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都是同志骄傲游行里的造型,sm女王,金属链肌肉骚零,风情同妻,大奶1大奶0卖弄QQ弹弹的肌肉。
展现人物性格的方式就是陈述陈述陈述。
风情同妻上来一通陈述自己,告诉观众她要啥的同时也毫无意外的让我们get了她后期会做出相反选择。
SM女王想要啥也是一通演讲,老司机观众也一秒get了她会遇到谁有个什么结局。
雅典众骚1骚0们不是没肉,但毕竟瘪瘪的没法和斯巴达比。
色调从斯巴达的红也换成了不尴不尬的宝石蓝,主角一脸苦大仇深坚毅主角相,就差把我会苟到结局六个字刻奶子上了,让人从头到尾没法替他担心。
史诗级大片滤镜下掩盖的全是直男对基佬直女同妻的意淫,把这个纯情小0泡水里即可得到一个金链骚0,头给你砍下来打个啵儿丢海里。
后入正入掐脖子掐脖子掐脖子,艹完这一场你就会对我爱恨交织不可自拔。
看完一秒忘记看的啥,就记得船上奴隶可怜
时隔6年,果部曾创造年度话题嘅《战狼300》(《斯巴达300勇士》)终于推出续集,尤其适合读历史嘅我,同前作以斯巴达王里奥尼斯嘅赤军为首嘅温泉关之战同一时间线,本片以第二次希波战争为背景,叙述佐以雅典执政官地米斯托克利为首嘅蓝色海军重创波斯嘅经典——萨拉米斯海战!
按照咁样嘅节奏,如果“300勇士”有第三集,主题估计非马拉松之战莫属了。
其实,本集喺片头就曾经带过佐10年前嘅马拉松之战,薛西斯之父,雷贯耳嘅大流士就喺呢场失败后饮恨而亡。
而得益于大卫入藏卢浮宫嘅传世名画《里奥尼斯在温泉关》,10年后嘅第二次希波战争中最令后世传颂嘅无疑喺300勇士,但真正令盛极一时嘅波斯退军嘅决定性战斗其实喺萨拉米斯海战。
呢次海战我觉得很有两千年前嘅“无敌舰队”之战嘅味道,同样令人叫绝嘅以少胜多,同样依靠小船嘅灵活出奇制胜,同样一个大洋嘅制海权夺还,同样一次海洋霸权嘅转移……亦从此以后波斯西国境再无战事,直至狼孩之城吞并提洛同盟诸城邦,统一伯罗奔尼撒。
除此之外,本片主角地米斯托克利正喺依托萨拉米斯大捷开创“黄金时代”嘅人,亦由此拉开《高中历史选修1》第一章梭伦希腊民主嘅序幕。
想想两千五百年前嘅民主啊!
喺国人今日大声疾呼民主却鲜有人真正理解乜嘢喺民主嘅两千五百年前,地球嘅彼端就有几十个政权佢哋摒弃介嫌,结成同盟,用血与铁,土地同生命捍卫住民主同自由!
佢哋不惜为此奉献上国王嘅生命,执政官亲自挺矛冲锋,挥刀杀敌,呢种牺牲同崇高足够令东方历朝历代嘅帝王汗颜吧。
请不要抱怨历史学生对历史热爱嘅宣泄与激动,本片确实象征意义远远大于现实意义。
最后我哋回归实际,第二集继续喺摄影棚中完全所有实景拍摄后移师电脑造出全部3D场景贴图,血腥暴力,绝对嘅男性电影,近排大忙嘅兰尼斯特王后以斯巴达王后嘅身份稍微露佐下面,而最令人惊喜嘅喺Eva还居然露点了!
