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遍看这部电影时会感觉情节有些混乱,也没能理清楚人物关系。
再看后才看明白,其实影片的主要势力就三个——叶秋、鬼仔和宋国明,他们三方互相都有着利益关系。
自始至终叶秋都会让人感觉是个值得同情的人物,他在片中所做的一切完全不像个坏人,却总被宋警官当作是坏人,也总被鬼仔惦记着。
整体上看感觉是一部很不错的动作电影,片中有关犯罪的情节几乎没有,却将人物心理的变化与成长刻画得相当具体。
此外对郑伊健的古惑仔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这次他所饰演的叶秋相对更加温柔和蔼,也被郑伊健演绎得非常出色。
方中信在机场追赶叶秋这前,影片的调调很好,港片味很道很足,郑伊健沉寂了几年后历练的淡然儒雅了。
叶秋出狱后向博士借资3000万美金时说,我想证实一件事,引导我一直抱着要找出幕后大BOSS或某位腹黑男,结果只是很不明显的表达了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主旋律。
影片的镜头感很好,人拍的有性格,物拍的有意境,可故事结构太散,导演太贪婪的想表达的太多,故事讲得象是一个个线索,还不连贯。
总结:片名挺好,剧情不搭调;伊面老了些,还是帅的。
叶秋出狱,找博士借钱。
博士的小弟很愤怒,并且使用了打枪的方式来表达。
这给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片尾,叶秋被狙击打中。
我们注意到一个细节,狙击的准心一直瞄准着鬼仔,却在最后打中了叶秋。
后面这个情节,让人很是意外。
我相信很多人会联系到之前的情节,想到这是博士的小弟干的。
再最后,博士也出现了。
大家更是奇怪,难道是博士授意的?
其实真正的情节是,一切都是叶秋自导的。
可能大家又会想到,狙击的准心这个细节变得太奇怪,是不是导演的手法太嫩?
其实不然,狙击手之所以在开始时把准心瞄准鬼仔,完全出于保护目的。
这个细节合情合理,也制造了点悬念。
但本片不是悬念片,结束部分的情节完全解开了这个小迷题。
高明的悬念,应该让观众暂时没办法下结论(悬念片最好是让观众永远无法下结论)。
观众拼命的猜测,却被有各种情节干扰到判断,这是制造悬念常用手法。
但不幸的是,本片的这个悬念出现时,多数人都会断定是小弟杀了叶秋。
造成观众误判的,恰好是之前博士小弟反对借钱的情节。
导演需要一些情节来衬托博士和叶秋之见的情感,但小弟暴怒动枪的情节实在有些出格和多余。
虽说题材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俗套,可这部要是在以前港片中应该属于中下层面水平的“烂片”,但在2016后烂片渣剧垄断的当今时代再回味,却可以藐视“群熊”。
比起以前港片的一些致命弱点不说,单就豪华演员阵容,和众明星郑伊健,冯德伦,张智霖,方中信,狄龙及众多香港影坛著名的脸熟绿叶式配角葛民辉,黎耀祥,吴嘉龙表演也足以及格。
另外,容易减分的感情描写,也并未过多的加蜜糖般的腻人,如同在宁静小池塘蜻蜓点水的短暂,微分拂过又能掀起阵小波澜,而不过多喧宾夺主的抢戏。
如冯德伦与女友周励琪的码头不讲理式诀别,与周丽淇时间极短的几段出镜,和郑伊健与盲女霍思燕短暂描写等。
由郑伊健出狱后在张智霖帮助下“涅槃重生”,想证明“我是个好人”开始,另外一面却是眼看着年轻桀骜不驯的冯德伦在重走自己的老路,至少还没落入想去“挽救”或说教的弱智套路。
而郑伊健却是跟以前曾有恩于他的以狄龙,冯德伦为首帮派划清界限保持距离,不仅很现实,也符合常理。
直到最后,我行我素的冯德伦又终于不可避免的重走了以前郑伊健的老路。。
正如当年郑伊健在泰国监狱时张智霖送书给他而改变了他出狱后的生活一样,在刚进泰国监狱只知道打杀抢掠的冯德伦,也有人给冯送来一箱书,其中有卡耐基《人性的弱点》,(电影里封面是卡洛基,而本人习惯卡耐基的翻译称呼)就这个桥段,已经够上我心里的四星!
