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恐怖主题,改变了我对恐怖片的看法我原来非常讨厌看恐怖片,但这次看完太空群落,我觉得我改变了对恐怖片的看法,我也好奇这是什么原因,发呆的时候忽然想通了,太空恐怖本就是虚无的、假设的、带有科幻主义的,跟“地球”上常规恐怖片不一样。
严格意义来讲,这不算一部恐怖片,或许这是一部太空科普片。
另外这个信使还挺有意思的,长一副吓人的样子,原来还是个“慢性子”,一早就看中了女主的身份,那何必折腾舰长和AI,或许,是在不断试探。
用小行星作为补充能量的方式还有直接用行星改造成大号循环瓶这个点子是很赞的,没有先入为主跟其他科幻用全金属加工的飞船。
但这对我来说是个不错的看点。
至于那个悖论,很久以前就知道,但是把这个当成探讨的根本就很普通,碧蓝航线动漫里都提到这个,你不能因此就将她深度提升,至于回答,也没有什么深度的思考,内在意识不变就依然还是原来的船。
但是不是越来越的船不重要,关键还是看你怎么定义,比如定义造型和功能没有改变就认为是原来的船,这个依然还是看你设定。
就像回答什么是人类一样,人类进化到哪种程度还能当成人类,这个是要依靠现实,实际人类进化到哪种程度,要是未来进化了两种人,一种有身体,一种弱化身体保留大脑。
至于另一个点就是人类对于未知生命体的认识局限在已知内。
信息体其实就不是生命体,只要其不符合人类对生命体逻辑的定义内,探索其实是对人类没有意义的,太空里保有信息的物体多了去,黑洞对于生命体的生命意义是不存在的,没有必要纠结一个连生命体都不是信息体,单纯就是唬人而已。
克苏鲁曾经有这么一句理解——你对这个世界没有选择权,因为你选择的依据便是来自这个世界。
思考一下,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生活当下的行为其实不是我们自己的选择,而是来自世界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不由你做决断。
举着最简单的例子:高中毕业你想考一座大学,就算你考上了进入了,但是你选择了它么?
不是,是它选择了你。
抛开生老病死,你的智商、性格承载父母的基因,你的行为因为周围的人和环境,你选择的意愿你的思想都来自周围的影响。
我曾这么理解过自己,我其实就是一个被高纬度操控的人,而已。
当然这些论点只来源自身的理解,也许我这样的理解就是真相呢?
只是高纬生物想通过我告诉你们真相呢?
这一切就是科幻的魅力,大胆假设谨慎求知,这就是《太空群落》的魅力,科幻不是一味的特效,而是引人思考,这也是我们国产科幻所缺少的。
如果你是抱着看爽片去看这部科幻片的话你一定会很失望,因为它很无聊。
按照商业片去看的话它没有过多的精彩镜头让你去看。
但是为什么5星,我想说作为一个投资仅800W的电影,你却把它当几亿投资的作品来评测,我还能说什么?
小成本能做成这样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影片中的特效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比某堡垒的大手笔砸钱的效果甩了多少条街。
对于中国科幻我们应该更加的以包容,支持,鼓励的心态去谈论,对于豆瓣的5.7分我不认可,我觉得最少得有个6.5分左右。
我们中国科幻路程很坎坷,不代表我们未来就无法拍摄出好的优秀的作品。
科幻电影的投资本身就特别冒风险。
再说了一个好的剧本会受资金和技术无法完美的呈现出来,国外的科幻大片,动不动1亿美元哪儿能比的了啊。
最后总结一下:我从这部电影看到了中国科幻的努力,从道具的制作到特效的制作,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制作特辑,我真看到了他们很努力的去想展现给大家满意交代的诚意,,有这份诚意,这就足够了!
中国科幻加油!
PS:个人感觉拿资金能更充足的话去拍摄这部《太空群落》我觉得能拍的更好。
能给一个满意的答复。
至少得是7点几分的作品。
首先,我要严重鼓励制作组,在当下影视作品几乎全是白幼娇和瘦嫩娘谈情说爱的年代,敢拍科幻剧是要勇气的!
摸着好莱坞大片过河,找到国产科幻自己的道路。
无论电影本身怎么样。
即便拍成《上海堡垒》那种关门之作,敢做破冰之人都是值得鼓励和赞赏的,没有第一步就永远没有第二步。
特效做的尚可!
