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既长又闷的片子,没耐心的人不要看。。
2、落后就要挨打。
即使当年你好心接济过濒死的对方,濒死的那群人喘息后把那一天纪念为感恩节,但赞美的也不是你,是从没拖手的上帝。。
3、美洲大陆居住8000万印第安人,美国区域居住1000万以上的印第安人,而如今生活在整个美洲的印第安人不超过400万,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仅剩290万。。
4、为什么印第安人生存在肥沃辽阔的北美却一直没发展起来?
同纬度的中国却繁华了数千年,1860年跌落100年后又迅速复苏。。
5、组织力就是战斗力。
1,直接观感<西部风云>,大致讲1800年与1900年之间美国西部发生的故事,电影与历史事件吻合.电影中的这些历史事件,我们知道的大概不多,至少我并不熟悉.故事开头,美国东部的人去西部冒险,还只有最伟大的冒险者知道路线,西部广大土地上分布是印第安部落和庞大的野牛群,东部冒险者和印第安部落之间的还是原始而危险的交流,而这时候穿过中西部广袤土地到达加利福尼亚,来到美洲大陆西部,第一眼见到太平洋的东海岸的冒险者遇到的还是西班牙殖民者.就我这点历史知识,遇到西班牙殖民者,可真是没有半点预料.这个剧集有六集,在第一集通过冒险者的视角认识西部后,我觉得之后的故事只有两件事是重点描述的,一件是美国人修建连接中西部的铁路而同时广大的人迁行到西部谋生,另一件是印第安人的遭遇.这部电影的编剧绝大部分跟许多苏俄作家的伟大小说的模式相似,宏大的历史框架和几个有联系的家族的辗转遭遇(不过在细致传神方面电影有些欠缺.),只有故事结尾是鲜明的主旋律电影的处理方式.2,题外话对于不少的美国电影,越是写实,我越是不能有所感悟,我只知道事情是那样发生的(至少是更接近于那样发生的),而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忠循你的内心去做?对,历史上的事,我不认为能容易地思索,并且保持自己的观点,我不能知道我的内心.从各种渠道能知道我们的社会病得失于常理,而主流西方国家总是听起来要公正些,看起来有秩序些.对于悲观主义者而言,历史是由一系列不幸事件构成的,对于地球文明,我们先是了解自己的民族,进而听闻那些影响力大的民族,然后直接接触他们生产的事物以及阅读对他们的更多视角的解读,再接着了解那些影响力小的人群,走进别的族群,甚至变成他们.....我讲这个过程是想说,于我这个冷漠的悲观主义者而言,自己的族群够烂,连狗不如,其他族群也是蝇营狗队,尸群鬼伍.不是因为人的行为过错,而是人的观念污垢.如果一个民族对应有一位相对意义上归属的神,那么造出这样空有历史,而漏洞连篇的人来,真实可以说一千个神眼里有一千座巴别塔了.从美国电影看来,没有漫长历史的美国人相对要显得价值观文明了许多,世事有更多逻辑可循,他们的电影,连连揭露自己的黑暗一面,又频繁展示他们对普世权益的不懈抗争.3,写这段评论的原因.我并不怎么爱给看过的电影写上一段啥的,很多东西也没那功夫说清楚,写和没写就没区别了.写<西部风云>,是因为电影最后的视角,在那一百年里,美国离文明还很遥远,电影里随处都是残酷的事情,从野牛群到华工,从废除农奴者到印第安妇孺,直到最后一集,印第安人已经失去土地,失去食物,失去圣山,甚至失去了语言,但可怕的预示一一一印第安人将遭遇灭绝式的屠杀却越来越强烈,观看影片前面部分而积聚在我心头的仇恨终于萌生出头,我想,这样的仇恨和不公正,无论怎样过分和错位的报复都不为过,我甚至觉得文明与我何干,财富与我何干,只有仇恨才是重要的.....