因为这本书,《人性的弱点》不敢说膜拜,也确实影响过和正在影响修正着自己,与周边。。。
: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它是一种享受,因为它能增进你的健康和快乐。
你对别人好的时候,也就是对自己好的时候。
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智者……人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他就会成为怎样一个人。
快乐是出自内心的,不需要向外界寻求什么。
和人打交道时,请牢记这一点——人并非理性生物。
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傲慢与虚荣是他们的动力之源。
人偶尔会自责,不过当有别人批评时,这份自责立刻就会变成自卫。
人并非理性生物,他们由情感驱使,被偏见支配,傲慢与虚荣是他们的动力之源……——卡耐基《人性的弱点》心灵的成熟过程,是持续不断的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
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我们很难去了解别人。
——卡耐基
我说的都是废话,和电影丁点儿关系都没有。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方中信没有大红大紫。
你知道的,虽然各种港片中他都肩挑男二,或者次男一。
可是你知道,大红大紫,不能像《枪王》里合作的张国荣那么红的传奇,起码也像郑伊健红过一时,你知道,多少小痞子总是想叫个浩南啊。
又或者他红过?
而我错过了?
可是方中信总是这么半红着,说起欣赏的港片男星,数来数去可能都忘了他,然后别人一提醒,啊,他啊,方中信啊,我也挺喜欢的。
琼瑶男主角的名字也没能救了他容易被人忽略的特性。
我总觉得他演了很多电影,但是此时此刻能想起的也只有《枪王》。
我总觉得他演过很多角色,但是除了模糊的一星记忆也就剩下了无数的警察。
但是我记着他总在跑。
那种着了急拼了命的跑。
哗啦啦的,他总跑在最前头。
我觉得他跑得挺好看的。
我不知道我看过的他大部分都是演好人,其实我着实地稀罕他在《枪王》里模仿赌徒的内段儿。
多神经质的一个人啊。
可是他又演警察。
但是这也不妨碍他跑得那么好看。
真好看。
小平头小眼睛,挺好的身板儿。
他怎么就不大红呢?
1、博士说这是你最爱吃的菜。
这-是-你-最-爱-吃-的-菜,潜台词是,我知道你喜欢吃什么,知道那一位师傅做的好,以后你想吃什么就有什么,这一句是博士了解叶秋,和他交情不浅的实锤。
2、黑长直阿龙。
阿龙去接叶秋出狱,阿龙陪叶秋坐船,阿龙说叶秋要钱回去装逼不好,还发脾气说他不值钱,阿龙伪射叶秋,把他的尸体带走。
这个人,才是干实事的人。
(关于阿龙,两个细节,①博士说喜欢上一个人需要时间,②叶秋给阿龙打电话的时候,是拨号的,他居然记得阿龙的手机号码?
在那个过程里面,叶秋希望鬼仔回心转意,只可惜,鬼仔太傻了,还以为自己占了上风。
)3、伪命题——只有两个人看过叶秋。
真正意思是,大陆方面,只有两个人看过叶秋,博士的探望,应该被抹掉了,不然博士如何熟知叶秋的口味?
阿龙又如何时间准确等待在外面。
4、叶秋说【时机未到】大概意思是,不到时候。
5、叶秋说【一年来,我双倍奉还三千万】叶秋这种人,不会开空头支票,无的放矢的。
那,他要如何钱生钱?
