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进电影院本来是想去看《玩具3》的,可惜这部电影好死不死的只放映两场,离我时间最近的那场也要等6个小时,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阿汤哥的《骑士与白天》了。
《骑士与白天》这部电影国内名为《危情谍战》,一看到这个片名我马上就能联想到这是一部动作爱情片,在后面一两个小时的观影时间中果然验证了我的这个观点。
这部电影大概讲的是阿汤哥扮演的特工邂逅卡梅隆后来共同保卫一项科技成果,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本片剧情比较低能,是那种看了开头就容易猜到结尾的电影。
不过导演应该打的不是剧情牌,而是明星效应,在很多镜头中我们都能看到半裸的阿汤哥在秀着他的身材,旁边站在比基尼装扮的卡梅隆,这种帅哥美女的搭配正是导演的杀手锏。
再次看到沉寂了一年的阿汤哥以后,我的第一感觉是,阿汤哥老了,真的老了,眼角的鱼尾纹更加明显,而后的几场追逐战中也证明了我的观点,虽然竭尽全力在战斗场面中飞奔,还是可以感觉到年过半百的帅哥明显的体力不支和气喘,害我观影时还为阿汤哥的体能感到担心…关于女主角,这位因为《查理的天使》出名的美女卡梅隆·迪亚茨,我也是同样的感受。
通过《变相怪杰》而登上好莱坞荧幕的大美女,在影视圈棍打十几年后,已经从我们熟知的那位爱上摩登大圣辣妹,转变为一位成熟女人,但在好莱坞这种喜欢依靠俊男靓女来吸引眼球的地方,这样一位快40岁的“老”辣妹要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
我感到很困惑..在影片中阿汤哥与卡梅隆联袂带给我们一场中老年间谍反击战。
像我最开始说的那样,这部电影的剧情逻辑性不强,是一种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电影。
影片从最开始的完美邂逅,到影片中期的男女主角共同战斗,到影片结尾的男情妾意走向未来,整部电影充斥着爆米花情节。
另外有几处影片的牵强的地方实在让我摸不着头脑。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两位主角来到一个小岛,结果被敌军发现,招来轰炸机的慰问。
看到这一段时,我本来还在想肯定有一场空战什么的能够期待下,结果靓汤把卡梅隆敲晕后,他们俩就奇迹般地摆脱了敌军轰炸机,而且神奇的从夏威夷群岛到了奥地利…影片中有类似场景数次,以至于我后来再次看到这种方式维持影片的运转时,只能对自己微微一笑,心想看来靓汤不仅身手敏捷而且还能时光穿梭了,这电影还夹杂着“科幻”的味道,不错不错。
动作戏时也是好莱坞式的狂轰滥炸飞机坦克齐发的战斗场面,影片之中还夹杂着美式惯有剧情中的飞车公路战,无不让我把这部电影看成是阿汤哥在《不可能任务4》前的一场热身表演,如果真作为热身前的表演,那么只能说阿汤哥在筛选剧本方面的功力欠佳。
虽然《不可能任务》系列也是从头到尾的打斗场面,但是其酷到极致的表演方式和更华丽的动作场面更加吸引我的眼球。
这种稍显弱智的剧情,使得我对导演和编剧的能力保持怀疑...虽然感觉把整部电影剧情弱智,耍帅不成之外,也并非没有值得看的地方,例如剧组从美国本土到夏威夷群岛再到欧洲大陆分别取景,让我们领略了世界各地的风景。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奥地利雪地风景,在大荧幕的表现下,格外的引人注意。
此外电影中的对话也颇为搞笑,能够在观看电影时愉悦自己的心情。
总体来说,暂时还是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的。
原因不为别的,就是因为在近两星期没有其他大片上映的情况下,如果要你去观看国内上映的低成本电影,还不如趁此空档去看看这两位中老年帅哥靓女的表演。
