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起这个片子纯粹是偶然。
在一个初夏潮湿的夜晚,气温不太高,又因为六月特有的闷热,空气中的氧气被吞噬殆尽,像极了电影刚开头内部分崩离析,面临解散的乐队开启最后的巡演时的氛围。
互相厌恶,又带有不舍及迷茫。
尽管每个人都缄默不言,躁动的情愫就充斥在空气中。
知道很快就要说出那句「さよなら」,但不知何时说出,更不知该怎么说出的每个人,在模糊中开始最后的旅程。
故事用头发的长度来界分时间线的方法,尽管不算高明,但却能在无数个相似的镜头里告诉我们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两个女孩的关系在不同的时期起起落落,Reo的头发长度越短,代表两人之间的对抗越强。
表面上看Haru不曾改变,一头干净的短发贯穿影片。
实际上Reo的每一次改变也映衬着Haru的改变,是对Reo的感情越来越深,但却也越来越克制,把自己放得越来越低,甚至于把自己锁在这份爱之外。
(一)“今天是我第一次找Reo搭话的日子” 最开始见到她,还是长发的样子。
Reo的叛逆,轻佻对于从来寡言,隐忍的Haru来说是多么特别的存在。
也许就是影片后来所述的看到那双Reo那双好像会唱歌的眼睛后,那么小心翼翼的Haru也愿意跨出那一步。
“要不要和我一起玩音乐?
” 爱是想要触碰又缩回手。
Haru光是问出一句就要花光所有勇气,哪里还受得了Reo长久的沉默。
她早已习惯了受伤,索性说出一句“当我没说”来保护自己。
幸好,幸好命运没有让她们错过。
Haru以爱为前提收留了Reo。
她一开始就是爱她的,但她是逐渐爱上她的。
Reo像是一个无家可回的小孩忽然找到了依靠,Haru像是一条终日漂泊的船终于找到了港湾。
Haru的爱像大海一样,深邃包容,Reo的爱像海上的星光,点亮了Haru。
她为了她的嗓音而写歌,她为了她写的歌而唱歌。
「さよなら、くちびる」 「 Haruleo」成立了,尽管她们的恋歌从一开始就写满离别。
那时她们还可以不顾他人目光地在暮色的街头弹唱,相视而笑。
那时的默契与平衡,恐怕是Haru愿意倾尽一切去守护的东西。
直到Reo浓烈的爱打破这种刚刚好。
“我为了Haru什么都愿意做“ 她想要为了她奋不顾身,但她却希望她好好的。
想要维持这样的关系,是因为想让你更幸福啊,而不是和我这种人在一起。
初恋情人已经另嫁他人结婚生子,Haru被迫在他人前隐藏起真实的自己。
她太害怕失去,对于Reo这种过于美好的人来说,虽然总是忍不住去触碰,但她最不希望消耗她,宁愿停留在目前这种刚好的梦境里,而不是让这段关系陷入猜忌,欺骗,分裂的更复杂的漩涡里。
因为更近一步,就必然要经历这些。
(二)“组员之间禁止恋爱。
” Reo为了更加靠近Haru,剪了和Haru同样长度的短发。
两人关系的转折点,出现在乐器管理人志摩的加入。
从两人变为三人,是Haru为了缓冲和Reo之间的关系而实施的权宜之计。
尽管在开头就宣布“组员之间不许恋爱”,但就像车内禁烟和饮食的规定一样不起效用。
这段关系,终究还是陷入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之中。
志摩在最初见Haru时说的那句「好きだからですよ」,说的其实不是喜欢你的音乐,而是喜欢你。
(电影《你的鸟儿会唱歌》里静雄对女主角说的一句“我很喜欢你的衬衫”大抵也是相同的意思。
) 日语里由于习惯省略主语和宾语,常常会出现很暧昧的地方。
志摩递火时,Haru接了,Reo没接 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发生在志摩递火的时候。
