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一直忙碌不休的国人骤然停顿了下来,但同时也让人有了反思的时间。
太快速的生活节奏和一切以利益为首要前提的发展模式,是否同时让我们失去了太多,伤害了太多。
有得到必然就会有失去,这是物质守恒的铁律,可怕的就在于我们得到的是否能够填满我们失去的巨大空洞,又或者,我们失去的自然世界和情感,是否还能找回?
《未知生物》在创作之初显然没有料到2020年的春天会有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但是它上线的时机和应该引起人反思的东西,却似乎与我们在疫情肆虐时所思所想,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同样是人类的贪婪索取,造成无法挽回的意外,而这意外不仅仅只是吞噬人的本体,更多还会吞噬掉人的情感、良知。
战胜变异怪物的办法,除了付出牺牲之外,还有找回曾经纯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情感。
《未知生物》里有几组很有趣的人物关系,开朗少年付君浩和神秘少女小舟之间是青涩、纯真的“友谊”,不涉及男女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最为难能可贵,因为它简单纯粹的可以不参杂任何世俗的东西。
哪怕“小舟”或许身份成疑,甚至可能是最后的BOSS!
但是友谊终究会让她幡然觉醒。
这里有一些铺垫很多的细节,一定要把被子叠成豆腐块,把书籍和磁带都摆放得整整齐齐的小舟,很显然不止她外表看起来那么柔弱,简单,但是在君浩眼中,她就是一个需要被真心对待,好好保护的朋友!
另外有两组人物关系实为有趣。
失踪少年游尚杰和他的残疾父亲游大海,颇为紧张的父子关系,但在灾难面前全然冰释,看着父亲挥舞着拐杖愤怒地冲向黑乎乎变异生物之时,尤为感慨,父亲心中其实早就原谅了那个瞧不起他的桀骜少年。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剧搞笑担当浮夸富二代苏民绪父子,虽他们出场镜头不多,但戏份举足轻重,在他与老爸之间,其实也对应着现实里永远无法好好相处的父子关系,但无论怎样见面就吵的父子关系,其心底却始终还挂念着彼此,在最紧要的关头,父亲和儿子都是能够豁出生命去力挺的关系!
友情、亲情还有爱情,都是代表了人类最真挚、宝贵的一面,而这些正是无论怎样的意外都不应该被模糊和夺走的。
《未知生物》通过一个悬念丛生的故事,最终想要揭示的,也就是这样简单,却又深刻的反思!
恰恰与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反思不谋而合。
另一方面,《未知生物》把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座偏僻的小岛上,除了有鲜明的影像风格特色之外,或许也有一些希望回归到那个生活节奏还没有那么快的时代,人际关系和情感相对更加单纯的缘由。
同时,导演在细节的把握上也非常讲究,君浩家中的陈设,简朴的蓝白校服,还有小岛渔村似乎被时光凝固的场景氛围,都能让人相信这个故事,这些人,以及这些珍贵的情感与反思!
视听上看到了网剧的希望。
影像质感和配乐都很上档次。
整体的视听上,摄影和配乐还有片头片尾设计拉高了分数。
服装和场景也蛮协调的。
看得出在有限条件下服化道做了最好的优化。
演员选角比较合适。
在编剧和台词上会有的地方显得有点尬,还需要更考究。
不过在现有的网剧环境下这种体量的项目,优点已经算很明显了。
继续加油。
时至今日,在网络经济的推动下,网剧发展日新月异,不仅在制作上已经迎头赶上,在创意和题材方面更是屡屡推陈出新,以别致的角度和新颖的手法,给观众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
比如说刚刚在爱奇艺上线的《未知生物》,12集篇幅短小精悍,比起动辙50打底的荧屏剧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可是规模小并不意味着格局就小,该剧视角独特视野宏大,以90年代的一座渔岛为叙事背景,讲述一群年轻人联手对抗怪物危机的故事,烧脑吸睛的同时,探讨了科学与环境的相爱相杀。
这是一部集青春活力、惊险气氛、悬疑烧脑于一体的作品。
主创团队没有把好钢用在包装上,而是用在刀刃上,扎扎实实做剧本,搭建一套逻辑严谨、经得起推敲和把玩的世界观设定。
从一开场就充分发挥神秘因素和悬疑色彩的吸引力,通过海上之夜,黑色黏液吞噬渔民的事件,营造出悬念迭起又紧张得透不过气的氛围,躲于暗处的生物、行动诡秘的外来者、神秘的失忆少女接踵而至,一时间疑云密布,山雨欲来。
因为生物总是躲在幕后,只是浮出冰山一角,观众可以通过紧凑的剧情和有限的画面,尽情发挥想象力,去脑补出一个马行空的异想世界。
它到底是何方神圣,难道真的是来自外星球,它有多大威力,是否有智能思维,是嗜血的恶魔,还是受人控制的工具?
