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童话,应该是把生活的真相用诗意的方式告诉儿童,像安徒生那样,把一个小女孩冻死在街头的悲惨命运用那样一种美丽而又酸楚的方式说出来。
可是在我们的时代,我们以为儿童是需要被遮住双眼,回避这个世界的苦难的,所以我们愿意给他们造一个虚假的国度。
那样的国度中,有“什么样”阿姨,有“怎么办”爷爷,可是没有“为什么”叔叔,因为“为什么”叔叔的存在是一种威胁。
他会固执地追究万事万物的由来,比如说:牛排是从哪儿来的?
没错,牛排是从哪儿来的呢?
小小问题就考倒了《马达加斯加》——一部投资上亿元的动画片。
它没办法作出直接的回答,只好把“为什么”叔叔逐出自己的国度,甚至,竭力要让你效仿里面那个天真的狮子ALEX,在大吃特吃美味牛排的同时忽略这个简单的常识。
身为森林之王,狮子本不必考虑这类愚蠢的问题。
问题在于,ALEX是一只纽约城的狮子,从来就用不着捕猎,总是有美味多汁的新鲜牛排送到面前,而且它有3个好朋友,斑马、犀牛、长颈鹿。
反正牛排不缺,ALEX也就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朋友们其实是可以成为它的食品的。
它过得快乐,无忧无虑。
可惜好景不长,ALEX的幸福生活被斑马的一次胡思乱想给毁了。
它和它的3个好朋友也许是永远地离开了舒舒服服的纽约城,流落到非洲的一个小岛马达加斯加。
在那里,ALEX没有牛排吃。
没有牛排吃,ALEX就要吃它的朋友。
《马达加斯加》的故事发展着发展着就这样走进了死胡同:按照好莱坞的逻辑,斑马、河马、长颈鹿肯定不会被狮子ALEX吃掉,而且,它们最终定会感召ALEX,帮助ALEX从“兽性”回复“人性”;如此一来,食肉动物ALEX还是得吃那切成一片片、漂漂亮亮的牛排,但似乎马达加斯加没有牛,也没有做牛排的人。
知道《马达加斯加》是怎么走出这个死胡同的吗?
影片最后,几只企鹅解决了难题——它们让ALEX学会了吃鱼,一粒粒的鱼肉寿司。
去除了影像的叙述也许更有助于还原事实。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明白了,在《马达加斯加》的国度里,“什么样”阿姨已经跟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描绘了ALEX和它的朋友们的友谊,“怎么办”爷爷也想出了聪明的办法,解决了ALEX的肚皮问题,“为什么”叔叔却有意缺席,因为电影实在没有办法进行进一步的追问:牛排哪来的?
是不是从一头头活生生的,像斑马那样活蹦乱跳、像河马那样憨态可掬、想长颈鹿那样老实巴交的牛身上割下来的?
为什么吃牛排、鱼寿司无罪吃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却有错?
影片里并不是没有答案——因为牛排、鱼寿司是别人杀了生加工好后再送来的,因为斑马、河马、长颈鹿、企鹅、狐猴是朋友,而牛、鱼却与ALEX没交情。
但对于儿童而言,这实在是一个可怕的道理。
如果没有把这道理藏起来或者有意岔开观众注意力的话,出品《马达加斯加》的梦工厂完全可能被愤怒的家长们以道德教唆罪告上法庭,尽管它说的是事实,是人性本色,是社会游戏规则,是政治中不变的真理。
我不喜欢《马达加斯加》系列。
但又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方面这是一部蛮讨巧的电影。
先说技术,这是一部2005年的电影,那个时候电脑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动画已然成为动画片领域的一支独秀,其中梦工厂的史莱克系列就堪称业绩惊人的成功典范。
《马达加斯加》是梦工厂和PDI继《怪物史莱克2》之后的又一野心之作,在编导埃里克•达尼尔和汤姆•麦克格雷斯的带领下,影片电脑动画团队不但运用顶尖技术打造出了生动绚丽的影像,还赋予影片以独特的怀旧元素,从而向查克•琼斯和特克斯•艾弗里等传奇动画元老致以崇高敬意。
麦克格雷斯说:“我们深受3、40年代经典动画影响,当时动画片的幽默效应多数源自人物的动作和外形,我们认为《马达加斯加》应该一脉相承,并且需要更进一步。
”达尼尔补充道:“我们的人物非常风格化,而且并不基于现实,所以我们可以借助人物的动作和外形造就出很多乐趣。
这些人物的创作灵感源自二维动画,但最终完成于电脑的三维世界。
因为这是一部动画片,所以我们可以尽情发挥。
”制作人麦瑞尔•索瑞亚赞同道:“这部电影比我们之前的任何作品都更卡通,我们在人物和影片总体设计上都采用了这种风格。
”在本片中,电脑动画技师需要使用一种叫做“压缩和拉伸”的视觉技术。
作为经典动画片的标志性特征,压缩和拉伸是动画技师让物体变形并随即复原的方法,用于表现动作或冲击。
虽然画笔能轻而易举完成这种效果,但用电脑却异常艰难。
麦克格雷斯说:“在过去,电脑中压缩和拉伸的幅度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面临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突破这一瓶颈。
PDI及梦工厂的技术人员创造了一种高水平系统,运用这种系统,动画技师可以尽情推拉伸展而又不致破坏物体。
”这个电影主题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
当我们这些厌倦了城市的人们嘴里心里脑子里处处都是抱怨时,不如冷静下来想一想我们真的渴望逃离城市么?
