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蓓苾快要上火车的时候,夏雨冲了上来。
他们俩抱在了一起。
夏雨忽然说,这么多年,你说咱俩怎么就没好过。
她可以是陪你一起闹一起喝酒的哥们。
听现场听你满口爆脏话即使你不肯刷牙,也不会嫌弃你。
她是你的小棉袄,是你无聊的时候的忽然会想起的人。
可是你永远不会喜欢上她。
你自己也知道。
刘蓉那样的姑娘,才迷人。
她神秘,她幽默,她笑起来的时候像个孩子,进退得当,表情正经的时候,又很漂亮。
又看了一遍独自等待。
隔了两年。
朋友说要写一个剧本,黑色的幽默的荒诞的,我说,两杆大烟枪那样的?
他说不是,独自等待那样的。
你身边总有这个或那个人,跟电影里的某个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相似。
可能是表现北京青年的东西多了,总觉得北京那些混混混混的青年特别的劲。
青春特别长,也特别生动,跟鸽哨似的。
ps 在结尾字幕里 看到大梅……
年少时我觉得自己也有点小文青,或许是年纪小的时候些许矫情,第一次看这个电影就特别爱喜欢,演员都是我喜欢的,而电影里的人或多或少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男主有个古董店,平时写写文投投稿,突然有天遇到梦中情人,经过一系列的追求,然而女神并没有真爱上自己,意识到自己成为备胎的同时,那个身边一直深爱的青梅竹马也离开了。
很早之前看的时候我就在想,或许男主会感受到自己对青梅竹马的感情,也许会追她去,然而很多现实都不这样,电影的结局我很喜欢,一个抬头,下一秒,或许真的遇到了自己的真正爱人。
不多说,来谈谈我个人的点点感受吧。
片子出来前,在电视里看到它的简介,第一感觉青春现代符合和我一样年轻一辈的口味,很是向往之,一直等待它的公映。
看过片子,呵呵,觉得我都能演陈文内容没有很多出彩的地方,可以说是平凡,不过正因为它的平凡让我感觉它的平实和贴近生活,我很喜欢这样的电影。
它让我再一次触摸我的情感世界。
李冰冰演的真不错,她的表情很到位,度很准,象她出酒吧出来的第一次亮相,看见李静在车里象个款儿一样喊陈文的时候,后来手里拿着陈文送的礼物目送陈文走的时候,估计是她的内心真实的另一面的写照?
大概吧。
故事需要这样一个女子,而她就是这样一个女子,“乐观开朗有点小幽默,有时候有点墩儿,和她聊起一些无聊的话题也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她让我觉得有优越感……”故事和现实中的她相得益彰互相补充。
和陈文一样 我也很喜欢这样的女子。
故事到最后并没有交待个观众想看到的有个结果,而只是这样 就这样的结束了,好象有点意犹未尽,一个朋友也这么说来着,她猜导演为拍续集打算的。
我不这么觉得,导演可能就想给个这样的结吧,现实中的故事很多都是这样结束的,还想怎样?
是自己太年轻了,不相信罢了。
“片子让暗恋不显得苦涩,失去不感到绝望,错过不会变成终生遗憾,等待也不会陷入孤独落寞……我们都在独自等待自己的“梦中情人”,经受致命一击,然后学着独自长大,但是,从不寂寞,也不颓废”写到这,已经把最想说的说了
“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喜欢李静的这句话,顺带巨爱李静这个人。
电影看到某个时刻,觉得这片女主角不是李冰冰扮演的刘荣,而是戏份不多、台词不多但是深得我心的李静。
看前半段觉得是泡妞入门课程,以为是看夏雨怎么破费周折地追到与众不同的李冰冰。
譬如一开头的冷笑话:某酒吧,夏雨泡妞 “哎 拿着 给你了” “什么啊?
” “赶紧给你妈打个电话说你今儿晚上不回家了” “你,你这个流氓” 啪……………………………… (一耳光) 所有历经的纠结、心急、策略和焦虑是正常人都会会心一笑,似曾相识吧。
就好像夏雨在家等电话不知所措说的那句,“我最讨厌这样子了,一进房间就忘了要干嘛,估计宠物就是这样过一辈子的。
”夏雨一群朋友恋爱的理论非常多,老实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实情:“女人说的话,你都当放屁,她说不想那就是想,她说不爱那就是爱,她说不要那就是要。
”“她在跟你玩游戏,第一个向对方表达感情的人一定是失败者!
”“别为什么妞改变自己,根本就不值。
”“去他什么游戏规则,你得跟着内心的感觉走,爱情不是一门科学,所以才这么美妙,还有我觉得缘分也很重要。
”但是我喜欢夏雨那两句自我安慰的台词:“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了。
”“无所谓,她不喜欢我就算了,她的损失。
”喜欢夏雨那痞痞的德行,说怎么这长相能骗到袁泉姐姐+当影帝呢,所以说长相这种东西基本上可以忽略。
以前听说过夏雨拿收音机追李冰冰那一场,我还以为在故事的结尾,原来是在挺前面的。
那时候花儿的歌真好听啊,“miss you tonight,如果有天你,不再有人爱你,那一定是我离开”。
李冰冰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想暧昧下罢了,于是他们两的故事在100分钟内搞定,留下了伤心的夏雨和《独自等待》真正想讲的东西:献给从你身边溜走的那个人。
李静说:听说遗忘可以减肥,那要是一直等待会多胖?
