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少女

闪光少女,Our Shining Days

主演:徐璐,彭昱畅,刘泳希,鲁照华,韩忠羽,李诺,骆明劼,陈雨锶,乐思宏,崔可法,陆建艺,陈奕迅,汤甄,闫妮,耿乐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7

《闪光少女》剧照

闪光少女 剧照 NO.1闪光少女 剧照 NO.2闪光少女 剧照 NO.3闪光少女 剧照 NO.4闪光少女 剧照 NO.5闪光少女 剧照 NO.6闪光少女 剧照 NO.13闪光少女 剧照 NO.14闪光少女 剧照 NO.15闪光少女 剧照 NO.16闪光少女 剧照 NO.17闪光少女 剧照 NO.18闪光少女 剧照 NO.19闪光少女 剧照 NO.20

《闪光少女》剧情介绍

闪光少女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陈惊(徐璐饰)是一个古灵精怪、敢爱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称“神经”。作为音乐附中的奇葩人物,陈惊人缘欠佳只有男闺蜜“油渣”(彭昱畅饰)甘愿为她鞍前马后。自信满满的陈惊恋上了校草师哥,不料却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还引起了校园两大院系之间的大混战。为了向师哥证明自己,陈惊联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组成2.5次元乐团,挑战权威、破除成见,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一个懵懂怪力的少女,一场默默守护的爱恋,一群奇葩义气的小伙伴,“神经女孩”如何逆袭成为“闪光少女”?2017年暑期《闪光少女》放肆揭晓——不一样,又怎样!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决不姑息X射线营地拯救之德州风云归顺魔性之线DEVIL'SLINE大湖小爱第一季莫斯科陷落2野探哈莉第一季山炮贼中贼工作细胞特典球场情圣埃莱诺转生王女与天才千金的魔法革命不再沉默结婚礼服K星异客西游外传之大圣娶亲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BORDER奶酪姐妹FINALCUT弹头奇兵吓一秒恋人亚细亚的天使魔女嘉莉求生之路:冲出禁区英雄的崛起穿长筒靴的猫侏罗纪星系时空旋涡第一季恋爱相对论

《闪光少女》长篇影评

 1 ) [划掉]这是我们二次元的电影!三次元滚粗![/划掉]

………………………………啊,本来还想在开头演下萌二,但是发现自己实在做不来这种事情……开门见山吧,这片子本质其实就是一个迪士尼式或者宽泛一点说美式的校园青春片。

主干剧情就是在学校有两大势力的背景下,女主为了吸引另一边势力的校草前辈的注意,联合学校里的一群边缘人士,组了一个band,结果发现前辈是个渣男,又和band成员发生了矛盾然后和解,然后在少女和伙伴的努力下两大势力达成了和解,然后少女也收获了真爱。

没错,这就是一个校园青春片的[划掉]套路[/划掉]经典剧情构造。

阅片无数的贵瓣群众大概能想起无数类似的校园片、青春片吧。

只是这个构造中的“边缘人士”放在美帝,那就是各种geek、nerd,放在国内就是[划掉]“萌二”[/划掉]二次元。

这个替换的出发点我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算是一个不错的题材元素本土化策略。

其实除开服装,二次元元素在整个影片的流程中所占的比例还是适度的。

但是还是难免会有些监介。

特别是几个相关角色的登场初期。

在我看来根本原因是影片整体采用了一种动画或者漫画式的演出风格。

用这种风格表现一般人物可以说是适度夸张,也符合校园喜剧的这么一个定位,毕竟校园片太写实就会立刻变得平淡。

但是这种演出风格或者说表现手法,到了502宿舍的四个宅妹子身上、以及片中登场的其他宅宅身上,立刻夸张到了变形。

加上在人物设定上,对502的妹子们生搬硬套了真·二次元的所谓萌元素。

两相结合,成为了本片最大的尬点。

这在两个lo娘初登场时的台词上表现的异常明显……“呐♥”你妹啊!!

还好后期说话相对正常了……[说起来,502宿舍的布景虽然在选取作品的方向性上有点杂,我觉得倒是做的挺好的,居然连小马都有(有个镜头可以看见背景里有虚化了的大公主www),可以说是非常硬核了www]还有一点,我感觉编剧似乎是试图通过对几个宅妹子配角和诸多宅宅路人的塑造来体现二次元的美好?

然后间接的表现梦想和青春的美好的影片主题?

(此处为个人的阅读理解,乃是语文应试教育遗毒)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有一种一知半解基础上的谄媚感……(此处待议)把二次元元素先放一边,回到影片本身。

在国产青春片的分野之中,这部电影可以算是难得的良作以上接近佳作,没有什么做作的伤痛。

虽然在暑假蒙太奇那段中,对各个角色困境的表现来得有些突兀,但是这些细小的、日常的、来自家人和朋友的困境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以前和现在都在遭遇着。

再说到影片的几段演奏,这应该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了(哦,除了最后音乐厅演奏那段莫名其妙的AR特效)。

尤其是中西互怼,真是做的非常漂亮,可以算是全片的小高潮了。

这段目前在微博上是宣传重点,没看过的朋友们可以去找来看下。

最后来吐几个槽1、尻佬真可怕,万物皆可尻,连民乐合奏都能尻的起来。

2、面对废系危机,六个少年少女带头站了出来!

