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云密布》是2000年法国斯蒂芬·霍普金斯导演的一部悬疑电影,电影侧重表现人物的在被问讯时的心里特征。
生活在小岛上的有钱且有声望的律师亨利,陷入了一场奸杀幼女的案件中,在警探的问讯中,亨利为了掩盖自己生活上不为人知的秘密,导致回答漏洞百出,警探发现律师嫌疑重大,在之后一系列的调查中,律师的秘密被尽数挖出,每一条似乎都能指证他就是凶手……怀疑是吞噬一切的沙漠电影以警探对于律师和其妻子的问讯为主线,影片的画面处理十分得当,并不会让观影者觉得枯燥单调。
虽然问讯发生在警探的办公室中,但是随着不同的问讯内容,镜头也在随时切换。
由摩根·费里曼扮演的警探,也会跟随出现在事件当中,以旁观审问的角色进入,亨利所做的一切都暴露在警探的眼中,这也预示着,亨利无法再掩饰生活中任何秘密。
电影中的一切因怀疑而生。
警探怀疑律师,从问讯的那一刻开始,使用的便是“有罪推论”,抓住所有的蛛丝马迹,证明律师有充足的作案动机。
亨利在被问讯中的紧张,是难以想象的,即使作为一个税务律师,面对警察的调查询问如此的紧张,以至于前后证词矛盾,让人更加怀疑,怀疑他掩藏着怎样的秘密。
而警探从一开始便认定亨利就是凶手,这份紧张在他的眼中,就是即将可以破案的标志。
当人们认定,他就是罪人就是凶手之时,所有的调查取证,都会因此而产生偏颇,每一环节的调查,都在偏离司法的公正。
当一个人被直接锁定成杀人凶手之时,所有人都会排除掉嫌疑人这个词,不会再去调查其他的人和时间。
对案件的判断,从案件事件转换成为对人的调查追究。
在这个过程中,追溯案件,变成了挖掘一个人的全部犯罪动机。
这种情况是极为恐怖的,用既定的结果去完成解答过程,反证式的带入,不仅让律师无处可逃,让任何人都无法躲藏。
律师直指警探的心里“恶棍或疯子杀人是小事儿,但若当事人是德高望重的律师,他除了目击之外还涉案,那就是头条新闻。
这样你也就能登上下一任警局督察的位置。
”更是在问讯被激怒时,大吼询问警探“难道就是因为我是第一个目击者,第一个报警就是凶手。
”不得不说这一句普普通通的怒吼,却让人深思。
当然,电影中的律师也并非是正人君子,他招妓、浏览黄色网站、喜欢年轻的肉体、愿意用相机拍摄漂亮的少女。
这一切被公开暴露,他除了愤怒别无选择。
随着电影的推进,律师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挖掘,人人羡慕的郎才女貌其实早已是貌合神离,他们分居、疑心、不忠……警探敏锐察觉并且凭借多年的经验,开始询问亨利的妻子香黛儿夫妻的生活。
从隐瞒到承认分居,一直到说出其中的原因。
至此,影片之中,亨利似乎成为了最让人可怜的人,被警探怀疑深陷警局,被妻子怀疑导致夫妻关系破裂。
一个与侄女的说笑画面,在香黛儿眼中是不忠的象征,一个眼神打破了两人多年的感情。
亨利无处解释,香黛儿认定不变,警探越发确认,证据指向明显,万事俱备只差律师招供。
因为爱错过的拥抱因为多年的怀疑,香黛儿最终同意带着警察进入家中搜查证据,亨利彻底陷入不利境地。
警探拿着从暗房中找到的照片,得知是妻子找出的那一刻,抗争一晚上的亨利,突然间放弃。
他开始按照警察所说的奸杀过程,承认自己杀人。
妻子听到的那一刻,愤恨多于失望,似乎自己的怀疑被证实。
警探更不用说,以至于在真凶归案之时,他难以置信。
亨利最终认罪是为妻子承担,他以为这一切是妻子所作。
在影片中部,警探询问亨利为何夫妻已无感情却不离婚,亨利无所谓的回答,是因为分割财产不值得。
在结尾处,人们才发现这个五十六岁的老人,是真心爱着他二十几岁的妻子,或许因为金钱、地位、年龄差等等的原因,让所有人都以为这对夫妻各有所图,但其实他们真心爱过,甚至一直都爱着对方。
一个人的怀疑,因为爱的占有欲而生,一个人愿意赌上一切认罪。
离开时,妻子快步走向亨利,想给自己丈夫一个拥抱,亨利却躲开,走向了另一侧,两人最终坐在两张长椅上,中间相隔一个雕塑。
爱情中的众人,经常从彼此相爱走向错过,亨利和香黛儿更为不幸,他们在错过一次之后,又一次走岔,每一个人都必须体验着,因为爱带来的伤痛,在爱而不得中循坏。
最后的拥抱因为爱而错过,那条走廊或许还是沙漠,门一旦落锁,任凭你敲的十指流血也敲不开它!