递火这个动作象征着志摩加入团队的决心,Haru对此表现得有些不知所措,而Reo则直接自己点火,这说明了她最开始对志摩这个新成员的抗拒。
尽管她对Haru让志摩加入的用意有所察觉,但对此并不表示乐意接受。
这一次时Reo主动给志摩点烟 这与影片后段7.19那场巡演后场的情节发生对比。
志摩被Haru拒绝后,Reo跑来安慰他。
这一次虽然Reo主动,但志摩犹豫了一下并没有接受。
志摩虽明白Reo对他的心意,但是她已经决心克制自己不再回应。
随着时间流逝,三人在感情角逐里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
Haru和Reo的关系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发行专辑之后,Haru的通过词曲展露的才华,逐渐让Reo怀疑自己在乐队里的位置,怀疑自己是否只是Haru的陪衬。
于是Reo开始放纵自己,和男人厮混,经常受到暴力对待。
Haru的劝说反而让她觉得自己更加无地自容,显得逃避现实自暴自弃。
直到那一次志摩拼命救下自己,Reo情感的注脚发生转移,在Haru那里得不到想要的爱的Reo,就像一只漂泊无依的热气球遇到可靠的大地,将爱倾注到志摩身上,尽管她早已明白志摩爱的是Haru,而不是自己。
志摩说的是“Haru在等着我们” 志摩的爱一直留给Haru。
无论是最初加入乐队的动机,还是西装革履假装上班族跑到Haru的老家让Haru的家人安心。
当他知道Haru同性初恋情人的存在之后,更下决心要守护她。
把自己放得很低,甚至把自己单恋的苦痛埋在Haru隐藏性取向的苦痛下面。
志摩小心翼翼地守护Haru (三)“当傻瓜有什么不好?
等到乐队要解散的时候,Reo的头发已经比Haru短了。
和以函馆为终点的巡回演唱一样,所有的情感都走到了该摊牌的时候。
————————————————————————————————————————————她爱她
在一次巡演的结尾Haru讲述了流浪汉和红发女人的故事。
流浪汉代表的是Haru,无所无依,漂泊不定,因为爱而不得所以封闭内心,不再怀有希望地生活。
直到有一天他挂起一百元按摩十分钟的牌子,这块牌子名叫音乐。
谁会接受他的服务呢?
谁会认可自己呢?
但有一个红发女人还是来了,她的名字叫Reo。
Reo和别人不一样,她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不在意Haru是否和别人不一样,她接受了她。
从此只属于这两个人的世界筑成了,名字叫「Harureo」。
Haru说她最羡慕这个红发女人,最想成为她,正如她想成为Reo一样;但她同时也怨叹自己无法成为她,正如她永远无法成为Reo一样。
人总是会爱上自己想成为的人。
在我看来,这就是Haru对Reo的最好的告白。
—————————————————————————————————————————————她爱他
Reo对于志摩的爱更像是没有目的奋不顾身的爱,是明知没有结局,也要爱下去。
Reo需要给Haru的爱和自我的否定一个出口,而这个出口就是志摩。
Reo一直是个缺爱的孩子,对于爱她缺少选择,但她需要爱的实感,需要一顿饭一个拥抱,需要别人对她的注意。
在他失意的时候为他唱歌—————————————————————————————————————————————他爱她
在这场戏里,志摩吻Haru的时候,一直是跪着的。
他在恳求Haru接受他的爱。
Haru一直将对自己的爱分给了Reo,从「Harureo」的开始到结束,从来如此。
他想用自身的爱去填补眼前这个女孩的爱的缺失,但Haru却视之为同情。
其实Haru真的全都明白,只是他无法去回应志摩的感情,无法去切割自己的心。
在这场感情游戏里,所有人都注定是爱情傻瓜。
但就如Reo说“当傻瓜有什么不好?