3、我要是资方、编剧或者导演,肯定不会要求傻逼宣发下跪什么的啦||||||||||||||||||||||||切腹就可以了。

——Otakuma 2017年7月27日 想装萌二结果失败了的END

 2 ) 看《闪光少女》最大的收获就是饮水机涮火锅电夹板烤肉啊

1.电影第一个镜头就让我有坐过山车+吃薄荷糖的感觉。

2.看完电影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可以用饮水机涮火锅,电夹板烤肉!

3.陈惊第一次表白王文师哥失败,大家都离开后,剩她一个人在那里。

那一幕的斑驳,光是光和影就已经叫我难过了。

4.陈惊站出来保护樱仔,李由站出来保护陈惊+掰木条,双双酷到我(*/ω\*)5.陈惊一遇上烦心事,就以鼓当床,摊在竖着放的鼓上,叫我觉得...一定特舒服。

6.他们每晚排练到最后无奈地给老头儿伴奏,让我感动地想笑︿( ̄︶ ̄)︿7.陈奕迅一出场,全场就开始笑。

一看到他就想笑。

但他那句音乐怎么会互相干扰一出。

我马上就不笑了,并神色肃然起来。

8.千指大人问历史成绩那一段也是,完全被他们的认真打动。

9.斗琴那一段我不大懂他们是怎么赢的,我的小伙伴给我解释说,因为对方没有一样乐器,能跟唢呐配。

而唢呐之后,他们又没有一样乐器能接上。

10.教导主任?

说民乐系不能代表学校参加演出,千指大人不干,所有民乐系的人站起来为千指大人应援,这种“大场面”总是特别打动我,就像《我的少女时代》里大家一起站出来,相信徐太宇没有作弊一样。

11.民乐系斗琴胜利之后,没有真要西乐系去天桥演奏,而是希望他们用他们的演出通行证帮助没有通行证的他们蒙混进场演出。

这样处理我忍不住叫好出了声。

12.我觉得王文这个人设,有些像《谁的青春不迷茫》里的黄韬。

13.李由这种看起来怂怂的,但只要陈惊有难,马上就勇敢起来的男生就像《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明明怕怪物怕得要死却硬是死撑着站出来保护赫敏的罗恩一样叫我打心底里喜欢。

14.陈惊说,萤火虫那么小,却不保护自己,偏偏要发光。

15.陈惊一开始组乐队是因为要向王文师哥证明扬琴的存在,一小有成就、正名完毕,她就不想继续了。

说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满足,那时候千指大人斥了这样一句,活得这么随意,你当人生是什么?

试用品吗?

这一问嗖地穿出屏幕,噗地扎到了我的心上。

陈惊是因为喜欢王文师哥, 而不是因为喜欢扬琴本身去努力练琴,最后仍技惊四座。

但表白失败后马上就要离开乐队。

陈惊的轻易便离开,后来我想了很久。

都说一个人走得快,两个人走得远。

那么,由外向内的力叫一个人走得快,由内向外的力才叫一个人走得远吧。

陈惊的力仍是好的力,却不是最好的力。

16.有一回我们学校来了十几个美国交换生,恰逢我们学校的民乐团演出,便带他们去听,听之前我有些怕民乐曲子不是特别燃他们不会很喜欢,但演奏的时候,我不懂民乐听得很迷,他们的神情却特别专注,然后特别用力地鼓掌。

演出之后,一个参加演出的小伙伴小心翼翼地问我他们喜欢吗,我忙不迭地说他们很喜欢。

后来跟其中一个交换生又聊起那场演出,她说她当时都哭了。

我除了听过《春节序曲》和《二泉映月》外对民乐一丝都不懂,当时却大喇喇地也感到了一股自豪气。

我该跟那个参加演出的小伙伴说这个的,我很遗憾我们当时的不自信,也遗憾没有多了解一些民乐的知识,这样当时就能特别自信地用英语给他们讲中国的民乐了。

英专多年,早已明白这个专业的平凡和现实给这个专业设的限,却仍然中二得觉得,能这样做是一个英专人的使命。

P.S. 当时为了诱骗我的小伙伴跟我一起看,还发生了如下对话↓

 3 ) 还是充满coser的半次元好。

惯例我要先说一下好的地方。

首先是整个故事线还是蛮工整的,虽然是顺着情节往下猜就很难有猜错的地方,工整到了有点无趣的程度,但至少编剧的职业态度摆着,毕竟本月能好好讲完一个故事的电影不是很多。

然后感情线虽然比较淡,但是抓得还是挺准的,男女主角不讨人厌,这个青春感也是很不错的。

二刺螈部分本身倒不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这些段落我是看得如坐针毡,甚至终于在中间某一段戏实在坐不住跑出去散了散心,但活了这么大岁数,自省的精神我还是有一些的。