生活中,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不管遇见什么样的事情,请别轻易下结论,也不要随意贴标签,无论你逻辑多么的缜密,反证法运用的多么熟练,都别让自己按照结论推出条件,因为那些条件多半来自你的猜想,别让怀疑和猜想毁掉未知的一切。
这个剧看完让人感觉不舒服,没有直接证据,全靠推导认定在审讯,一种先入为主的长时间密集高压型审讯!
对人的身心的压迫是极大的,每个人都有隐私权,即使是罪犯。
万一最后没有抓到那个凶手呢?
是不是就这样被直接判刑了?
而且即使是证明了律师的清白后,警察也没有为错误的审讯和偏见付出应有的代价,甚至没有一句道歉!
这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律师被冤枉一直试图自证清白,作为一个有名望的人,有自己的骄傲和虚荣,有让自己在摄像头前尽量保持体面点权利,反正代入律师这个真的委屈到不行!
在美国rape是很严重的罪行,更别说涉及未成年人,这是与精英律师所接受教育所悖的行为(当然不排除有变态的),但最后律师对这种罪行竟然承认了,这tm得有多失望,当所有人都认为你有罪的时候,自证显得毫无意义,没有一个人相信的时候,清白如此苍白,因为人们总是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管是否真实、是否正确。
how pitiful !
一上来就是高能美背,不拔个火罐可惜了。
案情现场回溯这样的镜头不可谓不经典,就是老派的展开,我还是比较吃这口的。
经典就是如此王道,各方面都很稳的推进,不会有太大的误差,一点点把认定的有罪推断落实。
在多重施压下,谎言总是会出现破绽的。
前期正因为是有罪推断,缺乏了一些观赏性。
老戏骨们的表现超群,算是弥补了一些不足。
故事的节奏真是绝了,在逐渐逼对手犯错的时候,不间断的极限施压,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他松了口气,一下子又甩出重磅罪证,逼进墙角。
这个结局也是颇为王道,非常强势。
脑中依然不断翻滚的各种猜想。
三位主角在狂欢人群中的隔空对视,有着动静矛盾的强烈视觉对比,开放式的结局往往有一种魔力,可以让所有的细节在脑中不停交错,呼啸而过,慢慢连接在一起,成为了浮在脑袋上的一团乱麻。
结尾的点睛之笔,一下子盘活了原本我以为是平平无奇的故事,使之升华。
一下子被暴击,按在椅子上大喘气的那种惊讶,仅仅使用了几个不断切换的镜头及对视,就能把故事重新颠覆。
现阶段有三种猜测,如果不喜欢剧透的人可以直接忽略下面的内容。
1.他有罪。
并且有两个分支,先说分支一,他的妻子帮他脱罪,有准备的时间,在他被抓进警局,并在窗口与她遥相相望的时候,她可能意识到了什么,并且在录笔供的时候,有明确的说了一句:“让他体验一下心惊胆跳的感受。
”所以,她已经帮忙处理好了罪证。
动机的猜测是,挽救她的声誉和社会地位,财产等等。
这是极有可能的。
她厌倦了这样的婚姻,可是她并没有厌倦他的社会地位给她带来的丰富生活。
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抛头露面和展示自己美貌的机会拥有着吸引力,无法割舍。
替罪羊可以使用她的美貌,魅惑一位他的年轻追求者。
最后一幕中,她朝他走去,试图拥抱他,他躲开了,而她黯然神伤,去旁边的长椅上就坐。
此处的处理,让他知道了,她还爱他,而他已经不再爱她。
多重的内心矛盾激烈的冲撞。
2.他有罪,第二个分支。
警方高层及律师事务所的掩盖。
有准备时间,并且有着极大的可能性。
知名律师一般都拥有着丰富的高层人脉及他们的诸多秘密,谁知道他落网之后会说多少与案件本身无关的话牵连到高层人物。
所谓官官相护,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而且顶罪的就是警方系统内的人。
这个疑点也很大。
3.他无罪,并且主犯是她的妻子。
并且,爱好摄影的人也是她?
