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想煽情的片子,可以说完全没有达到这个效果,至于特效,比起好莱坞还是有着不小的距离,全片铺垫极多而且略显多余,从下半部直接开始观看一点不影响对影片内容的理解。。。
所有明星的卖力演出比不上饰演那个无业混混的配角,大桥上一段算整片比较精彩的。。。
据说李民基将会饰演韩国版《英雄本色》中原张国荣那个角色,不太看好。。。
为啥一定又得是绳索无法承受两个人的重量呢?
为啥导演你一定要选个那么土的皮鞋呢?
你随便选双,给个镜头我也知道你啥意思,这桥段非得要一双戴了眼镜的皮鞋才能表达你的意思么?
还有那个女的,非得和博士眉来眼去明枪暗箭的啊,生怕别人不知道孩子她爹是谁似的。
这部电影里,母子情,舅舅外甥情,孤男寡女情,父子情,兄弟情,情人情,同事情,专业,内疚,等等等等,人物关系蛮复杂,可惜真的没有一个打动我的。
《后天》里面简单的一条父子情贯穿全文,主次分明,简单动人。
亚洲电影还是不行啊,可能儒家思想总讲究个风度,悬念设置上总是没感觉。
而且总想包罗万象,凭借一部电影登峰造极,把所有的东西都想表现一下,结果狗屁不是。
最喜欢的是救生员哥哥,帅气,酷起来酷的一塌糊涂,笑起来灿烂的无与伦比。
其次喜欢的是那个小女孩,好像在哪个电影里见过她。
再次喜欢的是小舅子,一脸倒霉相,但是大难不死,请你好好怀念母亲吧,请你觉悟吧。
河智苑表现中规中矩,主要是在色即是空里面已经是熟得滴水的模样,造型上没啥突破了。。。
那个影帝大人我是第一次看他的片,说实话不咋地,估计是被导演糟蹋的。。。
灾难片嘛,期待好莱坞把奥尔良那次人间惨剧搬上荧幕了,这是必须的,这是肯定会有的。
是的,不疯魔不成活。
2009.9.5还是不错的一部片子,前面还是很搞笑的,知道海啸发生的时候,才显露出了人的本性。
民基啊没想到还有你演一个救生员那么朴实的救生员最后牺牲自己生命的救生员!
我原来一直否认伟大这个词,但在生死面前,选择了让别人生,自己死,你割断自己救生带的那一刻,真的很伟大!
直面死亡,很少有人能做到吧!
想想那些英勇牺牲的救援人员,你们真的是太大无畏了!
一部合格的灾难片要具备那些必要因素呢?
起码个人认为有两点:首先是要表现出大自然灾难呼啸而来的那种强烈的恐惧感与震撼感,其次还要刻画出在无情灾难面前渺小人类在生死关头的那种真实情感。
这部韩国电影《海云台》虽说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电影的确做到了以上两点,而且表现的很好:有震撼的灾难效果,而且还煽情煽到了极点。
说起韩国电影的突飞猛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炼成的,早期上世纪末正值金融危机爆发时期,大批韩国人因银子的流失而产生的压抑情绪导致相当一部分走路的涌向电影院这个娱乐场所以求心里发泄,从而间接刺激了电影业的辉煌,同时也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盛世时期的香港电影从此走向没落(扯远了...)。
目前韩国电影的发展势头趋缓,但也足以令曾经的东方好莱坞汗颜,更不用说屡次向其借“宝”的大陆影视剧了。
所以,《海云台》这部打着亚洲最强灾难片旗号的电影在出发前便领先我国电影一个身位,更不要说与之叫板了。
算了,还是不要提国内某部“灾难大片”,拉出来还不够让人笑掉大牙的。
本片可以说套上了传统灾难片千古不变的马甲,说白了让人不用看开头也会猜到结尾,所以关于剧情方面的要求也不必多说,因为世界上灾难片除去了各式各样的灾难外衣,到头来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人类生存欲望下那种赤裸裸的情感,这也是一部合格灾难片所要具备的。