觉得二不起,很可能是我老了。

当下贵我国以逸站(我不知还含不含有A站)为核心的二次元群体,基本已经跟上几代老梆菜肥宅割裂了,比起成为冻鳗婆罗门,他们更愿意追求构建二刺螈文化自信。

而古风也算是少数拿得出来(实际我想了想,很可能是唯一拿得出来)的本土要素。

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说发现本片主打古风之后想到了一些爆笑的梗以至于很难带入,但也并非不能理解。

反过来说更尴尬的倒是那些老宅要素。

比如手办梗,比如留着脏辫的无口少女这到底是啥设置(她老英文名还叫sakura),比如中间插入的奇怪动画演出。

但这个地方我还是有足够自省,大概这些尴尬是老肥宅更事儿逼一点的原因吧。

比较要命的是那种自觉的妖魔化自己群体的态度,这种割裂大概产生于创作者和策划团队之间的代沟。

讲真现在九零后都当爹妈了,片子里的所有标着成年人符号的人却都跟五零后六零后一样,这点给人感觉特别奇怪。

所以漫展我就觉得是本片最好一场戏。

虽然有点天下漫友是一家的粉饰感(讲真哪个漫展没点约架侠和奇行种呢),但好歹稍许展现出了一点自信心。

无论是前半段小姐姐跳舞还是后半段主角团自己的乐队演奏都还比较不错,中间转折有点刻意就是了。

接下来我贴个大字报。

本来音乐我是不太懂,但本片从立意上刻意制造民乐和西洋乐的对立是否合适?

作为吃瓜路人,实际上你哪个好听我肯定就愿意听哪个啊。

正如你片子里展示的,你古筝弹得好,传到逸国,逸民都献上膝盖对吧;反过来说你钢琴弹得好,传到逸国,逸民还是献上膝盖啊。

献上膝盖与否跟你拿啥乐器演奏并没半分钱关系,你演奏得好不好关系更大,甚至你演奏得不好但很酷炫,甚至你既不好又不酷炫,大家也还是会给予鼓励(弹幕:你行你上啊?

)。

可能西洋乐确实流传更广,但你强行民乐不招人待见,未免也太受害妄想了。

人都长了耳朵,音乐的事情你就归音乐就得了,非得挑动民粹情绪煽动对立,最后回到我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你认爹西方没点自尊的小将斗争路线,该说到这里终于有点本土二次元的醍醐味了?

到最后简直把民乐拍成了传武,后面故事整个变成霍元甲,颇有传统武术海纳百川一拳击死俄国力士然后以武止戈以和为贵的调调。

说真的我感觉挺乳滑的。

另外中间烘托情绪的全都是用些流行歌,你作为一个讲民族乐器的音乐电影,是不是有点太不用心了。

后面两场演奏的重头戏都不好看。

最后场演奏那几个乐器solo惨不忍睹啊。

好歹来点编排感行吗?

两个萝娘为什么又突然丢掉传统乐器弹起电吉他了?

最后这片我比较关注的三个演员是那个偶像组合里的主唱小姐姐,以及看起来又绿茶又可爱的小提琴首席,还有男主角。

男主角这片里有种森山未来的感觉,我觉得还挺不错的。

 4 ) 说两句,,,(标题永远不走心。。)

这是一部很酷的电影,虽然故事很老套,虽然有些台词很僵硬,虽然有些地方转折很生硬,但他依然很酷,并不能笼统的去评价这部电影到底如何,确实他有很多缺点,但是这真的是一部非常非常非常正能量,非常非常非常酷的电影。

这是第一部真真切切让我体会到民乐的魅力的电影,也许不仅仅是音乐,也有演员们所代表民乐所在,但是我所想说的是,这真的是一部比《百鸟朝凤》更加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电影,为什么民乐要以下跪换取拍片,它同样可以堂堂正正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反映更多的是二次元,但是我觉得民乐丝毫不逊色!!

最后!!

千指大人万岁!!!

还有!!

油渣天下第一帅,不接受反驳好吧

 5 ) 《闪光少女》:闪光的起点

在一大波国产青春片摔得满地找牙之时,《闪光少女》来了。

这个高调的片名为它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若片中的少女不够“闪光”,那么它一定会惨遭嫌弃,加倍证明青春片已经到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令人欣慰的是,正如影片女主人公的名字“陈惊”一样,《闪光少女》确实是一部制造了足够惊喜的电影,徐璐领衔的这出青春逼人的群戏,不仅完成了“闪光”的任务,且闪瞎了不少人的眼睛。

甚至可以说,在国产青春片领域,你终于可以找到一部故事有趣、演技在线、题材新颖、话题足够当下的电影了。

源于国产青春片的泛滥,我们早已习惯了用是否存在堕胎和撕逼情节,来判断一部青春片的可看性,仿佛青春片只能从不同角度去翻炒校园恋爱那点事。

在过去很多年中,好莱坞青春片除了青春虐恋这一主打题材之外,“励志专才”也是该类型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门类:从《歌舞青春》《歪小子斯科特》到《完美音调》系列,无一不是成功范本。

