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我真想问问导演和编剧是不是小学没毕业啊?
我真佩服自己居然有耐心看完整部片子。
整个电影从结构上来看错漏百出,剧情安排的毫不符合逻辑,一大堆与故事毫无关系的情节。
该有的没有,该表现的没表现。
整部影片除了进入墓穴时有些看头,其他的完全就是故意延长影片时长。
一个古墓仅仅是挖地道就可以进入,没有半点机关。
古墓中的机关,呵呵,还不如说是没有。
那什么十二星座和莲花座的设定,简直就是一大槽点。
接下来进入密室,轻轻松松获得玉珠。
好了到这里,本片关于盗墓的也就这么结束了。
(不排除一些原因使得盗墓过程简化)然后影片时间没到怎么办呢?
再加点吧?
于是就出现后面的武打戏,呵呵,不得不说整部影片看下来倒是这武打戏成了亮点。
武打戏之后,到了结尾。
结尾,啧啧,这不好办呐。
于是我们可爱的编剧编出最后反转剧情,让嫣儿一反再反,最终收拾了一干盗墓者。
可惜啊,原本好好反转剧情,但是硬是被那一堆警察煞了风景。
故事的结局就是盗墓贼被警察叔叔抓了,至于为什么,呵呵,这还用说吗?
总结性来说,这部影片情节不符合逻辑,故事结构单一,人物性格不突出,高潮完全被淡化,反转剧情成了烂尾。
就连本片最大的噱头,盗墓,完完全全成为了陪衬。
仅仅是靠演员的演技,和打戏,以及华丽的3D特效来支撑。
披着大制作和盗墓的外衣,拍出来的却是味同嚼蜡的故事。
作为第一次拍电影的导演,虽然故事薄弱了,但是整体还是流畅的,用四个侠盗和中原各大盗墓门派之间的纠葛展开,侠盗内部也是各怀心思,几大矛盾串成一线将故事推起是有难度,但好在导演功力还是有的,没有全部散乱。
作为小说改编的电影,《密道追踪》算一部诚心制作,毕竟小说字多情节多,想一次全表现在荧幕上是不可能的,影片讲原著里的人物、情节整理后重新再摆放后使电影呈现的故事更流畅自然,加上真3D技术的运用也让人眼前一亮,影片里的风景值得赞美,小镇透露着江湖气息,连带住在里面的主角们浑身也充满了现代侠客的气息,古墓诡谲神秘,连埋藏虎符的双塔山都有一股仙气,使得整个故事都有奇幻色彩。
演员似乎也全部选择了真正的练家子,所以动作上面就没有什么诟病啦,至少打的精彩,本以为女主角是个使用美人计的花瓶,但结局却给了个大惊喜,至于是什么,还是不剧透了
今年随着《盗墓笔记》、《鬼吹灯》的纷纷投拍大电影,盗墓电影热潮被推向了一个高峰,而盗墓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底蕴,此番掀起银幕盗墓热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而与《盗墓笔记》、《鬼吹灯》并称为“三大盗墓小说”的《密道追踪》率先登陆银幕,算是给我们这些盗墓迷们奉送的“贺岁大礼”。
而影片作为真3D制作,视效方面确实超出了预期。
众所周知,国内许多3D影片均为转制后上映,其3D效果往往只是凸显“3D字幕”而已。
贺岁巨制《龙门飞甲》赚得高票房的同时再创了3D新高峰,而《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继《龙门飞甲》之后势必将国内3D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抢先《一步之遥》扛起真3D的大旗。
优质的3D效果配上悬念丛生的剧情,各方盗墓势力的残酷纷争,主演更是化身为《夺宝奇兵》中的哈里森福特,高科技工具排除万险,黑色幽默贯穿始终……一幕幕的传奇历险,生生让人“猜中开头,猜不到结局”。
影片除了实景搭建大气磅礴的古墓世界,奇美秀丽的自然风光也令人叹为观止。
深埋千年的墓群不仅藏匿着稀世珍宝,还有层层机关等待着盗墓者“以身犯险”,边陲小城的秘密客栈暗藏玄机,古墓内的毒箭烈焰层层设防……随着剧情的深入,盗墓团的逐鹿厮杀,可谓观者全程揪心。
尤其是盗墓团飞天而降的那一刻,优质的3D效果下观众立刻便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觉飞天奇兵随时会向自己迎面袭来。
盗墓电影的魅力应该在于阴谋与阳谋交错并进,在于张力十足的巧妙剧情,在于动感十足的场面设计……所幸《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完美的做到了以上几点,在盗墓热潮不断高涨的当下,希望本片能为接下来的银幕盗墓浪潮掀起一阵完美风暴。
先看了小说又抱着非常大的期待去的电影院,去之前各种忐忑,会不会出现各种奇怪生物啊,各种机关啊,好诡异好害怕好期待啊结果啊,尼玛!!!
