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憋太久,回家正好看到《幸福像花儿一样》的连续剧。
家庭伦理剧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于是乎,每天跟着紧张的节奏看完了。
两个字:揪心这部剧看得比较认真,开始站在人物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可能是得益于刚刚放假时猛看电影的原因,对电视剧中人物的鉴赏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喜说真的,不是很喜欢里面的孙俪和辛柏青,每次看到他们两个心情就很纠结。
或者说这两人对爱情很执着,可是当这种恋恋不舍影响到婚姻、影响到未来的生活的时候,这已经不是一个值得敬佩的问题了。
只能说是:不理智。
撇开时代价值观的局限性,我觉得他们两个的情商有点低,处理感情很不理智,更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单纯可能是孙俪最可贵的一点,正是因为这样,她才可以一直坚持自己跳舞的梦想。
可是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太木讷,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
哈哈,生活没有情趣、没有幽默感,不懂得变通,大忌。
有时候,听她说的话听的很揪心。
直肠子,说话完全没有考虑到场合和对象。
雷死我了辛柏青这个人物,只能说:孤儿,性格有缺陷。
他完全不知道爱和被爱。
真心没有错,可是方式错了。
学会放下也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
对于孙俪,他不懂放手。
对于郭媛媛,他无法回报这份感情。
气死我了,看到他我就想扁。
这种男人,活的太别扭。
殷桃说了一句话我很欣赏,谈及孙俪和辛柏青的感情时,她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第一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辈子这一次。
堪称经典。
这才是一种选择的智慧。
近来太多人谈及婚嫁之类的东西,呵呵,这种事本来不能太多嘴,不过有一点是确信的:选择现在的绩优股不如选择以后的潜力股!!
所以,不要轻易承诺和轻易下结论。
还有,好的男女朋友不一定是好的老公老婆。
哈哈,自我调侃罢了蛮喜欢白杨的,油嘴滑舌,可是爱得比较真实、很浪漫。
郭媛媛也是。
两个真性情的人,敢爱敢恨,可惜啦,对象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相差太大啦。
看来古代追求的门当户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剧中最喜欢是殷桃。
可能比较符合我心目中的自由女性的标准。
不过稍稍有点俗气和无情。
如果不要那么势利,倒是一个十分可爱的人物。
最值得深思的是处事价值观的问题。
里面的人物性格很鲜明。
所以对待事情处理东西的角度和方式也不一样。
当然和性格、阅历、思维方式有关系。
好像在处理感情时,白父和辛柏青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白父心中也一直装着一个叶子莹,可是梦中情人与家庭相冲突的时候,梦中情人就只是心里的一颗朱砂痣。
隐忍,放手,所以他收获了家庭,也算对得起妻儿。
在追寻梦想的时候,孙俪和殷桃也形成很强烈的对比。
很难说高尚和庸俗,也就是求个对得起自己,过得开心最后想说。
活着就是追求幸福,不过幸福的标准是迥异的。
有些人比较执着,虽然精神可嘉,不过错过了很多风景。
不过把眼光放宽一点,心态平和一点,不要患得患失,懂得珍惜也懂得放手,这才是大智慧。
源于《中国合伙人》里邓超的精彩表演,然后搜出了《我是歌手》里邓超和羽泉一起唱歌时的闷骚劲儿,然后又搜出了网友们整理出来的邓超的各种唱歌舞蹈话剧的集合视频,再然后发现了孙俪的微博看他们一家简简单单的幸福快乐,突然对他们俩起了老大的兴趣,刚巧潼哥开始看《幸福像花儿一样》,于是也跟着搜出来看。
看着看着又想起一个理解为什么妈妈们那么喜欢看八点档的电视剧、有些人那么喜欢韩剧、就好像我那么喜欢言情小说的理由:有时候心里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情,自己做不到,有人却给你演绎了出来,于是常常深有戚戚焉,剧中人物的遭遇、情感有如感同身受,情绪跟着剧中人物走,跟着哭跟着笑,每天期待着下一段故事,没完没了,却总对结局充满遗憾。
男人们说他们错了,错了,可是真的知道错了,知道错哪儿了吗?
未必。
白杨每次都说知道错了,可是总是一次一次地犯浑。
杜鹃也是有性格上的因素,才会造成她的悲剧。
自古悲剧都不只有一个原因,外界的因素是一个方面,若没有能力面对或者解决这些阻碍和挑战,就只能是悲剧。
成功的人,想必内心异常强大的。
所以,对于未来,我们必须要相信自己能够处理好,而且还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面对!
有些事不能逃避,学校已经给了我们18年的时间去逃避,接下去的路,我们需要接受阳光雨露,也要经受住狂风骤雨,就如同下雨时记得要带雨具,大太阳时知道要涂防晒,一点一点地去学会如何应对。
成长的过程想必就是这样,一点点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让简单的日子逐渐充斥着琐碎的复杂,只要记得,让心灵永远保持简单。
简单了,力气才能用到一处去,心才能变得更坚强吧。
什么样的女人才是幸福?
杜娟幸福吗?