至于故事就冇乜好讲啦,喺网路已经被吐槽得很彻底了。
最后满怀住一腔激动,期待有朝一日第三集真能以马拉松之战嘅主题上映。
精彩,论娱乐性还喺值得推荐嘅,考虑收藏中。
2006年一部名为《斯巴达300勇士》的小成本电影,在上映之后犹如病毒一般迅速的横扫全球,更是以此为结点,掀起了一波至今尚未完全消弭的大胸美男,荧幕消费热潮,四处飙洒的红色糖浆加上暴力的肌肉和短兵相接,成为之后诸多类似题材电影不可或缺的元素。
而本片的导演扎克•施奈德也正是凭借本片,一句跻身好莱坞一线导演行列,之后开始执导大成本投入的影片。
时隔数年之后,在扎克•施奈德版本的超人重启之后,他又拾起了让他名动江湖的这部作品,拍摄了这部续集作品。
故事延续了《300勇士》的故事情节,在斯巴达战士于温泉关那壮烈的战役之后,波斯军团在帝王“薛西斯”的带领下,一路高歌猛进来到了希腊城邦的核心地带,并一举占领了雅典,但此时水陆并进的波斯军团却在海上遭遇了希腊人顽强的阻击,本片就重现了这场2000多年之前在爱琴海上爆发的著名战役萨拉米海战惨烈过程。
影片在一段往事中开始,万王之王薛西斯的父亲,大流士王在爱琴海上被本片的主角特米斯托克利杀死,这也让波斯王国和希腊人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深仇,也直接导致数年之后大流士的儿子薛西斯率领大军水陆并进铺天盖地汹涌而来。
300勇士虽然集体阵亡在了温泉关,但是却给整个希腊城邦赢得了非常可贵的喘息之机,让他们有时间去组织备战,此时的希腊需要再一位英雄挺身而出,特米斯托克利在自己的死对头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斯阵亡之后站了出来。
一边游说各城邦出兵爱琴海,一边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在海山与波斯人展开了周旋。
影片在总体上还是比较尊重史实的,当然除了大流士王的死亡原因等等,薛西斯在影片中被彻底的魔王化而他的海军司令影片的女主则更加的重口,在一手造就了这位魔王的同时,在海战中也充分的展现了自己的冷血与残暴。
伊娃•格林这位妖里妖气的女演员,在本片中尽显其妖媚的气质,再加上冷血的手腕,更加增添了这朵带血的玫瑰的魅力,而最近刚开始播放没几集的美剧《低俗怪谈》中,这位女演员再次将这种风格尽情演绎。
至于其他演员在本片中的表现都不是非常的耀眼,几年下来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观众对这类,大胸男扎堆的影片多少有点审美疲劳。
还算不错的影片,延续了前作的画面风格,再度贡献出大量的血腥镜头,特效也还算不错。
但相较于前作没有太大的飞跃,多少令我有些失望。
我猜一定用到了n多的血袋或者颜料,血流的太假,一部以血腥场面代替剧情的烂片,一部没有尾的影片。
根据荷马史诗,古希腊战士战斗时以投枪为主,剑为辅,穿少量盔甲,有胸甲保护前胸,而不是光膀子穿裙子啊。
而且盾牌一般是几层牛皮制成的,有力的投枪甚至可以穿透盾牌造成杀伤。
这些在影片里面被光膀子穿战裙的肌肉男所取代,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没有战术、战略可言,像是很多人的斗殴,这可不是战争的打法。
看来看去像是在看血腥的cs刀战,夹杂迷信、神话。
背景太假,一直一个天气,一看就是摄影棚里面做出来的,虽然壮丽却不是真的。
各种穿越,反派角色阿特米希亚穿的裤子还不是一般的裤子,而是紧身裤或者丝袜,这个我不懂,反正是穿越了,色诱男主角时候就不用穿裤子,然后很多时候就不穿裤子了?
使用石油做海战武器,是不有点早啊,晕啊。
我这样的眼神儿不好的都看到很多bug,由此可见影片水平了。。
========强烈剧透加胡扯,图文版在新浪微博:蓟城君===============强烈剧透加胡扯,图文版在新浪微博:蓟城君===============给好奇剧情并且没机会看的人感受一下===========作为一部或许是历史上动用最多内裤大胸肌裸男的电影,《300》的我还是挺满意的。
第一部当年在美国一上映就恶评如潮,听说美国的影评人评价这片子充满庸俗的肉体炫耀和无节制的血腥场面,当时听了这个我就在心底赞叹:到底是影评人,职业的!
本来不想看的,人家一句话就把你的火撩上来了,肉体?
还炫耀?
这不成,这必须深入调查!
还有血腥场面,而且无节制?
太残暴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就这么样,抱着见识到底有肉体多血腥的心,我被成功地忽悠进影院,看了两小时的300内裤男模大战波斯金链内裤大帝,和我一样的人一定很多,因为这片后来很快窜上北美票房第一名。
看完了这片我觉得虽然内裤男模们上战场连衣服都不穿活生生露肉给人家砍确实扯淡,但是这片子其实一点都不烂!
庸俗的说,整个片子每一个登场的男性人类都至少一米八、一张英朗面容加一身油光发亮的腱子肉配毫无遮掩的新一季ck金属镶嵌皮革裤衩,连大反派那个叛徒丑八怪的罗锅上都肌肉发达而且内裤款式毫不含糊……孩子们看韩剧偶吧二十集里面偶尔换个衣服洗个澡露个小胸脯子,不暂停步进截图连看都看不清的一刹那,人家给你看两小时!
还是三百个!
还都是穿三角裤的!
你说这事该怎么看??
装逼的说,这片子的美学非常之不庸俗,画面十分健朗宏大,色调如油画,开创战争戏美学新纪元。
慢动作的战斗场面每一帧都是米开朗基罗风格的力量和肉感,再加上那个波斯大帝一身金链加金内裤似人非人的气场,这片看起来确实史诗派头。
不管把波斯人妖魔化的如何扯淡,不管多么不顾希腊人的抗议扒掉了他们战争铠甲只允许ck内裤赞助,不管血浆喷洒得多么不加节制,勇敢、忠诚、团结、保家卫国的主题和浓浓的‘兄弟爱’这玩意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当然,那时候希腊人热爱搅基这档子事咱不提)。
勇猛却寡不敌众,英雄百战死的悲壮让我鞠了一把老泪,男模们最后死在了一起,画面极度震撼,我心中这绝不是一个烂片,如果,就此终结的话……结果,我错了。
我没想到一个全体主角都死在了一起的片子居然也能拍续集!
