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怎么打篮球,马布里在NBA的比赛也没看过几场,知道马布里是因为他出了自己品牌的球鞋而且定位廉价sneake杂志时不时会介绍,这让我感觉非常酷。
当时正读高一网购并不普及,同学家里一个个都是有钱的主 但是他们无论穿詹姆斯还是乔丹还是卡特还是麦迪还是加内特 都会来问我我靠你的这双马布里哪买的 国内真能买到啊 穿着感觉怎么样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当时让我感觉自己也进入了sneake的文化圈。
后来马布里去了凯尔特人 我也一直关注他脚上的马布里二凯子配色 包括后来又出了本华莱士的签名款。
好了扯远了,得知老马要来CBA我才开始真正关注他在球场上的表现,单感觉他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家的感觉,就像老马电影里所说 不看照片他都忘记自己前两年在干什么。
后来去了北京 真正找到了家的感觉 四年三冠 我一直为他开心。
每次老马来浙江打客场我都会坐接近三个小时的车去看比赛 看完第二天再赶回来,不管手头的事多急。
很多人都骂老马打球脏 一开始心里特不好受 但转念想想 可能这就是一个球星需要承担的 科比 詹姆斯甚至库里 谁不遭键盘侠们喷过。
今年是老马最后一个赛季了 打算今年看完老马客场比赛去酒店等他 希望他能在我的那双破旧不堪的‘’马布里二代‘’上面签名。
老马加油!
对于马布里我是比较熟悉的,从NBA到CBA马布里所经历的心路成长是电影难以完全展示的,初来CBA的马布里最初的两个赛季在山西汾酒队和广东佛山效力,两个赛季后辗转来到北京,从此开始了他在CBA生涯的四年三冠的伟业,老马对于北京有着独特的感情,用他的话来说,是北京这个城市唤醒了曾经抑郁的灵魂,让灵魂重见光明,使得自己知道这个世界除了NBA和美国还有另外一个地方让他有家的感觉那就是-北京。
《我是马布里》军军给7分。
体育题材电影能拍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比不上《摔跤吧,爸爸!
》。
型男太多,军军作为直男癌,对黑人球星虽然不待见(从不看NBA),但是军军对篮球还是颇为喜爱的,毕竟军军在大学的篮球考试得过一项全班第一(罚球线立定投篮十球十中)。
为了培养小军军对篮球的兴趣,就带他去看了这部电影。
马布里演技不错,哭起来还挺打动人,型男太多,吴尊、王阳明(好像张震哦)、高以翔等起码有七八个以上。
唯一的美女就是少女时代的前队员秀妍,虽然她姿色平庸,但胜在声音好听,英语特别溜。
看了此片,对篮球的团队合作精神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一些金句我也记录了下来~56年,83年冠军。
缺少一个能胜利的球队,缺少一个能和球迷分享信念的球队。
这孙子太认真了,NBA顶薪球员,有必要这么认真吗?
不是传到另一个人,而是左手传到了右手。
得冠军不是口号,不是目标,是信念!
马政委小军军很喜欢看这部电影,他从幼儿园就培养起来的篮球兴趣更加高涨。
缺点在于比赛的高潮部分看起来还是像篮球比赛转播,没有给型男们的肌肉线条、挥汗如雨等特征来个大特写,毕竟这不是纪录片,得有大电影的范儿!
导演杨子还是太嫩!
除了拍的糙了之外,老马他爸那段儿还真挺感动人的,可惜了挺好的一励志故事,愣他妈给拍成贺岁片儿了。
其实电影时间不短实际元素也没那么多,就是瞎逼往一块儿揉,各个明星不分主次谁都想露脸,好几条线一起说,如果坚持按照主走老马的救赎和闵鹿蕾的挣扎两条主线,会更好,其实也是这两条线,结果就是看着一团麻。
PS:强烈投诉没有苏英雄的戏份
作为第一波走进影院观看首映第一天的《我是马布里》的观众,近两个小时的光影切换之后,走出影院,看到街道上车水马龙,突然时空恍惚,满怀欣喜。
我为中国的体育电影欣喜。
自《女篮五号》、《冰上姐妹》之后,尤其在多媒体时代迅猛发展的今天,体育电影又重新走回来人们的视线,马布里、篮球、体育精神,慢慢变成了这个时代兼容并蓄吐故纳新的舞台,我们是体育强国,我们是奥运强国,我们的体育电影不应该是软肋,真实的人生,才是最戏剧的人生,奥运征途上的每一分辛酸每一滴泪水,都值得我们珍惜,值得我们回味,体育从来不缺故事,缺的是讲故事的人,拍故事的人,那么,今天,《我是马布里》来了,尽管有种种瑕疵,但看在中国新时代体育电影的名义上,我给《我是马布里》打援!
