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手阿一

殺し屋1,Ichi The Killer,Koroshiya 1,Koroshiya ichi

主演:浅野忠信,大森南朋,冢本晋也,孙佳君,寺岛进,菅田俊,手塚通,有园芳记,涩川清彦,松尾铃木,国村隼,萨布,茂吕师冈,木下凤华,小林宏至,后藤麻衣,森下能幸,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粤语,英语年份:2001

《杀手阿一》剧照

杀手阿一 剧照 NO.1杀手阿一 剧照 NO.2杀手阿一 剧照 NO.3杀手阿一 剧照 NO.4杀手阿一 剧照 NO.5杀手阿一 剧照 NO.6杀手阿一 剧照 NO.13杀手阿一 剧照 NO.14杀手阿一 剧照 NO.15杀手阿一 剧照 NO.16杀手阿一 剧照 NO.17杀手阿一 剧照 NO.18杀手阿一 剧照 NO.19杀手阿一 剧照 NO.20

《杀手阿一》剧情介绍

杀手阿一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新宿歌舞伎町的民宿大厦——“流氓公寓”的山口组蜗居点。黑社会组织安生组的老大安生芳雄与情妇及一亿日圆现金失踪后,流氓公寓每天都有黑道人被杀。外界断定这是传说中的杀手“Ichi”所为。武斗派头目垣原(浅野忠信饰)于是开始疯狂寻找凶手。垣原是个极度被虐狂,视虐待成狂的老大如自己的神明一般,迷恋与崇拜他。垣原误信退役江湖老鬼阿叔,掳劫了敌对帮派头目,酷刑逼供,引起江湖风暴,令安生组进退失据。老大情妇Karen(孙佳君饰)与阿叔相熟,为讨好垣原以身犯险。Karen在阿叔帮助下,渐渐接近神秘杀手阿一…… 大导演三池崇史的名作,血腥暴力美学推向极致。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网络断舍离第一季我的导演梦芭比之时尚童话社畜向前冲死于德州情欲陷阱超能兔战队佔有姜西杰克与豆茎:从前从前以后发现者们亿万第二季北欧人:维京传奇流浪汉世界杯赘婿黄石镇谋杀案和歌子酒第五季空之境界创梦时代丛林敢死队巴拉阿奇一家相亲吧兄弟秘密花园你眼中的世界玛丽·雪莱雪花女孩第二季有你的小镇错位青春第三季从今以后魔界判官

《杀手阿一》长篇影评

 1 ) 看了第三遍所悟到的一点东西

其实在我第一次看完的时候,我是同意阿叔就是安生这个说法的,因为最后阿叔的眼神简直充满了对爱人的怜惜和愧疚嘛,那么痴情,那么迷恋!

是安生没错了!

可是,我之后看了漫画原著,漫画里也提到了导演所说的“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漫画里对所谓的爱情故事的解释是这样的:垣原之所以一直追求极端的痛苦,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绝望,在最后阿一追杀他时,他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他开始逃走,他想活下去。

因为有绝望,所以才有了希望,这样对垣原的救赎,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爱。

看完漫画,再回过头看电影,或许阿叔那种迷恋的眼神并不是对于垣原的,在漫画里阿叔只是把新宿当成一座欲望的城池,他操纵这场闹剧,是为了满足他内心的控制欲,他是另一个变态,所以最后阿叔那种迷恋的眼神,或许只是他完成任务后的自我满足,或者是为这个爱情故事而感动,在他看见垣原的头像上并没有伤口的时候,他的眼神突然冷酷了,因为他没有完满的结束这场爱情喜剧,最后他看见阿武疯狂的踢打阿一,也只是失望的走开,不管是阿一还是垣原,或者是其它已经死了的两个兄弟,对于他来说都只是他满足自己欲望的棋子,他们或生或死对阿叔来说其实都无足轻重。

而且,在交代那个警察被安生收留的时候,给了安生一个镜头,虽然没有露全脸,但看着不像是阿叔,有人说是整容,但是整容是不会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完全改头换面的,起码得有几个星期的时间整容的伤口才能愈合恢复,而且在开头的时候,阿一杀人过后阿叔清理的那个房间,就是之后垣原调查的房间,更坚定了我认为安生死掉的这个念头。

或许有人说阿叔找了个替死鬼,但三人组里面曾经有一个安生的手下,他怎么会认不出来呢?

还有人说阿叔一身的肌肉,漫画里提到,他是每天打激素来维持的,并不是超强抖s安生。

另外,嘉伦其实也是阿叔的一个棋子,他们俩早就串通好了,在电影里他们下棋就看得出来。

嘉伦对垣原的通风报信都是阿叔指示的,嘉伦去找阿一说自己是丽花,被强奸后成了变态,渴望被男人片成一片一片也是为了让阿一更沉浸于阿叔所营造的幻象,能被更好的控制,没想到却惹来了杀身之祸(另外嘉仑被强奸的那个镜头,一直看着嘉伦被强奸但是不敢营救的男同学的脸不就是开头那个一直哆哆嗦嗦的老大吗?

看着是真的像,不知道是不是)最后那个回头的boy是阿武的可能性还挺大的,先是给了上吊的阿叔一个镜头,接着又是阿武转身的镜头,不得不让人觉得阿叔的死和阿武有所关联,可能是阿一被阿武踢死后,阿叔看出阿武有成为杀手的潜力,开始想把他培养成另一个阿一,但在阿武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发现阿叔就是害死父亲的罪魁祸首,为了报仇把他吊死在了树上。

但最后那个一跛一跛的步伐,又让我怀疑他是不是被打伤了腿的阿一。

总之结局非常迷,可能是这部电影的败笔。

最后,我想说其实垣原真的很萌啊,各种细节都体现出来他是一个可爱的抖m,疯狂表白浅野忠信,他是我看这部电影的全部理由!

