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影片结尾,我突然想起了《迷失》第二季中的某集,讲Sawyer为了报复Jack,和Charlie配合完成的一系列“夺枪”行动。
最后Charlie惊叹地问Sawyer,“你怎么能想出来这种周密的计划?
”这也是我看完本片我特别想问Dodger的问题。
了解象棋的人都知道,高手和普通选手的区别就是:能预判对手几步。
也就是能看几步棋。
谁能看得越多,谁考虑得就更周密,胜算就越大。
这也是在象棋方面,计算机几乎可以所向无敌的原因。
本片无论是从对白上,还是镜头上,都包含“象棋”的隐喻,也可看成对整部影片的某种贯穿。
作为一个象棋爱好者,我很想谈一谈自己在这方面的拙见:女主角到底是看了哪几步棋,才最终走向最后的胜利的?
换句话说,就是哪些部分是Dodger预见到到,算到的,而哪些不是。
其中的不严谨和遗漏之处,还望大家指正与补充。
可能有人会觉得,女主角对朋友们非常了解并且对男主角事先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因此她可以把所有的人事尽皆掌握。
也是因为这种想法,有些影迷会觉得:这部影片有点儿太刻意了,真实生活不可能那么周密,差一点儿都成功不了。
但客观来讲,这种想法是不成立的。
因为掌握所有人的思想行动,那是编剧的工作,而非女主角能力所及。
于是,有人提出了另一种解释:Dodger的目的并非“借刀杀人”而是“栽赃陷害”。
只是想嫁祸给Rich而已,通过引导Owen找到那把枪来实现。
这一点,我觉得从内容来讲是很难反驳的,而且也比较有说服力,毕竟这是一种相对可行的布局方法。
至于最后Rich死了,应该是一个女主角因为“见机行事”而得到的超乎预期的结果。
但是,这仅仅是从内容上难以反驳。
让我们站在编剧的角度,站在创作者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这种可能性。
最后结局非常精彩地翻转了两次,尤其是最后一层翻转,直接把这部影片和《心理游戏》区分开来,也是影片最精华的部分。
那么这个最精彩的部分,导演很明显是想通过男主角之口说出最终的“真相”,让观众过足“颠覆”的瘾,而非还想隐瞒些什么,让观众回家查“维基百科”的解析来将本片誉为神作云云。
导演并不像搞得像《穆赫兰道》那么复杂。
因此,Owen最后说的一定都是编剧真正的创作意图。
男主角自己承认,Dodger知道他一定会开枪杀死Rich,所以这应该是真实的创作意图。
所以从编剧的意图来讲:这就是Dodger最终的目的,还是想“借刀杀人”,而不是“栽赃陷害”。
事实上,如果是后者,其实也不用弄得那么麻烦。
况且如果Rich找律师辩护的话,不一定就必然会被起诉,因为存在栽赃的这种可能性。
而经常进出Rich办公室兼死者贝基的“情敌”的Dodger一定会被怀疑。
因此,Dodger为了找到一个“不会说话的替罪羊”,最终的目的一定还是除Rich而后快。
因此她开始下一盘大大的棋,一个“高手”而非“上帝”就可以做到的布局。
Owen是她的第一个棋子。
之前其他的影评已经分析得很细致了,大概就是女主角应该对Owen的性格非常了解,并特意让Tom带他去教堂玩游戏。
而且,选择了Owen做wolf。
而最后聪明而自信的Owen赢得了钱,却也因此“得罪”了其他的伙伴。
并且对这个“说谎”游戏和Dodger本人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这是第一步棋。
之后,Dodger提议去玩一个全校范围的游戏,并和其他人一起设定了谣言的具体内容。
然后接连给Owen发恐吓短信,目的是促进他采取可以预见的行动。
这是第二步和第三步。
这期间,其他人已经想出了一些“吓唬”其他人的方法,但是这些Dodger并不需要知道。
其中包括图书馆被人跟踪,舌环,放刀到书包里等,这些都是其他人玩的点子,并不影响整个行动。
之后,女主要做的是想方设法让男主角爱上自己,好让最后男主角在得知自己被凶手杀死时,有勇气扣动扳机,杀死Rich。
男主角果然坠入爱河。
这是第四步。
第五部棋,Dodger把那把杀死贝基的枪偷偷放到Rich的抽屉里。
她后来说她是与Rich告别的,其实没有撒谎,因为她知道,Rich就要死了。
