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总是给炎黄子孙普及着有关古希腊词汇的文化含义。
通过《特洛伊》知道比喻强者短处的“阿喀琉斯之踵”。
借助《古墓丽影2》懂得象征祸患的“潘多拉魔盒”,利用《洛奇恐怖晚会》晓得寓意潜在危机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因为《亚历山大大帝》明白男人的恋母叫“俄狄浦斯情结”。
现在,《记忆碎片》让我们了解到“卡涅阿德斯船板”究竟意味着什么。
“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自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所构想的一个思想实验,在这个实验故事中两名落水水手都希望拿到只能支撑一人的木板,谁抢到都导致了另一个人的死亡,它探究是人性中关于自卫的底线。
而片中所展现的正是“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引发的集体性谋杀事件。
Sorry,我说的影片不是那部千禧年叫诺兰成名的神作《Memento》,而是今时上映,由雷佳音、夏梓桐领衔主演的悬疑电影。
片子有着结构上的精妙以及不可言喻的黑色幽默。
而且和以往剧情生硬的国产悬疑片不同,该剧剧情格外烧脑,挑战观众智商,由此可见素有“韩国黑泽明”之称的朴裕焕,绝非浪得虚名。
片头未出之前,先是一场街头交通事故。
一身穿军大衣的男子因回头张望车祸,掉进没有井盖的实心下水道,洞口上的人们都一脸冷漠地注视着失足者,他则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于洞底伸出双手等待人们来救助。
这带有隐晦寓意的一幕画面紧紧抓人们的眼球,顿时引起观影者的好奇之心,想看看这到底是怎样一个跟记忆有关的电影。
镜头一闪之后,故事正式开场,那个掉进下水道的倒霉蛋名叫大明,是个落魄的小律师,居住在一个破旧且鱼龙混杂的七星公寓,在一夜宿醉之后,居然发现自己的衣柜里藏着同事高岩的尸体。
因头部受伤而短暂失忆的他为洗清杀人嫌疑,只好使尽浑身解数公寓各色租客身上找回一段段记忆,来最终拼凑出事件惊人的真相。
虽然镜头不断跳跃闪回,但故事在剧情设计上条理清晰,叙事上严密工整,情感展现丝丝入扣,悬疑解谜抽丝剥茧。
故事的情节构架和悬念、对抗、冲突的叙事技巧上,运用多向度的发散情节,营造出错综复杂的局面和扑朔迷离的氛围。
片子展现了一个疯狂的24小时。
前半段是公寓捉迷藏。
依托多条线索交叉缠绕,粉墨登场的各个住户好似都有杀人的嫌疑。
大明通过接触各个住户,来不断厘清自己失忆过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而后半段公路乐逃亡,一行人驱车运尸,相互间的冲突制造着无数趣点。
而在暗黑风格的悬疑特质之下,片子在藏尸、运尸、埋尸等一系列过程里设置着诸多黑色幽默,在紧张刺激之中闪烁各种出乎意料的笑果。
这使得片子不但有着步步惊心的吓你没商量,还有着步步为营的开心逗你玩。
行走其间的大明一众人等,不断牵引着观众的眼球,让观者带着好奇心理,进入导演埋伏好的悬疑圈套。
而灵活镜头运用,则加重表现出角色在害怕之下的情绪张力,而人际间交流中的细微末节,则使得故事显得更为疑窦丛生。
而环环相扣的故事相当精彩,不到最后一刻,抖包袱的谜底不会揭晓。
故事可谓是一边搞笑一边烧脑,呈现离奇悬疑和丰富笑料的奇特混搭,高智商逻辑推理与无厘头搞笑相伴而生。
在人物配置上,众多性格鲜明的角色粉墨登场,显现欢腾十足的趣味互动。
从高岩尸体在衣柜出现开始,公寓的各色人等像滚雪团一般纷纷被卷入这起命案之中。
编导者用简短的镜头语言大篇幅,对各色人等的心态进行了点到为止的描给和烘托,这些人以不同的态度方式表现了他们与死者的不同关系。
有被死者剥夺工作机会的(小律师大明);有被他欺侮而拍下艳照的(漂亮女孩杨伊);有为保护女儿隐私不暴露的(公寓房东);有被他敲诈勒索的对象(黑帮大哥及其情妇);有时常关顾他房间的(惯偷蠢贼王松);还有老卖给他药物索钱的(假药小贩)。
这些都与死者有仇怨和矛盾,似乎有着杀人的动机。
这些人互相猜忌,彼此防范对方,试图火中取栗,即便是一路同行的逃亡埋尸路上,他们也是各怀鬼胎都打着自己的如意小算盘。