另外,如果你是阿汤哥或梅隆姐的fan,那么更加推荐你去看,在他俩还能在镜头玩玩动作时看看,不然再过个几年可能只能看他们演文艺片了,虽然这部《骑士与白天》感觉不怎么样,但是还是期待阿汤哥的《不可能任务4》,就像我说的,所以把这部电影当做阿汤哥之前的热身就没错了。
看了10分钟的时候,我就在想,你们骂吧,你们开始怪声怪气地讽刺吧,讽刺这老去的英雄和迟暮的佳人吧,讽刺这俗套的剧情和老掉牙的套路吧。
等看完电影来到这里一看,果不其然,豆瓣的童鞋们对knight&day的确不太感冒。
高中的时候,我参加过一个影评兴趣小组。
犹记得当年许多品学兼优,美貌与智慧并重的好学生们在每次观影后兴致盎然,对每一部经典影片长篇大论,侃侃而谈各种手法、蒙太奇、寓意,每一个人都能引申到人生观世界观哲理寓意上去,我一直都是很小心地听着,不敢打扰立场鲜明领悟透彻的同学们,唯恐这会玷污了他们拥有的那些深刻感想。
一直到某一天兴趣小组的老师心血来潮点名要我说点什么,我才有些抱歉地地看着大家的眼睛说:我一直都觉得经典的电影有许多值得思考和感悟的片段,但纯粹的故事片动画片武打片也有他们自己的生命力和价值所在。
我还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我话音刚落时候的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在一次上流社会的宴会里,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政局时事,经济命脉,时尚话题以及风云人物的时候,我突然讲到了外婆家镇上有一个推着自行车的人卖的冰棍非常好吃那样。
我虽然没有因此而感到局促,但是显然大家就像看着外星生物一样地盯着我。
回到这部中文译名照常烂到会挡走许多观众的美国大片上来(我也无法用中文去表达这个片名,但是,意会,感觉就很好)。
我依然相信,电影,至少是有两种以上功能的。
而在其体现娱乐轻松甚至淋漓尽致的功能方面,knight&day无疑做得非常好。
就让我们抛开许多成见和莫名挑剔的眼光,回到这部电影本身上来吧。
当你们是带着一种完全放松的心情去看它的时候,我相信许多人会明白一个拍出《致命id》这样有节奏感的电影导演是不会带给你们只有讽刺和失望的观影情绪的。
影片的前半部就好像是一个童话。
是的,我想只有童话才能形容它的美妙。
也只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童话,才能看到它的行云流水和赏心悦目。
到了中间,开始变奏。
不,不是从童话变回到现实,只是水到渠成的怀疑,只是亘古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而且,不能保证人们在当时甚至一直到死亡的那一刻就能够通晓明白。
人们只能选择要么无条件地信任,要么放任内心底里的质疑吞噬一切。
你可以说这样的议题很俗套,甚至最终给出的答案也丝毫不新鲜。
呵呵,可是,有多少人是真正在俗套的选择面前终于明确地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吃一堑却永远不长一智呢。
在有些沉重的脚步声中走了一会以后,当卡梅隆迪亚茨被注射的诚实血清发挥效应的时候,我们完美的童话又开始了。
我喜欢她轻松地唠叨着那一堆不是主题的话,我自然也喜欢自始至终带着微笑举重若轻的阿汤哥,只是到了这个时候,童话里的男女主人公才开始真正地默契在一起。
而可以陪着他们那么乐观那么笑傲江湖的我们,无疑也会轻易地被感染,让自己的心绪瞬间变得明亮。
就好像在炎热的夏天吃下爽口的冰激凌,我只能很俗气地说一声“好爽啊”来表达我看完这部电影的心情。
我始终相信事物的真实本源就是最美好的,就好像我们不会去要求死亡金属里要有肖邦的浪漫,不会去要求朋克音乐里面会有一段钢琴独奏一样。
所以,在很轻松甚至觉得酣畅淋漓地看完这部电影以后,我突然想起了赤木晴子第一次遇到樱木花道的时候问的那句话:你,喜欢打篮球吗?
