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潛水》 是李察‧艾育亞迪(Richard Ayoade)首次執導的劇情長片,成績十分不俗。
由開場始,觀眾不難發現高達(Jean-Luc Godard)的痕跡和影響,單是開場的字幕已是高達慣用的形式,然後電影選用的主調顏色(紅、白、藍)、在電影中插入電影片段、正面鏡頭、突然斷裂的音效、敘事的跳接和一再出現的打字機,都叫觀眾聯想到高達身上。
雖然導演故意運用高達電影的元素,但在敘事取態上,他就更接近杜魯福(François Truffaut)多於高達了。
《愛情潛水》這故事明顯要與杜魯福的《四百擊》對話。
除了有論者指出結尾的海灘場景引自《四》的尾場外,《愛》中其他敘事元素與《四》也極為相似︰同是成長故事,同樣有學校場景(同樣在教室中傳紙仔),同有校園欺凌,同樣有出牆的母親;而當中最為不同的,就是父與子的關係。
法國新浪潮無論是在電影手法上,還是電影的內容,在在都看見挑戰上一輩的能量,而《四》更是其中的表表者。
主角 Antoine 從一開始就要跳離父輩,然而代表著父輩的權力(父親、教師、守衛、警察、監獄、精神科)一而再的把他抓回來(社會中的四百擊)。
到最後家庭撕裂(原來父不是子的父,而母則紅杏出牆),主角逃離父輩最後逃到海邊,看著浪一浪接一浪的湧回岸,彷彿整個自然界也與父輩合謀的要把他推回去,電影就停於此,而這也是主角的成長內容。
然而《愛》中的父子,則是承繼多於反叛。
雖然《四》中的父和《愛》中的父同樣在社會上不成功,但《愛》中的父親更見柔弱。
每逢他遭遇挫折,他就會浸沉在他的檸檬水中,並(隱喻地)潛沉到他的海底世界(因而他成為了海洋學家,而這片也因此叫作 Submarine)。
而《愛》中的子則在此柔弱上與父認同了︰當他在愛情上遭遇挫敗時,他就重複父親的動作,浸沉到自己的「海洋」裡去。
這裡就看到與《四》的差異︰《愛》中主角的成長不是從童黨友誼而來,而是從愛情而來,而主角對愛情的沉溺,並且電影表達這沉溺的畫面,又叫人想起另一部電影《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我們或許可以在這裡批評,說艾育亞迪沒能承繼《四》中以自傳式的自我對公共世界的回應,而單純的回到私我的感情世界中,然而男女主角在廢墟中談戀愛還是能從私我的感情世界,折射出導演對當前人與人關係的態度。
箇中的關鍵,除了是廢墟中的「浪漫」外,還有女主角皮膚上的濕疹。
男主角看上女主角,除了是她的獨立特行,也因她身上的濕疹,濕疹成為男主角接通女主角的刺點。
這刺點集合美與醜於一身,既是吸引,亦是阻隔。
他們的愛情始於此,中斷於女主角皮膚復元時,而再續於濕疹又再起時;這呼應著男主角父與母的關係︰他們多年來表面上平靜如昔,就像女主角復元後的皮膚,像是完好無缺,但他們其實多月來沒有性愛,關係已是千瘡百孔;當母向父表示她為舊情人手淫,濕疹再次浮上水面,竟又成為他們修補關係的起點,使他們重新有性有愛。
這與在廢墟中戀愛同一道理,美與醜同冶一爐,這也是工業社會後現代主義的美學觀,幾十年來延展至《愛情潛水》,也是如此。
電影最後一幕明顯是借鏡於已經被借鏡數百次的,《四百擊》片尾的場景調度。
若果說《四》片尾主角的成長是灰暗,發現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壓制(四百擊),那麼《愛》的片尾則是有亮光的,從醜中看到美,或許說醜與美是一體兩面,共同進退,辯證地結合在一起。
我成为了 奥利弗之后一直重复 这首{it i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唱片B面 用来失落时听 放好唱片 看到乔丹娜送来的 圣诞礼物和卡片 我觉得很失落 或者说 失落期开始我漫不经心的躺下 周围的一切变身 汪洋大海 电视机和床头柜 迅速下沉 一切都不存在了 只剩下我和床漂流在大海上 而且天气很阴 海水汹涌起伏 我不知道是否可以幸免于难 我打电话给乔丹娜 可她始终不接 我去了我们之前一起划火柴的河堤边 又一个人躺在我们曾经玩耍过的废弃浴缸里面 目光呆滞 一言不发 我站在窗前看着你 你也看到了我 可是目光充满轻视 实验课 你在和别人玩我们一起玩过的游戏 我还是一言不发 我在想 也许38岁的我 将对这些事释然我希望可以写张这样的纸条:“尊敬的 Davey先生 请允许奥利弗离开课堂 因为他小小的心已破碎 你真诚的 奥利弗 泰特”在爸爸的工作室 小心翼翼的摆放实验瓶 喝柠檬水 看贴满一整墙 那次我们一起在桥下拍的宝丽莱 对着鱼缸发呆 坐在游泳池边很久很久 突然而又毫无征兆的起身 越过门栏 选择最偏僻的一角 优雅的纵身一跃 而起来时候 却在浴缸里面 面无表情 又躺下 将水面拨乱 在另一个一再出现的梦里 我偏执的将结局反复上演 在那个梦里 天色渐暗 我错把一个女孩 当作乔丹娜 一个和她有着一样身材和发型的女孩 但当她转过身来 我却发现 她和乔丹娜没有一丝相像 她问道{我认识你吗?