既然《海云台》已经完全具备了此等因素,那么我们就来研究研究它如何将此发扬光大。
本片可以说是一场群戏,同一地点、不同人物,电影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描绘这张庞大的网络,通过不同的事件来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内心并反映出各种人物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手法无疑是成功的,以至于在后期灾难发生的时期我们观众自然而然的牵挂起小人物的经历和结局,所以说电影前半部分的铺垫功课没有白做,看似的漫长情节实际上留给我们在灾难中心随人动的空间。
而小人物们在灾难时期的表现也是我们要大书特书的,此处也发扬了韩国电影的长处——煽情。
在大自然灾难中人类最后时候无助的神情通过悲呛天地的呼喊和眼泪成河的面孔被一一表现出来,虽说很老套,但却很实用。
而且我们也在电影中发现了世界“真善美”的好处,不管是什么级别的人物,最后时刻突然变得大公无私,甚至一个游手好闲的小混混的也能成为救人无数的大英雄,电影煽情实在煽到了极点。
虽说电影如此之煽唯一的坏处就是正面情感过多描写而显得比较肤浅,但是过程的确令我们感动,尤其是结尾处人们与亲人生离死别的时刻,似乎让我们忘记了灾难的存在,而发现了比灾难更震撼的其实是人在最后关头的真情。
说道电影中的灾难,本片投资140亿韩元,其中一半用于灾难的CG制作,而这场势不可挡的海啸场面也的确对得起其身价。
电影用了一多半的时间来为这场灾难做铺垫,为的就是要在后面有限的时间内打造极具震撼的效果。
本片的灾难场面不可谓不震撼,巨大的白浪、被掀翻的巨轮以及灾难过后狼籍的都市,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我们的眼球。
而低沉火爆的音响效果,也久久在我们耳边嗡嗡作响。
电影以远景和广角来表现海啸的壮观,给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用近景和细来显示海啸在人群和街道中的肆虐。
韩国电影在经历了《龙之战》、《汉江怪物》等特效电影的洗礼之后,本片的视觉效果愈加成熟逼真,但还不能与好莱坞同类题材的电影相提并论,因为本片的一些CG场面与真实场景的结合过程中,还是会看到电脑特效的痕迹,但就是这短短30分钟的灾难场面,也足以为我们的某些国产电影上一课了,就算“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了,在此俺不禁为下一部国产灾难电影口诵“阿弥陀佛”了。
本片由于属于群戏,几个演员几乎没有特别“山中独亮一盏灯”的感觉,而是发挥均尽职尽责。
俺看韩国电影比较少,片中唯一能叫的上名来的只有河智苑了,惭愧。
在此不得不补充一点,感觉片中几位年轻女演员长得都比较像,五官不提起码脸型大都类似,不知是否导演依照个人口味有意而为之。
总的来说,这部《海云台》能让我们在看灾难片的震撼中也能得到心灵上的震撼,绝对算得上一部合格的灾难片。
走出电影院,在回味片中情节和画面的同时,同时也感到韩国电影的熊熊之势,也为国产同类题材电影暗自鼓劲。
http://blog.sina.com.cn/dreamfox
灾难片看的就是特效。
考虑到财力、技术与美国人的差距,看之前我对《海云台》的特效没敢抱太大期望。
不想效果居然不错,用惊心动魄形容可能夸张了点,毕竟被这种类型片轰炸也不是一年两年了,已有点见怪不怪,但至少是份拿得出手的成绩单。
不像美国大片从头紧张到尾,本片前半部分都是人物关系铺陈和情感铺垫,最吸引眼球的灾难特效都集中在后半部分。