”,在这场最后的巡演中,每个人都明了,彼此对彼此的感情。
所有人都对自己说,不要再犯傻了,可是还是忍不住一次次去触碰,明知道得不到回应。
(四)最后的最后,我们的恋歌会一直唱下去。
我很喜欢故事的结局,虽说是最后的live,但不过是在函馆的一个稍大的场馆里说了告别。
没有人山人海,甚至没有流泪,唱完了最后一首歌。
三个人装着毫不在乎的样子隐藏着心里的不舍,佯装离去,却没有想好未来。
不管如何,先解决眼前的一顿饭吧。
「Harureo」会不会重组虽然不得而知,但是这三个人间一定会重新建立起某种平衡,再走下去。
这像极了生活本来的样子,人与人之间相遇,联结,再到成为彼此生活的一部分。
“感性地感受当下,这是一个乐队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观赏一部影片就像是走进角色的世界,找寻一种慰藉,过着另一种人生。
上头的理性却把它扔进盘里备上刀叉。
情感的表达可以非常非常地细弱,有的人不起波澜,但有的人却会因为与之相近的经历泣泪。
每个人都在生活着,谱写自己的故事,或光明或阴霾、或拘谨或自由……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人生都在继续啊。
观影是在过着另一种生活。
感性点儿,别木着;-)
光和影交替在头顶
唱片店诶💘
被人期望的感觉
再见,嘴唇 (2019)7.22019 / 日本 / 音乐 / 盐田明彦 / 小松菜奈 门胁麦
虽然剧情上来说的确是有一些套路在里面,但很多情节和细节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还有很多隐喻的地方在里面,其实就是很日本的电影,比如reo流浪的生活经历,haru的初恋出国并结婚生子,很容易看出这些事情对她们的性格造成的影响。
看到评论说shima沦为剧情的助推器,其实这不就是配角的作用么,这本就是一部双女主的电影,而且就像歌里唱的,shima也是有自己的故事的,导演也留了很多笔墨刻画他的经历。
shima有努力不重蹈覆辙,不破坏乐队的关系,最后的感情爆发也是看不下去haru过于压抑自己情感却处处关心reo,但他喜欢上的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喜欢他的人,这本就注定shima是一个比较悲情的角色。
就说一个我注意到的比较喜欢的点吧,一般乐队里,电吉他的声音和旋律是更抢眼的,是乐队的主角。
而这部里,乐队中双女主用的两把木吉他才是主角,电吉他的声音被弱化,就有象征两个女生也可以成为很合适的一对,而原本强势的男性在这里其实是配角。
但也真的挺难受,每个Reo都会碰到Haru吗,碰到Reo的时候,谁能保证自己不成为Haru呢?
知道了这部是讲日本乐队的故事的就有点感兴趣起来了,因为我很喜欢听邦摇,最近几年感觉听日语歌比英语歌还多了(哼哼不过听的日语歌pop的也有很多吧,也不是纯rock的)。
我个人特别特别喜欢的邦摇乐队几乎都解散,其实还蛮奇怪他们这种的。
怎么说解散就解散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会觉得邦摇乐队是一种寿命较短的东西,乐队成员只在年轻的时候做几年,不管糊还是红,红的话当然有可能做长一点,但是解散的情况还是很多,总之很多。
抱着这样愤懑不解的心情,我怀有一点找出答案的希望去看这部电影,希望它能解释点什么。
其实我猜的大概还是就是年轻人嘛,很容易冲动,喜欢很热烈,但是来得快去得快,不做就不做了也没有什么留恋。
其实我一直以来就很讨厌大圆满的结局。
因为这种阖家欢乐的场景过后,伴随的必然是旷日长久的摩擦和两看两相厌。
就像花开过了最美的时候接下去就只会枯萎凋零一样。
但是这个电影很牛逼你知道吗hhh,就是一直在给我看她们互相厌恶的场景,摩擦和争吵、怨怼,一刻也没有停过。
中间穿插过几个美好的小片段,一个是Haru拉Reo入伙,俩人感动涕泪地吃了一次咖喱,我以为这是你们故事的开始,所有俗套爱情歌曲的美丽开端。
但是嗯就是很实在,给我感觉就是,这样子之后就一直是两个关系很差的情节了。
可以理解不过,年轻人就这样,每天都很emo,也不知道到底是啥事让她这么烟不离手泪流不止的,见了谁都是摆张臭脸。