对于这一点,我是由衷敬佩的。
我得说如果这片真的对电影界有什么贡献的话,应该说它开创了一种比“前传”还二逼的、拍续集的新可能以及新启发:平行叙事。
在300壮士穿着内裤披着红披风在温泉关和波斯大帝生死之战的时候,另一伙不知道多少人的小伙伴在萨拉米斯海湾穿着内裤披着蓝披风也在和波斯大帝生死之战,一个在陆地上,一个在海上,一个红披风,一个蓝披风,相同的是,永远无法舍弃的内裤潮流。
我真的能够感觉到投资人在找到了这样一种再捞一把的可能性后那种丧心病狂的喜悦,上一集的导演为什么不拍了,我觉得他是个有品味的人,可能无法容许自己参与这么白痴的续集,所以投资人一合计,找了个新导演,续集就这么拍出来了,而且是买一赠一加大容量的,除了主角都穿着内裤之外,我不得不说,其他的一切都不对了。
续集其实讲的事情也是真事来的,波斯战胜300壮士以后,希腊的大将军忒弥斯托克利率领雅典的另一群壮小伙在萨拉米斯的海边和强大的波斯战船进行了一场海上的艰苦大战。
但是这一次,投资人显然认为上一集的“自由发挥”对希腊人和波斯人的羞辱还不够,所以这一次放开手脚大干一场,走自己的路,让希腊人和伊朗人吐血去吧。
美国电影向来缺乏对历史的敬畏,这个事情也怨不得他们。
韩国人拍国王吃饭摆上七八盘泡菜估计也觉得相当大气了,台湾人觉得甄嬛传历史考究得简直不行了(别扯中华传统在台湾之类的,谁扯这个台湾行政院长用“三只小猪”的成语喷你一脸,马英九用“鹿茸就是鹿耳朵毛”的典故吐你一身),有的东西因为缺乏,所以自然认知有限,但是,不懂历史你把片子拍好看也行啊,但投资人显然不满足于此。
他要发散、要扩展、要yy每个人物的前世今生,所以在片子一开始,它告诉我们,金链波斯大帝的父王大流士在征战希腊的时候,被当时还是士兵的忒弥斯托克利射死了(我知道看见这名字你会眩晕,来,记住了,这是本集男主角,希腊大将军,名字里带忒的都是希腊忒牛逼的人物,切记)。
金链大帝亲眼看见父王被射中,自己抢救不及,一腔怒火喷向了远方穿着内裤的那群战士。
(战士们表示内裤作战就是屌,波斯人的眼线玩儿蛋去)回到波斯以后,父王临终交代“爹服了,娃你以后别挑事了”。
金链大帝痛不欲生,这时候,一个妖冶的穿着黑丝、画着烟熏的小野猫走了进来,她就是本片的女主角阿忒弥西亚,波斯的女将军——她为王子洗脑,说我们应该在哪儿吃了屎就在哪里倒下继续吃,我们该继续进攻希腊,干遍所有内裤男!
王子深觉然也。
于是他先是在沙漠里走着走着,然后又在一个山洞里走着走着,字幕没有“十八年后”,但是他一下子身心蜕变,就成为了金链大帝,兼剃毛达人、兼穿环达人、兼眼线帝,人称god king(神王)。
变身的大帝一下子长高了好几米,反光泳裤加一身金链,声音也从小鸡嗓变为了自带超重低音炮,从此成为了一个在世界各地的高层建筑上拍照的留影狂魔!
如果波斯有一本八卦周刊的话,我想那时候的头条该是:传王子灵修之旅实为整形 皇室斥:只是换了造型师。
王子身高激增疑内增高鞋垫,王子穿凉鞋视察怒辟谣。
知情人透露女将军色诱王子,二人回应:只是朋友!
其实后面基本没大帝什么事了,虽然他的英姿是如此的霸气。
后面是讲我们本片唯一主角阿忒弥西亚的事。
看,又来了,“忒”这个字就是希腊牛逼人的基本装备,所以说明啥,说明这个黑丝波斯小野猫其实是希腊人。
对,这片接着讲了希腊小野猫的前世今生。
她是可怜的希腊本地强拆的受害者,流离失所后还被强拆办的人卖去了奴隶船当性奴——这么无聊下流的出身也就钱多烧的暴发户投资人想得出来了,因为在历史上,真的有女主这个人,她是一个很有手腕的希腊女城主,跟波斯进行过不少周旋。
女主被虐待后产生了报复社会的心理,后来被波斯人收养,成为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战争机器,而且立志打回希腊干遍同胞。
所以这期周刊标题:女将军十年奴隶船过往浮出,当事人表忠心:波斯是我的养母!
