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现在的偶像剧套路太多,剧情太扯,演员演技太尬,还是网络太过发达,反正每部偶像剧,我们看着看着就会有很多的吐槽。
但是,零几年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观众的容忍度都比较高,对于偶像剧我们都是痴痴的看着,为了剧里面主角们的爱恨情仇每天愁容满面。
到现在,如果哪天剧荒,谁也说不准我们会不会把那时候的电视剧拿出来再看看。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小时候追过的《屋顶上的绿宝石》。
这部剧于2006年播出,讲述了一个关于绿宝石的爱情故事。
“每年的九月八号是白露,太阳过黄经165度,夜凉,水汽凝结成露。
传说中在白露的第一道曙光出现时,将绿宝石项链交到恋人的手里,那么无论他们经历什么磨难,他们的爱情永远无坚不摧。
”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女主角莫家琦在那一天将绿宝石项链塞给了周念中,高中时期的初恋腼腆、敏感而又甜蜜。
可这段恋情因为距离、家庭纠葛、还有富家千金凌佩妤和念中的好兄弟聂凯一路曲曲折折,两人几次错过,牵手,再牵手……最后佩妤为了救家琦性命堪忧,念中只得娶了佩妤,家琦和聂凯一同登上了去美国的飞机。
那时候孙俪饰演的莫家琦青春靓丽,高中时期对于爱情比较主动,后期出车祸坐了轮椅,最后在念中的鼓励下重新站了起来,与念中的爱情一路波折。
霍建华饰演的周念中性格腼腆,与聂凯从小一起长大,两人一直认定友谊万岁。
兄弟两人的日常
兄弟两人的日常直到家琦的出现才打开了两人感情上的另一扇窗。
中间有一段念中以为家琦已死,在去世母亲遗书的作用下,面对着富家千金佩妤的付出和她有了婚约。
姚采颖饰演的凌佩妤性格善良,最后对于情敌莫家琦的相救表现了她善良大度的胸襟。
念中和佩妤胡宇崴饰演的聂凯高大帅气,可能每个高中女孩心中都有这么一个表白对象吧。
聂凯拳击获胜
聂凯对念中的交代贾乃亮那个时候还很青涩,饰演的唐世杰喜欢凌佩妤,但是机关算尽,最后纵火被抓入狱。
小仙女柏雪饰演的何庆珠留着短发,可爱而又清纯,十分惹人喜爱。
何庆珠还有张国立、张铁林、白冰冰、刘雪华和邬倩倩一众老牌明星加盟此剧。
里面既有海南椰岛的特色风光,也有上海的时尚繁华,还有英国的清新梦幻,让人觉得十分养眼。
海南的椰子树
繁华的上海
英国风光张韶涵献唱了这部剧的主题曲,还有林隆璇演唱的《那时候》,唱出了“那时候”的遗憾……喜欢看偶像剧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哦。
关注微信公众号 又见旧时光 更多剧评
可能是年纪变大了,不再能接受这种剧情逻辑非常不现实的偶像剧了。
看到最后一集完全没有感动或者惋惜,而是越发恼火,在我看来故事到念中在英国遇到佩妤,或者嘉琦去世,就应该结局了。
后面的情节过于不现实,也或许是我不相信世界上还存在为了爱情在所不惜的人。
这部剧的情节大部分是因主角原生家庭的影响而推动的。
念中和佩妤在海南的错过,源于聂凯制造的误会,也源于念中受原生家庭影响形成的自卑、懦弱的性格。
导致他以为佩妤也喜欢聂凯,再加上面对佩妤的一点点自卑,让他选择了离开。
再然后,他去英国遇到了佩妤。
佩妤的乐观、善良、对念中的激励,我觉得对念中影响非常大。
佩妤不仅给予念中工作和成长的机会,更是直接影响塑造了他成年之后的人格,有主见、善于交际、乐观、保持open的心态,跟他在海南的性格是完全不同的。
我觉得这段非常自然,也并不脱离实际,类似于很多人的观念和性格会在大学被重新塑造,尤其是当你生长在一个小城镇、眼界并不开阔的地方。
可以说遇到这样的人念中非常幸运,否则在房租都无法保证的困窘情况下,他在英国会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绝对不会很乐观。
念中跟佩妤的互动也挺有爱,说实话如果后面女主没再出现,一个成年男性跟相貌条件都不错的女性长时间相处不可能没有爱情的,那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故事了。
但是女主肯定是要出现的。
在英国男主的女主的地位开始转换,女主受原生家庭影响,受母亲拖累,打工、差点被骗,男主多次英雄救美,两人确定心意,男主觉得自己还是爱着女主。
从现实的角度看,从这里我就不太看好男主女主的爱情了,两个人的眼界、经历、成长速度完全不一致,不在同一跑道上,历经磨合在一起,后面面对的可能会是因观念不同、共同语言不多导致的争吵和厌倦。
当然,偶像剧有偶像剧的思路,可以无视现实的差距让男女主认定我们就要在一起!