真的不是拿回自己的上市公司和澳门的娱乐生意吗。
6、摄影记者。
这个人物,非常的重要,这个人物,从叶秋出狱开始行动,一路跟拍,及时的传递消息回去。
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个简单的记者,直到最后,他传递消息的传真上写着,叶秋本人写的‘叶秋已死’。
这等于,记者和叶秋是有联系的,叶秋是当他面写下来,让他传递回去的。
记者才是叶秋真正的小弟。
他的所作所为:是为叶秋【造势】。
(慈善,大肆宣扬,散财,各种报道,其实也是为了造势)7、鬼仔。
律师。
盲女。
鬼仔住进了叶秋的牢房,(牢房隔壁,和叶秋牢房隔壁的人,是同一个人。
)但是,给鬼仔寄书的人是【律师】,而不是泰国的叶秋。
律师一开始,讨厌鬼仔,看不惯叶秋赎出鬼仔来,他私心希望鬼仔扑街,因为他觉得鬼仔会报复。
——废话啦,所有人都知道鬼仔会报复,为什么叶秋还要在鬼仔放出来以后,特意去澳门探望盲女呢?
不是主动卖个破绽吗?
他送盲女回家,两个人关系淡淡,聊天也只是你我他普通朋友那种。
律师,①阳奉阴违,一千八交易,②通风报信,阻碍叶秋行程,③,多次揽住叶秋不要去泰国。
④家被jc翻腾。
对此。
叶秋的做法是:①把七百万给了贪商,教训了律师,②,叶秋唯一一次和jc正面冲突,想跑走,不想被抓。
③,叶秋点明事情真相,不去看医院重伤的兄弟,急急忙忙的去了泰国。
④大律师没有追究jc,想必是叶秋的安排一环。
目的:①我是老大,我说给就给,我说做好人,你就不能有二话,霸道,豪气,敲山震虎。
②不怕和jc冲突,也要做自己想做的事,准备逃跑,但是好人的人设还在,兄弟落水,他走不了,选择了救人,但是耽误了时机,叶秋心情瞬间爆炸,不得已给博士打了电话。
③叶秋奔跑前,一语道破律师的小心思,律师的表情精彩,打脸。
④jc把叶秋的话裱起来了。
这里面,重点是叶秋【树立威信】,他希望律师【完全服从】,但律师希望【叶秋变成自己想要的那种老大】。
【善良体现】救落水兄弟,赶时间救盲女。
但是,兄弟落水是因为他,盲女被抓也是因为他,他去救盲女,只是为了安抚住鬼仔,在泰国来一场大戏而已。
叶秋为什么决定开始自己的【死亡戏】,他可以死,说明,他回香港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那么,他在香港干了什么呢?
真正的实事:【上市公司】【和洋鬼子的合作】【让自己大红大紫,名誉洗白】【堂口面临解散】被叶秋折腾完以后,大哥面临窘境,剧里出现了很多小弟和彩色药片,说明,在那个时代,帮派还在,药品的市场还在,黑金还在,只是那些头头都扑街了,除了金蝉脱壳的叶秋。
他给路人发红包,却不照顾社团的老人们,真的是善良吗?
神龙见首不见尾,是烦了警差,还是在玩弄警差,每做一件事,都要大张旗鼓的报道,是在行善积德,还是想告诉大家,‘我是好人,我在行善积德,’是善良,还是【造势】————————————————为什么八年来,你都不来看我?
说这话的时候,叶秋是有情绪的。
他介意。
介意自己受苦,别人自由自在,飞黄腾达。
大哥说,当初不要你去,那叶秋为什么还要去?
是什么力量,让八年前的叶秋去了泰国?
如果叶秋憎恨没有探望他的大哥,那么,那些兄弟呢,一年只探望一次,别人都是过客啊,只有他一个人在黑暗里面受苦,如果要讨厌过去,如果要是觉得背叛,那肯定不只是讨厌大哥一个人,是讨厌全部的旧关系,对社团失望透顶了,人性的弱点,富豪身份和重新开始,只是一场充满恶意的游戏。
————————————————实际上,看似奋不顾身救盲女,其实盲女在全片之中,和他只是淡淡之交,真的是很淡,谈感情谈交情,谈了解,根本不能和博士比。
就是这么浅淡的关系,盲女却因为他被抓了。
而他最后,为什么没有面对盲女呢,而只是把东西还回去呢?
