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去年的《釜山行》大火之后,韩国的惊悚电影算是站稳了脚跟。
虽然这种类型片并不高产,但有的电影中女神演技的爆发,依旧让时光期待值颇高。
诺,今天我们就一起撸一部孙艺珍主演的惊悚片——没有秘密
看完全片,坦白讲,很失望。
豆瓣6.5,IMBD6.8,应该有6分都是给了全程演技在线的孙艺珍。
讲真,《白夜行》之后,孙艺珍算是完全脱离了女神路线,在女神经的路上越走越远。
在这部《没有秘密》中,更是开始尝试腹黑果敢,冷酷残忍的中年母亲。
影片定位为惊悚,悬疑的元素却要更多一些。
明显在悬疑和惊悚之间,导演更趋向于将悬疑剧情刻意惊悚化。
简单看一下故事。
准备竞选总统的议员金钟灿(金柱赫 饰)和妻子金妍红(孙艺珍 饰)郎才女貌,紧锣密鼓得布置竞选拉票事宜,两人忙着为不到十五天的竞选日造势。
就在最紧张的时候,夫妻俩唯一的女儿敏真突然失踪,只留下了两条线索——一个陌生朋友的电话号码和一段莫名其妙的歌声。
右侧是他们失踪的女儿敏真面对女儿的无故失踪,父亲表现得异常淡定,而母亲则充当起了“侦探”的角色,四处调查走访,立志要找到女儿。
因为在她眼里,女儿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故事以此展开,引出了一系列嫌疑人和阴谋。
导演原本想要在这些嫌疑人中制造碎片化的惊悚元素,然后用结尾的反转将整个故事串联,讲清楚来龙去脉。
不成想,挖了那么多的坑,最终却埋葬了电影的好口碑。
挖坑,是悬疑惊悚类型电影必备的手段,却也不是唯一手段。
这类电影,以日系悬疑做的最为出色。
在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中,最大的坑就是明明靖子杀死了自己的丈夫,却又出示了不在场的证明。
随着汤川一步一解疑,抽丝剥茧,石神的偷天换日的作案才渐渐浮出水面。
到影片的高潮部分,真相揭晓,靖子知道了石神因为自己杀人的事,羞愧难当,两人共同入狱。
导演挖的坑不仅圆圆满满得填了回去,还在做足悬疑的同时赚够了眼泪。
这是打开悬疑电影的正确方式。
可惜的是,《没有秘密》只学会了挖坑,却没有学会怎么填坑。
女儿失踪后,导演一股脑抛出了四个嫌疑凶手,挖了四个坑——凶手一:丈夫的竞选对手卢在舜
理由,是金妍红听到,他嘴里哼了女儿失踪前一直哼唱的歌曲。
而且,为了竞争大选,当然有充足的作案动机。
凶手二:自己的丈夫金钟灿导演在组织剧情的时候,特意安排了女儿失踪的夜晚,金钟灿去酒店和对手政党成员密谋,还是个女的。
而且,在议论事情时,金钟灿说了一句——死了小孩的夫妻更火热
丈夫有充足的作案理由,原因有两个。
第一,他和妻子虽然表面和睦,内里已经快到了过不下去的地步,两人的感情单薄如水,除了作秀表现很冷漠。
第二,丈夫选票落后,死去女儿可以为自己赚足同情票。
凶手三:女儿的同学崔美玉因为女儿在学校受排挤,只有这一个朋友,并且经过金妍红的调查和追问,警方在崔美玉的鞋上发现了女儿敏真的血迹。
电影也有意无意得再把观众往崔美玉身上带,比如看到敏真死去后照片的这邪魅一笑。
凶手4:敏真的老师影片抛出老师被怀疑为凶手的唯一理由,就是在考试之前发给了敏真试卷。
而且在这件事上她撒了谎。
不过经过金妍红的追问,最后她还是承认了,理由是自己喜欢这两个小女孩,这么解释其实也没有不妥。
所以老师的嫌疑在这四个人中是最小的。
坑挖全了。
失败的是,这四个嫌疑人及关于他们的线索,在电影几乎是独立的,相互之间的联系甚少。
这可能是因为导演喜欢碎片化的叙事风格,也可能影片剪辑过程中的失误。