《栀子花开》曾跃跃欲试地往该类型上靠拢,可惜此片粗制滥造,彻底搞坏观众胃口。

《闪光少女》总算为该类型重新找到了一个正确的打开方式,将二次元元素和校园励志情节融为一体,爆发出了能量满满的戏剧效果。

亦如宋芸桦对《我的少女时代》所赋予的巨大光芒一样,《闪光少女》也因为有徐璐的精彩演出而变得与众不同。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中国大陆女演员近几年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并不是这个行业缺乏美女,而是新入行的女演员正面临新的困境:有了颜值需要演技,有了演技需要拍片机会,有了机会又要建立观众缘。

对于1994年出生的徐璐来说,这条路径也走了至少九年。

曾出演过《甄嬛传》《新红楼梦》等热门古装剧的徐璐,面相明媚,充满灵气,但如果不是《闪光少女》的出现,你很难意识到她对现代戏的驾驭能力,比参加真人秀时更加游刃有余。

徐璐在《闪光少女》中的表现,改变了我们对青春喜剧的既定印象。

实现“逆袭”的女主人公,未必非要通过刻意扮丑来强调反差,即便徐璐扮演的陈惊从头到尾都戴着大眼镜,但她自信爆棚,敢爱敢恨,对喜欢的男生拼命追,对敌对的女生毫不手软,在摆脱了被欺压的角色限定之后,陈惊的不服输的个性反倒被更加突显。

值得注意的是,徐璐的表演并未用夸张的“傻气”来制造笑点——她非常理解这个角色的本质,陈惊是一个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生,她的行为看上去大刀阔斧,但却有着异常清晰的是非观念。

表白遭人嘲笑之后,她言语中可以用“烂人”来形容她的男神,乐队解散之前,她把手办交给姐妹以掩盖内心的不舍,这些重头戏在徐璐的精确的演绎之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闪光少女》视觉效果精美考究,音效与剪辑也相当精良,而在充满漫画感的氛围中,一群新演员的群戏却并没有被夸张的调子带跑,作为成熟演员的徐璐,与初出茅庐的演员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木偶表演系科班出身的彭昱畅,与徐璐的对手戏颇为精彩。

编剧鲍鲸鲸对备胎暖男的形象塑造素来极有心得,彭昱畅扮演的“油渣”是一个默默喜欢陈惊,但又克制理性的男孩,他在公交车上托起熟睡中的陈惊的脸颊,绝对是今年银幕上最美好的画面之一,他对陈惊的表白戏同样引人瞩目,徐璐从“惊奇”到默认的过程处理地十分细腻,角色之间火花四射。

尽管《闪光少女》在情节衔接上尚有不足之处,但影片整体上节奏明快,每个角色不仅落实了各自的功能,且都显现了各自的吸引力。

导演并未真正深究二次元的内涵(只是标签式地展示),对西洋乐与民乐的PK缘起也缺乏说服力,但影片已具备了一部优质青春片的条件,尤其对于正在崛起的徐璐这波新人来说,《闪光少女》委实已经可以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起点。

 6 ) 青春片该有的样子,敢拼,更爱拼

青春片该有的样子,阳光开朗,朝气蓬勃,有萌动,也有热血,敢拼,更爱拼。

片中的爱情戏得夸一夸,油渣与神经的情感发展点得不多,但短短几出就有化学反应,一点儿也不尴尬肉麻,扑面而来是很清爽的感觉。

故事讲民乐与西洋乐的碰撞,是中西的矛盾,而人物中也有三次元与二次元的交融,迎合了二次元群体的口味,虽说二次元部分拍得有点尬,那种与众不同不被理解的感觉比较少,重心还是放在音乐上。

说到音乐,就不得不提到后半段的斗琴,看不过瘾,中西联弹《野蜂飞舞》,快节奏下任何乐器都不失自身的风采,而民乐演奏这种西方音乐时奇妙的感觉就来了,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此外,神经偷吃的小妙招真是出绝,用饮水机烫火锅,用烫发棒包层锡纸烧烤,这么来一下直接“物尽其用”,以后使用说明书上得多添几个功能了,估计开发商自己都没想到。

闪光少女 (2017)7.22017 / 中国大陆 / 喜剧 音乐 / 王冉 / 徐璐 彭昱畅

 7 ) 二次元和主旋律同归于尽

终于用爱奇艺vip看了闪光少女,太无聊所以分了几次才看完。

节奏差,风格土,和二十年前的国产电视剧差不多,人物塑造很拙劣,也没有像样的细节,空洞,做作,情绪走向简直比情节走向更生硬。

因为节奏差,所以小人物抬头的励志感无法get,甚至千指这种人物应有的炫技高潮都没出现过。

作为音乐为主题的电影,配乐居然很次,但斗乐的地方还是有少少激动,鼻子发酸,这似乎挑动了某种本能反应(青春期的群架向往?