感谢这部片子拯救了目前为止都低迷不振的暑期档,光是预告片就看着既有趣又火爆。
阿汤哥这两年的公关的确做得很差劲,邪教丑闻缠身更让他抬不起头,但这丝毫无损本片的品质。
本片无疑是另一部阿汤哥的经典之作,为这个暑期的大片们树立了一个新标杆。
阿汤在喜剧领域的表演更上一层楼,本片很像是一部搞笑版本的《借刀杀人》,又混杂了一些碟中谍的元素。
罗伊•米勒这个角色特适合克鲁斯,他在《热带惊雷》中展示过的喜剧才华在本片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这个硬汉角色和他一贯塑造的英雄形象又没有太大差别,让人不会有陌生感。
一个有点神经质,有点多情的伊森•汉特(译注:《碟中谍》电影版主角),这就是克鲁斯在本片中的定位了,这样的性格糅杂非常成功,让人不得不爱。
虽然笔者一向不喜欢卡梅隆•迪亚兹,而且她近年的电影业实在乏善可陈(除了《杀人魔盒》以外,不过我估计是全豆瓣唯一喜欢这片子的人了),不过她和克鲁斯的的搭配的确是锦上添花,两人的化学反应十分明显(他们曾合作过《香子兰天空》),在银幕上是一对扮相讨喜,惹人羡慕的情侣。
迪亚兹饰演一个平凡女人(除了她搞定肌肉车的那一手绝活之外),大量和克鲁斯的对手动作戏中她狂拖后腿,充分展示了她独有的喜剧特色表演,虽然在高潮的追逐戏中,她表现的稍微过于老练。
我还喜欢每次一有状况,克鲁斯就给她下药的桥段,尤其是在那场又是游艇追逐又是高空速降的大逃亡中。
PS.迪亚兹穿上比基尼仍然性感依旧。
导演詹姆斯•曼高德同样功不可没,他的《与歌同行》《决战犹马镇》都故事靠谱,节奏抓人,本片可以说是一以贯之。
他对动作场面的把握同样为人称道,比很多同行要出色许多,比如《天龙特攻队》那导演。
他的确是个很有料的动作导演,如果能拿到更大的投资绝对牛逼。
本片的动作摒弃了时兴的快速剪辑,虽然有一点CGI痕迹,但在今天谁能缺了这玩意儿呢?
本片动作场面之多绝对让人叫爽,即将坠毁的飞机上拳拳到肉的搏斗,精彩的仓库大枪战,都可圈可点。
相比之下,反派角色则显得不如人意,彼得•萨斯加德演的很不可信,像是被硬塞进电影里的,很奇怪的,他前一秒还带着波士顿口音,后一秒就彻底没了。
保罗•达诺演一个被克鲁斯保护的科学家,他是一个有才的演员,但在这里他演得过火了,可能导演没提醒他这片子的类型,他还以为自己在演《血色将至》呢。
当然故事本身也有点弱,不过我可不在乎,只看迪亚兹和克鲁斯擦出火花就足够了,其他的全当它们是麦高芬(译注:请参考“希区柯克”词条)吧。
这片子我看的很欢乐,在此郑重推荐给所有喜欢这类好玩片的朋友。
有点像间谍版的《罗曼绿宝石》,灭同类型的《史密斯夫妇》和《杀手们》都跟玩儿一样。
希望克鲁斯能够重振雄风,本片也可以成为卖座大片。
文/Chris Bumbray译/方聿南
唯二的缺点是:阿汤哥的身材和迪亚兹的脸蛋。
因为,既然摆明了是无脑动作浪漫爆米花电影,就没有人会较真氧化铜怎么能造出永动机,没有人会狗血阿汤哥为何在枪林弹雨中毫不躲闪的痛吻女人,没有人会惊讶迪亚兹一夜之间完成了从尖叫无助到训练有素的转变,也没有人会惋惜那些反派是如此脑残毫无计划。
只是,在看到阿汤哥在小巷尽头卖力地暧昧情挑那高他半头的女反派时会忍不住不厚道的笑起来。
或者,在迪亚兹角色的妹妹短暂出现的瞬间发自内心地不厚道地希望她才是女主角。
当然,阿汤哥的脸蛋和迪亚兹的身材依然完美,这也是电影所着力贩卖的。
虽然阿汤哥的片酬在这个通货膨胀的时代反而无可挽回的从两千万美元跌到了一千一百万,而迪亚兹也无可奈何完成了从性感尤物花瓶到合格大笑姑婆的彻底转型。
传统的动作片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一些人试图塞进更多的CGI来挽救这个濒危物种,然而这部电影,以及最近才出的date night 和 the killers (好吧,我承认这部烂得不能算电影),试图另辟蹊径,从不爱打杀也不懂阴谋的平凡女子的视角出发,情节甚至动作场面都被无限的弱化,而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才是推动电影的主要张力。
至于效果,见仁见智。
说起这片子的导演,他之前拍的 致命ID,决战犹马镇 和 与歌同行 都属于一流末的片子,有过人之处但都不能算是精品的惊悚片,西部片或者传记片。
同样的标签可以贴在他的这部娱乐性十足的动作片上:还行,但是不够。
在办公室里顶着37度高温换过N部电影之后,我终于把播放器的画面定格在了这部好莱坞大片上,虽然是枪版,虽然画面模糊不清,但是好歹可以不费劲的看下去了。
所以,为了渡过难熬的中午(酷热、空调坏了,热热热!!!