女人或许真就是善嫉妒的生物。
毕竟她也是在少女时期与他相识并一路走来还结婚的。
高龄差距下,她接受了这样的差距,并有段时间乐在其中,享受着这样的状态。
那么,想要独占他的欲望确实存在着。
由妒生恨,设计利用那个青年爱慕者杀死了那些少女,有一定可行性,并且那位青年有利可图。
而他为什么会承认是自己杀了那些少女,可能就是意识到了她是凶手,想要顶罪。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那么多疑点存在,他利用这些疑点把罪行一点点揽到身上来。
他拥有这样的智慧。
这也可以解释,当她含情脉脉的走向他,试图拥抱他的时候,他躲开了,因为她的残忍和阴谋使人害怕。
他的四处拈花惹草使她妒火中烧。
并设计了这一系列的阴谋。
这一系列的推断,都有可能,但我还是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第三种吧。
最后,摘录一段影片中的对白。
“美女,她们都自成一派,你同意吧?
一个美女的生活中没有苦难,男人对她们唯命是从。
先是她们的父亲,男友,丈夫。
美貌,是有些女人唯一的才华,但永远会有人比她们更美,比她们更年轻。
”而我在觉得他有罪与无罪间反复横跳的思考中,迷惑了起来,因为各种线索和脑补,使得整个剧情充满了魅力。
全是文戏情节方面,老律师从球花14岁开始包养,这谁能忍,就是他干的,别解释,老朋友小警察小娇妻都笃定了。
层层递进貌似板上钉钉,最后反转太突然也没给个解释,是不是圆不回来了。
悲催的中老年男人啊,哪个没有点 无伤大雅的小癖好,就反复夸大,就像鲁大师说的看到白臂膀就想到。。
娶妻不贤再美也没用,疯狂妒忌,社交场上也让人敬而远之,纯纯花瓶。
演技方面,三主角疯狂怼脸飙戏,弗里曼一脸大雀斑有点密集恐惧症了,球花开场真酥胸半露那惊鸿一瞥,嗯,老东西就是该死啊。
画面方面,整场戏都是晚上,警局里好多镜头窗口都是阳光,灯光哪能这么强,是不是bug。
magnet:?xt=urn:btih:2E204656541FD9633B67638863102D8084FA765F&dn=Under+Suspicion+%282000%29+%281080p+BluRay+x265+HEVC+10bit+EAC3+5.1+r00t%29&tr=http%3A%2F%2Fp4p.arenabg.com%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47.ip-51-68-199.eu%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me%3A278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71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730%2Fannounce&tr=udp%3A%2F%2F9.rarbg.to%3A292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stealth.si%3A80%2Fannounce&tr=udp%3A%2F%2Fopentracker.i2p.rock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coppersurfer.tk%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cyberia.is%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dler.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internetwarriors.net%3A1337%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leechers-paradise.org%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openbittorrent.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opentrackr.org%3A1337&tr=udp%3A%2F%2Ftracker.pirateparty.gr%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tiny-vps.com%3A6969%2Fannounce&tr=udp%3A%2F%2Ftracker.torrent.eu.org%3A451%2Fannounce
当夫妇两人走出刚刚让他们的尊严和隐秘如水银般泄满一地的警察局,香黛儿想给丈夫一个表示宽慰的拥抱,可是得到的却是让人尴尬的侧身的拒绝.他们分坐在两张长椅的一端,全然已是分割在了地球的两极,眼神中的一左一右,从这里开始分道扬镳,当心灵不再相交的时候,这道关于婚姻的解析几何题永远都是无解.嫉妒,猜疑,放纵,逃避,谎言,放弃,排斥,当消极的元素用它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着人的生活,隔阂产生了,它给人在一夜之间造就了无论你用火烧头撞脚踹牙咬也无法穿越的茧,那是一道幽深的60尺长廊,旁边是无尽的沙漠,尽管你明明知道尽头有一道可以让你解脱的门,可是已经锁了,没有出口.到底谁才是罪人,影片一直在竭尽全力为我们展示那个诱人的谜底,答案揭晓了,大家都猜错了,我们呆了,导演乐了,也许他就是为了看看人们惊愕的表情.秘密只有当它不可告人的时候才是秘密,但当它袒露无余于人们面前,善良的人们会不忍目睹,因为除了隐私本身,还有人性的羞耻,暴怒,悔恨,自遣,影片让警官维克扮演了这个正义的残忍角色,不容置疑他是一位合格的警察,但当法律一拍屁股走了,让谁来收拾这出闹剧的残局,只余下一对貌合神离的夫妻在狂欢的人群中留下无法弥合的伤口,隔在他们之间的还是那条没有消失的长廊.