影片后面,某个印第安部落残余的人还是没有逃得过这一场屠杀.印第安圣者野牛之爱思遍一生,思考幻境;白人冒险者雅各布行遍一生,厮守妻子.影片最后,这两位不死老人对自己身边的孩子述说,他们不是述说仇恨,不是述说是非,他们只是说生息不止,而过往的故事会一代代相传下去.就是这样一个结尾解了我心头的仇恨,过往的事情,沧海桑田的事,是是非非的事,并不至于占据新的生活,那些是非,那些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事,以它整个生命存在的形式,照亮在我们新的生活的后面,应该永远是明亮的.人可以陶冶情操,不知道我们的国家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历史总是一个个人的历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故事,也就会有了不同的历史。
不过,每个人的故事都只是有限的一部分。
很享受前面几集,雅各布对西部,对理想的渴望太令人兴奋了。
特别是当他离开家时,背景音乐的丰富变化非常迷人。
这个电视剧看了好几遍.每个人的心中不都是有个这样西部的梦想吗?那是我们永远向往的地方,那是我们永远魂牵梦绕的地方,那是一提起来就充满激情的地方.就像是雅各布.那天早上,雅各布在心里悄悄的对家人说了再见,然后悄悄地离开了家人,来到了遥远西部.雅各布是为梦幻的西部而生,不是为烦俗的铁匠铺而生.在充满无限梦想地西部,雅各布再一次获得生命;他的激情,他的梦想,全在西部活过来,他不再是那个被几位哥哥瞧不起,任意讥诮不会打车轮的弟弟了.西部属于雅各布.当印第安姑娘雷霆之心被拐卖到白人交易站时,满怀怜悯之心的雅各布为了给这个姑娘自由,与人见人怕的流氓决斗.而这之前他只是杀过兔子.决斗过程惊心动魄.雅各布用刺刀杀死了对手.他赢得了决斗,赢得了西部.最后,也赢得了雷霆之心的芳心.这是初生牛犊的雅各布.若干年之后,雅各布回到失散已久的妻子雷霆之心身边.一声枪响,一句"我是雅各布",荡气回肠.这一幕和雷霆之心第一次在白人交易站见到雅各布时和其相似!雅各布还是那个充满理想和良知的雅各布,岁月没有磨掉他的理想气质,反而给了他无比的勇气和承担,"我是雅各布"!!后面几集有点沉重。
有另外一种感受。
只是有一点.如何拯救自己的部落是野牛之爱从少年到老年,用一生之久寻求解答的难题,导演给的结局有点简单了,觉得缺少力度和厚度。
我想,也许编剧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解答野牛之爱的寻问.因为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历史.
大学时第一次看这部剧,看到的是画面恢宏,无畏的西部牛仔突进美国西部海岸线,加上优美的旋律,征服感涌上观众的心头。
工作后第二次看时,看到的是外来欧洲人和本土印第安人文化的格格不入。
生产力落后的印第安人节节败退,最后落到圈地为牢、小孩被送去接受西式教育,才得以实现种族续命。
很偶然地,这种感觉,在同老一辈闲聊时又被唤起了。
老一辈吐槽,面对城市化进程,赖于生存的土地被廉价征用,原本耕作的田野转眼间成为四周围起、大门紧闭的厂房,活动空间一步步受限,自建房屋被打包压缩在小片集中区域。
紧接着,一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像主力军一般被安排入场,而土著们并不能对其视而不见。
不禁想起《让子弹飞》的台词: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竟能如此相像?