就像是从前的韩国灾难大片《怪物》一样,本剧在一个故事的深处,同样藏着一个更为硬核的主题。
危机面前,几个年轻人挺身而出,寻找好友的高中生付君浩、张宇轩,寻找哥哥的沙拉老师,为撩妹而来的富二代苏民绪,他们在神秘少女的带领下,激发起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寻找新的线索,而当他们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并不止是那个可怕的未知生物,更有一股可怕的幕后力量。
随着几个年轻人深入地下,与生物狭路相逢,剧集达到了一个高潮,具有神奇天赋的科学博士姐妹,不为人知的隐秘实验,纷纷浮出水面,拼起了一个格局精密的叙事迷宫,然而很多谜团解开之后,随之又诞生了一些新的悬念。
姐妹俩的命运会怎样,她们和几个年轻的小伙伴能否战胜恐惧,以怎样的方式对抗坏人的野心呢?
围绕这样的故事,剧集把未来发展带来的隐患,人类对未来环境造成的破坏,少数人的野心和贪婪,科学家的职责使命,以及年轻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进行了强烈的碰撞。
渔岛上海天一色,风景如画,上面生活着质朴无华的渔民,然而表现的平静下总是隐藏着太多未知的危险,年轻人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值得赞扬的是,《未知生物》充满悬念和惊险的元素,涉及的话题又非常沉重,可是主创团队并没有刻意的制造深刻,而是通过一些新颖轻松的情节,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元素,使故事始终富有强烈的青春气息,单纯的热血,懵懂的浪漫,让还有一些调皮可爱的台词,把这部剧产生了时而惊时而喜,时而残酷时而诙谐的别致体验,算得上是重类型里面的一股清流,求新求变的创作理念值得继续发扬。
作为一个猎奇少女,我本来以为怪奇类题材是无法完成本土化的,但是在无意中看到豆瓣推荐的《未知生物》后,我发现原来国产剧还是很有惊喜的。
故事挺简单的,但是前期悬疑设置比较有意思,可以看得出导演是很会运用镜头语言去讲故事的。
我觉得好的悬疑点能在前期吸引大量观众进入剧情,毕竟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
之后故事铺展时,采取了多线形式,一条是男女主破解谜题;一条则是副cp的麻辣组合(暗搓搓这里插一句,副cp沙拉老师和小苏老板真是配我一脸)!
双线平行进行的同时也有交叉,织成了一张相对能自洽的逻辑网。
至于问题嘛,为了故事男女主及副CP强行英雄主义自行查案,后期因为过分的赶节奏,故事铺展不太够,然后反派这也太弱了吧。
说逃就逃,反派的骨气呢???
希望下一季派一个强一点的反派来!!!