然后可以讲讲男主了,他比起上一部男主的霸气真是差了一些,长得像一个老好人,虽说身材倒也不差。
他在迎战波斯前夕跑去斯巴达的王后那里找援军,那时王后的老公和300壮士还没死,所以王后很牛逼的拒绝了他,男主围观了一会儿斯巴达人穿着内裤的摔跤比赛以后,讪讪地回家了,然后带着寥寥不多的雅典小伙和几艘可怜的小船上战场了。
如果是战争片,结局是胜利的话,战争的进程一定是先输后赢,但结局是失败的话,进程一定是先赢后输,你觉得此片是哪种?
在男主的带领下,雅典小伙和破船们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都初战告捷,这部分拍得一点也不激动人心,画面和力度比上一部差的十万八千里。
好容易演到这个时候片子才一半,导演想说,现在我们再演点什么好呢?
我觉得他们一定是采用了某个投资爆发户的意见,所以两个回合以后,女主派了一叶小舟来接男主,说要面谈,小报传闻:要秘密商量议和。
在登上这条船之前,男主一直表现的还算是一个正常的战斗领袖,但是登上这条船开始,一切不正常了。
女主穿了一条爆乳战袍迎接他,男主大义凛然地‘迎战’,两人在船舱里激烈“交火”,女主表示要男主臣服于他两人一起共享富贵,男主咬紧牙关埋头苦‘干’,愣是二话不说。
就在男主的‘子孙’即将被女主‘俘虏’之际,女主揪着他的脖子怒吼“臣服老娘不?!
”男主表示交火可以,臣服免谈,遂而拔‘枪’而去,深藏功与名。
女主对男主的流氓无言以对,愤然离席,让我奇怪的是,为啥不现在杀了男主,这大概就 叫 做 爱吧。
波斯八周刊:将军疑携敌方首领开房,战船卫兵透露:她私生活放荡。
将军回应:脱掉的衣服老娘就没打算穿回来!
雅典大学生报:拒波斯'议和条款',反黑箱操作要求逐条审查,雅典学院掀起包围帕特农神庙活动, “大菊花”学运正式开始!
这个希腊小野猫是007皇家赌场的女主伊娃演的,她在此片中大方裸露了整个上半身,令我叹为观止。
我想她是这部片唯一的亮点,她的气质很少见,脸上总有一种冒着坏水又挑衅的美艳,令我想起老版西游记里小白龙的未婚妻,那个搭上九头虫的毒辣龙王公主。
女主脸上那种“fuck me if you dare”的表情真是让人没法不拔‘枪’,可惜男主……唉不提也罢。
总之女主就是受到男主‘拔枪不认人’的羞辱无法善罢甘休,决心和男主决一死战。
女主熟读了孙子兵法和三国演义,对火烧赤壁特别有研究,两军再次交战的时候,男主忽然发现女主所有的战船都往外喷黑漆漆油乎乎的东西,然后这东西一烧就着,男主被火海包围——是的,女主在公元前480年、我们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掌握了石油的开采技术,并且毫不吝惜的把它运到希腊就为了倒进海里烧一烧男主的皮内裤。
虽然猛一看觉得这很扯淡,但是很遗憾,这居然是全片最有历史依据的一个段落,波斯人公元前五世纪就会挖油井,女主的战术真的彰显土豪本色。
导演想出这个石油梗或许耗费了太多内力,所以无法想出男主在火海里怎么脱身——于是画面一转,男主醒过来,一个小伙告诉他:你被救了。
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战,男主的三艘破船忽然有如神助,长驱直入直达女主密密麻麻的船队中。
女主穿着Alexander Mcqueen公元前480年春夏新款高级定制金属倒刺战袍迎战,女主用双刀和男主一对一较量,死在男主手里的时候,她还穿着黑色网袜。
女主死了以后,波斯也仿佛大势已去,男主眺望远方,看到红披风国王的遗孀终于带着援军的战船来增援了,在红披风战船的帮助下……帮、助、下!
助!
下!
下!
——是的,没有卡带,当我想要感叹一声“太好了,八卦新闻终于结束了,正片终于开始了,下面要开始真正的大战了吧”的时候,这集结束了!
“在援军的帮助下”这个状语就是这部片子的大结局,没想到吧,他们还有第三集!
看到这,和电影院所有看到这里开始骂娘的大家一起再骂一次吧,黑喂狗!