曾经和一位朋友一起看,但对方却用一种极不耐烦和鄙视的态度对待了这部片子。
理由是长篇而没有重点。
事实上,我本人看得非常有滋味。
此片力求还原历史的痕迹,用一个家族漫长而又平凡的生活历程,向大家展示了那个已被毁灭和涂改的无法寻回的时代。
我们看见了原始的纯朴,看见了文明的渗入,看见了人类的贪婪和无耻,看见了时代的无奈和叹息。
西部扩张的历史,是两种文明冲突摩擦的历史,我们可以看见浩荡无畏的开拓精神,看见西方社会如何在一片蛮荒中建立起引以为豪的城镇,反之,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对落后的印第安文明如何步步推让,最后在欺凌泪水中走向衰亡。
我看见的是对人类恶行的一份遗憾,尽管这种恶行,也许是出于一个美好愿望的初衷。
不得不说派拉蒙这家公司是真的有良心。
2005年的《西部风云》、以及2021年的《黄石:1883》2022年的《黄石:1923》都真实的反应了在整个西进运动中,美国政府对北美原住民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地理大发现)以来,美洲原住民的血泪史就开始了。
欧洲人自工业革命以来,认为自己文明开化。
可是,真正严重的反人类罪和种族灭绝、文化灭绝却是发生在北美大陆——美利坚合众国。
很多人认为二战时期是希特勒的纳粹德国杀害了600万犹太人。
其实这是错误的。
应该说二战期间,希特勒和纳粹德国以及几乎半个欧洲(华约各国,但不包含俄罗斯和前苏联亚洲亚洲加盟共和国)都在有组织的屠杀犹太人。
与纳粹屠杀犹太人几乎完全相似的就是自1840年西进运动开始,美国对北美原住民的各种屠杀和灭绝。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战争等原因,大量欧洲人开始移民美国并触发西进运动和淘金热。
日益增长的新移民极大的压缩了北美原住民的生存空间,白人与原住民冲突加剧。
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
美国政府向西部地区部署大量军队和要塞。
北美印地安战争进入白热化。
开始,美国军队有组织的消灭北美野牛,以此达到贫困原住民的目的。
之后则是一系列的欺骗,从红云战争到小巨角河战役后,美国政府宣布所有印第安人为战俘,同时驱逐境内所有印第安人到保留区。
血泪之路多次上演,这就是有组织的种族灭绝。
印第安人失去所有肥沃的可放牧打猎的土地。
1870年后,美国政府设立了许多印第安人学校。
采取强制入学等手段要求印第安儿童上学。
学校内禁止使用原住民语言和任何风俗,并导致大量原住民儿童死亡。
(在《西部风云》《黄石:1923》中都有体现) 在整个西进运动中,美国政府和军队犯下了令人发指的反人类和种族灭绝罪行。
南北战争后美国国力的迅速崛起,浸透了北美原住民的血泪。
迄今为止,美国境内所有印第安保留地加起来也就是美国一个州的大小。
截止2019年,美国境内的所有原住民仅430万人。
美国政府从未对其境内的美洲原住民道歉或忏悔。
这是人类文明之耻、这是美国之耻!
第一集印第安兄弟,弟弟的想法是对的,用白人的东西对付敌人才能生存。
而哥哥只相信传统,不与时俱进最终会灭亡。
第二集表妹的丈夫被印第安人杀害,她还能和印第安人相亲相爱?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把内心巨大的痛苦留给群山,雅各布太让人心疼了,看到自己爱的人都幸福的生活,他的心也了无遗憾了吧。
第三集突然降临的巨大财富必然伴随着灾祸,兄弟的横死使得雅各布回归,也多亏阳光的坚持。
第四集向往和平的印第安人始终被白人无情的背叛与杀戮,一次次的信任,一次次的屠杀,谁才是野人!
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贯通,野牛之爱也终于明白,一次次出现在噩梦当中的给印第安人带来灭顶之灾车轮就是火车。
第五集,小雅各布就这样被印第安人给杀死了?
雅各布在军队不是应该偏向着印第安人吗?
他不是应该给印第安人通风报信吗?
怎么还参与到战争当中?
虽然没有杀任何人,但却被当做白人的士兵杀掉,他到底在那里忙活些什么?
第六集每个民族都有悲壮的血泪史,美国人对印第安人的屠杀真是仅次于纳粹对犹太人。
印第安人是什么样的他们怎么说就是怎么样的。
即使受过教育的印第安人在他们看来依然是野人,乔治传信人夹在两边的中间不被白人世界接受,也无力挽救印第安人的命运,就像油与水,本质永不可调和。
不能被同化,也是印第安人的悲剧。
“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可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只不过枪炮变成歧视,美国这个号称民族大熔炉,其实真的把民族熔合在一起了吗?