影片里的几个主角,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不,应该说是一个,斑马,Marty,它在纽约日复一日的繁华里觉得无聊和疲惫,它开始想念墙上的那片天地,有澄澈的湖水,有绿油油的草地,有繁盛的森林,它想象着那里,有清新的空气,可以自由的奔跑。
它渴望自由,渴望解脱,对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它的疲惫越来越深。
如今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工作,回家,路途,淹没在城市的钢筋水泥和车水马龙里,繁华,喧嚣,热闹,却疲惫、孤寂,而有些疲惫和孤寂,无处言说。
日复一日。
也许,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场所,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城市喧嚣和疲惫的场所。
Marty渴望的场所,在都市外,也许不远,一个夜晚便可来回。
而它不知道,一个举动,改变了几个朋友的路途。
此后,它们都将在流浪,从一片大陆到另一片大陆,跨越海洋。
Alex,纽约动物园里的国王,从幼年开始日复一日的表演,获得人们的欢呼和喜爱,用它的表演换取舒适的生活,可口的牛排。
它内心善良,嗜肉,许多年来许是没有感觉到饥饿,所以与朋友相安无事。
直到在另一片大陆,饥饿,疲惫,还有对无知世界的恐惧,它内心深处的欲念渐渐觉醒,它才知道原来它是狮子,百兽之王,食肉。
然尽管饥饿,它依然对朋友忠贞,不背叛,不离弃。
朋友之间,可以打闹,可以嬉戏,可以调侃,可以争吵,但最重要的,危险来临的时候它们一直在一起,共同面对。
它是强者,虽然不自知,但依然可以保护朋友不受伤害。
Marty,一只生活在都市动物园的斑马,它一直不知道它究竟是白底黑纹还是白纹黑底,它不似身边几个朋友对现有生活满足,它想要离开,即使是短暂的时间就好,它想要到野外去,也许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让它想离开。
它对Alex的友谊深切而长久,坚守着朋友之间的不离弃,Alex的勇敢和坚持,其中有Marty的支持,有了Marty,Alex才变得更勇敢。
Gloria,雌性河马,在这个四人组里,它是唯一的雌性,所以从始至终,它都是那个母亲的担当者。
它们失了分寸的时候,有它在中间调停;它们争吵的时候,有它在劝说;它们没有主意的时候,它仍然保持着理性。
就像一个家庭里的母亲,给予柔情,给予温暖,是温柔的力量。
Melman,一只体弱多病的长颈鹿,瘦弱,似乎在队伍中没有明确的分工,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关心,对了,它还负责搞笑,负责呆萌,一直有一种喜感。
也许存在感不强,却是队伍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几只动物在一次偶然的出走下被流放至非洲,几只并不甘愿,但在企鹅特工队的助推下,远离,逃亡,容不得它们选择。
瑰丽却充满危险的马达加斯加,可爱温驯的狐猴,高大的猴面包树,草地,湖水,茂密的森林,于它们而言显得陌生,且困难重重。
它们渴望回到都市,回到动物园安逸舒适的生活。
Alex的本性渐渐显露出来,而三个朋友,只有帮助它,才能一起渡过难关。
但其实,第一部里,它们面对的危险,也仅仅是狼,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几个人是否坚定的内心,是Alex的心魔。
当然,毫无悬念,最后他们一定做到了。
那种渴望离开却又充满担忧的矛盾心理。
离开熟悉的环境,渴望自由宁静的生活,有了自由,危险也伴随着,于是渴望以前舒适的生活。
创作团队将人的内心渴望加之在动物身上,借此表达出来,是人类社会高度繁华下的产物。
在这个主题下,这部影片里,似乎缺少了一些可以让人动容的东西,四个主角,抢了风头的是企鹅特工队和疯癫的狐猴国王。
也许,这仅仅是一部动画片,是适合孩子的片子,孩子可以在里面寻找到欢乐,学会团队合作和友情,学会不离不弃。
而成人,也许只是发现了那一颗渴望自由渴望逃离的内心,是动物们想要重回自然之心,原野之心。
仅此而已,你就只能当它是一部纯粹的动画片,不能深究,否则,将失望无比。
编剧要让观众觉得:狮子吃斑马可怕,而吃牛排和鱼就完全没问题?
