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茜色如烧》。
当初纯属在电影网站看到这部电影的名字好听就下载了,看完之后觉得自己的选择不错。
虽然这部电影浸染了车祸、校园霸凌、娼妓、性冲动、堕胎、感情欺骗,但我仍然看得流泪,并觉得它是一部净化心灵的好电影。
看评论的时候发现这部片评分意外低,很多人觉得女主非常莫名其妙,太过堆砌做作。
我觉得不是这样。
看这部片的时候我联想到了石黑的《远山淡影》——关键在于,我们应该理解人在遭受精神创伤的时候,记忆和思想都有可能发生错乱。
人不是什么机器,即使是作为坚强母亲的田中裕子,也是在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
当她在酒吧向小启吐露内心时,我感到自己理解了她的真实。
另外一点就是我总觉得小启和裕子的对话很像《理智与情感》中的两姊妹,一个强自克制,另一个则感情外露得多。
小启说的那句不起眼的话也有一定启发性:对别人的痛苦我总是气氛,到自己时却说不出口。
寻常人都只知道为自己出头,对他人苦难却漠然视之。
我以为,这是一种善良。
诚然,这部电影也有堆砌之嫌,裕子家中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小启连叠糖尿病、宫颈癌......但其实许多在我看来都是可以忽略的,在我心目中它仍然是一部好电影。
致郁吗?
也不,因为并没有让人共情到那种命运多舛或者生存艰辛的苦。
赔偿金是保险公司赔的,肇事者家属不会赔一分钱。
因为对方没有道歉,因为对去世的爱,因为要一起坚守老公生前的那种抨击不公世道的摇滚态度,就不要赔偿金?
如果是为了一定要对方道歉,为了一种正义,而不断上诉所以不要这笔赔偿金,那还可以理解。
但是,可是还有自己和儿子的生活呢,还有公公的养老呢,还有莫名奇妙要给老公私生子的抚养费呢?
结果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去风月场所,不得不随时都摆出一副笑脸面对生活“一起加油吧”。
因为长期压抑,感觉已经压抑到自己情感失调 ,都不能生气,而且不会生气了。
更多的时候让人觉得是不是有点精神失常啊,比如搂着客人说“一起加油吧”,比如在问到人生意义说去死之后就开始毛骨悚然的笑。。。
演员的天分反而成了一种束缚,把生活过成被迫的表演,直到模糊表演和真实的边界,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
最后的那场《神明》里说明了哪怕没有明确的意义,也不应该质疑其存在。
这点无可厚非,但是给劈腿出轨男人抚养小孩什么的,是因为爱。
嗯,果然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
因为,反正,我理解不了。
日本,2021年上映。
主演 尾野真千子,和田庵,永濑正敏。
导演 石井裕也。
茜色,颜色的一种,在定义上属于暗红色。
原指从茜草根部提取出的颜色,现今又多用来形容夕阳西下时分被染红的天空及云朵的颜色。
在RGB颜色中,茜色被设定为数值(177, 53, 70)。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诗悼晴雯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
”茜色,虽然美丽妖娆,却是给人一种“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的悲剧感。
此片中,这种残阳如血的茜色,统领了整部电影悲凉哀婉的调子,将幽玄悲美的日本艺术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开头,一个老头开车撞死一个男子,摧毁了一个家庭。
老头却没有受到惩罚,因为这老头是个有权势的大人物。
而这个男子的妻儿,便在这样令人愤怒又气馁的7年中,默默地生活着。
生活是沉重的,柔弱妻子的肩膀必须扛起重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花钱,而新冠疫情又令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妻子良子根本就没法计较丈夫死去的这件事,她的口头禅就是,一起努力吧。
在律师看来,她只是一个智商低于平均值的家庭主妇,不会闹事。
就良子突然闯入老头的葬礼一事,老头那些非富即贵的亲属都惶惶不安,他们没想到对失去丈夫的良子说一句道歉,对死者说一句道歉。
他们以为用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和麻烦。
社会的冷酷可见一斑。
没有道歉,所以良心不允许良子接受能够改善生活的赔偿金,而为了支撑失去来源的家庭,她不得不做各种工作,也包括难以启齿的工作。
疫情下,口罩令我们看不清她在生活重压下痛苦和屈辱的表情,但那些冰冷的数字,那些表示着收入和开销的款项,令我们感到了她的坚强和命运的残酷。
影片从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剧变,描写了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萧条和民生艰难。
这是一种从外在到内心的全方位的巨大冲击。
良子,一个单亲母亲,该抗争的还得抗争,比如儿子在学校被欺负。
该忍让的还得忍让,比如丈夫以前乐队的朋友对自己的骚扰。
该照顾的还得照顾,比如出钱让丈夫的父亲入住养老院。
该隐瞒的还得隐瞒,比如自己不体面的工作和补贴丈夫的私生女。
即便这样困难重重,还是得活下去。
只是渐渐地,她已经不明白努力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了,这是一件比压力更难受的迷茫。
她将往何处去?