} 我一脸失望的说{不认识 你不认识我 你根本不认识我} 我想即使等到我38岁的时候 对这些事仍不会释然 乔丹娜 等我长大 依然会想着她 我一个人在不明亮的下午 穿过操场 吃饭的时候 点了土豆泥 我很认真地看着它 但仍然无法下咽 直到我写下 我自杀的理由{1 事情一团糟 2 让父母痛苦 3 再也见不到乔丹娜}
少年心事如潜水艇,藏在六英里深的海底十五岁的恋爱总是格外简单,满腹心事的奇怪的男孩一直独来独往,发现一个女孩好像和自己一样特别,于是就格外关注。
男孩说,绝不能让原则毁了我的求爱计划,我一定要妥协。
男孩被校园霸凌时会示弱承认自己是基佬,但就是不愿骂女主,因此被暴打。
然后人尽皆知,他保护了她。
她也终于承认了他。
海边的花火,铁道边的废弃浴缸,她红色的胶鞋在沙滩上飞奔而过,依偎在老工业区的深吻,和男孩被女孩用火柴烧焦的汗毛。
男孩的爸爸也很可爱,知道儿子恋爱后在送给儿子的磁带里还加上了几首失恋的歌,告诉他世事无常,虽然我们的目标不是这个,但是激情难以维持啊。
男孩在第一次时穿上正装坐在家门口焦急的等待,甚至连事后信都写好了,你说十五岁的男孩子怎么能那么可爱。
其实是因为OST才去看的电影,Alex真的是月球上的男人,温柔到骨子里。
🌙1. Glass In The Park2. Piledriver Waltz3. Stuck On The Puzzle4. It'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5. Hiding Tonight
少年心事如潜水艇,藏在六英里深的海底十五岁的恋爱总是格外简单,满腹心事的奇怪的男孩一直独来独往,发现一个女孩好像和自己一样特别,于是就格外关注。
男孩说,绝不能让原则毁了我的求爱计划,我一定要妥协。
男孩被校园霸凌时会示弱承认自己是基佬,但就是不愿骂女主,因此被暴打。
然后人尽皆知,他保护了她。
她也终于承认了他。
海边的花火,铁道边的废弃浴缸,她红色的胶鞋在沙滩上飞奔而过,依偎在老工业区的深吻,和男孩被女孩用火柴烧焦的汗毛。
男孩的爸爸也很可爱,知道儿子恋爱后在送给儿子的磁带里还加上了几首失恋的歌,告诉他世事无常,虽然我们的目标不是这个,但是激情难以维持啊。
男孩在第一次时穿上正装坐在家门口焦急的等待,甚至连事后信都写好了,你说十五岁的男孩子怎么能那么可爱。
其实是因为OST才去看的电影,Alex真的是月球上的男人,温柔到骨子里。
🌙1. Glass In The Park2. Piledriver Waltz3. Stuck On The Puzzle4. It'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5. Hiding Tonight
青春期就好像带了助听器的耳朵,别人听来一般的声音,在青春期的孩子听来已经如雷贯耳,出奇敏感。
此部电影节奏稳健,人物稚拙可爱,有几个出彩镜头。
1. 表示那个重要的星期五,镜头从早上闹钟的5:55直接转到晚上的17:55,单独担忧的奥利夫转到与父亲一起担忧。
2. 失恋的奥利夫在床上睡着,心潮澎湃中,床被置于波涛汹涌的海上。
电影的分段好比是写essay,使得电影更贴高中生,虽然最后的和初恋女孩和好有些牵强附会。
电影配乐也非常棒。
才情横溢的作品。
类型/Genre(s):Pop/Rock,Alternative/Indie Rock,Alternative Pop/RockSubmarine (潜水艇)是Alex Turner的首张个人EP。
它于2011年3月18日在英国由Domino唱片公司发布,EP里包含了Alex Turner为电影Submarine写的六首原创歌曲。
潜水艇是Richard Ayoade的导演处女作,原作是作家Joe Dunthorne于2008年发表的同名小说。
Submarine 在电影中成为了一个隐喻,男主角Oliver在百科全书里看到超声波被用在潜水艇上以确定位置。
而人类是听不到超声波的。
可是在海报上,Oliver把自己当做了一艘潜水艇想要探测周围事物发出的超声波。
电影是一部温柔的,具有幻想性的青春期喜剧,大概内容是一个十五岁小男孩Oliver Tate的成长故事。