李静把那枚糖纸戒指放在枝桠上,去了南方。
后来夏雨写: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有人说是李静没有勇气,藏得太深太久。
不过其实我挺能理解她的,单恋到幻灭之前都是痛苦但是莫名执着一人悲喜的事业,直到有一天明白,you wish you were special to someone but unfortunately not,然后不打扰是我的温柔。
还要说的是高旗——不是我哦,是超载的主唱。
由于某种程度上和我同名,所以对他的戏还蛮关注的,发现巨哏儿:高旗:我曾经遇到个女孩都快可她结婚了 众人:后来怎么样了 高旗:后来她转到另一个初中了!
厕所中 高旗问陈羽凡 “泉呢?
” “哥们你太逗了,上厕所不用在一块吧?
” (高旗)“找个打棍儿抽她一顿,要不把她车胎扎了,踢她车门儿。
说话,我给你找几个兄弟。
” (夏雨)“…………(抱),都多大了还装混混。
”可爱的说还有就是两个神奇龙套,袁泉和周润发。
觉得每个人都会有错失另一个人的时候吧,爱人或者是你觉得会是一辈子的朋友,甚至是没有好好孝顺的父母,珍惜眼前的幸福感觉上是小学时候写作文就不停说的一句话,结果和很多其他话一样成了大话一句,也没怎么好好实践过。
喜欢《独自等待》也在于它的一份真实,最后才子佳人没有在一起,他让我们每一个人想起自己,想起所有不可捉摸难以参透的爱情和理想。
但是就像夏雨最后说的:不过有件事是肯定的,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死,说得真没错!
早就说了要写[独自等待]Waiting Alone的影评,终于找到时间面对电脑心里竟是一片空白,所有感动过的细节统统消失。
我想也许拍得过于真实,让我们过于感同身受,对着自己的镜像哭哭笑笑。
又或者自己早已是被同化了的集体中的普通一分子,怎么难过都有别人分担。
真不知是喜是悲。
总之刚才的情景是,我点上一支烟,第三次完整地看完了这部电影。
我知道把一部电影细致地拆解是很没品味的一件事,好比很顺口的一句话,被肢解成主谓宾,失去了语言原本的流畅。
可是除了这样,我找不到第二种方法将其中的种种关系剥离出来,爱恨只是表象,我们往往错在太相信自己的感觉。
关系这部电影的人物关系极为简单,就是爱情。
没错,除此之外只剩下哥们儿,而且是极单纯的瞎闹关系,不然陈文怎么可能几次三番地受伤之后在朋友的庇护里虚度时光。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他少数幸运的地方。
爱情关系也有很多种:陈文对刘荣是铁了心的追求,反过来得到的是暧昧的控制,而不是爱;合伙人李亮跟女友张琳感情平淡却稳定;赵小三闪电迎娶了新来的剧务,第一个到达婚姻的彼岸(也是幸福的?
天知道);“大师”则是典型的游戏人间,他和那些女人,如果有爱情,也该属于不需要结果的那种。
唯独李静,一直安静而执着地上演独角戏。
如果说陈文被爱伤得心如死灰,至少还找得出凶手,可怜李静,到底也没有开口,只能把陈文的衣服当毛巾,哭一哭了事。
爱情公式爱情有规则,在影片的开始,导演便迫不及待地以第一人称交待清楚。
可规则是什么?
剧中人争相恐后地发表意见。
刘荣相信缘分,相信闪电爱情;李亮不善总结,只道是命运的安排,命运是什么?
无非是缘分更加权威式的说法罢了;李静说“是你的跑不掉”,可谁又敢钦定对方就是自己的。
转了一大圈,导演干脆让“没脸的人”托梦,告诉陈文,规则没有,缘分却很重要。
那些没有脸的人是谁?