斑马是狮子的好朋友,可是鱼儿也很可爱啊,为什么要吃鱼鱼?
……当电影制作者使这些人格化美国化的动画形象在银幕上跳来跳去,表达爱与自由的主题时,应该认识到:他们编的故事完全无法自圆其说,用知乎er的话说,处处都是细思极恐。
编剧们应该知道现实中狮子会吃掉斑马,狐狸会吃掉兔子,玩具坏了会被丢弃,更别说香肠了。
动物世界,乃至人类社会本来就弱肉强食,但为什么这些完全经不起推敲,被粉饰过的,选择性失忆的,虚假故事仍成为了传达人类社会最美好品质的媒介?
任何道德都是有阶级性的,这当然没错,但好莱坞错就错在自己的精神分裂,道德双标:把四个动物主角拉到“人”的高度,把其它的小鱼小虾踩到“物”的高度,“人”在舞台上演绎着喜怒哀乐,吹嘘着自由博爱,“物”的死活却无人问津。
这是在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狮子捕捉猎物是天性,但影片中,这样的天性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所谓“人性”,于是,逻辑矛盾便不可避免: 被动物园的同伴称为“大猫”的狮子只吃肉排,回归野外,恢复部分野性的它开始捕捉自己原先的同伴斑马,后来它还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学会了吃鱼肉充饥。
设定食肉动物与其猎物是朋友,狮子捕猎被定义为不道德,但吃鱼肉和肉排就被允许。
难道鱼不算生命?
肉排又是从哪里来的?
这,是在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
另外我想说,如果是我,我不希望成为一只斑马或长颈鹿,生活在动物园里。
可看来《马达加斯加》里的动物们在动物园生活得相当惬意:它们在“监牢”里表演,做马戏,赢得观众的喝彩,并引以为傲; 影片的最后,主角动物们满心欢喜地踏上返程的轮船,又将回到那个衣食无忧的“监狱”。
(不讨论续集剧情)这,又是在传递什么价值观?
