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当你想看韩片的时候,你想看什么?
韩国电影相当程度上给很多80后,比如我这种,看韩国偶像剧成长起来的人,非常大的冲击。
韩片跟韩剧画风迥异,同样是扯着脖子嚷嚷,韩剧里显得可爱,韩片里相当可怖。
到处都是上级对下级的咆哮,拳打脚踢,一言不合就跟人干架,到处都是黑社会。。。
有时候你会想到底哪个才是韩国。
其实都是韩国。
就像你在央媒看到的那些自信笃定的少年高喊着强国有我,在豆瓣看到那些无欲无求撸猫刷片的少女嚷嚷不想上班,这都是中国,撸猫少女说不定背后也在默默强国呢。
社会越发展越撕裂,但是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你又没有那种力量能够完全撕开,所以大家平时用的裂开那个状态,我觉得还是蛮贴切的。
我们看美国大片是想接受帝国主义美学的洗礼,看欧洲大片是感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沉淀荣光,看日本的片子是想体验他们细腻的情感和压抑的礼节,看韩片呢?
很可能就是看我们自己的黑暗面。
我们在家看不到黑暗面,但是我们又想看,大家都想看。
说实话本片看的很不爽,很不嗨,令我有些失望,特别是这大冬天的披着毛毯饿着肚子看了两个小时,没有特别嗨的地方,没有特别的高潮,没有特别的亮点,可能唯一有点意思的就是班长脱衣服道歉,升华一下,公检法暴力多么可怕,连无所畏惧的猛男主角都怂了,然后DNA那段,凶手你抓对了,升华一下,再就是杀大虎那段,再升华一下。
当你看到一个小时左右,也就是影片一半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无法沉浸在电影的节奏里,而是在替作者发愁,在替他预想,这屁眼交易没完没了,最后面到底要怎么搞?
无非就是亚历山大的解绳法,直接用刀解决就完了。
这部电影吸引我点开的一个因素是青龙奖,但是整体看下来这青龙奖也不怎么样,无论是看演技还是看情节,体验都不好。
全片标签化的东西太多,大虎家属的哭戏,做作业的小孩子,小女孩鞠躬道谢,检察官的岳父,丑的一逼的凶手,冷漠的上司和同事。。。
两大主角,检察官略胜一筹,但也都差强人意,倒是几个配角还有点意思,班长的跟班大虎,检察官的跟班中年忠厚男,地产商的跟班眼镜男。
刚刚看完,趁热打铁写点东西,算是对两个小时一点交代。
这个电影我看了十遍,随着年龄与阅力的增长,我越发的从该电影中体会到公检法人员隐藏在庄严制服下深深的无力感。
一,交易是人生的永恒,没人可以不玩本电影的名字叫《不当交易》,交易贯穿整个电影的始终,不只崔班长与朱检察官的交易,刚开始两个警察高层之间为了应对总统与社会的压力就已经有造假案的交易。
崔班长与上司做的交易是:你造假案,我提升你。
崔班长与张锡九的交易是:你帮我造假案,我帮你盖大楼。
朱阳与金老板的交易是:我给你钱,你帮我盯死查我的警察。
崔班长手下的警察与小混混的交易是:你帮我杀人,我放你一条生路。
最重要的还是朱阳与崔班长由对立到统一的交易,造假案。
崔班长因交易而得到提拔,却在最后拒绝了张锡九手下的交易要求,升官后把自己原来的兄弟都调走,他破坏了交易规则,从而导致大虎身亡,所有交易崩盘,自己送命。