这不是关键。
因为在爱情的世界,我们都蠢得失去了所有特征。
当然,“缘分”二字毕竟虚幻,不如讲究技巧来得实在。
“大师”诲人不倦地教陈文出招。
第一次被扇了耳光,第二次送礼物被拒绝,第三次在大庭广众下脱得半裸脸面丢尽。
指责陈文是个蹩脚的实践者显然不合适,因为“大师”自己也滑铁卢了。
定性都不可能,更别提定量了。
假设真的是一种化学反应,只要反应物齐全,环境适宜,再加若干催化剂,爱情的发生就像中学化学实验一样简单。
所以陈文天真地认为他们在一起会幸福,因为刘荣的特质惊人地符合他17岁时写在单子上的标准。
事实证明,理想终归是理想,当它毫无踪影时,我们会不自觉地制造假相欺骗自己。
不过,陈文说对了一点。
爱情是分阶段的,只不过,有的还没开花,就死掉了。
人物陈文很简单,思想或许不单纯,但他还年轻得不懂得控制情绪。
信誓旦旦不主动打电话,却忍不住相思之苦一次次自投罗网;为了迎合刘荣而改喝百威喜欢黑色;借酒消愁更是体现了其一贯的内心软弱。
也许他缺乏的正是足以支配自己的理性,即使和朋友一起,还是忍受不了孤独,电话铃声都能征服他。
李静是我感动的,不仅因为她爱上了一场悲剧,更因为长久以来,她一直支撑着陈文的作家梦和他的半片天空。
她让陈文感到自己是个有才华的人,他所有的优越感,如果有的话,都来源于李静卑微的付出。
以至于临别之际,陈文才明白她才是自己唯一的fans。
单论每一件事,刘荣都没有错,只是想法太多,没法从一而终。
当然这也是悲哀。
亮点无论多么庸俗的电影,总有一些镜头会让我们心头温暖。
那些也许正是你我的生活,也许曾经是。
小别重逢,陈文激动地将他与李静的约定扔在一边,回家沐浴更衣,对着镜子挤眉弄眼,演习种种需要的神情。
我们何尝不曾为了第二天的约会彻夜不眠,何尝不曾把头发翻来覆去地梳,香水一遍一遍地撒。
在陈文心灰意冷努力开始自由生活之时,刘荣的巨幅广告却赫然矗立起来,导演很聪明地在这里呼应了他那句无能为力的台词:“忘记你,我办不到。
”真的,当你需要忘记的时候,才发现,生活中早已充斥着那个影子。
李静为了假扮陈荣的女友,惊艳登场的那一刻,陈荣笑得灿烂,却看不出背后的心酸。
是啊,“闲着也是闲着”,貌似轻松愉快的理由,殊不知,即使这辈子就这一次作女朋友的机会,她也愿意。
也许她说对了,有时候我们没法逼对方爱你,你只能做一个被别人爱的人。
即使这样,也足够幸福,不是么。
音乐第一次看伍仕贤的作品,对他的音乐偏好一无所知,但就这部来看,干净简单的嗓音和明快的节奏显然极大地推动的剧情的发展。
比如花儿,比如许巍。
连女主角首次出场时背景中的[Super Star]也运用得恰到好处,至少我认为这种全民传唱的口水歌符合这场青春爱情的庸俗本质。
烟抽到第四根时就没了,我在黑暗中看完了剩下的故事。
有人说我们都迷恋影院灯光骤然熄灭的那一刻,那一刻就是梦的形状,灵魂出鞘,不知今夕何年。
很多时候,生活就像电影,梦一场。
醒来以后我们甚至记不得梦中人的模样。
我想知道还有没有人看得像我这么仔细:当陈文遍体鳞伤狂奔在大街上时,一路闪回当初的相识,刘荣的服饰表情却完全成了两样。
有时候我们是不能相信自己的双眼的。
更不敢相信的是,最美好的东西总在身边,可发现的时候却晚了。
当心你的身边,溜走的是谁。
Oct 22, 2005 00:06407A
当我看到片尾,陈文用刘荣送的那支派克金笔在稿纸第一行郑重地写下“献给从我身边溜走的那个人”,然后下面是四个大大的字,“独自等待”,那时候我就下了结论:这片子是我看过的最优秀的国产电影之一。
之所以没去掉之一,是考虑到影片的题材和类型。
我同样也认为《鬼子来了》是中国最天才的电影,之一。
这句话,其实在我看到陈文举着录音机跑到刘荣的窗下大声外放着花儿乐队的《Miss you》展示浪漫招数的时候就想说了。
要说这片子还真有创意,有几处让我感觉导演有点向《天使爱美丽》致敬的意思。
比如刘荣主动来到陈文家,那个颠鸾倒凤的夜晚,陈文床头壁纸上那片黑色的花朵就突然随着主人的心情一起摇滚起来。
还有后来陈文在迪厅觉察出这种生活百无聊赖的时候,他说迪厅是一个很傻的地方,你能想象如果把灯打开,关掉音乐,这地方会成什么样子吗?
下一个镜头就是这个奇傻无比的场景的复原图。
年龄不等的男男女女中邪一般,漫无目的的在群魔乱舞。
陈文沉浸在自己构想的这一荒诞场面里。
最后一处,剧中陈文跟李静提起过的那句:你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喜欢她吗?
比她漂亮的姑娘多的是,可就她符合我的单子。
那个“单子”,在片末部分果然得以展现,上面的标准按阿拉伯数字1234整齐地罗列。
第一条当然是身材标准,三围尺寸详尽描述….这几处我都觉得特别有趣,也比那个令陈文尴尬万分半裸镜头来得有深意。
看到这几处,这片子已经不失为一杰作的水准了。
影片有那么多插科打诨的段子,大笑我也眯起眼睛了,微笑我也扬起嘴角了,可是当最后陈文送别南下的李静,有点沧桑和歉意地拥抱住她的时候,我还是哭了。
两个人都是悲剧人物。
李静暗恋陈文多年,却一直没有表白,只在他身边充当陈文口中所谓的哥们儿的角色。
陈文在火车即将启动的时候像是自问又像是自责的说,你说这么多年怎么咱俩就没好过呢。
看得我真想揍他一拳。
你不喜欢人家就直说,还什么哥们儿,你要是当初就对人家有感觉,哪还顾得了她是哥们儿,早就上赶着追人家去了!