而他们搬运的皮箱里所藏的尸体转变为巨额钞票时,本不牢靠的共谋联盟顷刻间土崩瓦解。
而究竟他们到底谁是凶手这个疑问,始终步步紧逼调动着观众的类似推理猜谜的参与感。
与美国式的为悬疑而悬疑不同,东方惊悚悬疑片往往带有强烈的伦理诉求,家庭矛盾对子女的伤害、教育制度的专制、学校的暴力统治、社会人情淡漠等等都是引发罪恶的源头。
这些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其中必有违反人伦纲常或者道德准则的事件,和在这个事件里受到伤害而产生心理变异的人。
这部《记忆碎片》也不例外。
影片既有发人深醒探讨人性善恶的主题,又不缺乏商业性趣味。
该片是一个寓言式加预言式的电影,看似荒诞不经的离奇,但如果就内容深挖,便可看出它接地气的现实思索。
片中那个七星公寓陈旧而破落,坐落在繁华都市的边缘地带。
俨然如同蚁族蜗居地的现实翻版。
七星公寓的住户都是身处底层的“三无”边缘小人物,他们无权无势无钱,各有生存之难及不可告人的苦衷。
影片让观众以小人物的视角目睹了人在金钱、犯罪、爱情和利益面前人性的矛盾及生活的滑稽。
而影片开放性的结尾,并没有言明凶手到底是谁。
当大明站在茫茫雪地上踉跄向前行走之时,旁白音响起,“卡涅阿德斯船板,世界上牺牲别人,自己才能爬上船板得救”。
很好地说明片子的主旨意在表现危险中的伦理困境,那就是为了使自己活下来而不得不牺牲他人的生命。
片中演员都有着尚算不错的表演,李菁饰演的蠢贼、何云伟扮演的假药小贩都很逗比,犹如一对活宝制造喜剧笑果。
夏梓桐和孙宁两人美女给故事平添着靓丽的色彩,前者演出倔强女孩杨伊的任性与为情所虐,后者显现美艳情妇风情万种的堕落之美。
而雷佳音更是把大明这个落魄屌丝律师刻画得入木三分,对女友移情别的疑神疑鬼,面对尸体的紧张无措,深陷谋杀迷局的焦躁不安,以及驱车逃跑时的疯狂心态,他张弛有度的表演异常出彩。
此电影错综复杂,像一个迷宫,最后真相大白。
一般第一遍看不懂,仔细琢磨,多看几遍方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那种感觉和味道,会让你体会到烧脑悬疑片的魅力。
<图片1>昨天看的点映,想给这部电影打个7.5分。
因为看到主演是雷佳音,同时又有推理悬疑的标签在,虽然看着豆瓣只有3.8的评分,还是决定看看。
1. 两个箱子的搬运☆☆☆☆借鉴了《疯狂的石头》真真假假的道具搬运桥段和乡镇元素,每每看到神秘的黑色大箱子不断的被切换场景搬来搬去,就知道“嗯搬运过程中一定会放慢剧情节奏,融合喜剧效果了”。
最惊喜的地方在于导演并没有刻意强行加入黑色喜剧的效果,而是把这样的黑色喜剧元素融入到了主线推动中,让观众一方面确实是在捧腹大笑,但同时又真的是在推动主线剧情的发展,虽然速度慢了一些但一松一紧些张弛有度;2. 乡镇元素的运用☆☆☆但是乡镇元素的应用不够《疯狂的石头》那样自然,心里觉得黄渤在《疯狂的石头》里面的演技实在太过真是逆天,从他之后即使再多相似类型的片,却再无人能把重庆与底层这两个标签完美的演绎出来。
难怪说虽然当时的黄渤是真的丑,但却丑的很符合故事人物的要求,他所有的丑角效果,都让人看了不生厌、不觉得矫揉造作用力过猛、也没有过多煽情催泪的同情,就是觉得这人太有意思了,太可爱了,黄渤这人似乎就活成了角色的样子。
最开始是冲着雷佳音的表演来的,但是看完之后觉得雷佳音在这部片里的施展有限,表情偶尔能在细微中凸显出其演技功底,一丝丝的脸部肌肉的抽动,多一份则过显得做作、少一分则不够到位。
但更多的时候表演不温不火,哎看着这部戏却总想到我渤哥,我已经深深中了渤哥的毒了。
大明这个角色按官方介绍的说法应该是“落魄的高帅穷小律师”,而整部片里面高帅穷小律师都穿着非常得体的西装外套,既然故事的背景是放在底层的乡镇里面,那么这样的西装外套明显是和这样的环境不相容的,但是这样明显的对比冲突却没有很好的运用起来,很可惜并没有让大明的人物性格变得更加突出。
同样的,黑社会老大、黑社会小弟、单纯的房东、复杂的前女友,这些本该在乡镇背景里面大放光彩的各色人马,演绎力度也是不足,或许是之前宁浩系把这样的一个环境题材运用到过于火爆,以至于我现在每每看到类似的题材,都会忍不住有宁浩系的期待。
3. 意外之喜的配角们☆☆☆☆反倒是李菁的小偷形象和何云伟的假药贩子的形象很是让人印象深刻,他们虽然只是推动故事发展的一环,看似无足轻重,但是他们依旧在仅有的戏份里面努力演绎,疯狂吸粉。