看着那滔天巨浪(说滔天一点都不夸张啊)袭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摧枯拉朽,气势惊人,效果还是蛮震撼的说。
各种灾难场面符合不符合科学常识我不知道,但至少看起来效果逼真,场面壮观。
《海云台》让眼球得到了基本满足,让头脑得到了彻底休息,不过对于心灵,却无异于一场徒劳无功的按摩。
每到有人行将牺牲的关键时刻,就慢镜猛放,音乐狂煽,别管情况有多危急,主人公们生离死别的话总是可以声嘶力竭、泪眼婆娑的讲完。
其实我是一个特别禁不住催泪弹轰炸的人,本来已有热泪盈眶之意,怎奈电影实在煽情得用力过猛,夸张得一塌糊涂,反而让我游离其外,无奈叹息。
这种观影体验有点类似我看《变形金刚2》的感觉,那部是视觉轰炸到麻木不仁,这部是催泪瓦斯到漠不关心。
真是可惜了编导前面一番文艺式的苦心经营。
《海云台》的一个新意之处是在灾难片的类型中融入了搞笑风。
都说韩国女人社会地位低,可本片中的三个女人个个生龙活虎,刚柔并济,把男人搞得团团转。
特别是那位学表演的女大学生,俨然野蛮女友转世,清纯美丽又强势粗暴,和那位看见她就结结巴巴的救生员为本片制造了大量笑料。
这种搞笑放在预热感情时,我还能理解;不过放到灾难场面时,我就有点困惑了。
特别是跨海大桥那一段,极尽混合灾难与搞笑之能事,确有观众看得哈哈大笑,不过我真的笑不出来。
在灾难面前该有乐天精神不假,不过用来娱乐总觉有些残忍。
最后说一句,这部电影的配音端腔拿调,真让我接受困难。
依稀在电视转台间似乎听到过类似的配音,莫非那些韩剧都是这种讲话风格?
——一个从不看韩剧的人的最后疑问。
原以为只有像日本这样时常地震的国家才有危机意识,没想到韩国现在也满紧张的,竟然把《海云台》这样一部灾难片的背景设定在2009年的夏天,这种超前假设真让人汗颜。
而为了突出其故事的真实性,2004年印尼海啸、2008年汶川大地震还成了该片的最新史料,借以告诉观众们,接下来要发生的灾难也不是一个小case哦。
其实在看片之前,我很奇怪身边的朋友除了对特效饶有兴致。
对故事本身却信誓旦旦,并不关注。
想想也不难理解,目前为电影宣传冲锋陷阵的无非卡司和特效两点,说别的不招待见。
于是,甭管故事好不好,先把你骗进来交了money再说,好看不好看,反正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在我看来,如果不是一部纯科幻片,特效最多只能是锦上添花,而非衡量好坏的唯一标杆。
再者说,好莱坞早已在类型片中给过观众丰富的体验,你变的了形式,但终究逃不开本质。
不好意思,前面啰嗦太多,下面说说电影。
整体感觉而言,《海云台》这部片子的开头,让我把记忆拉回到《日本沉没》,同样是以一个科学家为起点,来引述,牵引这个故事的脉络。
前面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在为最终的劲爆点做铺垫,海啸来袭的主力桥段仅维持了二十分钟左右。
而这中间还参杂了几对主角不同的经历,实在难言酣畅!
而我也不认同某些人把《海云台》当做一部特效灾难片来看,因为特效在影片中只是充当了故事感情主题的催化剂,而非故事的着力点。
无可否认,自韩片在亚洲及世界影坛掀起波澜之时,讲述男女感情一直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虽然尚达不到日系教科书般的唯美、精致。
但对中国的年轻观众们而言,已有不小的影响。
《海云台》依次出现了三对恋人,有最常规的“oppa”型(韩国女孩子对哥哥的爱称),有离异的老夫老妻型,也有在飞来横祸的型男、靓女型。
故事的主要内容也叙述三对恋人的感情发展,而这三对不同阶层男女间的感情,自然也是撑起整个故事的底料,我相信不管海啸的场面戏精彩与否,抑或是灾难中惨绝人寰画面是不是震撼人心,你最想知道的还是这几对恋人到底结局如何?