否则剧情到了后期疑点解开就太平了。
不过这好歹也是怪奇剧本土化的一次尝试,总体来说是不错了。
希望今后剧组再接再厉,再多出点接地气的怪奇剧来。
在如今动辄搞大制作、改编大IP、请大明星的网剧市场,一部被剧组自嘲为“小破剧”的“清流”网剧《未知生物》却杀出了一条不寻常路,豆瓣评分7.4分,打四颗星的观众比例高达50%,可以说是口碑上的全面丰收。
好剧邦秉承着为大家推荐最优质的网络影视内容的初衷,采访了《未知生物》的主创团队,为大家还原这部口碑爆棚“小破剧”背后的故事。
自嘲“穷逼”的年轻剧组,“绝不糊弄观众”制片人张胜坦言《未知生物》上线后,看到一部分弹幕和评论都在说“一看就是小投资,但制作很有电影感”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有感触的。
“感觉观众看出来我们是一个非常穷的剧组,经验也不是超级丰富那种,但是通过我们的每一个画面,感觉我们这个“穷逼”剧组是在认认真真拍摄的,没有糊弄他们。
” 很多人提到这部剧的形式很像国外的《怪奇物语》、《毒液》《魔女》等,但是在中国的网剧市场,这类题材的剧集还是少之又少的,大家对于《未知生物》的鼓励,也是对剧组在题材类型创新上的鼓励。
投资人愿意投资这样一部新题材、演员配置也几乎都是新人的剧集,也是需要勇气和情怀的。
可以说《未知生物》口碑的成功,和年轻观众对创新题材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未知》也是主创团队的第一部剧集,团队都是80后、90后、95后的组合,制片人张胜和导演葛文喆更是大学睡一张床的同学,另外几个合伙人也都是同学。
大家去法国、英国学习视觉艺术和电影制作之后,选择回国组成了这样一个年轻的团队,也从想要在国内影视行业里,在题材类型、手法和视觉风格方面都做出突破和尝试,同时,也希望去关注当下的社会和观众,选择一些更有人文关怀的素材去进行创作。
创新多线索叙事方式“小周迅”灵气加持导演葛文喆在之前就以《到阜阳600里》获得了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关于这次《未知》的剧本创作,也是有自己的独特的心得和体会。
“这次的剧本创作,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多线索叙事的应用。
这在国内剧集的剧作方面还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网剧领域。
多线索叙事的好处就是当所有线索汇聚到一个点的时候,会形成比较大的剧作张力,观众看起来会有一种热血贲张的感觉。
”多线索叙事的难点在于在剧本初期,容易形成“散”和“慢”的感受。
因为每条线索都是需要一定的铺垫才能进行展开的,如果是单线叙事,只要针对主线来展开铺垫就好,而多线叙事由于每条线的人物关系、事情起因等都需要加以阐释,客观上负担会比较重。
因此,团队针对多线叙事的专门展开讨论,多次推翻和打磨剧本。
最后从成片来看,《未知》无疑是成功的,很多观众也在评论里表示,这是一部有些“烧脑”的青春剧。
《未知》的编剧方佳梦也告诉我们,其实剧里“黑水”的存在是最不合理的,因为它是虚构的产物。
“我们采取了镜面手法,即打造一面真实的镜子,用它去反映虚构。
所谓真实的镜子,则由活生生的人物和他们的真情实感所构成。
”有一个最直观的例子,剧中设置了大量桥段和场景,浓墨重彩展现了辛蕊的恐惧,她的恐惧之情是真实的,以此来反映黑水是真实的、可怕的。
“观众感受了、接受了,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嘉奖。
”她说。
一部剧成功与否,核心角色的选择也非常重要,本剧的女主角“辛蕊”是一个在前期天真中带着点疏离和脆弱感的神秘少女,后期人设则转变很大,和演员付小仙的气场不谋而合。
导演看完她的照片之后,就感受到了她身上不一般的气质。
试戏的过程也很顺利,小仙对这个角色也非常上心。
导演也表示,大家一致觉得“辛蕊”这个角色非小仙莫属,她是那种可以在镜头里牢牢抓住观众的演员,这次合作也是上天的一个恩赐。
故事节奏短小精悍 环保题材发人深思不同于市面上的大多网剧,《未知》只有12集,每集也只有25分钟,和前阵子口碑爆裂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相似,短小精悍却又恰到好处,像这样节奏明快的短剧也会是未来的一个新潮流。