不过这直接导致了影片的最大缺点——凌乱。
凌乱的故事线索,凌乱的人物关系,凌乱的叙事手法,凌乱的人物动机,凌乱的影片节奏。
一部惊悚悬疑电影,就这样变成了神叨叨的精分片。
一个小时过去了,观众躺在坑里无法自拔,一头雾水代替了烧脑,占领了全部智商。
要不是演技爆发的孙艺珍,这片子能及格时光直播吃手机。
女神在电影中的复仇母亲形象,塑造得丰满而又立体,她也是电影唯一的主角。
最突出的是,她竟然如鱼得水。
见到女儿,柔情似水。
得知女儿说的“子惠”是自己,难以掩饰的尴尬,注意她的眼神。
跟竞选对手获取案情资料,可怜中带着坚毅。
寻求老师帮助,跪地失声痛哭。
在女儿的葬礼上,面对作秀的老公,悲恸而又愤怒的神情。
最后真相大白,用棍子意欲打死老公的凶残泼辣。
说孙艺珍凭自己撑起了这部电影的口碑,一点也不夸张。
我们都知道,韩国电影的题材一向剑走偏锋,不黑政府不爽,不揭丑恶不爽。
不论是《熔炉》还是《釜山行》,谈论社会问题的同时,怎么着也要黑一把政府过过瘾。
其实,在《没有秘密》中,这种黑,只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着——另一位主演金柱赫饰演的父亲金钟灿。
他是一个充满了头脑与智慧,同时深谙政治法则和官场规则的老油条。
影片一开始以选举为背景,让时光以为格局会有多大。
结果不免俗套得落入了家庭生活反应社会问题的窠臼,说白了,影片内核其实只有两个——政治和亲情。
女儿失踪,妻子像热锅上的蚂蚁,忙于竞选的父亲竟然不闻不问,父亲的同事还在谈笑风生,拿妻子隐瞒故乡的问题说事。
金妍红焦急得跑到警察局报案,可若无其事的警察因为偶然得知她的身份,还在网路上搜索她隐瞒故乡的八卦。
而父亲,面对失踪的女儿和着急道发疯的妻子,竟然也说出这样的话——(女儿)一定是在外边玩的乐不思蜀
政治家的冷漠,已经渗透到金钟灿的骨子里。
即便女儿失踪,他也能淡定得将责任推卸给妻子,然后想当然地以为女儿只是在外边玩儿得忘了回家。
竞选和亲人哪个更重要?
在金钟灿心里,答案已经很明了。
整部电影中,金钟灿因为女儿的死哭过两次——第一次,在女儿的墓前,而这种哭泣,在镁光灯下,反而更像一种拉同情票式的作秀。
哭完以后,他刻意回头看了一眼妻子,仿佛在告诉她:我们竞选要赢了。
以女儿的死亡为同情牌获取选票,政治家的冷漠和政治的黑暗,可见一斑。
第二次,在女儿生日。
他先是跪地,然后才放声大哭。
这种哭,并不是情亲战胜了政治,也不是对女儿的思念。
更多的,是悔恨。
忏悔似的悲伤换来的对政治家更深刻的讽刺——骨子里,政治家还是政治家。
就像金妍红怀疑他时说的那些话——你们全都烂到了骨子里这个城市里我谁也不信任
影片结束,真相大白。
女儿和闺蜜(同性恋对象)偶然获得了老师和丈夫通奸的视频,以此要挟试卷和一亿韩元。
小三老师告诉丈夫,丈夫买凶杀人灭口,却不知杀死的是自己的女儿。
闺蜜侥幸存活,开车撞死了凶手,掩埋了女儿的尸体。
整部电影中,谁赢了呢?
没有人。
亲情在政治和小三面前,变得不堪一击。
不论是父女关系,还是夫妻关系。
女儿成了父亲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父亲雇凶杀死了自己的女儿;闺蜜眼睁睁看着自己最好的朋友死去;小三被撩了一个月后抛弃;妻子差点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令人深思的是,结尾金妍红没有杀死金钟灿,两人还有一段对话——“老婆,我打败了卢在舜。
”
说得像个想要邀功的孩子。
1.美玉的车哪里来的?