海滩看似美丽,其实海天一线,距离遥远。
就是因为,他不准备和盲女来往了,还人心愿,只是想告诉盲女,结束了,他如果喜欢盲女,是不会这么做的。
所谓江湖再见,就是不合适打交道,这种不适合,也证明了,他们是没什么感情的。
所以,给鬼仔寄书的人是【律师】,而不是泰国的叶秋。
就是因为,律师一夜未眠,已经想明白了一切,看透的叶秋的真面目,这也是他为什么,急匆匆的放弃了一切的股权,离开了香港,想要重新开始。
——他想逃。
——逃跑之前寄书给叶秋的仇家,是想给叶秋添堵。
但是他判断错了,叶秋能成功,书并不是关键,博士才是真正的【关键】,他给的书,对叶秋而言,只是一种不得自由的讥讽而已,叶秋学习,只是为了强大。
同样,叶秋敲山震虎,也是在防备把那种书给他的律师,律师后来想明白这一点,才想跑。
而鬼仔,没有背后的博士,注定他永远只是一个亡命之徒,变不成叱咤风云的叶秋。
阿龙不是杀鬼仔,并不是不能狙死他,而是一切的黑暗犯罪,都需要一个人负责。
阿龙射击鬼仔的脚下,只是逼退鬼仔,叫他手忙脚乱的跑,不能继续补刀伤害叶秋。
8、楚雄大哥一句话,加上日本的压力,迫使鬼仔对叶秋动手。
大哥为什么要杀叶秋,因为叶秋不会被他利用了。
他拿出小巴大巴的存折,就想感动了叶秋被他收买,但是他太小看对手了,所以,他又要用鬼仔。
这个人,虚伪,当初他哭,是因为叶秋没死,还是因为叶秋死了,是悲伤,还是喜极而泣,很难说。
叶秋不喜欢他。
堂口兄弟除了鬼外,都拿钱入股叶秋的公司,影片没有说,叶秋有没有收钱。
但是后来,那个坤叔,拿着支票,叫大哥交出饭店,滚,大哥气的撕了支票。
支票,大额金钱,如果他没有成功入股叶秋的【上市公司】,如何能这么逼大哥呢?
大哥最后变成了光杆司令,而叶秋在他们入股以后,就和鬼仔争锋,准备自己的死亡戏,也就说明他回去的目的达成了。
【上市公司√】【身家几亿√融资√】【大哥已经被架空√】【堂口没有未来√】【和jc的良好关系√】【人心√洗白√】【侧面来说,叶秋真的能把钱还给博士啊。
】Ps:女经济学家有病弱儿子,弱点好掌控,分分钟可以拿下。
她本就是叶秋选的人,叶秋还怕不能掌控她吗?
9、叶秋回来以后,是为了行善积德吗?
仔细看看,他干什么行善积德的事了?
那些好事,最后都是为了自己的声誉,就连手表,也为他达成了大生意。
说到这个,不得不回顾片头,雷击,没有伤到叶秋,但是叶秋被吓到了。
他在害怕什么?
心虚?
做多了天打雷劈的事?
所以要做好人,看书,坐牢,顿悟了【虚伪的最高境界】?
全片之中,除了回忆,叶秋没有和人真正的单挑,对付鬼仔也不是靠功夫,而是靠心机。
单凭这点,就比陈浩南的境界高了,叶秋是【洗白的成功案例】。
被雷劈过,才想到了世界人心,才开始一边做好人,一边算计自己想算计的人,到最后,赚钱最多的人还是他,而不是别人。
赢家是叶秋。
输家是香港的全部玩家。
这是叶秋VS整个香港的黑白力量,是【博弈】。
他付出了什么。
付出【假死,挨枪子】【三千万】【兄弟损兵折将←真的是兄弟吗?
】得到【呵呵】【上面已经说过了,钱和对于过去的报复】叶秋做的一切,只是一种【态度】,一种【宣言】,一种对于过去的了断,他一开始就说,想验证/证明什么。
最后他得到了答案,自然回归了博士的胸膛。
九纹龙才是放下屠刀的人,叶秋只是换了一种武器,把冷兵器热兵器换成了人心。
他摆脱的过去,也报仇了,也得到了钱和新的身份和未来,博士和他,才是真正的伙伴。
至于爱情?