醉酒时,良子向同为天涯沦落人的小启吐露了内心的苦闷和绝望。
她总是在颤抖,那是一种紧张、恐惧、无奈的表现。
社会厚重的外壳和面具包裹着,封闭着、压抑着一颗心中火山般的怒火。
而影片中也有爱情的初生,青春的萌动,和阳光下的激情,儿子纯平开始练习自行车,去追逐欲望和梦想。
生活,毕竟还是充满希望的。
与此同时,良子也邂逅了昔日的同学,她似乎发现了组建新家庭的可能。
而纯平也因为学业出色受到校方的重视。
母子俩似乎都发现了生活的目标,不再迷茫,不再困窘,不再沉陷在悲伤和绝望之中。
可好景不长,良子准备托付终身的人,居然只是为了玩一玩的渣男。
而纯平依然因为父亲的缺失不断被坏学生们欺负。
良子被猥琐男欺骗,不得不重操风月场的旧业,儿子被同学霸凌,不得不搬出公寓。
即便如此,被欺辱的母子依然被重重规则锁住,无法反抗,因为这是一个必须遵守规则的社会。
这不是一部简单的诉苦电影,而是有着巨大的批判意义。
在绝望中怀抱希望,但希望犹如夕阳中的晚霞那般遥远淡漠,良子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等待,等待黑暗过去,黎明来临。
而当黑暗降临,万物萧条,只有美好的回忆如同牧歌般悠扬的响起,像亲人曾经温暖的怀抱。
牧歌响起在黑暗中,响彻在寂寞荒凉的大地上,响彻在人潮涌动却无比孤独的世界中。
小启和纯平拯救了即将犯罪的良子,让猥琐男得到了惩罚。
3人默默地吃着便当,聊着未来,聊着爱情。
人生的幸福,似乎只在夕阳落山时,一刹那的灿烂。
茜色如烧,这短暂的幸福,刹那的灿烂,依然是那么辉煌凄美,是活下去的希望和动力。
身患绝症的小启将治病的钱都留给了良子母子二人,也将生的希望留给了这对母子。
结尾中的自行车是一个意象。
它朴素而单纯,费力又自由,象征着母子二人纯洁善良的内心,自食其力又充满尊严的生活态度。
明天究竟在哪里?
谁也不知道。
明明已经很疲惫了,黑夜也没有到来,黎明更加遥遥无期。
而此刻的天空,却因永不放弃彼此支撑的这对母子,鲜红得快要燃烧起来!
茜色如烧!
尾野真千子的演技真的很棒,她将一个被欺辱但又隐忍坚强的母亲演绎的入木三分,令人震撼动容。
她也因此片获得日本第76届每日电影大奖和第95届电影旬报奖双料最佳女主角奖。
重点不该是探讨尾野真千子饰演的妻子在丈夫意外离去后,为何拒绝赔偿金?
她违背常理的选择。
因为得不到肇事老人的道歉,她通过拒绝捍卫了生而为人的尊严。
或者说,这是在反抗命运的不公,就像希腊悲剧里的英雄,通过行使自由意志(选择)来显示活着的价值。
这同样可以看成对富人阶层的示威,对将鲜活生命替换成冰冷数字的公然蔑视。
但这种为人的尊严又与她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冲突。
帮客人口交虽然不是卖淫,但多少也算出卖身体。
她没有过冲突吗?