不过也可以理解成这就是她俩的相处模式也说不定,就是她俩都互相深爱着的,但是就是要冷言相对。
我看到别人说不知道嗑哪对cp,因为这里面两女一男,看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嗑的样子。
但是我的想法就是还蛮简单的,我觉得这个片子就是嗑女同的(我个人觉得哈,别喷我,大家想嗑什么都行)。
志摩(我擦这什么名字啊徐志摩)就是在乐队里感觉挺生硬的,上台表演的时候也是待在一边弄点小乐器之类的,没有人声出镜嘛。
就是所有的氛围还是给我一种:这是两个女孩子的故事,的感觉。
志摩相比起来比较像个类似于“大人”的角色吧,我不想说“父亲”,因为众所周知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用父亲来形容志摩是不合理的。
志摩对于HaruReo像是一个感情更深厚的保姆,会照料她俩的大小事项,不过两个女孩子之间的矛盾他一直插手的很少,也不会去劝她们不要解散、要和气,之类的。
即便她们决定要解散,志摩也只是尊重她们的意志,并且按着这个结局去安排接下来的行程而已。
我甚至觉得志摩是两个女孩子的润滑剂(不要想歪),就是因为Haru和Reo一直在吵架,一直在不给对方好脸看,一直在冷战,所以如果她们依旧要进行巡演的话,在路上是不可能一句话都不讲的,她们要去处理很多杂碎的事务,不商量是不行的,但是话多了就像是要和好一样。
所以如果这些事都是志摩去做的话,就可以给她们彼此留下很大喘气的空间。
而且按照我的嗑法的话就是,志摩单方面好感Haru,但是h,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看起来想接受他的样子吧。
而且组乐队的时候也是志摩找上门来的。
跟Reo不一样,Reo是Haru拉进来的,因为看见她眼睛好像要唱歌,所以想跟她组乐队,而且Reo吃咖喱哭了的时候她也亲吻了她的额头。
我觉得Reo和Haru是双箭头,要说Haru拒绝了Reo的话,那她拒绝志摩的次数更多多多了。
至于Reo和志摩,我觉得这对完全没有可以嗑的,Reo想要引诱志摩,还是因为Reo想要引起Haru的注意。
我有证据的(毛病笑死,突然偏激起来了)。
但是Haru这个性格我确实挺不能理解的哈,有没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我就不知道她这咋回事,一边又喊人家组乐队,一边又老是把人家晾一边,然后自己靠着饮料零售机在那独自抑郁。
不懂抑郁逼,不懂。
就是一开始是你先招惹人家的嘛,然后你把人家放凉,就这种感觉。
也像那种兴致勃勃给你安利什么东西,然后你入坑之后她就立马出坑了的亲友。
还有那个结局我也挺无语的,意思就是今生今世就纠缠定了,谁也不放手。
我是真的觉得差不多行了吧,大家都说最后一场演出实在是太精彩了,结果突然又说不解散了真的跟“狼来了”一样。。
首先本片在豆瓣的类型上标注为:同性/音乐,这并不确切,同性只有一小部分暧昧的片段,主要还是音乐类型。
倒叙式的结构,一开始就把矛盾突出,然后倒叙,发生了什么?
之后又会发生怎样的事?
引发观众的好奇。
两位女主角洋溢着青春气息,一起弹吉他组乐队,全国巡演。
谁知道没多久以前她们还在洗衣工厂上班,穿着蓝灰色的工装服,颇具音乐才华的Haru偶遇了工友Leo,她孤寂、古怪,Haru挖掘了她的音乐才华,一起练习吉他,从此两位孤独的女孩组成了双吉他小清新乐队,Haru是核心人物,写歌词谱曲。
从街头演出开始,慢慢走向更大的舞台。
然而事情的转机就是来了一个男人:Shima。
他即是助理,也是吉他伴奏,司机,打理一切。
被观众诟病的剧情正是这段三角恋,他爱Haru(她不爱他),Leo爱他(他不爱她)。
男主角Shima承认自己以前是渣男。
作为一支乐队,这类爱恋的故事其实挺多的,并不稀罕。
如果把三角恋放大,观众只觉得这段故事无聊而狗血,那实则本片的亮点远不止这点。
本片也是一部公路音乐片,黑色牧马人越野车好酷,透过无限蔓延的日本高速公路,女孩们的青春音乐梦想被无限延展开来,曾立志登上更大的舞台演出,甚至格莱美。
却被三角恋绊住了脚步,这点算什么。
至于“同性”,原来Haru是弯的,不过她的当年挚爱早已远赴美国,成为NASA工程师,结婚生子,Leo曾试图爱上Haru,亲吻Haru,但Leo是直的,Haru推开她,让她不要勉强,所以女孩间不存在恋爱故事。