),我把大脑调到了好莱坞大片接收模式(hollywood receive mode,简称HRM),具体步骤如下:1.把你的大脑拿出来2.把它藏到桌子底下3.假装忘了把它藏在哪OK,现在终于可以看了,下面是影评的正文部分:哇,阿汤哥出来了……哇,迪亚兹…老了,看那一脸褶子,身材还可以…枪战….摔飞机….还是枪战……又是枪战…..哇!
比基尼……要打啵了…..考!
我就知道…..继续枪战…..忍不住快进……OK,又看完了一部视觉盛宴。
记得那是有一天下班回到家,我像往常一样,下载了一部阿汤哥的电影,饭后兴致勃勃地把老婆拽上一起看。
我说,这电影据说热映,阿汤哥的。
不久自己看得入戏了,开始像往常一样评论。
电影不错,但我的评论还是陈词滥调。
这时一旁的老婆坐不住了,说,冷静,这不是咱们一起看过的一部电影吗,有必要这么激动吗。
我马上不假思索地说不可能,怎么可能看过呢,我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啊。
老婆无奈地说,你开玩笑的吧,肯定看过,你忘了,在青年宫电影院,那天实在没什么可看的,咱们就……我此刻由不屑争辩变得略有思索,似乎有那么点儿印象,我说,是不是我当时还打了个盹儿?
老婆说是啊你想起来了。
我其实还是不愿意承认,大脑一面在回忆,另一面在调动反驳意识想拼命找出否定的理由。
但是,最终几个一闪而过的回忆画面似乎证明,老婆说对了,这电影好像真的看过。
但是,但是,我的另一个意识还是不愿意承认。
我现在已经到这种程度了?
连自己看过的电影都记不得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最近我好像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情。
我不厌其烦地说着,迷惑着,郁闷着。
我问老婆,你说我这是怎么了?
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说说吗?
