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中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民情风俗,看到了军阀混战和政府的官僚腐败;也从田青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一代青年的成长和看到了社会发展的希望。
从田家大院遗训的变革,也反映了这一点:田家有一块乾隆皇帝御赐金匾,上书“仁、义、礼、智、信”为田家的家训。
田老太太对它的解释是:大忠大爱是为仁;大孝大勇是为义;修齐治平是为礼;大恩大恕是为智;公平合理是为信。
后来田青《走西口》创立了“志同贸易公司”,而公司的训诫仍为“仁、义、礼、智、信”。
他接受革命党人诺颜王子、徐木匠(宝音)的影响,其意被徐木匠修正为:天下一统为仁;民族兴亡为义;自强不息为礼;福亏自营为智;以义取利为信。
后来田青从一个努力复兴家业的年轻人,逐渐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成为一个忧国忧民,为之求翻身解放的共产党人。
重新赋予了“仁、义、礼、智、信”新的内涵::世界大同为仁;祖国山河为义;家国天下为礼;刚柔并济为智;一诺千金为信。
而为之奋斗。
《走西口》既描述了山西人走西口的艰辛与悲凉,是一部山西人用血泪、坚韧、诚信写就的奋斗历程;也写了我们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成长壮大的历程。
我之所以喜欢《走西口》的姐妹篇《闯关东》,是因为我在参加革命前闯过关东。
幼小时妈妈给唱的儿歌,就是“我娃亲,我娃亲,我娃大了走关东,毛兰布,幞头青,虾米、海带吃不清”。
我曾经在辽宁清原县的一个叫谦聚海的烧锅(酿酒厂)和沈阳中街天益堂中西大药房当过学徒。
同样我也喜欢《走西口》,因为我的祖辈也走口外。
《走西口》是走包头,而“走口外”是指出了张家口的大境门,就是“口外”了。
我们家是以“走口外”经商起家的,爷爷他早年在库伦(现在的外蒙古乌兰巴托)附近,开设了一个农场。
一是种植;二是做皮毛和茶叶生意。
父亲毕瑞万和哥哥毕秀珍都去过。
那里容易赚钱,但是往返非常艰辛。
听父亲讲,爷爷在那里还成过家。
俄国十月革命后,外蒙独立,生意无法继续做了,就都回来了。
积累了一些财富,置房子买地,家庭兴旺了起来,…… 。
我之所以喜欢《走西口》这部戏,不但因为《走西口》是一部气势磅礴,描述了那个历史时期山西人用血泪、坚忍、诚信勇往直前的经历,是一部讲述中华民族为了生存而顽强拼搏的作品;而且因为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家庭也有相似的经历,看了它引起我对往事的无限思念。
看了它,同样也可以激发人们继承祖辈自强不息的精神。
许是我受电视连续剧的虐待太多,抵抗力强,基本上只要前三集看得进去,不管多么臭长,都能坚持看完。
听身边朋友同事谈论起《走西口》,一个个眉飞色舞,好像讲自己七姑娘八大姨的琐事儿;我作为一名病入膏肓的话痨,插不上嘴,干着急。
索性买来碟片,用一个礼拜不到的时间,52集全部看完。
从情节论,《走西口》可以指摘的地方很多:田青的形象过于完美,除了年少时驱逐徐木匠那一出,到后来,基本上没犯过错;豆花在皮匠铺里,醋劲如此旺盛,甚至不惜与巧巧动刀子。
与田青成亲后,性情、心胸都像变了一个人,尤其在对待丈夫的前任翠翠上,坦荡无私的像个圣女。
给人的感觉很假(无关演技);那个神通广大的诺颜王子,像儒勒·凡尔纳系列科幻小说里的尼摩船长,总在山穷水尽时扮救世主出现,令人惊喜交集;结尾更加荒诞,那二当家会在仇人们互相残杀、大事即告成功时,冒冒失失跳出来阻止刘一刀杀田青,并滔滔不绝不打自招;又在几个尚有抵抗力的大活人面前耍流氓,最后被死了半吊子的刘一刀从背后捅死,——怎么看都像个傻逼;而田青,会在亲生父亲为救他而丧命之后,立马给亲娘操办喜事,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我曾看过一部记述徽商遭际的电视连续剧(忘记名儿);比较之下,这部讲述晋商发迹史&革命史的故事,要逊色得多。