第三集玛格利特阳光找到他老爸雅克布的时候最感动的1、飞狐带着他的人回到了天狼星的部落的那瞬间。
2、“风之子”不愿意白人剃掉自己的头发,他向大神瓦卡唐卡祈祷,自己用匕首割下了头发。
3、大屠杀后,玛格丽特来到尸骨遍地的营地,她用手中的相机记录这一切。
雅克布跟雷之心看流星一幕雅克布跟雷之心说:“告诉他我只想跟你结婚”的时候第一集里面雅克布们被困在山洞里的时候,发生的一切让我知道了什么是信仰的力量.还有在山洞的那位说:"你是个正直的人."要死的那位说了"替我向补给站的兄弟们问好."jacobi受了箭伤,不能随队一起去加利福尼亚,雷庭之心离开时对诀别“Thank you for finding me, saving me and love me .....”
剧名: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电视台:制作公司——梦工场(Dreamworks) 、Voice Pictures [加拿大] 发行公司——TNT(Turner Network Television)、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监制:史蒂夫•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制作人:Steven Spielberg ....executive producerKirk EllisDarryl FrankWendy Hill-Tout ....co-producerLarry Rapaport ....producerDavid A. RosemontKaren Mayeda Vranek ....associate producerMichelle Wong ....co-producer导演:杰里米•波多斯瓦 Jeremy Podeswa 西蒙•温瑟 Simon Wincer 罗伯特•多恩海姆 Robert Dornhelm 塞尔吉奥•米米卡-戈赞 Sergio Mimica-Gezzan Timothy Van Patten Michael W. Watkins 主演:马修•塞特尔 Matthew Settle ....Jacob Wheeler乔什•布洛林 Josh Brolin ....Jedediah Smith加里•布塞 Gary Busey ....Johnny Fox斯基特•乌尔里奇 Skeet Ulrich ....Jethro Wheeler威尔•帕顿 Will Patton ....James Fletcher克里斯蒂安•凯恩 Christian Kane ....Abe Wheeler/High Wolf瑞切尔•蕾•库克 Rachael Leigh Cook ....Clara Wheeler艾伦•图代克 Alan Tudyk ....Nathan Wheeler丹尼尔•吉里斯 Daniel Gillies ....Ethan Biggs凯丽•拉塞尔 Keri Russell ....Naomi Wheeler首播时间:2005年6月10日 完结时间:2005年7月15日投资金额:$50,000,000 (estimated)获奖情况:2005年获FAITA奖最佳男主角2006年获土星奖最佳电视提名2006年获ACS奖电视连续短片杰出成就奖提名2006年获CCA奖最佳画面奖2006年获艾美奖最佳摄影、最佳剧情在内的16项提名2006年获金球奖最佳迷你电视剧提名2006年获金胶卷奖最佳音效奖2006年获视觉奖最佳表演奖2006年获青铜牧马奖杰出电视长片奖2006年获VES奖最佳视觉和音乐2006年马刺奖最佳剧本奖2007年获美国服装设计师工会奖杰出服装设计奖提名2007年获艾美奖最作曲、最佳混音奖内容:《西部风云史》讲述的是18世纪美国西部的拓荒史,以weeler和lakota两个家族为基点展开而来的白人移民与印第安本土居民间的冲突、交流和融合。
半个多世纪的家族兴亡史在一个变迁的年代,显得渺小而沧桑。
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美国人擅长描写的爱情、亲情、友情。
对于片中关于矛盾冲突的描写,笔者不得不向创作组致敬。
他们身为白人敢于反思自己的那段历史,客观的表现出那段风起云涌的时代,揭示着历史的丑陋。
那些“丑陋”中很多是他们的先辈们造成的罪恶。
那些赤裸裸的屠杀场面、那些荒谬无奈的斗争导火索,不是比任何教科书都来得真切吗?