在团里的人看来,她可真是幸福,嫁了个高干子弟,老公长得好看,婆婆公公有能力,未来的日子就是舒舒坦坦的,可以不必跳舞,婆家会帮忙安排个舒舒服服的工作。
在大梅看来,她也是幸福的。
白杨长得好看,家庭出身又好,还懂浪漫,变着花样儿哄杜娟,看着就让人嫉妒,杜娟不幸福那都是自找的。
在杜川看来,妹子以前身体是很好的,从来不生病,最爱吃东西,绰号还叫爱吃鬼,可是现在却弱不禁风、惨白惨白的脸色、数着米粒一颗也吃不下去,只能哭着喊着要保重自己,要乖,要听话,不要给人添麻烦。
她,是不幸福的。
在叶团看来,幸福是自己定义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很多事情,没有人能够帮得了她,幸福是她自己说了算的。
杜娟说,她跳舞的时候,她就觉得很幸福。
所以当所有人,想要剥夺她跳舞的权利,就是在剥夺她幸福的权利,她在拼死抗争,和婆婆抗争、和白杨抗争、和大梅理论、抵制团员们的冷嘲热讽,还要和自己的心斗争。
杜娟说,美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留在记忆里,为什么一定要把所有的记忆都消除才能证明她现在已经不爱林斌了?
那记忆是可以消除的吗?
是不是要把心挖出来看看?
她和林斌的美好的初恋回忆,想必也是能股让她幸福的吧。
只是不明白的是,白杨到底想要干嘛,一次次无理取闹,看一次林斌就拿杜娟出一次气,再美好的感情也经不起一次次的争吵。
一直在YY,如果杜娟和林斌在一起,应该会比和白杨在一起更幸福吧。
林斌疼她,爱护她,包容她。
她不会做家务,他并不介意,只是好笑地看着杜娟。
假如某个时刻杜娟想做了,应该也是幸福地学着去做,为自己心爱的人、打理两人的小家庭,应该是满心欢喜和幸福;看到杜娟做菜的笨手笨脚的样子,他可是心疼死了的;林斌是炊事班班长,也不需要杜娟做菜呢吧。
而不会像在白杨家,公公婆婆丈夫都认为她做家务、会做家务是理所当然的,逼着她速成。
她幸福吗?
她是在和自己赌气,她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做这些事情。
林斌欣赏她的善良和单纯。
她笨吗?
她一点儿也不笨,她只是一根筋,不懂得阿谀、不懂世故、不懂圆滑、不懂奉承,其实林斌也是这样子的人,两人若能在一起,真心是觉得天作之合,简简单单的小家庭。
她善良,他也很善良,真心地待人,虽然未必获得真心被待。
最起码,林斌不会天天说杜娟笨,不会天天打击她,觉得她什么也不会学会、什么也做不了。
但是在白杨家,从丈夫到公婆,所有人都说她笨,天天打击她,不仅打击她学不会做家务,还要打击她最爱的舞蹈,她心之所向的事业。
谁会在天天被打击中觉得幸福的呢?
林斌支持她的事业和梦想,诚心实意地愿意为了她的事业和梦想等待30岁之后再结婚,但也是为着她的事业和梦想着想而选择与杜娟分手。
相比之下,白杨,从结婚就开始打击她的事业,用尽各种方法、手段,连哄带骗、威逼利诱齐齐上阵让她放弃跳舞。
如果跳舞是她的生命,放弃跳舞就如同放弃生命,果然最后真的丢了一条命。
和白杨结婚后的日子,为坚持梦想的斗争越是激烈,就越是让人怀念林斌的好。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林斌以为为着她的事业和梦想着想而选择分手,却未料到最后她面临的梦想与现实的斗争要比之前严峻得多。
比起前者,后者更加严重,身心俱疲。
大梅幸福吗?
我倒觉得剧中的大梅应该是最幸福的。
她幸福,因为她现实,她世故、圆滑、懂事,她理解这个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子的女人、知道自己的公婆需要怎样的儿媳、知道自己的老公需要怎样的自己。
她的言辞有些时候让人觉得她就是个“卫道士”,却又说不出什么不对的地方。
所以她很乖巧地讨好未来公婆,结婚后好好地享受婆婆的伺候,结婚后便不再跳舞、充分利用公婆的公职关系找自己想要的工作,依着公婆的意愿早早地生下小海,买个广东点心还要讨好军区大院上上下下几十户。
然后,才在社会变迁中、在自己丈夫的支持下,慢慢地去实现自己的意愿。
大梅的幸福,源自于她遵循了社会的女性角色的规则吧,她首先符合了所有人对女人的女儿、妻子、儿媳等等诸多“他者”角色之后,才依附着男性的视角逐渐独立。
她,其实还是这个社会塑造出来的典型的女性形象。
只不过,她懂得这些要求,不说“不”,不反抗,不挣扎,甘之如饴。
许是“认命”,但是她看起来很幸福。
婆媳关系是一场永远也没有办法平息的战役。
每个婆婆都一样,口里埋怨着女儿的婆婆把女儿往家庭主妇来培养,行动上却把自己的儿媳往家庭主妇里逼。
并不是做得越好,越能够得婆婆的欢心。
有时候婆媳就是两大气场,不是你强,就是她弱,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无法相容。
婆婆永远都会对儿媳不满的,但是有些人会认命,要么就是媳妇认命受欺负,要么就是婆婆认命受欺负,想要两全其美者,两者必须毫不相“干”,谁也别干涉谁的生活。
想要做到毫不相“干”,可真不是个容易的活儿。
做妈的做久了,爱管闲事的技能有增无减,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脚。
儿子找女朋友要插上一脚,找工作有意见,结婚有意见,怎么花钱有意见,怎么买菜有意见,怎么做菜有意见,怎么吃饭有意见,怎么生小孩什么时候生什么小孩有意见……真心的管太宽了。
那种自己就是家庭妇女、全部生命围绕着丈夫儿子的婆婆,就绝对看不惯活得小资洒脱、有事业心的儿媳妇;那种自己就忙忙碌碌不懂享受生活的婆婆,就绝对不会容许儿媳有丁点儿懒散、清闲;那种每天小扫除隔天大扫除的婆婆,想必也没有办法容忍一个星期小扫除隔月大扫除的儿媳……婆婆是怎样的人,其实也可以预料到未来的你会成为什么样子的人。
若想坚持自己心里所想,可能就如杜娟那般,最起码来点“生命”的代价。
归根结底,结合白杨和王大海他们的妈的种种言行,那些爱管闲事的婆婆,要么就是个人意志力特别强大,所有人都必须听她的话,要么就是闲得发慌,没事就爱折腾下孩子当乐趣。
真正自己有事业、有梦想、有见地、会保养自己善待自己的婆婆,谁会有那闲工夫去折腾别人呢?