导演从Oliver的第一视角出发,记录了他和女朋友的相处过程,以及夹在父母破碎婚姻中时略显不成熟却真实的心理感受。
Alex的专辑里总共有五首歌,包括:"Stuck on the Puzzle","HidingTonight","Glass in the Park","It'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 和 "Piledriver Waltz"。
在电影里,这些歌曲以片段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情节之下,从旁观者的角度解读了Oliver的视角,歌词也成为了场景的补充旁白。
1. Stuck on the Puzzle【百思不得解】
我站在迷雾中心,努力想找到回家的路却怎么也无法迈出脚步,因为好像不管怎么走都是错的。
如果说这世界上会有些歌是打开听前奏三秒之后就会爱上的,那这首一定是其中之一。
“I'm not the kind of foolWho's gonna sit and sing to youAbout stars, girlBut last night I looked up intoThe dark half of the blueAnd they'd gone backwards”2.HidingTonight【今晚要藏起来】
我们会错过,会做错,但总会有明天,明天会更加美好。
我们一起在海边放烟花,奔跑,互相拥抱,亲吻,在对方耳边说悄悄话,然后开心的大笑。
和你在一起的每一秒钟都是快乐的,我好想把全世界都捧到你的面前,再把关于我的一切都告诉你。
可是我最后只把所有的情感都放在歌词里,用力塞到你手上,装作若无其事说一句 “Just nothing, just take it."”And I will play the coconut shyAnd win a prize even if it's riggedI won't know when to stopAnd you can leave off my lid, and I won't even lose my fizzI'll be the polka dots typeI'll know the way back, if you know the wayBut if you are, I am quite alright, hiding today“3. Glass in the Park【公园里的玻璃】
生活中发生的意外,意外失去的痛苦,我多希望可以为你分担所以我用这首歌来告诉你:没关系”There's glass in the parkDarling, I can't help but keep making appointmentsTo sweep beneath the climbing frameIf the sun's in your eyes,I'll tighten your blindfold, babyDon't worry your foot won't get cutStrut carelessly“4. It'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难以绕过风】
我想要逃离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可是回忆就像风在我身边,怎么都绕不开简单的吉他伴奏加上深沉的吟唱,就是少年最深的心事“Looking for a new place to begin,Feeling like it's hard to understand,But as long as you still keep peppering the pill,You'll find a way to spit it out again.And even when you know the way it's gonna blow,It's hard to get around the wind.”5.Piledriver Waltz【大力士华尔兹】
我错了,我很遗憾我会胆小,会胆怯,会以自我为中心但我希望得到你的原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选择和你同进退这首歌的歌词最让人摸不着头脑,就很像陷入热恋的人们在东拉西扯的聊天”I etched a face of a stopwatchOn the back of a raindropAnd did a swap for the sand in an hourglassI heard an unhappy endingIt sort of sounds like you leavingI heard the piledriver waltz“影片开头,老师布置了”What Kind of Young Person Am I" ,以自我认知探索为主题的文章。