他人的感情世界对观者而言总是有着诡异的吸引力,要不一个明星在感情上的八卦如何能吸引这么多眼球和谈论,因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猜别人或是被人猜。
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当然,该片在以感情为重的同时,将角色背景与海啸事发做了有效的关联,三位男主角,一位是以捕捞为生的商人,一位是海上搜救队成员,还有一位是地质专家,而三位女主角也或多或少跟海上活动沾边,这样的角色联姻,即使在某些方面看来略显生硬,但也合情合理,不会让人有突兀之感。
此外,影片结尾处,丧母的勇敢市民哭诉的镜头,众人为救援英雄集体悼念的场景,以及死里逃生的薛景求、河智苑追逐红丝巾的温暖画面,也为影片找回了最真实的感情归宿。
这哪里是部灾难片,根本就是一部爱情片。
即使要挂了,撕心裂肺要表达的还不是“I LOVE YOU For ever。
”
我喜欢看灾难片。
喜欢看了害怕,流泪,然后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可惜,这部灾难片实在让人无感。
前面一堆普通生活场景的描写和介绍,为了反衬灾难之后的悲惨。
可惜,太过冗长又太过刻意。
一直等待着关键时刻的来临,可……真他妈让人失望。
浅显的说,我有种没有感觉到高潮的失落感。
居然还号称韩国第一部灾难片……我想,韩国的电影真的还没有到能驾驭这种大题材的时候。
他们对大痛苦大悲哀的认识真的还不够深刻。
有时候觉得拍不好的灾难片是对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人的一种侮辱,像我国那部臭名昭著的震撼世界的七日。
所以,我对这部电影只好嗤之以鼻。
身边不喜欢大韩民国的人不在少数,对于韩国商品对于这个民族的种种都持抵制态度。
此次《海云台》来上海宣传,不得不说,这个国家的人做事方式是你不能理解的,anyway,无关国籍,只说电影,上周试片会看了这部电影,又哭又笑地走出来,还是极力推荐这部灾难片的。
亚洲能拍出这样特效逼真影片实属不易啊,想想《机器侠》最后那山寨版的变形金刚,虽然刘导不怎么认同,但观众看在眼里,山寨就是山寨,做不出就是做不出...情节上,“情”还是主线,在灾难中,“情”更令人动容:暗恋妍熙的万植,与前妻女儿形同陌路的金博士,金仁权饰演的吊儿郎当的小青年,对姜艺苑深情万分的李民起。
这四组人马贯穿整部电影,以一个“情”字感动观众,爱情,亲情,友情,对以往的饶恕之情,对同胞的手足之情...总之,这是一部很温暖的影片,一直认为,一部电影能让你感受到写什么,它就已经很成功啦,老师说,对电影宽容一点,更何况对这部不错的影片呢...
文/家钥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的韩国电影。
总的来说,《海云台》整体虽无法媲美《世界末日》、《后天》这样的好莱坞大手笔,但是通篇以情动人的故事结构以及全景展现出的灾难场面都甚为合格,还是比起咱们去年的那部史上最和谐灾难片《超强台风》要好上很多。
可以说,《海云台》的出现,给华语电影界所谓的灾难片好好地上了一课。
不得不承认韩国电影在如今的世界影坛上还是有着相当不俗的地位,特别是在亚洲地区,韩国电影的实力不容小觑。
就拿本片来说,一个曾经拍出《色即是空》这样的疯狂喜剧的导演,拿捏起灾难片来竟然也是相当靠谱,这对华语电影人来说似乎就比较困难。
如果只看影片的前一个小时的话,你很可能会觉得像是在看滥俗的韩剧。
但是不得不承认,到了影片最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影片是在为灾难场面的爆发做铺垫,比如那个“三点钟”的笑话。
《海云台》采用多线叙事,把几组人马的家庭背景一一介绍清楚后,所发生的故事不乏笑料,甚至还有些《色即是空》的影子。
而韩国电影那种细腻的讲故事方式,还是在本片中一展无余。
《海云台》用了数个主要人物进行穿插叙述,极力描写人性,成功刻画出了几个鲜活的形象,并且在最后做到了以情动人,而这也是韩片一直以来所擅长的伎俩,也是需要华语类型电影借鉴的长处。