及格!
气氛,色调,部分细节,道具,也算及格!
对于资深科幻来说,这些就够了,铁打的特效流水的剧组,总会碰到出彩的,等得起然后我要开喷了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杂而不精!
1个小时的电影想体现的元素太多了,想法不少,能力有限。
多的就不说了,看了就知道,还好我算是能懂。
前一阵看了两部非好莱坞的独立科幻作品《Archive》《Oxygen》,都是剧情超简单,但拍的比较稳健扎实的,最起码看完不觉得割裂和违和。
另外就是国产通病了,某些演员似乎真的不懂什么是表演,某些写台词的可能从来没和各个岗位上的人民群众说过几句话。
某些编剧情的可能连现实里得个传染病需要隔离都不清楚,所以把表演演成装逼,把台词变成卖弄,把科幻变成皮囊,我也见怪不怪了,表示理解,业界这些文科出身的有多少人能有跨行业领域的知识储备?
更别指望他们讲得明白相对论和量子力学。
最后我很同情那位演AI的老哥,想对他说,您刚出场的时候我看您很不舒服,后来才知道您演的是机器人,但我还是感觉不舒服,一个机器人非要这么光鲜油亮吗?
也可能我就是嫉妒了您帅。
什么是“忒修斯之船”?
《太空群落》一直在围绕这个主题在论证。
“忒修斯之船”讲的是,一艘船在海上永远的航行,也在不停的修补,直到船体结构完全被修复替换,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么?
电影里,从人工智能“柒号”,在船员沉睡过程中的多次进化,到船长、船员在外生物“信使”的影响下变异或者复制,甚至是鱼缸中金鱼的感染,无一不在讲诉这个主题,也在向观众留下疑问:这些生物还保留着自己原有的特征,但是他们还是原来的自己么?
尤其是女主从双腿瘫痪,到突然能够站起来,这本身在腿部神经坏死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当时已经给观众透露讯息,她的身体也在受到“信使”的影响。
ai“柒号”说,“人类探索宇宙生命最大的阻碍,便是人类自己的身体本身”。
于是,这也为“柒号”私自留下“信使”样本的行为做了铺垫。
女主也确实在信使的影响下,获得了重新站起来的机会,也活得了永生。
这也算是“柒号”给自己的缔造者的一份礼物,能够去不断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ai“柒号”讲到,外生物需要载体,也在想与人类交流。
他也说到,“生命只是载体,信息才是永恒”。
起初,我以为他是在宣讲自己作为人工智能,才是“信使”复刻侵入下的最佳选择。
但是反转来了,结局证明,“柒号”的行为,不是出于野心,其实是在告诉女主,“你将作为载体活下去,而我作为人工智能并不会死亡”。
而“信使”也确实选择了女主。
当然,我还有另一种猜想,女主在讲述经历过程中,反复说到,“那些根本不是生物”!
而剧情里“信使”也是在深空号向地球发出信号后苏醒的,再联合“柒号”的言论,那么是不是在说,“信使”也许本身就是一种信息?
这也为女主成为交流作用的载体并获得永生,有了解释。
当然,这也告诉我们,探索宇宙生命的也许不仅仅只有人类!
《太空群落》在科幻片里,就思考上而言,确实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但是它的拍摄剪辑手法上面,却让我认为,与其说它是科幻片,更像是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文艺片。
剧中许多女主与男友的的回忆穿插,是大量文艺片的拍摄手法,也打断了特效带给我的震撼。
因此,总给人一种突兀,剧情不紧促的感觉,这也是与国外科幻片落差大的原因之一吧。
但不得不说,编剧和导演确实是才华横溢。
最后我也对结局有了一些猜想,已知:女主目前是她自己也是“信使”,且女主曾受到过“信使”的攻击,那么,返回地球上的她,是会在探索宇宙生命上更进一步,还是会像入侵其他船员那样,入侵我们的家园呢?
哦豁,我竟然开始期待下部了呢~
人类一直在寻找的高智慧生物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在信使星体上的生物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为什么能在无声无息中侵染人类?
影片中我们以信息形式存在的生命体,它是一个永恒存在的整体,当它处理信息时产生了人类看到的东西。
影片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像沙土一样的黏黏糊糊的东西,都是信使的思维产物。
这是我认知里的“信息”吗?
