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佐贺的超级阿嬷这部电影,以此来迎接我加引号的“六一节”。
电影改编自岛田洋七【佐贺的超级阿嬤】畅销小说,阿嬤如是说:再艰苦,也要让老天笑出声音来!
快乐的阿嬤思考总是那么正面,那么激励人心。
故事情节是昭广在离八岁那年,开广岛来到佐贺乡下的阿嬤家,迎接他的,是一间破烂的茅屋,以及曾经带著七个子女熬过艰困岁月的超级阿嬤。
虽然日子穷到不行,但是乐天知命的阿嬤总有神奇而层出不穷的生活绝招,在物质匱乏的岁月里丰富了昭广的心灵,让家里也随时洋溢著笑声与温暖……1,阿嬷边走路边拖着吸铁石随时捡废铁,她说世界上有许多可捡的东西,如果只是呆呆的走路,不是很浪费么。
2,在家门口的小河上拦上一根竹竿拦下随流而下的树枝、蔬菜,拦住上面菜市场流下的东西。
她说这样不仅可以让河川保持干净,我们还有免费的燃料,真是一举两得。
河川是我们的“超级市场”,不但特地地帮我们宅配到家,而且还不用付钱。
唯一的缺点是今天想吃的东西不一定吃得到。
3,添不起别的行头,就让昭广以最简单的跑步作为运动项目。
她说不需要什么道具,跑得地面也不需要花钱,跑步不是最好的么?
4,即使家里贫穷,但仍不能去占别人的便宜。
阿嬤连夜带昭广去还医药费,一定要去还钱。
这一切都是因为阿嬷一直秉持这条人生准则:做人不能小气,不过,节约是天才。
5,推着自行车叫卖豆腐的小贩故意把豆腐弄破,是让其用半价购买;老师们假装肚子不舒服来跟昭广交换便当,为了让其吃得饱。
在一篇描述我的父亲的家庭作文上,昭广只写了几个字:我不知道,而老师给了他鲜红的一百分。
昭广问阿嬷为什么?
阿嬷告诉昭广:真正的体贴要做得让人不觉得难堪。
6,有天母亲的来信让昭广很担心和难过。
阿嬷便说晚上不谈不难过的事情,不管多难过的事情,到了白天都变得没什么大不了。
昭广:恩,我知道了。
呵呵,积极的情绪马上取胜了。
7,昭广:我们家为什么这么穷啊?
我们要是有钱人就好了阿嬤:天底下有两种穷人,一种是消沉的穷人,一种是开朗的穷人。
我们要做“开朗的穷人”。
8,昭广在准备期末考试时和阿嬷间有段经典的对话: 昭广昭广:我不会英文。
阿嬷:你就在答卷上写“我是日本人”。
昭广:我也不太会写汉字。
阿嬷:你就写“我能靠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昭广:我也好讨厌历史。
阿嬷:你就写“我不拘泥于过去”。
自信乐观的人生最快乐。
哈哈。
佐贺的超级阿嬷,也是你我共同的阿嬷。
外一篇: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有种信仰——自由独立我最值得珍藏的回忆是小学3年级到初中2年级,家里开了个小店为了贴补收入。
家里的重心完全转移到小店上,而我也成为了小小的劳动者。
第一次进货,小学3年时骑着车拿着帐单到批发店进货,呵呵,很是潇洒。
第一次送饭,小店离家有一段距离。
而我的任务是每天傍晚送饭去店里。
第一次当小老板,周末得看店一段时间。
我最烦的就是卖米,因为我不会称米。
很有意思的是开学初,要卖大量的日常用品。
这时我就乔装在门口拍拍桶,摸摸盆,这一招真管用,立马把顾客都吸引过来。
第一次爬墙,开店都会到凌晨一点,除了偶尔住店,大多数时间是要回公司宿舍的,我和老妈走在夜行的路上,每晚都得爬过公司带满玻璃的墙,不过后来就很习惯了。
第一次意外,有天和老妈住在店里,点了蚊香,半夜时被熏醒,发现枕头掉地上了,烧了一半。
起来时老妈一阵阿弥陀佛,我倒是没什么感觉。
一些有些意思的东西:1,我喜欢去叫电话,有个姐姐叫 胡丽晶,我每次都特激动地到楼下大喊狐狸精。
2,夏天苍蝇多,他们会聚集挺在一根线上,这时我就会用一条香烟的薄膜慢慢地从下面套住,一抓把他们全军歼灭。
嘿嘿,还有后续活动,把扎住的膜放进冰箱,一会它们就都不动了,拿出来它们又慢慢苏醒。
有时则把苍蝇电了喂猫吃.3,有时也挺委屈,在公司宿舍呆着只有一个人,什么事都得自己来。
比如第一次肚饿,煮了一大团米粉,加了个鸡蛋进去搅,那个美味,直接倒了,哈哈。