对阿一的印象就是,唉,童年阴影影响人的一生啊到了最后不知道怎么结尾,额就这样吧

 2 ) 三池崇史的天才之作

对于《杀手阿一》,基本上评论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一种认为此片变态、猥琐、恶心、恶劣;另一种对此片充满溢美之词,但究其所以然,大都语焉不详。

毫无疑问,我是很喜欢三池崇史的。

尤其是《切肤之爱》和这一部《杀手阿一》。

对于前者,从亚洲到欧美业界和民间的认同度都相当的高,女性独立意识,社会及两性危机感,场景调度等等都说的很多,对于后者的评价也大都集中在“暴力”二字上,超暴力、极度暴力等等不一而足。

除了最抢眼的暴力外,其实三池崇史在《杀手阿一》里,把玩了相当丰富的元素。

黑社会、动作、符号艺术、黑色幽默、荒诞、心理剧、复仇、悬疑、SM文化、怪兽电影等等,可能还有很多我看不出来的元素。

能与之比肩的,可能只有塔伦蒂诺的《杀死比尔》。

这么多的元素一起体现在一部作品中,对于导演的控制能力是相当大的挑战。

元素太多,剧情很可能因此支离破碎,变成一张杂乱无章的花名册。

而三池崇史在本片中,则针对此特点,利用碎片式的剪接,彰显元素,强调情绪,弱化剧情,可以说做得相当完美。

在故事内容上,三池崇史一如既往的强调了自己的社会危机意识。

故事发生在日本的欲望之都:东京歌舞伎汀。

很多人只看到这些,殊不知,其实,整个社会和歌舞伎汀一样,充满了欲望、幻影,腐败堕落而且混乱不堪。

社会只不过是一个放大了无数倍的歌舞伎汀罢了。

故事的主人公阿一,平时胆小懦弱,在幻想或者说妄想中变得强大,将日常欺负自己的敌人碾成齑粉。

首先体现了人性的善恶两面性,从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著名的《化身博士》。

其次,阿一的形象,正是普通社会中小职员在电影中的投射。

大公司的小职员,平时受尽欺压,忍气吞声,唯有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化身为大侠,惩恶扬善。

这不就是阿一的形象么?

电影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垣原。

垣原是个受虐狂,在痛苦和恐惧中获得快感的升华,最终死于妄想之中。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情节,垣原在楼顶用银针刺穿了双耳,坠楼身亡。

楼下的尸体额头上并没有阿一的刀痕,暗示垣原并非为阿一所杀,而是在被杀的妄想中自己跳楼身亡的。

正代表着三池崇史心中的社会危机意识。

生存与危机同在,个人在危机中升华,伴随着个人的升华又产生了新的危机,当危机完全消失的时候,个体也随之终结。

不正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么?

除了性格鲜明的个人外,本片的一个关键元素是:欲望。

阿一受人欺凌,由此妄想强大,而杀手阿一诞生,垣原追求受虐,并在妄想的恐惧中自我了断,丽花小姐妄想着被男人切割成一片片,最终被阿一所杀。

妄想是欲望不能得到满足的产物,本身带有相对的悲剧色彩。

三池崇史以此强调着自己的人生观。

人在不断的欲望中生存,无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只能通过妄想聊以自慰,并终结于对欲望的追求中。

这些观点虽略嫌偏激,但不无道理。

统观本片中的人物,均是荒诞而边缘的孤立个体,没有普遍意义上的社会地位,也没有影响力,为追寻自己的目的而存在着。

从表面上看,这些形象似乎是相当戏剧化,相当荒诞的。

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这样的形象比比皆是。

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在这个世界上可有可无,存在的目的就是不断证明自己的存在。

而本片的灵魂人物:阿叔,代表了冥冥中的命运之手。

正是他创造了阿一的人生,创造了阿一的妄想,创造了垣原的恐惧,有条不紊的推动着这一切的前行。

他利用催眠这一带有超自然色彩的手段支配阿一,更暗示了该角色凌驾于普通人之上。

在影片的最后,阿叔自尽身亡,远处一个类似阿一的形象正跟随着小学生前行。

暗示了整个故事的周而复始。

所以,虽然本片在视觉上暴虐血腥至极,但在影像之后,却有一番深刻而尖锐的思考;而结构上的精彩也令人叹服。

这就是我喜欢《杀手阿一》的原因。

今后我还会看这部电影,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3 ) 谁能告诉结局怎么回事

过程不说了啊非常喜欢,结局到底是阿一杀了垣原还是垣原杀了阿一,垣原掉下楼之前明显脸上被划伤了啊,怎么掉下楼的并没有伤,那死的是阿一?

死的是阿一那受虐的一面?

所以老鬼自杀?

还是因为阿一战胜了自己?

阿一战胜了自己并把垣原杀死,垣原纯洁的死了所以没带伤?

最后垣原的镜头是不是说垣原死的满足?

最后那个变了样子的阿一(右腿瘸了)是不是改变了的阿一?

还是说阿一已经不需要老鬼的帮助可以自己成为杀手所以老鬼死了,可老鬼显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也有可能是阿一杀了老鬼。。。

但那实在不是阿一的风格。。。

杀手阿一啊,最后和一群孩子一起走向远方又是什么意思。。。

 4 ) 傻逼片

看了三池崇史这所谓极度暴力的片子 可以想象日本这样的民族就该被灭 都在为变态找借口 恒源喜欢暴力 但是并不想自己被杀 心中还是害怕恐惧 看到阿一立马就飞 但是喜欢折磨别人 但折磨自己也就是打个孔 钻个眼 立花跟恒源撕别人脸极其过瘾 装出自己跟“神明”一般的表情 看似非常享受折磨别人 喜欢被切片烤鸭 而真正要被切片的时候 又怕得要死 阿一则是极度智障 不想杀人 却妄想惩恶扬善 走到变态魔道 不分青红皂白杀人 恒源两位贴身保镖 神枪手和硬汉 愚不可及 其实内心也堕入魔道 神枪手竟然殴打裸女致死 助纣为虐 催眠大叔就是为了钱 打出让阿一替天行道的旗帜 2位双胞胎 折磨别人时的快感和被杀时之前眼神留露出尿裤子的表情 反映出变态的心底最终只是懦弱与可怜 影片没有任何的善与恶 全部都是精神病人在相互折磨 对别人的折磨要高于对自己的折磨 觉得这就是享受与心理治愈 其实就是禽兽的思维 而不能称之为人 没有道德 情感与约束可言 这并不叫暴力美学 而叫施虐 真要有种 恒源喜欢串糖葫芦 喜欢被虐 那就自己串自己 每秒钟 把自己插成刺猬状 立花喜欢切片 那就把自己搞成鲤鱼鳞片状 既能特立独行 又能享受自己被虐的快感 不以惩恶扬善为前提 一切凌驾别人痛苦来寻欢作乐的施虐 就是败类与禽兽 都该五马分尸!