第一部《300》让人们见识到了漫画改编的电影也可以拍的很有漫画感,油画一般的色彩漫画一般的光影,配上慢动作就显的比较合适,而本片真的快赶上当时的《风云2》了,慢动作用的太多太无意义,每次杀人都慢动作,一位大妈倒垃圾用慢动作表现估计也很带感。
打斗场面还不错,最后藏在船里的居然是一匹马,骑马那段太像第三人称过肩的游戏视角了。
不过这片子从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本片以海战为主,同时战术计策方面比第一部更突出一些,第一部基本忘了有什么战术了,就记得“这是十八大了”。
而且故事也丰满了不少,讲了很多人物的来龙去脉,尽管大喊“高举自由民主的伟大旗帜”略可笑,要知道那时候希腊还有奴隶制,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我那可怜的伊娃儿,你在本片又演了个无数次重复过的蛇蝎美女角色,这次还有悲惨的童年经历,还不惜露了两点。
不过没想到第一部被“十八大”的使者还有颗同情心,这也说明复仇真的是无止境的。
那一脸“上了老娘居然还不和老娘在一起”的表情看着一张大众脸的男主角真是绝了。
本片男主角太惨了,周围各个长的造型各异,导致你实在无法让人记住,而且最搞笑的是那个波斯王,年轻时是个胡子文艺男,结果泡过澡之后变成了烂品味露屁股的光头基。
海地姐姐还是霸气十足,不过现在怎么看她怎么像瑟曦,看她面对一帮肌肉男演讲,就感觉瑟曦王后聚集一帮男人为她死去的儿子复仇,小恶魔没去客串一个角色太可惜。
本片结尾的动画部分比正片还好看。
忽略其中的血腥镜头还是挺过瘾的,腐女们又有福利了。。。
不过里面的反派女主角实在有点让我想起了Twilight里的各路吸血鬼男女们,跟本片风格有点不搭;另外好奇的就是,07年上映的第一部,第二部的拍摄有些第一部的演员,看起来不大像是隔了五,六年的样子,基本上没啥变化,比如利奥尼达斯的气质美女王后以及波斯帝国的皇帝,是化妆师水平高超还是本片的特技制作太复杂太花时间才导致拍好又隔了两,三年才完成后期制作上映么?
不知各位有没有试过在舌尖尝过炽热的愤怒,那股力量麻痹的感知,强壮你的肌肉,你只能感觉到拳头像两台铁鉆,肾部以上直至脑脊,一片麻木。
如果还能找到在学校与人用拳头单挑斗殴的记忆,或许才能完全投入进《300勇士·帝国崛起》。
起初它穿过空气间隙,如情人般温柔地抚摸发丝,随后它刮起迅猛的言语,那些话象征着自由,伴随着牺牲。
故事开始斯巴达女皇的旁白,叙说那段发生在300斯巴达勇士之外的有关地米斯托克里(下称地米)和“马拉松战役”的后续故事。
传说地米在海滩战役中杀死了大流士王,但放过了日后自称“万王之王”的薛西斯。
本故事给了波斯那方十分长的篇幅叙事,有了前传半温不火的教训,这次导演扎克·施耐德在叙事上多花心思,先是在旁白中将时间轴拖后,随后带出几个主要人物,然后将几段零凑发生的事段提出,缝接一块铺垫后续并且让阿特米亚(即特美西亚)和地米更加有血有肉,当故事进行到前传即300斯巴达勇士死亡那个时间点时,用地米第二次前往斯巴达英雄之乡寻求斯巴达女皇的海军援助,并带上阵亡国王列奥尼达斯的剑。
结局一如既往从史诗般的以多敌少海战开始,随着斯巴达女皇的复仇帆船来到,阿特米亚死在地米面前,薛西斯转身走向黑茫茫一片波斯陆军,故事结束。
如果不过度渲染地米的个人领袖色彩,故事将更为精彩,不知是否因为主创们觉得阿特米亚这个角色不够有力,所以给地米准备了两席“战前训话”的机会,用十分中肯的眼光看,地米的领袖气质被过度消费了。
阿特米亚是一位忍受巨大羞辱和肉体摧残的女人,她亲吻死人头颅的镜头可能会给观影者造成肤浅造作的第一观感,但那其实藏有一个象征,意味着这个女人与死神为伍。
紧接着为法国女郎准备了许多彰显无情的场景,包括和地米在船舱“大战”,我想任何一个有野心的女演员面对为阿特米亚准备的这些戏,一定毫不犹豫地投入进去,艾娃为自己赢得了机会,证明法国女演员并不只有温柔一面。
接下来是短短的历史课堂,可以帮助各位更充分的投入进影片中——故事交代陷入丧父之痛而一蹶不振的薛西斯接受阿特米亚的计划,被涂上古怪的药,然后走向沙漠。
这点符合宗教中试练和重生的神话寓意,本来三百勇士的镜头就带着神话色彩,这就让后来薛西斯成为全身金黄的“神王”显得不那么突兀。