第一次连开关,小时候都是用拉的开关,结果绳子断了,就比较爬上去连好,还真被电得麻麻的,充了几伏的电了。
有时发烧生病了,就会在屋子里跑步,跑到一身汗,回来老妈问你干啥:我说锻炼发烧呢。
开小店时,学习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还处于很好的水平。
因为我的生活不单是书本的学习,还有社会的学习。
多年后的今天,那段美妙的回忆仍醉人心弦。
妈妈也挺像佐贺的超级阿嬤,小时候怕黑,她就鼓励我,越是害怕的地方,越要去看清楚。
家里条件经济不好,但她能做出美味菜肴,天天吃地瓜叶,那地瓜杆和叶,味道真是好极了。
夏天没有冰箱,就把菜装进篮子,倒掉在水井中保存,水井冬暖夏凉嘛。
吃不完的饭也不浪费,在我家和另一家间做个绳索套,把剩菜饭通过滑轮吊过去。
哈哈。
这样的好时光,就是我童年最美的回忆。
就像是对着自己碎碎念叨着的,感动的滋味倔强从内心发芽,开花........................
生活本来就是晴一阵雨一阵 没什么大不了的哪怕明天的早饭没有着落 现在要做的 就是美美的睡上一觉我们虽然很穷 但是可以穷的很开朗晚上不要想很难过的事情 到了白天自然就好了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星星应该哈哈大笑 反正宇宙是个偏僻的地方 人也应该乐观开朗 反正人生的尽头不早也不晚乐观 开朗 勇敢的面对每一天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做生活的强者 做人生的乐者
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我们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温暖,阿嬷的形象很深入人心,大方又节俭,很矛盾又矛盾的很合理。
电影中几个画面让人印象很深刻: 阿嬷拖着吸铁石走路,这样吸铁石可以吸附铁制品,贴补家用; 阿嬷会在家门口的小河流拦上竹竿,挡住一些被其他人淘汰的食物; 昭广想要学习一项运动,阿嬷会推荐他练习不需要额外花销的跑步; 以上种种我们可以感觉到阿嬷的节俭“小气”,但是面对某些事,阿嬷又一点也不小气: 阿嬷告诉昭广, 即使家里穷但不能占别人的便宜。
除此之外阿嬷还很乐观,告诉昭广要“做开朗的穷人”“学不好历史是不拘泥于过去”。
电影除却阿嬷自身的温暖,周边的人也给了昭广不同程度的关爱: 小贩插破豆腐让昭广半价购买;老师与昭广交换便当为改善昭广的伙食。。。
电影平缓且舒服,淡淡的却能够让你豁然开朗。
其实,我喜欢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可以在阿嬷的身上看到外婆的影子:即使在今天,外婆仍然舍不得仓房积攒的碎木料,邻居淘汰的铁制品,总是说终会用到的;当我考试不理想的时候,外婆会宽慰说下次就好了,你不能一直优秀,起起伏伏很正常;当我和父母吵架时,外婆会挡在我身前,说“你打你闺女,我就打我闺女”。。。
这样的场景,太多太多了。
我相对消极,多多少少会有些自卑,但家人在身边的时候,我总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的支撑着我,这就是亲人的力量吧!
超级温暖!!!
昭广因为妈妈工作的原因被送到佐贺和阿嬷一起生活。
成长的过程中被阿嬷和身边的好人们照顾的很好,健康的成长。
虽然生活很穷,但是阿嬷从不去抱怨什么,教会了昭广如何去面对困难,努力生活。
昭广说,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佐贺的阿嬷,一个是广岛的妈妈。
看到在毕业马拉松时,远在广岛的妈妈终于来了,泪目;在昭宏为期末考试而烦恼时,阿嬷竟然以浪费电的理由关灯,又给他出主意,让在英语试卷上写“我是日本人”,给历史试卷上写“不拘泥于历史”;在昭广被选上棒球队长时,平时吝啬的阿嬷拿出超大面额的钱来买最贵的球鞋。
真是太可爱的阿嬷啊!