可惜在一起没多久,两个人就又分开了,后面便是男主以为女主已经去世,试着爱上女二。
在我看来到这里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了,既然女主选择假死,那男主已经做好准备开始新的人生,忘掉这段感情。
然而偶像剧的阴差阳错又让男主发现女主没有去世,心态开始一点点崩了,越来越难以抑制。
这里的走向就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比如再次相遇的时候男主对女二已经有感情了,事业也慢慢崛起,抛弃一切去追寻和女一的爱情?
在现实中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比如假死怎么就那么容易了,再次重逢就那么巧又回到家乡工作?
直到他误以为当年是女二赶走女一并间接导致女一双腿受伤,终于找到理由正大光明跟女二提出分手。
看到这里我就越来越恼火,并不觉得女二做错什么,当年是女一母亲跪求帮忙买机票的。
最主要的是,男主女主两个人再相遇后明明放不下,还假装放下,延续跟两个配角的感情。
你们自以为很无私,但一直就很自私好不好,还不如光明正大地自私,别假装啊。
再到后面两个人准备结婚又结不成,女二被烧伤……一路窝火到结尾。
心疼女二,在爱情里有自己的私心完全可以理解,这个角色完全不是坏人,反而善良过头蠢过头,最后为了救嘉琦烧伤,影响了自己的一生。
这个结局,女一和聂凯会不会渐渐幸福起来不知道,但男主跟女二太不幸了。
前者要背负一辈子的愧疚、遗憾前行,时间久了一直守护一个自己并不真心爱的人也会觉得是负担。
后者受烧伤影响毁容(幸好面部没有大面积烧伤不然真是火冒三丈),也很难快乐得起来。
故事在英国其实就可以结束,那段时光里男主跟女二相处,笑得并没有不比跟女一开心。
(其实我更喜欢跟女二的相处模式,很轻松,两个人性格也非常互补)而聂凯跟女一的境遇跟结局也类似,对四个人来说,都是相对较好的结局。
可能有一根线在冥冥之中牵引我们的命运吧。
那根线可能是执念和愧疚,念念不忘,自然惋惜,再次相遇自然觉得难以割舍,希望再续前缘。
比如男主回国后跟女主相遇的故事。
也可能是心中怜爱和保护的种子,比如在英国女主窘迫之际男主的爱。
如果故事在念中解除婚约后佩妤为了救念中而和唐世杰在一起,那对念中来说,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可能就不再是嘉琦了。
频频回忆起来的,可能也会变成在英国成长的日子。
青葱岁月青梅竹马令人刻骨铭心,在异国他乡遇到取暖的人一起成长、重塑观念和成长路径何尝不令人难忘呢。
非你不可的爱情(弹幕上说: 看这部剧的人,都很怀旧。
的确,我爱看的大多是九十年代的片子,很多比我年龄还大。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生错了年代,我应该再早出生十年,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哥哥的绝代风华,或许还有机会见到金庸老爷子。
青春真的是一件九死一生的事,毕竟我要是再晚生二十年,那我的青春就不是七里香,而是鸡你太美了。
现在已经没有剧能让我为之流泪,而这部剧看到后来,简直让我三集一小哭,五集一大哭。
以上,所有泪水,全部送给佩妤和聂凯) 小时候看这部剧,只看得到家琦的苦和念中的伤,只看得到他们之间的千山万水。
大概两年前我重刷时写了一篇剧评,每字每句都与他们俩相关。
可是那个时候,我没有流这么多眼泪。
而这一次,我居然看到了佩妤和聂凯。
这个新发现既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
毕竟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别人爱情里的配角。
“白露,天边曙光初现,少女摘下项上的绿宝石,偷偷放进少年的口袋,少年蓦地怔住。
绿宝石项链滑进口袋的那一刻,简直美极了。
” 少女是家琦,少年是念中。
他们的爱情让人既心动又心痛,既受到绿宝石的祝福,也承担了绿宝石的诅咒。
分离,误会,车祸,残疾,其中任何一点放在现实中,都足以让一场爱情万劫不复。
也许正是因为有绿宝石的传说,这段爱情才不得不经历诸多磨难,以证明它的无坚不摧吧。
事实证明,主角的命运沉浮掌握在编剧手里,而配角的命运,不仅被编剧掌控,更被主角掌控。
不知道怎么会看的。
真得不知道。
不喜欢霍建华,孙俪好感不时很多,还有两个不太认识。
拿起来得时候我还又点犹豫,甚至是在看到莫家琦绿宝石的大特写,我也觉得我是没有欲望的。
在看到她们相遇,我觉得他们恋爱是多么的理所当然。
他们打骂,嬉闹,互相看对方不顺眼。
那只不过是有好感的前提。
命运真是个奇怪的东西。
因为受到后爸的欺负,所以要去习武,命运的转折点出现了,她遗落了自己的绿宝石项链,被聂凯拣到,多么巧合。
什么叫成也绿宝石败也绿宝石。
为什么世界上要有一模一样的东西?
