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写不下,以及必须要为我大男神写个稍微长点的。
首先我要喊:我基努大男神帅炸了!
好看的要命啊我觉都不睡了也要看完啊!
本来一直对这片有点成见,感觉像是大烂片,但其实并不是啊!
开篇用了15分钟,简单明快的交待了约翰维克丧妻、得到爱妻遗赠的小狗、被罗刹中二脑残熊孩子看上爱车、熊孩子偷车打人杀狗,这一系列的背景以及激励事件的产生;然后又用了10分钟,以地下拆车店老板和熊孩子他爸的角度,讲述了约翰维克此人到底有多流弊(这段稍嫌用时过长,7-8分钟可能更好点)。
接下来的70分钟,就是,打!
爽翻天!
各种碉堡!
又见我大男神的大长腿各种耍帅真是好滋味。
故事很简单,就是个丧妻憔悴男人化悲痛为杀心,大杀四方,杀他个血流成河。
但并不算烂片。
节奏掌握的很好,简单粗暴。
此片再次告诉我们两个宇宙真谛:1,反派全都死于话多,以及家有熊孩子;2,再流弊的男主,也有个不离不弃的好基友。
最后好基友挂了,面瘫杀手一怒为狗狗,再怒为基友,一个人挑飞了本地最大罗刹黑社会。
杰克苏到极致。
但因为是我面瘫大男神主演的,一点都不觉得不合理。
我艰难的忍住了想打五星的欲望,真是太不容易了。
豆瓣的评分系统还不改成十星制太不科学。
罗刹黑帮反正在好莱坞被黑出翔了也不在乎多这么一次。
另外又看到Lance Reddick了这事我真不想说了。
导演从头到尾在苏我大男神,一些细节安排的相当用心,全体设计以炫酷拽为主旨。
给导演和剧组点32个赞。
(被人照脸拳打脚踢居然只在眉毛和颧骨那有两道擦伤而不是鼻青脸肿醉的我不行不行的,导演和化妆造型全都昏迷了吗!
)几段近身打斗略显浮皮潦草,应该不是基努的问题,是武指的问题,虽然动作很流畅,但太假,显得不够有诚意。
但大男神真的帅的无与伦比。
虐心虐身功夫高超酷炫面瘫的人物设定太适合他。
别学小李子为了奥斯卡这小贱人把自己折腾来折腾去,我真不在乎你有没有小金人傍身。
你就爱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拍什么就拍什么,我反正都是会照单全收的。
剧情6/10,大男神9/10。
想哪写哪,权当吐槽。
“黑二代”行走江湖守则NO.1:“别招那个John Wick”辨认John Wick这种牛X货难道不应该列入作死黑二代们的特别教育清单吗?
没接受过警告的结果就是,曾雇佣过John 的“作二代”觉得他是个nobody???
(对着这张平平无奇的脸睁眼说瞎话)
“黑二代”们的噩梦——小夜魔|“别招惹这个男人,虽然他看起来vulnerable,但惹上他连你老子我都要一起陪葬!
”维果评价John的强大:Baba Yaga——他不是夜魔,他是那个杀了夜魔的人!
对他的focus,commitment和sheerwill,你一无所知。
维果亲眼见过他在酒吧一支铅笔连杀三人,这在第二部里已经验证了绝非虚传。
某天John要退休,代价就是替俄国佬完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他那天埋的尸体(bodys——此处或许可以有前传?
),是奠定了我们今天地位的基础。
”这说明John退休回归家庭生活的时间不短了,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轻易被袭击以及身手不那么矫健(不过其实长手长脚的基努在《黑客帝国》时打戏就慢半拍XD),可他作为杀神依然神勇。
通过后面和酒吧女的对话可知,John至少已退休5年。
酒店老板看到他被揍表示很惊讶,而过了很久普通人生活的John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有点老了”。
John Wick其人:喜欢喝的酒:波旁加冰(?