Oliver 给出的寻找自我的方式是把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抽离出来。
他希望他的人生可以像一出肥皂剧,这样一来就可以在危机出现的时候选择关闭频道,把太戏剧化的情节存下来等有心情了再看。
于是大部分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当做主角,甚至导演,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那些不符合预期的现状。
Oliver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孩,他有一部分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成熟和冷静。
但他也毕竟还只是小孩,他还不知道,找到自我的终极答案是把自己从主角的位置上拉下来,做一个普通人。
图片来自电影截图或网络背景资料:https://en.wikipedia.org/wiki/Submarine_(EP)
80后们一批批蜕去曾经青涩外壳,毕业的工作的结婚的有BB的。
开始过上有规律的生活。
成家立业什么的。
在昨晚看这个电影之前4个小时,我接到一家很感兴趣的公司的电话,告诉我可以去上班了。
于是我也要开始一段新的生活了。
误打误撞地进了影院,完全不知是一部如此青春美好细腻文艺的电影。
胡思乱想什么都不怕的年龄,会去幻想自己的死亡是否会构成这个世界一个盛大的典礼。
却不是没心没肺,还会偷偷留意树林里划火柴的女同学,为自己伤害了同学而内疚去给她写“LOVE LETTER”。
面对身强力壮的男同学的欺负,会勇敢地去维护自己的女朋友。
然后约定好在屋里一起do sth,又羞涩地认真穿上西装摆上鲜花正襟危坐等待门铃的响起。
音乐很赞,坐着听到了最后。
很多画面的感觉也很棒,最喜欢的几个桥段:两人同时跪在火车轨道下面,在火车飞速穿过巨大轰鸣的同时,女生强吻了他,并一张纸拍了下来。
他瞪大了眼睛,还被笑“很逊”在海边一起骑着喷射出烟花的自行车,仿佛是火箭一般的快乐失恋后,放老爸给的音乐,一头栽倒在床上,镜头切换,屋里满满地涌出了海水,身边的家具房子渐渐淹没,只剩他蜷缩在床上独自漂流。
那个镜头的音乐和颜色太赞了还有他失恋许久后,突然有天冲到爸妈屋里说不行,我怕我到了32岁还是不能过去。
就是这份感情让我触动了下。
还没有成熟到看什么都不悲不喜,知道什么都可以过去,不会受伤不怕寂寞,知道everything will just be ok.年轻的时候很多事都会让自己肾上腺素飙升,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因为一次考试,一个女生而改变了颜色。
觉得自己到了32岁这份失去她的遗憾都还会在。
年轻真好。
这一看就是文艺小清新到让人牙龈酸软的海报把姐观看的时间一直延后到实在于同个时间档没有其他选择了才入场。
看那个发型,那身制服,还有那个标题,有点历史的老家伙自然就会联想Beatles那部超朝代的cult片yellow submarine(cult片不等同于血腥暴力卖肉好么,亲)。
坐下来一看,果然就是岛国出品,具体事发地点请恕我地理不好,没有概念,只是那个口音就连能无字幕啃下Black books身为Simon Cowell同好会的某只也深感错乱,三不五时地借助字幕。
故事地点本人不详,年代则是电影中不详,其中有一段男主角自拍的video用的是super 8(我就说现在已经进入80后老屁股们集体怀念青葱岁月的档期了),家中放歌用的还是卡带(我人生最后一盘卡带购买于1997年,张雨生最后一张专辑),故此大约可将故事安放到80年代,虽然其实影片中发生的事件无关乎时代,但是给出这种带点间隔的背景,会有一种“(伪)自传”的错觉,而我等老屁股除了安享那份“真情实意”之外还可以借这点微光伸去手去翻摸记忆的仓库,偶尔触到G点,自会颤抖不已。
海有多深——至少一万里么,儒勒·凡尔纳写的。
男主角的爸爸说有1000 miles(要死了,不会换算公制)。
这件事在影片中很重要,因为男主角最后问女主角说“你知道海有多深么”?