2.敏真被撞死是个突发状况,就在凶手下车查验是否得手的短短时间,美玉如何拿定主意杀人、付诸实施行动而且不被凶手发现?3.正常逻辑,美玉作为一个女学生,见到同学被杀,第一反应应该是害怕和恐惧,就算对凶手怀恨在心、意图报仇雪恨,但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完成开车杀人这一壮举。
毕竟,她是个孩子,不是个杀手,也不是特工。
本来想发到提问区的,居然打死发布出去,shit!
片名很有意思,没有秘密,但观众却像是在剥洋葱一样,一步一步地,揭开一层又一层的秘密面纱。
孙艺珍很美,但毕竟韶华不再,不是当年那个爱得死去活来、惊天动地的《假如爱有天意》中的纯情小女生,而是为了丈夫仕途鞠躬尽瘁、鞍前马后的政界红人家属。
一开始以为是《局中人》那种的政治片,后来发现是《看见恶魔》那种的犯罪片,接着发现是《老师的恩惠》那种的悬疑片,再来发现是《小姐》那种的女同片,突然发现是《蚯蚓》那种的校园片,慢慢又发现是《复仇的金子》那种的复仇片,最后发现是《外出》那种的伦理片。
我也是醉了。
尽管迷雾团团,只是导演用了倒叙和穿插的手法混淆视听。
故事的简化版是这样子的,男政客出轨女儿的老师,事情被政客司机发现,司机和老婆聊这个事的时候被女儿听到,女儿和政客的女儿不仅是同学,而且异常的铁,于是乖乖女出于保护妈妈、为友攒钱等目的,先是勒索老师考卷,让姐俩成绩不断攀升,后来勒索现金帮助穷女改善家境。
而另一边,男政客正值议员选举,不像因为出轨事件身败名裂+前功尽弃,于是派人杀害了勒索者,却未成想杀害了自己女儿。
男政客忙于拉选票,而孙艺珍充当警察、一查到底,发现真相后决定展开报复,在快要勒死丈夫那一刻,她作出了一个更高明、让他生不如死的选择,把出轨视频发到了竞争对手那里……电影中,很多音画不同步的交叉产生了奇妙的超乎视觉的震撼。
女神的片子居然都没有评论呀,在B站带着弹幕过了一遍,因为虽然弹幕里面有很多智硬,不过还是有不少有用的信息能帮助理解剧情。
这种片子我是不会看第二遍的。
大概的剧情其实不复杂,议员竞选开始当天(前一天?
记不清),孙艺珍饰演的议员妻子发现自己的女儿在雨夜失踪,随后围绕女儿的失踪展开了一系列调查,从在警察局和学校同学、老师那里得到的线索逐渐发现了女儿不为自己所知的另一面。
在自己印象中是品学兼优乖乖女的女儿敏珍,实际上在学校被同学们孤立,仅有一个朋友还是百合,并且酷爱摇滚(我不懂音乐类型就不献丑了),居然还有自己的fanclub。
随着证据的不断出现,嫌疑人渐渐锁定在丈夫的司机女儿美玉身上。
然后进度条告诉我们美玉肯定不是凶手,果然机智的艺珍姐姐捏着嗓子骗来了女儿的邮箱密码,发现班主任老师曾经给女儿发送过学校考试的考题。
结果焦点转移到年轻貌美(?
)的班主任身上,在女主的步步紧逼下美玉终于精神崩溃告诉了女主真相,原来敏珍和好基友美玉搞到了班主任的车震视频(咋搞到的,没注意,是女儿偷看了议员爹的手机?