)纹身:右肩是只仰天长啸的孤狼(恰如其人)左肩图看不清FORTIS FORTUNA ADIUVAT:拉丁语 命运眷顾勇者看到有影评说,这是“夏威夷卡内奥赫湾海军陆战队基地第三营海军陆战队队员们的口号。
既是致敬基努·里维斯的夏威夷血统,也暗示了他饰演的主角约翰·威克的海军陆战队背景。
”据说第三部会提到更多John的背景,希望会揭开他这些纹身的秘密。
虽然John哥人狠话不多,但他绝对是个挺有趣的人。
比如地下室那把火把维果气得直蹦高:你知道地下室里都有什么吗?
钱什么的无所谓,那些录音、证据、那些勒索的凭证,那是我控制这个城市的手段,那都他妈的用钱买不来你知道吗?!
结果John邪魅一笑:yeah,I kind of enjoyed that.(小表情太有得看了,哈哈)在码头John为什么不一枪崩了大boss一了百了:最后俄国佬说no more guns, no more bullets, just you and me.这件事从始至终都是个人恩怨,他俩不止强调过一次,所以酒店老板才一次次帮助John(这就是爱)。
江湖人大概都这样,最后一战公平对决。
最不合常理的地方:黑帮用车撞晕John之后却没有就地解决他,不但反派死于话多,还特意绑起来跟他叨叨半天。
对比之下John显得无比专业,能谈的才谈,不能谈的干嘛要听叨逼叨,直接爆头。
想来可能的解释大概是,大佬想要听听John的理由,就为了一只狗和一辆车你就要灭我帮?
可大佬自己也说了,John一直没变,作为老上司老伙计俄国佬心里明明清楚的很,但他还是要听听解释,那就是他自己作死了。
John回答:When Helen died, I lost everything. Until that dog arrived on my doorstep. A final gift from my wife .In that moment, I received some semblance of hope, an opportunity to grieve unlone. And your son, TOOK THAT FROM ME! STOLE THAT FROM ME! KILL TAHT FROM ME!(车丢了可以再拿回来,狗狗死了还可以再找一只,可最后的那点希望死掉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重新回到一无所有的杀手找黑二代算账很正常,没有人可以夺走别人全部的爱与希望却不付出任何代价。
至于后来,是大佬为儿子报仇让矛盾继续。
)这狗有多重要?
她的名字可是“Daisy”,代表了爱与希望,是精神依托,是对退休生活的执着!
(不。
(雏菊的元素片中至少出现了四次:女主人的水杯、卡片封面、手链、狗的名牌?
)不过,既然选择成为杀手,就终身是杀手。
俄国佬说:This life follows you,“我们被诅咒了”,对此John表示我同意。
所以,这终究是个与宿命抗争的悲剧!
不管怎么逃,总会被拽回到过去的阴影里。
退休容易,想要彻底摆脱这个杀手世界几乎不可能。
那么下一部是不是准备直接干翻十二人执委会呢(或者想办法让他们互相制衡,互相争斗)?
说起来John应该是杀手世界里人们的重点爱护对象才对呀,毕竟他曾经找到过回归普通人生活的宁静,成天打打杀杀的从业者们难道不向往吗?
果然是人太优秀了想被遗忘都难!
ps:看到最好笑的宣传语是“地表最强动保杀神”哈哈哈哈哈哈!