),却只持续了几秒钟。

实际上,千指作为王牌出战,对方忍不住回击,如果是日本漫画或者影视剧中,该是多热血多中二的桥段啊,却被这部电影处理得温吞夹生。

很多地方,乐音和奏乐的画面有脱节感,奏乐的群演中则出现了完全不像学生的大姐,显得粗制滥造。

有没有优点呢,几乎没有吧,也许某些二次元扮相还算养眼,但二次元和主旋律简直是同归于尽的组合,还不如只玩古风,以免贪多嚼不烂。

其实民乐怎么能跟西洋乐比呢,前者没什么像样的发展,后者已成体系,根本不在一个高度上,这是无论怎么意淫都改变不了的。

爱情部分难堪至极,女主的神态和姿势都像足了大妈,在浪漫高峰的萤火虫一幕更是丑出了新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几乎所有大电影公号都交口称赞的一部电影,却未能挽回它的票房败绩,倒是从侧面说明,微信公号的流量被严重高估了,那些10万加能影响到的票房其实有限。

 8 ) 在现实中,民乐和西乐会像《闪光少女》中展示的那样互相敌对吗?

这部电影有好多朋友跟同学参演,电影比起现实来说夸张太多了,比如民乐西洋乐斗乐器的桥段现实生活中不存在,本来就不是一个东西,不同类别没法比高低的么。

敌对之类更不存在的,所谓的偏见只会去针对个人而跟你是否是民乐或者西洋乐无关,一个整天不干正事儿的西洋乐学生和不努力民乐学生都会被看不起,反之亦然。

而且作为一个钢琴学生,我只能说民乐系美女多的一批,合作还来不及,才不会有人去找茬呢🙃🙃🙃🙃

 9 ) 与一篇名为“恰到好处地投机和迎合G点是当下国产电影一劳永逸的捷径”的作者讨论讨论

之前评论名字里帖子,感觉作者的回复满满的优越感,那可以,拿出来晒晒,论论吧!

从题目所说的“当下国产电影一劳永逸的捷径”,马上就解释中性不带褒贬,请问这种立牌坊的方 式是您的惯用伎俩么?

这边要博得眼球,又是当下国产电影又是一劳永逸,捷径,这么标签化,这 边又标榜自己公平公正,以正视听,您是觉得你很高明还是别人很愚蠢,极度反感!

您对各种海报等的吐槽很准确,没毛病,电影的定位属于“特别低特别亲民”,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听到这样的描述会有不舒服的感觉,你的优越感源于何处?

选材、点映的讨论也还算保持克制,较理性!

您既然是技术贴,说我想看情感和思想的共鸣,没必要来看您的影评,那我们就论论,请问从“迎合”开始,你所指的“廉价的情绪与情感”是为何意?

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可以用廉价和高贵的标准去衡量?

这是什么样的标准?

你是什么样的高贵的标准?

说满足着观众最廉价却最渴望得到满足的一些东西,这些廉价的东西是什么东西?

这些的设立,都是在放弃逻辑的前提下,放弃了什么逻辑?

然后讲到矛盾,核心矛盾的游离与缺失。

你首先假设主题是民乐和西洋乐音乐形式的相互尊重,我们况且不讨论电影究竟是不是想要表达这样的主题,这是另外的讨论,也是您个人的理解,无可厚非;第二您假设主题是有悖于主流意识的差异的包容,很鲜明的观点,这就要说说了,因为我觉得这完全是您的主流意识对这个电影站在制高点上的同情和鄙视,这里面的非主流意识需要的是包容吗,完全不是,他们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来为自己的热爱正名,要换来的不是被包容这么可怜,您的两个假设里都提到二次元角色群,在第一个假设里,他们不关键,只是标签和噱头,第二个假设里缺少饱满的对立面的人设!

个人觉得究竟是因为角色的需要去确立主题,还是主题的需要去设定角色都没有讨论清楚,就如此坚决的提出两个假设,还在这两个假设里完全否定了人设群,这是要怎样的人挡杀人的霸气,亦或者是我云人云的先入为主的聪明呢?

起码我还是不认同的。

人物的灾难性刻画,说每一个人都是有性格没人格,您了解人格这个词的含义么,心理学上讲人格,是指具有自我意识和控制力,有感觉、意志、情感,指区别于他人,具有独特稳定的思维和行为风格;司法解释为具有作为独立自然人的资格。

那么,您所说的没人格,是指哪种?

有性格,却没人格,这可以理解为您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脸,连人格是为何都没搞明白就肆意拽词,到底有没有底线,有些观众直接爆粗口表达对电影的不喜欢,我个人觉得还更好,至少表达清楚,不忽悠,这样文绉绉的耍流氓明显更加恶心人!

逻辑转折生硬,您指的是时间逻辑,还是行为逻辑,还是人物的思维逻辑?

时间逻辑很简明,电影不存在花哨的剪辑来运用时间逻辑,不需要论,那行为逻辑和思维逻辑,就来论论!

您简单的描述为“转变说来就来,随便拿个理由来搪塞,异常疲软”,请明示!

说“结尾的比赛虽然过瘾但很幼稚,接不上来就是输了吗?

而且对最后比赛胜负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唢呐(应该是),整个过程中扬琴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这样的设置并不够聪明”。

来论论,您是基于您对音乐知识非常充足的出发点,还是对音乐比赛评判有足够经验的出发点,还是对音乐有很深研究的专业人士的出发点,还是作为这场比赛的参与者的出发点,做出“幼稚”的评价?