彼此的个性气质、经历,吸引着彼此共同走上音乐道路,这是本片的重点。
男主角全力支持她们,才一步步地继续走下去,所以男主的作用也是相当的。
片名再见,嘴唇原来是Haruleo的代表作,比英文片名Farewell Song好多了。
在电影里多次唱到,尤其是她们“最后一场”演出,演员的情绪拿捏到位,流露出内心万般不舍的情结,但是又很要强,故作镇定。
几乎不听小清新的我,居然喜欢上了Haruleo乐队。
她们穿着粗糙的蓝灰色工装衣,绑在腰间,一件普通的T恤,一把吉他,唱出自己的人生故事,毫不矫揉造作。
最后的演出掀起了本片的高潮。
PS:两个女主为了演本片,不知道抽掉了多少包烟,smoking也是乐手的一大形象。
哈哈。
以解散演出为由告别,在路上找回自己。
春,蕾欧,志摩,一场三角恋,配上音乐显得无比文艺。
成员之间禁止恋爱,车内禁止吸烟。
但春都做了,蕾欧说先做的人就赢了。
《每个人都有故事》、《再见,嘴唇》这两首歌从头唱到尾,春从小就喜欢女生,初恋却和外国男友结婚生孩子了,这样情感细腻善于发现的她,找到了蕾欧,教她唱歌,一起玩音乐。
但最初大家都只喜欢春,而忽略蕾欧的存在。
很多人,包括两个貌似相爱的高中女生因为歌词而找到共鸣。
从长发到短发,蕾欧也许想逼自己成为春一样的人。
但,三个人,三种恋爱观。
志摩是可以跟不爱的人上床的,蕾欧总是跟打自己的男人在一起,春则是希望自己爱的人过的好。
“你这样同情我,会让我觉得自己更惨。
”同样一句话,蕾欧对春说过,春对志摩说过。
蕾欧拉志摩开房,强吻,被拒绝;志摩劝春对自己好一点,不要总是想着蕾欧,强吻,被推开;蕾欧在便利店门口亲春,被春推开,春不想蕾欧逼自己喜欢她。
2018年7月14日至7月26日,告别演出结束,就要分道扬镳的时候,突然就后悔了。
默默坐回车里,自然的说去吃饭吧。
就当没发生过。
只是,脸上多了笑意。
看完感觉很治愈,不晓得为什么。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清新,可是又有一点苦。
Haru开始一定是喜欢Leo的,可是Leo貌似不是弯的,可是影片更多的一定不是表现这个,更为出彩的一定是音乐。
但是音乐恰巧又含蓄的表现出朦胧的感情,还有对梦想的追求。
所以片子很青春呐,每个人都有自己暗恋过的人,没有结果,每个人或许也都有一个回不去的初恋,没有以后。
每个人也有过梦想,最后或许都放弃了,正如里面很多乐队都解散了一样,所以又有点苦。
其实我就是日推到再见,嘴唇这首歌来看的电影。
这部影片不是大众视野下的好电影,但是对于喜欢音乐和小清新电影的人来说,这部电影是一部非常值得观赏的电影。
它少有的能够将歌曲的歌词意境与主人公的性格情感完美契合的影片。
同时,电影选择了插叙的叙述手法,将主人公的个性,过往似一幅幅拼图般徐徐的展现在观众面前。
我是haru 我是reo 我们是harureo一.“两个人都强挤出一个微笑,心头上的刺就让它那样扎着就好了”
“我希望,你就是你。
”haru一直都知道自己喜欢女生,而在与自己的初恋分手之后,受伤很深,导致她不敢再轻易的爱上一个人。
reo则是一个从小缺爱的人,与haru的相遇相知,让她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
haru在得知自己的初恋结婚生子之后,伤痛欲绝,reo看到痛哭的haru,强吻了上去。
推开reo的haru说:“别勉强,我希望,你就是你,只要harureo能一直存在就好。
”这时候的haru早就已经喜欢上reo了,但是她不希望reo因为感动或因为温暖而喜欢自己。
何况,只要我们能一直一起存在,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被推开的reo却说:“我愿意勉强,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做”,这时候的reo对haru并不是纯粹的爱情,而是一种复杂的感情,里面掺杂着感动,心疼,守护……大概也是这个时候,reo开始真正思考她们之间的感情。
“为了你 我可以做任何事”二.“冷漠的唇啊……你为什么可以那么温柔地摆出如此悲伤的眼神?