单从人物传奇故事的角度来分析《走西口》,很菜;若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这部电视剧在形象塑造方面,有几个边角人物刻画的很成功。
本文择要谈谈我喜欢的两个人物:田耀祖与梁满囤。
田耀祖:一面是个色厉内荏、报复心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反面人物,一面又有着护犊情深的人性;有时还插浑打科,令人爆笑一场。
这是个可恨可悲的小人物,又不乏小丑的可怜可爱。
他的个性多是从他的语言反映出来。
给土匪刘一刀做眼线,是他在枪指着脑袋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也是他为早日赎回田家大院,所采取的聚财手段。
“仁义礼智信”的家训,在他,基本上都要加个“不”字。
与土匪们打交道,他恨不得摆脱他们,又自知无力抗衡,只会在背后喃喃咒骂。
他与徐木匠的对手戏,颇为搞笑。
这一正一反两个人,是情敌,又有共同关心保护的对象。
正所谓休戚相关。
与徐木匠的交锋上,每一次,他都是理屈而词不穷,最后反而把徐木匠抢白得起身开溜;他手无缚鸡之力,斗勇方面不行,对着人的背影唾弃,或跳着脚的咒骂,是他的拿手好戏;对待徐木匠方面很多细节,都能体现出他的挟私怨报复与良知未泯的矛盾:他虽然咒骂着让徐木匠死,却在徐被通缉时,叮嘱“小心别给人打死了”,甚至在最后,他想阻挡徐木匠回山西与他老婆淑贞成亲,怂恿刘一刀抢劫时,仍然不愿伤他性命,而是一再叮嘱:这次分红的钱他统统不要,只要徐木匠这个人,而且一定要活口。
中国人的护犊情深,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对儿子田青自是百般呵护,在梁满囤休妻再娶之后,他为给女儿报仇,施行了一系列阴谋诡计,不仅令梁满囤的生意血本无归,也令他伤尽脸面。
这些因爱而生的报复心机令人心惊;他自知罪孽深重,为了得到与后辈亲近的机会,不惜多年来隐瞒自己的身份。
然而骨子里,对亲情与父纲不无向往,他让女婿梁满囤认他做干爹,连声呼唤,连声答应;又借着醉酒,死乞白赖让田青认他做干爹。
——他是个无余地回头的浪荡子,又是个可悲的父亲。
梁满囤:和田青的家训类同,他的处世格言,多是“我爹说……我爹说……”。
然而他是个从小被纵容着长大的穷孩子,爹娘娇惯他,年长他九岁媳妇儿丹丹凡事依从他,惯出他的自私、“蔫儿坏”;在走西口路上的惨痛经历,以及在皮匠铺,裘老板为考验他,把他放置于一个残酷的生存环境下。
所有种种,使得他爹传授给他的那些淳朴的为人处世原则,在他心里被严重扭曲。
他成为一个见利忘义的负心郎,一朝得志语无伦次,以至于不识好歹,恩将仇报,为虎作伥。
在梁满囤身上,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阶级局限性:农民的狭隘偏执,商人的唯利是图,暴发户的轻狂乖张。
然而梁满囤也是可怜的。
身边的田青是一面镜子,处处照见他的不足、愚蠢。
田青各方面的成功得意,是压在他头顶的大山,他没有田青的文韬武略,没有田青的长相出众,也没有他的聪明才智。
要寻找翻身的机会,要出人头地,势必得寻找捷径,付出代价。
这便是背叛田青的姐姐丹丹,给裘老板做上门女婿。
梁满囤也是善良的。
迫于裘氏父女的压力,他不敢孝顺爹娘,偷偷让何先生给爹娘十块大洋;在他破产翻身后,命令巧巧给他端洗脚水,却又心疼她怀有身孕,把脚盆从她手里接过。
及至后来,他把房契还给田青,为夺取那笔可令田青起死回生的货款而丧命。
梁满囤的表现,一直令人看不入眼,可你对他却恨不起来。
他承受屈辱的耐力,他的自卑,莫不让人心生同情。
梁满囤只是个农民子弟,他接受的训诫,只能够做一个出蛮力不需动大脑的农民。
而从商之道,首先是儒学。
故成功者多为儒商,后来他在待人方面,向田青学习,只是,在从商之后才开始的启蒙,来得太晚了。
1.对这种题材不太感冒,和爸妈一起看了以后,莫名被梁满囤圈粉……后来《大秦帝国》一出,哈哈,我太有眼光啦!
果然好的演员到哪儿都能发光!
富大龙老师是男神!
