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人与屠夫
Shepherds and Butchers,杀了七个人之前(台)
导演:奥利弗·施米茨
主演:安德丽娅·赖斯伯勒,史蒂夫·库根,英格·贝克曼,加里恩·多德,罗伯特·霍布斯,德翁·洛茨,布雷特·威廉姆斯
类型:电影地区:南非,美国,德国语言:英语,南非语年份:2016
简介:1987年,南非,一名十九岁的少年在雨夜追赶著一辆小货卡,先把整车人逼到死路,再一一开枪射杀,事后并把尸体排成一排,动机不明。那是个对绞刑习以为常的年代,尽管对犯罪过程毫无记忆,少年也只能用生命负责。史蒂夫库根所饰演的辩护律师,企图从执意沉默的少年身上寻找犯案动机,却挖掘出更惊人的真相⋯⋯ 影片根据震惊南非的真实..详细 >
2.5
很喜欢这种写实派的庭审罪案剧
本以为是案中案,人性之中藏内情,但看到最后感觉还是一个为了废死而努力的小故事,那么就四舍不五入了。人性确实是一个很难用量化去把握的东西,无论社会学科如何发展,矛盾和偏差区间始终存在,但这不能成为对底线让步的原因,只能是让社会学科的综合性大发展的必然吧。
焦点不应该是死刑废除与否,而是要改进落后非人性化的司法监狱管理
死亡时不断抽搐、大小便失禁的场面,仿佛让我体验了一次真实的绞刑,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绞刑这两个字的沉重。
确实应该废除
没有太大起伏。条件反射。人性无法走向两个极端?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一念之间。
good.
雨夜,一青年连续射杀七人,疑似路怒症的背后,精神崩溃是否另有隐情?影片改编自震惊南非、影响刑罚的真实事件,以呼吁废除死刑的人权律师的视角,抽丝剥茧探查此桩暴行的成因——原来凶手是死囚执刑者,他一边要和囚犯们日常接触,一边要适应、习惯把囚犯带到绞刑架前,并目睹其吊死这一过程。身担“牧人与屠夫”的撕裂感侵蚀了他的心智,极端的暴力使其异化,究其根本这份“冷血”是作为国家机器被驯化生成的惯性,杀人者杀人因而不应被杀。法庭戏充当了挖掘真相核心的悬疑引线,占据大篇幅但火候稍欠,甚至有时颇显沉闷,但它的倦怠等待、反应不及尤为真实,很有新闻纪录片的风采。穿插其中的监狱闪回,有着以小博大的感染力,仿佛打铁溅起的火星般灼人。从故事到风格,可以说影片实现了卡波特《冷血》式的“零度”拍摄。
You can't ask a man to be both Shepherd and Butcher at the same time. 掷地有声的最后一句话也留给观众一个问题,让人民看护人民,再让人民去执行人民,这到底是公平,还是笑话。无论leon在现实中是辩护方所说的精神崩溃,由于trigger而开七枪,还是控方所言他早就习惯了这种每周处决犯人的杀人游戏,这样的结局都是必定的,不出现在leon身上也会在下一个狱卒身上. death row, who should become the executor? --Shepherd and Butcher
触目惊心的行刑过程,来自精神上的折磨,不敢相信居然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关于死刑的存废问题还是应该考虑到法外之情的。
当辩护律师最后在庭上总结的时候,说“你们不能要求一个人同时成为牧人和屠夫”,就被戳中点了,片名取得真是好。
★★★☆
铡刀比绞刑仁慈果不虚言
你不能要求一个人又当屠夫,又当牧羊人!So,应该废除死刑?这什么狗屁逻辑
3.5.关于杀人动机,杀人者心理的探讨作品。//前几天才讨论过姜博士...
不甚佳
又一个鼓吹死刑合法化的。看看墨西哥的毒枭吧,就因为废除了死刑,毒枭被抓顶多监狱里待几年,相关警察、检察官、法官却都难逃一死,甚至祸及家人。罪犯不会因为你废除了死刑就不杀人,好人却被剥夺了反击的权力。
立意很新颖,没有人注意到的伤害角度。
绞刑的执行场所及其流程再现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