),以此长期勒索班主任提前发送考题给她们,而最近这次更是变本加厉的索要1亿韩元(50多万RMB,也不算少了),忍无可忍的班主任伙同自己的情夫雇凶用车碾死了敏珍,而躲在一旁的美玉趁着凶手不注意开着凶手的车又把凶手碾死(毕竟是司机的闺女),之后带着敏珍的尸体逃逸,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假象。
其实看到这大家也都差不多猜出来了,班主任偷晴的对象就是女主的议员老公,而雇凶杀女儿的幕后主使正是女儿的亲爹。
绝望的女主骗来丈夫,电晕后一番SM,之后上传了“车震.avi”了结了丈夫的政治生涯。
感想:1.节奏太慢,尤其是开始,冲着女神的颜值强行看下去,没有理解导演这么拖沓的意图。
2.这种家庭其实很常见,工作的原因接触过类似的情况,父亲事业小成但是仍有升职的野心而埋头工作,母亲是家庭妇女,懦弱,善良,唯丈夫马首是瞻,或者夫妻二人全都沉迷于事业,。
这样的家庭,会有疏于管教儿女,任由他们野蛮生长的情况。
影片中女主虽然是全职太太,但是女儿出事前一心惦记成为第一夫人,热衷于丈夫的竞选工作,对女儿看似宠爱,实际上对女儿的情况简直一无所知,作为母亲她显然不及格。
其实我曾经思考,这样的家庭,父母往往都有本科甚至更高的学历,可以说是高级知识分子,为何家教会出现如此的疏漏。
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不同的父母权衡事业和儿女之后所作出的不同选择。
然而影响青少年成长的因素太复杂,所以全归咎于父母也并不妥当,影片当中,其实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女儿自己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探讨了。
3.弹幕都在夸孙艺珍演技,其实女神的演技一直不错,这种性冷淡家庭主妇她也不是第一次演了,之前《外出》就是类似的角色,不过这部片子仿佛一直都有种“闪开,老娘要秀演技了”的感觉,其他角色没什么太多的发挥空间。
最后女主骑在丈夫身上嚎哭的场景印象很深,感觉包含了很多东西,对丈夫的恨,失去女儿的痛苦,自责,一直蒙在鼓里的羞愧、愤怒,等等等等。
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看着弹幕里大家天真无邪,感觉自己真是老了。
有些东西,年纪到了,体会的才会更多一些吧。
老总对秘书说:这几天我带你去北京走走.你准备下. 秘书打电话给老公:这几天我要和老总去北京开会,你自己照顾自己. 老公给情人打电话:我老婆这几天要去北京出差,我们也出来玩吧. 情人给辅导功课的小男孩打电话:这几天不用上课,我有事情. 小男孩给爷爷打电话:爷爷,这几天老师有事,不用上课,你陪我玩吧 爷爷给秘书打电话:我这几天要陪孙子玩,不能去北京了. 秘书给老公打电话:这几天老总有急事,我们不去北京开会了. 老公给情人打电话:这几天不能出来玩,我老婆不去北京了. 情人给辅导功课的小男孩电话:这几天继续正常上课. 小男孩给爷爷电话:爷爷,这几天还是要上课,我不能陪你玩了. 爷爷给秘书电话:这几天我还是带你去北京走走的.你准备下
之前有朋友说我写得太沉闷了。
先打趣的说一句话剧情:这是一个情妇把一个腐败的官员拉下马的故事。
前两天看了孙艺珍的两部成名作,感觉还可以,上网搜了一下,发现有网评说这部电影里她的演技爆棚,就冲这一点看了一下,感觉的确是的,演一个母亲的角色,表情各方面都很到位,演技十分成熟,值得点赞,实力派。
前排提醒,有点血腥和小部分暴露情节,有小小的压抑,不喜欢的就不要看了。
感觉和之前的一部日本电影《渴望》有一点点像,不过还好,没那么暴力。
这部电影更给我一种警世之作的感觉。
这是一个关于欲望、仇恨、责任的故事这是一个悲剧,到最后没有真正的赢家(除了那个躺赢的卢议员)。