人家姑娘其实早就明白跟你表明也是白搭,因为自己不符合你的那个“单子”,尤其你后来又被刘荣把魂儿勾了去,三番五次被人家耍也心甘情愿,还不如一走了之。
姑娘知道,你不明说是怕伤害自己,好歹做你的哥们儿,也能名正言顺守在你每个酗酒蹦迪的现场。
可是,她要从你身边溜走了。
她说,北京有什么好的让我留下?
除非得到你的垂青。
又是不可能的。
我好像刚说过爱只在单向道上飞驰吧,都伟大友谊了,不可能突变成爱情。
李静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觉得很经典。
大意是爱人是没什么指望了,只能等着被爱。
这就要看对方是什么样了。
据我分析,意思是选择爱别人实在太痛苦,还不如等着别人来爱自己,只是让我们为自己祈福遇到的这个粉丝最好自己也能喜欢上他(她)。
我觉得这话既是说给陈文也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希望陈文接受自己这个粉丝,也希望自己不要继续折磨下去,等待自己的粉丝出现。
尽管李静每次都是一副后现代北京女文青打扮,浓妆艳抹主打非主流路线,但我始终认为她内心的凄苦无人体察。
蓝色的眼影掩饰不住她的寂寞。
猩红的嘴唇也得不到心上人的一吻。
当然,或许是我多虑了,其实人家一直都很自立自强,没把这件事看得太重的… 至于刘荣,我不知怎么说。
一个不入流的演员,靠拍丰胸广告赚钱,仗着自己有几分姿色,便随意傍起大款,心里也有几分喜欢陈文,可根本没有跟他恋爱结婚的打算。
她的人生信条是,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算准了陈文爱她爱到昏了头,几次伤害他的感情,不愿被爱情束缚,只想找个可以陪她玩暧昧游戏的人,一个备用胎,替代品,随时寂寞了随时失意了他的怀抱都会向她温暖的张开。
她倒算不上坏女人,她顶多就是一自私的女人。
自私的女人也漫天遍地,只不过这一位未免有些太嚣张。
然而谁也不是备用胎,替代品,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感情瓜熟蒂落,而不是在游戏的世界里颠沛流离居无定所。
她可以选择不爱她,他也可以选择忘掉她。
谁也不会执着到爱一个人天荒地老,没有了回应渐渐的也就淡了。
而她竟然以为只要她肯回头,他还会接纳她。
有点天真。
玩弄了虚荣了就要承受最后的寂灭。
陈文已经从她身边溜走了。
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她)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就这样让他(她)溜走。
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不要以为,蓦然回首,那人还在灯火阑珊处。
所有浪漫的痴情的,也许永远不为你发生。
更多的情况是,当你回首的时候,灯下已经悄然寂静。
所以,想一想,你从谁的身边溜走,你又让谁从你的身边溜走。
如果你溜走之后决意永不回头,那么就不要妄想离开你的人还会在原地等着你的召唤。
生活就是这样无理也无力。
借用瑞特说给斯佳丽的一句话,作为全文的总结: 是的,我不爱你..愿上帝保佑那个真正爱你的人吧,你把他的心都揉碎了。
这部小成本爱情片在当时算是非常特殊,比当今如潮水一般的都市爱情片时代要早了十年,而且片中没有霸道总裁,没有基情四射,只是讲述一帮小伙伴泡妞的故事,细腻的镜头和犀利的台词聚焦当下年轻人的爱情观,将一个并不新颖的爱情故事拍得清新脱俗妙趣横生。
那真是一个依旧堪称理想主义青春肆虐的时期,夏雨、李冰冰、龚蓓芯、高旗......们玩世不恭的表象下,带着仍然对其时的大学生一代有一定杀伤力的真心属性,正是这样的围绕着夏雨对李冰冰的绝对痴心展开的爱情追逐,令影片成为当年最受瞩目的国产爱情喜剧,这在中国电影产业尚未发展成今天的规模的时刻,算得上一份珍贵的体验。
自私的我们都希望身边有这样的人,陪着你,却又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总是希望和某些人保持着暧昧不清的关系,好像随时回头就可以看到他在身边,随时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或者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只是让自己过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至于爱情?
什么是爱情?
其实我真的不懂。
真的有梦中情人吗?