看了两遍,第一次看到二十多分钟睡着了,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电影情节的推进着实是催眠的节奏。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想重新再看一遍。
大概是因为,律师在接受盘问时的反常表现让我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一个平时口若悬河,擅长诡辩,措词严密,不让对方有任何机会去抓到漏洞来攻击自己的成功律师,此时为什么会前言不搭后语,自相矛盾。
假如他第一次是激情作案,做为一个在司法体系中打滚几十年的理智的律师,他清楚连环杀手所要面临的制裁,也清楚多犯案一次会增加被发现的可能,那么他不会再来一次,这对他不利。
假设他是变态杀手,一个聪明的连环杀手,那一定会做好充分部署,周详计划,和应对警方审讯的一套方案,即使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至于毫无还击之力吧。
他所变现出的惊慌失措,欲言又止,是的,说明他一定是在隐瞒某些事实,一些不能见光,无法启齿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几套面具,面具底下是只能让自己见到的真实容颜,每个人都有公之于众的社会角色,私下也有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我们都有秘密,都有摆脱一切枷锁的欲望,但是我们不敢告诉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人,都不可能无所保留。
最后他为什么认罪了呢?
按理说,警察并没有能将他定罪的充分证据。
他在这里的复杂的情感和心理,非常耐人寻味,我们不可能知道真相,只能猜测一下。
他爱他的妻子,他说漂亮的人是超越凡人的存在,有本事让人心甘情愿付出,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大意)。
最后他一度以为是妻子设计陷害,他无法相信妒忌心已经将她扭曲到这个程度,但正如他一贯的态度,即使饱受两年的煎熬仍坚持不离婚,只是顺从她的意愿,忍受着,所以他最终也选择如她所愿。
他热爱迷恋单纯的,美的东西,不能忍受沾染了世俗之气,被污染的,他有占有欲,控制欲,所以他决意亲手打造一个完美的存在,那就是,他的妻子。
所以她不是她,而是他的理想和对自我的追求。
当最后他发现求之不得,甚或破灭时,他骤然发觉人生的虚无和无趣,或者抛却欲望的种种,也许会是一种轻松的解脱吧。
人生来孤独,一生中不管是历尽繁华或沧桑,外界的种种往往都不重要,最后都只能凭自己去寻找一个答案。
当发现自己深爱的世界被最爱的人误会到想致我死地的时候,不需要别人动手,我会第一个毁灭自己。
律师就是这样的人。
妻子误会吃醋而生的傲慢,警官用权利对特有人群的偏见…接二连三的故事都是我说的真相,可你们都不满意,那就按照你们想要的剧本来,我给你们编下去,包括你们想要的细节。
都说有钱人的交际圈分不出真情假意,没想到连枕边人也如此。
守住底线的律师有多少无可奈何呢。
就好像那句话:我们要守住多少秘密,才能安然度过一生。
影片最后的细节:无视拥抱,无视喧嚣,也好像是无视了律师面对的这些人所有的过去…
老翁娶美妇之后,生理上的愉悦暂且不说,心理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满足,同时招来了他人的嫉恨。
警察之所以会认定老头是凶手,首先是因为他们希望老头是凶手。
因此真凶落网后,他们毫无欢喜,更多的是惊愕和失望。
老头虽然在家里被妻子冷落,但仍希望妻子对自己仍有真情,因此一旦误认为妻子设计陷害自己之后,心理彻底崩溃,干脆破罐子破摔,认账了事。
而妻子一旦觉得丈夫是凶手,第一态度是唾上一口唾沫,而不是觉得惋惜和痛苦。
后来发现误解了丈夫之后,却已经无法再修补这种裂痕。
这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
电影到中间就隐约感到了应该不会整部片子都一个调的(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朋友甚至妻子最后都怀疑是他了,最后连自己都认罪奸杀两名幼童了),导演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几乎让人难以让人猜透的结局。
难道当一个人被误会,被不理解,真的会厌世会心灰意冷到如此地步吗?