随着昭广的长大,阿嬷也一天天变老,在最后去广岛上学时,阿嬷教会了昭广离别,人总要长大,。
最后,昭宏并没有成为棒球职业选手,反而成了一个相声演员,有点意外的同时又觉得很自然。
就像是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回到家中,一直都有人爱着你的感觉。
阿嬷说“世界上比钱重要的的东西有很多,那是找到的人才会幸福”,我想,阿嬷是辛福的,昭广也是幸福的。
为世界上有这样美好的人和故事而感动和祝福。
当初看洋七先生这本小说时印象最深就是那句“在阿嫲家的食物来源是那条小河,每天都有从别处飘来别人不要的坏水果,烂蔬菜”。
有时候家里穷到没饭吃,当作者跟阿嫲说了无数次阿嫲我饿了,阿嫲的答复永远是“你是在做梦,快点睡”。
很无厘头的生活细节却非常励志。
当1957年的火车缓缓驶向佐贺的阿嬷家时,八岁的昭广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
铁道像是两条向前伸的无休止的“胳膊”,将昭广从广岛妈妈的怀抱里无情的抢了过来直塞给那个丝毫没有印象的阿嬷。
昭广就这样来到佐贺,却又一次次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可是广岛好远啊,怎么跑也跑不到,怎么跑最后都会被那两条巨大有力的“胳膊”给送回来,真是泄气!
阿嬷真是个奇怪的老太婆:她边走路边拖着吸铁石随时捡废铁,还说呆呆的走路只是浪费;她在家门口的小河上栏上一根竹竿拦下随流而下的树枝、蔬菜,有时甚至是木屐,她说那个是我们家的“超级市场”,还是宅配到家的哦;她还说世界上有两种穷人,一种是消沉的穷人,一种是开朗的穷人……她的“胡言乱语”,却在小小的昭广心里埋下了小小的种子:做人不能小气,但节约是天才!
我忽然想到,那些穿着妈妈年轻时候衣服度过的初中岁月——那时候我记得除了周一以外不用穿校服,于是女孩子们总穿得花花绿绿的。
我也多么渴望如此,从小到大,妈妈给我买的衣服虽然数不胜数,但上了中学了,总得打扮得更加特别些。
于是,在少女的虚荣心的趋势下,我嚷嚷着要再添置些品味独特的衣服,让自己更像个大人该多好。
妈妈并没有急于答应,她只告诉我她年轻时候就是一个时髦的姑娘,衣服多得数不过来,也最齐整,问我要不要穿她的衣裳。
我自然有些迫不及待,能穿上妈妈的衣服,那就有别于身边的这些女孩儿们了!
于是我每天穿着过时的有些不合身的衣裳上学放学,却因为妈妈的巧手加工使得它们显得更加漂亮了。
渐渐地,我从什么也不懂的小丫头出落成了装满了心事的少女,妈妈的那些衣裳终于露出了破绽。
它们的款式是那么的陈旧,有破的地方即使妈妈用可爱的别针遮住了,也再入不得我眼。
反而偶尔捡几件姐姐淘汰的衣服,却让我能一连穿上好几个星期。
有一天,我为了没衣服穿而发脾气。
商场里好看的衣服那么多,为什么妈妈就不能买一两件给我呢?