人生处处是交易,是条不归路,想得到,就要牺牲,没谁可以在得到好处后说不玩就不玩,崔班长因想给自己洗白而丧命。
二,庄严制服下的普通人这里的警察不是《辣手神探》里的周润发,手持散弹枪横扫一切,也不是《警察故事》里的成龙可以一打十,永远打不死。
崔班长不是警校出身,在警队中处于边缘,妹夫不争气,手下添麻烦,上司不喜欢,同事看笑话,虽为警察身份,却提升无望,年尽中旬又独身一人。
他遇到了普通干警都可能遇到的事,脱下制服,他就是个普通人,面对这个乱摊子,上司给的晋升机会是他的救命稻草,于是他做出了选择,这是一个普通人的选择,虽然是错的,但却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在他的处境下,很有可能这样做。
朱阳有强大的后台,他不普通,即使犯错也有人来帮他收拾摊子,他所处的韩国检察官的结构模式很像某国正在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方向,司法系统去行政化,有主办检察官,手下都是检察官助理,检察官办案并负责。
他手下的检察助理,却都是普通人。
大虎更是普通的一线警员,女儿智障,儿子小,家庭收入不高,但总有警察的良知,他对崔班长说,“我们是警察不能这样”时,我知道他一定会死,巨大的因交易产生的风暴袭来,岂是他一个普通人可以阻挡。
三,基层公检法人员深深的无力感没有一个警察不想通过正常程序抓到真凶,没有一个检察官不想用正义的程序主持正义,但面对社会压力,体制压力,上级压力,办案压力,生活压力时,崔班长与朱阳选择了剑走偏锋。
命运却站在一旁戏谑般的嘲笑他们,用非正义程序却抓到正确的嫌犯。
程序正义重要,还是实体正义重要。
程序正义重要,因为非法证据要排除。
但是,面对真实,邪恶的东西从我们面前堂而皇之的溜走,心中确实有很深的自责与无奈。
7.7分。
原本是可以上8分的,但出现了一下逻辑硬伤,导致有些瑕疵。
1 男主的人设是经验老道、工作能力突出但因背景出身原因无法晋升的精英警长,而他在处理找“演员”的问题上,做得让人瞠目结舌——未过河,先拆桥、盲目树敌(本来朱检察长已经想要修复关系,但他愣是不接电话,极其高傲,后来又负荆请罪,着实无脑)、故事里需要塑造一个胸有城府的警长,但结尾看见大虎来后,什么也不说,与朋友搏斗误杀,可以说是强行为了铺垫反转而做的情节,因为大虎已然愿意动手杀了眼前的黑社会,俩人根本不存在什么分歧。
2 结尾处,数码摄像,只看见了杀掉大虎的场景,从而认定是组长诬陷,一声不吭地找人暗杀,问题在于,这个人是提前安排好的,倘若如此,为什么影片部分只有杀人后遮掩的场景呢?
同时甚至不愿意问询一下,直接动手杀人,这就是大韩民国号称集结了全国精英警察的特别部门?
3 必须要拿出来单独说的问题,一个资深的老刑警了,破获多起暴力案件的警长,去做不当交易不晓得不能用自己的手机号???
刘德华、梁朝伟当年在无间道里要是这种素质,真的第二年都混不下去就被揪出来搞死了。
如果想要反驳说什么其他的,请注意,在朱检察长拿出男主的通话记录后,他从此就非常谨慎地用公话拨打,即,在此以前,他的脑袋里从没有遮掩过这件事的想法?
而影片开始,他就和上司说,“像我这样的非警校毕业的人,出事了也很好处理对吧?
”大哥啊,你知道自己如果出事的下场是什么,所以打电话用自己的手机??