然后着红的女生与穿蓝的男生,手拉手,走到海水淹没膝盖的位置。
大海是生命,极深处是没有生命可以承受的黑暗压力,人生就是那一艘潜水艇,在青春期的时候,它决定启航,嗯,不多不少,先下潜个0.5米好了。
青春期有什么重要的事呢?
那就是恋爱,恋爱,以及恋爱。
影片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恋爱,恋爱以及恋爱——纯纯的爱,接近大人世界的爱,以及大人的爱。
怎么爱上的?
谁还记得,而且who cares?
重点是那个女生梳妹妹头,穿鲜红的大衣,配蓝紫色的legging,命令你跪下!
闭上眼!
然后按住你的头吻上去。
十年后那艘潜艇下潜到1000米2000米的时候都不会忘记。
人生课堂lesson1:做错了事要诚恳的道歉,会有好报的哦爱了之后就是做(不仅单指床上)——爱可以凭本能,不用书本不消学习不要人教,做,可是经验的一部分。
本片男主角最大的特质,就是在镜头落到他身上之前,其人生经验是一片空白(他向老妈宣告自己有女友的时候,他妈那个表情整个就是“我一直以为你是gay啊”的样子,笑倒一片观众),潜水艇还只是他墙上的一副画。
他用来面对现实事务的手段就是——书本,而这位“人类最好的朋友完全靠不牢”的印象只怕也同样印刻在很多人年轻的记忆里。
于是有了诸多笑料。
破处那一天男主角搬出各种老套桥段大串连(姐笑得都要昏过去了有没有,这一幕如此熟悉啊我的妈!
),最后还是一封很幼稚但真挚的信让他顺利摆脱了“青头仔”的身份。
人生课堂lesson2:任何装模作样的猴把戏都比不上诚恳的一句话。
然后就像最近如粤语长片般演到观众都个个犯困才落幕的xx离婚事件——没在一起的时候,媒体希望他们在一起,在一起的时候,媒体希望他们快结婚,结婚了之后媒体就等他们什么时候离婚了。
媒体里的故事都这样。
影片的第三part包括了两层危机,男女主角puppy love的终结,和男主角父母之间已经被时光磨光棱角的婚姻关系的破裂。
而偏偏,这两层危机是交叠在一起的,男主角在影片开始时幻想着山寨耶稣的“死而复生”场面,而going男主角母亲的那位“忍者”似乎某个乡下教会的教宗(对那个“上帝之眼”我实在吐槽无能)。
在决定两段关系未来的时刻,两个男人选择坐下来喝茶吃面,也不愿意勉力伪装起来去充充场面——当鱼还是比当潜水艇容易多了吧。
一件明明很小的事,你知道很关键,却总是无法迫自己去做。
父子两静静默默的时候,男孩开始变成男人的征程于是后来有了小说里,电影里都没有,当然字典里就更加不会有转折。
男主角在担心女主角“以后再也不会烧我腿毛”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会演变到他穿着老爹款浴袍像失业时患忧郁症的老爹一样狂饮热柠檬水的情景。
人生中的事故,没有写在剧本里,谁说得定的呢(当然本片的编剧还是对男主角很好的)书本说要杀死女友的狗让她先经历过一次死亡的冲突之后再来第二波会比较容易点,书里说要拉拢夫妻间的关系就要blahblahblah,这死孩子读书已经读到傻冒了么?