暨戒烟大片之后kk又出演动物保护系列影片。
pps:了解了C.A.R 和莫桑比克射击法之类的一些专业知识后,重看这部影片果然多了很多乐趣。
最讨厌号称吊炸天的杀手一开始被小混混差点打死,小混混脑抽不杀他,然后被反杀,如果小混混杀狗的时候顺便干掉他,那么我也不用浪费这么长时间了,动作一塌糊涂,除了装逼完全业余水平,你连小混混都打不过,还职业杀手,最讨厌号称天下无敌,被小混混打得像条狗,然后没被杀死又起来反杀的这种设定了,小混混要你一开始杀了你,你还装个毛逼啊。。。
《疾速备战》场景有幸在1月观看了基努李维斯的《疾速追杀》《疾速特攻》《疾速备战》三部动作片。
让我直呼精彩。
三部疾速系列电影可以说是目前最精彩的动作片系列,没有之一。
此系列一直保持在写实动作的基础上,增加各种花式,这使得三部电影的观赏性一集比一集强。
在打的吃力的同时,仍然保持着拳拳到肉快感。
《疾速备战》场景三部片子一直围绕在“暴力美学""黑帮”“仪式”三个领域。
讲述John Wick 的追杀、特攻、备战三个故事。
这次,我会围绕电影中的世界观、拍摄手法、配乐、动作设计、以及该系列为何在国外会大受欢迎五个方面,讲讲这个系列。
那么现在——开始——!
主题曲《Story Of Wick》
John Wick——世界观———————————————————————————————————————约翰·威克(John Wick),出生于白俄罗斯,受训于俄罗斯罗姆杀手组织(the Ruska Roma),后服务于一个俄罗斯黑帮,由于遇到真爱,从此退隐江湖。
高台桌(High Table):由全球各大帮派联合而成,共有12个席位,由克莫拉(Camorra)、黑手党(mafia)、光荣会(ndrangheta)、华人、俄罗斯人等势力占据。
,是个内部暗流涌动、勾心斗角的组织。
高台桌组织严密,规矩高于一切。
其拥有一个信息传播机构,用于发布悬赏和绝杀令
信息传播机构另外,全球各地都遍布着大陆酒店(Continentale)也就是各帮派的龙门客栈。
这是杀手们进行交易联络的地方,同时也有传统的打尖住店业务,。
酒店保持中立,任何人都不可在酒店里接活杀人,违者会被取消会员资格,受到绝罚。
(《疾速特攻》中John就因在纽约大陆酒店内杀人,被高台桌通缉)
《疾速追杀》中的纽约大陆酒店同时,大陆酒店还有各种专为杀手们开通的服务,比如第一部出现的专业尸体处理,第二部的枪械商店、裁缝铺和“百晓生”。
专业尸体处理通货:杀手们认可的货币是美元以及高台桌铸造的金币。
一枚金币大概可以顶50万美元。
箱子右半部分的金币契约徽记(marker),执行人通过印有自己指纹的徽记出卖自己的灵魂,以获得帮助。
当持有人拿着徽记对执行人提出要求时,执行人只能接受条件,或者 死。
——拍摄手法———————————————————————————————————————三部电影运用了大量的”一镜到底“手法 ,这应该是最适合拍摄动作戏的方法,由于不转场的好处,使得整段下来,人物的动作都是极其流畅的完成,这也是该系列主打的写实动作的一个展现。
另外,则此电影的拍摄也有很多都是由摄影师手持摄像机拍摄,这样的好处就是摄影师可以随时对焦主人公,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切换拍摄对象,配合着“一镜到底”这种拍摄手法,这段动作戏就几乎完美。
其实有很多著名电影中的动作戏都是采用了“一镜到底”这种拍摄手法。
例如:《复仇者联盟》《王牌特工》《奎迪》《地心引力》《荒野猎人》等。
但是从颜色渲染上来说,很遗憾导演并没有刻意去搭配,所以这里也不再细讲。
——配乐—————————————————————————————————————————三部电影的配乐都是由Tyler Bates创作,该片音乐的特点就是电吉他的运用比较多,另外就是整体是特别的急促,这正是动作片所需要的,想让观众的心脏砰砰直跳,光是动作出色是不够的,还需要配乐带动电影的氛围,怎么带动我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