你怕别人查不到你的身上呢。
那么从这里推论,这件事看似是为男主降智,其实是编剧想不出来好的情节如何去连接男主与朱检察长的矛盾,毕竟没有这个漏洞,后续结尾反转的政治讽刺就显得很尬,或者说难以发生,因为男主没背景,于是死了,因为检察长有背景,即便爆料相关案件,也有老丈人罩得住。
故事真挺不错的,节奏也还可以,但硬伤很大,大到难以支撑男主的人设,直接崩塌了。
片如其名,交易贯穿着整部影片,主线是张锡邱与黄哲基,朱阳与金会长,朱阳与黄哲基四人之间的交易。
简要关系黄哲基与朱阳有对方的黑料,相互制衡,金会长是最弱势的一方,无法控制朱,而张锡邱保留了与黄的一些记录,企图控制黄为自己办事。
黄哲基不是警校出生,又没有后台,在系统里备受排挤,而且亲人也不省心。
无奈接手备受青瓦台关注的案子后,在层层压力下,通过张锡邱,让案子的第二嫌疑人李东石认罪,做假案。
案子尘埃落定后,黄担心会出变故,也不想再受张的掣肘,指使张的手下秀日杀死了张之后,唯一的把柄还在秀日手中,于是将他也斩草除根。
这一过程中被大虎看见,想阻拦黄,在打斗中,黄失手开枪杀死了大虎。
这一切被另一个人拍了下来。
拍下的内容被黄的同事看见后,他们也做了一个交易:找小混混杀死黄,还让小混混再也不要回来。
朱阳也因有受贿的嫌疑被传唤,但他岳父有钱有势,朱还是活的好好的。
在韩国,有背景的人犯了大错也会平安无事,比如朱阳。
也有没背景的人,被拉去顶罪、被拉去“扛炸药包”,如李东石(当时无辜)和黄哲基,侧面说明韩国资本当道。
在青瓦台的压力面前,警局选择黄哲基来处理,一是看重他确实有实力,二是他没有后台。
如果完美解决,那么皆大欢喜。
如果解决得不好,直接将黄处理掉,以平息舆论,对高层而言是两全其美的选择。
本片还是黑了一把韩国的政府、检察官和警察。
直接的表现是警检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钱权交易,或者为了政治前途服务财阀。
对于全民关注的恶性事件,青瓦台在乎的不是案件的真相或者受害人的利益,他们在乎的是民众的舆论,这是政权稳固的基本。
最后说到黄哲基,我相信黄在开始的时候是个好警察,只不过被家人拖累,不得不屈服于资本,在杀死张锡邱后,我想他还是想彻底撇清自己与张锡邱那群人的关系,重新当一个正直的人,不再让亲人担惊受怕,只可惜错手杀死大虎。
除了经济,还有政治上的压力。
青瓦台关注的案件,要么破获案件,要么被当成弃子再无翻身可能,普通的警员对此真的是无能为力。
大虎的葬礼和晋升仪式,黄选择了晋升仪式,一同出生入死的同事也被调走,暗示着他与过去的一切划清界限。
其实在他杀死大虎的那一刻,他已经回不了头,不再是从前的黄班长,也不可能再当回黄班长。
本片《不当交易》还有一个译名是《神鬼交易》,可谁是神谁是鬼,还是都是鬼?