大流士王是波斯的史王,他打造的波斯帝国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国家,创造了国家版图横跨欧亚非的历史奇迹,影片中展现的波斯海军还有波斯陆军,其庞大数量其实是来源于这个国家实行的战争奴隶制,每攻下一个地方就获得新劳动力和新战斗力。
故事中阿特米亚说自己站在一万人之中却觉得孤苦伶仃,阿特米亚原本是希腊人,受尽煎熬后被波斯使者带回波斯国,国家实行的战争奴隶制度虽然能给任何在位的波斯王百万大军,但在内部军心散漫,或者根本没有军心可言,因此要打仗必须用死亡的方式恐吓手下军队和奴隶。
再看看阿特米亚的海军,她掌握波斯国的海上部队,他们的船其实跟地米的雅典海军用的船没什么区别,都是依靠船桨进行移动的低级船,但船身和可搭载数量远远超过地米雅典海军,因为波斯拥有更多的奴隶,奴隶是不用战斗的(希腊海军的划桨人同时也是士兵),所以波斯的船更大更猛,俗称“苦力船”。
作为航海爱好者,继续来看看斯巴达女皇的“复仇舰队”,地米雅典海军用的船更像是被放大的木筏,根本不能应付爱琴海的天气,细心的各位可以发现,地米战斗的区域总是能听见海鸥声,那意味着靠近陆地。
但是斯巴达女皇的舰队,看上去更像是维京人的远航船,属于单帆船,故事中斯巴达女皇的军队来临时那股汹涌的气势和吼叫声,其实并不只是配乐激昂了一点喔,那是因为船上没有人划桨,动力全靠海风,所以在船体碰撞的那一霎那,斯巴达勇士们可以倾尽全力,如雄狮般一口吞掉对手。
分析了船,来看看“伤害”。
三百勇士两部影片中大量“Z解”镜头,看起来不可思议,但其实是有历史考究的。
在古代,战争比现在残酷许多,可能第一个敌人倒下后士兵还会觉得害怕或者为自己活命祈祷,但若被同一个人杀害了第二个敌人,那这个人将在面对第三个敌人的时候变成恶魔。
这完全跟神秘主义或者宗教什么的无关,这是人类身体的奥秘,肾上腺素不仅会麻痹痛觉,还会麻痹大脑,让大脑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拳头和眼前三米范围,这是人类野性本能的爆发时刻。
刀剑伤害对方身体,影片中是一下搞定,在历史中,是好几下,也就是说,“杀红了眼”的士兵无法抑制本能冲动,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攻击、破坏对方的身体。
有古老的哲学认为,文化的起源不是思考,其实是杀戮,人类的本性或者说自然的本性是“死亡带来生命”,这过程非常残酷,会在人类心中煎熬、反噬心灵,为了让自己好受一点,人类才编制了神话,进而产生了宗教文明,随后形成了文化。
斯巴达被称为“英雄之乡”,寓意诞生人类最伟大战士的地方。
可见用钢铁的绝配有两个,肌肉+英雄。
英雄在这指代一种流传在斯巴达的战争文化,他们崇高理想认为战争是将野蛮驱逐出去的唯一方式。
他们看不惯雅典人,认为真正的民主和自由是需要血肉牺牲的,而不是唇舌之争能办到的。
美国人喜欢战争和民主的故事,因为国父华盛顿就是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了这个国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这个星球上最早以“理性”建国的国家(随后又出现了一个、那是中国),雅典人争论无休那是因为他们缺少“理性”,任何一个拥有“理性”的人都会同意斯巴达的战争哲学,即要和平必须有牺牲,而斯巴达的勇士就是为了牺牲而活着的。
现在各位能看到希腊哲学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其实背后多半是因为它有国力强盛的两个崇拜者。
薛西斯再一次证明自己空有咆哮功力,没有下战场脚力,在这次故事中依然没有见他的黄金躯体下战场搏斗。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波斯军会输,太假了,第一部都没输。
波斯军以步兵和骑兵见长,在这点大流士王的唯一对手可能就是成吉思汗的铁马骑兵部队,可以看到故事中给波斯军增加了大象和巨人等等奇奇怪怪的强势兵种,其实这是一种象征,告诉观影者在那段历史中,波斯军在陆地上是所向披靡的(骑兵、象兵、巨人这些都是没办法过海的)。
而第二部故事中的主选战场是爱琴海,这正是波斯军的软肋,即便拥有最强大的部队,能出海的依然只是些步兵,最关键的是他们没有发展航海技术,船只仍然停留在木浆船的技术水平上。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为什么波斯啃不下希腊,这也给故事里面一场场以少博多的战斗提供了逻辑支持,在荧幕上目睹这段历史后,下次去爱琴海,可要多花点时间听听从海上飘来的海风,难怪希腊人热爱着那片海洋,那可是保护他们历史和自由民主的最坚实盾牌。