为什么扬琴要起到关键作用,您是什么逻辑?

为什么扬琴不起关键作用,就叫做这样设置并不聪明?

理由?

我假想下,您的理由是,扬琴没起到关键作用,主角的行为光环满足不了您题目里说的“投机行为”,就是不聪明,对么,只是假想,您的高见?

内在矛盾不足以推动情节发展,这里面你提到民乐学生和西洋乐学生的行为逻辑,说“民乐学生不惜牺牲别人来证明自己,这样的设置说得过去,那这电影的三观就是有问题”,请问电影里民乐学生牺牲了哪个别人,怎样牺牲,牺牲了别人的什么,还是全部?

我们看的是同样的电影么?

说“就算西洋乐学生看不起民乐,但是人家并没有主动去践踏民乐学生的利益”,在您看来,民乐学生什么样的利益被你叫做利益,什么样的行为才被叫做践踏?

电影有类型到“践踏”这样的矛盾设置了么,是您需要的太CULT导演满足不了么?

个人觉得电影的矛盾明显就是借学生主体来体现民乐在现今西洋乐被广泛关注和需求的境遇下的生存现状,学校这样密集的题材集中区明明挑的没毛病,用人设为学生的角色的行为和思维逻辑来实现各持己见的表达方式,来唤起民乐的关注度!

这么好的立意,这么接地气符合逻辑的展现怎么就三观不正了?

是不是要像成熟的智者一样说教,对簿公堂,或者极端的腹黑者展开虐杀才是您以为的有逻辑?

你有搞清楚这个电影的人设是学生么,背景是校园么?

你可以在有前提的条件下提出不足,那样很好,但把您的逻辑标准强加到别人的成品里,您不觉得很粗暴和无理取闹么?

说“就算西洋乐学生看不起民乐,但是人家并没有主动去践踏民乐学生的利益,你难道还不让别人看不起你?

人家就算看不起也没有说出来啊,种种这些都是在民乐学生挑事之后才说出来做出来的”,天哪,您的三观建议您拉到太阳下面晒一晒。

且不说你究竟有没有认真的观看电影,西洋乐的学生并没有说出来做出来,您到底看的是哪个版本?

什么叫做你难道还不让别人看不起你?

个人觉得你看不起我可以,您放在心里,但您既然表现出来了,按您的逻辑,就是活该,反抗者都不应该反抗?

都是自作自受?

简直愚昧!

电影恰恰最高级的一点就是,我用我的技惊四座,让你们的傲慢与偏见哑口无言!

最后还有您还有个总结,提到“观众处于一种即被取悦又被冒犯的尴尬处境,可他们却并不自知”,救命啊,你哪来的莫名其妙自作聪明的优越感和制高点,就这种高度的人,狭隘到不自知,竟然可以义正言辞的让别人“学好汉语”,说别人“偷换概念”,还“大清朝灭亡了这么多年了,怎么还有人有这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想法呢”,收起你那些半吊子的“巴纳姆效应”,并不是会拽文嚼字显得很有道理,就是有道理,在讲道理的时候,先把道理搞清楚,在拽词的时候,先查查词义,这是最基本的素质,本觉得您这样的评论不想过多计较,您既然满满的优越还容不下异响,觉得自己技术很赞,辞藻华丽,那可以,论论吧!

 10 ) 终于看了一部真的国产青春片!

作为一个青春已像急速飞驰的小火车一样绝尘而去的中年女子,我与青春时期的共通点大概只剩下——对青春片的热爱这一项。

彼时爱看小年轻谈谈恋爱的片子是情理之中,现今看到“青春”、“少女”、“梦想”一类主题词仍忍不住要围观而后快,期待能从观影体验中得来“青春真好”的酣然一梦,个中心理大概真的是应了海明威那句“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一个人无法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然而在国内当下青春片的影视语境中,顶着如此高龄声称自己是青春片爱好者大概会被认为是脑残,事实上我在满怀期待地去影院支持了几部青春片后也对自己有了这样的错觉。

因此在同伴问我想看什么电影时我是犹豫的,跨进电影院前我是忐忑的,以至于出现了“去看闪光少女,我本人啊!

”这样终结性的对话。

然而这个片子真的挽救了我岌岌可危的声誉,我和我的高龄、工科、非文艺青年、男、同伴看的一本满足!

本来进电影院前发生了一点中年人生中不愉快的小插曲导致手被轻微烫伤,进电影院的时候中年生活的戾气已经是压都压不住地往外窜,然而看了片子整个人都明亮了起来,可以说是被闪光少女照亮了人生也不为过。

是的,我要赞美闪光少女,因为这是一部真的青春片!

首先演员是真的青春,看到一群满脸真的胶原蛋白的年轻人犯傻犯二、卖萌搞笑,即便是心肠再硬的哀乐中年也要忍不住嘴角有一丝笑意呢,要比看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却还能演高中生的假胶原蛋白们心气儿顺多了啊喂!

尤其是女主角选角非常成功!