折腾别人还不如自己赚多点钱、多敷几张面膜少几条皱纹来得实际些。
有怎样的母亲,就有怎样的儿子。
那些依赖母亲不可自拔的奶娃男们,你们躺着也中枪了。
不过正如白杨和王大海他们的两位妈妈和杜娟、大梅的斗争中看得出来,儿媳妇不拿她们的话当回事儿,婆婆们也只不过是抱怨抱怨而已,嘴上说个不停,其实没啥致命伤,前提是作为儿子和丈夫的男人们懂得如何睁一只耳朵比一只耳朵两面做人,这个男的有点偏向,天平就塌了,那就是你死我活的结果了。
夫妻之间的关系,谁插手都是第三者。
往往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中便不知道充当了第几者,影响着别人的感情和生活。
所以有时候,遵循西方的礼仪,不公开深入地问候别人的感情、家庭、年龄、婚姻、恋爱等问题,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幸福像花样灿烂,灿烂过后,就是凋零。
林彬是一个英雄,一个很硬的军人,这种人也许很容易得到他人的喜欢,但作为一个观者,看整部戏过程中,我一点都不欣赏他,尤其不欣赏他对感情的态度。
我甚至讨厌他在离开杜娟时那么的狠心,做得毫不留痕迹,不为他们之间的爱情做出一点努力,但这一切也许都是天意弄人。
林彬在南疆战场回来之后成了战斗英雄,加上他的才气和知识又幸遇伯乐――白部长,眼看很容易高升,却在那个节骨眼上,他的干弟弟赵卫国因为爱情失意做出冲动的事情――开着林彬在部队借的车翻了,虽然没有出大事,但是林彬却还是要按军令受惩罚的,调回原来的边防队,一时之间,他成了一个多余的人,没有编制,年底,很快就要转业了,林彬是能伸不能屈的人,别人走动关系他什么都没有作,于是转业名单上他成了榜上第一个,可怜他自己还什么都不知道,有人提醒他之后他却又觉得不能去求人,团里的团长给他机会回军区去找熟人,他最终还是因为面子过不去没有去找白部长,于是转业的事情眼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意味着他极大可能回邛崃,一个偏僻穷困的山区。
那个时候,他与杜娟正处于热恋,杜娟是一个离不开舞蹈的女孩子,如果去了邛崃,也许她的舞蹈家梦想就没有了,林彬不愿意这样子,于是选择了离开。
也许这是一个很伟大的决定,因为他成全了杜娟的梦想,他爱杜娟所以选择离开。
可是,他完全可以作一点点努力就留住一切。
他却说他不能求人,他说他服从组织的安排。
请问那能叫组织的安排吗,那样的服从不是有点愚蠢吗,明明知道自己就是可以对军队做出贡献的人,明明知道白部长如此的赏识自己珍惜自己的才华,如果他真的那么信任组织感激组织,那更应该积极争取留下,可是他却什么事情都没有作,杜娟极其伤心慌乱。
白杨也深爱杜娟,不忍心看着杜娟伤心,在杜娟的拜托下,决定帮林彬一把,却话还没有说就吵起来了,在白杨丢给他一句“你他妈还是不是个男人,是不是个军人,你让一个小姑娘为你痛苦?
”林彬就彻底的崩溃了,他真的是只有一根筋的主,压根没有想着去作任何的努力,杜娟的勇敢和伤心最终换来的还是他的狠心离开。
而这一切,杜娟虽然痛不欲生,却都给他理解,杜娟给他写信,林彬却还是决意让杜娟死心,杜娟很勇敢,她再寄信,林彬开始将信原封不动的退回,并吩咐送信员以后凡是文工团送来的信都退回去。
杜娟的心彻底被伤透了,那段时间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什么都不想想,就想跳舞!
”她正处于一个憧憬爱情的年龄,却因为林彬心死了。
我不知道其他的观众如何看林彬,但我是不欣赏他的,我觉得在感情方面他的来去太自如了,其实他的伟大中透着自私和懦弱,他为什么不能拉下面子去跟白部长说明自己的情况,况且这种说明根本就不是走后门,毛遂自荐不是自古就被提倡了吗?