悬疑的剧情,表现得还比较出色,因为电影过去三分之二的时候(破屋里美玉把性爱视频事件告诉敏珍妈妈),结局就可以猜到了,并没有把悬念留到最后(当然有一点偏差,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已经可以联系到一起了)。
听说有些网友看不懂剧情。
那么从时间顺序来看(以男女主角的女儿为主线):1、女主角相夫教女,处于一个较弱势的地位,男主角并不怎么关心她和女儿(这从他与那位女议员的谈话中直接说了出来)。
敏珍很爱她妈,要保护好这个糊涂的女人,而且也不想令她失望。
2、男主角出轨女儿的班主任,这是他欲望的表现,不仅在权力,也在于性方面,所以有人说性决定了很多人类史上的大事,对自己的欲望拿捏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着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从这点来说,男主角是一个不负责的人,或者他只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却直接忽略了家庭。
3、美玉,男主角司机的女儿,在学校里因为不同的原因,和敏珍一起被孤立了。
因为敏珍有点抑郁,还有就是JOAN FAYE的歌曲,走到了一起,发展起一段超越友谊的感情,或者可以直接说爱情了,看到这里还以为是同性恋压抑自杀事件,后来想想事情没这么简单。
反正她们在一起了,还作了歌曲,拍了MV,一起勒索班主任和男主角,一起准备一个生日晚会还有收取款项。
可以说,敏珍的死也跟她有关,但主要责任不在她。
4、因为勒索事件,班主任通过发考试答案来弥补自己犯过的错误,后来因为金额过大,而且对男主和敏珍都心存愤恨所以请求男主雇凶杀人(男主并不知道是自己的女儿勒索他自己)。
然后敏珍被撞死了,目睹整个过程却没有帮得上忙的美玉最后杀死了凶手,但已于事无补,而且她只想到了要判处她的班主任死刑。
(其实男主那个时候已经收到了凶手手机发出的相片了吧,反正起因就是他,做错事的也是他,害死女儿的也是他,最后得到了报应)。
5、女主角以其母亲的伟大力量,一步一步靠自己去破案,最后引了主谋出来,发现果然是男主,最后以他最不想要的结果报复了他。
剧情讨论完了,简单谈谈感受像我这样的人,一般重点都是关注剧情的。
感受嘛,现在时间不早了,有点困,简单谈谈。
人呐,一定要注意不要犯错,像男主角那样,有野心,但是被欲望所控制了;人呐,一定要勿忘初心,糟糠之妻不可弃,就算后来遇到对的人,那只叹一句相逢恨晚即可,不要出轨;人呐,一定要明辨是非,管不住下半身的时候多去想想自己的家人,也要看看小三是个什么样的狠角色,一不小心分分钟让你身败名裂,妻离子散,反正,不要去乱搞就对了,最后小三居然没有得到什么惩罚,也是醉了,应该去坐牢的,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最后,千万不要相信男人!!!!!
(虽然我也是男的)
[完全剧透][完全剧透][完全剧透]我觉得很多人看这电影肯定是脑筋不转动的,所以觉得乱。
我来说说我是怎么看的吧… 最开始孙妈妈喂女儿寿司,女儿在那边立flag,就已经很明显她今晚是回不去了。
然后孙妈妈上街跳舞为老公拉票。
然后回家发现女儿还没回去,这个时候剧情开始。
在这过程中是有很多很多细节的…这个需要个人细细品味,不仅仅是查案,还有其父为了政治的取舍。
第一个悬念出现最开始其父和女议员(可能不是叫议员,这里且这么称呼)说,女儿死了也没有关系。
这里我在怀疑他是不是自己做的绑架,故意要陷害对手。
带着这个怀疑继续看下去…随着对女儿的不断了解,发现她不是一个乖乖女(其实仔细想想,那个年纪的孩子哪个不是“神经质”,让人大跌眼镜…我个人会将那个年龄段理解为人类发展历史中的混乱时期,那个年龄的青年正在树立世界观,所以对他(她)们来说,一切都是混乱的,容易接受,建立,推倒重来的)。
我在想,是不是其父不喜欢这个女儿,所以甚至是自己布局杀害她,等待时机嫁祸对手?