误会就是这么来的。
每次快乐过后都是悲伤的,莫家绮和周念中每次相遇前都是快乐的,让人从心底里开心,每次分离都是那么悲伤。
分离本来就是悲伤的。
为什么莫家绮不在那次意外中真正死去。
那样到最后也不会是悲伤的四个人。
人生没有什么不是悲伤的,但是努力过还是悲伤,却让我的心情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曾经以为,只要我们拥有彼此的力量,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但其实,连月亮都有阴晴圆缺,我们凭什么这么笃定。
” 最后的最后,念中把那个装满了所有回忆的盒子,还给了家琦。
但他却把那些回忆留在了心底。
很多人讨厌这个结局,其实是因为没有明白主创们的意图。
这是一部回忆青春,怀念爱情的作品。
或者说,这是一个先有结局再有过程的故事。
在创作之初,剧作者就已经安排好主角们最后的归宿:两个深爱彼此的人,却注定不能厮守。
这样的结尾,却并不能称之为悲剧。
从头到尾,它传达的,事实上是我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感。
正因如此,才每每想起,都会有一种遗憾的感觉弥漫在心里,久久挥之不去。
念中和家琦的每一次别离,都像是命运的玩笑。
用剧中的话说,命运把幸福推到最高点,然后就把我们狠狠的摔下来。
可以说这是狗血,而我却觉得,编剧只不过是把现实中的种种无奈的别离,都安排给了这部剧中的两个主角。
甚至,你可以把他们的三和三分看成是三个独立的故事,而每一个,都是向着一个相同的终点疾驰,就是别离。
事实上,这种别离的现实版本,只需要一次,就足以让一场爱情万劫不复。
当年的合拍片浪潮里,真的有不少佳作。
这部剧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出主创们的用心。
所有的因果,都会有长长的伏笔;最让人喜欢的是,所有的戏剧冲突,也都不是以牺牲已建立起人物的性格来引发的-也就是说,剧中所有的人物虽然各有成长,但是你能看出他们的本性始终如一。
念中温柔忧郁,家琦坚强自爱,佩妤大器执着。。。
最最难得的是,你在本剧中找不到任何一个“弱智”的角色:那些在如今的狗血剧中,随处可见的——也是“金牌编剧”于妈的拿手好戏——因为角色们的智商突然下线而引发的误会,在《绿宝石》中,你一个都找不到。
没有神逻辑的台词,没有突然分裂的人格,他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比如念中在心灰意冷之后最终选择离开伤心地,留学海外;比如家琦在英国重逢念中,却为了自尊刻意对他保持冷淡;比如佩妤为了得到念中的爱,动的所有小心思,小手段.....太多的场景都是似曾相识。
如果换了是我,恐怕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而就算这样,他们做了所有能做的看似对的选择,最后的别离却依旧无法挽回。
正是有太多的共鸣,才会看的如此走心。
第6集以后几乎是两集一小哭,三集一大哭。
印象很深的几个场景,每一个都很喜欢。
TOP1是家琦在英国的醉酒。
念中在街上背着她回家,神志不清的家琦说起当年露营,她把绿宝石偷偷放进念中的口袋。
说这样就等于把心交给了念中,自己就可以放心了。
之后,又孩子气的跳脚,流着眼泪说,我现在已经配不上他了。
甄嬛娘娘的确是实力派,我把这段回看了无数遍,每一次都会流泪。
回到海南后,念中和家琦有好几场在火车上的戏。
第一场是家琦独自去三亚复健,念中追上了火车。