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现在已经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有一天信息也有了生命“活了过来”,那该多可怕!
船舰上的人类之所以会发生突变,也是因为信使想要回应人类,想要与人类建立联系展开沟通,但是对人类来说却是降维打击,人类给无法承载信使的反馈。
但最让我害怕的是,这一切的一切,竟然是由AI解释给人类的,为什么AI会知道背后的原因呢?
难道AI终将掌控人类?
来聊聊影片的内核,这部电影倒不是国外那种个人“超人”主义主题的,比如一个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等等,不是的。
这部影片反常规科幻主题,超脱现实,讲述人类在宇宙中是很渺小的,同为一片“群落”,按导演的意思,我们可以叫做“地球群落”,如果一旦有比人类更高阶的物种出现,人类很可能就此覆灭了,但是也可能因人类固守本心的潜在意识而得以延长生命线或得以继续生存,如果真有宇宙出现bug的一天,那么人类消失等同于易如反掌,所以说,在如此大环境之下,类比为草履虫也不足为怪。
其实作为网大特效已经不错了,还是故事的问题,一个小时的电影,感觉硬分成分成几个板块,就有很强烈的拼凑感,看出了超体和流浪地球的影子。
主题很简单,感觉其实没有必要扯上人工智能,那个屏上出来了“不要相信人工智能”瞬间又把电影拉低了一个档次。
唉,有没有钱 什么规模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啊,故事!
所有演员都对不上口型也很难让人难受。
什么时候国内才能拍出来能看的科幻片呢
影片立意应该是探讨生命哲学的问题,信息和物质,生命的存在形式,但结局未免消极,信息最终取代所有物体成为永恒吗?
想起有一句和富有哲理的话,同一只脚不可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在现今人类科技所能达到的最高高度,宇宙一直在变化,没有事物是恒久不变的,变才是永恒。
我们的时间也不过是变化的度量单位。
如果认为信息体是一种生命,那么一块石头,一棵树,一朵花不也该是一种生命形式吗?
一个黑洞,一个星体,一团水汽也该是生命体,那还需要载体吗?
即使信息体是生命,那么它的存在意义又为何?
吸收传承还是仅仅只是欲壑难填般地吞噬?
叹为观止
降低期待有利于提升观影体验,感觉还可以的国产科幻,CG特效不拉跨,哲学内核还过得去;意外的是在编剧中发现了“南派三叔”,居然不是盗墓片,哈哈
完全是被骗,真垃圾
制作精良的国产科幻电影,特效不错,值得鼓励。当《流浪地球》带领观众领略浩瀚的宇宙时,《太空群落》变换角度思考人类与太空、人类与自身的关系。电影根据不同的叙事时间线,拓展出不同的惊悚悬疑剧情,展示出忒修斯之船的哲学思考。“人类最大的错误就是以人类的标准寻找其他生命”,这句话打破了我的常规认知,仔细想想我们很多时候囿于原地,何尝不是因为没有走出自己的逻辑困境呢。
也能拍科幻片了?
一开始基调起的太高,拉高期待值,结果一看这演员的表现,实在是太拉胯了。尤其是台词,就没见过驴唇不对马嘴到这种地步的,让我一度怀疑拍的时候是不是压根就是另一个剧本。众所周知网大经费有限,在有限的经费里还想拍科幻片,这制作水准已经可以了。但是网大想出彩,主要还得剧本硬。怀着对剧本的期待让我坚持看完,怎么说呢,想法是有的,看出来导演也想体现自己的艺术高度思想内涵,又搞氛围又玩概念,一会交响乐一会哲学。奈何这个执行,生生让导演的想法变成了一个笑话。拍不出来的就让角色直接说出来,再给观众留白让观众自己去思考。作为本片的观众也挺不容易的。看在国产科幻创新的份儿上,三星鼓励吧。
立意还是比较有深度的,在环境与场面的表现与塑造上也比较完整细致,当然,演员的演技还较为青涩,整体上能够看到很多西方同类型电影的影子。作为一部网络电影,考虑到预算和片长,能够达到现在这个水平还是比较可喜的。基本上在三星水平,加一星为题材和尝试鼓励!
