一把铁锹,都被铁锹打到同一个位置?
如此种种,只能将它当作小品合集来看,然后才能平和地笑出来。
何况还有很多明星参演。
魏翔饰演皇帝,看到假太子悬梁批阅奏折,说“头悬梁叫刻苦,脖悬梁叫自尽”,有些搞笑。
一直以为开心麻花的口碑都很不错,自然上映了来支持一下。
结果败坏了演员的好感,辣鸡演技,辣鸡剧情,全程尴尬的令人抠脚的台词和演技。
甚至全篇都没有笑点,小品不像小品,电影不像电影的。
真是狗看了都摇头啊。
元旦第一天就看这样的烂片,真的太晦气了。
我甚至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看的最垃圾的电影,没有之一。
上海堡垒都比它强了
马丽,常远,艾伦,魏翔都是开心麻花的骨干演员,演技没得说,该有的笑点也都衔接的不错,只是没法和前作相比,不过作为贺岁片博君一笑已经足够了,作品先搞笑后煽情的套路是目前大环境的通病,希望将来开心麻花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做到麻花出品,必属精品,支持一下。
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只是不够一百四十个字不让发布,所以后边的活都是废话,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看到这条评论的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真的是有够烂的!
当观众全是低智商还是垃圾回收站啊…想拍古代搞笑片学学《万万没想到》也是OK,这种硬凹笑点又低俗真是醉了…这太子府就在大街上,不是主角进不去,李茂大内高手耶一下子就见到太子,我寻思这么厉害也不至于混这么惨吧,有的高质量片过审这么难,这种低俗又无趣的剧情就这么容易过审了???
关于开心麻花 开心麻花以舞台剧起家,目前在全国都常驻的有话剧表演,可以说是国内喜剧话剧的一家独大。
最近几年开心麻花也开始涉猎电影行业,《夏洛特烦恼》、《驴得水》、《西虹市首富》也让他们在喜剧电影方面小有成就。
但是最近开心麻花的风评一直不太好,常远的《温暖的抱抱》、黄才伦的《日不落酒店》、艾伦的《遇见喵星人》,都让观众冠以烂片的称号,所以看到《李茂扮太子》的阵容的时候,我心里也会担心是个大烂片。
沈腾自从春晚小品《扶不扶》饰演了郝建之后就火起来了,在喜剧方面风评一直不错,甚至现在还有一个新名词叫“含腾量”,即电影里面沈腾戏份的含量,如果电影请了沈腾又只是小客串,大伙都会十分不满。
而这部《李茂扮太子》的含腾量=0,更让人担忧。
《李茂扮太子》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这里我是以一种宽泛的分类把这类电影统称为“开心麻花味的电影”,或者说这一批剧组的人的电影,所以才顺带谈谈开心麻花。
对于《李茂扮太子》的主观感受 事先声明,这不是专业评写,只是我的个人观感。
了解一部电影的第一步就是片名,这又是一个玩谐音梗的电影,《狸猫换太子》最早出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 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南方租借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 。
再后来被改变成了多种戏剧。
为什么这些电影要玩谐音梗呢?
第一就是给不了解的观众一种自己好像听说过的错觉,人走进电影院感觉这个听着好像挺亲近的,就有可能会看这场电影;第二可能是偷懒,取名其实是非常难的学问,甚至可能比电影本身难做,电影人为了偷懒就用了谐音梗,或许他们自己还觉得挺巧妙的,谁知道呢?
用谐音梗取片名的电影到底是好还是差还是得看具体情况,反正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不自信的行为。
电影刚开始的时候,我预料中的非常平淡,听着一些烂俗的梗也笑不出来,还是看到了半小时左右才开始渐入佳境,只要get得到,还是有很多好笑的地方的,由于看之前的预期太低,看完之后我反而是觉得比想象中还好。
这是一部笑点非常密集的电影,点映现场频频笑出鹅叫,最后也有比较感人的地方。
我朋友问我这部电影的剧情怎么样,这部电影剧情确实平平无奇,我给他的评价就是,反正确实是挺好笑的。
所以我就在想一个问题,像这样确实逗笑了很多观众的喜剧电影,能否及格呢?