(日本拍的AV也是如此 吃屎喝尿那是他们一绝 做为病态的民族 把他们从这个世界抹掉 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快感!

 5 ) 《杀手阿一》的最后解构:s/m的暴力解读

《杀手阿一》的最后解构:s/m的暴力解读         ■ 文/火神纪

  残暴。

血腥。

精液的味道和无止境的杀戮。

  如此平面的解读让我抽疯。

  然而。

所有的这些却都让我沉溺而迷恋。

  别跟我说;直白而无味。

  在我看来;那只是间接地告诉我。

  其实,是你不够勇敢。

——题记。

火神纪。

  首先。

有必要说明一下的是,这里说的最后的解构,指的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后一次的阐述而非这部电影的终极解读。

我做不到,也许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甚至包括三池崇史;我无法确定。

这部电影里有着太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带来的是不确定的臆测,而这也是这部电影最迷人的地方。

很多的,看似不可理喻的,很像神来之笔;而太多的巧合和灵感堆凑在一起,如果给以正确和适当的诠释的话,以人性的描绘角度上说,这部电影已经非常接近伟大了。

  在此之前关于这部电影我写了四篇文章:《以三池崇史之名彻底残暴》;《浅野忠信的疯狂和被虐待的渴望》;《孙佳君,嘉伦或立花的困惑》和《关于金子一家的假想》。

可是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总以为,我对这部电影的解读是不完整的。

因为我一直回避着阿一,我一直在期待着写这篇评论的契机,灵感或者欲望。

我一直想把阿一独立出来写一篇评论,而之前的评论一直不曾说到的阿一,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由来了。

  我记得台湾欧阳子的书评。

她的评论是白先勇先生对于自己的小说认同度最高的书评。

白先勇先生曾经说过,很多在他自己创作的时候还只是停留在潜意识里的东西都被欧阳子挖掘出来了,创作的时候只是觉得,他想这样,必须这样,只能这样,却从来不曾想过为什么。

而欧阳子却替他把为什么都给解答了。

  潜意识。

这样的字眼似乎让我非常振奋。

在创作的时候,没有原因的东西其实都有其原因的。

而连作者都不知道为什么的东西被挖掘出来之后,潜意识会被解读。

潜意识在作品里流淌,很多时候显得有些无解或者没有因由,这是很多作品,包括文字和电影里最精彩的地方。

  我为什么说,这部电影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终极的解读呢。

因为这部电影有很多类似这种潜意识流的东西。

  紊乱。

不可理喻。

繁杂的支线。

合情合理却又情理之外。

这是任何一部伟大作品最迷人的地方,最闪烁的光茫。

尤其是当我们找到了解读的方法。

或者试图解读的时候,这足以让我们沉溺。

  潜意识。

白先勇。

欧阳子。

《台北人》。

解读。

三池崇史。

电影。

文学。

创作。

这组凌乱的词组是我所说的这些的关键字。

我也许可以编排得更好,可是我懒得那样去做了。

因为某些人会看得明白。

这就够了。

有些电影并不是拍给所有的人看的,而有些文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看得明白的。

  三池崇史有这样的天赋和能力把电影拍得更接近伟大。

  前阵子和朋友Nymphetamine谈起过关于类型电影的异样审美。

Nymphetamine对于这种类型电影的偏好是我远远不及的。

她的看法相当极端,可是我能够接受,甚至认同。

因为在很多人看来,我的审美观也是同样的扭曲而且另类的。

  很多人不喜欢这种类型电影。

CUT;切割;血腥。

这种电影在我的个人分类为CUT电影(非CULT)。

Nymphetamine说,为什么人们无法接受这种电影,因为这种电影涉及了太多的人性阴暗面的描绘,而那些无法接受的人们,其实他们更多的无法接受自己的阴暗欲望,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

所以人们习惯于道貌岸然地站在远处尖叫,满脸上的不屑和惊惶。

最大的惊惶其实在他们心里,而他们无法面对那个面目丑陋的自己。

Nymphetamine用到的一个词:“不配”。

我发现,我喜欢这个词。

至少在这个词里面,我被提升到了某个档次,一个可以与之谈论和争辩的档次。

  如上所述。

每个人在某些时候总会有一些疯狂得连自己也无法相信的欲望和隐晦的东西。

而无疑,阿一这个人物形象是符合我的这种欲望。

于是,我如此钟爱这部电影。

  阿一是个有着严重的精神分裂却身怀绝技的人。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呢。

或者说,他只是一个正常的懦弱的孩子。

可是他长期接受催眠,于是很多时候他根本不知道他就是那个曾经杀戮无数的救世主阿一。

但是这依旧是精神分裂。

  大部分时候,阿一显得内敛,安静,懦弱,胆怯,不安,孤独,带有点自闭,像个天真而可爱的孩子。

  然而作为一个杀手的阿一却如此暴虐而疯狂。

那是作为一个人最张狂的残暴。

作为只是阿一的阿一,却是一个人最懦弱的苍白。

  他把自己裹在棉被里瑟瑟发抖,不停地操控着电玩如同他自己在杀人时一样冷酷无情而且手段恶劣。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阿一才得到了统一。