老婆一面骂我蠢连着都记不得,另一面似乎看出了我的不安,最后说,好了好了,这没什么呀,没关系,虽然看过,拍的还是不错,我就再陪你看一次嘛,别想那么多啦。
记得当时和后来一段时间的我,虽然得到了些许安慰,但是一想起来还是久久不能释怀。
你懂得,人在意识到自己数次不能记起自己干过的事情,又自己证明了这种遗忘的真实性,难免会有种莫名的恐慌和郁闷。
后来,我常常独自出差在外,有时候一待就是一个月。
每每这个时候,时间一长,我都会想很多事情,尤其在看完电影后。
我会想到自己的过去,想到小时候,想到老婆和父母,想到兄弟,想到自己的人生,觉得自己对它们都关心太少了。
今天,偶尔又看到了《危情谍战》这部片子,的名字,不禁想起了那天,那件事,那段纠结。
但似乎慢慢地,我想通了些什么。
其实仔细想想,就算是难得糊涂吧,老婆说的有道理,这有什么呀。
关键是,这种时候身边有个人虽然貌似在说你蠢,但实际上你能感觉到,她在深深地关心你;最关键的是,她没有嫌你选了一部旧片,而是仍然能坐在你身边,陪着你,不厌其烦地看第二遍。
因为,你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汤姆·克鲁斯可以说是银幕上的老牌特工了,《碟中谍》系列不仅成功塑造了伊森·亨特这个经典特工形象,也让阿汤哥摆脱了性感偶像的帽子成功跻身好莱坞一线动作巨星的行列。
而从08年的《刺杀希特勒》之后观众已经很久没有在大银幕上看到阿汤哥的飒爽英姿了,《刺杀希特勒》中的阿汤哥不仅腿脚不好还被遮掉了一只眼,这让看惯了阿汤哥俊美脸庞的观众心中顿生了想要灭掉导演的非分之想。
时隔两年,汤姆·克鲁斯终于带着他的作品《危情谍战》又一次闯进了我们的视线,《刺杀希特勒》中的凝重表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观众更熟悉的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
《危情谍战》中阿汤哥再次携手卡梅隆·迪亚茨,为观众带来一场火爆刺激又不乏搞笑幽默的奇妙旅程,他们之间从表情到动作再到对话都表现得默契十足,这对银幕情侣总能给观众带来意想不到的笑果。
而作为一部有关于“谍战”的影片其中自然少不了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从阿汤哥饰演的特工罗伊在客机上以矫健敏捷的身手搞定一干对手,让我不免想起了《碟中谍》中那个果敢敏锐英气逼人的汤姆·克鲁斯,但接下来罗伊与卡梅隆饰演的倒霉女茱恩之间发生的却又马上让我回过神来,使我感受到影片中带着的喜剧色彩。
虽然影片中罗伊和茱恩之间的对手戏经常让观众笑声不断,但毕竟作为一部动作片观众还是更想看到火爆刺激的动作场面,这一点影片做得也是十分精彩的。
不仅枪战连连爆破不断,紧张刺激的飙车场面更是亮点,而阿汤哥也是刚驾驶玩飞机就开始猛打方向盘,车还没停稳就搞起了游艇,最后干脆蹬上两个轱辘的摩托满天飞,这一切看在眼里着实疼在蛋上啊,阿汤哥不减当年的气势确实给劲。
相比这些必备的娱乐元素,《危情谍战》好莱坞模式化的剧情就可以忽略不计了,主角不死定律就暂且不提了,因为这是定律是就算苹果砸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定律。
而最后电池炸毁直升机的一幕则是无与伦比的扯淡,这哪里是电池分明是定时炸弹嘛,早不炸晚不炸到了坏人手里反倒说炸就炸,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众我只能笑而不语。
这些其实也都无关紧要了,毕竟这是一部娱乐之作,看High了就行了,但要是抠着这些不放看不开也么办法。
相比去年,今年这个惨烈的暑期档太需要这种爆米花大片了,尽管这个译名依然狗血十足,但阿汤哥的号召力还是不容小觑的,管它什么情怀什么气概,要得就是肾上腺素带来的热血澎湃,正所谓娱乐至上开心致死而无憾。
