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
Oaza,The Users,Korisnici,Oasis
导演:伊万·伊基奇
主演:Marijana Novakov,Tijana Markovic,Valentino Zenuni,玛鲁莎·马耶尔,戈兰·波格丹,Draginja Voganjac,Sasa Strugar,Milica Djindjic
类型:电影地区:塞尔维亚,荷兰,斯洛文尼亚,法国语言:塞尔维亚语年份:2020
简介:在智力发展障碍青少年疗护中心里,玛利亚(玛鲁萨·马杰尔 Marusa Majer 饰)遇见了德拉加纳,一拍即合的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彼此生命力最重要的伙伴。当一个名为罗伯特(戈兰·波格丹 Goran Bogdan 饰)的男人出现在了两个姑娘的世界里后,她们双双无法自持的坠入了情网。这段三角恋情给玛利亚和德拉加纳之间的..详细 >
他们剥夺我们相爱的权利,成为母亲的权利,甚至为我们安排必须相爱的人。他们说是关怀,从来都在把我们当工具。爱是可以忍受刮盘子的噪音,忍受他在派对与别人共舞,忍受他不发一言,只要他从背后捂住我的眼睛。手腕的伤疤已经愈合,破碎的镜子已经贴补,我们终于兑现三个人的诺言,在沙漠里找到绿洲。
#PYIFF 3rd 能将目光投向智力障碍人群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事。放在正常人社会里显得狗血的事情,却是真真正正取材于真实故事的,甚至连主角都是障碍人群,表现也不输演员。拍摄十分克制近于冷漠的状态,除了放大的呼吸声,没有其余的成分干扰观众情绪,而就是这种平静冷淡的表象下潜藏着不同于普通人的不加掩饰的疯狂。对于主角们来讲,他们的疯狂是由于缺失的智力,近似孩童的天真残忍,于是爱恨和反抗都是如此直白;而对于在治疗中心的“支配者”们而言,他们的疯狂是由于绝对的权力地位,丝毫不用顾及“病人”感受下的赤裸冷酷。因为智力障碍,感受不被重视,欲望要被支配,压抑无处逃离,追寻绿洲,只有惨烈。女二脸谱化了一些,伴随着洗衣机轰鸣声的殉情长镜头太震撼了。
也是边缘化的人群,但是这个题材,不太感兴趣。
前半部分有点沉闷,从女二突然把女一的头磕在镜子上的时候…吓到我了,感觉整个场子里都倒吸凉气
三段式
3.5,生理不适,共感共情强的人建议不要观看
7 还是多特别的
3.5
随便看看1弱势者的精神世界
6/10。选材跟思想内核真的很不错,就是节奏过慢导致影片有些沉闷,如果再浓缩一些会是一部佳作。
平静的力量,静静的割腕
三星半。很难辩是非的题材,想起李沧东的绿洲,好像低智商人群心中都有一片绿洲。
在寂静的绿色通道里 有鸟声风涌 还有自由的爱。
这个影片深入探讨了爱与死亡。
我都快忘了,爱本身可以很简单,它是本能。捂眼睛的那一瞬,是我见过最动人,最单纯的爱的瞬间。
屬於視角獨特劇作構思有心的好片。能一直看下去,有點點難以評價。
这个电影深入探讨了爱与死亡。
2.5:到后面二十多分钟开始拉郎配才有点对福利机构的批判力度,之前的部分由于缺乏细节描绘,批判得犹如隔靴搔痒。对于此电影,最值得批判的是机构的其他失智者沦为了三个觉醒者的背景板:并不是说拍残障群体必须得是群像剧,而是这类影片必须比其他题材的电影更加直面和聪明的地解决用个体来代表所在群体的困境。个体不该被赋予群体的标签,但同时也必须避免一种造神。具体而言,那些没有如电影中觉醒的三人的失智者是不是就失去了用来批判福利机构的价值了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第四届平遥国际电影节难得有以表现智力残障群体七情六欲为题材的电影,题材已经完胜。《绿洲》的镜头语言克制,克制中不乏亮点,重要情节的镜头设计毫不含糊。智力残障人士不懂得表达自己,台词少,镜头着重通过双方的眼神、手部动作表达涌动的情绪,从而降低观众共情门槛。在“正常人”建立的管理机构里,三个智力残障青年的妒忌与爱恨如此鲜活生猛,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心中的绿洲。
静静悄悄默默淡淡的止住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