我很高兴这是一部校园喜剧,女主陈惊的性格是个“神经”(不要再跟我提匆匆啊、逝去那些感伤青春的片子,我肾虚,已不能再受更多伤害),简单来说,女主角是个真正的萌妹子!

请看荷尔蒙的正确使用方法!然而我们能肤浅到只看脸吗?!

(可能......能吧......)男女主角元气少女+老实跟班的设置也是非常有群众基础,哪个班里还没有这样的组合呢?

(当然,明朗少女是否选择忠犬跟班,就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更为难得的是,主演们的表演并未过分夸张,身为生龙活虎的年轻人,却并未走上时下流行的某些国产喜剧片中的浮夸表情演技大法或小鲜肉面具演技大法,连常见设置的男丑的“贱”都没有贱到让人讨厌,且男女主演的表演都算得上是生动自然,想来导演也做了一些把控。

第二是我终于看到了网络梗们在这里愉快会面,没有彼此尬聊。

国产喜剧片们你们在哪里?!

麻烦过来看一下好吗?!

合适的情境+合适的人物,网络梗们终于不用面临在春晚里的境遇,像那打狗的包子一样抖出去回不来。

我们也不用再度体验自家不上台面的穷亲戚被冷不丁地拉出来游街示众的尴尬,双手合十。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我终于看到了一个青春的内核。

皮相好是外在,骨相好才能撑得起皮相。

这部片的骨相就其承载的意义而言我认为是合格的,学习扬琴的民乐少女陈惊想要在仰慕的学长面前证明自己,卯足了劲找来学校几个学习民乐的二次元少女组成乐团,一心要扬眉吐气一下,却一不小心掀起了校内民乐和西洋乐两个积怨已久阵营的PK,同时陈惊也得以重新审视自己和学习了多年的扬琴之间的关系。

我说这个内核很青春,一是它很好地展现了青春的热血,不管不顾的躁动,那种“我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的原生态的力量,陈惊本是一个一股子冲劲,“不考虑那么多”的粗线条少女,被弹钢琴的学长风姿迷倒就去主动追求,被嘲讽“扬琴是什么”后急火攻心决定要证明给学长看看,她没有上来就肩负“振兴民乐”的崇高使命,甚至学习扬琴也纯属意外,被父母逼着就迷迷糊糊地学了这么多年,平日排练也兴致缺缺丧到不行,只有在排练室涮着火锅唱着歌以及流着口水艳羡对面高大上的西洋乐学生时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有没有很像现实中的你我?

即便是痛定思痛费尽苦心组了乐团,被学长残忍拒绝后还是轻易地就准备放弃乐团,在遭到了乐团小伙伴的灵魂质问,面临爱情友情两溃败,才认真审视扬琴在自己心中的分量,那个不被自己重视,甚至可以轻易舍弃的东西,其实不仅仅是扬琴,也是自己的骄傲。

小伙伴们帮助自己获得了心灵的成长,这才有在校内民乐班遭遇危机的时候的挺身而出,最终发动起更多学生组建了学校的民乐团,也赢得了西洋乐对手的尊重。

片中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那个我们热爱的,可能恰恰是不被主流认可的,不管是民乐还是二次元、古风,片中展现了家长们的态度、甚至是校方的态度,既然这样,那我们就要证明自己啊,要坚持啊,不要被人说中、看扁了啊,这不就是青春吗?!

青春不就是我去他的实用主义利益至上,我管他的付出多少结果如何,我们就上啊!

再奇葩也有伙伴,再弱小也会发光啊!

感谢这部片,让我一个中年人再次感受到,年轻真好!

做一个年轻人真好!

想要去学着一直做个年轻人的这种心情,真好。

握拳比心。

看到有人诟病集体主义,我觉得如果是说因为几个人的坚持与努力带动了更多的小伙伴支持是一种集体主义,那我们当下真的太缺这种集体主义了。

萤火虫虽然微弱,但是很多的萤火虫仍然能够带来点点星光。

好的东西为什么怕多呢?

或者还是只有少数派的旗帜才能成为理想主义的盾牌?

再说套路问题,我认为突破套路很高级,但是在套路中的表达也很重要。

不可否认片中的一些套路问题,比如男女主角的感情线设置,男主角的小变身,但这些套路的表达并没那么难以接受,男女主角的buddy buddy互动很可爱,甚至有些细节有亮点,比如公交车上小男生的小动作,这口狗粮并不难咽。

而男主角的小变身也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乐团,不是为了求偶,谁让千指大人嫌弃他太丧呢!

而且变身并未过度渲染,当做一个愉快的彩蛋来看也未尝不可,如果男主变身大头症道明寺,那就另当别论了…….还有人提到二次元表达不当问题,我不敢说自己懂二次元,也不敢说自己懂民乐因此不做评判,但鉴于片中视角是不懂二次元的人看过去的视角,如求准确全面也就不在情理之中了。

再者个人并不喜欢“因为我懂***,所以不是***就是不对的”这种批判模式,我们总是在忙着给自己划分族群,给事物划分界限、树立标尺,而片中要表达的态度却恰恰是不同人之间的开放和融合,我更欣赏这种态度,身边完全不懂二次元的工科男看了表示,以前认为二次元就是非主流,现在对二次元有点兴趣了。

我想如果是家长看了这部片,下次在腹诽自己完全不懂的孩子的爱好之时,能稍有一丝犹豫就好了吧。

要说我觉得尴尬的一句台词就是,陈惊在表白失败后对学长说:以后你回忆起你的十七岁,一定比我后悔!