而让我更加不喜欢他的就是他娶了郑媛媛之后的那种心态,也因此差点毁了一个自尊心极强的郑媛媛,他说得很对,他一生中对不起两个女人,杜娟因为他而失去了天真的笑容,而郑媛媛因为他几乎毁了自己,也许这一切都与个人品质有关,但人终非圣人,郑媛媛又怎能忍受林彬对她那样的态度,因无法承受而心理失衡!
其实,杜娟在被林彬伤害了之后应该就基本不可能再爱着他了,伤心也许是因为自己,怎么就喜欢上这样的一个人呢?
而心被如此彻底的伤过,也就不可能再回头了,于是很自然,林彬在白杨父亲的帮助下,重回部队,又与杜娟相对,林彬总是很深情的望着杜娟,但此时的杜娟却不知心里是什么感觉了,但一定不是爱,就算她没有结婚,也应该不会与林彬走到一起,最后她也说出了这样的话,因为那个人在伤她的时候已经让她认识到那不应该是她所要的人了,她的伤心和对爱情的灰心更多是因为害怕再次受到伤害,而后来的紧张仅仅出于对战友对老乡的一种情感。
这部剧看很多次,很喜欢!
因为有自己的偶像,喜欢超超,他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喜欢撒娇,透着孩子气,对感情是那么的执着,特别喜欢他搞笑的镜头,呵呵
幸福像花儿一样,很美的名字诱惑着我看完了这部电视剧,还顺便拜读了一下石钟山的原著《幸福像花样灿烂》。
原著的时间跨度有点大,故事略显老套和灰暗,于是我才明白作者不是要歌颂幸福的绚丽和芳华,而是要叹息芳华逝去的迅速和凄凉。
不过电视剧的基调要阳光许多,毕竟不管结局如何,人们还是更加关注花儿的灿烂。
结构上更加紧凑,人物性格也塑造得比较丰满和立体。
每一个时代都会给那个时代的人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杜鹃的时代是我所不了解的,但是对于人生、情感的迷茫和困惑却是每一代人都必须面对和经历的,也许正是这一点才让这部电视剧有了更多的感染力。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那样一个时代才能够造就杜鹃这样单纯和不顾一切的性格,她的单纯令人羡慕,但是她的固执有时甚至让人生气。
也许我们这一代人更加现实,所以我不太能理解她和林彬的执着,那样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在无法结合的条件下还要一往情深,不顾一切的执着就真的不仅伤到自己,还要伤到他人。
但是他们又都很善良,所以他们最终要回到那个要为之负责的人身边去。
白杨这个人物算是和原著中相差甚远。
从一个单纯的纨绔子弟到一个有些无赖但是不乏可爱甚至很深情的青年,我想除了小心眼之外,白杨其实应该是女孩子很喜欢的类型,聪明、乐观,不屈不挠,懂得呵护自己老婆,在适当的时候玩点无赖撒娇其实也很可爱。
对于白杨这样的小孩来说要做到宽宏大量其实真的不容易,他的小心眼可能多半是来自不自信,林彬确实非常优秀,而白杨对杜鹃的感情又一直没有信心,这样的处境确实很难让他有安全感。
男人的胸怀是很重要的,不过能做到梁思成那样的恐怕屈指可数,对于凡人的我们就不必苛求了吧。
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其实我倒最喜欢郑媛媛,除了为了引起林彬关心而不惜毁灭自己这种白痴的情节之外,她的直爽和隐忍都很令人感动,她理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得不到的时候,并没有像我想象的一样报复林彬,最后还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感情,真是聪明的女人。
对于大梅,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编剧都是男的,看电视剧看到最后,都让人觉得一个女人不能离开男人,否则她再成功再有钱都不可能幸福,真是莫名其妙嘛。
每个人都有自己幸福的标准,我佩服大梅,她有目标有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为之努力这有什么错啊,就算有人不认同她的人生观,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想法嘛。
对于每一件事情都认真付出过,这就是幸福。
其实不管是杜鹃也好,大梅也好,白杨也好,他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幸福一往无前的努力,这种单纯的热情才是真正令我感动的东西,花期短暂又如何,即使只是刹那芳华,只要尽情绽放过自己的灿烂,足矣!