关于男主角正好碰到kiss这件事,Dodger并不需要控制,也很难控制。
毕竟在那之前,男主角又是找书包,又是打电话,又是问路,时间并不容易控制,她并没有把握正好让男主角看到。
而且也正是因为男主角看到了很多Dodger意料之外的东西,最后男主角才能在结尾通过Dodger的一句话就能明白整个“布局”,这肯定是Dodger没想到的。
之所以说,Dodger不需要控制和Rich亲热被看到这些事,是因为她最需要控制的是那个满月之夜。
他只要满月那晚,Owen因为找自己而出现在Rich的办公室就可以了。
而对于默西在车后边攻击Owen这件事,刘易斯和瑞吉娜是知道的,这从他们告诉Owen之后那个相顾一笑的表情就可以知道。
他们之前听说Tom要吓Owen一跳,想到要是告诉男主角Tom车子在那里的话,他就一定会过去的。
事情的结果是,默西被禁闭了。
在收到了Owen那个要在教堂开会的信息后,Dodger走了她的第六步棋。
与除Owen,默西和刘易斯(因为他们是情侣)之外的几个人商定:由于默西和Owen给大家带来了麻烦,大家要吓一吓他们。
除了Dodger以外,所有人都觉得是个游戏,但是Dodger在同时施行她的另一套杀“Rich”的计划。
以上是第六步。
又由于Owen与刘易斯是被蒙在鼓里的,因此刘易斯给默西打电话都不是事先安排的。
他们的计划是:Tom与瑞吉娜让Owen发现兰道夫死在教堂里,然后Owen就会去女生宿舍找Dodger英雄救美。
在Owen说出Dodger与Rich有一腿后,Tom与瑞吉娜的反应都是真的,因为这是不在计划之内的。
由于半路杀出个刘易斯,格雷厄姆只好临时发挥,收买了刘易斯,这样变成了所有人来骗Owen一个。
接下来是Dodger的第七步棋。
在Owen找刘易斯的时候,楼下传出了一个女生的尖叫。
这个声音应该是Dodger的,目的是引Owen下来。
Dodger之前应该是与Tom、瑞吉娜商量好了开车来宿舍接她。
当时Owen听到了一个关车门的声音,应该就是Dodger上车的声音。
看到Owen跑下来之后,车子就正好开走,以便让Owen看到Rich的车,上楼去求助。
而此时Tom的车并没开远,因为Tom和Dodger还要表演后面Dodger“被杀”的好戏。
接下来是最后一步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Dodger估计Tom到了Rich的办公室后,就给Rich打了个电话,让他去办公室。
然后再给Tom打电话,让他找到枪,并向他道歉来获得同情。
而窗户什么的自然是事先都开好的,为的是让Owen看到自己被Tom扮演的Wolf追杀。
至此,八步棋,完成了所有布局。
静等最后的一声枪响。
借刀杀人的绝佳演绎!
从来到学校一开始,欧文就陷入了道捷设计好的圈套。
避免被人怀疑,就要操纵你的朋友,消灭你的敌人!
影片最后一句话 “欧文,就算这些都是真的,又有谁会相信的呢?
” 她身边的朋友无非都是帮她完成这局国际象棋的棋子罢了。
1,亚裔姑娘Regina在图书馆假扮“杀手”吓唬Dodger和Owen,并捡到Owen的书包给了Tom2,Mercedes藏在Tom车后,假扮“杀手”吓唬Owen3,黑人小哥(忘记名字了)把Tom的物品翻乱4,Tom在Owen书包里面放入刀具---【这些是对Owen相信杀手存在的铺垫,后面万圣节当天是高潮】5,Randall玩消失,并且假扮死亡出现在大家面前6,Graham假扮“杀手”假装杀害Mercedes7,黑人小哥假装告诉Owen,Mercedes不见了,快去找帮助8,Tom假扮“杀手”假装杀害Dodger,来吓唬Owen,并且把衣服放在走廊9,Owen因为看到停车场只有Rich Walker的车就来到他办公室,Dodger打电话给Rich Walker回办公室,也打电话给Owen谎称a.Mercedes死亡,b.在抽屉找车钥匙尽快离开学校而让他拿到枪。
Owen已经认为至少3个小伙伴都死亡了,加上Walker手里拿着杀手衣服,Owen联想自己的死亡,坚信Walker是杀手,并开枪。
至此,Dodger的计划成功。
其实,Owen入学第一天,Dodger就已经开始计划如何嫁祸这位新人。
例如,第一天出来迎接他,后面邀请他来玩杀手游戏,在后面改变游戏规则。
萌宠小男主,你智商不够用,情商也捉急啊!
