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声喊一句北野满塞!
导演满塞!
每次给北野画星星都为难,老想着我能多要几个么。
老想写点他的评论啥的,20来部片子翻过来复过去的看,越看越觉得写不出。
原先日本碟卖的少而且他也不咋有名,他片子我也是买到一个看一个,这两年他跟碟市都慢慢火了,就买到了全集。
御法度,大逃杀,以藏这些先不算,把他拍的按照年份顺序看了一遍3-4×10月那年夏天,最宁静的海小奏鸣曲性爱狂想曲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大佬玩偶座头市双面北野武导演万岁考证一下发现两部片之间没有超过两年的,还不算中间还演别人的。
最强大的是每一个相对于前一个都是绝对性的转变,一直持续着的只有那渗进细节里的悲观和戏谑。
大伙记住的追捧的都是花火啊,菊次郎啊,玩偶啊(连那年夏天宁静的海都被碟商挖出来换了一个又一个艺术的封面出碟),现在很多人看片看的越多越追求所谓的“艺术性”,说白了就是找内涵装逼卖十三。
原来大马路上撒尿的不良少年看了几个片儿以后都转身成了文学青年,撒泼成了愤青,骨肉皮成了内心坚定的摇滚女。
啊。
说一边儿去了=ω=。
拽回来。
前面说那些被捧不是说他们不好,我自个儿都很喜欢。
只是觉得单挑几个出来爱着是没法儿理解北野武的,更别说看懂双面北野武和导演万岁这俩片子了。
单就看某个导演的某个片子来说,我是更喜欢看一个导演的成长起伏的过程的。
北野武最讨喜的一点就是他比其他人坦诚勇敢,他主动把自个儿的转变过程展示给我们看了。
看双面和万岁的时候我就老觉得面前站着个糟老头,挺着他越来越结实的小肚子,面部毫无表情的说:“啊,我拍了不少无聊的片子。
对不起您了,我这就反思去。
”说完左边眼皮一抽抽。
…………他爹菊次郎,学生时代学的拳击,打小擅长的画画,出事故的中年生活……每一部电影里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
每一部自己的片子都认真去拍,别人的片子他也认真去嘲笑。
小津,昭和三十年代电影,好莱坞翻拍的恐怖片,感动多少国民的纯爱电影,忍者座头市,钢丝时代剧,奔向宇宙的科幻巨片……(甚至还有发型酷似EVA凌波丽女神的管家和蛋黄酱相关= =)北野武把自己和别人都玩了一票,还装模作样的指着那个木偶说:要怪别怪我,怪他。
果然漫才也不是白干的,吐嘈杀伤范围这么广阔。
说不定他从给自个起那个“Beat Takeshi”的名字开始就有了自嘲和自醒的觉悟了吧。
=____=
<图片3>真的喜欢上他了。
第一次接触北野武还是因为大岛渚拍坂本龙一和鲍威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觉得看这部片需要了解北野武这个人,这是他三部思考自己影片的其中一部。
从电影里看到了他以前的很多电影桥段,以及电影的明日记忆。
吐槽好莱坞电影的方式也是让人喜欢。
我认为片中的很多笑点并不是为了搞笑,而是他对自己的童年和曾经,,做出的回忆吧。
曾经的浅草小子。
喜欢他的所有电影,就用这部作为代表吧。
<图片1><图片2>
这不是什么恶搞片,原来看过《性爱狂想曲》,发现是同一类型的,不过其中的冷笑话不如《性》的冷,也不是什么自嘲,北野武自己都觉得无聊了。
我又想起《性》中主角买车的那一段,冷笑话中的极品。
不苟言笑的北野武、荒诞不羁的剧情、神经质似的演员,构成了这部极其怪异另类的电影。
北野武在片中把自己大卸八块,完全解构了一下,自嘲自娱自乐,不仅拿几部得意之作开刷,而且还恶搞了小津安二郎、骇客帝国、齐达内顶人等诸多经典桥段。