杜娟, 本是灵魂不老、自由舞蹈的飞鸟,却一头撞进婚姻、大家庭的牢笼里,被丈夫、婆婆用明为“为你好”实为“管教”的名义,肆意羞辱人格、不断侵犯边界,身心俱疲,不能再尽情舞蹈,必须顾家庭、生孩子。
本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却要给一大家子做饭、洗衣,给丈夫熨衣服、擦鞋,甘当“任劳任怨”的免费保姆、生育工具(流产也是被动的),才能换来原有的跳舞权利。
看着一个明朗又莽撞、勇敢又可爱的女孩,慢慢变得忍耐、退让,慢慢变得提心吊胆、失去自我,满身伤痕,挣扎着再爬起来继续拼搏,无论是“没样儿”的丈夫还是“三观不合”的闺密,都不仅不能理解、支持她,还一再阻挠、打压她,心痛又叹息。
明明有叶团长这么一个难得的榜样,明明热爱着舞蹈有一个当舞蹈家的梦想,却一再违背曾郑重许下的诺言,一步步被“不幸”的婚姻蚕食、淹没。
虽懵懂又嘴硬着不恋爱、不结婚,但若是为与林彬“撕心裂肺”地相爱而结婚,也就不会在无休无止、一地鸡毛的婆媳关系和繁琐家务中,消磨掉眼里的光。
林彬,心真硬啊也真惨。
父母被迫害双亡,在“小地方”邛崃(认识一个地名和两个生僻字)跟着外婆生活。
入伍后上战场,一场指挥失误,一场连长死在他怀里,自己背着唯一的战友在炮火中死里逃生,他也从副排长成了“光杆”英雄连长。
虽然第一次见面就喜欢杜娟,但他自觉心理和外在条件都没准备好,怕让她失望,便只借着送站、借书、送票、给她做饭保持着关切;面对杜娟直接、热烈的表白,也敞开了心扉和怀抱,爱笑也会吹牛;由衷尊重、支持杜娟的舞蹈事业,愿意到三十岁甚至再晚一点儿结婚。
二人的感情,平实又绚烂,美好得令人心动,残酷得令人心碎。
一见面就都笑开了花儿,五官挤成一团,绽开一口大白牙,攥拳头又跺脚,展开双臂冲上去拥抱,刚拥抱完转身又跳起来再深深地拥抱,被抱起来转圈圈,捶胸、捶背、咬手、咬肩膀......
看到对方,打心眼儿里高兴,“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
能理解林彬“死”也不肯去找白部长为自己说情的骄傲中混杂着的自卑,尤其是在杜娟求白杨来帮忙遭拒后,白杨说他“让一个小姑娘为你受苦、委屈,算什么军人、英雄”后,这种心情愈发复杂至难以名状,他怕因为自己让杜鹃的理想不能实现。
但也多么希望他能为了深爱的人儿和事业更坚定、勇敢地冲破桎梏留下来,他的实力、才能值得也应该被留下来,他放弃的不仅是和杜娟的感情,更是自己为之奋斗的伟大理想和远大前程。
不能接受亦不能原谅他,雨夜里拥抱却又当面、写信分手、杜鹃拼命追车呼喊着“回来”也不肯停下,一再退回杜娟来信的残忍,既不能“拥抱”自己爱的人,又“牺牲”掉爱自己的人,牵连无辜,让痛苦延续、翻倍。
能理解杜娟的“心如死灰”,充满爱与光明的心,突然像被狠狠挖出一个无法弥补的黑洞。
从林彬可能离开军区、到所在部队可能要调防、到可能要转业回县里都没有像样电影院的贫困山区,杜娟都开始慢慢接受并坚定地表示不愿分开、准备打结婚报告,拼命向林彬表明心迹,对他的信任和克服一切困难都要在一起的决心,放下自尊去求白杨帮忙,拼尽全力去追车......然而,“死都不怕,可我怕毁了你”,一再放弃“求情”的机会后,林彬不但写信要分手,还谎称自己转业回家就要跟见过一面的女孩结婚,再把她的来信一封封退回去......被深爱的人抛弃、背叛的绝望感,将杜鹃狠狠吞噬。
可是林彬,你的牺牲成全的“幸福”,是幸福吗?
是杜鹃想要的吗?
如果,白杨早点儿告诉白部长,杜娟和林彬也许不会分开,可白杨忌惮着林彬各个方面的威胁,而林彬的不“自救”又能怪到谁身上?
......
怪时代、命运还是执拗的个性,林彬既不愿意“低三下四”求人又怕欠人情,既想凭借自己的力量留下来又自认有错甘愿“服从组织决定”,“死也要站着死”......真想劈头盖脸“打”醒他
白杨的“死缠烂打”和片刻真情,用对林彬的帮助、对杜娟的坦白和假意应允(支持她继续跳舞并从家里搬出去住),令她逃避进这段脆弱、虚假的关系里,又给她迅速“套上”婚姻的枷锁。
郑媛媛拿出离婚协议让林彬签字的时候,说会记得他的好,整个人才轻盈起来;林彬说一辈子都不会再见杜娟,即便释怀也依然是无法见面的伤痛。
最后杜娟跟林彬的关系成为“亲人”可以接受,但叶团长“牺牲”掉自己让她留在热爱的文工团跳舞,她却还要留在既不懂得尊重、爱人又偏执、粗暴、不上进的丈夫身边,继续浪费天赋和曾经的努力,着实匪夷所思!!!
当初只能在电视上看的剧,重看发现一集没拉,都看过;记忆里杜娟和林彬分开后,剧情便开始灰暗。
而且是选择性记忆,觉得林彬真的转业没戏份了看到郑媛媛出现在他们连队才想起后来的剧情。
当时的时代背景,改革开放前几年,一部分人南下经商,百万大裁军......先富起来的大梅提出离婚就是忘恩负义、令众人唾弃,因为是她高攀“高干子弟”大海;如果是“小地方”出身的林彬提出离婚,郑媛媛的副司令爸爸拿枪崩了他却是应该的。
叶团长,非常难能可贵的角色。
有热爱并为之奋斗的舞蹈事业,不为大环境所裹挟,不为凡尘俗世所禁锢,全身心地投入舞蹈艺术,倾情指导、关心团员,严厉也温柔。
大梅,好强又贪慕权势富贵,和杜娟是分分钟友谊翻船的损友,也是能交付身家性命的挚友,有勇气、有能力只身闯荡出一番事业,也有勇气和渐行渐远的丈夫离婚,却还劝杜鹃留在无望的枷锁里依附“无能”的丈夫和压抑的大家庭?