——该系列为何会在国外如此受欢迎————————————————————————————2014年的《疾速追杀》提前场票房仅收95万美元,三年后的《疾速特攻》提前场成绩提升至220万美元,而这部新续集提前场票房比两年前的前作再暴涨168%。
对比近年其他R级动作片,《疾速备战》提前场也要比去年暑期档的《伸冤人2》同期的310万美元高出近一倍。
即使跟其他PG13级的系列动作片比,《疾速备战》的提前场成绩也丝毫不逊色。
《007》系列最近两部《天幕杀机》和《幽灵党》分别在提前场放映中收获460万美元和525万美元,《疾速备战》提前场票房要分别比那两部影片领先28%和12%。
虽然再次被定级为受众更为狭窄的R级,但在得到前两部作品的出色观众口碑加成后,《疾速备战》提前场成绩几乎媲美去年的系列大片《碟中谍6:全面瓦解》(600万美元)。
根据最新媒体数据,《疾速备战》北美首日票房将达2200万美元左右,其首周三天票房将轻松突破5000万美元大关,成为开画成绩最好的R级动作片之一。
《疾速追杀》和《疾速特攻》全球票房分别为8876万美元和1.72亿美元,而在更好的口碑加持下,《疾速备战》票房成绩也必将再创新高。
《疾速备战》在烂番茄网站得到88%的正面评价,获得媒体认证新鲜。
(以上内容来自搜狐网)若要将疾速系列电影为何在国外会这么火爆,得先从基努李维斯这个人说起。
2000年基努李维斯参演了一部神作《黑客帝国》,要知道在2000年《黑客帝国》就是一朵奇葩,这里不是骂它,是在夸它,当时没有人脑洞这么大,从此,基努李维斯成为了人人皆知的好莱坞大明星,尤其是在美国,只要你会中国功夫,人们都会很崇拜你。
并且基努李维斯长得也很正,演的也不错。
从票房分析来看,三部电影的票房是一直在涨的,我认为有两个直接因素演员刚才我们已经说了,那第二个影响因素就是导演。
第一,导演的想法确实好,全片的氛围、节奏都把握的非常好,更重要的是,三部电影的导演自始至终都是查德·斯塔尔斯基(Chad Stahelski)一人,当然第一部是双导演,另一位是大卫·雷奇(David Leitch) 。
导演不变的好处就是电影的主旋律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我并不了解现实社会的黑帮规则,跟没加入过或见过,但是我知道,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像“高台桌”这样的组织,我想可能黑帮在国外也可能是家喻户晓的东西,至于与电影为何受欢迎有什么联系,我就不知道了。
———————————————————分界线—————————————————《疾速追杀》《疾速特攻》《疾速备战》三部电影的确非常好看,当然,也是因人而异。
我还是很推荐的,因为真的非常过瘾。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下这三部电影都是归分为R级,所以无法避免会有血腥、色情画面,请谨慎观看。
想到明年还会上4,真是非常期待呢。
拜拜豆瓣:JACK0816微博:JACKooth
一向只要动作戏份多我就力荐的,奈何这部装逼作实在太装逼了前面用最简单幼稚的衬托手法来为主角装逼:反派大boss吓得半死顺便把自己儿子打半死,然后魂不守舍絮絮叨叨的说主角多么多么牛逼问题是,这个牛逼的主角,前面被抢车,狗被打死的时候毫无还手之力,睡了一宿以后就战斗力爆种随后打死几百人(包括被绑起来时候,或者赤手空拳对付冷兵器)而这个傻逼的大boss的儿子,如此有钱,如此横行跋扈,竟然还小气的为了一辆车专门大半夜不睡觉去偷车,而且还亲自去偷车,而且明明不喜欢车(喜欢泡吧把妹),而且这样拉仇恨的儿子在这之前还一直没有被打死直到遇到男主角。。
而大boss如此害怕的男主角,被大boss逮住以后竟然还不赶紧一枪崩死,还等主角休息一晚上睡好了聊聊天再走,走的时候除了俩守卫竟然整个地方没有火力戒备。。。
而主角费劲千辛万苦才干死的大boss,一刚开始就被主角的队友在家近距离手无寸铁谈了半天生意而不干死他,队友抱着狙击枪在大boss bb的时候不开枪,等大boss刚出门,蹦一枪干死俩守卫中的一个。
你tm这么牛逼就是来干死一个小喽啰的啊?