也许只是他的某些特质吸引了你,让你相信他是完美的,其实并没有完美的人。
有些人留在梦中永远比走进现实要好得多。
我们变得害怕受伤,才会为爱情制订那么多规则,其实爱情里根本没有规则,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深陷进去。
夏雨最后说,这是献给那些从你身边溜走的人的,我想每个人一定都有这样的人,从你身边偷偷溜走了,也许那个时候你的眼里只看到另一个人,所以根本不会在意他在你身边等着你,也许那个人差一点就和你一辈子了,可是你忘了珍惜,当然你可以说是缘分,然后他就走了,也许你想抓住他,可是他并没有力气去抓住你,所以,就这样看着他们从你身边来了又走,等你真的回头的时候,并没有谁还在原地等你。
独自等待着,只是一时的,谁也不会花一辈子的时间去独自等待。
最后的最后,我喜欢这句话,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这个才真的是生活的真理。
武仕贤的电影《独自等待》又获奖了,看到了夏雨和李冰冰的碰撞,这都让人激动。
电影描写的生活是北京人的,也是当代年轻人的,无聊的,幻想的,茫然的,颓废的。
但是谁都离不开挣扎,挣扎在生活规则中,挣扎在世俗评论的争议中,独自等待着。
夏雨一出镜头,便知有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憨了吧唧的的楞头小子。
泡在吧里无所事事,叨着根烟消磨时间,想着在异地的李冰冰。
他受了当今社会的感情胜负论影响,努力熟记爱情准则,期待着爱情战场上的一场大获全胜。
这样的人很多,或者每个人都是。
我们受了太多的影响,害怕在感情上的付出最终获得的只是一场虚情假意的游戏,只有自己沉迷其中。
所以都会掩饰,都会退缩,权衡着自己是否太动情,是否太傻冒,是否显得自己很没有面子。
害怕被伤害,又太过虚荣,所以惟有等待。
相对他的感情,我更喜欢他追求理想时的样子。
被生活压抑的人们迷失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这样的挣扎让人们痛苦的想自杀。
放弃与坚持似乎都难以抉择,错误只是一瞬间的事。
无论他看上去是不是一个迷失在城市生活边缘的小青年,他都在继续着他的写作梦想;无论他是不是仍然在总编的轻蔑的眼光下把自己的小说改的不伦不类,他从未因为被逼迫而放弃。
而这种勇气是大多数人所没有的。
我们中的多数人只会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最现实的物质生活,精神早已被生活压迫的连苟延残喘的力气都没有。
大家放弃最原始的追求,如同对待自己的曾经的青涩和幼稚,一笑而过。
所以当他最终甩了让他没尊严的编辑时,我笑的很开心,这不能不说是理想战胜物质,艺术战胜媚俗的一次光荣的胜利。
李冰冰的刁钻而时尚的模样让我惊喜,竟因为她的几身行头和突然冒出的感性话语而喜欢上这个矛盾的人物。
也许有许多人认为这女生太轻浮了,不停周旋与身边的男生中间,吊着,最后却哪个都不要。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女生大多受着冷眼。
我认为是一件挺无奈的事情,起码我认为看人不能太武断。
这些女生中有些是害怕孤独;有些是安全感太差;或者有些是自卑,来以此让自己自信……不能因此就刻上红字。
而那些隔离她的人们,大多也都是因为嫉妒吧,她们抢去了自己的风光,做了自己渴望的公主梦,自己却只能像吃不着葡萄的狐狸,否则哪里来的那么多义愤填膺?
戏里李冰冰只是个迫于生计需要挣钱的演员,累与压力还有生存是不用说了。
当下的冷漠自私,朋友的不景气,让她在巨大寂寞笼上心头时渴望得到相对无私的温暖。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只想让自己快乐些”。
然而,还是不小心或必然伤了另一个男人的心。
她想,这年头,还有多少人会认真谈感情,自己快乐就可以了吧。
看着她和夏雨若即若离,离开,回头……我觉得害怕,无力,我看到更多的人都选择像李冰冰一样为了简单的开心或者保护自己,玩儿着暧昧游戏。
于是,更多的真心被伤,更多人从此决定游戏爱情。
龚蓓芘是我非常喜欢的那类女孩儿,张扬,真诚,为爱默默付出,随性而不会对生活妥协。
她和夏雨那种哥们儿似的友谊当下实属常见,而像她一样为了心爱的人牺牲着的女生也有很多。
她们不是男人的梦中情人,但是却永远是男人失魂落魄时能够支撑他们的人,这样的感情不会如王子公主那样让人陶醉,但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永远纯净而安详。
感动我的到底是什么,是把夏雨送给她的每一件小东西珍藏在小铁盒子里?
是她放弃自己的感情而作夏雨追求李冰冰?