博士对叶秋有爱情,大概,叶秋对博士,不确定了。
叶秋对盲女,上升不到爱情,如果叶秋是好人,那么只是善意和道义,是同情,顶多有怜惜,思想境界不一样,小白花一样的女人能叫他放松,却不能和他比肩,所以最后还是不再见。
如果叶秋是坏人,那么就更惨了,只是利用,恰到好处的棋子而已。
1、博士为什么对叶秋那么好?
2、博士是当地的黑恶势力,为什么处处帮着叶秋。
3、叶秋说时机未到,那他死后,就是时机吗?
4、博士肯定还会做军火生意,也不可能退出江湖5、香港的黑市场还在,大哥的堂口散了,新势力是谁,谁来和日本人接头?
谁是真正的中间人?
6、第一遍看天行者非常的感动,第二遍非常的诡异,再看,不由得想,叶秋真的是好人吗?
细节太多了,电影太短了,脑补起来,很是吓人。
7、人人都爱叶秋,那叶秋爱谁?
他对谁真的动情了?
(危急时刻,他用的是博士,放松时刻,他帮了小白花盲女,但是,他对这两个人,不也是淡淡的吗?
救人更是一场准备好了的大戏,在这其中,盲女存在感很弱,就算是鬼仔不答应,叶秋的人也去澳门寻找了,或迟或早,都会有结果。
)
——再看《天行者》又看了一遍《天行者》才注意到黎耀祥也在,演一个叫“阿痴”的小人物,出场的时候奋斗了很久好不容易要升职,收到了那条短信的时候眉目依稀笑了笑,不动声色地说,对不起,我不干了。
然后不动声色地笑笑,却是皮笑肉不笑,满眼都是深邃。
那个时候的他还很胖,不留辫子头也胖胖的脸,看起来却联系不到可爱的样子。
第一遍看的时候一直记得郑伊健眼睛微褐说我想做好人时候的样子,觉得他很可怜,上半辈子走了错误的路,有时候用了下半辈子来还都是不够的。
第二遍看,却觉得可悲的是他的那帮兄弟们,帮他做公司做慈善,帮他做好人,最后他失败了离开香港,瞬间什么都没有了意义。
那个人想要翻身,做回一个好人,不知他有没有想到过他的兄弟都是有家室有事业的人,他自己也该了然自己这番回来就是出生入死腥风血雨也不过分,自己也该有了死的觉悟,却为什么叫自己的兄弟为自己奔走卖命,。
像那个警察说的,你明明可以在泰国消失的,你还回来做什么!
阿痴为了阻止警察和阿基打架,掉到了海里,颈椎移了位;马大状离了职换了副更加成熟的眼镜远远地走了;报纸的主编看到了那个“秋”字关了电梯在电梯里发泄,砰砰的声音叫人听了一阵阵难过;那个我连名字都不记得的男人守在阿痴的病床边关掉了呼吸机,听着越来越急的机器声握着阿痴的手不可抑制地哭。
一切只为了一个叶秋。
兄弟之义真叫我这一个小女子猜之不透,想之不明,世间也只怕想得通的不多,这也是这么多年来宫斗剧收视总是超过武侠剧的原因之一了,人人都以为同性的人在一起总是争斗不休的,却不知人和人之间也是可以真心相待以心相交的。
只是这一个叶秋,实在不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最后一幕的那个人,一身白衣站在沙丘后面,盲女一转身,画面瞬间黑了,只是人人都晓得是他,他没有选博士,没有回香港看兄弟们,他找了盲女。
即使在香港,每个人都晓得他没有死,痛苦的生活还在继续,兄弟们死的死散的散,大哥被生活逼得英雄末路,他却也是超然物外般的,丢下了那条手链,那么恰巧的被那个盲女捡到了。
幸福生活即将开始,却不顾这边为了他已经是兵荒马乱。
这也怪不得网上总有人说,其实叶秋,是一个最坏的人,虽然我觉得,坏人的界定,其实是很难的。
郑伊健有一双微褐的眼睛,一路超然物外的神情叫我相信这便是一叶知秋的男子,只是我讨厌的,便是这般的超然。
瞭若指掌的便不是了生活,是电影。
我爱极了这部片子,因了他零零碎碎生活般的不可捉摸。
我很这部片子,也因了这残忍决绝生活般的不可回头。
我讨厌叶秋,也只是因为如此。
前几天的出租车上,电台女主持边放老歌边喃喃自语:因为每时每刻的心境,每次听歌总像是第一次听到,荡起不同的心澜。
