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和世界末日
Anna and the Apocalypse,安娜与末世
导演:约翰·迈克菲尔
主演:艾拉·亨特,马尔科姆·卡明,莎拉·斯维尔,克里斯托弗·莱沃,玛里·休,本·威金斯,马克·本顿,保罗·凯耶,肖恩·康纳,约翰·温切斯特,艾拉·贾维斯,杰基·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7
简介:一部混杂音乐剧和丧尸电影的喜剧片,这部僵尸歌舞片的框架基于2010年英国电影学院奖获奖短片《僵尸音乐剧》(暂译)(ZombieMusical),讲述了一大波僵尸穷追猛打一撮人,他们边唱边打,不断求生的故事。电影取景地为苏格兰,由艾拉·亨特出演安娜,马克·本顿饰演安娜的父亲,保罗·凯耶出演反派。详细 >
在凛冽荒芜的土地上流浪 如风车旋转 没有终点 巨大的扇叶将阴影遮蔽在女孩身上 占据着画面 向远处排开 孤独没有尽头的生活绑架着这个青春期女孩 压抑和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升温 导演通过大篇幅的流浪生活和土地环境描写用平缓的长镜头 将这股绝望压抑的气氛向观众释放出来 最终女孩砸车出走 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青春期的冲动与成长
沿着老塔的脚步走来,往凯鲁亚克的方向走去。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外部环境的压力迫使父女靠近,面包车里则形成身体的斥力。摄影机与景物的距离构成人与世界的比例尺,居无定所的状态渗入每一口呼吸的空气,连同凝滞的情节被锁在镜头之中。
人物立不住,但胜在拍得好看,情绪贯穿,完成度高。
3.5
摄影很美...但是...
北影节 保利天安门风光不算优美,女主不算惊艳,节奏不算紧张很舒缓的一部行走电影,表意引而不发,再拍出两个小时也很容易。
不是我的菜,太闷了……中间忍不住合上了眼醒过来还是风景定格orz
壮阔,苍凉,颓败。很contemplatif的影片,摄影加分,但不适合困的时候看。
#BJIFF 2024#❌就算让我边看边睡我都不愿意……
充满能量,或许导演也在躁动。
北影又踩雷的一部。现在很多导演动不动学史上名导慢镜头空镜头长镜头固定镜头,但内核有吗?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懂取舍吗?在你还没拥有优秀的叙事能力和强大的节奏把控之前,麻烦不要玩大师的风格表象和皮毛。保利地下室观影,哎电影沉闷乏味剧中人全程哭丧脸,空气又是稀薄不流通,昏昏欲睡昏昏欲睡昏昏欲睡,很不愉快的一晚!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北影节@党史馆,开头就猜到整个走向的电影,个人觉得慢镜头长镜头还挺好看,但影院至少一半人睡了,是在家里自己一个人很难看下去的电影
#北影节 每个人都像蓄势待发的火山,又像露出水面百分之一的冰山,冷峻的侧颜配上隽永的留白,打开车门的时候都会北边的寒冷。配乐也很喜欢,加上风景真的会打动我。可以理解所有人,理解一些细微的情感变化,但没有带入和共情,所以扣一星。其他感受1.不是所有的电影都适合大屏幕,这种艺术品2.我真的晕由远推进的镜头,摇晃、追随、固定机位都没问题,一看推进镜头就头晕……
好看、好冷、好俄,俄罗斯的旷野景象和长镜头寂寥到看完只觉得寂寞而空洞。流动与停滞仿佛一体两面,看的过程中一直问自己“怎样才能到达旅程尽头?”,又或许旅程本没有尽头。
胶片颜色好好看,女生好好看,到最后一幕猛地想起开头那句“这里的水不干净”…啊…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话少,喜欢。
最开始,父亲开车,女儿在后座吃泡泡糖,莫名有种《洛丽塔》的感觉hhhh
文艺少女和她爹的流浪之旅俄罗斯滤镜八米,我已经开始看个老毛子就觉得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