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把故事的完整和叙事的合理做到了极致。
得益于主创团队在项目前期开展了详实、细致的创作讨论。
前期讨论决定了全剧的构架,没有头重脚轻,没有逻辑硬伤。
一旦决定了构架,就有空间去布置每一集的节点,比如情节的转折点、人物的情感点。
这些点经过合理的分配,每一集在整体剧本里承担的任务就会变得很明确,让观众看到一个脉络清晰的故事。
这个过程有点像造房子,前期讨论就是画蓝图,分配节点就是铺地基,只有把这两步做到位,才可能有之后的平地起高楼。
《未知生物》的剧本策划牢牢抓住年轻观众的兴奋点。
虽然只有短短12集,但两条感情线紧紧交织并行,一条是以“友情”为核心的少男少女线,以校园热血、青春萌动为元素,另一条则是“女强男弱”的诙谐爱情故事,满足年轻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
《未知生物》的剧本策划是2017版《射雕》的编剧沈昱辰,她告诉好剧邦:“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这本来看上去像一个口号,但疫情肆虐的当下,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未知》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和大家见面的。
”在题材创新方面,《未知》无疑是走在前列的,小岛背景下的青春悬疑片氛围,加入了怪兽和环保元素,听起来一切都很有“未知”的新奇,从一开始就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未知》的主题是“冲破黑暗,守护他”。
他代表了我们生活的家园和身边重要的人。
团队在进行策划的时候,也是受到海边真实存在的赤潮污染启发。
主管部门在上线审批时给的反馈是:《未知生物》是以生态环境为题材的科幻故事,配合宣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国策,反对破坏生态环境的逐利犯罪行为,符合主流价值观导向。
《未知》选择从一个纯真的高中生视角切入,去揭开最后的真相,也是希望通过少年身上的那种真善美来冲破黑暗,唤起大家对家园、朋友、亲人的珍惜。
特别是现在全球疫情的大环境下,《未知》能带来大家更多正向、温暖的力量,带来积极的社会的效益。
充沛丰富的情感与悬念迭起的情节,两者间碰撞起的化学作用,让《未知生物》充满了新鲜的血液,而环保主题的加持,也充分体现了主创团队对家园环境,对生命的尊重。
虽然主创团队自嘲,这部剧是一个小投资的“小破剧”,但是主创团队用他们的一点“小勇气”去进行了题材类型和手法上的创新,真心实意地把他们心底里对于善良、对于爱护环境,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美好家园和身边人,这个“小情怀”呈现出来,得到了投资人和观众们的认可和非常不错的口碑。
虽然是年轻的团队,但是他们的勇敢、情怀和认真也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地得到观众的检验与认可。
就像导演葛文喆最后说的那样:“我们接下去希望继续以我们的“小勇气”和“小情怀”,去追求我们的“小愿望”——做新题材、新类型、新审美的内容。
”
主要演员准一线的演技,和紧凑的节奏是这部剧的看点,但是漏洞百出的剧情和非主要演员的僵硬演技拖了后腿。
比如,遇到走失人口小舟第一反应是一起玩了数日也不报警;岛上除了这么多人口失踪案件,甚至是疑似命案,仅仅是警车又来了,又走了;再比如最终boss战,就是冲过去,boss就挂了;一众配角又僵硬了。
最温柔的怪物,它不吃人,只会带你走,带你滚粘液。
你看呀,被吞的人他都活着,什么事都没有。
连小舟她姐姐都光脚丫子跑出来了,你们却要消灭软软。
最近姐妹给我推了一部剧叫《未知生物》,推的时候,姐妹说这是她春节后看的最好最精良的小成本制作网剧了。
我本来不想看的,但是耐不住她三番五次物料轰炸,还微博拼命cue我,我被她cue烦了,只能言听计从去看剧。
后来我看完了,我现在只想说别逼我剧透,看就得了!