我对她的小气显得愤愤不平。
印象中那一天摔了门,印象中那时候我的成绩一落千丈,老师几次告诉我再这样下去,能不能上高中都是个问题,印象中妈妈总是严肃地不可置否,我见了真怕。
她既不为成绩不好而生气,也不为我的情绪而动怒,我简直不知道她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我决定不再和她说话了。
那些日子里,我决定努力的学习,争取早日离开这个冰冷的家,离开“小气”的妈妈。
我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去北京上大学,想好了毕业以后就要独立,再也不要她一分钱。
我拼命地追赶自己落下的功课,终于顺利地考上了高中。
那一天,一件崭新的、像春天刚长出来的青草般鲜嫩的绿色带帽抓绒卫衣放在我面前。
那一天,我高兴得和妈妈“冰释前嫌”,其实只是我自作多情的不理睬她,她从来没觉得我不和她说话了,而是一直以为我学习忙。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时候我家里的变故:爸爸因为得罪了某领导,大半年没有领过工资了、妈妈的厂子面临倒闭的危险,家里其实已经借了很多钱来维持最日常的生机,妈妈紧扣着每一分钱,想早点把借了的钱还上,借着别人的钱她晚上都睡不着觉……那一天,我知道春天一直在我身边。
那颗阿嬷种在昭广心里的种子,在我心里也开了花。
也许这是特别适合用来拍成电影的一部书吧,淡淡的历史陈旧气息,些许和风乡土气味,尤其觉得在书里无法表现出来的一种矜持的忧虑,以及冷静的幽默感,却是在电影里淋漓尽致。
这些桥段也许无需再细细重复,拴着磁铁走路吸引钉子,河上游漂下来的剩菜,戳了洞的半价豆腐,争相假装肚子痛换便当的老师……“天下有两种穷人,消极的穷人和开朗的穷人。
所以要有自信,现在要好好享受贫穷,以后要是变成有钱人可就辛苦了,要吃好的,还要去旅行,忙死了。
穿好的衣服出门还要小心不跌倒弄脏。
”这一种妙想家特有的朴素生活,并不是在说教穷人就该安于贫困自欺欺人,所谓的理财励志书爱好者可以直接绕行。
日本向来是个很自相矛盾很怪的民族,当然人各有志,谁都别说自以为了解谁,但至少无印良品诞生在日本,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卯足了劲做减法,也正是因为如此,看到影片中能把苦日子过成一番好日子的阿嬷,不因穷而变得穷酸,不因穷而变得气短,时常还用她的透彻人生阅历告诉外孙“要做得不让人觉得难堪,那才是真正的体贴。
”就是如此一部电影,不是所谓的艺术影片,没有故弄玄虚的华丽镜头,没有夸张而精湛完美的演绎,也没有丝丝入扣逻辑严密又豁然开朗的剧情,这样子的日本电影,往往却让我不堪重负,心先是像一块干透了硬邦邦的海绵,随着每一个小情节的一丝滋润,如掉入一滴水珠,满满积攒到最后才全部舒展浸透,甚至都能挤出眼泪水来。
尤其觉得在这样什么都是浮云的年代,看一看如此珍惜一汤一菜的年代,即使电影从来都只是展现它想展现的,即使电影也从来不是绝对真实的,但至少电影里那一种生活并非是绝对形同虚设的。
常常觉得当我们在用一年不吃不喝的所有年薪换取1个只够站立的平米时,使人变穷的,也许就是自己本身吧。
阿嬷说的没错,人到死都要怀抱梦想!
没实现也没关系,毕竟只是梦想嘛。
原文地址:http://anjingymm.blogbus.com/logs/107972136.html
因为书而点开了这部电影,因为电影带着两个女儿看书,后来搜罗了很多关于这部电影的书的讲评,都很喜欢!
再次回看,为阿嫫所感动!
那样的年代和社会背景,阿嫫有些行为不被我们所接纳,但从大的方向看,昭广却是留守儿童中幸福的一个!
有心有所向又有行有所为,每一次却都被阿嫫看在眼中!
每一次风筝🪁飞离航道总被阿嫫悄无声息的导航导正!
留守儿童是一个现象,这个背后更应该关注孩子内心的健康成长!
睡前临时看了这部电影,虽然没有看过原著,但是却感受到了阿嫲的特别,让我本想着只看一半的电影全部看完了。
剧中德广读《我的妈妈》的时候,“两个妈妈“的爱,真是让人动容万分,连阿嫲都不自觉哭了。
虽然这本书里没有什么宏达的场景,但是生活中平凡人透露出的智慧是无穷的。
其实我们周边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真理,我去按摩或者外出吃饭的时候,就特别喜欢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师傅、看门大叔聊天,总觉得保不准从他们心中隐藏着什么天大地大的秘密或者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的朴素真理?
生活,就是要对每天遇到的人事物保持尊重的心,同时开动脑筋,即便是没钱,也可以过上美好富足的生活。
一些琐碎:一、外婆每天出门的时候腰间都拖着铁片,家里用竹竿挡着顺流而下的溪水,说是家里的“超级市场”。
PS:佐贺的房子真古朴,要是什么时候可以找到这个原址就好了,架在溪水上的连廊把我吸引住了。
二、德广无数次的出现在铁道边,对着长大的自己问:广岛在哪个方向?