而主角好不容易和大boss 1v1,还扔掉自己的枪,最后肾被割了一个。
很好玩?
而主角和女刺客在房间相遇到打斗,队友瞄着枪半天打了一下枕头。。。
我操导演你到底想好让狙击手支持谁了吗?
当时举枪可以打死女刺客,低头可以打死男主角,点根烟等主角和女刺客抱一起的时候开枪还能直接爆头俩,你让狙击手庙了一晚上最后打了一枪枕头,真蛋疼还有牛逼哄哄的男主角,每次打架都是一招过肩摔,在自己家摔了不下5次过肩摔,在酒店摔了三次过肩摔,到酒吧摔了三次过肩摔,最后决斗还是过肩摔,武术特技真的这么贵吗?
既然大家都是职业杀手,被背起来过肩摔的时候真的要一动不动吗?
俩腿顺势勾起主角脖子也能给主角绞趴下啊!
你手里还有枪真的不能对着主角背部来两枪吗
很早之前看的片子,美帝人民的侠客,就是我--John Wick。
我的身份很神秘(才怪),职业杀手。
中年丧妻,可我感情始终如一,只愿与亡妻留下的小狗狗一起快乐性福的生活下去。
可是一帮二货地痞,居然看上了我的车,老子不卖他们居然来抢,还TM杀了我的小狗狗。
不能忍啊,复仇!
优雅如我,随便秒杀了这帮人。
然而这不重要,脸帅才是最关键的,还有帅帅的西服,刻意摆拍的动作,迷离而又散发英气的眼神,就如我们心中的侠客一般--英姿潇洒而又杀人如麻(只杀该死之人)。
最后,继续停留在对我的崇拜之中吧。
我要退休了- -
近几年来很多动作片开始将一些实战技术加入戏,显得更好看,也更干脆利落。
与以前的老派打斗相比,这种类型的动作片更加强调真实性和实用性。
(以前的动作片,角色被打了N拳居然还能继续开挂并演绎各种剧情 = = )老夫是看了一篇有关介绍指向性射击帖子的介绍之后才来看这部电影的。
如果说《飓风营救》里的动作技术主题是近身格斗的话,那么《疾速追杀》的主题应该就是手枪战术射击了。
观众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可能都会留意到:主角使用手枪,并不一定一直保持瞄准状态,而是先开枪击中对方,使对方丧失战斗力,然后再补上致命的一枪,结束战斗;必要时,还会加上各种近身格斗。
这种技术有些称为“指向性射击”,据说还是源自于中国,在近距离战斗里有着很大的威力。
不得不说,这部片子拍得相当严谨,相信基努在拍这部片子之前也肯定花费了不少精力练习 (毕竟人家不是职业的军警啊 )。
除去其他的不讲,这部戏的动作成分,从爱好者们的角度来看,还是相当不错的。
非常详细,分析了John击杀数量和击杀工具还有命中率等为了一只狗杀了很多人,切记疾速的世界里狗狗是不能招惹的哦,你杀我狗,偷我车,我灭你全家话不多说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zsbd不是发个影评要这么多话吗?John用的设计法叫莫桑比克射击法,一枪身体一枪头,神仙来了都摇头
说来也奇怪,这情节上简单粗暴的复仇砍杀片,我竟然看出了久违的江湖和侠客的味道,为了这点美帝电影里不多见侠客风骨,我忍不住手抖给到5星。