反正我是准备三刷了。
作为一个瓜地里的猹精,我又去扒了扒演员的料。
发现只要有女主付小仙的地方就有人在骂。
不过吃瓜这么多年我总结出了一个经验,除非有明确时间线和证据,否则仅凭三言两语的瓜基本都当不得真。
毕竟三人成虎,人言可畏,没有石锤,娱乐圈里有什么样的料我都不觉得奇怪。
不过呢,抛开这些八卦不谈,付小仙在剧中演技也还是可圈可点的,相较那些靠瞪眼修图才能保持观众心中所谓“女神”形象的各种花们,付小仙的演技真诚质朴,很有灵气,略像早年的周迅,有自己的特点。
而剧中我最喜欢的白白净净,可可爱爱的“阿杰小哥哥”原来之前参加过《以团之名》,还是被营销号cue到的那种糊咖。
虽然偶像之路有些坎坷,不过这不影响我评价他在剧中的演技。
虽然出场不多,但是阿杰的脆弱与阳光在他身上体现的很好,与爸爸争辩时的那种担心懊恼和执拗也恰到好处。
这个弟弟现在纵然还没有太多人气,不过我相信,只要他能踏实的完成每一部作品,未来一定可期。
至于男主吴幸键和王成,那也是一样的。
吴幸键演技不错,王成好像还是童星出身。
相较现在某些没演技全靠吹的顶流,踏踏实实演戏的他们之后肯定也会有不错的发展的。
我要说的就这么多,剧情上我真的真的不想剧透,毕竟悬疑剧写长评就很容易剧透啦所以还是大家一起去看吧。
毕竟这种快节奏高质量逻辑上没什么大问题的网剧现在真是不多见了。
在漳州拍摄的那段时间给我留下的只有美好,因为当一群人在深夜为了一个镜头的展现而努力钻研的过程足以抵挡一切的不易,也许那一刻才是最可贵的…… 虽然我们没有明星加盟也没有大投资,也不是大IP,但我们还是希望结果可以是好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用心,谢谢大家支持!
《未知生物》,据导演自己说,这是一部环保剧,但笔者觉得它实际上探讨了一个更为古老的母题,就是司马迁说的“天人之际”。
这部剧的情节不复杂:某集团请人研制一种“阿尔法试剂”,能改变人体的机能,但制造这种试剂会产生大量废弃液,污染环境,使海里的生物变异,导致灾难。
故事讲的就是一只在实验室里发生了变异的未知生物,破坏了实验室并出逃而为祸人间。
集团代表一方不顾危害,不择手段要拿到实验数据;而正义的一方要查出真相,和未知生物搏斗,还要和集团代表搏斗,最后当然还是邪不压正的。
很多人会说,这又是一部讲人与自然主题的剧,笔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人与自然,不如说它讨论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价值有多少的问题。
司马迁的“天人之际”放在儒家的观念中可分为两个层次,照杨国荣先生的说法是“天人”和“力命”,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
《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
”不问马。
一个马棚着火了,最可能伤的是马,而孔子首先问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足见在孔子这里,人和代表自然的马的关系已经一目了然了,人是主要的,是本位的。
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以人为本”的早期表述。
当然,有人会问那自然在孔子眼里就不重要吗?
试验君看到过一个比较温和的句读法,在“不问马”的“不”字后加个句号,“不”通“否”,意思是当得知没有伤到人后,孔子又问了有没有伤到马。
说明孔子还是关心马的,只是要在人之后。
但不管怎么样,儒家认为人在自然面前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人有文明,人有理性,人有内在价值。
明确了这一点后,接下来的“力命”关系就顺畅了。
“力”就是人力,“命”就是“天命”,也可以指“运数”“运气”等。
我们总要给一件事情归因,而归的因无外乎两种:人为导致还是非人为导致。
在儒家看来,既然人和自然相比是第一位的,那么很多事情的发生往往正是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并不是什么“运气”或者“命运”,在“力命”关系中,儒家更看重“力”。
《论语》里说: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是很少谈论“命运”的。
《孟子》里也说: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君子是不讲“命运”的。
都是在表明“人力”在世间万事万物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所以司马迁写历史,也要“究天人之际”,就是要讨论历史的兴衰变迁到底是“时来运转”还是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问题。
千百年后,欧阳修更是明确地指出:“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前后的串联无不在向人们揭示“人”在天地历史之间,既有至高的地位,同时也要不断审视自身,不可造次,不可疏忽,否则就将带来灾祸。
我们的《未知生物》也讨论了这个问题。
剧中如蜻蜓点水般提到了一种自然现象:赤潮。
这个知识我们在高中地理课上都学过,但未作深入。
剧中也没有就赤潮问题展开,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提,却让人不得不和“阿尔法试剂”联系起来。
所以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为导致的。
因此,这部网剧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很多事情我们粗看起来是所谓的“天灾”,但实际上这里面都有“人祸”的因子,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
这次新冠的肆虐,没有“人为”的原因吗?