两个人并肩坐着,所有的感情涌上心头,他们却拼命的抑制。
这时候导演将镜头移开,画面中是一个坏掉的水龙头,虽然拧上了,但还是有水不停的流出来。
正像家琦和念中,明明不停的告诉自己不能在一起,对彼此的爱却不受控制的在心中翻涌。
火车上还有一场,念中被诬陷后,决定回到饭店,查明真相。
念中给医生留下一封信后,独自上了火车。
而家琦在看到信的同时,也留书一封,选择回到海口与念中一起面对。
两个人没有事先约定,却在同一列火车上重逢。
而重逢后,不需要任何语言,相视一笑就能理解彼此。
看着他们相拥的画面,简直就是张爱玲的那句“哦 原来你也在这里”。
这样的彼此信任,我们又怎么能不承认,这才是最好的爱情该有的样子。
最后一个,就是整部剧的最后一场戏。
念中听着家琦留下的MP3,独自走在二人告别的海滩上,脑海中是一幕幕与家琦美好的回忆,他的嘴角始终是微笑,脸上没有一点点的伤悲。
他与家琦的爱情,再也不能朝朝暮暮,但却被彼此永远的放在心底,像一个再也不能实现却纯真美好的梦想,永远的藏在绿宝石项链中,在彼此最璀璨的年华,闪耀着。
很多人诟病说,这部剧最大的雷点在于,将爱情与家族伦理牵扯在一起,这不是偶像剧该有的样子。
我却觉得,这正是这部剧的特点,它不是虚幻的通话,它想写的就是现实。
太多的跟风偶像剧选择了绝症来棒打鸳鸯,这些典型从日韩舶来的情节,丝毫引不起我们内心真正的共鸣,所以才有这么多人喊雷。
而事实上,现实中,我们的爱情从来都不是被疾病打败的。
从“梁祝”的时代开始,真正打败我们爱情的就是门第,是家族,是残酷的现实。
所以这部剧的编剧杜政宏,真的是用心在说这个属于我们的故事。
不得不说说这部剧的主创。
霍建华是我看剧的第一动力,当年的霍美人真的只能用 美 来形容。
他刚刚告别了弯弯带来的洗剪吹发型,25岁的年纪,脸上也不再有婴儿肥,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截图欣赏。
演技上也比之前的剧有了飞越,从学生时代的青葱到蜕变后的精干。
看的时候已经忘记了他是霍建华,而只觉得他是周念中。
在周妈的墓前拉琴,竟然明明白白的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了内心戏。
或许在世人的眼中,周念中已经拥有了一切,美丽富有的未婚妻,似锦的前程。。。
但事实上,对于念中而言,他真正想要的已经全部失去了。
他没能兑现对母亲“照三餐拉小提琴给你听”的承诺,也再也听不到家琦说的“早安”。。。
从霍建华的眼中,感觉能读到这些所有。
(P。
S。
霍美人穿白色真美,第二美的颜色是绿色。
) 导演崔宝珠,一共只拍了《红拂》《绿宝石》《武十郎》三部电视剧。
导演是香港人,可能是这个原因,《绿宝石》的节奏有一些港剧的风格。
节奏很快,每一集的信息量都非常大。
后面的回忆杀有点多,但配着bgm却烘托了回忆的氛围。
红拂还没有看完,但绿宝石和武十郎都是笑中带泪的故事。
能看出来,每一部作品,导演都是真的想表达一些想法,一种情怀。
而当下的国片国剧都太急着赚钱,太浮躁,这种情怀已经很少能看到了。
再说对白,每一句都是经过了千锤百炼,时常有经典出现。
而且大部分的角色,居然都是后期演员自己配音,可以想见会浪费多少档期!
这样的待遇现在真的几乎看不到了。
在片尾的字幕里我还看到了“对白指导”这个岗位,这是我在其它剧里还未看到过的。
这部剧的台词会这样出色,也就不奇怪了。
BGM每一首都可以单曲循环,感情色彩也与故事本身一样,有伤感但不悲戚,从旋律到歌词都能听到遗憾的感觉。
代表念中与家琦感情的钢琴曲,绿宝石,我还特地去扒了谱子,自己练了钢琴的部分。
最最让人赞叹的是片头!