他们在故事里面个性鲜明,把乡镇中的各种艰难存活的小市民形象演绎的入木三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多样的,不是为了搞笑而搞笑,也不是为了凶悍而装模作样,因着他们,极大的烘托了喜剧效果。
4. 精心打磨的剧本☆☆☆☆故事的主线应该算双线并行,男主在不断寻找凶手的过程中找回缺失的记忆碎片,又因为记忆碎片的不断填补而补充了寻找凶手的线索。
但是感觉随着故事的推进,“记忆碎片”这条主线慢慢被淡化了,到后期更多的是新线索的推测与补充,《记忆碎片》的盛名可不是那么容易担着的。
不过剧本很好,刚解开一个谜题又多了一个疑团,看似解谜后已经荒废的线索,其实在最后的真相揭晓中也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悬疑破案题材中,对于推理迷来说,最过瘾的必须是那些早就埋下的、看似无关痛痒很快就会被人遗忘、但实际上最后都对真相的发现有着重要推动作用的、让人不禁拍腿大呼为什么之前就是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和伏笔,虽然制作成本有限,但不得不承认这部片的编剧很用心,线索环环相扣,真相大白之际,很多线索其实之前都有埋下伏笔,所以最后并没有虎头蛇尾、仓促弄了结局来敷衍塞责之感。
悬疑最怕的,就是故作玄虚。
最后的一点疑问,对于真相而言,如若真的放到现在,所谓的“凶手们”,又该如何判刑呢?
文/梦里诗书对于悬疑电影言,剧本实则就已然决定了一切,撞名于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的这部中韩合拍电影,虽然有着力将韩国悬疑片冷峻的风格与中国相声的幽默结合成一部黑色喜剧电影,但剧情的短板,无论是悬疑的设置,还是黑化的荒诞,都只是犹如一地支离的碎片。
《记忆碎片》给我最大的观感在于其力图营造暗黑电影的氛围渲染,但这种氛围在电影里却并无从能写实生活与现实并轨,电影本身没有一种如同《疯狂的石头》那般厚重的城市人文底蕴,甚无从断定电影服装与背景的设定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韩国导演对中国社会生活的陌生,在电影中得到了最大的暴露,所有的桥段都只是按照其自我臆想的杜撰,虚假的影像与电影力图写实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碎片,这样的电影在伊始注定了无从引人入胜。
严实合缝的架构,是一部悬疑电影的立足之本,这也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记忆碎片》的惊艳之处,可对于这部中韩合拍片来说,仅仅一个半小时的标准电影时长里,却漏洞百出,这就比如电影中皮箱这一细节的互换,不胜枚举的突兀转折很多归结于了儿戏般的巧合,且不谈何般逻辑缜密,电影连基本的叙事逻辑都尚且自欠,而这个时候相声演员李菁和何云伟的插科打诨,不但淡化了电影力图营造的写实风格,更倍感突兀狗血,这已然不是在悬疑电影中融入黑色幽默的元素,而只是悬疑与幽默破碎的支离。
如果说电影还有着那么些许出人意料的话,便是结局的卡涅阿德斯船板效应,但当前篇种种牵强附会生硬的展开后,这样的结局其实亦是强扭于“卡涅阿德斯船板”这一常人生涩难懂名词的碎片组合,同为低成本电影,其结局无法形成如《彗星来的那一夜》“薛定鄂的猫”那般强大让人不寒而栗的概念表达,最终使这本可深入浅出的点题,变的只是一场自恃高明的故弄玄虚。
这确是一场恰如其名的电影,写实社会的碎片,悬疑幽默的碎片,还有那结局的碎片,但可惜的是这一地碎片里却唯独不见那能与《记忆碎片》相媲的功底。
因为喜欢雷佳音才去看的这部片子,感觉没有大家评价的那么差。
剧情上前面部分比较支离破碎,但到后面居然全部串了起来,让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说明导演和编剧还是很用心的,很有些功力。
不过整个片子基调太灰暗,场景布置太破烂,不是很讨喜。
再就是不该请李菁和何云伟,太让人跳戏了。
当然最喜欢的还是雷佳音啦,他的表演非常出彩,浑然天成,很有功力!