相信斯皮尔伯格大师在监制时是想要这个效果的。
美国当代的孩子们生活的过于浮华,他们接触到了美国成长的“结果”,渐渐忽略了或者根本就没意识到那个残酷的“过程”。
《西部风云史》的出现,恰似一击当头棒喝,起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缅怀反思的作用,还有警醒的作用。
这让笔者想到了《大逃杀》,都是用残酷的一面来告诫后人。
或许,每个国家都需要一部是一部关于人性、生存、宗教的历史大作。
对于大部分的观众而言,挪动自己的视线停留在这部迷你剧上,很大的原因是这么几个字——斯皮尔伯格。
有了这么几个字,一个历史贫瘠的国家拍出的史诗类电视剧才有了质量上的保证。
大概也只有这位大师才能挖出这段稍具些历史感和意义的题材。
然而,这部6集的迷你剧据说每集都在换导演,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整部剧的连贯性,尤其是后面三集更甚。
好在监制大人是强大的,超美的色彩加构图、跌宕有致的剧情以及恢弘的气场都贯穿着全剧。
拓荒、修路、淘金、战争,西部片中的所有元素都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了,12个小时看下来,你能首先反应过来的只有感叹。
这让喜爱好莱坞大片以及对美国西部片感兴趣的观众们过足了瘾。
2007年《电视剧》公布出的100部美国电视剧排行榜中,此剧排名25。
不得不现实的说,对于现代美国人的生活节奏而言,历史剧——短小精悍才是王道。
这部几乎淹没在评论界批评中的史诗剧,能获得一定的收视率并且愈酿愈香,不单单是因为它出色的音乐、摄影,更多的是因为它的短。
“短”才使得一部史诗剧中美味奢华的“馅儿”被这么多人所发现。
【原文已成铅字,请勿随意转载,谢谢合作:-D】
抱着了解美国西部大开发历史的目的,观看了HBO出品长9小时的6集美国系列电视剧《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和时长2个多小时的电影《魂归伤膝谷(Bury My Heart at Wounded Knee)》,两部作品都客观公正再现历史,如实地反映了美国历史上对印第安人的入侵和残害,《西部风云》讲述了1800年至1900年美国百年的西部史,《魂归伤膝谷》则只反映了1890年发生“伤膝河惨案”(Wounded Knee Massacre)屠杀印第安人的一段历史。
美国西部大开发是美国移民西部拓荒者的荣耀与屈辱、光荣与梦想的开拓史,又是印第安人在白人的枪炮下失去家园、几近种族灭绝的血泪史。
有人说这是白人与印第安人两种文明冲突摩擦的历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和交流和融合的历史,非常不赞成这种说法。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虽然不赞成美国采取惨无人道让印第安人屈服的血腥手段,但白人与印第安人的冲突在碰撞时显然是势不可免,实际上是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的冲突。
正如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大清国门一样,你不与世界同步,不接受被绝大多数认可的普遍价值,不选择融入和认同,而试图以一己之力去抗衡,最终结果自然是淘汰甚至被消灭。
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周边的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多次发生冲突,代表落后甚至野蛮的游牧民族虽然可以用武力一时征服中原,但是,中原的农耕文化毕竟代表当时先进的生产力,而且中原文化和伦理等文明是游牧民族所不具有和无法比拟的,因此,结果不外乎,游牧民族要么主动选择接受中原文明被同化(如鲜卑、李唐),要么被动接受亦被同化(如满清),或者不同化最终被驱逐中原(如元蒙)。
在先进文化和文明面前,在被世界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普世和共同价值面前,如何选择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显得是多么重要。
正如两部影片揭示的那样,当被工业文明武装起来的美国人开始西进,则是印第安人噩梦的开始,在外来强势文明的面前,印第安人对抗的结果只会是无奈与痛苦,逐渐失去土地,被迁徙、被追赶,一步步从最初勇敢骄傲的大平原印第安人部落逐渐被白人屠杀殆尽。
“伤膝河惨案”标志持续三百年的印第安战争划上了一个句号,这也是美国境内针对印第安人的最后一个屠杀事件。
哥伦布当年来到美洲大陆时,北美洲约有几百万印第安人,而1900年时只剩下约25万人,大部分死于传染病。
1924年印第安人才被美国纳为合法公民。
《魂归伤膝谷》片尾字幕显示,时隔100多年,1985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1876年夺取黑山的行为违反了与苏族签订的协议,大法官布雷克蒙说“回顾我国政府历史上众多不光彩的交易,没有一次比这次更无耻、更恶劣。