人家dougie美女玩完你还来看你,说明对你还是有感情的啊!
同情和内疚,以女主玩转身边所有人的手段看,是不存在的。
对小男主,她多少还是喜欢上了。
这时候,欧文啊,你该装傻啊!
反正你前面已经真傻了,反正你一见已经钟情了,何不趁势示弱(反正你本来就弱),与心上人双宿双栖?
何必揭穿真相,闹个灰头土脸!
事后小柯南,推理再正确,也于事无补!
毕竟,谁特么信你?
当然,这是替角色着急,男主朱利安莫里斯演得挺好,关键人家还有颜值和萌值!
演汤姆的贾德帕达里克,原来你跟《邪恶力量》里的山姆一样,还是傻大个儿的设定。
白瞎你的高大壮硕和古典美颜了!
最后得提我的性感前三女神之一的林迪布丝。
又一枚加拿大性感小尤物!
像同一国的罗拉哈里斯一样,第一眼就撩到我骨头里!
不一样处,林迪布丝的笑,尤其性感!
玉项轻旋绽嫣然,蚀骨灼心酥魅魂!
呵呵!
可惜她也和罗拉哈里斯一样,一直红不起来!
直到《海扁王2》里,我差点认不出来“暗夜贱货”就是她!
话说,dougie的发音和dodge、doggie差不多,难道编剧的意思是,女主dougie是一只狡猾闪躲、可爱的小狗狗么?
呵呵!
ps:《狼来了》是最吻合英文原意的译名,但《豺狼计划》不知是谁别出心裁翻译的,简直屌爆了!
无聊下了一堆电影,不知道是第几个打开的这部,一开始一直以为是熊孩子恶作剧结果成真的故事,还以为会是小伙伴一个一个的去了,然后男女主角发挥智慧抓坏人,然后在一起的故事,结尾看到老师进来,以为老师是逃犯,或者老师被失手杀了,男主大意的时候,真逃犯进来把男主杀了,结果看到女主进来。。。。
说只是恶作剧男主,配上那些小伙伴的后悔,我信了,然后被杀的老师正好是逃犯,我以为反转了,玩个恶作剧结果抓到了真犯人,还是不错的,没想到最后女主和男主的对话,我靠,女主这是计中计,然后导演又从男主视角来拍,一直跟着男主的线去走,结局确实没想到,挺意外。
再回想第一次玩游戏,女主就好像说过男主太容易过早下结论,还有点首尾呼应的意思,结果看豆瓣好多给的分都不高,都猜到了,哈哈哈可能我也是很容易太早下结论又有点自以为聪明的,所以给我的感觉挺惊喜的,给高分。
借用magasa的概念,近十年来,“高智商”类型的电影悄然兴起。
在豆瓣这样的网站,每一部“高智商”电影的页面上,是成千上万条热情影迷关于电影剧情的分析与诠释。
这其中的很多讨论,尽管都将剧情作为推论的基础,却远远谈不上忠实于原著。
一种屡见不鲜的情况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逻辑前提,一个推论常常由电影中某个镜头的某个微小物件始,却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终,其结果是为电影本身蒙上了更大的迷雾。
我认为,这样的诠释,作为一种智力游戏,自有其存在价值;然而若想避免误读和过渡诠释对电影本身含义的消解,这样的智力体操还是该放到理解电影本身之后为宜。
因为,一部“高智商”电影所提供的信息始终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无视电影本身的剧情规则,同时也无视奥卡姆剃刀准则,任意构筑水平面之下的冰山,则从理论上讲可以对一部“高智商”电影提出无限种自洽(仅仅是没有逻辑矛盾而已)的诠释体系。
而其实,着重剧情的电影是有游戏规则可循的。
这种规则,表面上看是类型片的剧情俗套,实则具有某种必然性。
因为为观众所熟知、接受且可以从中获得观影愉悦的,是经长期积累而来,从角色性格、言谈、行为到剧情走向的一整套逻辑前提。
比如我们很难想象,《黄金三镖客》中沉默冷酷却身手非凡的伊斯特伍德,会在整部电影的铺垫和烘托之后,却在最后决战时因枪法拙劣而命丧黄泉——破坏了规则,也就破坏了观影乐趣。
然而,这种逻辑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教条。
一个缺乏才华的导演,并非简单的躺在剧情逻辑中不思进取,他更多地是无法挣脱而动弹不得;而一个有才华的导演,他可以选择遵守规则,在观众感知到情节走向的前提下仍然拍得扣人心弦:他也可以破坏规则,令观众意外却信服。
无论哪种选择,电影本身都是完整的,观影乐趣得到保留甚至提升。
《豺狼计划》并不是一部非常复杂的电影,相信大多数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都会对剧情主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尽管如此,关于电影的反转结局,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完全不同的诠释思路。
本片的精彩之处,在于欣赏导演如何在破坏规则与遵守规则之间游刃有余,而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以导演游走于其间的规则为依据,进而得到忠于电影本体的,唯一的剧情路线图。
电影的第一个桥段,是一桩阴森的凶杀现场,那么解释这桩凶杀案的前因后果,就成了电影必须完成的任务。
因为如果这桩凶杀真的只是诱发学生们杀人游戏的一个话头,则导演大可不必展现现场实录,仅仅借用学生或者新闻媒体的转述即可达到目的。
可导演没有这么做,他甚至还“慷慨”地主动跳出来,在前半个小时就孤零零地给出一组罪犯看完邮件备枪的镜头——这简直就是直接在说:杀人游戏是真会出人命的哦!