居然是每10集就换一次!
第一个片头是三位主角的学生时代,第二个是伦敦为主要背景,第三个是海南的饭店和三亚的海滩。。。
主创的用心程度真的是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这部剧虽老,但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良心中的良心,用心中的用心。
6.7分太委屈这部好剧,很多人都是因为受不了结局才给的低分吧。
看过各种英剧美剧韩剧港剧还有大陆剧之后,反观这部剧,感觉它在豆瓣,至少该值8.5。
值得每个经历过青春,丢失过爱情的人欣赏。
这部剧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看的了,已经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里面很多的情节和内容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对于凌佩妤的心疼和喜爱一直没有忘记过,反而是越回想越清晰,能够遇到这样一个女孩实在是太好了!
现在很多的偶像剧的套路,基本都是在男女主角身边,有一个默默付出、英俊帅气的男二号,然后是一个不择手段、阴险毒辣的女二号,最后的结局也无非是男女主角经历种种磨难终成正果,男二号黯然退出,女二号则最终改邪归正。
但是在这么多年以前,已经有一部剧大胆打破了这种模式,为我们呈现了完全不一样的故事和情节。
而我要说的是,这部剧之所以如此独特,正是因为有凌佩妤这样一个全身都是闪光点的女二号在!
佩妤的身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出身在一个富豪家庭,母亲早早去世,父亲又整日忙于生意根本无暇照顾她。
虽然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身边并不乏追求者,但是内心的孤寂和失落想必也不会少。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庭背景,她的志向和择偶观一点都不低,她说她要的男人是一个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世界的人,不管这个人是砖块还是钻石,她都不在乎。
而周念中的出现可以说正好满足了她的要求,因此她才会这样不顾一切得去爱他。
佩妤为念中做了太多的事情,人前维护他,不让念中因为自己耿直的个性而让人难堪,人后更是努力鼓励他和支持他,让他从一个自卑,有点懦弱的男孩成长为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我敢说念中取得的成就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佩妤的帮助是绝对少不了的。
佩妤对于爱情的执着和不舍我认为一点都不亚于家琦,还记得佩妤在第一次遇到家琦的时候,就出于一腔热心和正义让家琦免遭奸人之手,或许她没有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叫莫家琦的人,将来不仅会成为她通往幸福之路上最大的阻碍,而且也成为了她命中逃不开的劫数。
佩妤对念中的爱丝毫不亚于家琦,在英国的那次酒会上,她就对家琦说过,自己对念中的感情是认真的,她会公平得来和家琦争夺念中。
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我坚信,如果真的让她和家琦公平竞争的话,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会是她!
至于梁蕊也就是家琦的妈妈为了躲避巨额赌债来向佩妤跪地哀求她买机票的事,必须承认佩妤确实是有私心的,但是这并不足以表明她就是一个多么自私的人,相反如果佩妤坚决拒绝梁蕊的哀求,或许家琦就和妈妈一起惨遭不幸了,那才是真的冷血残酷!
而且在得知家琦车祸“遇难”之后,我相信她内心也是十分愧疚和自责的,这点从后来她主动要求帮助家琦复健可以看出来。
佩妤对于念中也想要过放弃,第一次是因为念中当众拒绝了她的父亲要他和佩妤结婚的请求,佩妤虽然及时化解了当时的尴尬气氛,但是在回到家之后却只能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暗自承伤!
第二天她带着念中又去了趟英国,在游玩了很多地方之后,最终选择了告别,就像她说的,不管她怎么努力,都赶不上他和家琦的过去,所以这一次她选择了放手,即使她的心在滴血!
但是我们的男主角不知道为什么,竟然又跑回去接受了佩妤,又给了她希望!
第二次,就是在念中发现家琦没有死,而且双腿落下了残疾之后,他对家琦的爱又像潮水一样涌现了出来,不但丢下饭店的工作陪着家琦去做复健,而且又一次选择了抛弃佩妤!
我可以想到当时的佩妤内心有多么失落和哀怨,但是就算是这样,她依然放不下念中,并说服聂凯,和他一起调查,还了念中的清白!