入夜,怀揣着心事。
本想开着电视催眠,一部《天行者》却令我想得更多了。
故事是有点特别。
只是单看开头,也和那些警察一样,不相信坐了八年牢的叶秋是真的要回头,走正道。
可他偏偏就是这样选择的,不光是对自己,也对鬼仔,即便他最终还是重复了他当年的老路。
做出选择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这样的选择。
有时候,是因为没人相信你真的能改变。
有的时候,是因为身边的人都觉得,你的选择是错的,那种压力会让人喘不过气来。
很久以前,一个师妹爱上了朋友的朋友。
我们都坚决反对,觉得那人实在太不靠谱了。
可我们越是反对,她越是坚持。
那天,为了说服她改变主意,彻夜未眠的劝她,我们甚至集体把淮海路上的游2路公交车坐了个来回,都没能让她回头。
后来十年,她和他纠纠结结,受伤无数后终于放手。
前几天她打来电话,就是为了告诉我,“如果一切可以重来,当初我不会那样坚持。
”可如果当初,我们不那么坚决的反对,她是不是也就不会那么坚持了,就可以少受那些伤害了呢?
生活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
只是,有些时候,甚至很多时候,你是不是就真能勇敢的告诉自己:我的选择没有错?
记得结婚前,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婚姻就是一场赌博,没有人能真正知道自己最后会赢还是会输,一切只有赌下去了才能知道结果。
选择朋友,又何尝不是如此。
给甲打电话、发短信,说想聚聚,结果不接不回。
给乙打电话,那头倒是挺热情,说他去约,之后也是杳无音信。
现在心想,或许就是因为他们都不喜欢丙,劝着离他远点。
可人就是死倔,偏偏又因不懂社交而朋友也就那么两个,还认定了别人对丙是有误解的,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他,就这么反而和丙越走越近。
究竟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是不是对的,现在也开始有些犹豫了。
现在想来,兴许这并不是一道难题。
它有答案,唯一的答案。
那就是继续走下去,给自己一个机会,得到下一个选择的机会。
保释一个嫁祸于自己的“坏人”之后劝说他去英国学习三年——结果引起一大群原黑社会老大的手下投靠自己:不论他们是出于利益关系(也许这是主要的,投靠能带来现实利益)还是别的关系(或是向善:佩服他的为人,知道或深切认同他的原则)——或者本来就一致的(许多方面是:适者生存,即使黑社会当中的佼佼者虽然一直做坏事,但也必然是一些个精于思考、熟谙价值选择、灵活的人,远远超过常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另外还有利益关系和人格的默契——没有人格作保证的利益不会长久;没有利益作保证的人格是空虚的),又是一篇人性的美好的描写。
(用自己的经历去实践的一个人,主角,这就是成功者。。
高尚的人格也绝不虚假,在许多地方都见到:并不只是在影片中才见到)1,为什么手下解决了问题,只用支付1800万;而后来主角知道情况以后,又会严格的给2500万呢?
即使明知道对方不是一个好人,趁火打劫地要2500万。
(君子或者说成功者的原则性,“一诺千金”也可以说,但最重要的是原因——“为什么一诺千金?
”:或者说是事实的必然要求,做事要求原则性——要不然任何事情没法有效进行,继续下去,不会持久。
)2,为什么一个陷害自己并嫁祸于自己的坏人会得到宽恕,而且得到保释,还得到规劝去英国学习三年?