不是的,真正感动的只是那一种远离了纷繁的简单,简单的爱着,没有规则,没有胜负,没有虚荣。
她的爱情,是希望夏雨幸福。
当夏雨给她戴上那枚口香糖纸圈成的戒指时,她就已经得到爱情了,也就满足了。
所以我还是最喜欢她和夏雨在一起的感觉,那种轻松自在,真心与默契,让人微笑。
虽然,有些感情最终不会成为爱情。
我喜欢夏雨的那群狐朋狗友,让我想起我的那一票朋友,有时候那种白痴似的单纯让人总会感觉明天很有希望。
他们和夏雨一样,看着也是在肆意挥霍着自己的青春,不过也都有自己微薄的理想,也和命运抗争。
虽然结果有喜有忧,搞美术的龚蓓芘去了广州有了好的发展,贩DVD的进了局子,玩儿摇滚的被老总赶出公司,中外合资的吉他手流浪街头,执行导演还在给艺人端茶倒水,平时打个杂儿什么的……但这只是一个休息,结果还未揭晓,他们还要努力。
呵呵,一群让人难过的孩子。
他们暂时的窘境,或许有的人是因为追求梦想,有的是因为年华被荒废,但他们生活的热情,继续温暖着我。
这部片在我看来并不是简单的爱情所可以概括,那种叙事的真实让我更多地思考的是挣扎,寂寞,彷徨,伪装,虚荣还有简单,执着,善良这些更为真实而感性的东西。
这也是这部片子的魅力吧,让我们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审视着自己,然后意味深长地回想生活。
同时在寂寞与无奈中等待着,等待着爱情,梦想,那美好的乌托邦。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每隔一段时间就发现没啥好听的歌,也没啥好看的电影了。
于是又开始听周杰伦,又开始看老电影。
有人说这是我老了,我觉得只是部分原因。
我仍在听新歌,只是觉得新歌走心的太少。
就像周杰伦和方文山20年前写的词,放在今天,依旧是顶的。
现在很多歌手似乎除了唱歌,什么都能做,参加综艺好多钱,做做直播也很赚。
唯独不怎么安下心来写歌。
电影市场也一样。
最近我又回顾了一部17年前的青春片。
需要强调,它是国产的。
也是我心中的NO.1。
它是—— 《独自等待》
《独自等待》虽然是导演伍仕贤的处女作,但是它起点很高。
主演有夏雨、李冰冰、龚蓓苾、高旗、高亚麟。
客串有周润发、袁泉、陈羽凡、英达、葛存壮、吴大维、雷恪生、李霞等。
如此演员阵容,却举重若轻地讲了一个幽默又深刻的爱情故事。
当年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认可,该片也顺势摘得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项。
美国《综艺》杂志评价它:《独自等待》为观众带来真挚的笑声和深刻感触,是对伍迪艾伦和诺拉艾芙伦的现代浪漫喜剧地盘的入侵。
所有的演员表演到位、尤其夏雨深入人心,龚蓓苾所扮演的时尚聪慧的都市女孩也令人印象深刻。
《独自等待》是一部可以令观众心情愉悦地走出电影院的佳作。
01任何关系,卑微讨好无意义 概括说,《独自等待》是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陈文(夏雨饰),一个大学没上完就退学的小青年,梦想着成为一个恐怖小说家。
却因为天赋有限,只能与哥儿们李亮(高亚麟饰)合开了一个叫贤人居的古董店。
一边守店,一边写作。
遇见刘荣(李冰冰饰)的时候,《Super star》的背景音乐响起。
这首曾经火遍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在此刻却异常贴合影片。
因为刘荣正是陈文心中的Super star。
刘荣长得漂亮,身材又好,举止优雅。
非常符合陈文那张「梦中情人」清单。
陈文通过朋友三儿认识了刘荣,就此埋下爱情的种子。
于是开始追求,请吃饭,逛街,买衣服。
一切顺利地好像是电影剧情(这不本来就是电影)。
陈文认为这感觉太好了,自己喜欢的人并不讨厌自己。
也就意味着自己有很大机会。
然而一个细节推翻了这一切。
两人一起吃饭的时候,无意中飞了一只气球。
陈文看着气球,若有所思,说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卡通书《神奇的气球》。
刘荣接了一句,对啊,小时候我也看过。
陈文,不会吧,我刚才是瞎编的。
刘荣略有停顿,微微一笑,我瞎说的不行啊。
这种附和的尬聊态度,已经证明了刘荣对陈文并不走心,凡事都以敷衍为主。
她在用她惯用的、成年人的社交方式来应对他,这是她的圆滑与世故。
陈文其实当时隐隐有意识到哪里不对,但当时已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所以并未多想。
直到那个开奔驰的大明出现,把刘荣直接带走,陈文才发现不对。
如果爱情是所大学,陈文只不过是个大一新生,而刘荣则是评定了职称的教授。
陈文渐渐明白刘荣的段位远远高于自己,却又不自觉地陷入爱情。
他以为对她好,她也会加倍对她好。
我真的不明白,你说我怎么了我又不是坏人,她喜欢跟我在一起她知道我爱她呀我该做的我也都做了而且我遵守这场爱情游戏的每一条规则可是她怎么就对我没那种感觉呢
爱情不是学科,学了就能通过。
他一直卑微地试图通过各种努力去赢得她的心。
最后却发现,越是卑微,越是无力。
其实这种关系对位存在于很多场景。
无论爱情,还是友情,甚至是职场。