”
“要不要和我一起做音乐?
”这句歌词是haru唱的,而冷漠的唇则是指的reo。
haru和reo初识的时候reo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haru却在她的眼神中看出了温柔和悲伤。
可能第一眼的时候haru就喜欢上她了。
“要不要和我一起做音乐?
” 冷漠的唇啊……我想感受你的温柔,拯救你的悲伤。
三.“温柔的唇啊……我确实被你,拯救出来了。
”
“傻瓜”
“我在”“你为什么要跟我做音乐?
”“因为你的眼睛”。
从来没有被看到的reo,就这样走到了haru的生命里,haru从头开始教reo弹吉他,给reo做饭,陪reo练琴,甚至连歌曲的音调都是照着reo的嗓音编写。
温柔的haru,我,确实被你拯救出来了……四.”那些所受过的痛楚,全都是因为爱啊……”芥蒂之后的两人,互相折磨,reo频繁跟与她搭讪的人谈恋爱,把自己弄的伤痕累累,故意让haru担心,却都不会忘记reo与haru第一次说话的日子,还会在纪念日那天给reo买礼物。
reo像个小孩子一样伤害自己来让haru关心自己。
“就算后悔的灰色将整个世界涂满,属于你的那部分也肯定是还是彩色的”
在酒吧唱歌时的harureo五.“这次一定要一路向前,向那些阴霾中度过的日子说再见,如果还是感到害怕的话,能否让我枕在你的怀中睡一觉呢?
”
听haru弹琴唱歌时的reo整个影片都充斥着灰色,悲伤,执意解散的两人一路冷战。
但是影片的最后,两人默契的同时回头,踏上再度启程的旅途。
阴霾总会过去的吧。
以后,两人的感情大概也会有归属了吧。
至少,即使不能和你在一起,harureo一直存在就好。
不注水式打歌,再设计点戏剧性强的情节代替对话就好了。
两个女孩气质越发相似了,心的成长却逐渐背道而驰了,凑活过呗,还能离咋地,解散一说也是虚晃一枪的各自别扭罢辽
《再见嘴唇》,之前看PV觉得三角好暧昧,然后一海报又像工装风又像真的工厂制服,看出是地下乐队的音乐梦,影片中NANA出场形象孤傲有姬气居然是放荡随便约男人的小碧池,别急接下来一定有故事。
搞乐队的人真是很多都脾气火爆啊,细腻充沛的情感都放音乐上了倒是收获了死忠粉丝,可生活糟透了还没大公司签约。
想着可怜凌凌演的温柔外援了,这个因为爱和过往而变得处处为大局着想、让步和克制的人,倒叙看到麦麦演的角色是温柔过的人啊,曾输给强大对手现在又要输给这么难得的羁绊。
他们一边各地live一边展示心路,青春题材的日影有好多讲音乐梦相关的故事,然后衍生个限定组合,这部有着自己的特色。
有时候不好的回忆要么带上滤镜来叹息要么宛如过滤器筛选掉残渣,不再如初见只能歌唱再见,我不也是这样一边对历史和命运还有爱带来的痛楚告别一边踏上新的旅程期待奇迹出现的吗?