把三百勇士当成是“爽片”的观影者,要睁大点眼睛,其实故事中有许多值得挖掘的背景知识。
这个故事围绕着“牺牲和民主”这个主题,用斯巴达的战争哲学试图带给活在电子时代的观影者,视觉冲击和历史回响,用神话传说般的暴力美学展开一个真理讨论:我死还是我灭。
“rather die on our feet not die on our knees”斯巴达和雅典勇士用血肉交出了那个永恒答案,宁愿我死,不可我灭。
希望维京传奇带来的历史剧风潮能开启希腊历史剧,这是神奇的土地,他们早过其他土地不知多少年,思索出这个世界最聪明的并不是神,而是不断求知的人。
有最聪明、最渊博的哲学家,也有最强悍、最伟大的钢铁战士。
《300勇士·帝国崛起》是很棒的续集,推荐各位去收看并收藏,其实片名后缀应该改成rise of freedom或者自由之风,或许更贴切。
公元前五百年左右,横跨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的波斯帝国调集数十万大军意图征服希腊诸城邦。
隔着爱琴海,如同少女同巨汉的对峙,古文明最惊心动魄的一页即将展开。
历史如果可以如果,多少传奇将会被修改,如果希腊被波斯征服,就不会有雅典联盟和斯巴达联盟的对决,就不会有辉煌之后希腊的衰落,也不会有希腊苗裔马其顿帝国的兴起,更不会有亚历山大摧毁波斯的著名战役,不会出现吸收了希腊文明精华的罗马帝国,不会有天主教教廷的千年兴盛,不会有反对宗教压迫的文艺复兴,不会有文艺复兴催生出的工业革命,直到今天不会有全球一体的地球村。
历史将会变得非常非常不同。
因此这场战役被西方人反复传颂,已成为半人半神的英雄史诗。
关于希波战争,比较为人熟知的是马拉松战役和温泉关战役。
本片的上一部《300勇士》主要讲述的就是温泉关战役,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领300勇士(其实史实是6000多勇士,300是指他的皇家卫队)在温泉关阻挡了波斯皇帝薛西斯的数十万大军整整三天。
因为这宝贵的三天,希腊诸城邦的军队得以集结,并用海军大破对手,获得战略性的胜利。
本片说的就是温泉关战役之后的故事。
有句俗话叫:历史是爱打扮的小姑娘。
历史书看的越多越发现,历史真实这东西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到达。
所以对于历史的讲述我越来越注重两点:一是有道理,即细节充分、逻辑清楚;二是有意思,即能够从中体会到那些声名赫赫的人物所具有的鲜活个性和爱恨情愁。
本片就属于我定义的“有意思”。
历史大事件的结果是确定的,比如在公元前480年的时候,希腊联军大败波斯。
可是怎么赢的?
为什么能以弱胜强?
其中的奥秘就是见仁见智了。
本片给了一个足够简单的解释,虽然理性告诉我这很可能不对,但是我想说这个解释真的很好看!
因为它太有戏剧性了!
说说电影本身,作为续集,本片延续了前作的视觉风格,鬼斧神工的CG技术让电影的色调切换都具有了一些叙事功能。
英雄人物、反派人物,或喜或怒,色调都有微妙的变化。
主角帝米斯托克力面对黑云压城般迫近的波斯舰队,天空飘浮着墨一样的乌云,太阳透过乌云的缝隙射出的道道金光,仿佛给他披上一件黄金战袍。
半空中飘荡着无数忽明忽暗的火星,一触即发的战争气息似乎只凭着嗅觉就能确定。
好像高ISO相片一样的颗粒感,烘托出史诗时代英雄的粗旷奔放。
搏斗场面中经常出现的慢动作定格,逼真的致命一击,暗紫色的鲜血四处泼溅,将冷兵器时代的力与美完美呈现,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古典暴力美学。
形式永远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此超现实主义的视觉风格,如果讲述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自然感觉不够给力。
本片的故事就有些“戏说”的风格。
也许是我才疏学浅,不过想来历史上著名的波斯女将雅特米西亚应该不是影片中的那个模样。
不过我喜欢!
非常非常的喜欢!