人们总希望把功夫用在自以为最重要的一面,却没有真正用心去了解对方的需求。
别人并不会因为讨好而对你另眼相看。
所以有些人注定是舔狗。
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还有种情况就真的是人不对,怎么做都不对。
与其取悦别人,不如善待自己。
讨别人欢心只是小聪明,让自己开心才是大智慧。
02人无少年,三五老友不孤独 高晓松曾在节目上讲过他与朴树的友情。
他有段时间混得很惨,于是问朴树借15万周转。
朴树也没说啥,直接回了两个字——账号。
后来朴树落魄了,直接发短信给高晓松。
这次还是两个字——还钱。
简单明了,高晓松就把钱还了。
有借有还,关系依旧。
这段友情,令人羡慕。
人生之幸事,不过三五好友,偶有小聚,或推杯换盏,或斗智游戏,笑闹生趣。
陈文亦是如此,他也有一帮好哥们儿。
合伙人李亮做事靠谱,也是他的生意伙伴、坚强后盾。
李静(龚蓓苾饰)虽然是女孩儿,也是他最好的哥们儿。
赵小三(吴超饰)总是不靠谱,但是各种鬼点子特别多。
海涛(高旗饰)热爱音乐,没有什么比音乐更重要的事。
这些人陪伴陈文度过了青春岁月,他们一起出行野餐,一起泡吧,一起打篮球,一起大酒......关系自不必说,矛盾偶有发生,但是从来不会影响他们的交情。
值得一提的是,陈文还有个朋友,叫孙子(涂松岩饰)。
他是陈文不远不近的朋友,平时贩卖盗版光碟,没事总找陈文借钱。
也许你会觉得孙子很不靠谱,陈文怎么会有这种朋友。
其实孙子对陈文的影响极大。
陈文有很多求爱攻略都来自他的亲自传授。
影片开场就是他和陈文在酒吧的一段把妹经历,妙趣横生又彰显人物性格。
虽然孙子不学无术,其实他也没什么坏心眼。
他就像很多酒肉朋友,常常在聚会的场合出现,没什么大的价值,但有他在气氛会更热络一些。
这样不咸不淡的朋友,在成年人的世界,还挺多的。
这世界就是这样,有些人是酒肉朋友,有些人是知心朋友。
如果你的两者是同一个朋友,记得珍惜。
年轻的时候,我们都像陈文一样,盲目且自信,以为可以和任何人处得来。
后来才明白,年少时就是朋友最多的时候,因为兴趣爱好多,性格也更开放。
随着年龄渐长,时间自动帮我们筛选了很多人,很多事。
我们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太多不重要的关系。
最后只剩下交心的朋友。
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以能力维系,而是人品。
有三五老友,实属幸运。
03恍然大悟,历经坎坷才成熟 《独自等待》之所以经典,恰恰是因为陈文像极了曾经的我们。
无聊的时候,常常一进房间就忘了要干嘛,估计宠物就是这样过一辈子的。
被妞拒绝的时候,自我安慰道,我要是妞,早就爱上我了。
在迪厅的时候,偶尔会想迪厅其实是个很傻的地方,如果你把灯全打开,把所有的音乐都关掉,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恍然大悟的时候,告诫自己,要么好好活着,要么赶紧去死。
陈文真实得不像是电影中的人物,他的言谈举止,他的幽默与尴尬,都太接地气。
以至于有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身边就有一位叫陈文的朋友。
陈文备受打击的一幕,其实是来自他去商场给刘荣买礼物。
结果再次遇到刘荣和大明在一起。
刘荣说,我只想活得快乐,生活本来就不容易。
这句话彻底击碎了陈文的爱情美梦。
同样是爱情游戏,对方游刃有余,自己陷入谷底。
陈文先是大崩溃,大哭,大酒,直到失去了生活的动力。
最终在朋友们的安慰和鼓励中渐渐缓过来。
他其实已经渐渐开始醒悟了。
生活给了他一些磨练,但并没有打磨掉他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
人的意志力和潜能往往超乎自己的预料,就像在绝境中盛开的一朵花。
陈文渐渐明白,任何人的劝阻都不会让自己醒悟,真正让自己看透人情世故的,只有自己的坎坷、后悔和伤痛。
再次遇见刘荣的时候,是她主动找到古董店。
她说和大明掰了,还想和陈文做朋友。
两个人,明明该做的都已做了,她只是想用陈文填补又一段空窗期。
陈文不傻,却也不再怨恨她的自私,因为她就是这样的人。
马东在《奇葩说》里说: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谁也无法改变谁。
历经坎坷,人都是会成长的。
陈文再次开始写作,开始投稿,开始勇敢面对暗恋他的李静。
他甚至期许着自己马上就会有一段新的恋情,无论和谁。
哪怕是下一个走进店里的人。
有时想想,陈文、李静、刘荣,正像是我们人生的不同阶段。
我们有过陈文的卑微和历经坎坷;有过李静的暗恋和默默付出;有过刘荣的虚伪和圆滑世故。
只是每个角色,在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出场顺序不同而已。
陆游有句诗:一笑俱置之,浮生固多难。
人生在世,谁的生活不是苦乐参半。
一笑置之,是我们对成长最好的回味。
人生该忘的要忘记,朝前看才能继续前行。
有些人,注定从你生命中悄悄溜走。
有那么一段时间,你都会「独自等待」。
但终一天,你会发现,所有人都是这样长大。
李冰冰演的白富美很具有代表性.