记得她也曾经看过。还算一部不错的公路片,台词可以再少一些,音乐可以再多一些,镜头可以再晃一些。就这样轻轻松松旅行、巡演,吵吵闹闹,唱唱歌,吃点快餐,人生其实也挺好。看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无限循环听电影原声带。
门胁麦的气质你说她什么取向我都信的,然后再次敬告各位以嗓子谋生的演艺圈朋友,吸烟毁嗓,吸烟真的毁嗓。
#22SIFF 是不是每个叫Ryo的小哥都那么可爱!冲着百合标签买的票,然而百合内容极少,歌还行,故事无惊喜,拍得不讨厌。【6.21@上海影城 东方巨幕厅】
这什么…这就是所谓有青春记忆感同身受所以脑残给五星那种电影吧😂…小松菜奈(名字没记错吧)演技还是嫩,尤其是无台词时的表演,走位/动作/眼神尬到抢戏,这很不好,如果我掌机的时候遇到这种刻意的真的会觉得很干扰…(对就跟开车的人会看倒后镜一样我们掌机的时候也会分只眼睛去留言焦点/视觉中心外的信息以防有值得捕捉的意外),但这角色还真适合她。这种题材拍成这样给一打我都看不腻…而且同样是口水歌,这三首歌比那个什么星期三星期鬼号称感动N万人的歌不是好多了吗…话说看完这片就忍不住想八一八国内某只名字跟猫有关的乐队…
盐田明彦是忠实的戈达尔主义者,只用男人女人和一辆车就拍成了一部电影。结尾镜头,是唯一真正意义上的,三人的同框,预示着分崩离析关系的重新复合。直到这一刻为止,摄影机都始终停留在车内或车外,而不是车上。其实,对Haru才华自卑的Reo在面对Shima那段solo已经证明她自身的存在价值以及小松菜奈自身的魅力。没有消费女同性恋加分,高效准确的剪辑加分,如果再不那么刻意(or学院派风?)就给更好了…
预告片浓缩了精华.
借着哭了一场,谢谢!!歌好听~誰にだって訳がある听哭了😭😭
我靠我不敢相信我给四星 虽然我一向难以抗拒拍人类如何告别 但我还是想不到自己竟然乐于被这部吸烟公路三角恋音乐小清新套路 转折生硬、结局破坏情调、情节乏陈可善、歌重复到头痛 难道我看不出吗???可是看跟成田凌一起road trip实在是太愉快了(不对) 有好多地方忍不住强行带入自己的经历 还年轻(?)的时候看过的live、排的队、挤在人群中看小偶像的兴奋 统统想起来了!最要命是还想到当年在live house看的卢凯彤 一不小心自作多情不能自己 啊 emo is not good…(远目)
第一次觉得有点喜欢成田凌了
被那个姬情预告片骗来的 真实是只有不到半分钟 除了可爱的小姐姐 和还不错的音乐 就是还算合格的“青春疼痛..
你嘴那么硬,你脸那么臭,歌却写得那么素直,直述心事。浮躁如今,能促使我点开一部电影还正常速看完的,只有门胁麦了。
3.5 意外地不算糟,确实符合当下的心境。虽然四处都是贫乏的生活,但说到底,选择哪种贫乏,也依然需要做出选择。@20200812 // 在今日份的网易云推荐里听到,谁能拒绝小松菜奈呢!@20200922
成田凌真的是个宝藏男孩。
剧情勉强算合格,但是情感感觉没表达的太细腻。歌就那么3首,翻来覆去,没任何变化,我以为最后一场会来个大乐队版本,没想到还是那样。为了那个吻,勉强合格把。
#SIFF2019##15#
四星是给歌曲、小松菜奈、门胁麦还有成天凌的。看她们抽不知道多少包烟还有摆了很多臭脸说了很多好像又没说,喜欢了什么好像也没喜欢,我就像看了好像没看似的反正歌好听,尤其喜欢《誰にだって訳がある 》,被治愈了很多次,谢谢。
意外的酷!
稍微有点凌乱,脉络不清晰但是三个人的表演和音乐足够打动我了这个结尾真是绝了,大音希声
就是她想睡她,她想睡他,他想睡她 那点破事儿…居然有人不想睡奈奈?话说成田凌你睡过toda了不起啊!奈奈漂亮 门胁麦灵气 歌一般…一直觉得成田凌是油腻版的藤冈靛,这部倒是把他拍帅了……三只都演得不错…门胁麦一直演技都灵…奈奈和凌演技都进步了很多…看看人岛国网红的业务能力和演技……
东亚女同适合服用的一款苦瓜汤。门胁麦太会演了,把那种压抑的苦闷呈现得淋漓尽致……直到看到强吻镜头前我都以为是Haru单箭头,结果两个人明明是互相喜欢的。两个人的音色都好好听适配度好高。“这根尖刺别拔掉留着就可以,因为这样才会一直牢记。”这封情书真的又别扭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