”两部作品以及美国现实都显示出对历史的尊重、对罪行的反省,表现出一种有责任的担当。
他们这种记住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敢于担当的态度,与我们过去的教育“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显然是迥然不同。
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祈祷:“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这种对待历史的态度令人敬畏。
过去我们所知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是由于拉什莫尔山(Black Hills)又被称之为总统山(Rushmore)而知名,总统山上雕刻着约18米高的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四位在美国历史上有重要贡献的前总统的头像,这个地方的头像作为美国的国家象征,每年吸引着几百万的游客前来观赏。
看了影片我们知道,在总统雕像背后还有着一段针对印第安人的大屠杀悲壮血腥的历史。
就在总统山西南方黑山伤膝河的另一座山峰上,有一个设计为高195米,宽172米的印第安首领和战士疯马(Crazy Horse)雕像,只不过这个雕塑仅仅完成了一个面部,也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可惜的是多次去美国居然没有到这两个地方,不知道下一次去是猴年马月了。
剧情有点慢
除了开场画面、音乐很大气以外,其他简直没法看剧情很一般,进展太快,演员还经常换,认不清。美国谍梦的女主角出场了一集就没消息了,主角这不是斯比尔连长吗
文明/野蛮的谬论。05夏
当我标记这部电视剧为“想看”时,有朋友看到告诉我你一定喜欢。确实,所有看过的西部片中,这部大概是最深刻而冷峻的。印第安人迅速接受了白人带来的马匹、钢刀和枪支,却无法接受更高层的文明。因为前者匹配他们的牧猎生活甚至予以强化,后者却和他们的传统背离。面对暂露头角的趋势,还在固守传统只能渐行渐远。不仅是要放弃传统,还要破坏这培植传统的土壤。
过小篇幅描述过长的时间维度,大气但是不够精彩的故事。
I hate violence
片头曲好
就四星半吧…通过家族史和其大背景两条线很容易写成史诗但从第四集开始就感觉笔墨过多落在原住民血泪史上了…而且描绘得有点表面包括内战(流血堪萨斯也不符合史实)……然后早期开拓西部的个人探险精神、宗教使命感包括孤独感本可以好好描绘的……总之觉得各样都不错但又都很可惜浪费了素材
美国西部片的元素一应俱全,画面感场景拍摄都是大片的风格。但是过多的印第安玄学般的神秘元素看了有点厌烦,白人与印第安部落以及部落之间的冲突是主旋律,对于这样的题材现在再看,好像吸引力不够了
大而泛泛,着眼点多,落墨点少
美国开拓史,印第安血泪史
斯皮尔伯格又一强档作品,其中关于印第安民族的古老传统很吸引人。终于放完了,总长不过九小时,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历史的画卷。我们要记录历史,是因为我们需要让后代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美国人的确是自以为是的民族,发动战争、抢占土地。我一直以为,最可怕的侵略不是占领国土,而是文化上、精神上的同化。我知道如今的印第安人为什么无法保持自己的传统了,他们只能居住在保留地上,等待白人的施舍,只能说英语。这部电视剧让我对印第安人的历史非常感兴趣,因为其中的某些片段我根本看不懂,研究中……研究完后可能有更深的理解。
很棒的历史剧,人物的刻画也很美好,悲欢离合,不煽情但是动人。当历史向前的时候,个人其实看不到它的走向,也看不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印第安人的那段历史简直揪心。意外收获修铁路的华工Ensign Kim一枚……
制作用心,但也许是捆绑了太多政治正确,情节总是挖到一个深度就打弯了,无法进一步做再深层次一点的探讨,挺可惜的
白人夺走了自然,印第安人和自然圆融一体的生活状态不再,西方在得到一切物质之后终于明白,自然和心的重要
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震撼。如果一辈子只能看一部剧,也就是这种水平的,才够得上。
史诗。在动车上看完第一集,全身心的震撼。到底我们的命运是什么,我们的生存意义何在?我浑然不能思考,只能沉浸其中。
看过更好的,回来看这个明显就差了些
又是一部经典迷你剧...... 片中有一句台词很经典“西部只是一个地方,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看完这部剧,就会明白这句话。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