为什么劝他去英国学习三年呢?
(我的想法:第一点,脱离原来的生活环境和行为习惯;第二点,“学习是最高的善”(塔木德语录),学习本就具有激发人向善的作用——劣质的学习没有用,用心的学习才有效果;第三点,作者的亲身经历:要不他也不会这么去写,去演绎;自己不认同的,即使写出来也不会精彩。
)3,为什么原来的一群黑社会老大的手下,在看到这些事情之后,马上“见风使舵”,投靠到他的公司,也不计较他是不是会为他们考虑,他现在做的事和他们原来的是不是大不一样。
(现在社会普遍缺少的就是信任,对国家,对人,对任何东西——人人希望国家要&会照顾自己,就是最大的不信任了——“连自己也不信”,而且不可能的事要求再多也没用。
(两年前,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直言:“不会保证每个人都有肉吃,只能保证温饱”——说的是实话,但下一次肯定没有他说话的机会了——这是现实!
以后也没见过他了);普通人,即使信,也是盲目地,该信的不会信,拒绝改变,几乎从不会像前面的这群黑社会老大的手下那么办事,而且认为这么做不靠谱,把自己的身家都交给那个人,很不靠谱!
(但实际上,对他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信任,这群黑社会人士的办事效率可以说是一流的!!
远远超过普通人——普通人绝不会做的,他们做得很好!
)在电影中就看似匪夷所思的东西了,在现实中还有人信吗?
大概只有真正经历过的才会相信。
人格的魅力真会强到这种程度吗?
谁能看到?
有经历过?
(话说第一步是最难的,是说树立信誉和人格是最难的吧。。
成功者最重要也是最难养成的就是品质——也就是人格,即使不是面面俱到,有一两方面的优点发挥到恰到好处也会成功。
)影片并没有丑化黑社会,也没有美化他们;当然也没有丑化警察(比如那个警察局长出现的场景:始终都是高尔夫球场,而且高尔夫球杆始终拿在手里,还有高尔夫球背包在座位上——不是闲得没事做,从不在单位呆着,天天消遣?
但的确没有哪一位警察能做到像他那样气定神闲,大局在握的了!!
),也没有美化他们(那位局长慵懒的样子也实在——不过他的意思、观念和主导权一直都在那摆着呢)
【天行者】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版式。
在牢里看了八年卡耐基系列的古惑仔郑伊健,一身素净地回归俗世,托着泰国女龙头给的“无限”赞助金,声势浩大地重返香港,一呼百应。
兄弟们依旧为他卖命地像搞场子一样搞上市公司,个个手段玩尽。
警察二十四小时追踪他的一举一动,情势剑拔弩张。
新生的小弟屌得像洪兴陈浩南,气焰嚣张。
而郑伊健却清高出尘得像僧人,言曰:“我要从头再来,我要告诉他们我要做好人。
”(耳熟吧?
亲切吧?
这就对了!
)末了,警察方中信与“好人”郑伊健成了知音,郑全身而退。
兄弟们四散,老大没落。
因果报应后,嚣张的小弟冯德伦也开始了牢狱读书生涯。
规整平板得像直尺画出来的经纬,想搅得有点立体感都无从下手。
值得一看
和《九龙冰室》混起来了。
乱七八糟想给观众塞一个所谓江湖价值观,然后就草草收场了。
结局不够好
也是之前看过的··!现在想起来 那时候看的时候··
冲着郑伊健和张智霖看的 看不懂的剧情
香港电影真的是没啥名字可起了。
冯少爷的新剧能行么
明星好多…
聚集了这么多大牌然并卵,没有特色啊
马马虎虎
央视6套。
想要退隐江湖,只能用“死路”来换取一条生路
浩南还是没走成白道。。。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看得我满眼金花……
阮世生写剧本起家的,没想到会编出这么个不清不楚、毫无交代的故事来。
无聊透顶不知所云
黑帮教育片: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意外的不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