还是说简单把它看成利益交换,从而能维系内心的平衡。
一方面拒绝赔偿金让经济状况陷入低谷,另一方面又从事情色行业来换取生活的基本,宁愿出卖身体,也不要“嗟来之食”,至少前者是她通过劳动应得的报酬,而不是施舍。
这是一个穷人的世界:丈夫出车祸,妻子在卖淫,儿子被霸凌,女同事被迫怀孕……意外、疾病、人情,夺走他们的工作和生命。
妻子还要拿钱照顾丈夫情人生下的孩子。
曾经的摇滚歌手和女演员,如今是艰难度日的低下层。
不过,在全面溃败的情况下,仍有生之喜悦。
儿子成绩优异,女同事乐观向上(把遗产留给了她),两人发生欲恋的游戏……结尾童话般的如烧茜色与其说一抹温暖亮色,不如说在如此灰色的底色上突然出现,更像虚假的安慰。
如同妻子在中学暧昧对象身上寻到的,以为是可以慰藉人心的复燃旧情,原来不过是又一段排解性欲的出轨故事罢了。
她还那么天真,相信爱情存在,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她宁愿给人家口也不要赔偿金的原因:可以接受生活的打击,但不能被辱没。
2018年年底,奶奶去世。
收到消息后我立刻定了火车票回老家奔丧。
葬礼在二叔家举行,二叔家的哥哥开车来接我,车上对我说奶奶走的很平静,没受什么罪,只是临走那一天说想吃蛋糕,但临近年关,哪儿有卖蛋糕的,就去小卖部买了几包那种所谓的米糕代替,应该也差不多吧。
家里请了阴阳算了日子,要么年三十那天出殡,要么就得年后再等七天,担心耽误的越久开销越大,家里人选择三十那天给奶奶下葬。
我到的那天已经腊月二十九了。
一个蓝色的塑料棚,周围稀稀拉拉摆着一些花圈搭在二叔家的院子里就当作灵堂了,我到的时候父亲领着我匆忙磕了三个头就打发我赶快回屋去,外边太冷了,但屋子里也冻得我直打哆嗦,父亲偶尔进屋让我躺沙发上歇一会,我只能哆嗦着牙齿假装闭目养神。
当时在父母眼里我还是个好孩子,所以隔一会儿就只能溜出去到马路边抽烟。
农村的夜晚黑的像沉重的铁,收割后的庄稼地里是整个冬天都不会消融的雪,那一晚我抽了一整包烟。
第二天早晨六点钟,大家陆陆续续忙活起来,婶子阿姨们煮了些羊肉饸饹,前来帮忙的二三十人匆匆忙忙吃了饭,阴阳熟练的割下守灵的公鸡的头,父亲跪在马路中间砸碎灰盆喊了一声起灵,奶奶的棺材就被拉上车开始走了。
送葬的队伍在黑夜中走过还没睡醒的农村泥路,穿过田间地头,之后把东西都收拾到车上开上了公路。
墓穴是临时挖的,旁边还停着挖掘机,负责挖墓穴的工人一直在抱怨冬天土都冻住了,挖坑有多难,希望能多要一点辛苦钱。
棺材运进墓穴后旁边来帮忙的亲戚半开玩笑的说这种小棺材好,谁谁谁家的棺材太大了,实在是不好送进里边。
之后大家用尼龙袋子装着土码起来堵住墓穴口,每人象征性的添了几锹土就交给挖掘机来填埋了。
葬礼结束之后我一直处于一种莫名其妙的若有所失且惴惴不安的感觉中。
一直到这些年我偶尔还会想起奶奶的葬礼,还会进入这种感受,它不是悲伤难过,也不是思念或者不舍,那就像农村冬天的黑夜一样,坚实,冰冷,但却空无一物。
尾野真千子饰演的女主,被人认定为“只是个智商低于平均值的家庭主妇”——她从自己本已窘迫不堪的生活中,倒拿出10000円去参加夺走他丈夫生命的肇事者的葬礼,并在葬礼现场被死者亲属要以报警抓人的威胁非常不光彩的“请”出了会场。
女主想要瞻仰的那个夺她丈夫生命的肇事者,生前没有因夺走女主丈夫的生命而对女主有过道歉,事后也未遭警方逮捕,甚至连一分钱的肇事赔偿款也都没支付,女主丈夫30岁就撒手人寰,肇事者却安安稳稳活到92岁。
想想看,哪个豆友扪心自问敢有女主一样的奇葩操作?
尾野真千子扮演的女主智力低下吗?