在最后北野武得出结论,他的脑子坏掉了。
万岁不是皇帝的专利,被喊了万岁他(她、它)不一定真的就万岁,也可能是自嘲。
自嘲也可以不笑,但不自嘲也许会被爆笑,这句话的前半句是给北野武的,后半段送给中国的第五代。
自嘲是一种境界,放眼望去举国上下除了星爷,再无人自嘲,是吧,于是才会有我等这些匹夫担起指桑骂槐之重任。
北野武自嘲了,这不是他的第一次,以往,当这位半边面瘫大叔不自主抽筋的时候,那幽默是可以送到你心里的,但多数时候,他一次次在镜头前表演北野武杀死北野武,也粉碎了不少视阿司匹林为救世灵药愣头青的梦想。
我听过对北野武的各种评论,也看过北野武30(《导演万岁》里说12部)部电影中的大多数,说他是大师,在他之前,他的偏激还无法超越黑泽明看人性的深度;把他说成巨匠,分明有那爽朗而干净《菊次郎的夏天》为其辩驳佐证,我们先不急于给北野武划分阶级,好莱坞尚能容活伍迪艾伦、迪姆波顿,整个亚洲也应该有个北野武。
北野武万岁了,在中国宣布自己万岁的人要嘛是自我膨胀的弱智,要嘛就是在娘胎里就膨胀好了的天生弱智。
我不知道北野武的智商是多少,也无须判断,彼得武的潜台词就是说自己很傻,向自己致敬是表面而顺便的,仅仅是看到海报的那一刻我就预感到他会恶搞自己,只是没料到他会将自己的收山作搞到故意粗制滥造的程度,我当然不会把那句“拍完这部我真的不行了...”当真,一个导演为了宣传可能什么都做得出来,此前有个吕克贝松前言不搭后语地也说过类似的话,万一是真的,我们这次倒是有可能笑着笑着就坐过了终点站。
这会是一次机智的告别?
若一个人在死前开类似的玩笑,笑过的人在其死后过很久人们才会觉察到悲伤,那是悠远而深刻的,因此也是轻易不能抹去的,彼得武会这样吗?
我们是不是该再把《导演万岁》看一遍,去发现潜藏的彩蛋?
片子很搞,但是我没有笑。
不是因为不好笑,而是我看到北野武把自己的木纳用一个木偶代替得入人三分,他在告诉我们--你们看我杀掉自己,扒了皮,里面就是你们膜拜的木头人。
就这么一条线索,足够让碳酸饮料变成烧酒。
北野武并不高深,他的“武功”甚至不如“张纪中”。
他俱备市井流氓的蛮横,他在当《大佬》的时候身上也会潜藏《座头市》的侠骨;面对《菊次郎》也会闪现《花火》的奔放;也有《明智小五郎对怪人二十面相》的多重性格,他就是北野武,一个不会惺惺作态的男人。
这是一部没有令我失望的最新作品,并至今被我津津乐道于朋友之间。
2007年秋冬之交,北野武的幽默风格除了让我爱不释手外,自己的个人意识在这部影片中也得到了催化。
记得某篇评论中说,北野武在执导影片中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幽默”,也就是说,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搞笑元素。
中国人幽默喜欢抖包袱,铺陈一大段之后抖出一个笑料,与之前的铺陈一起构成喜剧元素。
而北野武讨我喜欢的地方就在于猛一下搞你一笑,让你在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的同时笑出声来。
比如“我是——外星人——”这一段,猛然地让人笑过之后,又让人猛然回想起十年前的《菊次郎的夏天》,顿时温馨与怀旧涌上心头。
北野武和那个光头的确是老了十岁呀……我把这种风格称为:怪异。
熟悉北野武的观众肯定都知道,在当演员以及导演之前他是日本颇有名气的相声艺人,当时的艺名就叫彼得武,在他的自传《浅草小子》中详细记录了这段成为彼得武之前的时光。
所以或多或少的早年表演喜剧的经验会体现在北野武的作品当中,尤以《性爱狂想曲》和这部《导演万岁!