书里面的不是人生啊。
还好没有真的赐你一个小说式的结局。
本来是厌烦了,以为有突变会更好,到真的临头,仍然希望“一切都不要改变”,无论父母之间还有什么样的感情,还在一起就好,那个女孩还是梳一样的头发穿一样的衣服转过头来看她就好。
女主角想必也有一样的心情,所以明知对狗过敏,还是穿一样的衣服梳一样的发型牵了新养的狗在海边散步——喜欢就好。
即使闻到过死神的味道,毕竟还没有会面,即使会出“我和爸爸/妈妈同困于火海,你会先救谁”这样狗急跳墙的题目毕竟还没有逼到墙角,还在不需要想太多的年纪,先下潜0.5米吧。
为了这种“青涩”的感觉,影片放弃了一切让它可能会显得“专业”的因素,而特意弄得好像“学生作业”一般,更添一分“纯真”的风味,这样两个人互相追打,在烟花中骑行而过,这些场景就不会“假仙”得好像什么俗套的偶像剧,而似发生在你我年轻时代的二百五故事(男女主角非常普罗大众的颜对这种“真实感”亦有所贡献)。
至于男女主角的父母应该就是明白(甚或今时)的你我。
其中的笑料既有出位的,亦有隐晦地,分布均匀停当,算是让人看得很落胃的小品。
00:44:06 - Mum? - Yes?00:44:07 Who would you save first in a fire,00:44:09 given the hypothetical situation that Dad and I were equally hard to save?00:44:13 I'd go for you but I'd feel bad for your father.00:44:15 OK.---01:04:09 Dad, who would you save first in a house fire,01:04:11 given the hypothetical situation01:04:12 that both Mum and I were equally difficult to save?01:04:15 I'd save your mother first,
这部电影,我断断续续看了将近一周。
每次看10-20分钟。
因为各种原因停顿下来。
例如缓冲太慢,或者被人叫去吃饭,或者到了睡觉时间。
看电影的过程,像是做了个漫长的梦。
而电影本身,就拍得如同一场梦。
从光影的颜色到故事的叙述方法再到结局的出现。
整个电影被黑红蓝三种颜色充斥。
黑色是男孩。
红色是女孩。
而蓝色,是海,或者是那些滔滔不绝的呓语,或者是梦本身的颜色。
三种颜色不停交换闪烁。
镜头一会儿关注着男孩脸上的雀斑,一会儿关注着女孩骄傲上扬的嘴角,但更多时间只是对着那些琐碎的画面,关于男孩女孩的父亲母亲,邻居同学之类。
这是男孩的一场梦。
从头到尾只听到他的主观描述。
无论赞美或者批判。
他好像全然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象着周围人的生活内容和情绪,并且对自己的想象深信不疑,为此还付出努力改变自己觉得不满的想象。
这个过程有些无聊。
我看得也有些无聊。
也许是那些无聊导致我宁可睡觉也不着急看到结局。
但奇怪的是。
我并没想因着这些无聊的片段放弃这部电影。
我只是不慌不忙地看着男孩把他的想象当真,有些好笑,又有些悲伤。
当发现自己固执地沉醉在想象中而完全丢失了现实的细节时,发现自己一度的拼命努力都是徒劳时,我真想为他流些眼泪。
因为这电影的观看过程太过漫长。
现在我只记得电影末尾的某些片段。
男孩跑去对女孩解释自己没做到答应她的事情是有原因的,并且说“我认为我解释完你就应该立即离开他然后跟我走”,那表情既笃定又担心。
结果女孩并没有跟他走,男孩一个人低着头穿过人群穿过所有闲碎的声音只想离刚才的场景和刚才说过的话越远越好。
亲爱的男孩,现实当然没有想象中美好。
哪里能那么容易遇到一个明白你的执拗与善良、勇敢与恐慌然后轻轻点头就能跟你走的女孩呢。