我看到这里,也是觉得马上让主角崔组长的形象大打折扣,在和朱检察官吃过饭送他上车时,我还在才想,主角会不会半路派人杀了他,终于没有发生,大家因此觉得主角的牛逼哄哄的形象一落千丈,嗤之以鼻。
最近看了不少韩国电影,感觉韩国的检察官权力是比较大的,比警察要牛逼,朱检察官之前说要调查崔组长的通话记录,立马就有了,说要把崔组长的手下带走立马就带到他办公室了,连同他的妹妹一家人。
所以,要是杀掉检查官,似乎是不可能的事,为了避免以后不给下属和妹妹找麻烦,低头认错也许是唯一的办法。
至于为什么脱掉衣服。
这应该是韩国的一种习俗吧,能表达出道歉的决心。
主角整体来说还是一个有情有义为身边人着想的人,可惜手下兄弟对他杀害大虎一事不很清楚,看过视频,匆忙之间杀害了主角。
至于他主角升职后,为啥把手下兄弟调离,有人觉得可能这正好表现了他的自私,但也可能是心中有愧,不愿面对弟兄了,还可能有他自知惹得麻较多,不想让兄弟参和进来了,免得重蹈大虎那样的覆辙。
常言:一波三折。
或许这部电影达不到,但是一折两波还是有的。
从开始观看,你会不自觉感受到剧情的爬升,然后归于平淡,最后却在结尾来了一个大高潮。
所以本来的三星又会飙到四星。
第一波,现实又真实。
崔哲基作为主角,一个基层的警察,有着自己的坚守,却也能认清事实。
自己的升迁现状、属下兄弟们的情况、妹妹的生活实际。
都能在底线上徘徊着,更多的是希望自己扛下一切。
为此有了与警察高层的交易,有了在地板寻找疑犯演员照片的一幕,最后开始了一顿为达目的,佛挡杀佛的操作。
包括检察官朱阳,也是如此。
两人碰撞,精彩的对抗。
却在崔哲基脱衣一跪之下,达到真正的波峰。
为了属下和妹妹等,可以放下所谓的尊严。
这才是生存之道。
第二折,如何解决问题。
为了结束烦恼,选择了结束一切的隐患。
或许灭口才是最干净的手法。
在灭口场景中,突然冒出来的兄弟,让原本上升的剧情陡然之间下降,一切如你所料,误伤了兄弟。
但是恰恰是在这样的场景之中,自己突然想到,每个人在面临绝境之时,如何选择,自杀逃避还是生死一搏?
其实在极端的压力之下,大部分人应该第一选择,或者说首先面临的选择都是逃避自杀,而非冷静思考,其实底线就是一死,放手一搏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这个时候的状态转变,是十分困难的。
这倒是给了自己极大的启发,发生问题时,首先考虑最差的后果,尔后在往上考虑,或许问题就会有新的生机。
第三波,检察官朱阳的豁免。
剧情发展到崔哲基被兄弟报复而死,而且朱阳的丑闻铺天盖地,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大喜的结局?
好像符合大家的预期。
但在大家以为结局如此之时,朱阳在岳父的庇护之下,却能安然无恙,让你心潮再起一波。
却也是最现实最致命的一击。
一切的一切,归根于底,是需要有后台,或者说是你成为后台。
如此才能无惧风浪。
其实两波一折,说明的是什么?
就是一个生存的问题,也是一个最现实的问题。
如果要生存下去,你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凌晨5点看完后豆瓣里的第一个影评,很想写点东西。
关键还是在影评中没看到我觉得共鸣的东西。
这个电影不认真看真感觉好普通,很平庸,也许是没有那个主角代入感或者是镜头所表达的不足。
我觉得这就是主角黄政民(崔哲基)的独角戏。
1.故事开头警署局长与厅长的对话就表明了整个电影所表达的中心“他不是专业警校毕业的,这对我们更方便啊”。
从第一次的“不当交易”开始,不管成与败,黄政民注定是一个牺牲品的缩影。
不是警校毕业,如果与厅长的交易东窗事发他就是弃子。
(当朝临时工的写照)2.看完电影后第一个疑问,崔班长为什么答应警署局长的交易?