个人英雄主义,见佛杀佛,干翻一票人的故事,在好莱坞电影里的是个老的不能再老的梗。
但杀手也好,特工也罢,仔细想来确实没有哪部电影让我将它们同“侠客”二字直接联系起来。
可是这部电影,只要对设定背景稍加修改,故事情节原封不动,一个头戴竹笠,身背长剑,白衣飘飘的武林高手,都要跳出屏幕来了。
甚至连绝大部分打斗镜头,我都能脑补出相应的画面。。。
我大概是太过想念真正有侠义风范的电影了。
除了导演有意地营造了一个江湖的背景外,私以为基努里维斯是自带侠客画风的。
虽然他的脸肿成了大叔,不复“黑客”时代的英气,每一个特写都让我忍不住扼腕叹息,但好在气场尚在,西装革履,大开杀戒之时,还是忍不住觉得,若不是他,所谓的侠客味道一定少去大半。
小成本制作的电影,玩不起大场面的爆破和追车戏,多是小空间里面的枪战和肉搏,反而觉得有了很多新鲜感,好像吃惯了大鱼大肉,来点精致小菜,也未尝不可口一样。
整体电影画面冷峻凌厉,没有拖泥带水的镜头,亦没有刻意放大暴力和血腥的镜头,强塞给观众做作的视觉刺激,某些暴力画面处理得甚至有几分意境,又让我不禁啧啧武侠的味道。
自然,配乐硬朗,与打斗画面相得益彰,足以加分。
像这样一部复仇爽片要拍得好看,有一小一大两个点要处理好:小的那个是复仇者的动机。
观众越能对复仇者的动机感同身受,到后面大开杀戒的时候就越能体会到一种泄愤的舒畅感,也不会产生类似“主角的做法是不是过于残忍”这种影响影片观感的想法(毕竟这种电影就是看主角大杀四方、报仇雪恨,图个爽而已。
导演有没有赋予主角一个足够合理的动机是能够好好观赏这类影片的基础,要是动机给得足够带动起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为主角鸣不平,那电影差不多就成功了一半)。
另一个大的点是复仇戏码要足够精彩,要有观赏价值,也要让观众出气。
之所以说这部分是大头,原因在于这部分只要做好了就不失为一部合格的爆米花片、一部还能看的片子。
不过《疾速追杀》两点做得都不是很好。
动机上来说,仅通过开场几分钟内“夫妻俩在沙滩上接吻的录像啊、坐在妻子病床前回忆两人在沙滩上接吻啊、客厅里两个人的照片啊”这些很刻板很老套的元素来让观众代入其中有些不太够,甚至有些无聊。
那条狗陪了主角一晚上,就跟主人公建立起了仿佛数年的亲近关系,听得懂人话、在主角平时起床的点叫醒他、很自然很默契地上车,也显得突兀了。
复仇过程上来说,也没什么亮点。
是那种平时不大看好莱坞动作片的妈妈辈会觉得精彩的好莱坞工业流水线水平。
全片一直在通过第三者来侧面烘托主角的强大、传奇、人脉广且人尽皆知(这部分装逼戏份其实做得不错),这与主人公的动作戏码相碰撞反而起了捧杀的反效果:黑帮老大一脸心有余悸地对儿子说俺亲眼看见那天他用一只铅笔在酒吧杀了三个人!
就用一支小小的铅笔!
等到主角杀神附体亲自动手的时候,手法不够利落,经常跟人缠斗半天,最后还在大雨中跟平时坐办公室的黑帮老大打个五五开!
还先被人捅了!