鼓励一下国产科幻,这样踏实走硬核科幻的国产电影确实不多,概念质感和服化道都是不错的,是一次很好的对未知的探索。影片提出的生命形式与宇宙聚落都算高概念。影片的生命观让人想到《索拉里斯》,忒修斯之船的哲学引出也很棒,也许生命只是信息的载体。整体质感还是偏《湮灭》《降临》,有克苏鲁似的恐惧,是我喜欢的科幻片的质感。
在婚纱照MV中插播电影?网大?中国的?而且还是科幻片?达到这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虽然原创性不高,到处都是《异形普罗米修斯》《深空失忆》《湮灭》等等科幻片的影子,但服化道以及核心的思想是明显用了些心思的,整体还有一丝丝《三体》影视化的味道。
开局节奏过慢,第三章渐入佳境。在科幻网大中难得认真探讨了一下关于信息和生命本质的哲学命题,如果好好拍成短片应该不错。
在太空里,货架玻璃仪器随意摆放,生怕有人不被砸死,一头秀发遵从重力直直向下。四处行走仿佛地球。我觉得这就是一个甚至没怎么看科幻的团队瞎做的。另外千万别和我提反重力系统,要是人类连反重力系统都有了,去另一个太阳系也只要71年了。整个故事如果说发生在地心附近矿井里,我看还更能配合这个稀烂的特效。当然,用长石做的飞船很有趣,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拥有巨大惯性的飞船究竟有什么好处。看到最后确实是降临模式。
节奏太慢了,情节比较苍白
故事的创意还是不错的,还算是有新意,生命的不同载体,即使是信息也是一种生命。不过导演为啥要把时间线打乱啊,个人觉得这样把剧情搞得有点乱,并不是一个好想法。其实这片子的质量还是可以的,就是故事有点简单,中间有点像恐怖片,后半部分回归科幻主题,探讨宇宙里生命的形态,不过看一遍就够了,因为故事确实很简单。我给4星7分,删掉了!
刚看了半个小时就知道自己一定会喜欢上。这个片子算是一种思想实验,既然是思想实验,本质上他可以看做是一个人类对宇宙与对基因库同等程度的恐惧的实验,目标就是为了跟观众传达一种冷梭的未来感,所以无论剧情运镜及要表达的科幻内核都是那么细思极恐。对这类题材后怕极大或者极小的人而言,整部电影就是他们的脑内活动,让他们害怕的脊背发凉却又美的直达心底。
好难看,故弄玄虚,我给国产作品一直给予很大的容忍度,道具廉价场景假这些硬件问题我相信我们会越多越好的,但演员的演技和基本的科幻格局真的一旦差了就不是技术问题了,这类的片子我觉得核心应该是对于科幻/外太空的想象力,结果比道具还要低级,不好意思,2分用来劝退那些和我一样相信中国影片会越来越好的伙伴们,放弃这部,我们看别的吧。
“信息才是生命的本质”,影片对生命形式的讨论令人联想到早前的索拉里斯星,引入忒修斯之船的思考也颇有新意,加上呈现的效果不错,完全是及格线以上的科幻片了。也许是经费原因,时长只有一个来小时,划分的五个章节因为交叉剪辑和蒙太奇的跳跃性,对理解影片帮助不大。个人理解戒指代表了尹的个人意识,显然一手甩倒七号的那个尹已经不是原装,原装的作为93名船员之一已经变异后留在信使,但只要回到地球的这个还保有原装的意识,她就还是尹。忒修斯之船体现的意义不变,哪怕材料不再是原装也还是忒修斯之船。结尾饮水机亮了。鼓励国产科幻加了半星。4.5/5
小成本太空惊悚片,能看到好多科幻片的影子,概念有点意思,限于成本,糙了点儿。
靠着国外科幻片玩剩下的概念,讲了一个俗到透顶的故事,相较《普罗米修斯》这电影简直惨不忍睹。虽说是中国科幻片,但是看不到一点中国元素,这么一说《流浪地球》是真的中国科幻目前的天花板了。还是希望中国科幻加油吧!
故弄玄虚,想学索拉里斯星学的不好
看开头以为是《深空失忆》,看到中间又成了《普罗米修斯》,看到最后原来是《湮灭》。怪物画风和渲染又有点《灵笼》的意思。除了选角演技有点low,其他都算是良心制作,特效非常良心,秒杀一众国产大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