后回想起崔与张锡邱桥下会面拳脚相加的镜头,再到团队人员与妹妹家人被抓后在检察官面前下跪的对照下。
崔在乎的只是他们,一个单身大叔的年纪,他们是崔唯一的牵挂唯一的家人。
这也就有了答案。
3.不是警校毕业3次错失晋升。
其他组的升迁,自己队员气不过跟他们的大打出手。
队员跟大虎的经济情况。
妹妹顶着个大肚子还在经营着一个破旧的理发店。
妹夫替他收黑钱。
这一切他所在乎的人,只要他接了这个交易,全部可以迎刃而解,所以理解了崔还是选择了这条路。
4.在嫌疑人里崔还有认真在调查,并没有随便从中挑选一个替罪羊。
可时间有限,证据不足。
在锁定李东石嫌疑最大后。
崔单独去找了张锡邱。
即便最后时刻大虎要替崔杀了张的助理,崔也极力反抗。
他不愿自己在乎的人受牵连陷入这肮脏的交易。
这是他一个人的生与死。
5.队员看了大虎死亡的部分片段。
误以为是崔陷害了大虎,栽赃大虎与黑社会的金钱交易让警队蒙羞,大虎死了警衔还降级。
崔却因此晋升。
让我想起片中的一个插曲,崔被停职的时候队员极力反抗,在饭桌见了警署局长后复职。
队员们却以为是他们的反对起了效果,才让崔复职。
也许也正是这些种种因素,队员们对崔下了杀意。
在他们的立场里,这是江湖义气的缩写我待你义薄云天,你却见利忘义6.崔晋升警长,进入警长办公室的时候。
触发了我2个片段。
队员同其他组员大打出手崔制止时回头看了眼办公室的警长,警长无动于衷。
队员被检察官带走事后崔赶到大骂同事时回头看了眼警长,一样的冷漠。
我不确定导演想表述的意思。
按我的理解是。
崔独自一人在警长办公室,独自一人偷偷去大虎墓碑,独自一人在车里哭泣......就仿佛看到了崔当上警长后活着如电影里的警长2个镜头0句台词,卑微的在忏悔中安度余生6.电影最让人难受的就是队员杀崔的那一幕,本是崔在忏悔中度过余生,却演变成队员们在他们的认知里骄傲的活着!
永远不会知道真相!
柳昇范和黄政民主演。
前者是个检察官,和一个大地产商狼狈为奸。
后者是个警察组长,也是黑白通吃。
其中黄政民戏份更多一些,因为他为了办一个连环杀人案,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出下策想找个替罪羊。
其中涉及到多次黑吃黑,以及狼狈为奸,相互利用的戏码。
虽然黄演的警察最终也付出了代价,但是观众角度也很难对他产生同情,确实他为了往上升有些过于卑鄙了。
想了想给个5星 影评这种东西不会写也是乱写 绕来绕去崔警官失手把对自己最好的兄弟给杀了 之后不忘消灭自己在现场的痕迹 最后的最后被自己其他的最好的兄弟杀了 人生啊人生 最初出发点也算是为了兄弟们好的崔警官 也无法判断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没有家世背景的他被套尽了微光结束在微光 朱检察官才是大背景下少数人的常态啊 生生死死对于本人来说是个证明你存在的意义的最大表现形式 旁人眼中不过是占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新闻快报 一分钟就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了一个人走向结束留给世间的最后一丢丢存在感 总觉得拿那么多大虎家人在看他最后遗体美容时的镜头来反衬另一边接受自己荣誉的崔组长的很平静的心情 绝对可以极大的塑造这个人的冷血性格 上一次成功的塑造应该是失手杀了兄弟大虎之后处理尸体以及对大虎多补了几刀的时候 至于旁边那个捂着耳朵的小朋友 别人可能在经历有生以来最为痛苦的事情 可他只是觉得这些人聒噪吧 个人感觉最后报道出崔组长死讯的新闻时 以组长的妹妹为背景可能会更好 引观众深思的问题 崔警官到底值不值得同情 不过也很有可能带坏他人的三观 总之这个电影看完之后一直在叹气 所谓什么人生不人生 存在不存在 能证明这些在意这些的估计只有你自己
《不当交易》。