......白部长,既无法忍受妻子的无理取闹与庸俗不堪,又屈服于时代与职业的局限性;劝说林彬结婚,也斥责林彬“不配做男人”,还会暗示杜鹃去劝解一蹶不振的林彬;他鄙夷妻子的恶劣言行,让她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也放任她对白杨的骄纵、对杜娟的刁难。
白杨的妈妈,受害的加害者,不能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就转而憎恶无辜的叶团长和杜娟,没完没了、变本加厉、不依不饶;一生都寄生在男人身上,生了三个女儿之后才有了儿子,从丈夫身上得不到温情的满腔愤懑转而倾泻到对儿子的纵容、溺爱、对儿媳的百般刁难中,满身怨气、一腔怨怼的市侩言行令人无比厌憎。
白杨,重看真是太讨厌这类角色了,表面“花花公子”,内里“一往情深”。
可他的痴情难道不是可怕的占有欲和控制欲?
帮了林彬却也埋下心结,从嫉妒到憎恶,从暴跳如雷到动手打人。
他的“爱”只停留在口头上,既不尊重杜娟的人格和事业,也是妈妈欺压杜娟的帮凶,只会指责杜娟作为妻子/女人该如何牺牲、奉献,而他自己作为丈夫却好高骛远、放任自流、一无是处,既不能照顾家庭生活,也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还阻碍妻子求进步、搞艺术;孤注一掷的所谓事业失败,竟要怪罪到杜鹃的“不体恤”上?
整一个破坏力超强、毫无廉耻心的巨婴。
杜娟,原本精神和物质都独立、自由,不必依附、屈服于任何人,活得安宁又自在;感情上的伤痛,也更需要独处和时间的疗愈。
为什么非得跟既灵魂不契合、志趣不相投、身心不自由的,又只会拖累、消耗、伤害自己的男人绑在一起?
......厌恶这样的结尾!
因为《戏剧新生活》看了话剧《青蛇》(很遗憾没看过现场)和《四世同堂》(很高兴在天桥剧场看过现场),因为《青蛇》法海的扮演者辛柏青想起这部《幸福像花儿一样》。
那时的孙俪演小鹿一般的杜娟实在自然又有生命力;辛柏青老师演活了憨直、拧巴又脆弱的林彬,后来演的“法海”反而感觉更年轻些“冠晓荷”也演得很好,邪恶得有点儿天真;演大梅的殷桃在《四世同堂》演冠晓荷的女儿
前段时间等等有妹妹了 于是就翻起大一就想看的 幸福像花儿一样看看结局和开场一样 不过一切都不痛了 杜鹃抱着白杨说不要离开我 白杨说 我怎么会离开你呢 傻瓜 我泪如雨下韩剧效应 让我整个大学生活都没怎么看过国产片 前十五集看着就想快进 还是耐着性子看完真的气林彬的胆小懦弱 为杜鹃感到悲哀 白杨的小气和无能 大梅的世俗 大海的憨厚 觉得现实是对的 太现实又不好 :我想见你:“恩 等我回去的的”“快睡”从没睡那么甜总在电影和电视剧里面总结人生经验 这次不同 满满的 暖暖的 感动我不怕 不怕不爱 只怕没机会“离婚报告我们领导批了 可是我给拿回来了 撕了 你说你这个人吧 也没什么好的 脾气坏心眼又小 没什么大本事 还谁都看不起爱吹牛 撒娇 挑食跟小孩一样 就老得哄着哪句话不对了 就翻脸不认人 急起来还真够狠的 什么难听说什么 其实我真想扇你巴掌 踢你屁股可是我那天 辅导员叫我 说我离婚报告批下来了我的心 还像被什么抽空了那天晚上我坐在铁路边看着过来过往的火车车厢里都是家人们围坐在一块说啊 笑啊我羡慕极了 我真想回家我和林彬就是战友关系我的家就在这我的爱人就是你”看我现在什么都没了 我特失败 咋办干啥啥不成 要啥没啥你跟我在一块 不会幸福的你知道么什么是幸福 你告诉我娟 我没力气爱了 没劲了没劲就睡一觉 睡一觉就好了“不要离开我”大梅问杜娟 以前你要离婚 那时候白杨也算一个成功人士 可是他现在都跨到根了 可能一辈子都没有翻身之日了 你为什么还要跟着他他需要我我看他这些天不那么要死要活了 也打起精神了 我就挺开心的 我觉得就挺幸福的这些天我觉得心里特平静 特踏实 这不是幸福是什么一个人的欲望越少 就越容易幸福老老实实做人 踏踏实实做事 将来就一定幸福无比
看完《幸福像花儿一样》,思绪漫溢,于是有了这篇影品处女作,主题是“和解”二字。
杜娟的善良、纯真、微笑深深的打动了内向、木头木脑的林连长,也许是老乡情节、也许是对战斗英雄的崇拜,杜娟对其也是暗生情愫。
林彬是杜娟的初恋,杜娟又何尝不是林彬的初恋呢,悸动的心、躲闪的眼、腼腆的笑靥,渴望又害怕的感觉,这些体验可能只有初恋时才最强烈吧。
初恋还有一种特征:不会处理感情;或者太冲动,或者太害怕,最终我们都失去了初恋。
相较而言,杜娟是冲动型的,林彬因害怕是逃避型的。
如果杜娟没有主动挑明关系,不知道林彬何时才有勇气表白;面对爱情的考验时,杜娟是勇敢的,她坚定要和林彬在一起,甚至放弃舞蹈(是勇气也是冲动);而林彬是懦弱的,他太想给杜娟幸福了所以提出分手——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的表现,但是在杜娟那么坚定的情况下还是选择分手,就是对自己对杜娟都没有自信的表现,就是懦弱。
杜娟追着他远去的车,彼此没有道一句珍重,就这样分手了。
命运弄人,再次相见时,杜娟已嫁作人妇。
杜娟结婚了,林彬还是放不下她。
真的是因为这份爱太深沉了吗?