紧接着的第二个桥段,是男主角经由美丽却空旷无人的公路,来到一座庄园般的学校。
这座学校似乎是与世隔绝的,因此就像侦探小说无数次告诉过我们的那样,凶手必定藏匿其中。
在礼堂前,男女主角相遇了,机智的对白,预示着情愫的暗生。
至此,导演已经干净利落地搭建起了剧情框架:一场随时有可能弄假成真的游戏,封闭的环境让危险气氛无法消弭。
导演为观众建立了两个期待:一,凶手是存在的,所以学生们的幻想会一点点落到实处,而杀人者一定要受到惩罚;二,鉴于本片并不走青春伤感路线,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断,这对帅哥美女是一定会走到一起的。
导演会如何满足观众的期许呢?
这个狡猾的家伙为自己留了后路,他通过男主角质问我们:在一所高中里,有什么是真的呢?
于是,他将这部电影变成了导演与观众的角力,他不断地制造杀机,要求观众时刻不能懈怠,在每一次情节转折时作出判断:这究竟是凶杀还是游戏?
男主角刚代表观众怀疑IM信息是室友的恶作剧,室友就立刻出现在他面前,这样完美的不在场证据,若不是导演暗中相助,女主角再怎么机关算尽,也不能有十足把握啊!
可是观众仍然乐于受骗。
在这场信息不对等的智力较量里,导演执黑先行,只要他足够聪明,观众就是永远的输家。
有了这条后路,导演进可攻退可守。
我想他一定是得意满满的,在学生们虚构死法时,他竟然直接剪辑了几个学生的受害镜头!
很快,第一桩“凶案”出现了,花心男失踪了。
True or faulse?
导演在一旁很热心地聒噪着:如果为假,他可是放弃了泡上超级正妹的机会哦!
可倔强如我的观众仍然认定,这是真的,因为一定会发生什么(那当然,只是不如你想像的那样罢了)——周围所有人那种充满表演性质的“如果认真,你就输了”的派头,岂非和《罗斯玛丽的婴儿》、《热血警探》以及所有类似的电影一样么?
好吧,我们姑且看下去。
导演却话锋一转,开始八卦女主角和老师的奸情。
老师的嫌疑指数上升(因为他变坏了),男主角却被彻底孤立,“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出现了。
这种被孤立的结果,必然是将被孤立的人推向更坏的境地。
几场假戏真做的追杀,明面上消除了所有的危机,却在暗地里加重了男主角的疑虑——男主角就是杯具的观众啊!
这种疑虑,很快就被书包里的匕首点燃了。
男主角试图化解退学危机,更为了化解暗藏的焦虑,所有人被再次召集起来,可在剧情被推向最后高潮时,游戏这个干扰项却依然如影随形。
真假莫辨。
学生们按预定死法一个个死去,男主角发现了关键道具——手枪,而就在此时,手枪的主人出现了,尽管他声称他只是来打酱油的。
他来干什么?!
不得不开的一枪,可这一枪开下去,电影就平庸了,观众可不想这样,导演更不愿意这样。
因此死人们又一个个站了起来,喊道:Surprise!
的确够惊奇,比《魔术师》强多了,有多少观众在这个时候投降了呢?
可是仍然不对,因为“坏人”是被误杀的,这不算是惩罚,难道这部电影想讨论校园枪支问题,或是资产阶级自由化么?