然后孙妈妈继续追查下去,开始询问知情者,发现知情者说的话都半真半假,即不得不去试着相信,又不能相信。
因为不去相信的话,那就几乎没有线索了,但是每个人背后似乎又隐藏了什么,选择了相信,可能就会信了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导致被她逃过。
在这个过程中,观众完全可以自己根据线索,根据剧中出现的人物及其行为来判断那些话是真,哪些话是假,什么人是可信的,什么人是真的在帮忙找女儿,在做事...因为这个剧很好地没有上帝视角,什么都看得清楚;又恰好没有把一切细节线索都掩盖...所以对于观众来说,是完全可以自己当个侦探随着剧情的发展推理和怀疑的。
最后用了许多方式,孙妈妈还是没有线索,陷入疯狂,于是求神拜佛……(我从腾讯看的版本来看)孙妈妈果然神灵降下启示,于是找到女儿.....*****************************悬念剧透分割线***************************************************************************************************************************儿女被杀害了,并且掩埋在森林。
女儿找到了,但是凶手还不知道,所以孙妈妈不会就此罢手。
但是还是没有线索…所以孙妈妈在了解女儿生活出没地和朋友交际的同时,希望再次借助神明的力量,在剧中行为很迷信, 包括用瓢敲脑袋等行为。
之后在邮件中找到线索,老师被怀疑,再然后女儿的好友也被怀疑…因为她们之间有着绝对不正常的关系。
此时作为观众自然也开始疑惑,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
是其父策划了这一切,来陷害对手; 还是女儿的同学;还是那个据说和女儿关系非常好的同学?
有很大可能是那个据说关系很好的女同学,因为有着各种指向她的线索。
接下来发觉此女确实不简单,还能半夜收到短信开着破车时候在处理什么事情……难道凶手真的是她?
可是她的动机是什么?
此时又引入三位女儿的歌迷,可是在她们的描述中,说儿女和那位那同学关系很好,不可能是她杀了她女儿…但是前面说到她女儿被孤立,什么同学们合伙整她。
这不禁让人怀疑,难道是“全校/全班”一起合伙整女儿?。。。
这部剧完全可以自己推理,带着各种疑问,抽丝剥茧地看下去。
看完发现最理性的也是最惨的是男主,男主首先是爱女儿和老婆的,不过在追逐权利的路上越来越迷失自我了,电影很多细节都能看出他对女儿和老婆的爱,并且对他自己误杀女儿不知情,两个杀手都是老师雇的是没有问题了,一次是杀女儿,一次是因为女人的调查已经太接近真相了所以要灭口,老公也确实是派了人保护老婆(他对老婆的关心是真的),电影里的人物没一个好东西是真的。
女儿和她朋友也是坏到心里了,为了自己,能想出拍视频勒索人的想法,并且一直抓着不放,所谓有因必有果,女儿的死也是她咎由自取了。
她们的初心是为自己,帮父亲,到最后变成了整老师。
老婆在女儿这件事上太盲目,明明知道自己的老公对误杀自己女儿毫不知情,不知者不怪,多少年的感情一点不顾,就要往死里整,当然也可能是为了出轨存在报复心理吧,到最后她也应该知道就算老公在女儿失踪第一天放弃选举去找,女儿也死了,感觉到最后已经成疯狗了。
她的初心是找女儿,到最后变成了整丈夫。
老师最坏的一个,坏的不是和男人偷,而是雇凶杀人和隐瞒实情,她是一开始就带着坏目的去的人,和男人偷为了财或者地位,最后杀人是为了报复人,所以她是最坏的人,所有人的死都和她直接相连。
最后男人橱柜肯定没话说不对,但他的初心到最后都是为了权力和家人,他也说过女儿死不死无所谓,但我感觉是一种表决心的言论,毕竟面对对女儿出言不逊的两位心腹手下他说了全电影唯一的脏话。
总结,儿女教育需上心,伴侣选择要小心,面对诱惑要当心,万事万物要细心。
当复仇的快感褪去,她像是在冰冷绝望的湖水里伸出水面深深吸了一口气,随即又沉入黑暗的湖底。
失去的悲痛如此冗长,让人不知道要用多少种方式去度过以后孤独的岁月。
一个“无性趣”的妻子,一个不称职政治家的花瓶夫人,却在阴霾密布的选举风云中,靠着母亲与生俱来的坚韧,穿透一切疑阵,找到了女儿被杀的真相。
这个过程如此痛苦,抽丝剥茧般发现女儿、丈夫、生活原来一直在蒙骗自己,无论妻子母亲还是选举助理,每一种身份都以失败告终,以为美好的肥皂泡幻灭后如此丑陋,鲜血淋漓的伤口即便洒满盐也无法凝结,要不是结局里那个恍如女儿两生花的身影在阴郁的树林里出现,恐怕她已失去回到现实生活的气力。
女儿为了保护母亲最后死在父亲情人的阴谋里,知晓的父亲却不动声色以此作为攻击对手的素材,可惜政治上的残酷过于苍白,反倒弱化了剧情;两个女生相依为命的情意,对“母亲”这一缺失角色的渴求,她们的“堕落”简单和美好,却沦落成为复仇的工具;对于婚姻生活的讽刺,最终以最原始的暴戾结束,妍红在丈夫奄奄一息仍不忘告知选举胜利时坚定复仇终极手段: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最宝贵的东西消失更有快感?