这样说来,四只企鹅倒是最具有反抗精神,也是最值得敬佩的角色。
另外,好莱坞动画电影自然都有卖萌耍宝的桥段,但马达加斯加相关桥段却使我觉得它们愚蠢做作,令人厌恶。
大概是他们不够可爱。
在我眼中电影的本质无非是给观赏者一段美好的时间,或轻松愉悦、或深有感触,总之你觉得为之付出的一个半小时是值得的,就ok。
这样说来《Madagascar》对我而言就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可能因为我看电影的出发点肤浅、娱乐性比较高,再加上某种程度上偏爱动画影片,总之我给《Madagascar》打8.5分。
值得一提的是,感觉片子的配音(原音)很棒,听起来非常舒服,很久违的一种感觉。
另外还有那四个企鹅,不能不说也是表现出彩的配角。
总评:观赏性高,画质也非常棒,配音出色,幽默十足,细节处理也不错,推荐带着孩子全家观赏。
(档期过了很久,不知道寒假期间各大影院是否有上映,错过的家长们可以多留意。
)
在动物园里,狮子和斑马成了好朋友,因为他们不知道彼此是天敌,他们在人类的饲养下衣食无忧。
当他们开始探险之旅时,我知道肉食动物和草食动物的矛盾将成为影片的最大冲突,我也知道最后必定是友情战胜了天性,我想知道的是这个矛盾怎样解决。
答案是鱼,影片中没有拟人化的鱼。
鱼被吃掉不同于主人公斑马被吃掉,这个结果不会让观众产生罪恶感,于是片里片外皆大欢喜。
影片秉承了梦工厂动画一贯的作风,恶搞加无厘头,一如既往地好笑与轻松,90分钟决不虚度。
最后说一句,水的质感做得棒极了,几可乱真。
电影里展现的都是一些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有亲情、友情、爱情,也有快乐、忧伤和愤怒。
艾力克斯是“纽约之王”,它是一个活泼可爱、讲义气的狮子,它结识的几个好朋友,有斑马马蒂、河马格罗利亚、长颈鹿迈尔曼。
艾力克斯遭到狮子马昆卡的算计,它的父亲为了保护儿子一怒之下把“草原之王”王权扔了,给马昆卡当上狮子王。
艾力克斯为了要回荣誉,就在大地干旱的时候,它和马蒂冒着生命的危险把水源的问题解决了。
这时候,动物们都有水喝了,大家都很感激它,被它的勇敢精神深深感动。
虽然它是舞王,不是武王,但是动物们都大声呼吁它就是狮子王!
影片的主题就是对于纽约的和回归:为狮子庆生是纽约的沙盘,买下马戏团甚至排练眼花缭乱的空中飞人是为了拿去纽约的表演合同...这还算是正常,可回归之余不免有些过度的推崇和比较——非洲自不用说,在片头刚过之后狮子四人组便以天降奇兵的方式空投蒙特卡罗;蒙特卡罗呢?
赌场被企鹅帮大杀四方;最大反角女魔头也被安插在了这个城市(不过对于女魔头的处理很好玩,在狮子四人组全面拟人的同时,女魔头反而拟狗,拥有了极佳的嗅觉以追捕)中途遇见了貌似俄罗斯的马戏团,大虎应该是象征着往日的苏联吧,曾经威风八面率创奇迹但如今需要狮子的鼓励才能重振雄风;美洲豹倒是俄罗斯美女的真实反馈,但也得从了狮子玩空中飞人;海狮可能就是现在的俄罗斯了,不听话,把你一炮崩出去再派斑马救你...在意大利,警察被女魔头玩的团团转;伦敦,最显眼最重要的观众是美国山姆大叔...纽约,终于大家来到了纽约,还是在这个地方,狮子才能完成自我救赎,女魔头也会束手就擒。
再听听水果姐姐的那首Firework的歌词吧:Just own the night like the 4th of JulyTHE 4TH OF JULY!
哈,这么一解读,影片里似乎充斥着意识形态的味道,原本欢乐大杂烩的电影变得面目全非。
可谁知道电影导演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意图呢?
BTW,全片的配乐无与伦比,Hans Zimmer果然无语伦比,无论是猫鼬国王和大熊在意大利游玩时的《告别时刻》,还是女魔头唤醒队友时的《我一点都不后悔》,还有辣妹的《Wanne be》...当然必须要提到两次出现的《Firewrok》水果姐姐的歌配上荧光绚烂的马戏表演实在太炫了!
如果是在电影院观看3D版本应该更加无与伦比吧!
The reasons why I like Madagascar and the reason why i dont胡缠 @ 2005-07-20 12:53--taking place in New York--even in Central Park(Central Zoo, more specifically)--not only the giraffe having Ross's voice but acting just like him in "Friends"--the lion king Alex being the twin of my anti-virus software Rising's guardian who's snoring on my screen;--the last but not the least: its bearing the same theme with this very blog(my old bolg which had a name:the summer time in the zoo)And reasons why I don't--It just didn't work as a movie.