李欣说的只好看,看完还不就那么一回事。
果然是难得一遇的既有地域风味又充满青年人激情的爱情喜剧,导演来北京生活仅仅三年便写出本片剧本,原先准备使用的音乐都是他当时混迹北京青年人圈子爱听的歌,但电影直到六年后才开拍,所以歌曲翻新,人物、场景还是九十年代的那种感觉。现在看即使有些套路,但那股流畅感真是很有劲。
二刷:想加颗⭐1.龚蓓苾,高旗,涂松岩,夏雨,吴超,高亚麟,这伙人在一起,气质太灵了2.陈羽凡,周润发出演本人3.片尾夏雨:难道下个进门的就是我未来的对象吗。下一秒袁泉进来,一语成谶,2009年两人结束10年爱情长跑步入婚姻4.陈羽凡正在小便,高旗唱完歌进来偶遇,两人并排尿一通寒暄,高旗搞定先:你慢点5. 伍仕贤导演号召力可以集齐这么一大帮有意思的人,还客串起讲普通话流利的“中外合资产品”,片子导的也真不赖,不过这是他最好的片了,总共没拍几部片,2004年(就在该片拍摄当年)和龚蓓苾结婚,幸福6.李冰冰才算是本片真正女一号,但明显感觉她和其他人磁场不是一伙的,她的角色也不太讨喜,比较微妙的是,这角色跟她本人过去的经历颇为相似,片中很多人此后在演艺圈都比较佛系,或者不瘟不火,只有李冰冰如火如荼
爱情究竟是什么?进退维谷,辗转反侧,冥思苦想,闪转腾挪,最终求而不得。姑娘到底图什么?若即若离,手拿把掐,欲擒故纵,以退为进,最后擦肩而过。约妞守则与女神标准不过是年轻的傻帽幻想,泡妞计策与恋爱技巧不过是冲动的热情花招,我们都是信以为真的陈文,都曾经被刘荣伤害,依旧选择独自等待。每次脑海中响起花儿的《miss you》,陈文举着录音机告白的样子,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是曾经如此无畏向着爱情开火的自己,而那种感觉如同糖戒指一样,等我再怀念的时候,已经融化在青春时光里,不复存在。陈文爱上刘荣的A面,刘荣把B面给了大刘,而李静的爱最真实,在她眼里,陈文的AB两面都闪着光。很多人问那份礼物是什么,那份礼物叫做真心,连瞎子都能看见的真心。别为什么妞改变你自己,根本就不值。我心中最好的青春片,我是说全部电影都算上。
忒给北京人丢人了。。。都尼玛瞎胡编。。。
AS 伍仕贤 王笑楠。编剧太一言难尽了,即便是二十年前这种梦中情人和邻家女孩的性别观念也够落后了吧。“泡妞”也是一个充满时代气息的词。最大的亮点是张阳的录音,S.H.E的Super Star太能代表那个年代了,还有许巍的《蓝莲花》和羽·泉的《奔跑》。影片对二十年前北京市容市貌的记录也很珍贵,几个配角很有北京味
精神恋爱的本质就是夏雨在《独自等待》中的那种状态:在想象中相恋与失恋。单恋者亦或暗恋者也都跟影片里的男男女女一个“der”样:别看外表一副摇滚范儿其实内心里闷骚又娘炮。瞧得出来,伍仕贤这部都市爱情喜剧大概是改编自他的个人经历。故事里真正的主角是他理想中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梦中情人也赶在影片结束前驱车驾到。为此这部虚实结合吊儿郎当的电影最终反被电影之外的事实镀上了一层童话色彩,结果真实的反倒有些不真实了。
这电影我看过三遍!第一遍忘记了。第二遍看是在敦煌的酒店,那个三伏天的黑暗房间,空调怎么也吹不出冷风,而外面一片金黄。我那时候穿的三叶草那个短袖已经丢了。第三遍是今天,我发现我虽然孤独,但什么也不等待了。另外龚蓓苾非常好看!!非常非常好看!
最后十分钟哭成泪人,千禧年后,真的鲜少看到这样具有生命力的国产电影了,镜头、配乐、台词都恰到好处,夏雨的台词太好了,拿戛纳影帝果然名不虚传,喜欢李静的角色甚于刘荣,李静这个角色有一种倔强的美,“车走了就不会回来了”,锡箔纸戒指圈曾被我小心珍藏,现在我将它挂到你门前的树上,默不作声的还给你
嗬,呸!男凝大便电影
女主、女配角长得不待见,别的都好。
现在看千禧年初的爱情喜剧都有一种恍惚感,感觉我们现在正随着巨大的齿轮倒退
龚蓓苾那个傻帽太妹样,看到就看不下去了
前4分之3 尬到飞起... 非常直男式的追法。李冰冰角色绿茶婊到那个程度... 都看不出来。真是被爱情蒙蔽了双眼。.... 总之还是挺现实的情节。但是我真的不喜欢
结尾很好,没落到套路里。算是国内非常优秀的都市爱情电影了,到现在仍然算
临近结尾时,非得把龚苾蓓往暗恋小女生的群体里推 瞬间就俗了五条街不止
看了N遍了,搞笑,幽默,失落~最喜欢的大陆电影之一~~~
1小时37分35秒,不是叫李静嘛?穿帮变张静了。
当许巍的《蓝莲花》响起时,我就意识到青春已经随着南下广州的火车一起悄悄溜走了,剩下的只是各奔前程。火车不等人,成长就是先错过梦中情人刘荣,然后错过身边暗恋你的那个哥们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