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传奇
BlackBerry,黑莓
导演:马特·约翰逊
主演:杰伊·巴鲁切尔,格伦·豪尔顿,马特·约翰逊,加利·艾尔维斯,绍尔·鲁宾内克,迈克尔·艾恩塞德,里奇·索莫,赵胜汪,米歇尔·吉鲁,马克·克里奇,劳拉·席勒维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2023
简介:在1990年代的加拿大,麦克(杰伊·巴鲁切尔 Jay Baruchel 饰)和道格(马特·约翰逊 Matt Johnson 饰)是黑莓的创始人。麦克在大学毕业前两个月决定辍学,他们两人共同创立了这家科技公司。起初,他们开发的移动设备虽然存在缺陷,但却能够接收电子邮件,这在当时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 麦克和道格的天才..详细 >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 都是断崖式的 徒留当事人原地惊愕
3.5//黑莓Q10曾经是我的键盘机top1 可惜我入手时间太晚 苹果已经掀起了它的狂潮//选择手持镜头和伪纪录片的表现形式 可能是想增强影片整体的时代质感 只能说是有效果但不多//这些具体的衰落的品牌史估计有一大半能把原因归结在创始人或主理人身上 而衰落本身却总能被电影讲述成一次理想主义的落败
始于创新,死于被创新。黑莓从辉煌至彻底消亡的步履,跟塞班诺基亚是何等相似。从Mike沉迷于“嘀嗒嘀嗒”按键声作为黑莓苟延残喘的最大推销理由开始,注定被时代抛弃。核心叙事点,基本抓齐,最大问题出现在剪辑上,从打并购战开始,一路凌乱。
全程90%都是手持摄像真的有必要吗?全程都是在手持的摇晃和动不动就拉近特写中完成的。也许想要呈现得像是纪录片所以很多地方也在用一种似乎是偷拍的方式来进行,但是并不会让人感觉这就是完全的史实,反而有很强的虚伪感。Mike的确创造了黑莓,或许在一种程度上说如果没有他,那么我们也许到目前掌上科技都不会如此发达。但就是因为这样也导致他的骄傲和自大在不断膨胀。当他原地踏步拒绝承认键盘消失是趋势的时候他就已经败了。他对于苹果的预测没实现,到了今天我用ipad看完这部电影,用iPhone写下这篇短评,这一切显得更加讽刺。不可否认不管是黑莓还是iPhone的诞生都是跨时代的值得被铭记历史的。但是单论这部电影来说拍得很无聊。(还好pinky不知道这部电影,不然得被冒犯死。
没有永远辉煌的品牌,只有一波接一波的潮起潮落。苹果也终会有没落的一天
比较常规的传记片 感觉经商始终是逃不过意见不合分道扬镳从此绝交永不往来 创始人发型一换气质人格都变了 从社恐阿宅变成商人算不算是好事这不好说 不过公司扩大人员变多也确实需要改变工作方式需要管理 这也是做大之后无法避免的吧 产品是否流行有时确实很难说 大概确实没有什么永恒潮流永远都在变化 里面出现的当年的游戏电影等物品比较有意思 偶尔的手持镜头太晃了感觉毫无必要 总之总体中规中矩 还算可以看下吧
很一般,相比黑莓更喜欢诺基亚,拍诺基亚估计有看头很多!
最多一点半
前半部哒哒哒节奏收紧看得太开心了,后面泄气可惜了一点,不过是我更愿意看到的那种传记片,比Air和Tetris好,打个虚虚的四星
其实黑莓后来做政府和车,都还挺厉害的
故事讲的蛮清楚,不过黑莓死也不能全赖华强北吧哈哈哈。产品僵化肯定会被吃掉啊,就像苹果现在的发布会也是越来越鸡肋。另外Mike老兄也是不太会做人,甩了哥们儿卖了合伙人最后还是给公司干黄了,但这样的设定看起来虽爽也还是太脸谱化了,确实像一场闹剧。
原来黑莓曾经有个瘦长条版Logan Roy,华尔街大鳄收拾nerdy程序员这场戏完美再现了Logan金句you guys are not serious people... 黑莓被华强北坑死后的片尾曲一出来,让我觉得创作者是不是先有这歌的梗才想到拍这片的.....
3.5
俄罗斯方块,黑莓……下一个拍什么呢,诺基亚吧。
节奏和人物刻画对比TSN和大空头还差了不少,导演Matt Johnson显然更注重喜剧表现,自己也演最大的搞笑担当,但真从喜剧层面来讲又不如硅谷辛辣。能看出Jay Baruchel也在努力突破,可惜Glenn Howerton太夺目。这片子的整体气质更适合多伦多,在柏林虽然观众看得很开心但获奖希望渺茫。贯穿始终的made in China=质量差这点估计会阻止片子在国内面市了。
喜欢喜欢
在刚开始的时候突然结束,这剧本也是够迷的
我居然还有4个旧黑幕手机!
《气垫传奇》公式化差口气,《俄罗斯方块》强加政治线,《黑莓》有社交网络那味儿了,姐当年还是黑莓粉,嚯!有谁懂触屏用拼音九宫格的痛啊,键盘26格就是很有安全感啊!从头到尾看似是90年代的片子,直到COO说希望过了今晚你们都变成男人而不是只会玩鸡鸡的巨婴男孩,现场唯一的女性眼神错愕,如果不是争取男女同权的今天,这个女性镜头根本不会给到,就算给到也是以男性的战利品出现。区别于阿本和达蒙的戏霸和金句浮夸堆砌,黑莓更多的是用电影语言进行表达。
背锅侠之Made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