导演已经将这道是非判断题玩得很炫了,他可不介意,也有能力再玩一次。
于是,女主角一句简单的忏悔,就再次逆转了结局——这样老师总算是死得其所了。
在最后的最后,导演似乎违反了他建立的所有规则,却满足了观众的所有期许。
他为什么敢这么做,而且做得如此成功呢?
因为随着剧情发展,他已经悄然改变了观众的期许——在足够聪明这一点上,还有多少观众不满足呢?
如果我们认为,男女主角已经分别成为观众和导演的化身,那么在此时,观众不是正爱着导演,并愿意原谅他的一切么?
看过多次了,结局反转较好,只是剧本还略显粗糙。
如果抹去剧中不断渗透的女主即boss的一些细节,换一个不那么看起来邪气重重的演员做女主,而且总是显得无害地进行演绎,再将结局反转隐藏或者转换成男主的思考,这部剧就有了多重解读,也显得更为烧脑。
一句话,结局的逆转既是神来之笔,点燃了高潮,又是失败之笔,降低了整剧的可塑性和烧脑程度。
没有庞大的制作阵容,没有炫目的明星班底,但这仍然不失为一部值得推荐的片子。
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悬疑重生,导演完全抓住了你的情绪。
“狼吃羊”的游戏,与我们流行的“杀人游戏”一样,为了隐藏自己,不择手段的将矛头指向别人,这是对心理素质的极大考验。
而当这个“撒谎俱乐部”的成员试图将“杀人游戏”搬到现实生活中时,真实可怕的诡异起来。
Dodger是这一切的主谋,她近乎完美的策划实施了这场骗局,所有人都成了她的棋子。
最可怕的是,即使Owen最终猜到了真相,他也很难抉择,因为如果他说出真相,意味着他误杀的不是杀人犯,而是无辜的人。
因此,故事的结局既突然,又不禁让人唏嘘。
故事远比现实生活精彩。
谁能相信,一个仅十几岁的女孩能有如此强大的内心,不动声色、不露痕迹的设了这样完美的一个局;这个女孩完全洞察人性的弱点,将同伴玩弄于鼓掌之中。
突然想到《潜伏》里的于泽成,他实际上也在扮演这样的角色。
不同的是,于泽成有理想,而Dodger只是为了报复,为了寻求刺激。
美国电影似乎很喜欢按照佛洛依德的理论,为人物的性格形成寻找理由。
Dodger身处贵族学校,极力隐藏家境贫寒的事实,她既高傲又自卑,她报复心强,不能忍受背叛。
Owen虽然家境富裕,却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调皮捣蛋,或许只是为了吸引父亲的注意,他心地善良,这一点被Dodger充分利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套路的悬疑电影…没人看。
在悬疑类电影中,解谜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以至于在观影过程中,可以通过剧情直接推理出故事的结
不得不说,尽管有些电影已经把结局的线索掩饰得很好,给观众设下的圈套也一环接一环。
但结局不够出色还是会让人感到乏味。
不过今天快搜君要跟大家聊的这部电影,告诉你真正的套路其实是从结尾开始的!
《豺狼计划》
电影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惊悚、悬疑、黑暗的感觉。
一个女人被追杀,在黑暗的树林里疯狂奔跑,然而还是被抓住爆了头。
很快这起杀人事件便传遍小镇,一时间人心惶惶。
男主角名叫 欧文,因早恋被勒令退学,转学来到了这个小镇。
在第一天上学,导演就非常套路地安排了欧文与女主 道吉 的见面——迷路以及问路。
人生地不熟的欧文,受到了女主的热情照顾,默默在心里埋下了爱的小种子。
是不是有种偶像剧的味道?
然而恐惧才正要开始…晚上欧文回到宿舍睡觉,半夜却被室友叫醒。
问他想不想玩点“刺激”的?