这个角色几乎是为伊娃.格林量身定做的,这位法兰西女郎有一种魅惑的美,一种让飞蛾扑火的温度,一种来自深渊的召唤。
本片中伊娃饰演的雅特米西亚,超越了《埃及艳后》中的伊丽莎白.泰勒,超越了《权力的游戏》中的琳娜·海蒂,在她身上残暴和美居然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从仇恨的泥潭中生长出的愤怒的火莲花,同归于尽似的超高温能将一切焚为灰烬。
雅特米西亚和希腊的宿怨不由得让我想到美杜莎的故事,甚至让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一个复仇女神版的美杜莎。
传说中美杜莎是雅典娜神殿的祭祀,被海神波塞冬看中,并在雅典娜神殿中强暴了她。
被激怒的雅典娜迁怒于美杜莎(这希腊的神也太没品了,典型的欺软怕硬啊),对她下了诅咒,让她的一头秀发变成毒蛇,而且赋予她一种悲剧般的能力---所有看见她脸的人都会瞬间石化。
与本片故事发生奇妙链接的是,雅特米西亚在年幼时被希腊暴徒杀害了全家,并且被强暴;此外还有片中被波斯人焚毁的雅典城守护神就是雅典娜,而希腊神话中的复活女神埃里尼斯同样是美杜莎般的一头蛇发。
可是雅特米西亚没有像美杜莎一样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屈辱,接受了常人无法接受的痛苦磨练,一直到她掌握了强大的力量,站在波斯皇帝的身边。
为了复仇,为了像阿特拉斯一样将希腊碾为齑粉,她不惜让奄奄一息的大流士速死,不惜让软弱的薛西斯变成残酷的暴君,不惜用完美的身体去勾引唯一的对手帝米斯托克力。
那段和帝米斯托克力的激情戏太赞了,她怎么能那么美又那么无情,美到美丽的本身就是一种有情,无情到再美的美也无处存身,如同冰中燃烧的火焰,又如同火焰中凝结的冰晶。
这样的女人真的不适合人间。
可惜这不是一个纯虚构的故事,最终的结局无法变更。
所以雅特米西亚的故事讲得有些遗憾,这样的女子不该死的如此苍白,即便是帝米斯托克力的利剑也不配刺入她娇艳的胸膛。
曲终人散了,帝米斯托克力用单挑的方式杀死了雅特米西亚,失去统帅的波斯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
邪恶的帝国驾着来时的黑船归去了,希腊城邦的人们欢呼democracy的胜利了,死去的英雄在泥土里含笑了。
可是美丽的雅特米西亚呢?
她该有一个开满鲜花的墓园,五颜六色的小鸟在那里一直欢唱。
因为她那么美、那么可怜...by Socrates's circle
300勇士第一部可以称为很经典了,300勇士的勇武,最后牺牲的壮烈,列奥王孤立无援先知坑爹只能带300个近卫去迎战几万大军,依稀记得对方犀牛大象,刺客巨人手雷花样百出,巨人症薛西斯最后还是靠驼子出卖才赢的那不足自己军队百分之一的勇士们,第二部里他居然还能优越感爆棚的跟女主吹我的功绩多伟大……第一部的骁勇善战,金属与血液的结合,十足的史诗感,而到了第二部,依然杀人杀的飞起,但该是说镜头的运用么,总觉得远没有第一部的宏大感和辽阔感,总觉得没几个人在演,战斗时演的也都是个人主义,跟玩rpg似的一个人冲上连砍多少人……乃至男主角和女主角几几连杀也都是剧情需要波斯舰队几千条战船,然后对希腊联邦的几十条,好像希腊也算个大国就那么点人,然后对面还不直接过来打,先派小部队一点点送,然后第一波能让大战船被一群小船撞碎,第二波把大战船卡住,第三波女主丢了个喷黑煤油的弄得华丽高成本大战舰和几十条小船同归于尽,老实说做的成本也不低了,但怎么就看的跟个B级片似的,喷油火攻这么高端的战术,然后被一箭射爆火焰流星锤结果只混的一个同归于尽,照理波斯军队应该比希腊那点人多无数倍,然而看到的波斯军好像还没希腊群众演员多……一波就把女主的军队打的不行了,斯巴达舰队没过来时候,这边好像早就赢了,说白了,还是群众演员不够啊……列奥王带着300勇士开挂,我看着只会觉得燃和悲凉,而这一部男主率人开挂,我只会觉得傻,没那么多人就别弄那么多船,弄那么多船都没看见几个士兵在打架,全体反派智商下线,秃头送一波,胡子送一波,女主又亲自送一波,看着华丽的特技加本来应该挺宏大但就是不感觉宏大的场面弄得这片感觉何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剧情杀也就算了还来个剧情啪强行漏奶,这片看的弄得我也是毫无逻辑可言了……
你玩儿我呐???
哪有崛起的帝国
番茄酱满屏幕飞,全片慢镜头。莫名其妙的床戏。
还不错,斯巴达克斯完结以后要看肌肉男都不容易鸟...
大失所望!看着一帮身材干瘪的农民和商人太吊胃口了!只有最后十分钟斯巴达女王带着众肌肉男打会酱油。
看完心情不错,还速补了几十页的希腊史
【63】画面相当漂亮!每一帧截下来都有油画的赶脚!不过似乎只有这个优点了。(摊手)
近战格斗海上升级版
评其为年度最番茄酱的电影也不为过,估计是为了3D效果,满屏幕满屏幕的撒番茄酱啊。整体感觉高于前作,动作细节画面,特别是几场海战看的老过瘾了,本着不是纪录片就不要追究这么多符不符合真相的精神,本片确实值得一看,前提是最好把前作也给看了。。。/G.
很血腥很粗暴很暴力
so fucking dump
就是赞这种暴力美学!调色太漂亮了!看不习惯的都是韩剧粉?
奥运会宣传片之情景剧
肉肉肉,伊娃怎么变得不好看了
无力吐槽
配乐还有音乐转换真棒,画面处理非常唯美
画面一分,伊娃一个奶子一分。
纯粹为了伊娃格林,除了她毫无亮点
无休止的慢镜头和我手中的快进键相映成趣
热血,激情,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