母亲复仇的故事,总会想起《复仇的金子》,那种刺骨的恨意,如同暗夜中的闪电如此摄人,《没有秘密》剧本太大,真正执行却无法兼顾,后半段渐入佳境,孙艺珍的演技加分,还有女儿失踪期间请神问鬼的画面如同《哭声》,韩国还有太多元素可以发掘,就看导演融合的功力了。
全程都是秘密,夫妻之间,母女之间,被权利熏心的人们会不择手段。
作为政客,可能政治生涯可以为了目标不择手段,忍辱负重16年,但作为父亲,在女儿失踪的时候还去考虑如何能稳住自己的地位,如何能让自己获得更多选票,作为丈夫,他或许真的很爱自己的老婆,但是在妻子提出想离婚的时候却大发雷霆,或许因为离婚的负面情绪对政治生涯不好而已。
“妈妈很糊涂,所以我要保护她”
因为疫情,我们又在这几年把各个类型电影看个遍,口味刁钻到自己都绝望,实在没办法,就开始降低标准,豆瓣7分以下的片子也开始看了,中间有花两个小时看了部从头到尾懵逼的电影,也有感觉勉强对得起自己两小时的片子,而这部,我和老婆都觉得超预期,最少比近期的什么《隐形人》啥的要好看的多的多,这两部片子的分值完全可以互换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而这份秘密的当前价值取决于你的社会地位和自身能力。
敏真的秘密是守护糊涂的妈妈,惩罚跟爸爸出轨的女老师,她希望在出国前,给自己近乎恋人的好友美玉留一笔钱(借口生日问奶奶要一亿韩元,并勒索女老师一亿韩元)美玉的秘密是掩盖住自己杀人事实,虽然她是激情杀人,虽然是帮挚友报仇,但对于16岁的女孩子来说,如此种种,都比不过坐牢的恐惧。
金灿荣的秘密,可就海了去了,事实上,政治家的秘密简直可以完全分裂出一个共生人格出来,专门帮忙打理,这部片子里的老金的秘密,主要是和竞争对手的下属合作,还有就是帮助情人买凶杀人。
女老师的秘密,是偷情视频被人掌握,两年来活的战战兢兢,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偷情一个月,被两个学生黑一生,不仅要帮这俩学生偷试卷,还是被她们勒索钱财,都是她越活越压抑的事实,而金灿荣又不可能娶她,当一个未婚妈妈的压力更加巨大,她只能不停求助这位候选议员大人。
综上,这部片子里,出镜最多,且一人演技力抗全作的敏真妈妈,反而是没有秘密的人,因为她生的糊涂(自述没有什么学习天赋,儿时梦想就是当花瓶,成为第一夫人),活着也糊涂(自己老公在眼皮子底下出轨无察觉,女儿的成绩突变优秀也无察觉)而正是这位没有秘密的糊涂女人,凭借自身对女儿的爱,笨拙且鲁莽的(通过自残让老公属下去找警察调查档案,一人自己跑到交通事故现场差点被竞对粉丝杀死,一人蹲家里把女儿五万多邮件看完)去一步步揭开事情真相。
美玉是敢爱敢恨的,而且拥有相当决断和执行力的女孩,妈妈的早逝,父亲和继母对她的冷淡,让她早早的学会用外壳来保护自己隐藏自己,警察局的测谎仪对她来说就是个摆设,看到女友被杀,放在其他同龄人身上,多半是崩溃大哭,了不起就是慌不择路的逃跑……美玉不会:你敢杀死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朋友,那你就别想活!