还表明是女主盛情邀请的。
一听是女主邀请自己,欧文想也不多想就答应了。
于是,他们来到一所破教堂,一堆人聚在一起正要玩一个“说谎游戏”。
他们称这里为“说谎俱乐部”,女主貌似是俱乐部里的灵魂老大。
这个游戏玩法很简单,简单概括就是:利用朋友,消灭敌人,避免被怀疑。
其实就跟狼人杀一样——骗子为狼,既要掩藏自己又要杀死全部羊才算胜利。
别看欧文长着一张人畜无害的脸,实际上他是个隐藏的高手。
敏锐的观察每一个人,面不改色心不跳,展现完美伪装,作为新手的他,在今晚的游戏里竟成了最后赢家。
这让他有点沾沾自喜,隔天就想与女主一起制定了一个新的游戏计划——利用最近小镇上的杀人事件,他们想亲手制造一个校园杀人。
他们还给杀人凶手起了个名叫“狼”,在校园里造谣、传谣、制造恐慌。
同时他们还非常贴心地预告了死亡名单。
第一个被杀的是荡妇,树林失踪,爆头而死,就是影片开头那位。
第二个是照镜子被杀的黑头发棕眼睛女孩。
第三个死的是歧视女人的男孩,血被放干而死,死前还被割掉了生殖器。
第四个是想做大明星的黑人男孩,被“狼”捅破肚子。
第五个出事的是社交达人,被刀割破喉咙。
最后遭殃的是爱上坏女孩的男孩,穿心而死。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编造的谎言里不亦乐乎,但不想恶作剧的后果很快显现——先是欧文收到了自称“狼”的威胁。
他以为是同学的恶作剧,但没人承认。
再到后来宿舍无故被砸,书包里还被人藏了刀…
事情似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而在查证的过程中,欧文还发现女主与老师有一腿…
直到万圣节舞会前夕,真正恐怖的事情发生了,欧文被一个蒙着面歹徒追杀难道他遇上“真狼”了?
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欧文逃过一死。
可摘开面具却发现歹徒竟然是俱乐部里的一位女生。
欧文实在受不了了,精神快要崩溃的他决定亲自结束这场游戏。
他召集之前的小伙伴到破教室,大家各自坦白了自己的恶作剧。
藏刀、砸宿舍、假扮狼…但始终没人承认谁是发邮件威胁欧文的人。
伙伴们正在激烈讨论,没想到,真正的凶手却按照死亡名单上开始进行了杀戮。
一部真实版的狼人杀游戏开始上演了…
究竟谁才是最终的凶手?
快搜君就不过多剧透了,感兴趣的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在游戏和真实中反复切换的电影。
故事表面看起来扑朔迷离,但它绝不是那种让观众摸不着头脑的烧脑。
大部分的诡异事件在看完后,都是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
影片中最让人感到惊悚刺激的不是那些简单粗暴的杀人场景,而是明知“狼”就在你身边,你却找不到。
一个人说谎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人都在说谎。
甚至到了最后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真假的时候,就是被人利用耍弄的时候。
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之前的那部爆款日剧《轮到你了》,虽然两者剧情大相径庭,但内核却颇为相似。
谎言就是一把双刃剑,有时能让人自保,有时反而会将事件卷入更大的麻烦。
当说谎变成习惯,久而久之,当有一天你想说真话的时候,又有谁会相信呢?
更何况谎言一旦说出口,就需要用无数个谎去圆。
恶性循环下,总有一天人心也将变的真假不分。
这部电影除了高潮迭起的反转剧情之外,似乎也在向观众诉说:永远不要把无知当有趣,永远用谎言去挑战人性。
即使你看不起周围人,他们也有足够的表演能力去串通欺骗你.每个人都是狼,每个人又都是羊.情节设计的非常巧妙,叙事手法也很到位.男主角挺帅,女主有点老.
就这么简单。。。
這類計中計驚悚電影看了太多,而且這部漏洞不少, 配樂不錯。
把一个智商高的男人加入自己的计划是一件危险的事情,而轻易信任一个高智商的女人则更加危险!
我就知道是这样!竟然还有BON JOVI !
从每一位“死者”都没有正面真实的尸体开始就猜到结局了,少了点意外。感想是,别以为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更多可能是个白骨精
咋说的,很一般
最后几分钟大逆转啊大逆转!
他们班上第一排的那个女生Laura长得实在太漂亮了。。。
让我想到了牛津杀手,两部片子好像啊
女主太难看了,结局意外。
还算巧妙,结局多此一举烂掉了亲!!!
即便杀手刚出现的羽绒衣剪影明显是女人,但还是心理作祟的否决了。只是倒垃圾的是她爸,真是惊讶了....anyway这不是惊悚片,这是成长教育片。
借刀杀人的绝佳演绎!
你以为你是那个?
没想到啊!!
好吧 女妖 你赢了
fzzfz
猜到结局……
Avoid suspicion. Manipulate your friends. Eliminate your enemies. 看到枪我就想对男主说,认真你就输了。如果结局男主不那么自作聪明对万能女主评头论足揭露谜底一番,带来的开放式结局会更能有空间一些。
没觉得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