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女贞德
Jeannette,圣女贞德的童年(港),摇滚少女圣贞德(台),Jeannette: The Childhood of Joan of Arc,Jeannette
导演:布鲁诺·杜蒙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珍妮·沃伊辛,露西尔·高蒂尔,维多利亚·勒费布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7
简介:1425年,法国百年战争期间,少女贞德只有8岁,她在一个小村庄多雷米生活,每天照看羊群。有一天,她告诉她的朋友奥维耶特,她已经不能忍受英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摧残。然而修女太太热尔韦斯却试图跟这个年轻小姑娘讲道理,告诉她不要试图去抗争。但是贞德已经准备好拿起武器,跟英国军队对抗到底,带领法国走向解放。详细 >
儿童/歌舞?舞台很好了,但是唱得好难听啊。
啊啊啊啊啊,这是啥?红豆泥逆天,皱着眉看完了。金属、说唱、尬摇,单拿一个我都喜欢的,但在一起却是如此混乱不堪。
神经病说教style 童年effortless少年heavy极了
退票
不想说话,精神境界达不到,也没有宗教信仰,我只评论我看到的,尬唱尬舞十分好笑........
杜蒙真的没疯吗?!既然歌和舞都如此尴尬,演员毫无互动,估计演员都不知道唱了什么,那要此形势有何用?
开始看看还挺激动的,毕竟是摇滚少女贞德,但全篇115分钟,没有变化,就单调了。请跟戈达尔爷爷和阿涅斯·瓦尔达奶奶学习学习。
杜蒙的深井冰又加重了,只要能坚持半小时看完还不错,因为后边有场景变化贞德还长大了,以为就在那破土堆唱呢。各种音乐尬舞凹造型磕了药似的摇头,看到双胞胎修女像博格巴的庆祝动作那样直接喷了,普京小叔大亮还来说唱,虽然大段台词唱腔但不等字幕也能看,越严肃越想乐竟然还有多机位调度。法国文化
补标一下
【B-】笑死,注定是两极的作品,但在这样的组合中居然正中了我的恶趣味。不过密度太低了,填充的不够完备。
摄影和妆发还是很禁欲风,议题的表现形式直接头发甩甩大步走开。全程徘徊在好笑和严肃之间。演员能坚持演完我真的佩服,贞德的眼神毫无起伏波动,和叔叔各自笑场一次,三神也好笑疯了。重金属+rap的配乐挺好听的,年度WTF。但能说这样不对不好吗,杜蒙可把它严格控制在“好看的电影”范围里了。
杜蒙以艺术家而非导演身份创作出完全意识形态化的《童女贞德》既有对历史(内容)的传承又有对历史(形式)的颠覆。在我们一边对着画面发笑一边跟着音乐甩头的时候,还有谁会甄别以及理解那个直白又隐晦横在视听错置结构当中的贞德说过什么做过什么。对于电影书写,杜蒙是真正意义上的作者,绝非工匠。
看的荷兰语字幕版,从头到尾没有听懂几句,但银幕外的陌生化与隔离感反倒消解了银幕上镜头本身的不适。非常友善可爱的形而上,颠覆渎神朋克到爆炸。
看不下去
#BIFF# Bruno Dumont用类型的错置颠覆了歌舞片(从音乐剧、死亡金属到近乎free style的Rap)和历史片,利用贞德进入更宽泛对宗教、战争、和平(及其代价)、行动等议题的思考。电影开头少女贞德的侧手空翻+劈叉等于划了一个十字。杜蒙的“转型”既意外也情理中:有小昆昆、卡蜜儿1915、Slack bay影子
杜蒙真是,历史宗教和歌舞结合,贞德第一次甩头的时候我眼珠子差点掉出来,还能这么玩?但词句的深长,宗教的深奥,小演员显然还不能消化吧,看着就还挺有隔阂感,估计自己都不能理解自己在说什么。不能打更高分是恕我无法认同音乐品味,金属摇滚都挺好的,唱的是真的难听,叔叔的说唱更是尬到没边了。
3.0。之前听说此片的评价非常夸张,就像在喝老北京豆汁一样,不是好不好喝的问题,是能不能喝完的问题,今天看了发现观感还行,虽然对宗教这些内容理解有限,但小女孩还是很有灵气的,基本上是年度最佳萝莉,重金属的颂歌也很带感,其它的无从评价,暂时中等分数吧。
弱智黑暗圣经 杜蒙太可爱了
86/100,虽延续德莱叶、布列松一脉的极简风格影像,却用了如此后现代风格的形式去解构这个经典宗教故事,电音、摇滚、嘻哈以及现代舞步,用崭新的语气定义神圣,用荒诞改写严肃,用空前的间离感来进行专属于布鲁诺·杜蒙的一次重塑。
戛纳放的时候我没排进,排队的人里有马可·穆勒。把Bruno Dumont十几年前拍的电影其中几个片段换成唱歌,就是这片子的效果。台词有点难懂。歌舞可能本身不错,但是演员唱跳太难看了。我听摇滚演唱会可能也是同样的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