纵观全片,女主确实没有智力超于常人的表现,但绝对不是智商低于平均值的弱智,因为弱智是生不出7年来一直在女主心中魂牵梦萦的问题——一个完全超脱、凌驾在女主自身蝼蚁一般人生存在之上的“神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
这就是尾野真千子扮演的女主宁愿破费自己10000円巨款,想当然的要去肇事者葬礼现场的原因。
可惜的是,电影并没有运用镜头语言对这一存在予以充分的铺垫、展现和诠释,需要观众自己细心的去体会才能有所觉悟,我认为,在电影情节的结构上,如果把开头的葬礼部分,放在有着充分背景铺垫后的影片中间做为故事情节自然展开的一部分,更有叙事高潮和艺术张力。
过去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一个真理:凡是去追问为什么要活着的人,无一不是男女屌丝,各种二代永远不会缘起这个问题的提出,那种超越了人欲横流追问活着意义的灵魂,有,但从古至今少之又少。
当天壤之别,奢华至极的葬礼看得让女主怀疑自己的人生,怀疑自己的存在,尼采说: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在女主的世界里,认真过日子的话,要么死、要么疯、要么信教,女主当初幻妄要从葬礼上去为自己找觅的“神明”,到当下找到的可以去和“天壤之别,奢华至极”抗衡的真正属于自己的“神明” ——是在“黑夜一直不来,天空红得像要燃烧起来一样”中,不屈服于规则、不屈服于外界压迫的不轻易否定自我的自我坚持,因为生命正茜色如烧。
山外山,好或坏永远超乎认知和想象。
“我也撑不住了,只是天不会黑,你看那片快烧起来的茜色。
”人生是装载苦难的容器,生活是流淌希望的河流。
葬礼仅仅是生者寄托缅怀的慰藉。
活着像是打副本,坚持的妥协的,追求的迷茫的,全是走向那无人知晓的虚无。
所有人都一样,有求而不得,有欢喜和失望;所有人都一样,有得偿所愿,有赞美和评判;所有人都一样,只为了吃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所有人类都一样,是欲望的载体,在人世中寻求内心的秩序。
开篇女主老公在夏日悠哉的骑着自行车,谁料突然死于车祸,肇事司机是个八十五岁的老人,也许是上流社会的财阀,患有帕金森类疾病,因此没有被警方追究。
七年之后,老人去世,女主去葬礼,被肇事司机的儿子和律师拦在外面,问她是不是来搞事,律师威胁说如果继续骚扰,考虑起诉。
女主说:就是想看看老人的遗容。
肇事司机的儿子对律师说,老爷子经历了什么人生?
葬礼上遇到这个事。
回去的路上,女主默念,老公三十几岁就横死,肇事的老人却活了92岁得以善终。
女主在花店打工,时薪不到1000,有时会把残破的无法出售的花带回家。
女主原来开咖啡店,因为疫情倒闭了。
律师找到女主,在一家咖啡店,说这么难喝的咖啡还来开店,也许是导演暗指咖啡店生意不好,律师再次重申,7年前是女主自愿放弃的赔偿权利,还签了告知单,本可得到3500万的补偿金,反正是保险公司赔钱,与肇事方无关,再去骚扰,就要吃官司。
女主说,为什么撞死了人,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呢?
律师在高楼上,看见衣着寒酸的女主慢慢走过红绿灯,掏出手机打给老人的儿子,说这么一个智商比平均智商低的家庭主妇,轻松能搞定。
女主与13岁的儿子住在廉租屋里,女主从事另一份职业是风俗店的卖淫女,在风俗店每天大概有2万的收入,女主总是在记账,每月支付老公另一个私生女儿的抚养费6万,公公中风之后的理疗一个月10万...风俗店的女同事感叹赤字这么多,怎么一点都不焦虑呢,女主说,是啊,大概是忘了焦虑忘记了该生气了吧,你还能生气,真好啊!
去世老公的生日,女主参加老公生前乐队朋友的聚会,摇滚朋友们都很潦倒,一个满脸横肉的朋友开玩笑,女人实在不行还能出卖身体,男人是在没什么可卖的,女主也不生气,只是借故去了洗手间。
女主儿子在隔壁间看着书,喝着汽水,一脸疑惑的看着这群人,想着父亲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呀。
满脸横肉的朋友在洗手间门口堵着女主,意思是过不下去可以帮她,充满了暗示意味,女主抱了抱横肉男,说还是算了吧,自己还有存款。
女主儿子在学校遭遇霸凌,一群孩子总是笑话他妈妈是妓女,住在廉租屋里是浪费国家税金,女主儿子与妈妈约定,互相都不要隐瞒任何事,并问了妈妈的工作是不是正经工作,女主说,是的...女主和风俗店另一年轻女约着逛街吐槽,七年没喝酒的她没喝几杯就醉了,每句话都很谨小慎微,不能冒犯还不熟稔的年轻女。
生活太苦,无力吐槽。
儿子来接女主回家,年轻女留了电话,开玩笑说可以开始约会,虽然我已经24岁了,你才13岁...
