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周洲
主演:池韵,孟令伟,王美莉,池瑛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中国香港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简介:本片是周洲继《美丽》后的第二部作品,同样由池韵主演。主角是患有癫痫的女孩,追逐舞蹈的梦想,她在爱情、亲情和梦想间浮沉,走向绝望的同时又给予她新生。详细 >
其实和美丽是同一个故事,却比前作更薄,剧本薄,病娇卖惨的层次也薄。长春孤儿,前作lgbt,后作特殊病患者。导演的选角,永远只有女主的演技是ok的…
摄影很棒,整个画面是我喜欢的样子,主角演技很不错,其他人就很素人,很出戏。身体的残疾往往导致精神的扭曲,主角对舞蹈的执着与身体残疾的限制经久冲突,这能快乐吗?最后去做手术,去做海盗船还是什么也有一种决绝狠辣的意味,太要强了,几十年的疾病也没有打倒她,还是骄傲的像一只孔雀,所以她也不惧怕手术,要么完整的活着,要么就去死。
期待周洲+池韵组合
人人都在问进步
略显失望 亮点还全是由池韵一个人扛起 但在深度和感情上都远远不如美丽
真没意思
摄影是挺不错的,可惜影片想要展现的“独立女性”的形象似乎并没有立住。甚至在有些时候的表演会显得很刻意。摄影方面在女主展现痛苦的一些片段用了长镜头来展现,感受到了想让观众更加沉浸于这个场景中、与女主共情所做出的努力。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者有些不对劲,或许是表演和剧作方面的问题。
癫痫病人题材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容易使得本受关注的女性身份成为陪衬。斯坦尼康跟拍正逐渐成为一种偷懒风格,上限很高下限不低,在极大保完真实感的同时情感反馈抵达速效,支配的主动权被移交给演员,贫弱的调度使得一切冲突的到来可以预期。入场前叮嘱自己,演员表演癫痫发病的情况出现三次以上劝退,结果至少有五次......层层递进的发作,依次在破坏她的爱情、社交和梦想,以独舞一场为最,造成强烈不适。剧作来说,女主的困境预设感太强,配角被工具性处理,感情冲击全部来自剥削演员表演。借用一句曾用来批评第六代的话讲,这部鹿特丹费比西“有时真不清楚导演是在关注还是消费弱势全体。”
2.2/5,导演因为过于爱自己的夫人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本片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全方位展现自己夫人的演技,让自己的夫人拿个演员奖,至于形式和剧本、导演追求什么的,随意,想怎么来怎么来···一星给电影,一星给导演的夫人的表演。
除主演外,演员台词一塌糊涂,感觉看了个伪纪录片...故事讲得太不可克制了,情绪从头到位都在宣泄,反而让应有的张力完全消失,甚至让观众彻底从剧情中跳脱出来,产生了烦躁情绪。其余技术方面也不用说了,没有达到及格线
没有池韵做女主的话这部可以算作烂片
好好一个演员为什么一直要和这样的导演合作
感觉友邻们对这部片子还挺友好的。(4/10)
池韵真漂亮 其他要啥啥没有 看啥啥不行 甚至还不如回南天
纪实摄影所带来的观感是仿佛在窥视真实人物的生活,配乐略单调但节点都踩得合适,几乎每帧画面都对着主演能让观众更贴近角色却又不利于展现角色的立体状态。不能跳舞跳了,不能坐“海盗船”坐了,生命在于折腾但折腾往往是自寻苦难。
2.9 演技略青涩,掰弯高跟鞋当舞蹈鞋的细节很有意思
女主是我的审美 剧本还不错
整部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女演员的表演,非常好。但是摄影真的不喜欢。近景用的很多,还用的很奇怪。
池韵好棒啊,因为她多给一星。