我第一次为中国国产片的满分英语而欣喜。
马布里满口地道的布鲁克林区口音,家人全部英语对白中文字幕,不再让外国人嘴里冒出来一口“铿锵有力”的中国式英语,没再出现外国人直接在国产片中说中文的尴尬,不是强奸耳朵嫁接版配音腔,中国电影的胸襟,中国电影人的整体实力,无形中凸现,我们终于有了一部拿得出手的不尴尬的涉外电影,我欣喜。
我为一部星光璀璨的群戏而欣喜。
这是一部以《我是马布里》为名的个人影片,也是马布里一人为主带出一片浩瀚星河的电影,马布里,是真的马布里本人;球员,都是真的有职业篮球背景训练的“四大秘密武器”,史上海拔最高剧组;何冰老师,是真的敢吐槽老队员“(纹身)这玩意儿特么的不疼吗”的何老师;王庆祥老师,是真的“国民公公”;连马布里的美国父母家人真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美剧熟面孔,而不是随便在国内拉几个群演敷衍了事。
一部电影敢打出这个阵容,敢以这种演员配置,再拉来艾弗森,插进很多历史性NBA、CBA纪录片真实镜头,其严谨、扎实,已经算成功了一半,为这种踏实严谨点赞,为国产片的日臻完美而喝彩。
我更为国民绅士高以翔不惜脱掉“时尚贵公子”头衔而惊喜,一向“千年修得同船渡,亿年修得王沥川”的旷世暖男绅绅君子形象的高以翔,此片里完全突破自己,没有了华丽衣饰香车宝马,不再是型男帅哥时尚美男,他胡子拉碴甚至蓬头垢面地出现,他片中的造型,好多他的粉丝都吐槽是看过的含街拍偷拍在内的最差的一次,他就这么意外地洗心革面,彻头彻尾变身成了“中国的马布里”杨西亚,变成了一个连主教练都得“哄着”的自由球员,一个桀骜不驯说怪话发牢骚耍霸气的“大前锋”10号,让人全然忽略了那公认的“全球第七帅”的高颜值面孔,他任性,他“独狼”,他“制造麻烦”,他公然被队友指责“不指望下一个赛季还能在队里见到你”,那又怎样呢?
赢球才是硬道理!
被演艺事业耽误多年的篮球高手终于露出了多年深藏不露的童子功,被导演公认“技术最全面最厉害”的灌篮高手高以翔,在片中关键时刻,三次远投三分球命中,他“标准的教科书般”的投篮得分,他就是那个口头上说“来工作的,不是交朋友的”,却偏偏在赛后悄悄给下一家球队发出拒绝的那个自由球员,是什么让他选择留下来?
是感召?
是信任?
还是……请注意高以翔的每一个眼神,他的内心,他的情绪,他未加掩饰的恃才傲物,基本不必靠台词,全在他的双眼里,在他的肢体语言上,此片一上,还有人非议他只有光鲜亮丽的时尚贵公子光环吗?
还有人怀疑他的演技他的球技他不为人知的过人才艺吗?
他往那里一站,他就是霸气!
他就是刺儿头!
他就是杨西亚!
做演员最大的成功就是让观众忘记演员自己。
高以翔,这一次,你做到了!
我欣喜。
虽然经纪人这条线故事始终有点单薄,场内场外其实可以连贯得更好,而且我发自肺腑说一句:高以翔的戏,包括铺垫、冲突、内心戏,其实还可以多些,更多些……还是欣喜这样的一个八月的来临,我欣喜我看完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我欣喜自己还有梦想,还有能力追逐自己的梦想,在这样的八月里。
我为中国体育电影而鼓掌!
为高以翔的精彩表现而欢呼!
《我是马布里》,让热血来得更猛烈些吧!
燃情八月!
热血狂篮!