除了搞笑,里面还有对于男女主感情的描绘(感动部分)以及太子和李茂各自的烦恼(升华)部分,来的不生硬,但是也没必要,可能也是出于商业考虑所以加入了这些元素。
还是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用心的,细节发现的越多,其实就越能发现他们的用心,如果是一味的喷我觉得是没有必要的,不过有很多人觉得这部电影的小品味道非常重,要从专业的电影角度来想其实也是对的,这部电影是他们独特的风格,不管是作为小品还是电影。
这部电影都体现出了他们作为喜剧演员的功底。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我们花钱进电影院看喜剧片的,能够经常笑起来,我们的目的就已经打到了,片方的用心也达到了,也是就这样快快乐乐的迎来了新的一年。
但是要从更高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或许他就什么都不是了,只是一个电影院的商品,我们是消费者片方是生产者。
电影史上留不下它的姓名,他也对其他电影没什么影响。
浅谈“喜剧” 电影鉴赏课上,老师放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我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给我心里带来的激动的心情,默剧也一样可以很好笑,黑白电影也一样可以很搞笑,卓别林完全是用自己的滑稽的动作和行为来让人发笑,也让我体会到了什么叫喜剧大师,什么叫匠人。
同一时代的还有基顿,基顿虽然作品不多但是他跟卓别林两人是不同的风格,基顿去拍过很多很疯狂的镜头,他们是不同风格的喜剧大师。
然后就是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种喜剧风格——黑色幽默,《驴得水》除了表面的喜剧使人看到人性的丑恶,贪婪、自私、懦弱以及虚荣;《寄生虫》体现了有钱人和穷人的差距,《荒诞故事》里面用暴力展现了野蛮复仇 ,《大佛普拉斯》描写出了社会里的一些底层人的图景。
黑色幽默电影里面荒诞的场景,让人觉得夸张但难忘,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高级的类型。
罗温·艾金森主演的《憨豆先生》也是几乎没有台词,但是全世界都能看懂,《憨豆先生》让我明白了喜剧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许多笨拙的事也可以成为笑料。
像《李茂扮太子》这样的,就是现代的商业院线片催生出的一个产物,它存在即合理,现在院线电影里面的作者电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套路。
要守住现在的商业喜剧片最后的底线,你一定要足够搞笑。
一直被豆瓣评分影响,觉得这片肯定不好看,所以上映时没去影院观看。
春节期间正好没事,抽空在南瓜上看了,说实话,真不算难看,还挺有意思的。
常远显然是只适合做配角,作为主角依然像配角,想想如果是沈腾演,会是啥样子呢。
片子虽然不精彩,但是搞笑,欢乐就可以了啊,要什么自行车,又没掏钱,是吧!
拉分来的 凭什么这么点分???常远演的不好吗 剧情有漏洞吗 笑点不够吗 就算有点平淡 也不至于这个分数吧 而且太子是常远唯一一个符合他本人性格的角色 不值得庆祝一下吗
新航飞机上看的。故事一般,一人分饰两角不够鲜明,故事一般,但可以让人开心一下
广安门。爱情喜剧贺岁
這麼尷尬怎麼敢拍出來。。。
这越到最后越是什么玩意儿……
常远 你能不能清醒点 你真的不搞笑 换条赛道吧 别在霍霍喜剧了!!!
马丽+常远+艾伦=烂片 烂片标配
马丽才是真BG之光吧!
期望过高,故事俗套但是不难看,简单了点,演员好演员,换个导演,细节细致一点,多琢磨角色,角色立的住真实,剧情复杂一点,就很棒了。我对麻花很有感情,从夏洛特开始喜欢。没想到2022春晚,最帅的居然是常远??沈腾太肥,艾伦的李茶油腻,现在不油但是太老、老干部。马丽也老了,她才40啊!!!花期啊,造型挺好看也不胖,就是老,疲吧,演技不如以前啊,以前也会觉得马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舞台剧的夸张但是情绪饱满很真。就,挺失望的,真的,特出戏这部。导演演员都有问题。常远的太子莫名起来的帅,就很迷惑,常远这部分两角还行,但是总体演技真的不太行,就很迷惑。
什么东西啊……
乐呵乐呵得了,拍的咋样,就别太在意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谐音梗片名=绝世大烂片这条公式,我愿称本片和日不落酒店是开心麻花辣鸡双壁,常远球球你了,你一点也不好笑,别糟蹋电影了,还有这片子里某些对女性的刻画真是令人作呕
长脸李茂和他一样毫无气质的太子互换身份却没有被看起来怀孕足月的胖媳妇和一看就是庸君的皇帝看穿的愚蠢笑话。
还能看吧
开场的“父慈女孝”就挺吸引人的,后面的狗狗去世更加有荒诞喜剧那味儿了,啊可怜的来福
这说脑残都是轻的了,就算是搞笑,你也整个好点的笑点吧,尬笑都笑不出来。
当作春节的合家欢电影很不错
不如拆成200条短视频做成一个抖音大号直播带货
蛮好笑的无脑喜剧片,但是没啥意义,也不能称为电影。
权当舞台剧看了。2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