》更甚,两部作品无论是天马行空的叙事还是本着严肃精神恶搞的态度都是出奇的相似,只是后者多了北野武对于导演这一身份的思考,故而有人把这部作品和之前的《双面北野武》一起凑成了北野武的“自省系列”,听起来不无道理但还是有些沉重,我更愿意把《导演万岁!
》看做是北野武用自我调侃的音符谱写出的一首足以颠覆平庸的狂想曲,至于片中的那些冷幽默应该都算到彼得武这个分身的头上。
无论是当演员还是做导演,北野武好像一直发展得顺风顺水。
第一次在大银幕露脸就碰到了大岛渚这样的巨匠,而且在片子里他的戏份还不轻,这之后又有《大逃杀》、《御法度》这样的经典作品傍身,可以说北野武的演员之路走得还是相当平坦。
同时其首执导筒的作品《凶暴的男人》也获得了一致好评,并由此奠定了暴力元素在其作品中的重要位置。
可能是拍摄的黑帮片给观众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在提到北野武时人们想到的总是“暴力美学”之类的词语,但缕过北野武导演作品年表就会发现他的风格着实令人摸不透,上一部还是简约到极致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下一部就变成了用枪火交织的《奏鸣曲》,你以为《花火》里的绝望是他永恒的基调时,他又出其不意地交出了一部清新扑面的《菊次郎的夏天》。
所以说把北野武单纯地定义为某一种类型的导演都是不公平的,至少你对他是不了解的,他这种不愿意重复自己的性格让观众看到了更多面的北野武。
在相继尝试了黑帮片、喜剧片、文艺片,甚至是武士片之后,北野武开始在电影里进行自我剖析,《双面北野武》中大导演和小龙套这两种身份的互相拉扯暗示了成名后的北野武陷入的重重焦虑,而在这部《导演万岁!
》中北野武通过玩转各种类型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自我颠覆,表面上是一个导演在瓶颈期寻求出口,实际上刻意制造的loser感突出了戏谑的本质。
对于所谓的“江郎才尽”的评价,北野武以低姿态巧妙地给予了回击,甚至在结尾借医生之口说出了“北野武脑袋坏掉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骨子里的自信还是显而易见的。
在片中北野武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拙劣的模仿者,相继拍砸了小津式的温情片、爱情片、怀旧片、惊悚片、动作片,以及科幻片,在每一次失败后他都会将自己批评得体无完肤,而且还会和身着同款蓝色衣服的玩偶一起反思,在搞笑的同时顺带致敬了自己的影片《玩偶》。
如果说电影的前半段是北野武对类型片的解构的话,那么围绕着无赖母女的最后一个故事则是导演自身冷幽默的集大成者,看似毫无意义的剧情就像是北野武跳跃的思维一样让人难以捉摸。
片中的笑点并不高级,甚至说还有些愚蠢,尤其是像角色反复撞门以及敲鼓时再三出错这样的段子的确透着些冷,但当看见北野武模仿尼奥躲子弹时的神态也就明白了导演不过是玩心大开而已。
不管表面上呈现出的是什么类型,北野武的电影里总透着一种孤独,即便是这部恶搞性质的影片,褪去浮夸表象下导演的无奈也跃然而出。
有的观众一边将北野武定义为黑帮片导演,一边还要诟病其在类型上的“不思进取”,这其中的矛盾可见一斑,所以面对质疑,北野武要借《导演万岁!