两人在一起蜜一般的甜,花儿一般的幸福,的确是段刻骨的初恋。
但是放不下,不是因为爱得深,而是因为彼此没有和解,只不过越放不下,就给人爱得越深的感觉罢了。
对林彬而言,一切如戏剧般变得太快,变得太大,心里很难接受彻底失去杜娟这个事实,分手前的雨夜两人还紧紧相拥要守候一生一世,杜娟还跑着追他的车,怎么一下子就结婚了呢?
加之见面后杜娟对他的躲闪,杜娟不那么幸福的婚后生活,使得他更加自责,更加觉得对不起杜娟。
这种种加深一种潜意识:他和杜娟还有可能。
尽管他认为和杜娟不可能了,潜意识里他对和杜娟在一起还抱有期望。
这才是放不下的根源。
对杜娟而言,她接受了分手的事实,但是放下一段感情是很不容易的,对女人尤其如此。
白杨是她疗伤的一种好办法(就如郑媛媛对林彬),是一种好的归宿好的选择;对白杨她是不讨厌的、是诚心过日子的。
然而婚礼前的恐惧、与林彬见面的不自然,以及不顾一切帮助林彬(我是白杨也会吃醋)都表明她没有彻底的放下林彬。
不过和林彬不同的是,她没有期待和林彬在一起,只是彻底放下这段感情,她需要时间,还需要一个交待。
是的,需要一个交待。
他们分手不是彼此同意的和平分手,是对方突然的离去,是戛然而止,是一句完结但还没有打上句号的话;对感情的终止,两个人从来没有说开,没有坦诚,有一个结打在彼此心上,相互纠结不能放下。
直到在铁路边上见面,此时杜娟做了所有她能为林彬做的事情,她对这段感情仁之义尽了,她补偿林彬了,她安心了,从此她不会再因为自己当年很快嫁给白杨这件事情而对林彬感到不安;再度见到杜娟,煎熬的思念、积累的情感终于得到爆发和宣泄,林彬情不自禁的拥抱着杜娟,而那一耳光子,煽掉了杜娟对林彬决绝的愤怒,也减轻了林彬对杜娟亏欠的自责;两人终于坦诚相待,再次拥抱时,是和解的拥抱,这份感情才真正的放下了。
林彬说,美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忘记呢,但他对杜娟已经不再是那种爱了。
是的,感情怎么能够忘记呢,但是一定要学会放下。
白杨什么都没有了,所以他同意离婚,就如当年林彬给不了杜娟未来而提出分手一样,但是当杜娟说“不要离开我”时,白杨就不会离开她,这就是白杨和林彬的区别。
爱情和解之后,杜娟才真正明白,不知不觉中,她已经深深的爱上了白杨。
记不得是第几遍看《幸福像花儿一样》了,从没这样的痴迷一部电视剧。
也奇怪这个看似温暖的名字背后却是一段并不明媚的故事。
后来我找到这样一句解释:幸福像糖,甜到哀伤。
先是因为喜欢孙俪才去看这部电视剧的,可是后来却发现,杜娟更加的吸引我。
或许是她身上和我有太多的相似,还有太多我渴望得到的气质了吧,以至于我对这个笑容灿烂,思想单纯但同时又很死心眼、很倔的女孩这般的喜爱。
喜欢林彬眼里那个善良朴素,跳舞时候又像天使一般的她;喜欢大梅眼里那个除了舞蹈以外对任何事物都毫不关心的她;喜欢白杨眼里那个单纯傻气还很倔强的她;喜欢叶团眼里那个刻苦勤奋,极有灵性的她……总是她被太多的人喜欢,就好像阳光照耀着身边的人。
她明媚单纯,笑容始终感染着每一个人。
可是幸福总是伴随着忧伤……对于爱情,在林彬和白杨之间,她总是分不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感觉。
从头到尾她都认为林彬是无法替代的,却在最后一刻才蓦然回首的发现自己早已爱上那个耐心在她身边那么多年的白杨,她已经伤他太多。
对于友谊,在大梅见识过了外面的花花世界决定要和大海离婚的时候,她才发现她已经失去了这个曾经以为一辈子的好姐妹的友谊。
可是她就是杜娟,这个剪着整齐刘海,穿军装的姑娘。
她傻气却倔强,单纯且坦率。
“残忍”的时候,她也可以那么深的伤害白杨;可是善良的时候,她紧紧的拥抱着卫国,并不嫌弃他的寒酸。
她没有大梅那样现实的头脑,她只是那个爱看童话,幻想着一生一世真爱的小女孩。
不功利,没有心计,更不贪心。
只要舞蹈,她的世界就可以被填满,可以让她为之用尽一生去努力。
幸福是什么呢?