蛮恶搞的成人动画。
依然是充满梦工厂对以往大片的恶搞和嘲讽,如荒岛上的篮球-cast away,alex美梦中那类似American Beauty扑满天空玫瑰花的牛排(这个镜头我很喜欢)对这些整天Institutionalized 的动物来说,何谓自由,是片中探讨的问题。
四个小企鹅绝对出彩,应该作为续集主人公:)
看过《马达加斯加》很久了,偶然的机会又重看了一遍。
忍不住就像说两句。
两遍过去,印象最深的还是童话故事里的生命等级。
还记得看《狮子王》的时候,我就是憋着劲等着看丛林法则下小狮子如何面对本来应该是食物的朋友们。
结果制作人员以对狮子来讲近乎残忍的手法--让狮子吃植物和虫子--假装不经意的避开这个问题。
虽然小朋友们可以继续保有一种梦想,但却令我很是失望。
《马达加斯加》几乎直面了这个问题,回到原始森林里的狮子在饥饿下恢复了野性,差点把最好的朋友吃掉。
但是世界和谐的梦想还是要延续的,于是接下来峰回路转,只有让一直没说过话的鱼类做出点牺牲了--由最聪明的企鹅给狮子王献上了丰盛的生鱼片。
说什么好呢?
丛林法则下的弱肉强食本是几亿年来生命的存在意义。
但我们不愿面对,尽管人类做出过更残忍的针对生命的暴行,但我们还是要给孩子们编制一个真善美统一的完美故事。
于是我们就把生命划分了微妙的等级,以一个递进的次序来构建和谐。
完整的和谐固然好,但不得已时就慢慢牺牲,比如先牺牲掉植物,很少有童话电影里考虑过那些被吃掉的植物原本也可以做朋友,也会有于我们相近的感情;然后我们需要的时候又开始牺牲掉昆虫,然后似乎就是海洋生物了,再接着鸟类可能比哺乳动物牺牲得要干脆一点,当然最后的才是人类,但人类的的等级似乎更多...其实我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让所有的生命和谐平等,只是隐约的有一点希望:在我们逐次牺牲掉别的生命的时候不要总是那么的下意识,或者可以有一点点愧疚--尽管这还不是足够。
原写于2007年1月12日
各种熟悉的配乐 好像没有原创 没什么感受
生硬卖萌,品味低劣。矮油,你们都是纽约人,强的很咧~~~
其描写四只小企鹅的段片更好看。
看过后两部,知道自己不喜欢这个系列,只是不知道能膈应成这样。。
为什么我听到了Chariots of Fire...
企鹅小分队的四只~还有小狐猴好萌~ 国语 http://www.iqiyi.com/v_19rrn2ylo8.html
技术还行。但是剧情,配乐,笑点都好无聊。
cannot finish it
几只可爱的小动物,为自由而战,为友情而奋斗,确实是弱智,但好玩的动画片。我喜欢河马!
1 有损友真好 2我爱死那四只企鹅啦 哈哈
还是很搞笑的,就是剧情太单纯了。企鹅和国王赛高。这部电影深深表达了对鱼类的歧视,吃鱼就不叫残忍不叫吃肉了么,怎么有一种说少数族裔都是动物所以可以受奴役的感觉。> <
一部以狮子 斑马 长颈鹿 河马 还有各种热带奇怪的动物组成的搞笑的动画片
哦,第一部还是挺好看的!(2个特别篇,3季外传电视剧,3个外传的番外)
越是贱的角色越是会火,ice age里的倒霉松鼠,和madagascar里面的四只贱贱的企鹅。。其实我们中好多人都跟里面的ALEX一样,害怕改变;到了新的地方,就要去适应它,不要害怕改变而不去改变,生活就是应该充满挑战。
一群动物园逃出的动物,穿越城市,沙漠,丛林的冒险故事,有趣的使坏的企鹅,一直想“放飞天性”的狮子,所有的生物在饥肠辘辘的狮子眼里都是切好的肉片,这部的动物形态很有趣,有点像剪纸一般的边缘被切的整整齐齐。评分:6.5/10。
最欢乐的move it move it原来第一部就有了,最可爱的永远的配角
讨厌斑马~~`超级爱狮子~~可怜的狮子~~`可怜的猫科动物~明明是不可解决的矛盾,怎么可能皆大欢喜~
说真的 我看这个片子 脑袋里面都在想ross配音的时候是有多搞笑!friends中毒太深怎么破!
逃出动物园还是很好玩儿的。到第二部就差强人意了。不是说不好,看看是不错,但看过的好的动画多了。这个真的只是看看而已。
环保素食大型双标现场~狮子真倒霉~牛排和生鱼片最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