热血青春、时尚运动、好莱坞风格电影《我是马布里》正在热映中,电影讲述的是NBA球星马布里在事业陷入低谷时,来到中国重寻自己的“篮球梦”并最终圆梦,而在影片中饰演“篮球队长”的锦荣,因为酷爱打篮球,坦言此次能够担任篮球队长一职也是圆梦。
同时他也为完美呈现出这个角色付出很多,看完电影的观众评价他所扮演的篮球队长“潇洒帅气但更让人心疼”。
影片由锦荣、王阳明、吴尊、高以翔等组成的“篮神天团”令粉丝们大呼“满屏男神,荷尔蒙爆棚”,而锦荣所扮演“篮球队长”因为一边咬牙带伤上赛场,一边还要鼓舞士气凝聚队伍,则让观众们赞赏有加。
演技日益精湛的锦荣把篮球队长所必备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诠释的真实自然,表面看起来内敛不张扬,其实对篮球的热爱却无比执着和疯狂。
漂亮的篮球动作戏加上丰富的内心戏,让锦荣圈粉无数。
其实,锦荣为演好这一角色确实是吃了不少苦头,虽然他本身球技就很棒,但他还是以更高水准要求自己,反复演练每一个动作,因此大家才能在影片中看到他超专业又帅气的精彩表现。
电影《我是马布里》自上映以来好评不断,被称为高口碑的佳作,影迷们评价说有扣人心弦的篮球大战,还有无篮球不兄弟的感人画面,而锦荣所饰演的篮球队长为梦想努力拼搏到令人心疼的桥段,到底有多励志,相信大家一看电影便知。
或许很励志,但我并没有把他当成一部励志电影来观看,无所谓说看完之后感觉激情满满或者说在未来几天里斗志会变得有多高昂。
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仅有的满满的一腔热血,都是那不起眼的坚持和那从未改变的初心。
我们永远都是跟自己再战斗,最后的最后都是成为自己的冠军。
嘿!
斯蒂芬.马布里很高兴认识你,也希望自己Fight到最后。
Love is Love。
哈!
吴尊也很帅啊
作为球迷,认为拍得蛮真实的,剧情接近真实,因此略缺起伏,比如结尾北京4比1接近横扫总冠军,缺少戏剧的起伏,人物也过于符号化。
但是,这部剧对球迷来说,最爱干的事莫过于看人找原型。。。。
何冰原型是闵鹿蕾,不用多说,北京大爷形象,北京三冠王的第一教头。
锦荣原型最接近北京的方硕,他的进步和马布里关系蛮密切的,也是马布里的开发使其渐渐脱离3D蓝领球员,而成长为球队主力。
高以翔打的前锋,又是自由球员,他打比赛是职业,不是义气,有点接近李根,中职篮本来应该职业化,以感情不以商业利息来运营球队本身是不合理的,对于高这个角色的诠释有些符号化人情化的不合理。
王阳明,额,作为广东队队长,我第一个想起了朱八,但是他打的位置又是后卫,又有些像王七,背叛这件事现实中倒是木有的,估计是嫁接了北京夺冠后,李根出走新疆的事件。
作为一个见证广东八冠王,北京三冠王的CBA球迷,有些怀念和感慨,广东的王七朱八易九,辽宁昔日篮球教父蒋老,辽宁的六亚,北京从无名到三连冠。。。。。。
作为老马的球迷,电影里的情节基本都是在意料之中,包括总决赛最后一分钟的桥段,不带任何感情因素评价此片:简单粗暴。
励志体育电影是要走心的,比如说《奔腾年代》、《弱点》,要不就在情节和人设上做文章,比如《冰球坏小子》、《最长的一码》,即使华语影片,也有好的作品,比如《激战》、《破风》。
但导演却另辟蹊径,既想做传记,又想讲故事,导致故事没有太多亮点,最后出来的效果没有达到最佳。
局限于真实,反而忽略了团队和个人该如何取舍,导致结尾没有燃点。
导演的叙事能力有问题,最后的爆点没有起来!
一场比赛,结尾没有特写,没有眼神交流,没有慢镜头处理,没有空气的凝滞,尤其是没有马布里杀伤力十足的眼神(这是他的精髓),流水账一样就讲完了。
电影甚至没有表现出流汗的镜头,还不如体育新闻里做的慢镜头集锦,这一点2K系列做的都比电影强。
群演的表演更不好,虽然比较理解现场不好控制,如果全做后期处理也会有问题,但这不是一场总决赛应有的东西,现场太闷,总决赛不是观众简单的挥挥手或者敲敲充气棒就能表现气氛的。
甚至没有球迷特写,后期处理也太随意了。
再说说人物,杨辰这个角色可有可无,不能为了安插而安插。
众多的人物设置,看得出来导演是有野心的,但问题是想表现的人物太多,反而在短短的90分钟里都没有立起来,比如大外援(莫里斯),之前没有交代,突然就爆发了,还有王阳明饰演的角色,前边铺垫了那么多,与球队的分歧,与教练的交恶,最后简单的口述交恶原因,以一个鞠躬收场,然后呢?
他在总决赛上的表现呢?
心理变化呢?
甚至最后一球都没经过他的手,不太合理。
高以翔的心态转变呢?
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也没有交代清楚。
不是说配角就可以不交代,而是前边做了很多描述,后边不可以说没就没。
何冰表演的很棒,但教练形象刻意模仿好莱坞了,内心戏不够,这是编剧的问题。
教练和他父亲的情感前边用了很大篇幅,后边莫名其妙没了,教练父亲和朋友反对他的改革看着也不着边际,他已经打入总决赛,他的父亲还是态度很硬,难道真要让观众去意会他是个“外冷内热”的老头?