一个懦弱却残暴的孩子;一个害怕却暴力的天才。

  我喜欢阿一。

因为不论是那个疯狂的或者是那个懦弱的阿一,都曾在某个时候存活在我的身上。

  最多的时候我依旧是那个懦弱的阿一。

纵然我依旧渴望残暴。

可是因为渴望永远没有能力去满足,于是懦弱的本能可以把我彻底地扼杀。

于是我更喜欢阿一。

  杀死坏人,杀死最坏的恶霸;从此之后天下太平。

在小时候看动漫《阿童木》、《变形金刚》或者《圣斗士》的时候就曾有过的天真的愿望从来不曾消亡。

只是,最多的时候我依旧只能裹着我的棉被控操着一个看似无敌英雄的另一个我去征服那个陌生的黑暗世界。

我的足迹可以遍布所有的角落并且带去光明。

只是我明白,一个最坏的恶霸后面总会有一个更大的恶霸,这就是现实。

  人生是一场游戏。

一场没有终极Boss没有办法通关的游戏。

我渴望的东西永远不可能实现。

而更可悲的是,我往往只能在旁边无能为力地看着所有一切发生,消生,死去,复活。

我不会是这个游戏的主角,我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

于是不管我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是否如此迫切;我什么也做不了,我无能为力。

  在我的世界里,我是世界之王,我是高高在上的主神。

可是走出这个世界;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

  阿一。

杀手阿一。

其实只是一个被扭曲了的天真愿望。

只是三池崇史的血腥童话里永远不会出现这样一个温情的结局:坏人死去,善良的人们从此过上平静安定幸福的生活。

而三池崇史所做的,只是把这种苍白的现状用一种看似直白的抽象扭曲在他残酷的镜头里。

  阿一是一个良善的孩子。

至少在他自己心理他所做的只是替天行道的善行。

杀人,仅仅只是为了让那些和他自己一样懦弱无助的人们,那些无力反抗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某种程度上说,他也是个懦弱的孩子。

他总在人显得最无助的时候最为狂暴。

只有在陷入无助和惊惶的最底层之后,所有的与懦弱相关的东西全部反扑,以残暴折射出来,于是成就了疯狂。

  当然,他也是一个有着虐待倾向的人。

那个被杀死的无辜而可怜的妓女和她同样病态的马夫,阿一每次躲在他们阳台上偷窥他们拳打脚踢和s/m式的性爱过程总会让他陷入亢奋和狂乱。

而在他几乎杀死全部安生组成员的时候,镜头曾经特写他勃起的阴茎。

四溅的血浆里混杂着的是阿一滚烫的精液。

毫无疑问:杀人;飞溅的鲜血;弥漫的血腥气息;死亡和绝望;悲戚的嘶吼都会让他不由自主地亢奋。

  这一切让阿一看起来成了一个扭曲的怪孩子。

怯懦让他显得楚楚可怜,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无数次泛滥了我的同情。

杀人让他畅快也让我畅快,在我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无数次泛滥了我的残暴。

于是,一边越是懦弱地哭泣,一边更疯狂地撕杀。

中间,还夹杂着他复杂的性亢奋。

在某种程度上我又推翻了之前的论点,或者更深一层地推断,阿一不只是一个有着虐恋情绪的怪孩子。

他同时也是一个有着受虐倾向的怪孩子。

在杀人的时候他依旧受着强烈的怯懦折磨。

他在压抑自己的害怕而且压抑自己的愤怒,哭泣和残暴成了他释放的唯一途径。

  他在更努力地压抑所有的一切。

我们可以在他的脸部特写里看到这种克制的挣扎。

只是,愈压抑愈挣扎,愈挣扎愈痛苦。

这是一种他完全无力左右的折磨。

可是他又在享受他的折磨。

不管这种折磨缘于自己或者缘于他人,他对这种折磨以及折磨之后得以释放的快感是无力摆脱的。

这一点其实是他的受虐性。

  由此可见,整一个阿一,他的所有一切跟s/m式的虐恋何其相似。

谁曾经说过,爱的表现形式只有两种:受虐和施虐,也就是s/m。

或者说,s/m是爱的唯一形式。

有点断章取义,可是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其实不无意义。

我曾在以前的影评里论证过这个观点,于是不再赘述了。

  虐恋。

s/m。

爱的唯一形式。

当爱到了某种程度的极致之后,所谓的疯狂并不会让人惊讶。

这也许就是s/m的由来。

日本特有的岛国民族哲理里,s/m也并非是一个局限的民族特点,比如武士道,就带有强烈的s/m味道。

当然,s/m并不仅仅表现在sex里面。

  所有的这一切映射在阿一身止时,也许,就是那个或许虚构的立花小姐了。

  阿叔或者可以解答所有的一切。

他构建了阿一几乎所有的记忆。

他和嘉伦的对话也许是这部电影里最重要的一个场景。

因为这个场景赋予了这部电影更多的可能性而使得这部电影显得不再平面直白。

  嘉伦或者立花小姐。

或者被催眠了之后接受了立花小姐记忆的嘉伦。

或者是忘却了自己是立花小姐的嘉伦。

不论是哪一种可能,这都直接地导致了这个人物最终的死亡。

她激发了阿一的疯狂而且完整了阿一虚构的记忆。

从这点来说,这个人物人形的两种可能性都显得无关紧要。

可是对阿一来说,她却是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安生老大也确实是死在阿一和阿叔这四个人手里。

这一点毫无疑问。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杀死安生老大呢。

这个场景至少给出了一个可能的隐晦解释。

他是死于嘉伦和阿叔的某种交易、阴谋或者约定。

当然,事情也许并不是如表面如此简单。

嘉伦也许是为了一个女人的占有欲望,包括她对安生老大的垣原的占有欲望,以及取代安生老大对垣原的意义等等的原因而想杀死安生老大,可是阿叔为什么会和她合作就不得而知的。

可是共同的目的和利益可以促成一个阴秽的契约。

  阿一的所有记忆几乎都是阿叔催眠灌输给他的。

所以,这个场景对于阿一的心理纠结的解读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构建起另一个人的记忆必须是有理可循的,这是一个浩大的心理工程。

阿叔,这个躲在雨衣里的肌肉男至少是一个心理学大师。

而阿一的心理纠结最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那个也许并不存在的立花小姐。

阿一被几个人围攻,立花小姐挺身而出救了他却反而被强奸。

阿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被人侵犯无计可施,这是阿一的第一个心结。

而后一个更难以启齿的隐晦心理出现了,他看着那个救了自己却被人强奸的女人有种强烈的冲动和前所未有的亢奋,他除了无力救助之外又多了一种更可耻的情绪,那就是强烈的去侵犯这个女人的欲望。