但是,并不是说《海云台》的故事几近完美,除了有些“俗”之外,部分故事上的浅尝辄止也让观众到最后没有造成很大的触动。
当年看《色即是空》时,觉得河智苑除了漂亮之外就没有其它的印象,而《海云台》给了她不小的发挥空间,尤其是看到她和男主角一起出现的戏份时,更是演得十分入戏,足够打动人心。
在灾难场面的营造上,《海云台》甚至请来了好莱坞的制作团队,可见用心良苦。
与《超强台风》顶风作案、打肿脸充胖子、拿几个模型道具敷衍了事的恶劣作风不同,极具诚意的《海云台》单单是在特效制作的角度上来看,就可以将冯小宁这家伙拍的大烂片甩开好几条街。
水淹城市、人潮拥挤的场面亦可显示出导演尹齐均在大场面调度上拥有极强的能力。
在影片的后半段不仅全景再现了海啸发生的每个经过,特效场面显得极为壮观,而且主创们更是追求细节上的完美,从场面营造的效果上都可以看得出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不过要想与好莱坞的制作水准更加靠近,没有几个牛B的经典镜头是不行的,而《海云台》也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大场面,这些镜头完全可以上得了台面,而且极具视觉冲击力,相信纵使是看惯了好莱坞灾难片的观众,也会称赞不已。
而难能可贵的是,《海云台》没有像好莱坞和国内的某些电影一样,一味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刻意淡化了救援英雄们所发挥的作用,将他们和普通民众放在同一起跑线上,没有进行过分渲染而使之变成“超人”,众多小人物的出场也令观众感到亲切。
同时,影片也没有将故事情节过分和谐,而是在结尾安排几个主人公纷纷作出了自我牺牲,其中更不忘闪现出人性的光辉,让人感觉遗憾也是一种美。
因为那个沉重的结尾,《海云台》竟让笔者看得颇有痛心,虽然最后影片还是陷入了“主旋律”的怪圈,但是影片整体具备灾难片范儿,充满笑声之余还做到了感人至深,不失为一部可载入韩国电影史册的佳作。
号称“韩国首部灾难大片”的《海云台》,实是比“中国首部灾难大片”的《超强台风》强上许多,而韩国影人之所以能超额完成任务,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值得华语电影人学习。
国外的灾难片就不说了,超强后期制作摆在那里的,可是韩国这个我本来不抱什么希望,居然特技还不错,很有真实感的大场面和特写镜头让我意识到他们不仅只是拍谈谈情的东东。
前面情节的铺陈略显啰嗦,而且翻译好像又不对劲,不过后面的高潮完全扳回了局面。
末了,不仅又想到我们的地震,是啊,天灾人祸谁都无法避免,可是在灾难面前的勇气和勇敢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不能说不好看,也不能说多好看,结尾匆忙是最大败笔,灾难的段落其实拍的非常有力量,看得出他们的技术
全片2/3是鄉野家庭劇, 真正災難鏡頭不到1/3
特效花了大价钱,但故事支离破碎,毫无感人之处——有的人物是为了死而死的
掘地三尺也找不着新意所在。
後半集的前三十分鐘 我很喜歡。而且 衹喜歡。
凑合看吧,半死不活的!
我真的觉得,内地拍不出来棒子的效果~~~~~~~~~
我曾经在海云台吃过活章鱼,霍霍霍
两段式叙事结构,特效还凑合,但逻辑太弱智了。
完全没有逻辑...
真正的灾难片:这部电影能被拍出来真是个灾难。忍受了长达一个小时不知所谓的折磨,千辛万苦等来的海啸却简陋又笨拙到令人窒息。我就想问问,做出这种影像制品的人真的不会下地狱吗…。
人生有不测之风云,真的要珍惜当下啊。当看到明明可以预测到的灾难,却因为部长自私不想被责难而拖延疏离,真的很气!既然你不相信专家,那要专家来干啥?看到人们为了救陌生人而牺牲自己...
折磨。。。
笑点很多,可以当搞笑片看
如果不报什么先入为主的偏见的话 这片还是不错的。
真的,从没看过这么难看的灾难片
其实是两部电影。上半部是韩国生活琐事,下半部是灾难片。分割点大约在1:10分
看了两遍才完整结束。两次都是和2B,一晚无锡,一晚南京。
和slut and cousin一起
本来不打算看了,应景了结果。报地震的作孽了。最帅的救生员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