结局太突然了,像我这种凡夫俗子反正是很难理解了。
ps:9年前的摩根弗里曼和莫妮卡贝鲁奇是多么年轻啊
看了那么多影评,关于亨利为什么会认罪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想想以前的片段就会知道:(亨利以为妻子杀了那两个女孩,妻子认为亨利杀了那两个女孩,但其实凶手另有其人……) 亨利服罪是为了给妻子顶罪。
因为亨利以为是自己的妻子通过杀死那两个少女来陷害自己(这只是亨利以为,其实他妻子并没有杀那两个少女),让人以为是亨利奸杀了那两个少女。
但亨利深爱着他的妻子,就替他妻子顶了罪。
亨利不止一次的提到:他妻子是一个嫉妒心非常强的女人。
因为亨利和卡米尔(亨利妻子的外甥女)过于亲密而使香塔尔(亨利妻子)打翻了醋坛子大生嫉妒之心,从香塔尔撞破亨利和卡米尔的亲密交谈之后,亨利和香塔尔之间关系闹得很僵,夫妻分房睡,而且香塔尔也从不让亨利碰她。
因长年没有夫妻生活,亨利开始和少女交朋友(剧中说:拍这样的照片是需要时间的,说明他和苏艾伦(第一个少女)认识已久)来排遣寂寞。
通过嫖妓来解决生理需求。
香塔尔怀疑亨利寻花问柳,并且对两个少女先奸后杀。
所以让侦探去她家搜查。
于是侦探顺利找到亨利给两个少女苏艾伦(第一个死者),宝玲娜拍的写真。
充分证明亨利和两个女孩早就认识,而亨利在报警之后却矢口否认,说自己和两个少女之间什么关系也没有,这分明是贼喊捉贼,所以那个年轻侦探才说亨利百分百有罪。
当亨利看到照片得知是她妻子带警察到他家里搜到的,他说:“我不相信她会这样大费周章的来陷害我入罪,这简直是一场闹剧。
” 亨利说的话中:“大费周章”耐人寻味,言下之意无非就是:香塔尔杀了那两个少女,来陷害亨利。
到这里已经他已经很确信是自己的妻子杀害了那两个少女并嫁祸给自己。
自己深爱的人处心积虑的要陷害自己,想到此处,亨利万念俱灰,但他即使被陷害却仍然深爱着香塔尔,于是就把所有的罪名一个人扛了下来。
在他回答“YES”之后,香塔尔轻蔑的朝玻璃上吐了一口口水,香塔尔以为自己的怀疑是正确的:亨利是一个卑鄙龌龊的恶棍,恶贯满盈的变态。
但剧情突然急转直下,凶手另有其人,亨利是无辜的!!!
侦探被震惊了,亨利被震惊了,香塔尔被震惊了。
原来亨利根本不是她想的那样,原来亨利一直都很爱自己(甘心为她顶罪)。
亨利被无罪释放,香塔尔也离开了警局。
他们在街头相遇之后,香塔尔想给亨利一个歉意的拥抱,但亨利的心早就被伤透了。
亨利冷漠的转头坐在街边的长椅上,香塔尔此时悔恨交织,无可奈何的坐在了亨利旁边的长椅上,但他们中间隔了一个石像。
(这倒和《消失的爱人》有点像) 哀莫大于心死!
莫姐是亮点,可是摩根才是灵魂。这一年莫姐才36.
演员是好演员,剧情烂的一批
莫妮卡还是个花瓶 剧情太沉闷 警方没直接证据就可以刑拘人么?
开场:突如其来的拘禁,咄咄逼人的叩问。中场:渐入佳境的审讯,反复拉扯的真相。结尾:不虞之隙的婚姻,以退为进的救赎。
我看到一半的时候还以为真相是莫妮卡是男人…两个女孩都是莫妮卡奸杀的,丈夫一直漏洞百出一直撒谎是因为包庇妻子…所以电影刚开始丈夫才说莫妮卡”生不出”…又分房睡,丈夫得不到满足才去嫖J,结局应该是去莫妮卡大姐家发现了莫妮卡小时候是男孩模样而真相大白… 什么鬼,我这脑洞也是醉了
无聊
故弄玄虚
故事其实讲得挺好的,表演更是精彩,但是这么个豆腐渣结尾真是一盆凉水从头浇到底啊……
不至于这么自虐吧!
男人本性的悲情戏
这不是悬疑片,这是心理片…一个警察的问询,揭破了残忍婚姻的真相。结婚就是爱死一个人了,同时也恨死这个人。我们常陷入自己的怀疑中,寻找种种蛛丝马迹企图证实怀疑,一旦错了就显得格外悲哀。这种多疑的恶果,我也需要警惕反思。
人物对话的设置,层层推进都有很多漏洞,情感上很难令人信服,明显将功夫放在了悬疑上。而这个故事很显然的,对于人性的挖掘要立得住脚,才能称得起故事的走向。莫妮卡很美,但也无法帮助故事更有说服力一点。
生不如死的亨利哇~ 啧啧...
除了漂亮的Monica Bellucci,一无是处。
两年的不信任能让人发疯。
探长是用自己的逻辑经验归纳出来认定律师就是凶手的,但是最后被证伪了。。全片节奏有点慢,最后被证伪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震惊感,本身悬疑氛围做得不够
莫妮卡真是光彩照人 要让我跟她睡一觉 就是死也值得
Suspicion fucked up everything!!!
结局还可以
死板的剧情 道具台词演员都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