我刚看了开头就不对啊,尼玛小说原著里那个深沉有正义感的深藏不露的保安队长原来是个逗比啊!!
尼玛一出场我就觉得这个电影完蛋了好吗,演技太浮夸啊!!
好不容易盼到更身怀绝技神秘到底的老沙,泥煤的根本就是大脑不够使啊,偷潜入人家房间还能把所有的酒瓶子都碰到了啊,稀里哗啦一大片!!
简直不能更浮夸!
之后看到大胸女神马的更觉得乱入,我所期待的密道!!
密室!!!!
怪物!!
粽子!!!
神马都没出现啊!!
一群人在地上面你追我赶,而且那么假!!!
简直不能更烂!
甚至我都对我的盗墓笔记产生怀疑了啊啊啊啊啊啊!!!
盗墓小说在民间火了七八年,那些在无尽的探险路上寻找文明宝藏的故事,描绘出一个又一个诡异的地下世界,引出无数书迷和影迷的期待,等着盼着盗墓文化能早日搬上大银幕,以更直观更刺激的形式产生更酸更爽的体验。
出人意料,两大鼻祖《鬼吹灯》《盗墓笔记》的电影版仍然在紧锣密鼓的制作中,倒是并列为三大之一的新书《密道追踪》抢摊登陆,成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盗墓小说改编电影。
对于熟悉盗墓小说的朋友来说,《密道追踪》虽然比不上天下霸唱和南派三叔两位大家的奠基之作,却也是芸芸众书中的顶级精品,自去年开始连载,便多次刷新网络阅读纪录,风头就眼前来说可谓一时无两。
《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挟纯正根基与顶级人气而来,并非像前几部彪炳“盗墓”之名却行小制作蒙钱之事的肖小之作,而是以国际都罕见的豪华真3D摄影器材和技术,开发出一个虽不至于惊天撼天却也格外精巧、揭密感十足的地下空间,而且加重了科技与功夫元素,人物关系的重新洗牌,给原作注入了新鲜感,而并非原地踏地的照搬。
盗墓小说改成电影,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情节改编问题了,因为网络文学的特点,盗墓小说往往写得天马行空,撒欢式的布局,很多大坑挖完就扔了或随随便便埋了,小说可以这么干,电影却不行,必须有完整的情节和戏剧性。
在这方面,《密道追踪》给后来者演示了一个成功的案例,在保留原有人物设置,性格和基本身份、关系的同时,化繁为简,原创出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没有原作那么滔滔不绝,却无疑是更符合电影观众的欣赏习惯,估计后边的《寻龙决》等影片也都会如此。
而在简化情节的同时,影片的故事脉络也变得简捷轻快。
在观众最为观心的盗墓环节,无论是几路高手的盗墓手法,地下墓穴的诡异机关,亦或是几位主角争锋夺宝的明争暗战,《密道追踪》都有表现的颇有章法。
在故事方面,熟悉小说的观众比较了解,四大主角深入在钢厂地下是为了找到虎符,阻止古代狠将激活阴兵,在电影里只是出现了虎符,并没有表明阴兵的存在,而大拿和老沙一起干保安的设置遵循原著,却衍生出一些有趣的笑料,有效调节了地下奔宝的阴冷氛围。
这样的剧情设置也提升了拍摄续集的可能性。
就像正在热映的《太平轮(上)》集海难、爱情、战争三位一体,热点类型嫁接现在也是开发商业潜力的新法宝,《密道追踪》是实打实的盗墓片,但为了让观众看到酸爽,特别突出了功夫的分量,但不是花拳绣腿,呼应小说里面大拿、老沙的神奇武功,饰演者李炳渊、李涛都是世界级的武术冠军和格斗冠军,饰演神偷的唐文龙则是香港咏春高手,知名打星,出演嫣儿的则是亚洲最美瑜珈高手母其弥雅,颜值爆表,也有超柔弱绝顶身材。
术、格斗、咏春、瑜珈,四大功夫元素在古镇的峭拔山水、诡谲地下展开对决,打出了很高的功夫水准,保证了影片的视听效果。
这片看了有段时间了,一直没写评论,想了下还是写出来,为的是记录自己曾经看过。
一如既往的国产坑爹作品,虽然没有再次刷新烂片下限,但也算烂的鬼斧神工了。
最扯淡的就是男主角,总是一句台词我是全国武术冠军,两次。
尼玛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这个演员是科班出身么?