撇开决策不力、信息不透明、贪嘴吃野生动物(姑且认为新冠来自野生动物吧)这些先不说,不戴口罩、顶风聚会、隐瞒病情、逃避检查、不配合隔离等等,这些不是“人祸”吗?
这些“人的行为”绝对是为病毒的传播“添砖加瓦”的。
即便只是普通流感,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地铁上感冒鼻音很重的人却不戴口罩,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间或还有几声咳嗽,帮着传播病菌,旁人唯恐避之不及,这不是“人祸”吗?
所以我们可以从《未知生物》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纯粹的天灾其实是少数,更多的都有“人”的影子。
人既然要做万物之灵(比如要研究“阿尔法试剂”),那是不是也应该承担同等的责任和义务呢?
一旦出现了问题甚至灾难,人难辞其咎。
这是这部网剧的警示,其实我们的先贤也早就说过很多遍了。
现在国内影视市场选材多数都在在古装、青春校园、职场这一类,逃不开甜甜的恋爱。
但是像 未知生物 以悬疑题材的角度讲环保问题,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部剧不是大IP,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这部剧保持了最纯正的一面。
从观众的角度看,这部剧平平无奇,没有明星加盟要火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一开始就只是抱着好奇心去看。
短短十二集,没有夸张的拍摄手法,但是镜头最后的呈现形式能感受到整个团队用心和惊喜。
人物的心理过程很真实,三观很正;很喜欢阿杰一家,一开始阿杰的失踪揭露阿杰一家的家庭矛盾,是阿杰的日记让父亲开始改变,为了儿子不惜代价与怪物斗争。
待到一切都回归原位,阿杰也解开与父亲的心结,整部剧HE。
想起在 陪你到世界之巅 中的一句话“生活可以击垮你的身体,但是不可以击垮你的意志”。
balabala一堆 希望这部剧能火!!!
用心一定会被看见(*^▽^*)
节奏紧凑 一口气刷完 不过可能悬疑剧看多了 我竟然一开始就猜到了结局 但总体还是不错的啦
这个体制内还是不要再碰这个题材了
很散
看不下去…
全面抄袭怪奇物语!
影像质感和配乐都很上档次。整体的视听上,摄影和配乐还有片头片尾设计拉高了分数。服装和场景也蛮协调的。看得出在有限条件下服化道做了最好的优化。演员选角比较合适。在编剧和台词上会有的地方显得有点尬,还需要更考究。不过在现有的网剧环境下这种体量的项目,优点已经算很明显了。继续加油。
怪奇物语?
我看了两集就期待能有下一季,我是怎么了
立意挺好的,教育我们保护环境。肉眼可见的小成本电视剧了。可是最后出现的那个是姐姐吧??
青春悬疑,这个题材我可
WDNMD,从剧情、人设、画风甚至是配乐都完全是在山寨《怪奇物语》,剧情鬼扯,演技尴尬,制作粗糙,特效雷人,处处流露出一种抄袭都做不好的拙劣感,评论区居然一水儿的好评,刷得也太明显了吧!
一般般
算是个软科幻? 追了两天看完了。 还不错。有点奈飞的感觉。女一演技比较尬。
四星鼓励。
看不下去了
“不是因为我参与了,是真的不想大家错过一部好作品,当初选择以特别出演参与其中,就是因为看到了整个团队的初心和行业坚守,他们没有那么多雄厚的资金买热搜,没有网红,没有流量,有的只是一群对戏较真的演员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只能靠大家看过以后觉得好的话口口相传,这也是看到有能力的年轻导演不想他们的才能被埋没……”
山寨的怪奇物语 模仿的不伦不类
外婆的宝藏审美
看了两集,我要去冲会员了。
还行,剧情不太抓人,之前的海报还以为是什么校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