在念中重新回到饭店之后,忍着巨大的悲痛提出要来办他和家琦的婚礼,这次她是真的打算放下了,不是她放下了念中,而是她希望自己深爱的人可以获得幸福。
有人说佩妤是圣女,我倒觉得她真的是把一颗心全部留给了周念中才会为他做这么多的事,有时候我多希望她自私一些,多为自己的幸福考虑一下,但是这样的话就不是我喜欢的那个凌佩妤了。
佩妤在这段感情中并没有输给家琦,甚至她做的比家琦还要多,她唯一比不过家琦的地方就是时间,如果是佩妤先认识念中,我相信念中最后心里选择的一定是佩妤!
最后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致单纯美好,聪明睿智,热情大方,大器执着,心思缜密的凌佩妤小姐。
老实说演员都是有爱的演员,呵呵。
但是架不住编剧三心二意啊。
全剧最好玩的算是无忧无虑的前6集。
学生时代,什么烦恼其实还有大人顶着,虽然有的大人不太靠谱。
桥断虽然是老桥断,但是还好,青春逼人,孙俪对这种角色驾轻就熟吧。
到了第7集,就开始狗血了。
养母病逝,第一分离。
你说刘雪华老了之后演的角色咋都这么刻薄难耐呢?
熬到10多集,好不容易有人在英国混出头,有人被老妈拖累。
但是也不是没有快乐过。
于是编剧造成第二次分离。
大家哭都哭过了,到了海南这么个阳光灿烂的地方,好不容易各自振作,各有身边人,可惜编剧觉得他们放不下。
那好吧,虐一虐那是呕像剧的常态,这个波折还算可以接受。
但是,但是,没有苦尽甘来,受了那么多苦,到最后还是阴差阳错,到最后还是筋疲力尽,各归原位吗?
那些男二女二,就真的会在那里等么?
谁也受不了这折腾啊。
为虐而虐的东西,自以为现实的结局,不过是考验各路观众的烂尾。
被各派人士狠砸的烂尾罢了。
还是一早雷了累了,待着吧。
孙俪还是演得不错的。
霍建华水平起伏,很多地方过了。
他还是和佩予在一起轻松快乐些,就不要婆婆妈妈了。
烦。
这片子导演真的很会讲故事,短短30集,剧情紧凑,按照故事发生的地理位置每十集一个大段落,其中的爱情波折让观众足以相信时空的蜕变,人物性格的变化也颇具说服力,果然是被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导演徐惠康拍出来的,另外镜头语言确实很丰富,人景的构图很考究,人物对话的镜头机位也根据人物关系或者心情而变化。
老一代戏骨和新生代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让本剧的感情戏颇为真实深刻,本剧的结局颇被诟病,有刻意虐心嫌疑,不如我们就把29集作为大结局好了,但其实30集呈现的结局才是真正的生活。
十年前看这剧还是高中生,现在看正好是主角们当时的年龄,我终于看懂了,也感动了。
要是这部片子没有凌佩妤这个角色,我撑不到最后一集的。
套用庆珠在饭店第一次看到佩妤时说的话吧,老天真的太不公平了,佩妤既漂亮又富有,人品又那么好,占尽了所有的好处。
佩妤就是那么优秀,那么好。
在英国被念中搭救,又搭救了念中,两番搭救,或许只能说这就是他们彼此的劫,注定了他们将来的伤害以及被伤害、搭救被搭救。
他们之间的爱情与家琦跟念中的爱情是不同的。
家琦念中给彼此的更多的是一份青涩年华的回忆,而佩妤在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她想要一个用自己的双手打造世界的男人,不论他是砖块或是钻石,她都不在乎。
所以对于众多前赴后继的追求者都不放在心上,却对为自己煮饺子、换灯泡、修水池的念中默默动了心,默默地引导念中成长为自己的父亲可以接受并且欣赏的男人,却不让念中尴尬。
念中说得对,佩妤是一个好老师,带着念中一路开阔眼界、挖掘他的才华、给他信心、帮他创造机会,太多了,就像河蚌一样,为了磨砺出漂亮的珍珠,一点一点的付出。
我总是对一些不顾一切的爱情经历者有着说不完的情绪,好比如赵敏为了爱张无忌不惜与父兄诀别,好比任盈盈为了爱令狐冲而全然不在意他对小师妹的心结,好比黄蓉看上了郭靖那个傻小子与他一起在襄阳同进退,好比那些为了杨过痴心的女子或终身不嫁或孤独终老......对她们,我是向往的,她们可以那样子去追寻自己的爱情,不顾一切,不计后果,旁若无人。
有些勇气,不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有些努力,不是付出了,就会有回报的;有些爱情,不是你付出了,人家就一定能接受的。
但是若没有勇气不去争取,不付出,不表明心意,就没有机会获得心中的所想,成全自己的爱情。
当佩妤知道了家琦的存在以及家琦在念中心里的存在之后,她试探,她耍小心机告诉家琦,念中的今时往日已经不同,只可惜念中的心今时往日并无改变,这番努力,竟是把念中推向了家琦,直到家琦的妈妈身欠巨额赌债不得不选择离开,而家琦惨遭车祸离世。
念中锁闭了心,人不成人,佩妤的劝慰,相约一起回国。
天知道写下这段,我的内心有多痛,这段经历让佩妤的内心忍受多大的煎熬,念中离开与家琦一起共游英国风光的几天中,佩妤滴水未进,却仍然不愿眼睁睁的看着念中搬离自己的公寓。
家琦走了,念中的心像是死了一般,佩妤又当如何自处?