拜托你让全国武术冠军来演至少也培训一下再上岗吧,那演技随便拉个街上的路人来都比他好,拜托投资方能不能不要侮辱观众的智商,是不是随便是个人都可以拉来演电影?
这片彻底侮辱了原作,要知道小说作者蛇从革的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的。
最后还是要老生常谈一句:中国电影毁就毁在你们这帮B人手上了。
盗墓贼的江湖,原本是有些看头的。
知名盗墓小说改编的3D电影《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影片可以打及格分。
相对于此前公映的《秘术之盗墓江湖》,这一部盗墓题材电影,还算有诚意。
80后新锐导演俞岛执导,拉来武术冠军李炳渊、“亚洲瑜伽教母”母其弥雅、咏春拳高手唐文龙、散打冠军李涛主演,虽然没有大牌名导、明星,但均在影视圈有多年经历,而且有制片人俞胜利、摄影吴樵、剪辑张一凡、调色师钟晓波、服装设计彭威龙、道具师刘长青等护航。
工地突发古墓——部署安防——网络新闻(从电脑屏幕转入手机屏幕,转入高速路上的盗墓贼,过度方式不错)——各路盗墓贼闻讯云集——盗墓大战——终极争夺——神勇的刑警布控抓贼——回归日常保安工作——美女警花前来探班及出游计划。
简单的线性叙事,故事一波三折。
高科技盗墓女贼,原来是盗墓大佬的卧底,再原来,又是警方的卧底。
这种双重卧底的身份,有点意思。
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故事架构尚可,设计了部分笑点。
但电影对白过于简单平白,缺乏张力。
结尾方式也没有新意。
盗墓现场,以星座、生肖、罗汉作为谜底,用了点小聪明。
但片方建造的墓地和机关,无论规模还是探险指数,都较弱,差强人意。
片方宣传的真3D效果也还可以,主要是动作打斗还是能看的,比起已经烂爆了的《太平轮》,我提前去看的密道首映礼,真心觉得这已经是国产盗墓题材良心了,以前的盗墓题材电影你们真的能说出来几个啊。。。
当然现在你不要跟鬼吹灯、盗墓笔记比,人家上亿的投资在那,明星阵容摆在那,密道的明星阵容是弱了一些,但是作为盗墓题材的开山之作,起码是国产盗墓良心了。
反正盗墓粉们是很适合来看这部电影的,打斗戏看得也过瘾,你要是非要拿它跟几亿的大制作比,也是找心塞。
最后贴一点盗墓知识,从密道追踪的官方贴吧里转来的。
-【盗墓四大门派解读】我国盗墓历史源远流长,其中盗墓四大门派更是充满了神秘的传奇色彩。
四大门派主要有摸金派、搬山派、卸岭派、发丘派,又被称为摸金校尉、搬山道人、卸岭力士、发丘将军,一句话解读为“发丘有印,摸金有符,搬山有术,卸岭有甲”。
摸金派——始自奸雄曹操设“摸金校尉”历史来源: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当时魏军的领袖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所以摸金门弟子又被称为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行规:摸金校尉最擅长的是找墓,他们往往将搜集来的各种资料,结合对当地风水的观察,总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体地点。
一般都是三人一组,一个挖土的,因为坑外不能堆土,所以还有一个专门去散土,另有一个在远处放 。
凡是掘开大墓,在墓室地宫里都要点上一支蜡烛,放在东南角方位,然后开棺摸金。
动手之时,不能损坏死者的遗骸,轻手轻脚地从头顶摸至脚底,最后必给死者留下一两样宝物。
在此之间,如果东南角的蜡烛熄灭了,就必须把拿到手的财物原样放回,恭恭敬敬地磕三个头,按原路退回去。
擅长:通过星象风水的知识,能准确定位墓地所在。
盗墓绝技:精通“寻龙诀”和“分金定穴”的本领和技艺小说演绎:《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搬山派——模仿道士施行“搬山分甲术”历史来源:搬山派源于古老神秘的扎格拉玛部落,由于此部落爆发了一种疾病,导致几乎一半以上的族人死亡,剩下的人寻求关于治愈此疾病的线索,找到一种叫雮尘珠的宝物,却在很久前就遗失了,所以他们为了找寻此宝物,奔波于各个墓穴,由此出现搬山道人。