主创们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剧作和人物塑造方面还是差了一口气。池韵的表演完全撑起了这个设定较为奇怪的角色,尤其体现在见家长那段戏,女主人公的种种行为和巨大的情绪波动缺乏说服力,但是女主人公又渴望爱,这种不合理的矛盾冲突感影响了后面深入角色的两段独角戏,较大的削弱了角色的情感凝聚力,还破坏了全片营造出来的一种非常难得的孤寂克制感,这算是一个败笔。这部电影其实可以更好,个人感觉是非常遗憾的。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其实和美丽是同一个故事,却比前作更薄,剧本薄,病娇卖惨的层次也薄。长春孤儿,前作lgbt,后作特殊病患者。导演的选角,永远只有女主的演技是ok的…
摄影很棒,整个画面是我喜欢的样子,主角演技很不错,其他人就很素人,很出戏。身体的残疾往往导致精神的扭曲,主角对舞蹈的执着与身体残疾的限制经久冲突,这能快乐吗?最后去做手术,去做海盗船还是什么也有一种决绝狠辣的意味,太要强了,几十年的疾病也没有打倒她,还是骄傲的像一只孔雀,所以她也不惧怕手术,要么完整的活着,要么就去死。
期待周洲+池韵组合
人人都在问进步
略显失望 亮点还全是由池韵一个人扛起 但在深度和感情上都远远不如美丽
真没意思
摄影是挺不错的,可惜影片想要展现的“独立女性”的形象似乎并没有立住。甚至在有些时候的表演会显得很刻意。摄影方面在女主展现痛苦的一些片段用了长镜头来展现,感受到了想让观众更加沉浸于这个场景中、与女主共情所做出的努力。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或者有些不对劲,或许是表演和剧作方面的问题。
癫痫病人题材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容易使得本受关注的女性身份成为陪衬。斯坦尼康跟拍正逐渐成为一种偷懒风格,上限很高下限不低,在极大保完真实感的同时情感反馈抵达速效,支配的主动权被移交给演员,贫弱的调度使得一切冲突的到来可以预期。入场前叮嘱自己,演员表演癫痫发病的情况出现三次以上劝退,结果至少有五次......层层递进的发作,依次在破坏她的爱情、社交和梦想,以独舞一场为最,造成强烈不适。剧作来说,女主的困境预设感太强,配角被工具性处理,感情冲击全部来自剥削演员表演。借用一句曾用来批评第六代的话讲,这部鹿特丹费比西“有时真不清楚导演是在关注还是消费弱势全体。”
2.2/5,导演因为过于爱自己的夫人可能已经失去了自己,本片的唯一目的可能就是全方位展现自己夫人的演技,让自己的夫人拿个演员奖,至于形式和剧本、导演追求什么的,随意,想怎么来怎么来···一星给电影,一星给导演的夫人的表演。
除主演外,演员台词一塌糊涂,感觉看了个伪纪录片...故事讲得太不可克制了,情绪从头到位都在宣泄,反而让应有的张力完全消失,甚至让观众彻底从剧情中跳脱出来,产生了烦躁情绪。其余技术方面也不用说了,没有达到及格线
没有池韵做女主的话这部可以算作烂片
好好一个演员为什么一直要和这样的导演合作
感觉友邻们对这部片子还挺友好的。(4/10)
池韵真漂亮 其他要啥啥没有 看啥啥不行 甚至还不如回南天
纪实摄影所带来的观感是仿佛在窥视真实人物的生活,配乐略单调但节点都踩得合适,几乎每帧画面都对着主演能让观众更贴近角色却又不利于展现角色的立体状态。不能跳舞跳了,不能坐“海盗船”坐了,生命在于折腾但折腾往往是自寻苦难。
2.9 演技略青涩,掰弯高跟鞋当舞蹈鞋的细节很有意思
女主是我的审美 剧本还不错
整部影片最大的亮点是女演员的表演,非常好。但是摄影真的不喜欢。近景用的很多,还用的很奇怪。
池韵好棒啊,因为她多给一星。
主创们的想法是很好的,但是在剧作和人物塑造方面还是差了一口气。池韵的表演完全撑起了这个设定较为奇怪的角色,尤其体现在见家长那段戏,女主人公的种种行为和巨大的情绪波动缺乏说服力,但是女主人公又渴望爱,这种不合理的矛盾冲突感影响了后面深入角色的两段独角戏,较大的削弱了角色的情感凝聚力,还破坏了全片营造出来的一种非常难得的孤寂克制感,这算是一个败笔。这部电影其实可以更好,个人感觉是非常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