2.这部剧很难得的一点,是把正角(男女主)和反角(梁满囤)的故事都叙述得很丰满,两条线齐头并进、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可以鲜明地看出不同性格不同观念的人物一步步走向的命运。
3.对反派(其实不能这么笼统地定义)梁满囤的刻画尤其出彩,甚至我觉得编剧对他的用心程度比主角更甚。
在他身上,你能看到太多自己或别人的影子,懦弱、自私,但其实也没有那么坏——至少你自己不觉得。
而往往在他人的人生中,你就是个大反派。
4.这剧还描写了地方文化、商业理念啥的,记不太清了……
http://my.tochgo.com/Blog.asp?id=10539&BlogID=13417
最近每天晚上,一直在观看电视剧《走西口》,田青和梁满囤的关系,一直是该剧的一个重要的焦点,随着剧情的发展,总觉得田青一直在以德报怨,不管满囤怎么损害他的利益,破坏他的声誉和买卖,他都不予计较,一如既往地帮助满囤;而梁满囤一直在以怨报德;真替田青打抱不平,真恨满囤,怎么那么自私,狭隘……剧情的最后几集,发展到满囤根据贪官吴玉昆的指使,买下了田青的志同公司,并答应协助贪官将抢田青的皮革到恰克图去卖,瓜分田青的货款;他洋洋得意,在大街上坐着田青的马车耀武扬威,被巧巧赶出家门,我就想,怎么满囤这么坏,一点良心都没有!
没有想到,昨天晚上,这部电视剧的大结局演到,满囤在留给巧巧的信中,将房契又还给了田青;在吴玉昆官兵的包围下,满囤在抢到货款后逃跑,被官兵击落马下,幸被徐木匠和李义所救,他在徐伯伯怀里死去,临死前掏出了藏在内衣里的被鲜血染红的钱,让徐伯伯转交田青,说这样做是为了帮助田青东山再起,并且笑着说,我这条命还给丹丹(田青的姐姐,被满囤所休)了,告诉田青,钱我给他要回来了,我跟他斗了一辈子,到头来我这个姐夫还是比他强……他含笑着死去了。
这时候,我才明白,其实满囤在他人生的最后阶段,已经理解了田青及其死去的丹丹对他的情意,已经忏悔了过去的错误,并且以生命为田青挽回了损失,使贪官吴玉昆的阴谋破产。
这在一个过去胆小怕事,自私狭隘的人来说,真不容易,是一个大转变啊!
看来,善恶没有绝对的,可以互相转化,记得《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出狱后偷了神父的瓷器,在其他人的追问下,神父并没有责怪他,反而说“是我送给他的”,冉阿让特别感动,灵魂收到震撼,发誓不再偷,从今以后变成了一个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人;后来,他特别关心他工厂里的贫穷女工芳汀,并收养其女儿柯赛特,把柯赛特抚养成人。
应当说,在《走西口》这部电视剧里,满囤也是受到田青及其姐姐胸怀和无私帮助的感染,才良心发现的。
这部电视剧的结尾让我长出了一口气,满囤终于恢复了他善良的本性,像个农民的儿子了。
他含笑着走了,他终于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被父母捡回家(父母估计没有生育能力)的翠儿、父亲走了的遗腹子王南瓜、从小丧母的巧巧都是独生子女倒也罢了,父母都挺健旺的满囤、家里过得挺不错的鲍晋中、田耀祖等这些都是独生子女,龚文佩一个人给他爸和他叔叔两个当儿子,当然更是独生子女;翠儿的亲妈好不容易要生孩子,还双双死了(孩子丢了再生一个不违背计划生育政策,就这都不行),……这里面除了田家有俩孩子,和田青后来估计有两个以上的孩子外,剩下的都是独生子女……田青从小的愿望是把家里输给人家的房子赎回来,后来也果真赎回来了,但是后来又卖了;他自己在包头买了不少房子,后来也卖了;裘记皮匠铺要赔光了的时候,满囤很高兴地说咱们是坐商至少咱有房子卖房子也不能饿死之类的,提醒广大观众不管房价都高都得存房子以防止经济危机。
二手房交易市场真是红红火火啊!
上高中时候看的,之前有看大宅门、大染坊、乔家大院类似商战题材的的经历,感觉应该也不会差,然而剧情和很多桥段让我这个山西人感觉跟吔了屎一样。
田青一直把仁义礼智信的家训挂在嘴边,正经生意没见怎么做,靠黑白两道吃得开到处惹是生非,30集了生意还没有步入正轨,发迹就靠卖假鹿皮以次充好?