票房差有些可惜,不过我觉得还可以算是一部不错的作品。
这部电影属于“未映先红”型,全因电影这个片名,与诺兰那部《Memento》的中文译名同名,导致该片“走红”。
其实关于山寨外国片名这一说法,不算靠谱。
诺兰那部片名叫“Memento”,意思是“用以回忆的东西”。
而这部英文片名是“Memento mori”,源自拉丁语,意思是“一种多与宗教和死亡挂钩的艺术风格”,两者都翻译成《记忆碎片》,但没办法进口片先入为主,且不是官方译名(没有引进的电影都只有民间译名),让本片显得有些尴尬。
抛去电影片名的争议,从电影本身来看,“记忆碎片”这四个字,倒是很符合电影主题。
电影开场以雷佳音饰演的律师大明为视角,一场交通事故,一次跌落,几分钟内将百态之景呈现出来,同时也奠定了电影的基调。
电影前半部分是在一间破落的公寓内,一家公寓中突然多出一具尸体,在一天一夜之间公寓中的各色人等都历经了一场终身难忘的记忆。
落魄小律师、撬锁蠢贼、假药医生...中间牵连艳照、黑帮,以及数次反转过后,电影的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将许多人的记忆片段,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样的叙事结构在西方悬疑电影中比较多见,当年的《罗生门》创立了这类叙事结构之后,被很多悬疑片加以复刻,不过本片与众不同的是,并不是多人还原不同的故事导致真相扑朔迷离,而是从不同角度去还原一个事件的真相,这倒是有点像那部《撞车》以及《巴别塔》,通过不同的角色的视角,把一个本来挺简单的故事,讲得一波三折,倒不是为了故意烧脑,更多的还是让人体会到身处其中,每一个人身不由己的深层原因。
如果观众不用各种不同的角度看这个事件,就无法解开电影的迷团。
这是一个只能透过电影诠释的故事,一部关于‘看’的电影,事件的真相留给上帝视角的观众。
电影打乱了传统的叙述规则,还有一些黑色幽默的元素在其中。
个人认为电影的主题与黑色幽默这样的噱头并不搭,电影主要展示的就是人性阴暗与迷茫,通过一起类似艳照门的事件,引发的生命消逝和社会性的话题。
电影用到了一个理论,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由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Carneades)所构想的一个思想实验。
该实验中两名水手落水都抢到一个木板,其中一个即将溺水的水手为了活命,将另一个推下了水,结果并没有被判谋杀。
该实验的结论就是,假如甲必须杀死乙以求自保,那么便是属于自卫。
电影中的事件,一切都源于女主被偷拍的艳照。
父亲保护女儿、大明保护女友,在黑色故事的体量之下,亲情和爱情是这部影片的立足点,这种温暖最后会将所有的压抑和阴暗融化,社会化的群像写照,是对当下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赤裸裸的讽刺,一具尸体成为放大社会话题的一面镜子。
本片的导演朴裕焕是韩国著名制作人,曾制作《再见,总有一天》。
“暗黑系”悬疑犯罪电影《记忆碎片》5月21日《记忆碎片》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了千人测评活动,笔者有幸作为影评人参与了这部烧脑大片的测评,抱着对国产“暗黑系”怀疑的态度看完整部电影,竟有些许惊喜。
惊喜来自刚开始的不期待,听片名在资深电影爱好者耳朵里是不讨好的。
《记忆碎片》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早期的经典电影,国产电影叫同样的名称会不会亵渎经典?