就是这样安心和满足并且充满幻想的小女孩手上的那个关于王子和公主的童话,虽然王子和公主结婚以后的事情我们不得而知,却不能不去相信他们会是永远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不论是哪一部电视剧,只要看进去了 ,其实都是自己价值观的投射 ,所以过几年看一部剧就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是因为价值观发生了改变。
按照以前一定会很喜欢杜鹃,爱与不爱都如此真诚,但后来觉得这就是作,表里不一的虚伪。
对男女主杜鹃和白杨都不是很喜欢,其中最不喜欢的就是杜鹃,最喜欢的就是大梅,大家都想看大梅说是因为爱大海才跟大海结婚的,而不是看上大海家里的条件,“你可以这么想但是不能这么说” 真是可笑的价值观,想,但不说,这难道不是虚伪吗?
结婚是多方面的考虑,只有能够坦然的面对感情和物质条件才能更好的过好婚后生活 。
虽然大海真的很好,但是我依旧支持大梅离婚的选择,她是那个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而且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真的很酷啊 ,吾辈楷模第17集15分钟前后真的封神 ,主要是讲大梅怎么维系和其他领导家属 之间 的关系 的,为人处事这方面 真的要学 大梅,虽然我就是杜鹃那种 有 什么事情 都挂在脸上 ,美其名曰 真实 ,性格直爽,但其实情商极低。
我后来发现白杨和杜娟走不下去的原因不是爱不爱,而是在婚姻当中不会相处,两个人都不愿意服软,有些事情哄一哄就好了。
但是两人却选择了争吵,有些人说是因为白杨太爱杜娟了,但爱也需要方式方法的,而且婚姻和爱情是两回事。
有时候性格决定命运这件事是真的。
老是争吵的家庭注定是不会幸福的。
真的很喜欢大梅啊,杜鹃凭什么说她没有真正爱过,大梅说从结婚后就开始爱上大海了,爱情是可以培养的,大梅的感情观太现代了,太接地气了,而且她能够把家庭关系处理的这么好,一开始大海母亲是不喜欢她的,但是后来也能够和谐相处而杜娟,性格太直,很多人都说白杨更适合她,但是两个小孩怎么过的好日子呢,还是需要一个成熟一点的,现在我又觉得林彬更合适了,一开始觉得林彬为了一些所谓的面子,军人的尊严,放弃了机会 ,也很讨厌卫国,害得林彬回原部队 。
但是话又说回来,只有自身三观合适,和谁都合适,大梅才是娶妻首选,真的越看越喜欢大梅大梅追求更好,有错吗?
是的 ,大海一直没有变,虽然他很好,但是我还是觉得先爱自己,去做自己想要的更重要,一个能好好爱自己的人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看到白杨和杜娟婚后生活,很多人都在说林彬更好,会尊重杜娟的舞蹈梦想,刚开始看他们谈恋爱的时候真的挺甜的,但是我并不是说我更看好林彬,他古板 ,木讷,这就参杂了个人感受了,个人更喜欢白杨这一挂的,帅气,幽默 ,浪漫,所以我喜欢的可能只是一开始杜鹃和林彬谈恋爱时候的甜蜜罢了。
但是我想说永远不要去美化没有走的路,走好选择了的路吧刚开始白杨也是很不错的,“我希望杜鹃幸福,所以我希望你的工作早日安顿下来 。
” 白杨对林彬说,但是后来他也还是暴露本性了,每个人物都有好有坏,以80年代为时代背景的爱情剧,不论 什么年代,人生就是有很多的无力和无奈(又想看人生 了)。
我永远要做大梅,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去争取 ,这没有什么好丢人了 。
当然要是能学会她的为人处事和高情商就更好了。
女二各种优秀,其他人视野很局限,精力都耗费太多在鸡毛蒜皮上。
孙俪邓超定情之作啊,羡慕嫉妒之各种情绪!!
邓超孙俪小两口看得真欢喜~
看着孙俪演戏,就是那么无感
看不下去,委屈自己的日子,怎么能叫幸福,门当户对的家庭很重要
娘娘邓超还有殷桃,以前看过好几遍
一星给剧情, 一星给漂亮的女主角, 一星给男女主角真实的幸福.
白杨妈真是神助攻
对孙俪的印象,除了娘娘就是当初和邓超拍的那几部剧,真的很有气质很美,即使抛开剧情只看两人的爱情也相当值得回味
满好看的 可惜每次都是东一段西一段看 拿着遥控器调到哪个频道在放就看会 从来搞不清楚哪个台几点放 下次有机会买套碟看看
看着,真的觉得很幸福
孙俪邓超吵个不停的婚姻是因为这部戏的惯性吗?
爱如空气
男女主角现实中也喜结连理了~
一对土人,土里土气
只要有孙俪的片都难看得很,说句话永远跟气喘不上来似的
青春期之原来我看过这么多电视剧,一概三星带过
编剧三观不正,第一集就被台词恶心🤢到了
OST经典,辛柏青和异性没有那种CP感,大梅真能作,和大海在一起好好的不好么?或者当初和卫国也行
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