美玉平静的对敏真妈妈说:因为爸爸是司机,所以我也早早学会了开车,那天我开着那个混蛋的车撞死了他,并且在他身上,一来……一回……一来……一回……反复碾……美玉倒车时脱下雨帽的刹那,我觉得,她真的比绝大多数同龄的男孩子还要优秀、勇敢!
那个没有秘密的糊涂女人,在自己男人即将窒息的瞬间撕破了塑料袋:杀死你,就是我输了,我要让你,生不如死!
一个把生命都奉献给权利的渣男,如果没有了名誉,可能就是真的生不如死,这段看着心里很是惬意……影片的结尾是敏真妈妈抱着美玉痛哭,我衷心的希望,这个糊涂妈妈能够把这个缺少母爱的勇敢女孩当作敏真的化身,一起结伴走完接下来的人生路……
【又见垃圾片,10分满给4分】4分全部送给结局的反转,全程莫名其妙,时间线切来切去,无头无脑看不懂。是在模仿《新世纪福音战士》么,结局之前全部属于硬着头皮看,结局有些反转,是让人意外的,我以为是我自己水平不够,欣赏不来这种“高级”片子,结果看看评论也是一边倒的差评,说明影片确实够烂,应该是韩国电影里面少有的烂片。
绕来绕去绕来绕去,设置另外三个疑凶。每个人都有罪。
胡编乱造
母亲对女儿的爱、女儿对母亲的爱、女票对女儿的爱更衬托了渣男有多渣,结尾颇有点“我死了妈,你没了娃,别人当我们是拉拉,其实我爱你像爱妈”的味道
好像高层人员总是在背后有一些肮脏的事情。 你要说他们家很强,女儿在学校里面被孤立被霸凌。你要说他们家很弱,丈夫都在选举了。 整个剧情的设计略微有一些夸张,好像这个世界小到只存在那么几个人。丈夫偷情的对象是女儿的班主任。班主任告诉丈夫被人威胁了。丈夫问都不问一声,直接请杀手解决。最后还是一个不放弃的母亲把真相找到。
全剧看得又压抑又恐怖,还有点莫名其妙…结果被最后一句台词弄哭了……褪去仙气的孙艺珍也不能是一般人啊!
★★★☆ 没有抽丝剥茧的快感 只有故弄玄虚的手法 看似很炫酷 但是真的很让人看不下去 故事和反转都太硬了 可惜了wuli女神这么卖力的表演 港真女神从苦情少女演到苦情绝望少妇 虽然逐渐进入演技派 但是总觉得戏路很窄 女神不考虑多演阳光少女伐?
够破碎的电影,乱哄哄的看完了,也没找到什么头绪,太乱。
挺好的故事非拍成这个装逼样 导演有病吗
3.5分,全靠孙艺珍撑起来
其实女儿完全是死于父亲之手,追逐权利的男人真可怕。
剧情进展太慢了,都看困了 。要不是有孙艺珍,都要看睡着了。
UUU
最爱的孩子被出轨的老公杀死了,最惨的人间惨剧不过如此……孙艺珍演出了失去爱女的崩溃疯癫和执着,一切一切,都是对女儿的爱。。。
妈妈才是真心爱女儿,为了女儿吃了N多苦,最后终于知道真相
在这么混乱的叙事结构中,孙艺珍都能发挥出如此炸裂的演技,一部电影全靠一个人在撑,真的厉害!!
全靠女主在撑
Hami video,导演手法有点问题,可惜了。
故弄玄虚的烂剪辑,莫名其妙的烂配乐,加上穿插其中始终对不上人物的对白,整部电影看下来,观感真是异常恶心。白瞎了孙艺珍的美貌和进步的演技。
剪辑混乱也瑕不掩瑜,美国也适合翻拍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