这种欲望逐渐地变质,最后成了立花小姐不只不怕被侵犯而且喜欢被侵犯,而且她最渴望的是被阿一侵犯。

  这一切是阿一的心理构成里的基石。

受虐和施虐,s/m。

在此基础上,很多的看似并不关联的东西可以被关联起来了。

  比如阿一去窥望一个男人虐待一个妓女而且兴奋地射精。

  比如阿一杀死那个男人并对那个女人说:别担忧,以后我会替他打你的。

  比如阿一救了小武之后惊惶地逃走。

  比如嘉伦对阿一倾诉说:我渴望被侵犯,渴望被你侵犯,渴望被一片片切开,渴望疼痛,渴望绝望,渴望用这种方式仔细地品味死亡的味道……可以说,嘉伦是阿叔送给阿一的一份厚礼,受虐的渴望和施虐的残暴以及所有隐晦的欲望都得以满足,所有虚构的记忆都得以被证实。

  这部电影是对s/m的暴力解读。

至少在阿一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某种东西。

  虐恋。

s/m。

暴力。

这三者在阿一身上得到了一种完善的统一。

这就是为什么每每阿一杀人的时候总会有的那种莫名其妙的性亢奋,勃起阴茎甚至射精。

至于哭泣的阿一;那是软弱面里的担忧、害怕和愤怒。

  阿叔也曾告诉阿一,金子是他失散了多年的哥哥。

于是金子和阿一相遇的情境显得非常有趣。

一方充满了温情的祈盼,一方充满了悲切的回忆。

两者错开。

各自为政地平行。

场景里发生的故事和回忆里的故事层层叠加。

由此而碰撞的火花足以把电影的抒情描绘推至顶端。

  阿叔至少可以算是这部电影里操控一切的幕后黑手。

阿一的记忆以及金子的经历,叠加在阿叔的谋划里。

成了第三个故事。

  或者说。

阿一最后是否死去了呢。

如果死在小武的拳打脚踢里,这个假设也许显得过份大胆。

可是电影最后那个镜头里的乌鸦也许能够说明那个眼睛里充满仇恨的青年就是小武,这一切也就不无可能了。

阿一死于自己虚构的记忆,死于对这个虚构侄子的温和情感,死于阿叔的计策里。

  而阿叔死于小武的复仇。

离地面的高度让他不可能是自己上吊杀死自己。

而小武的怨恨的眼神给我留下了最后的一个猜想,如果阿一并不存在,而仅仅只是小武的妄念或者扭曲的记忆,仅仅只是小武杀死阿叔的一个虚构的理由。

  如此层层虚构的电影里,这个更大的关于虚构的可能性也许存在。

  s/m。

把这一切描绘得如此美好的只能是三池崇史。

  暴力解读。

这部电影里太多的可能性背后,是日本岛国民族对于s/m根深蒂固的沉淀和总结。

而在这些可能性之前,仅仅只是对镜头操控的个人化运转和畅快残暴的视觉效果的个性理解。

  残暴。

这没什么不好。

当我们已经无力自救的时候。

s/m。

施虐和受虐。

当所有的东西到达了某种极致之后,任何的残暴都是可以被理解而且都存在的。

  这部电影我已经写了太多太多的文字了。

审美疲劳让我不想再多写一个字。

至少我完整地完成了自我的解读。

而这部电影里更多的东西存在于我的假想。

也许,这已经不是我能一一赘述的了。

2007-02-23;丁亥年壬寅月戊子日。

附注:电影资料链接。

  ■片名:《杀手阿一》  ■外文片名:《Ichi the Killer》  ■导演:三池崇史  ■主演:塚本晋也/浅野忠信/大森南朋  ■类型:惊悚/剧情/恐怖/犯罪/喜剧  ■片长:129 min  ■地区:香港/日本/韩国  ■语言:粤语/英语/日语  ■发行:Media Blasters  ■上映:2001年9月

 6 ) 重口味血腥暴力片

一个我很喜欢的片子。

新宿歌舞伎町的民宿大厦——“流氓公寓”的山口组蜗居点。

黑社会组织安生组的老大安生芳雄与情妇及一亿日圆现金失踪后,流氓公寓每天都有黑道人被杀。

外界断定这是传说中的杀手“Ichi”所为。

武斗派头目垣原于是开始疯狂寻找凶手。

片头做的很不错,感觉十面埋伏的片头就是抄袭这部一样。

里面的暴力施虐,恒源的被虐情节,阿一的被控制,力大无比的控制者,生活所迫的警察。

一部刺激的电影,三池崇史的重口血腥片。

杀手阿一的恶人形象在电影史上独一无二,平日里胆小怕事委曲求全,一旦进入杀戮状态则变得惨无人道,善良弱小和邪恶强大集于一身。

 7 ) 《杀手阿一》:浅野忠信的疯狂和被虐待的的渴望

《杀手阿一》:浅野忠信的疯狂和被虐待的渴望                   文/火神纪

  人,除了虐待只有被虐待的欲望。

这是垣原说的。

可是,这样的论调基本上主导了这部电影的所有一切。

垣原一开始发了疯地寻找安生老大,是因为他的身体在渴望安生老大纯暴力的拳手脚踢,可是到了后来知道安生老大已经死去,于是他的目标从寻找安生老大转向寻找阿一。

  报仇也许只是其次。

找到阿一,因为知道阿一会杀死自己。

而尽快地找到他,尽可能地不被阿一杀死,那样可以非常接近死亡,越接受越绝望,越绝望越兴奋,越兴奋越紧张。

对垣原来说,这一切似乎是让他非常享受的。

说到底,这是那种受虐的狂躁情结所决定的。

  垣原曾在被嘉伦拳打之后说的,你比安生老大差多了,你根本不行。

垣原也曾被阿龙打了一拳之后对他说,你的暴力里面根本没有感情。

我在很努力地想象垣原所说的那种纯暴力里所包含的感情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动。

其实真正理解垣原的也许只有加纳,他问过垣原:你爱上了安生老大,对吗?