你让那么多老老实实做生意的晋商脸往哪放?
居中还充满了导演和编剧对山西人的刻板印象和文化强奸,比如说山西人吃面就是看醋好不好,你多研究一下山西的面食文化会死吗?
结尾为了政治正确更是尬出天际。
在我印象里,好像就是从这部剧播放那一年开始,央视制作的正局越来越浮躁,逐步丧失内涵,到现在基本没人看了。
这几天硬是连续看了好多集《走西口》,之前看过前7集,后来就扔下了。
最近因为要清理硬盘(硬盘上装了不少影视,被塞满了),想到要消灭一部分,看完删除,于是就从《走西口》开刀,没想到一路看下来竟被剧情给带着走了,一部国产电视剧能让我连续看下去,真是不能想象。
本来这样的电视剧应该是在家里吃过晚饭陪着奶奶爸妈看的,权讨老人家欢心。
今晚看到28集,一共52集实在太长。
到网上搜了下每集的剧情介绍,看过后,就不想接着看这部剧了,故事梗概已经知道,再看下去也没意思了,我发现打消你对某个电视剧兴趣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前看剧情介绍。
其实国产的电视剧,一开始便能猜出故事的走向和结局。
这也是我不爱看国产剧的原因。
刚才在豆瓣上看了一些关于这部剧的评论,观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
在豆瓣我给这部剧打了三颗星,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但因为没有看完,所以总体也不好评论什么,从前面来看,应该是还行的,打发时间不错。
同种题材的电视剧也不少了,比如《闯关东》,这部剧我没看过,据说很好看。
还说《走西口》,我挺喜欢苗圃扮演的豆花这个女人的,还有那一曲“哥哥你走西口~”,听了总有哀婉悲壮荡气回肠的感觉,越是淳朴的民间的越能打动人吧。
不过《走西口》这部剧与晋商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且动不动扯上家国天下民族大义,有点令我反感,觉着假。
还有那个田青,完美的还是个人吗?
丫的,央视又来忽悠老百姓。
什么央视开年大戏,第一集讲徐木匠受伤,田家少奶奶救下他,他是兴中会革命党;第二集讲田耀祖输掉老婆、田产、房屋。
接下来徐木匠救下淑贞帮助她养大田青……我们再看《南方有嘉木》的情节:小说开头讲林藕初救下太平军乱党吴茶青;后来讲杭九斋输掉了茶庄、房屋;杭天醉在管家和生父吴茶青帮助下赎回了家业,天醉却不认亲身父亲……这不都差不多的情节吗?
我太郁闷了,央视怎么能上这样的电视剧,忽悠观众至此?
有都看过的人么?
说说吧。
梁满囤和田耀祖是这部剧的演技灵魂人物,田丹丹和翠翠最可怜,杜淳演技一直那样,感觉没啥波动,豆花前段还好,一过30集感觉脑子有坑了,说话做事都变得不过脑子了,编剧脑子有问题!
剧里还有朴树的妻子吴晓敏演的香儿,田青的妈一直没老,衣服一直那么多年都没穿坏,化妆师技术太烂,当时没注意,重新看才看到,总体来说还算可以,当时山西人大都爱看吧
田青小心眼的男生,自己喜欢翠翠,时不时的提一下,还不准豆花和鲍晋中一起工作。但是对敌人却分不清善恶。毛主席说过,分清敌人和朋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所以,我觉得他一般。
一点也不喜欢田青,蠢得像头猪🐷
老佛爷的菜啊。。。
硬伤太多,不靠谱
后面几集死人死的频率太高。有的地方挺感人的。
这也叫老实人,神经病还差不多
看到了杜淳,嗯那我当年看的应该是闯关东。
没有闯关东好看
开头还可以,后来越来越渣
x
我怎么觉得很矫情啊
每次一听到那句“走嘞!”就意味着又要走西口了!当时看觉得苗圃特美,现在才知道男主居然是杜淳,不过演员演的都很不错,好看!
经典电视剧,男女主演技和颜在线
看到最后确实无法产生共鸣
那时候跟着爸妈一起看的,不知道为啥,一看到这个我就想起来我数学作业没做好被痛骂的事情了……
。
好剧!
剧情真是烂,演员有演技却在剧中表现差强人意,只能说导演不行,编剧不行,很好的题材给毁了。
比闯关东差远了,看到三分之二处简直就想狠狠心弃剧,给我带来了又一次的国产剧阴影了呵呵
居然看了这么一部沙雕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