这部片跟奖励黄晓明饰演一部霸道总裁偶像剧有相同的手法,主要就是突出阿汤哥的帅,但却没有黄晓明油腻,开头把美男计用在阿汤哥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而且阿汤哥这嘴就跟小嘴抹了蜜一样(褒义),又会关心人,又会给与对方鼓励,还给与对方安全感,又能干,暖暖的很贴心,这要是转型为纯爱片也能看。
本片最大的槽点就是子弹描边了,除此之外主线剧情写的还行,基本没怎么出错,但这些槽点其实也对入戏影响不大,阿汤哥在飞机这段戏上,展现了非常人的活泼客观和冷静,加上FBI描述他有精神妄想症,一时之间观众也被蒙在鼓里,总归这部片的调性就是诙谐搞笑,时不时会因为男女主的碰撞哭笑不得。
如果你想把这部片当正经谍战片看,那可能会失望,首先就是没有悬疑的因素,也没有反转的戏剧化剧情,刺激的枪战片和动作戏也只是一般,只有阿汤哥一张帅脸用充满阳光的微笑蛊惑你进入他的节奏,这是部跟主流谍战不太一样的谍战。
比较有特色的是女主眩晕转场给了我惊喜,既省时省力还不拉低效果,切几个睡觉镜头就能丝滑衔接接下来的剧情。
而男女主的感情线也不是说是那种甜甜的恋爱,更像是暧昧里的拉扯,互相打闹来的更为快乐,互相慢慢靠近来的更为真实。
最后就是我最喜欢的结尾了,女主把男主用过的梗都重新用在男主身上,一方面意味着女主的成长进度到了一个蜕变的程度,再一方面就是这样的互动真的很快乐,这样的氛围也很轻松惬意,加上浪迹天涯私奔的设定,远离城市的喧嚣,与你皆是浪漫,这日子岂不逍遥快活,羡慕了。
Ps.女主眼神是有戏的,爱慕、暗恋、吃醋、决绝、悲伤等都能演绎出来,跟阿汤哥的互动也有趣,但就是没有甜甜的爱情的感觉,不知道啥原因。
第一遍恰逢心情郁闷的长途车时光,之前像胃里卡了个咸鸭蛋般又臭又堵,还不能张口的郁闷,在看到迪亚茨和汤大叔的温情目光中开始慢慢消散,两张笑起来皮肤松弛皱纹紧致的脸,像极了普通人堆里的一对老朋友。
原谅我的无知,不记得曾经靓汤的样子,没关系,现在的我喜欢的男人也不是仅靠着迷惑小女孩的外表,而岁月的沧桑魅力更有杀伤力,老男人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当然要老的有价值)。
总之,在闷热迷糊的状态中,一半的剧情总算打发了一点自虐情绪。
之后是忙碌憋屈的一星期。
直到又一个周末,终于完整版的释放了心情,故事逻辑不紧密,情节也不算太紧凑,耍帅搞的场面也不是非常大,可是那个愿意为一见钟情冒险的大嘴傻妞还是很可爱。
睡一觉醒来就阳光灿烂,有大海有沙滩的小情节还是让人很窝心的喜欢,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想身边有个阿汤,睡一觉醒来,什么麻烦都搞定。
“with me, without me”是另一个窝心的情节,片中两个人都说过,第一次是带着犹豫的失望,第二次是带着浪漫的戏谑,当一男一女,都感觉到生命的悠长要you with me,是一种怎样的欣喜和满足?
不管电影的标签是动作还是喜剧哪个类型,不管阿汤和迪亚茨曾经多么风光无限,单纯的看完这个电影,开心的大笑过,心情开始变轻松,因为有我喜欢的温情。
剧透无处不在慎进这个档期的片,能看的就是枪王之王与这部片,在电影选择这部片后才发现是阿汤哥和迪亚兹的片,第一次看到这部片是在《看电影》上,拍了几张现场的照片,当时对这类商业片没有欲望,可到了现场还是选择了它,毕竟海报上阿汤哥和迪姐的动作和表情都是杠杠的。
可是。。。。
影片刚开始,真的看不懂,一个戴墨镜,头发少,穿着很闷的大叔让人很无语如果不是提前知道简介真会以为这是一部文艺片阿汤哥是闷骚的大叔,可简介告诉我他是一特工,纯特工,我想到N年前帅气的《碟中谍》的阿汤哥,我在心里偷偷的叹口气,看这部之前就知道,他俩已经老了。
果然,迪姐一出场,华丽丽的小细纹。
一不如当年迷倒我的《霹雳娇娃》的模样。
接着,俗套中透着奇异的剧情,当FBI说阿汤哥是神经病的时候,我真想赞同啊!
他那在枪战中仍然嘻嘻哈哈,打伤了迪姐旧情人时还告诉他可以升级时,我被阿汤哥那变态的蛋腚深深的迷住了,也产生了恐惧,因为不管迪姐跑到哪他都可以追到,对!
这是电影!