尾野真千子的演技确实不错,身材也很赞,就是41岁的年纪,眼角的鱼尾纹有点多,可能也是配合角色的定妆吧。
片子的剧情沉闷,压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字“丧”。
总是让你感觉:还特么能再惨点么?
女主在唱摇滚的丈夫意外亡故之后,因为肇事者没有道歉,而拒绝了赔偿金,但是又独自承担起公公的养老院费用,甚至还要向亡夫的私生子支付抚养费。
由于生活所迫,从事风俗业工作,偶遇初中同学,以为找到真爱,结果对方只是想打个免费的炮儿。
片中最爽的一段就是女主在神社门口手持尖刀,要手刃了玩弄自己的初中同学(熊木),儿子勇敢了一把,给了渣男一个飞踹,最后还是被风俗店店长给了一顿暴揍(最后可能还敲诈了一笔钱),店长是这部片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参透人生,外表冷漠之下,内心又有善良的一面,尤其最后女主在演剧,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店长手持摄像机的姿态和神情,明明就是很专业嘛!
而且店长也造型也是酷酷的,很喜欢这一款。
尾野真千子的演技确实不错,身材也很赞,就是41岁的年纪,眼角的鱼尾纹有点多,可能也是配合角色的定妆吧。
片子的剧情沉闷,压抑,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字“丧”。
总是让你感觉:还特么能再惨点么?
女主在唱摇滚的丈夫意外亡故之后,因为肇事者没有道歉,而拒绝了赔偿金,但是又独自承担起公公的养老院费用,甚至还要向亡夫的私生子支付抚养费。
由于生活所迫,从事风俗业工作,偶遇初中同学,以为找到真爱,结果对方只是想打个免费的炮儿。
片中最爽的一段就是女主在神社门口手持尖刀,要手刃了玩弄自己的初中同学(熊木),儿子勇敢了一把,给了渣男一个飞踹,最后还是被风俗店店长给了一顿暴揍(最后可能还敲诈了一笔钱),店长是这部片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参透人生,外表冷漠之下,内心又有善良的一面,尤其最后女主在演剧,进入了歇斯底里的状态,店长手持摄像机的姿态和神情,明明就是很专业嘛!
而且店长也造型也是酷酷的,很喜欢这一款。
1.为什么受害者家属来找我们加害者家属,是你们自己不要赔偿金啊,我们加害者家属觉得收到恐吓了。
2.公司培训时没教吗?
卖不出去的花必须销毁,这是领导规定的。
3.没规矩的吗?
门店门口不可以接打电话的。
3.我爸从我8岁开始rape我,但是他对我很好。
4.没用的,你无能为力,什么也改变不了的。
5.不是要提前两个月通知解雇吗?
这是上头的规定,领导的规矩知道没?