》回敬那些满腹牢骚之人,这其中最妙的是北野武对于小津的模仿,酒馆里的独斟独饮以及父女间的情感代沟都被他学了去,只是怎样看都是搞笑的成分居多,北野武自己也承认他不是做豆腐的材料,由此可见大师的轨迹都是各不相同的,你做你的豆腐我卖我的炸猪排,各有市场互不干预。
片子里还有一个好玩的地方是玩偶会时常代替北野武,有时是因为作品太糟需要谢罪,有时是要跟打手对峙,再不然就是开会太无聊,简直就应了三T公司“替你解难、替你解闷、替你受过”的原则,总之在身处尴尬境地时都可以用玩偶来躲避,虽然在现实中并不可行,但也算是北野武通过电影完成的美好遐想吧。
果然是没有失望啊但我这么说好像让人觉得我很受了评论的影响,然后验证了这点,其实不是这样的评论很多时候是很个人的,作品也是很个人的,光是凭某个评论去看电影或者书籍,未必能获得同样的快乐或者期望北野武非常的能搞笑,虽然很多笑话是那么的冷,又在这么冷的冬天但是还是很欣赏这无厘头的对接戏中的那种奇正交互,若隐若现的认真和搞怪当然作品叫《导演万岁》,不是说什么导演在霸占功劳,其实也有失败,北野武自己这么说,我觉得他有点臭屁的味道在里面用这么些对接和冷笑话以及天马行空似的画面就把我,我们给吸引了,他不‘万岁’也说不过去啊片子中的玩偶是很有意思的,正如那对母女说的,一有困难就变成玩偶,想想都开心那个艾德教授还是很正面地提醒我他就是《菊次郎の夏》里面的光头佬,孤零零的扮演外星人的那个家伙
一个不端庄的人的一部不端庄的电影一个创作中的人的一次次建立与推翻一个善自省的人的一连串自嘲的展示事情的开端是这样的黑帮电影这样的黑帮电影是北野武最为擅长的但是这个傻瓜导演在内外的采访中宣言说不再拍黑帮电影黑帮电影是本人熟练的也有相应的表演存在既然说了不再拍就不能再拍了一边说不拍又拍样品给人看是奇怪的因此回到日本电影的原点像那个维姆·文德斯所爱的小津安二郎导演以没有暴力的淡淡的平民生活为主题的人性剧以温暖的视点描绘退休只是喝酒与茶就花费了30分钟以上的令人着急的电影是不会有观众来看的现在这个时代“平民”“情绪”等暧昧的话没有了有的只有没品的富人和穷人主角也不像是退休的老实的上班族看来只是个愚蠢的手艺人还有这部电影相比于小津作品是完全没有风格的平常人所接受的还是爱情故事是的,北野武还没有创作过爱与泪的恋爱电影是的!
自己也很吃惊记忆之门这个故事是数年前认识的编剧所写的失去记忆的男子和奉献于让他恢复记忆的女人的爱的故事但是这个剧本缺少后半部分问编剧他说决定让他失去记忆终止了不知道剧本的后半部分就开始拍摄电影从没这么蠢的事,又被骂了但是还没有放弃爱与泪的爱情电影这次是照顾因为意外事故而失明的画家让他回归画坛的弟子的爱与感动的故事剧本到最后为止都是完美的但是失明的画家所画的画不知道是怎样的,有美术家来询问商量的结果,谁都不知道中止了但是,为何都是女人为男人尽力的电影呢?
也有人说应该反过来拍男人为女人尽力的电影决定创作《司机之恋》这样的悲剧以司机和小姐的设定的话,故事不能前进再稍微刺激点的骗子和小商店文员这样的设定如何又出现黑帮为了不拍这个而辛苦的观众要看的是怎样的电影?
看看当今世电影市场流行民族性,怀旧情味的电影在日本是描写昭和30年代的电影热门说起昭和30年代,正是北野导演的孩提时代导演说,我比谁都了解昭和30年代给你们看真正的30年代柏油力道山昭和22年生长的时代相同生长的地方不同贫穷,差别对待,没有意义的暴力你有空的话,多干点活他说了不拍暴力但变得更加严重冷静考虑现在日本世界闻名的电影是好莱坞也重新制作恐怖电影是的,北野武还没有制作过恐怖电影我们决定是时候了能乐堂努力化的妆,但这张脸看上去并不太恐怖并且《能乐堂》这个标题也是很普通的为何穿校服和浴衣的女孩要逃也不知道谣传说这是喜剧这个镜头确定了这一点这也以失败告终实际上北野武至今已经拍了12部电影其中表演成功的只有1部要是以畅销为目标的话,还是拍新时代剧手枪不行的话,用枪如何剑术!