贴满整片墙的亲吻照片再美好,也只是照片而已。
你在你的梦里。
而梦之外,那个没有你的世界里,所有人仍旧安然无恙地生活。
我以为结尾就这样悲伤了。
反正情绪已经酝酿够。
我等着END出现在屏幕上。
然后。
Happy ending出现了。
亲爱的女孩出现在亲爱的男孩面前,牵着让她过敏的狗,一副“我就是喜欢养狗,就算我对它过敏又如何”的表情。
也正是这个表情,才让她成为他的Happy ending。
他真的遇到了那个有些不一样的女孩。
或者这就是电影与现实的区别。
给观众一个美好的结局有什么不好呢。
最后,你可以庆幸这是个漫长曲折的美梦,想象没有被现实吞噬,还是有人可以成为那个实现想象的幸运儿,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是先被他的OST迷倒后再去看的电影。
我们有的人总是在青春期的时候开始幻想死亡,幻想自己的死亡,周围人是怎么样的反应,平日里的老师,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兄弟,自己偷偷喜欢的人,偷偷喜欢自己的人,还有平常一成不变的父母,希望看到他们的表情究竟会是什么样,然后再哄的一下rebirth。
Become new and improve。
而这个故事的发展也如我们的所谓的青春期一样蛋疼。
(蛋蛋发育时开始生长而且我们无所适从的疼痛)15岁,我们15岁时究竟在干些什么呢?
我们有没有做一个拯救者?
爱慕者?
还是故意装作成熟并对泡妞的技巧熟练至极然后到处炫耀自己的幼稚?
我不记得了,我不记得我做了些什么,有没有喜欢过人,有没有做个英雄,那些过去的往事就像是沉淀到了海底6英里下,不见天日。
当一切开始变化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手足无措?
还是从未在意,就让一切伴随时间的流失,我不知道。
现在的我太过迷茫而导致丧失了自己的光芒,海浪汹涌着,那6英里的海底下到底有什么?
爱你,如6英里的海底一样深沉
标记原声
唠唠叨叨唠唠叨叨声音还那么难听 各种不喜欢 缺爱啊???
我们都需要冒着傻气并暴走的的青春,我们在其中肆意的拥抱和亲吻
神经质的英伦小清新,配乐和摄影都很赞!
这拍摄这镜头这原声简直让一个清新逼欲罢不能么,15岁男生的疑问----“妈妈,这个世界会好吗 ”
@2024-06-01 12:54:01
少年的想象世界与好听的音乐,这都是小清新电影的必备了。再加上些结构的花样和影像的拼贴就更棒了。看着看着就腻了
小P孩子的心思也太细腻了,GAY化了
要不是ost,我想给一星的,现在真是看不成太文艺的片子了。
悶
OST很好,内容却感觉有些远……是不是我老了……
模仿各种新浪潮各种高達也没关系,只要你说的是一个小清新趣怪故事。
用力过猛的小清新
我希望我能这样和你一起,呆呆地站着,看着夕阳,直到永远。ps这个片子有点新浪潮的感觉导演估计是英格玛伯格曼的粉,学了好多伯格曼的表现方式
小清新
我只能这部电影非常不靠谱 有点无趣又似乎有点深度 只是我还没有挖掘出来 而我也没兴趣去深挖 闷骚到了极点
[3+] Jordana在Oliver面前表露出脆弱一面那一刻,本應初戀就應快要劃上句號,父母的婚姻問題不是Oliver懦弱去面對Jordana家人問題的藉口。或許是plot拍得唔夠說服力?不過那段2 weeks of lovemaking和陰暗沉鬱的英倫藍藍調子,好靚好靚好靚。
我喜欢这部电影,剧中没有什么靓丽的角色,不一样的感觉,手法更合适写现在年轻人的思想
2段故事从原点回到原点,无寓意 无中心思想。 唯一亮点 2人骑喷火单车,故给一星。
Alex的一部超长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