并不是普通同性恋的那种,你爱上的是他纯粹的暴力和当中的痛楚,你拼了命地找他是因为你渴望他可以继续殴打你。

在垣原的颓然躺倒的身子和不带表情的脸上,也许,我们可以知道答案。

  当殴打和暴力可以被理解为温柔、纯粹以及情感;我在想象,很努力地想象。

无暇去追寻漫画原著里的电影画着的垣原是一个什么模样,他的背景和成长时代的心理是否扭曲。

因为过份迷恋,我似乎拒绝所有电影之外的东西。

  毫无疑问,垣原的渴望不仅仅只是一种被虐的渴望。

更多的时候总有些对死亡的向往和害怕。

可是越害怕越向往,越向往越害怕。

似乎在非常靠近死亡的时候,这种害怕会转变成快感和兴奋。

这种辩证式存在给这部电影抹上了一层浓烈的糜烂味道。

  我挚爱。

也许,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垣原在追逐一种绝望的兴奋。

追逐一种死亡的快感。

在生与死的边缘,S/M者总会很疯狂地感觉到快感。

这几乎是所有有S/M者的追逐。

很多时候,爱可以和S/M联系在一起,可是更多的时候S/M并不与性挂钩。

  暴力,纯粹的暴力。

这部电影企图说明的也许是暴力带给人们的快感,绝望、死亡和被虐者的快感。

对垣原来说,生存的意义也许仅仅只是被最疯狂的杀人者虐待而努力地不那么快死去。

  这种受虐的背后意味着的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悲凉。

爆口男,垣原,为什么会变成一个残暴的施虐者的同时又是一个疯狂的受虐者呢。

电影并没有交待。

  电影里的垣原只是疯狂地迷恋暴力,疯狂地追逐受虐,疯狂地折磨别人,以及疯狂地渴望死去。

没有任何一个镜头告诉我们,为什么他会迷恋这所有的东西。

  依赖于想象,他是不是有一个支离破碎的童年,是不是有一个喜欢殴打他母亲的父亲,是不是小时候在学校被学长鸡奸,是不是目睹了什么残暴……或者仅仅只是与生俱来的迷恋。

没有人知道。

可是正是因为这样的猜想由始至终弥漫在这部电影里的任何一个镜头里,以至于这部电影由始至终也弥散着一种诱人的气息。

  电影由始至终没有告诉我们垣原为什么会迷恋这一切。

于是在我的无数次假想之后我开始固执地相信,垣原其实很悲凉。

在垣原炫丽的衣裳和略带着神经质的躯体下,他真正歪歪斜斜的是他那个已经疲惫不堪懦弱的灵魂。

  因为他疯狂地追逐着被虐,疯狂地追逐着被殴打。

在我看来,这一切已经充满了一种悲情的残酷。

什么样的人才会去追逐所有的这一切呢。

在我固执的假想里,他是一个悲凉的孩子。

  我喜欢垣原这孩子,这个死寂的没得救的可怜孩子。

因为他的悲情。

  走路歪歪斜斜,带着点神经质。

但是垣原最终死了,死于他的自己的想象。

他毫无选择。

我不管他曾经做过多少的坏事,不管他曾经如何疯狂地折磨过别人,不管他是不是杀死了多少人,在我看来,作为一个无恶不作的社团头目,他的死也许并没有多少值得别人同情的味道。

可是冲着他对暴力的痴迷,我同情他。

  镜头里阿一的鞋子后根的钢刀割开了垣原的额头。

很多时候我曾经以为他是被阿一杀死的,可是其实不然。

那只是垣原自己的妄图罢了。

当垣原发现阿一根本不想杀死他的时候,他开始绝望。

他用自己长长的钢针刺穿了自己的耳膜,然后从楼上摔下去而死。

  多么悲凉的一幕。

最大的悲凉是一个追逐死亡,追逐被虐,被杀的人最终却只能在自己的假想里杀死自己。

  死于假想的满足。

这样的满足恰恰相反地表现了这个人物无力满足的悲怆。

  如果说,阿一在这部电影里是一个疯狂的施虐者和受害者的话;那么,垣原是一个更无助而惹人怜的可怜孩子。

  他的痴迷是什么,仅仅只是悲怆。

因为暴力以及对暴力的迷恋,对死亡的追逐。

绝望,彻底绝望。

垣原就是带着这样彻底的绝望阴暗地感动着我。

就算我这样的感动也许并不健康。

  在我看来,他的残暴仅仅只是因为他的软弱。

他折磨别人,仅仅只是渴望被折磨。

对暴力的迷恋和对死亡的追逐让这个人物成了我挚爱的银幕形象之一。

就算神经质,就算爆口男,就算歪歪斜斜。

2007-01-17;丙戌年辛丑月辛亥日。

钗钏金室。

  附注:电影资料链接。

  ■片名:《杀手阿一》   ■外文片名:《Ichi the Killer》   ■导演:三池崇史   ■主演:塚本晋也       浅野忠信       大森南朋   ■类型:惊悚/剧情/恐怖/犯罪/喜剧   ■片长:129 min   ■地区:香港/日本/韩国   ■语言:粤语/英语/日语   ■发行:Media Blasters   ■上映:2001年9月

 8 ) 不要向你的欲望让步

表面上的虐待狂垣塬,其实是个受虐狂,他之所以那么擅长折磨别人和自己,是由于他始终贯彻着“折磨他人的时候要毫不留情”这个原则。

这让人想起臭名远昭的虐待狂萨德,他的伦理学就是绝对不要顾虑他人的感受,要让他人彻底成为自己享乐的工具。

但是垣塬与此相反,他对折磨别人没兴趣,他的残忍,纯粹是因为“推己及人”的道德“本能”,就和一个总是想别人对他更好的人(即认为别人对他不够好),总是乐于向他人献殷勤一个道理。

受虐狂在虐待狂面前,总是说着“不要”,阿一悟到了这真正的含义:只有拒绝我,我才能对她们构成侵犯。

和大哥私奔的女子,她的反抗并不是为了表示对大哥的忠诚,对阿一说的“谢谢”也不是为了创造机会突袭,她的道谢是发自真心的,她被阿一虐杀就是给与喜欢自己已久的阿一虐待者的身份,她也在被杀的一瞬间获得至高的享乐,这超越了和大哥那种日复一日而又“适可而止”的快乐(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的快乐)。

垣塬固然也遵守着施虐-受虐的剧本,在阿一面前像个惊慌失措的女人一样逃跑(那是面对极端快感来临时的兴奋-焦虑)。

但与一般虐待狂不同的是,他有非比寻常忍受痛苦的能力。

他不屑于像大部分受虐狂那样有着柔弱的性格,以便“吸引”他人的虐待。

他就像卡夫卡笔下的“饥饿艺术家”:如果没有我想吃的食物,我宁愿不吃(并忍受“饥饿”的痛苦,并把它当作艺术去实践)。

他所追求的并非廉价的暴力,因为从中感受不出感情来,所以他让自己成为猛虎,以引诱另一只猛虎去虐杀他,并在此极致的快乐中死去。

他开裂的嘴巴,不就是贪婪吞食暴力的欲望的象征吗?