这句台词可不像出自是神经少女之口,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青春的“正在发生”的鲜活可贵,差点一口血让我回到我们中老年人视角,有的话不需要说出来啊。

总的来说,这都不是事儿,请用更多真正的青春片砸晕我、看吐我,让我举着锅盖逃回我的中年生活,好好面对接下来的人生,谢谢。

《闪光少女》短评

泪目了几次,看完还很有一种想为什么去努力一下的冲动。不管是爱情,还是梦想,还是别的已经被抛诸脑后的东西,真的很想努力一下啊。这就是这种电影存在的意义吧。

5分钟前
  • 忘我洗澡
  • 推荐

没有“高龄”演员扮嫩,没有狗血的N角恋,甚至连爱情戏部分的着墨都非常少,故事简单却诚意十足,比如B站、漫展、手办、“丧”、“请收下我的膝盖”这些台词和设定,就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PS:彭昱畅太可爱了要持续关注!

6分钟前
  • 阿五
  • 推荐

垃圾导演,垃圾编剧,垃圾演员,垃圾特效。

9分钟前
  • 传说北美狗鱼
  • 很差

民乐与西洋乐的PK立意是非常不错的,表演够夸张,人物造型和部分场景微有日剧感,剧中有老套的青涩情感,还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没心没肺心有火焰的中二少女形象。影片兼与二次元联动,有一段漫画版的情节推动、二次元舞台效果和耽于二次元的502众人物。民乐西乐演奏各有千秋,大环境不同,乐器不同,表现不同,大可各赏所爱。不过意向相左,两相倾轧在人类社会也再正常不过。几场民乐演奏还是挺燃的,是支撑全剧的灵魂。央六时不时翻出来播一播,怎么办呢,凑合看吧。

14分钟前
  • 多多洛
  • 较差

这片子里出现的姑娘都好好看啊,除了主角的方脸…总觉得可以理解为什么票房不高,虽然很喜欢,但我暗搓搓的在家看都略觉羞耻⁄(⁄ ⁄ ⁄ω⁄ ⁄ ⁄)⁄ 虽然对古风和民乐有点理解偏差,不过这真是青春片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17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推荐

导演处女作加1星。

21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最后好甜啊

22分钟前
  • 木寸木寸
  • 推荐

斗琴输在了唢呐的嗓门,然后学西洋乐那些孩子居然就服气了?我觉得还不如小男生拿着灭火器时说的那番话有说服力…其实是很好的题材,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硬扯二次元和古风圈,部分地方尴尬地像在看《我为歌狂》…

23分钟前
  • Sophie Z
  • 还行

有点傻啦吧唧的,但是2.5次元的看起来还是有点小感动

28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音乐版小时代。生动诠释什么叫做五雷轰顶。

33分钟前
  • 冰山的阴影
  • 很差

错过了不能说的秘密,就不能再错过闪光少女了!第一次知道原来民族乐器这么棒!一群年轻人认真弹乐器的样子好帅好美!

34分钟前
  • 你的温柔像羽毛
  • 力荐

只看了后半段依然尴尬 尤其二次元应援什么的 就没人说你们挡观众?图便宜的片 周围叽叽喳喳的大妈是最烦人的

39分钟前
  • 内吧所
  • 较差

国乐是瑰宝,斗乐部分非常赞👍

42分钟前
  • PPPANKK
  • 还行

B站特供大电影

44分钟前
  • -
  • 很差

不说拍得怎么样,这种自卑又自负搞一堆反派衬托死撑大国面子的说教片调调真的好吗?民乐和西洋乐根本没有可比性嘛。要真斗起琴来,同样数量的乐器,民乐的共鸣恐怕还没有西洋乐一半大,气势上就输了……要不下次拍个中医vs.西医?

47分钟前
  • waking王小心
  • 较差

表白中阮妹子!!!

52分钟前
  • 感人废物
  • 还行

看了十分钟实在看不下去。

56分钟前
  • 好了日inutile
  • 较差

还是很不错的,笑点泪点燃点都有,节奏不错,音乐尤佳,徐璐彭昱畅演得不错,彭昱畅这个角色更讨喜。

60分钟前
  • 曾于里
  • 推荐

满屏都是王导对鲍鲍的爱。然后为王文师哥鸣不平“我就是不喜欢你啊凭什么你喜欢我我就得喜欢你啊还上升到西洋乐和民乐之争爱国还是崇洋我也是太冤了!”

1小时前
  • 塔拉胡
  • 还行

“演员演起来不尴尬,导演导起来不为难,观众看起来不讨厌”,这三条的每一条,都是合格的青春片该有的样子。鲍鲸鲸确实做到了。

1小时前
  • 路人Eita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