回国后念中拒婚,佩妤更以笑脸相向,忙打圆场,却在离席后回家默默哭,甚至连自己的爸爸也不愿详说。
佩妤的骄傲为念中而掩藏,佩妤的自卑为念中而生,佩妤的粉饰太平让我怎么也看不过眼,在爸爸面前在外人面前从来不曾有过抱怨有的只是护短只是信任只是等待,不晓得她的信念究竟有多少,有没有为念中一个人耗尽所有。
这场四人行,总是不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即使最后聂凯带着家琦离开,我依然不满意。
就像大家问的那样,如果佩妤没有受伤,那念中会怎样?
其实如果佩妤在未知的故事中身体复原了,又会怎么样呢?
女人都是爱惜自己容貌的,即使佩妤有够资本足够骄傲的活着,可是当看见自己烧伤的身体,当想到念中心里还怀念着家琦时,她本来在与念中的互动中产生的那股自卑、不安全感只怕会更严重吧。
念中留下了曾送给家琦的MP3,走在海滩怀念那段与家琦的所谓独一无二的回忆,是我对这部剧最后的一个遗憾,这意味着佩妤的不幸将继续进行。
不要说我无情,有些事情不是想忘就能够忘记的,这一点我比谁都明白,但是守着回忆然后对佩妤许下一生的承诺不觉得于心不安吗?
佩妤可以放下念中,成全他与家琦,不是因为不爱,而正是因为念中是她最最深爱的男子,她才成全他的幸福。
如果念中只是抱着怜悯的心态,佩妤只能变得更自卑,因为她知道自己永远也追赶不上那些家琦念中曾经的回忆,却能够霸占念中让念中的脚步为自己而停留,只是因为自己的不幸。
我相信佩妤是爱屋及乌才会在火海中舍身推开家琦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伟大,无论是爸爸或是聂凯劝她不必如此时,她依然为念中做对念中最好的打算,她希望家琦能够没事,可以完成与念中的婚礼,实现那段绿宝石的美丽传说。
我不相信这段绿宝石的传说,因为在说出这段传说的母女身上,我没有感受到爱情的感动,完全没有。
我几乎从来都不觉得莫家琦可以得到念中,她配不上。
莫家琦固然有可爱之处,但是跟佩妤在一起一比较就逊色了,她最大的赢点只有比佩妤早出现,而且她身边还有个聂凯,如果爱念中,身边就不要有其他男人的存在,不要妄想一些不切实际的友情。
男女之间真的有那种友情吗?
我不觉得有,如果聂凯不是抱着娶回家琦的念头,他何以忍辱负重那么久,还何以从阳光大男孩变得要和兄弟反目?