关键也没表现出“内热”啊。
前边挖了这么多坑,后边不给掩埋么?
说了这么多不好的,最后说点好的方面,影片确实比较励志,只要努力,没有不可能的。
马布里也是真的会表演,他完全可以成为出色的演员!
中间父亲去世原因一段,他的眼神,动作,表情非常到位,表演的很好,我旁边一个大老爷们竟然落泪了……吴尊的人物形象比较出彩,虽然篇幅不是很长。
本以为会很空,但没想到影厅会爆满。
如果想做一部传记电影,那就完全遵循客观原则,包括人物,细节。
幕后去做工作,包括授权等等。
如果想拍一部商业性的故事片,就有必要做情感的升华,适当的改编。
否则拍出来的东西不会被认可。
题外话:从此不看首钢,只看北控。
LOVE IS LOVE
怎么说呢,就电影情节来说,看的时候有点尴尬,很明显感觉:1)老马演戏有点放不开2)吴尊和Jessica的英语有点出戏但是影片的内容编排还是不错的。
我也算是NBA的老球迷了,虽然马布里的比赛看得不多,但最深刻的印象莫不是“独狼”的称号。
之前我也像千千万万的“懂球帝”一样,认为这种不喜欢传球、有性格的后卫在NBA生涯后期就是球队毒瘤。
虽然我不敢100%确定马布里父亲的故事是不是属实,但我觉得在这种事上老马应该也不会作假。
我很难想象当其父亲出了意外的时候老马是怎样的心情,但我觉得我一定撑不下去。
我的意思是很简单,通过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是“独狼”或者“马政委”这样的马布里,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马布里:出生于七个孩子的家庭,家庭贫困,会和好友互相比试互相鼓励,会在得知自己父亲发生意外原因时哭泣,会和妈妈哭着说我爱你的马布里。
我们都会有这样一种习惯——善于给别人贴标签。
他是“天才后卫”,“得分狂人”,“好爸爸”,“业界大牛”,而往往忽视,其实他或她也是几亿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中的一个,也是别人的孩子,也是别人的父母。
不是说这种习惯有哪里错了,毕竟我们不可能通过一部电影来判定一个人,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别太拘泥于标签留下的刻板印象。
不知道一部体育励志片被我评论成这样会不会有点奇怪,但这算是我看下来最深刻的体会了。
永不放弃的套路我们看得多了,也不用赘述了。
老马带队的经历,现实也很精彩了,大家可以直接去看。
我就记得看过一场直播,第四节老马满头大汗仍然认真打球的背影。
不管怎样,love is love.愿所有逝去的灵魂都能安息,愿每个人都能带着爱前行。
略平淡
篮球精神赞赞赞。我的沥川啊,你真的是被演艺事业耽误了篮球事业啊哈哈哈
小心广东人吃人哦
别误会,这分是打给篮球热血的,还有当年北京夺冠的回忆,和马布里“昌平人”的拼搏信念。电影实在就有点拼凑了~
羡慕有球队可以追随的城市。
好故事 烂电影
四星给老马!要不是老马,北京队到现在只能是个RUBBISH!
马布里的演技,居然完爆吴尊一万条街你敢信!
主要看马布里,其他的演的~~除了教练几乎都没什么亮点
就是一特别普通的人物传记片,极其任性地给满分,不接受任何质疑批评……种种画面历历在目音犹在耳。何冰演的太逗了,推测改了不少台词。里面那个叫王阳明的同学,你有个失散多年的胞胎哥哥叫张震你造么么么么。
两星给梦想吧,片子拍得过于煽情,很多片段都不细致
应该算是杨子目前为止最好的一部了吧,但能不能求求你别再自己剪辑了,剪辑烂成狗屎好嘛!那些说燃的怕是没有看过真正的体育电影吧,就算是跟破风比,也是差了老远。人物的转变全靠语言,中间还丢了女经纪人的人物线,为了制造冲突而冲突,最后的比赛拍得一团乱,真的跟摔跤吧爸爸学学怎么拍比赛吧
出人意料地完成得还不错,关键问题在于这是一部根本就不应该拍的电影。
套路太多,主线不清,可惜了这个题材
求广东队球迷心理阴影面积
这个奇葩剧本几乎完全规避了这个故事里所有好看的点
cctv6,马布里和何冰,耽误了一出篮球偶像剧
差点意思,可以当纪录片看。
好的地方来自于事实和演员,不好的地方是剧本和导演太业余
三星 多一星半颗给老马 半颗给原声出镜的我们晨晨...比同期不少国产片要用心很多了 起码是想认真讲故事 老马也发挥的很好 何冰老师自然是演技担当...最后来表白我秀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