相信很多人被海报误导,以为那个一副小混混样子的就是阿一,但是阿一偏偏藏在海报的背面。

阿一是个更加有意思的角色,与垣塬相反,他是个极其懦弱、胆小的人。

刚出场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一个喜剧式的英雄,但故事又再一次颠覆了我的期待,和垣塬一样,他的伦理,也只是他的欲望。

阿一平时总是一副懦弱的样子,是和一般的受虐狂一样的心理:无意识地引诱他人对自己的暴力(这一块也正是强力受虐狂垣塬的空白)。

但他也丝毫不享受他人的暴力,他人的暴力对于他的意义在于成为他自己暴力的理由,也就是说,他自己给自己创造了仇恨,而使那本是追求愉悦的暴力合理化成一种单纯的复仇。

当然,这并不是他一人的功劳,他背后还有个老谋深算的阿叔。

阿叔就像个邪恶的精神分析师,他虚构了他的过去,为他的虐杀给予了合理的理由。

正如拉康所言,人的自我认识不过是对他人所指认的镜像的误认(例如婴儿看到母亲指着镜中的形象说“小宝贝”,小婴儿就认为那是自己),在阿叔的指认下他误以为自己是一个替天行道的英雄。

但自从被同样是混黑道的原警察所帮助之后,他对被灌输的非黑即白的逻辑有了质疑,同样也对仇恨和自己的身份产生质疑(“他们真的有欺负过我吗?

”)对此情况,阿叔知道已不能让他回去英雄的镜像中了,接下来他开展的是“走出幻想”的临床工作,让另一个人指认出他欲望的真相,没错那人就是Karen。

Karen问阿叔那个问题很有意思:“那我有被你催眠吗?

”这个问题不可被解答,但暗示着她确实拥有和立花一样的记忆。

她找到了阿一(有理由相信这也是阿叔的布局的一环),向他袒露了自己的欲望,阿一的心结被解开,他终于直面自己虐待狂的真面目,再度成为了杀手。

原警察和他的儿子都“误认”了阿一,前者把他误认成过往不堪回首的自己,后者把他误认成未来理想的自己(强大正义的英雄)。

最后一幕对他们来说都是悲剧性的镜像破裂,他们都被仇恨所驱使进入了阿一的“剧本”——欺凌他,让他成为悲剧的主角(阿叔告诉他原警察其实是他大哥也是为了增添悲剧感),只有这样他的施虐性才能盖过作为正常人的情感。

如果说垣塬是强力受虐狂,那么阿一就是弱小施虐狂,前者会无情地施虐,而后者会痛苦地自虐,而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到施虐-受虐的极致快感:两者都是痛苦而又愉悦的自我否定。

但是,最妙的是,这极致的一对,在最后他们都不能从对方那里获取终极的快感。

出乎阿叔的预料,阿一没有坚强到彻底地“走出幻想”,而依然停留于用于自我防御的痛苦之中,承受不了杀死了自己哥哥的痛苦。

垣塬对阿一的“决斗”(SM)邀请是彻头彻尾的喜剧,这对于强力受虐狂垣塬来说,才是最难以承受的打击——他失去了他的终极欲望对象。

所以垣塬也选择了自残双耳,逃到幻觉之中完成虚假的极乐(他的尸体头上没裂口)。

这不就是拉康著名的命题“性关系不存在吗”?

这就是在幕后操控一切的阿叔唯一的失误。

阿叔的扮演者是与三池风格相似的导演冢本晋也,在他《铁男》、《六月之蛇》的电影里,他也总喜欢扮演在幕后操纵一切,令主人公痛苦(有时伴随着成长)的角色。

从他的实力、作为阿一叔父的身份、还有从他的表情剪接到垣塬裂嘴的画面,可以大胆推测其实他同时训练出了两个杀手,然后一直操控着他们直至这一天。

看着垣塬的尸体,他的表情从喜到悲,最后上吊自杀,他最终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两位主人公一直被阿叔驱使着履行“不想自己的欲望让步”的伦理学,但最终,他们的欲望还是在各自交错中落空。

 9 ) 嘉伦的死

我看了诸位网友关于结尾的评论。

我想大家的共识是对的,大家都看到了恒源死的时候头上没有伤口。

但是,我发现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了男人们身上,这也难怪,大家故意不提及嘉伦的最后命运那一段,可能是因为她在为阿一口交之后的死,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我看完电影以后,一直如鲠在喉,嘉伦的命运一直令我困惑。

她为什么会问阿叔,“你有没有给我催眠?

“阿叔给阿一编造了一个他高中时目睹女孩被强暴的故事,而同时嘉伦也有完全一样的回忆。

我能想到的理解——这是我主观或客观的为编剧圆满这个故事,当然,也可能编剧自己没有注意到这个纰漏:为什么嘉伦在临死前,没有逃生,却在执着于她是否被强奸这个故事?

她在想什么?

她想告诉阿一什么?