在我国搬山派于秦汉时期初步形成,后到清朝中叶发展壮大。
又称“茅山道士”。
行规:采取的是喇叭式盗墓,是一种主要利用外力破坏的手段.搬山道人掘丘,只为求财,虽通机关,但一贯以破坏为主,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为人身安全及销赃渠道计,亦有自然形成而流传下来的种种套路。
擅长:擅长生克制化之术,行踪隐秘难寻,很少与外人相通。
盗墓绝技:风水玄术:辨风点穴、迷魂幻术。
七星阴阳术:魁星踢斗、七星阵。
小说演绎:《搬山道人》、《茅山后裔》等发丘派——盗墓时持有不可替代的铜印历史来源:在盗墓史上晚于摸金派出现,到了东汉时期才有,其门人自称发丘将军,又被称作发丘天官或发丘灵官。
发丘天官和摸金校尉的手段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多了一枚铜印《庄子•外物》中记载的就是所谓的“发冢”,具体的技术如今已经失传。
行规:发丘将军行动多同时邀集多人,做好详细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应对措施。
然后按部就班,依次进行。
因此在掘丘过程中危险性最低。
而麻烦多来自事后分赃保密等等程序,因此有所针对地产生了一系列规矩。
擅长:发丘印与摸金一派的手法接近,技术上稍微逊色,但比较注重众人合作。
古代经常以当铺的朝奉,古董商等身份为掩饰。
不轻易出手,偶尔行动多针对某些大型陵墓,是四派中唯一不忌讳与官方合作的一家。
盗墓绝技:拥有盗墓神器铜印,印上刻有天官赐福,百无禁忌八个字,在掘丘者手中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号称一印在手,鬼神皆避。
小说演绎:《葬地玄经》、《发丘中郎将》等卸岭派——靠鼻子的灵敏程度寻找墓穴历史来源:卸岭派又称“卸岭力士”,介于绿林和掘丘两种营生之间,有墓的时候挖坟掘墓,找不着墓的时候,首领便传下甲牌,啸聚山林劫取财物,向来人多势众,只要能找到地方,纵有巨冢也敢发掘。
后于北宋期间逐步互相交流融合,吸收了摸金与崂山派两派特色,形成了具体的流派,对风水术法有自己独特的认识。
擅长于破坏法阵,熟悉各类风水地形的的弱点。
行规:卸岭派长期被蒙人追杀,门人多朝不保夕,为图自保,千百年来前辈的规矩多有变动。
并演变出种种新的行规,比如从不对汉人甚至华人的陵墓出手等等。
擅长:对近代科学理论颇有研究,致力于将风水阵法等理论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并偶尔制作阴气测量仪,针对僵尸的干扰波发生器等产品。
盗墓绝技:矫健身手身负群盗之力,对高科技的探究和掌控神乎其神。
小说演绎:《密道追踪》、《鬼吹灯外传》等
文/梦里诗书 未有拜读过原著,不过若书真如电影这般如此盗墓,很难想象小说究竟是何般拙劣,《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明以盗墓为名,实则仅是一部标榜弘扬武术,俗不可耐的动作武打片,这种剧情蹩脚但除打斗了无新意的作品,在上世纪的香港就早已泛滥成灾,只能说导演与演员生不逢时,未能在那个低成本动作片横行的年代一展拳脚。
诚然对于小成本电影我们不应带上有色眼镜,特效制作虽可捉襟见肘,但若能胜于剧情,方也不乏佳作,而盗墓题材小说一直也是国内颇为热门的流行题材,如《鬼吹灯》《盗墓笔记》中那光怪陆离,险象环生的冒险,即使尚未能得见银幕,仅于文字间也能扣人心悬,所以一部根据热门盗墓小说改编的电影被拍的如此不堪,这不仅让中国电影蒙羞更让国产盗墓小说蒙羞,在此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天赋异禀,整部戏的盗墓环节不足十分钟,拍着拍着就变成了闯关游戏的武打片,自感虽并不深谙历史,但至少常识认知里中国古代的辽朝不可能将十二星座与十二生肖混于一谈,还按照此种方法设计墓穴?!