是不是山寨噱头?
这些都是悬在心头的剑,似乎随时会落下,看完电影,才有些许心安,谈不上拍案叫绝,但这部电影是部还可以的商业片,而且内容也对得起《记忆碎片》这四个字。
诺兰的电影,是一个人的不断回忆,将无数记忆片段不断浮现,讲诉一个完整的故事。
国产的《记忆碎片》是将许多人的记忆片段,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是如何杀掉一个人。
一个人死了,每个人都觉得是自己杀了他,每个人都杀掉他后,就会本能的逃避,会栽赃给另外的人,这是电影表现的主题:卡涅阿德斯船板卡涅阿德斯船板是由古希腊学者卡涅阿德斯(Carneades)所构想的一个思想实验,在这个实验故事中两名落水水手都希望拿到只能支撑一人的木板,谁抢到都导致了另一个人的死亡,它探究是人性中关于自卫的底线。
每一个人都有黑暗的一面,遇见自己不喜欢、讨厌或憎恨的人的时候,本能的排斥,远离或者下黑手。
《记忆碎片》中的“死人”活着的时候正是这样一位所有人都憎恨的人:他骗走房东万贯家财;他欺骗强暴少女还拍裸照;他替黑帮老大办事中饱私囊;他工作上压迫男主角雷佳音饰演的大明,这些人都可能杀死他,也尝试杀死他。
生活中还有一类人,也可以广义的认为他们在抢卡涅阿德斯船板,他们为了利益在做坏事,他们是小偷,他们是卖假药的,这些坏事也可能导致别人的死亡。
这部片子里李菁和何云伟就是,李菁是小偷,何云伟卖假药,两人都是在作恶,在杀死那个人的过程中也出了一臂之力。
<图片5>最后那个人死了,所有人都似乎参与了杀死他,有的人逃避,有的人承担,有的人栽赃陷害,有的人意外失忆,而且引出这个光怪陆离的故事。
导演和编剧很明显不想将本片拍成纯暗黑片,因为加入了李菁和何云伟,变成黑色幽默,看片片场笑声不断,竟胜过纯喜剧片,这也是本片的另外一个惊喜。
所以说《记忆碎片》满足暗黑悬疑恐怖搞笑四类观众,有喜欢这几个类型电影的观众都可以期待下,本片将于2016年6月3日全国上映。
更多影评欢迎关注本人微信号影视口碑榜(微信ID:yingshikoubei),聚焦电影、电视剧口碑,做最不一样的娱乐自媒体!
好吧,我也不再重复吐槽这部电影在未上映前收到的源源不断的各种吐槽和恶评,诸如什么名字和两千年的诺兰名作重复啊,什么海报和几年前的好莱坞大片记忆提取相似度极高,总之,这些都不是重点,咱不看外表,咱只看电影。
话说提前观影会上,主办方特别播放了四遍官方一个反吐槽的片子,四遍呐,我要死的心都有了。
不过短短的九十分钟小电影,从一开篇,便提前知道了这将是和诺兰的记忆碎片完全无关联的一个新故事。
总之,故事进展得挺流畅的,音效也结合相当入戏。
只是我不是很能理解,导演在中间有意或无意地穿插进了几个小笑料,这个道理何在?
我压根就不想笑,一笑这故事就毁了!
还有,那个打印店的老板用一个桔子中间钻个洞,对着电脑上的照片在打飞机,另一个人拿过桔子还能吐出毛来,导演这也太让我意外了!
故事敢不敢再纯粹一点!
雷佳音确实演得很好,然而摄影师是不是在后半场的时候和他结了梁子?
为何雷佳音倒在天台上挣扎的时候,他的下体部位这么突兀?
还能给个特写?
这又不是毛片也不是钙片!
拍摄角度问题?