除了主角自带的“我打枪一枪一个,别人打我都打不中”buff之外毫无亮点可言。
本来其实也不是说有多糟糕,只是跟做得太过优秀侧片烘托相比,显得主角......有点菜。
除此以外,主角不像个杀手。
主角身为顶尖的恐怖杀手应有的威压感,那种让对方喽啰跟他对阵的时候感到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他杀死的气氛,杀手特有的谨慎和行为习惯,影片中统统没有表现。
(你身为杀手一直放走仇家还能安然活到现在也是奇迹)说几点有意思的细节:黑帮老大长得有点像《是,大臣》里的吉姆.哈克;医生给的装药的橘色塑料小瓶很像小时候吃的一种橘子味含片的包装;基努李维斯到底还是老了,原来大帅哥老了、有了法令纹也会变丑。
好看!全程无尿点。熊孩子坑爹的故事,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子女教育太重要了,至少要知道什么人不能惹。拍得很二次元,基努里维斯大叔帅到没边,拳拳到肉的感觉看着很过瘾。
以后对于这种火爆枪战片全部满分好么?还有丧妻独居,连只狗都被人队咗,这样自虐的剧本都上阵,里维斯叔叔真心坚强
你杀我的狗,我杀你全家。跟一个老外看的,开头看得有些不知所云,到后面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回头再看,感觉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没头脑和不高兴就跟格斗比赛一样不需要理由,拔枪够利索,死前别唠叨就齐活。
给一群挂了的人预订晚餐这个说法怪冷漠的但又残留了一点人情味。
感觉枪战玩的好像玩具枪,打人空有招式却很没力。剧情还好吧…感觉略无聊了。真的佩服一些人的审美,动作戏哪里帅了?一点都不干净利落,还叫杀手?!逗我吧。
比狗有意思的是营造出的江湖感,专业收尸团队,酒店的“规则”,以及主角行动前的整备过程、跟其他角色的交流,都很少用对白解释,那些秩序天然存在且运转不止。动作上(包括声音效果)突出写实的钝感,但是演员真的撑不起来这种强度,新意但并不多好看。
又名《还我狗命》《地表最强爱狗人士》。
看着这类电影感慨角色跟主演一样都虎落平阳了,每次补枪都爆头真的好么?
其实是一武侠片,一个张无忌归隐以后赵敏死了正伤心的时候,朱元璋的倒霉儿子把他的狗杀了,引得魔教教主重出江湖大开杀戒的故事。只是基努里维斯真的老了,动作慢到其他演员要等着他出手才反应过来。不过也证明风格化的港片思维搭配大明星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吃香的。
一个无脑的孤胆英雄,没有丝毫的预见性,无力保护自己的朋友,直捣对方老巢却把钞票、证据这些全部一烧而尽,完全可以带回来作为筹码以供驱策,动作类型注定了编剧智商的上限,限制了主角的智商
【B-】反派开口半句话没说完就被打死,太酷了。也许是动作电影被吐槽的太多,于是本片干脆从根本上抛弃了“合理性”,极尽风格化,调色漂亮的可以做达芬奇宣传片。
这类片子应该有个分类:处男片爽吗?它在极力向爽的方向做,可是表现得实在太差了,动作软绵绵,音效闷咚咚,一直在半B不B的边缘游走,它真正爽的地方不是片子本身,而是设定,设定之上的呈现都极其平庸无聊听说被吹得特别狠,结果看了以后发现所谓秋香也不过是一般货色有这时间看它,不如再看一遍导火线或者Never back down之类的真正的渣男片
在经历和太极侠和47浪人的低潮后,基努里维斯再度发力。基努亲自示范开枪格斗的各种特殊技巧。整部电影就是部闯关游戏,Boss在不停的给自己立Flag。配乐节奏感超强,编剧倒是没什么功劳,即使整体略显不足,但是个人相当喜欢电影里刺客酒店的设定。作为一部动作片有血有肉有基情就足够了。话说回来,当年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会成为这几年最NB的动作电影系列呢。
干净利落
7.5分,人狠话不多
。。。。
一人,一狗,一車,你殺我狗,你偷我車,你就別想活。為後續建立了“殺手”宇宙的基礎世界觀,動作戲乾淨利落不逼逼,爽就一個字。
殺手,面瘫基努的不二之选,演得最好的角色之一。。。有之一吗?
世界观很完备,有扩充的潜力,一个黑帮和杀手的地下世界,有不少有趣的段落设定,比如洗地板公司,杀手酒店。把很多近战徒手搏杀改成了近程射杀,特别有游戏感,运用了很多越肩视角展示动作场景。看起来并不轻盈,但很有味道,画面色调偏冷,又很时装大片,总而言之就是一只汪星人引发的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