当然如若真有此番墓,还望谅其才识浅薄,在本就布景渣到仅有两墓室的条件下,电影剧情的低幼更让人仅能贻笑大方。
武打明星的黄金时代已然过去,如今功夫片并不是单靠扎实的拳脚,哼哈两下便能博得满堂还彩,从电影看确有三两下还算中肯的功夫,但这般小成却根本无法弥补电影的糜烂,剧情架构全然未有丝毫的逻辑性,从掘墓,发现墓,正邪夺宝,未有一出无不让人惨不忍睹,出戏频频,演员的生硬作态,音效的故弄玄虚,导演还生怕大家不能笑场,将主演塑造成了个逗比,最后还和同伴穿着一身大红大绿的基友运动装,如此神作以然不能用一部滥竽充数的作品来为之形容,而是一再挑战着观众对天雷滚滚四字的承受底线。
电影挂羊头卖狗肉的如此盗墓,从伊始便毫无诚意可言,仅是一出以噱头博人眼球的欺世盗名局。
(转载须注明:原作者梦里诗书)
早就听闻这部根据今年很火的盗墓小说改编的3d电影14年年底上映。
一直很好奇,总菊是如何让盗墓电影堂而皇之的登上大银幕的。
而早已酝酿多年的《鬼吹灯》电影今年刚刚启动,而《盗墓笔记》电影版杳无音信,转攻电视剧,究其内幕原因是都是受阻于总菊审查这座大山。
而2013年刚刚展露头角的盗墓后起之秀《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竟然后来居上,捷足先登。
抢在了《鬼吹灯》《盗墓笔记》之前,顺利过审,抢先上映。
据业内消息,《密道追踪之阴兵虎符》早在2013年底就已经获得了广电的拍摄许可证。
这也为后来的一批盗墓题材电影的过审提供的评判参考。
所以,大家能在2014年看到《鬼吹灯》《盗墓笔记》终于都开始加速启动了。
怀着好奇心去看了《密道追踪》首映礼,影片是真3d效果拍摄的。
画面质感和场景值得称道。
而对于盗墓视界的展现也是确实别开生面。
密道之中危险机关、古墓之中的精巧设计,破解谜题的抽丝剥茧,还有千年古墓的宏伟壮观……不得不承认盗墓题材电影,融合了冒险 动作 悬疑 夺宝 奇幻等诸多娱乐元素,难怪当下电影圈开始争相投身盗墓热潮。
而影片之所以能顺利过审,主要归功于故事的巧妙设定。
(此处有剧透)男主角并非盗墓贼,而是被无辜卷入其中的正面人物,而最终发现盗墓事件后为追回国宝而经历一系列盗墓探险。
而真正的盗墓贼设定为反派,最终都被绳之以法。
而盗墓风波的整个过程都在公安部下属的专门负责文物保护的神秘组织(类似美国神盾局)的秘密监控之下。
更有卧底扮成盗墓贼,直捣盗墓团伙老巢。
如此设计可谓是用心良苦,在保留了盗墓故事精彩桥段的同时,又宣扬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盗墓犯罪 依法严惩”“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由此可以想见,未来的《鬼吹灯》《盗墓笔记》中那些以盗墓作为崇高职业的主角们,也会在电影中变成另外一番面目。
……
还以为是深夜场的阴道追踪,结果……
已瞎
说句实话,我觉得还可以,只不过,唉,目前盗墓题材太多了,也没有任何初七的地方
20块钱成本 10块钱布景 5毛钱特效 负50的智商 值3块钱票价顶天了 另全片演技最好的是圈里内两头猪
十二生肖十二星座,12守护神那里看着还可以,然后打戏很多。怎么说呢,就感觉14年的电影拍出了一种上世纪的感觉,但里边出现的一些器材又给了那种奇幻科幻感。难不成那个时候很流行去天空之境?
真3D盗墓 这是要火火火火火!
3D效果相当赞
故事垃圾、演员垃圾、动作给两分
武术队?
我要马这部电影,是因为这个电影取景地是双塔山
什么鬼
去屎啊
演的好弱智。。。奇葩配音和戏腔。不过有点盗墓的意思。
有谁跟我一样只为了看女主身材而看的,母其弥雅
『密道追踪』改编自同名小说,从现实角度来说,全剧BUG较多,但是对于2014年前后突然火起的盗墓类型电影,这的确算是一部用心之作,至少不再是粗制滥造圈票房(例如汪东城的〈秘术〉之流),动作戏设计真心是最近几年华语片中的可以了!几位演员均是真正习武之人。
有这么烂吗?武打很不错,只是作为动作片各种笑点也忒多了~
水
其实不错!
盗墓片被拍成这样,我是服了国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