我就是这样一个恐惧又迷恋变态的人。。。
就像当年我迷恋小丑。。。
哦,歪了歪了。
阿汤哥那变态的蛋腚,让我想乐又乐不出来,仿佛是将死之人把杀手的名字讲了一半就挂掉那般的憋屈。。。
而当阿汤哥第二次解救迪姐,在车后迪姐仿佛捧的她的小心肝用乞求的语气让阿汤哥不要杀人,这一幕真的好眼熟。。
而我们的阿汤哥继续用他那变态的蛋腚说等我杀 完人就回来,等阿汤哥一转身,迪姐的老宇宙爆发了!
她居然翻过小围墙穿过铁轨闯过 红灯跑上公车!!
这是多么蛋疼的力量啊。。。
迪姐你的转变速度比咱的汽油价格还要快啊。。。
接下来,在阿汤哥带迪姐去找高中生,阿汤哥让迪姐喝药后抱迪姐的姿势,让我彻底笑喷了,这是哪个年代的舞曲造型啊?
是不是要把场景换一下,打上灯光,穿上亮片喇叭裤?
然后,迪姐在无限昏迷中,由阿汤哥带领游玩了一遍海陆空大逃亡。。。。。
最经典的就是阿汤哥带领迪姐冲出军火商家里的那段,迪姐扭着小手绢嗔怒的说你看到我都不鸡冻颇受误解的阿汤哥深深的看了迪姐一姐,放弃身后乱飞的子弹,打开“子弹打不到我”的结界,安全的穿过枪林弹雨,一脸荡漾的走到迪姐面前,顺利的打波波。
这一场戏告诉我们,真爱是无敌滴!
真爱是可以防弹滴!
然后。。。
出现了一道大门,本人用脚趾思考那道门应该是铁门或者很厚的木门,阿汤哥会推开门带迪姐离开,可惜啊,我的脚趾头比不上编剧的大脑啊,人军火商家的大门是很薄的木片!
摩托车轻松穿越!
同志们,咱可以翻身拉,反战的同学们,你们可以骑摩托车去军火商家反抗拉!
轻松穿越不受伤!
最后,是我们神勇无敌的迪姐解救的阿汤哥,并回玩了“我闭眼睛帮比脱 衣服”和“和我不和我”的纯真,接下来就是大团圆了。。。
大团圆。。。
大团。。。。
圆。。。。。
不要怀疑阿汤哥和迪姐的能力!
虽然他们老了,mei 以前的光彩了,但是他们可以露肌肉和长跑!
最重要的是他们可以搞笑!!!!
搞笑万岁!!!!!!!!!!!!!
我也不知道我想说什么!!
我只想表达我今天笑得很开心!!!
所以我力荐这部戏给所有人!!
祝你们开心!!!!!!!
好娱乐好萌
好无聊。。。。。。
迪亚兹的脸已经不能给特写镜头啦!
最后的部分有些画蛇添足了。
无厘头间谍片,im here to check out the ducati.
拉皮没拉够
很傻的一部电影,看了30分钟就看不下去了。唉,可惜了Cameron Diaz……
2010。7。10 万达 JY我和富二代。
耍帅卖骚呗
纯粹商业片~
两个人老珠黄的男女主敢不敢再2一点。。。。。话说国配听得我慎得慌
老男人和老女人的夸张冷幽默无意义枪战片。音乐选得还真是入时啊。。。可怜的小科学家最后被随便渡蜜月老男女dump掉了,也许在以后的枪战路上他们能想起pick him up
包袱太冷抖不响
with me, without me; with me, without me; with me, without me...
可以再混乱一点吗
一个斯德哥尔摩患者的爱情故事。。。
意料之外的好看,很久没全神贯注看完一部动作片了。虽然主演是俩大熟张儿~
我们耍酷的汤哥回来了!!真的很酷~~笑得还是这么阳光,带给我们欢乐~~总之,我是阿汤控!!
虽然挂上了间谍,枪战和各种高速动作镜头,此片本质就是一个爱情喜剧。所以男生大可以看汤姆哥动作和迪亚兹的美色,女生可以看的大笑不止外加爱情小菜好几碟。堪比冰激凌的美味。
汤姆克鲁斯为了赚钱拍这种片子,真让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