又何以在反目的境遇下那么急切甚至不顾一切的情况下要为念中的清白作出不懈的努力。
我想我是心疼佩妤的,尤其是佩妤要面对她最害怕的念中的那句“佩妤我有话对你说,我们谈一谈”,相处之中,念中总是在“对不起”“谢谢”间不停交换,即使在最后一场婚礼中,他都未曾对她说出那句“我爱你”,病床上身体烧伤的佩妤在听到念中说娶她,说克尽一个丈夫的责任时她依然流下了幸福的泪水,她真真的爱惨了念中。
愿所有的爱情都能圆满。
选来选去,霍总早年的剧首先补了这部。
少年念中满满的都是青春的味道,真好。
但是站错了cp后果是很严重的【手动拜拜英国的虚弱少年周念中被佩妤救回家中,修灯,打扫,赌马,学车,工作......一步一步,青涩自卑的念中固然很美,可是这样光芒四射的改变真的让人难以抵抗。
周念中还是周念中,可他的眉眼之间已经尽是自信与快乐。
大概是我的私心不想再让他变回那个敏感的少年。
换装的情景总是百看不厌,而念中穿上西装出现的那一刹,我就想完了,我这cp肯定是站不回去了。
懵懂、羞涩、期待、自信、那一刻的念中太美好。
旁边的佩妤喊着土包子,却再也藏不住笑意。
以至于家琦来到英国后我一直在心底暗戳戳着急,甚至希望还是别见了吧。。。。
站错cp的痛苦啊。
念中醉酒后佩妤小心翼翼照顾着,看着睡颜忍不住想亲一口!!
我内心狂呼!
我也很想!!!
“像白纸的天真,反复被你伤得好深” 完美的聂凯,平淡的生活最真。我懂你,也懂那个挖山洞的人:火车会来。结局还不错=)
今天在小红书看到片段剪辑又想起这部剧。想起最后的结局,满满的无力感。可能是命主注定吧,这两个人就是无法在一起。记得小时候看完心里好恨,恨梁阿姨,恨聂凯,恨所有阻挡他们的人。现在回想起来就觉得,可能真的是命,最后不能在一起确实可惜,却有种终于松了一口气的感觉,终于不用再互相拉扯了,不用提心怕有人制造误会,不用再那么努力了。我也和当时那个不能释怀的自己和解了。
此时的霍建华还只是一个帅气的男生,朝气也青涩,而战长沙中的霍建华已是一个真正的男人,有理想有热情,懂得担负责任,去爱人体贴人,更重要的是自信,不再有焦躁,踏实有力的生活
啊这我居然想起来男主爬屋画面,就是小仙女在哪里记不起来了
娘娘演过很离谱,我连这都看过更离谱,我记得我小时候更喜欢男二
一星给霍建华年轻的脸 一星给张韶涵
总是有人傻傻的付出。
回忆杀 里面的英国外景当时就很吸引我。我真的不介意再看一遍?
真的是难得一部虐到最后居然还是相爱的人没在一起的偶像剧吧。小时候看只是觉得意难平,当然男二女二都付出了很多,而且女二真的太好了。现在再看,更多的是一种命运的安排吧,还有就是原生家庭带给几个孩子的特质,最终导向了这个悲剧。以及在爱情中很多人都是盲目的,会做出很不像自己的事,但这的确是人性的弱点,也因此那些人才显得更真实立体。只是还是对女主妈妈的价值观很震惊,变化实在太多端,难以想象这个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女主会那么勇敢。这次看虽然是两倍速的,为了进度,但是记下了好多金句。编剧台词写得太好了。少一星还是因为意难平哈哈。
这里边有何老师啊
补标 很虐很喜欢 孙俪演技太好 我从小就偏心男二...
很多年后才记起是霍建华
当年少女心很澎湃啊。。这个我都一集不落的看过,而且过了9年,仍旧有印象,挺喜欢孙俪和霍建华的。。。
最近又重新翻看了一遍,发现华哥帅出了不一样的新高度。对剧里的人物情感也有了新的认识。ps插曲太好听,可是剧外找不到抒情版本的。
胡宇崴!!!!!!!!!!!!!!!!!!!!!!!!!
霍建华上面很帅。看到这个电视剧很想上学的岁月。只是这个结局非要悲剧。太郁闷了。
十年后终于又完整看一遍。这是一部偶像剧吧?偶像剧为什么最后男女主不会在一起?编剧是不是写剧本之前没有读过偶像剧编剧的自我修养?霍建华的颜值巅峰是这部剧,孙俪的哭太动人,胡宇崴和姚采颖的花瓶当得也很称职了。十年后重看我终于戒掉绿宝石痴迷症了,哪有什么美好的传说,分明是恶毒的诅咒。
真是受不了这个结局 T^T
音乐很好听,海南的风景很美,男主很帅,难得女二也不惹人讨厌。
妈妈呀 这不是我和嘉雯初三都很痴迷的剧嘛 还被班主任批评没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结局太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