你说话你有理咯虽然大嫂是最后赢家,然而并无人知道她具体身份是啥,用意何在,故事并不完全圆得很满。
还有,其实有些地方不重要的,包括去找打印店老板那一段,删除并不影响剧情,而加进来个人觉得相当毁气氛。
我特别喜欢一个镜头其实是结尾处,雷佳音在雪地上挖土,迫切地想找出那段录音,却徒劳而瘫坐在茫茫一片苍白纸上,电影瞬间打住。
这个效果是相当让人满意的。
哦对,雷佳音居然是个男的,这让我相当意外,只能怪我孤陋寡闻了。
至于片名,我并不觉得跟记忆碎片有何关系,整个故事其实讲的就是雷佳音失忆了之后忘却了整个真实的案情,并没有出现期待中的一点一点碎片涌现。
所以,建议另改名字,例如“失忆”或“杀人”或“卡涅阿德斯的船板”。
我想,故事讲的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在爱情上和事业上的利欲熏心的故事,不惨烈不阴暗,却无可奈何与无法更改。
如标题所言,长江后浪不如前浪,后浪依然值得一看。
给个四星,因为故事讲得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不足的点。
拙见,望谅。
就这种烂片也配5星?
呵呵,其实我认识这部电影的出品人,我发现打五星的,有三个都是他朋友还好我不是。
电影好坏标准不一,但是最基本的要求是人物要立得住,让人信服,故事条理要清晰,起承转合最基本的要素要有可是这部电影有吗?
全片都在梦游,老大,你拍的不是艺术电影好不好?
最后半个多小时在写一堆人莫名其妙的逃亡,逃亡也想在梦游全片不知道导演到底想干嘛!
另外再爆个内幕,这破电影的导演根本不是什么韩国那个谁,就是个自以为很懂电影的房地产老板,暴发户而已,在电影学院进修了两年,牛逼吹的山响,弄了点钱就敢玩电影了,但是为了票房又不敢挂自己的名字,就花钱买了那个韩国导演的冠名权知道为什么中国烂片多了吧
那么到底谁才是真凶?
想知道答案,唯有随着片中众人沾惹着情欲与贪念的各种私密的记忆碎片的陆续呈现自行在脑海中不断拼接,才可能渐渐接近真相。
而最后的真相既在情理之中,又在人意料之外,乃是全片一大妙笔。
其中不可不提的是,在影片的后半段,导演朴裕焕借角色之口,抛出了古希腊著名的“卡涅阿德斯船板”理论。
其大意是说,当两名遭遇船难的人若都看到同一块木板,但其只能支撑一人,那么当后爬上木板的人将先爬上木板的人推下木板,是属于自卫行为。
看的媒体点映场,看完觉得,真心是想悬疑但是不够烧脑惊悚,想搞笑却又不够认真的无法分类影片。剧情虽然反转再反转,但是还是觉得少了什么。
2016.10
雷大头!你要是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雷佳音的颜值支撑着我看下去
真是一部莫名其妙的片子。某些摄影画面还挺有意思的,能看出来导演的野心。故事表演一塌糊涂,浪费我生命
看睡着了两次,如果没有雷佳音,我是看不完的
大头永远是那很丧的无辜脸,这电影消遣看看也挺有意思
零零碎碎看了未经剪切完工的片子,觉得挺引人入胜的,虽然台词有些生硬,但设计很巧妙,猜不到的结局才让人害怕!有点《记忆碎片》、《杀人回忆》的感觉!最黑暗莫过人心,男保姆雷佳音棒棒的。
喜欢谁就要看一次他演的烂片,但垃圾指数还是没有老段的三个人蜜月高。
失忆了你就是凶手
还行,但是法律逻辑上有点问题,举个例子1是男主在封闭空间内其实是有救助义务,虽然不知道电影要表达的是不是他有罪。2高岩有力气录音,为什么打120
我说怎么会看到这玩意。。原来我下错了!没事抄人家片名干嘛。
0分。叫这个名字就该滚粗,恶心!
电影情节很简单,结尾很狗血,这都不是重点,请问哪里来的勇气用这个名字!!
故事的说法有很多种,诺兰的总是很有魅力. 故事只是表象,深藏在故事背后的逻辑和核心才能震撼人心.
两星给雷佳音的颜值
缺乏必要的逻辑
至少能让人看下去
影片本身的拍摄还是有点技术含量的,再不济也能当成一部喜剧来看,但是片名起成这样,就有点图谋不轨了吧?(也可能是出品方、制作方和发行方权力较量的结果,ps:雷佳音特别有喜感)
我觉得这电影不错啊,怎么才3.7分。。小成本,逗笑,巧合,段子,加点黑帮之类的戏谑,比你们那些假大空的烂片子好多了,你们还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