8分。
柳昇完导演、朴勋政编剧,柳昇范、黄政民、马东锡主演。
这真是大咖黄金云集,也难怪这个片子如此经典,并且获得了诸多奖项提名。
影片前100分钟都是铺垫,你甚至会觉得这个片子名不副实。
震惊全国的jian杀案被破,嫌犯被击毙,舆论压力极大,在青瓦台的关注下,警方不得不重新介入案件。
于是找到了黄政民饰演的毫无背景的崔警长组队调查,并暗示案件可以编剧导演。
崔组愣头青,直接找线人安排。
不想却影响到柳昇范饰演的检察官柱阳的利益。
于是警方、检方互相暗中对峙。
较量的结果一定是背景微弱、力量弱小、头脑简单的一方落败。
影片的最后20分钟,崔组已经急了眼,也sha红了眼,试图抹掉一切证据时,却不想被马东锡饰演的组员发现——最精彩的20分钟紧凑展开。
影片很赞,但就演技而言,我认为黄政民饰演的崔组在晋升为一级督查领奖转身敬礼时,他应该让其中一只眼掉下眼泪。
而那只眼,随后在工地被刀划瞎。
韩国这类电影里的人总透露一种说不清的凶狠,就是那种骨子里弱者抽刀向更弱者的凶狠…就一些很简单的事就反应很激烈,属于我多问一句都是伤他们自尊心那种… 就给人感觉很糟
揭露公检法腐败内幕的作品真是再多也不嫌多。尽管讲述黑吃黑的电影经常性地落入一种隔靴搔痒的窠臼,但拍出《新世界》的朴勋政却用斯科赛斯式的喜剧漫画风为这种警匪类型片注入了一股“老坛酸菜”的味道。他一定要让那些隐秘而肮脏的《不当交易》体现在每一张百感交集的脸上。在看似风光的场合里,人的五官和动作以及在充斥着各种歧视性、辱骂性和暴力性的话语间的权力争斗不仅令《寄生上流》的《华尔街之狼》忍不住作呕、抓狂和暴怒,更让围观的看客忍不住叫好和发笑。遗憾的是,机遇与挑战在时间长河中就像《赛末点》那样只有短短一瞬。一念之间,你要么迈向《新世界》的大门,要么坠入永无翻身机会的深渊。只有洁身自好的人才配拥有人性和家庭,只有念及《大虎》以及兄弟情义的人还在下跪、忏悔和认罪。正义永不会缺席,死神也仅仅是经常性迟到而已。
人在大势中身不由己啊!
我是来看柳承范的……但老是进入不了剧情我看还是算了吧……
结局没想到,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几条线有点乱
太过注重个人,却把故事放在次位,最关键的主角们还都不是帅哥
要对得起这身制服
黄政民这一角色作为权力系统下的牺牲者,本应该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象,但在电影中被处理得有些草率了(尤其是后半部分)。
有点绕,剧情复杂并不是啥优点
借由连环杀人案事件牵扯出警察与检察官一波接一波的博弈,果然要是执法者作起恶来,就没黑社会什么事儿了。整体上略有失衡,力度也存在不足。如果少去了那些花哨的打斗场面,关键情节的细节设置上不要故意低智,变得更加务实一点,就妥妥的4星水准了。受《无间道》的影响很明显,呈现了人物在选择与行为之下的挣扎。韩国电影中这一类型影片的探索之作,不成熟,却透着一股子劲。
没预期的好
一潭黑水
不是很理解
由调查犯罪案件引出的制度黑暗面,中国不会有此类题材。但就片子而言,节奏算不错,可是前面部分要不由于人物忽然出现太多(棒子人名又不好记,好像都差不多),身份关系没搞清楚,显得乱,而且除了男主角外其他人都特喜欢大吼大叫,乱发脾气,毫无大人物的感觉,到后面才看得比较精彩。
全片乐趣是马东锡好瘦,黄政民和柳海镇打架。其他的剧情在韩剧里老生常谈了,搞的这么长会很无聊的 @2022-02-13 15:21:17
Push.
接近四星,双雄式的对决刺激无比,此消彼长,悬念丰富,成功描绘出一个黑到骨子里的公检法世界,动作不多但设计精良,配乐情绪紧张,过耳难忘,甚至有点过火
逼良为娼,开篇和结局都有些弱,三星半
看过就容易忘的片子
拍得很好!应该说,编剧编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