果然是这个苍鸦忍结果还是没有新意为何那么强的忍者会被抓住要是能从井里跳出来的话为何不快点逃这不就是脱了木屐,张开眼睛的座头市吗既然如此就拍《座头市2》,最后有人说这样的话结果还是终止了最近的电影计算机绘图是不可或缺的考虑到日本的计算机绘图技术决定应该挑战以大宇宙为主题的雄壮的科幻大片约定之日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只有两个女人的话,故事是有限的因此决定让一些男子出场叫做吉祥寺太和吉祥寺大还有替身小彗星接近地球常有的事在好莱坞的话,一定会有英雄出场用为箭在小彗星上安装氢弹像是少年漫画之类的不过有个学者在小彗星的表面发现了像人脸一样的东西突然决定让这两人为主角想要拍摄电影招摇撞骗的女人找到归宿逃避责任的男人赢得美人本是大团圆小彗星撞地球大毁灭没品的富人和穷人的大毁灭
江郎才尽的北野武,想要尝试,又浅尝辄止,你要思考自己回家思考去,拍成《恶搞过往短篇52合一》来恶心观众就是你不对了。
崇尚暴力美学而又极具个人主义风格的北野武同学,独具匠心的拍出了又一部烂片。
自恋到极致的出现从天而降的《Glory to the Filmmaker》几个巨型大字时,我知道,北野武,你以后不会再有上佳之作了。
差评不少 反正我是笑了一个严肃的老小孩刻意地安排一些冷笑话别有新意看到了他的思考 尝试 和努力对于当时出了12部片子的他而言 挺不容易的DVD里收录了“素晴ちしき休日”豆瓣条目里没有诶
不好看~虽然有些片段很搞笑
北爷玩得真HIGH…内田电影里的扮相比日剧里要好很多啊…
北野武玩high了
北野武:医生,我脑子怎么了。 医生:坏了。。。。。。。。。。。。。。。。。。。。。。。。
导演万万岁,只因砍不死。。
北野武脑残了
kuso的极致……
抛开日本人二次元笑话三次元化的无厘头+好莱坞类型片梗+时事梗(齐达内头槌)不说,最后一个电影故事是什么鬼?“假如小津安二郎拍科幻片”?
已经成为对日本国民最具影响力的男人。整部电影的风格还是偏向《性爱狂想曲》
为了拍最后的荒诞脱力系喜剧,北野武又多拍了五六部其他类型的电影,一部看七部,多值啊!(bushi 有些地方扯到没边儿,有些地方又真的挺好笑的,你还不能吐槽北野武,他自己都先说了,“脑子坏了”~
老小孩的冷笑话
吐槽神片。本影片自带吐槽。 北野武大叔的迷茫时期喜剧。还是很搞笑的。就是太冷了。
太cult了!北野武想拍属于他的《八部半》,却整出了一部日本类型片拼贴大合集,充满着自嘲和恶搞,但这些笑料大多也都是冷冷的,就像武桑那张不苟言笑的面瘫脸。前四十分钟的“创作”还算是正经,到了后面一个小时直接在各种风格的叙事中解构出恐怖、像素、性启蒙的元素对一切创作上的焦虑来了个纵情宣泄,每次那个蓝色的人偶替身出现都是作者的破防时刻,但再怎么颠覆也都脱离不了他骨子里的黑帮情结啊。
不留余地的自嘲,毫无章法的构思乱堆,停滞不前又自我重复的物极必反,心有戚戚的各种彷徨。叔的脑子已经坏掉了。
第一次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电影感到如此无聊,北野武导演的自嘲让我这种大众观众感觉莫名奇妙,找不到任何笑点。
3.5
小时候那种看完做恶梦的动画片
向自己以及前辈致敬的“恶搞”电影
舅舅内网里
080419.北野武的不会差到哪。前面感觉乱糟糟,之后才明白这是一个导演的反思解构与颠覆。而影片结尾,才知这是一次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