也是对自我成长的预示。
三、为了省钱,阿嬷让德广去练跑步的可爱。
四、老师们为了让德广在跑步后吃上好的便当,每个人都装着肚子疼去给他换便当,真是让人笑着笑着出了眼泪。
当然电影也用了很多镜头描写德广家的贫穷,比如专门让德广问外婆:为什么我们家这么穷?
还有很多隐喻的镜头,比如做便当的时候一大盒米饭上只有几片渍物,都是在用对比的镜头描写。
五、德广偷看了妈妈的来信,生气出走,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外婆给捏的饭团,写着”怎么着都要吃饱“,德广大口大口吞咽饭团边流泪的样子,真是又心疼又难过,一瞬间将生活的智慧明明白白的写了出来,尤其是大口吞咽饭团的镜头。
六、德广被老师选为了棒球队队长,阿嘛高兴的从地上腾的站起来找出酒请老师喝,老师吓的落荒而逃真是幽默。
七、卖豆腐的大叔每次都专门卖一块半价“破了的豆腐“给德广。
八、电影的最后结束来德广高中时期最后一场马拉松,这么多年来妈妈多次爽约从来没有来看过德广,最后的比赛时,妈妈终于来了,老师一路骑着单车给德广打气,看到妈妈的时候,德广竟然老师一起哭了,老师大吼”德广!!
你妈妈终于来了,你妈妈来看你比赛了!!
”相比与德广的大哭,我觉得老师的情绪发泄更加让我触动,因为这恰是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老师对德广的关心和照顾。
九、影片最后,德广离开外婆回家生活,最后一幕,外婆在河边大喊:你别走!
不仅意味着挽留孙子的离去,还有就是她生育了这么多的子女,但是都离开了,包括自己的丈夫也在42岁的时候就撒手而去,剩下她自己一个独自生活取暖,养育德广的日子很艰难(因为实在是没钱)但是也很快乐,但是这样的快乐终究又离去了,外婆也老了。
年三十早餐时给妮子讲述影片中的小片段,运动会只带了白米饭的昭广避开众人,独自在教室吃午饭,老师借口肚子疼主动要求交换便当,卖豆腐的大叔故意将豆腐弄破半价卖给祖孙俩,“真正的体贴是不让对方难堪,”希冀妮子和自己新的一年中能体悟和学会何谓适度的帮助,境遇虽困窘,阿婆的乐观和坚强,周遭人们的善意和温情,让影片不缺少泪点,马拉松时妈妈来观赛,老师和昭广一起激动地哭出声,阿嬤讲:天底下有两种穷人,一种是消沉的穷人,一种是开朗的穷人。
我们要做“开朗的穷人”。
[/cp]
这题材 很难拍的不好看。虽然套路还是略多且在意料之中 但是人到中年就是容易被这种亲情打动。
温馨小片
最后的歌词很美好
还是书好看
这么主旋律这么世界美好的片真不适合阴暗的俺
还是原著好点
看了书才想到看看这本电影
她说 这世上要捡的东西多的是 却没有一样是可以丢的 她说 晚上不能伤心 到了白天 一切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说 真正的体贴是不让人难堪的
对了我看过这个了,只是印象不深
会成为经典的电影,虽然我不曾经历那个贫苦的年代,但是阿嬷为人处世的精神处处都值得永远的学习。源于生活,才能动人至深,良久不能忘怀。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诚实貌似要更奢侈些
和书有出入,信的内容作修改我觉得教科书化了,反而很做作。电影并不流畅,倒像是把书中一个个章节拼凑而成。流泪是肯定的,徳永的单纯与忍耐很让人感动;阿嬷的形象似乎并不深刻。果然书和电影是两码事,书绝对更能让读者创造心中完美的形象。
真正的体贴是让人察觉不到的,是啊 所以为什么我有眼睛,但偶尔瞎了眼。真子承祖业成为体贴的脑残,也要保持狼的精神。
三星半。还原了原著的点滴。但还是小说表达的感情更真挚,让人回味。民风善良淳朴,在艰辛中寻找快乐。
超感人TAT
真的是深深的深深的感动人。
很温馨
典型的感人的纯净的但我绝对不会喜欢的日本片子
滚蛋
很多地方都太可爱啦><既令人感动又很有趣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