我的解释是,她确实被强奸,而且有人在旁观,而那个旁观的人不是阿一,而是阿叔。

阿叔在把自己的经历讲给阿一听。

这也符合阿一和阿叔的病态性格。

阿叔浑身都是肌肉,许多杀戮完全可以由他自己完成,但是他没有,他喜欢旁观。

当时旁观嘉伦被强奸的人就是阿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嘉伦会和他如此相熟。

因为嘉伦是他第一个受害者。

 10 ) 游戏感

《杀手阿一》是我看三池崇史导演的第一部电影。

高中的时候看过一部分,后来有机会看完了整部电影。

山本英夫的漫画原作还没有看。

恒原自然是这部电影里最为出彩的一个角色,受虐狂,那股散漫和神经质的气质让人沉迷。

阿一作为一个精神分裂和狂暴症的患者,他的世界里只有坏蛋和眼泪,以及无穷无尽的愤怒和勃起。

那个阿叔露出浑身肌肉的那个段落非常惊人,他捏碎了对手的浑身的骨骼。

三池崇史在这部电影了造就了很多让人无法忘怀的CULT镜头,比如恒原为了认错而切开自己的舌头,比如吊着别人然后用银签扎人。

我印象里最深刻的镜头则是恒原揪人脸蛋的部分,最后那个人的脸被揪烂了。

《杀手阿一》短评

太神经太变态啦。浅野忠信表示做一个强受也是很痛苦,因为真的很难找到可以和你势均力敌的强攻呀。

8分钟前
  • 盲忙
  • 还行

“你的暴力没有感情”。神一样的三池崇史。

9分钟前
  • 僵尸太疲惫
  • 力荐

“三吃虫屎”代表CULT片之一,通过极度的暴力,和极度的血腥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情绪和思想。不喜CULT片的同学,或者晚餐时间就不要看这片。想要看血腥暴力刺激镜头的人应该是不会失望的,再次提示最好错过用餐时间。

12分钟前
  • 肥壮壮
  • 还行

片头用的是”震惊液“,我果然看不懂。

15分钟前
  • kit393
  • 还行

没想像中的那么变态,每到刺激的场面导演总是很善良的点到即止,其实就是个喜剧片嘛,各种杂烩元素配合强烈风格化的影像和剪辑,造就的是个充斥着疯狂情绪和极端荒谬的血腥之旅,就像一个涂满颜料的色盘,既是混沌不堪却又五彩斑斓

17分钟前
  • Jiajiachan
  • 推荐

三池崇史代表作之一,将Cult玩到了极致。血浆和内脏满天飞,堪称虐人手法大全集。尽管我基本上对重口味免疫了,还是要大赞导演的场面调度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跳切。影片充满了冷幽默(居然还有京剧...),喜剧色彩也部分冲淡了血腥的刺激程度,以夸张荒诞的剧情探讨了施虐与受虐心理。(8.3/10)

2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我最讨厌开放式结局,这么一个故事排到最后实在有点拍不动了,剧情就像挤牙膏那样硬挤。整部影片的调子就是黑色幽默的。

21分钟前
  • 에펠탑에서
  • 较差

7分。CULT电影爱好者或者重口味迷决不能错过的作品。本片最大的特点应该就是对于暴力的毫无保留的宣泄与描绘了,但毕竟电影载体,或者说技术上还是有所局限,使得电影同原著漫画依然还有距离。浅野忠信表现得不错,但毕竟还是太帅了一些,漫画中的垣原更像猥琐的大叔多一些。

26分钟前
  • Riobluemoon
  • 推荐

万圣夜在BFI看的,特别血腥暴力,视觉效果很棒,好几瞬间我都没忍住在电影院惊叫😂伦敦观众品味非常独特,谁会想到这么暴力的电影,满场都是洋人老头老太在看,观众平均年龄能有65岁,一开始我还以为自己进错了片场。之前听人说英国人对异国文化接受度非常高,果然名不虚传。我身后的一个白人老大爷,全场都在笑,每次有人脸被钢针扎穿了、RT被切下来了,腿被割断了,都能听到他一阵爽朗的笑声。

31分钟前
  • 阿依达
  • 推荐

推荐给我老汉看,他说,你娃莫看勒些电影,要变态。

33分钟前
  • 还行

结局还真得去看解构说明才能考量啊

34分钟前
  • 帝琉苏
  • 还行

怎么说呢?我不太理解“暴力美学”这个词里面这个“美”字是从哪儿来的🤔怎么就“美”了?明明让人高血压一样狂喷的血浆让人看了很不舒服,硬要说“美”,硬要说“好酷好过瘾”,我实在想不通啊…三池崇史的电影一直给我的感觉就是猎奇,往好了说是个人风格比较显著,往差了说就是在卖弄情色和血腥元素博眼球。这部也不例外。貌似在大学期间就想看这部片了,一拖再拖直到今天才一窥全貌,也终于知道原来所谓的“杀手阿一”并不是海报上浅野忠信这个角色(就像科学怪人弗兰克斯坦并不是那个海报上大怪兽一样),而且里面杀人和折磨人的残酷画面那是真“残酷”啊~在我看过的电影里应该只有《东京残酷警察》这种烂片能与之一战🤔但除此以外,故事情节真是乏善可陈,没有意义到了极点。结局没太看明白。吊树上那是谁?回头的那个人又是谁?

38分钟前
  • 肖英模
  • 较差

哭着杀人 笑着求虐 看到那句【立花小姐 我会把你切成片的】真是当场吓尿了 今年看得最没营养的片子

42分钟前
  • 太君
  • 较差

小白攻和强气受(啊喜欢这个评论!)/垣原好帅呀~1.暴力美学,直观血腥2.人类变态的欲望3.视角的转化和录像4.女主角妹子声音吼吼听啊~5.催眠6.你的暴力里根本没有感情

43分钟前
  • 穆如初
  • 还行

能不看 就不要看了 变态、猥琐、恶心、恶劣; 对于他的形容词 如此之多

44分钟前
  • 小鱼的电影院
  • 很差

一个比一个变态。

46分钟前
  • 圣无常
  • 较差

“除了我,没人可以给你深不见底的快乐”,极品S和M的终极爱情故事,为了你,我不惜制造出一个杀人玩具

47分钟前
  • Lili 🦁
  • 推荐

雖然是暴頭流血的畫面完全大放送 但是動作上的細節 竟然可以讓我感到痛苦難耐 日本人完全抓住人類的恐懼點 甚至還完美保持武士道精神的味道

52分钟前
  • 我想當卡謬
  • 力荐

失望了,三池和浅野都让我失望了,一群人咋咋呼呼大呼小叫你割一刀我打一炮不知道在干什么都

53分钟前
  • 香蕉屎⊙
  • 较差

我差点看不下去。日本人真恶。

54分钟前
  • 良窗淡月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