6.我们不就是玩玩的嘛。
这不是两个人的共识嘛。
常识上来说,我们都四十不惑的人了,而且我也是已婚状态。
7.我去医院做终止妊娠手术时查出了宫颈癌,大概率是晚期,我告诉了那个男人,他听完打了我一顿,但他是个好人。
8.我们不得不搬离了居住的团地,因为违反了扰民这条规则,我们总是被名为规则的规则所背叛。
9.她应该是自己寻死的,因为没有了活下去的理由了。
看电影过程中我总是会想起看过一本《东京贫困女子》的书。当社会规则制定的三口之家被打破,剩下女人支撑生活,努力计算着收支平衡,只能靠风雪场所的收入来维持生计,她明白出卖身体比出卖灵魂妥当,她维持着当一个好人的最低成本。可是这既得利益者们却还在如蝼蚁般对待她。也许好人才需要讲规则吧,坏人从不被规则所限。
太惨了 好久没看现实主义的日本电影了
#BJIFF2021-05 小田切让演的是交通安全警示片吧
剧情和演员都一般,男孩和母亲的年龄不是很搭配。
到底是丧极了:任何东西的明码标价都是一根一根的水中稻草,所以加油吧,在日常如疫情般颓废的社会里,才会有如此血红的残阳。天什么时候黑,快了吧。
昨天看的CODA,一边看一边想一个哪里来那么多好人,就是个主旋律片。今天看了茜,觉得这才差不多。
疫情期间性工作者/单身母亲的生活惨状。今年北影节看的日本电影一部比一部丧,简直是开启了“比惨大会”,这部可以用绝望来形容了。各种blowjob的镜头,校园霸凌,等不来一句肇事者的道歉,拒绝保险赔偿,母亲希望孩子健康,不要做危险事情,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不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羞耻,但绝不允许背叛,抚养孩子赡养老人自己一个人扛,还被渣男XX……如果我过成这样,真不如死了算了。石井把女主写得太惨了,而且还露点了,第一次在大银幕看到尾野真千子这么多床戏。靠!捡拾废弃的鲜花💐都违反规则,蟑螂不舍得杀死,总是说get through,哪那么容易啊!挤在人潮拥挤的地铁里写短评,真是够了!还收不到今晚的《小妈妈》。算了,我回去了。(BJIFF/Day11/Scene33)【保利】
同问尾野真千子为什么要露奶。
此时此刻邻座的男女正在讨论电影的好坏,而我说不出来,因为我单纯享受了这从现实中逃出去的两小时(p.s.英皇的座位真舒服
看完之后,感触最深的仍旧是“羁绊”一词,它有时是人活在世的必需品。没有它,按照电影中的设置,很多人都要说BYEBYE,正因有它的存在,很多时候才会不甘而继续奋力的活。尾野的演技自不必提,片山有希这次的印象很深。永濑正敏也不错,终于不再是渣男,诠释有人情味的黑社会成员。人更多的是放不下内心的执念吧,坚守自己所坚守的。不管怎么样,好好活下去~
全球新冠下,底层人物生活更难了
3.1/5
要说看过一百部这类日影确实是实话,就是每一部典型霓虹文艺片基本都是这种调调,但一百部其实和这部也确实不一样,就……不知道怎么说。不过尾野真千子这部居然没有打过有村架纯放国内才真的是被骂惨吧。
我不晓得电影具体要表达什么,是生活的艰难还是母亲的伟大,不过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底层生活
我本应该愤怒,但好像连愤怒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平淡接受。虽然感慨很多,但落到自己身上觉得有的时候做一个“金钱至上”的普通人,也挺好的,毕竟根据数据显示年收入7.5万美元以下,幸福指数会随收入增加而增加,钱真的能解决很多问题。“我好像快撑不住了”最近正好在读《东京贫困女子》,书和影片,都在描绘日本的丧,年轻一代失去希望,日本经济失落的三十年,世代之间的隔阂,逐渐显现,落到个体身上,就更是一座山。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像良子那样子的绝望无助,却十分能够理解她且感同身受。所有的选择都是为生活所迫,如果没有道德感太高,是不是会过的更容易一点。一些谴责良子圣母的人,为什么要谴责一个努力且善良的女性而不是去谴责pcn,谴责208w,谴责玩弄女性的男人,谴责校园霸凌呢?这电影太致郁了,把不幸的穷人一生会遇到的都记录下来了,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吧。ps.小田切让也太客串了。。。开局一分钟就直接车祸被创亖。。。离大谱
北影节 这片子应该是喜欢的人特别喜欢,两极分化我猜,整体略散,好多人物没介绍完整,不过也是太考验尾野的演技了,很厉害,永濑正敏太TM帅了,kei是苗子
太喜欢尾野真千子了
#BJIFF2021# 的确是不太友好的讲述方式,出现了不少观感不适的场景,看的过程也一度想问导演和女主,你为什么不愤怒?我讨厌用“熬”来面对人生的所有苦难。但是看到最后somehow开始有些懂这个人物了,老天爷在问她生活都这样了你怎么还不去死,有的人生无可恋了一跃而下,可有的人还想要去看一看傍晚的夕阳。老板的疑惑最终在惠以身上得到了解答,但没了就是没了,而活着的臭虫依旧是活着。有哪一种生活方式就更好吗?或者说谁又有能够应对一切难题的标准答案?我也不知道,就让我继续这样沉沦麻木下去吧,只是,不要给我希望再夺走就好,那样简直比杀了我还要残忍。其实已经算是石井裕也这几年比较好的发挥了,和新冠的现实结合得也比较紧密,人与人的关系因为病毒变得分崩离析,是一部后疫情时代十分“当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