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联盟第三季

Community Season 3,废材联盟 第三季,废柴再造 第三季,社区生活 第三季,社区大学 第三季,社区学院 第三季

主演:乔尔·麦克哈尔,吉莉安·雅各布斯,丹尼·朴迪,伊薇特·尼科尔·布朗,爱丽森·布里,唐纳德·格洛弗,切维·切斯,郑肯,吉姆·拉什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1

《废柴联盟第三季》剧照

《废柴联盟第三季》剧情介绍

废柴联盟第三季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社区大学“格林德尔”迎来了新学期,由Jeff(乔尔·麦克哈尔 Joel McHale 饰)领导的七人学习小组一同选修了生物课,却因为选课限制,小组成员之一的Pierce被排除在外,这件事很快就引起了小组的分化危机。然而等着他们七人的是更大的危机:格林德尔学院的经费被切断,学校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为了节约经费,院长让疑似患有精神病的昌担任保安,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 与此同时,好基友Troy和Abed终于宣布同居,小组成员一同来到他们的新居作客,Jeff却无意中创造了“六个独立的平行空间”,在六个不同的空间里,七人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这究竟是Abed的幻想,还是真实的存在?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跃迁管理局和爸爸在一起的3天新白蛇传之九尾狐丫丫姐妹们的神圣秘密弹窗惊魂伤心的解药女力报到:小资女上班记王的记事簿终结死亡警视厅・搜查一课长第五季伸冤人2纳妾记第二季带你去见我妈飞刀娚的一生最后的风之子不留痕迹刺杀玫瑰机械娇娃前夜纵横案线第一季防水逆联盟风情万种局外人谋杀缔造者航运新闻跑山冷酷的心必殺仕事人2023美少女战士Cosmos剧场版前篇

《废柴联盟第三季》长篇影评

 1 ) 关于为什么Jeff没和Annie在一起

(电影真要了来了。

最近在刷第二遍,突然看到官宣“and a movie”,有点小激动。

)第三季里的Kim Annie的一句话很好地总结了Jeff和Annie 的关系,既像是父女,又有着情人般的暧昧——“I dont understand your relationship here. Is he your father or your lover?” Annie是那种基本没有什么情感经历,遇到任何人似乎都能产生感情的小女生(比如第二次彩弹大战里就和Abed接吻了,还有甚至和Britta差点接吻),所以第一季里Annie和Vaughn谈恋爱的时候,Jeff一开始非常反对,他觉得自己就像Annie在学校里的父亲“She's 18. Her taste in man is still being established”。

而Jeff对Annie的感觉显然也是超越“父女”这样的关系的,自从那深情的一吻后,Annie觉得他们关系已经可以更进一步,但Jeff却很排斥,原因我觉得就是和他认为Annie不能和Vaughn在一起一样,剧中的设定他是比Annie要大十几岁的,而且他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所以他不想去耽误小女生的青春。

于是他就把自己装作是Annie的父亲一样。

Annie和那个陶土课上医生(叫什么忘了)表白的时候,那个医生拒绝了Annie(btw, Jeff极力拒绝那个医生加入小组 ,除了嫉妒他比自己有魅力 ,肯定还嫉妒Annie和他在一起),然后Jeff听到这一消息冒着大雨跑出去,观众一定都觉得他要去找Annie表白了(偶像剧不都这么演吗哈哈),但是他实际上是去找那医生。

医生拒绝Annie是因为她太年轻了,Jeff也是一样啊!Jeff此前觉得这医生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可他却和自己有着一样的底线。

这里不去找Annie反而是表现了Jeff心理喜欢Annie,或者说 爱 也不为过, 爱 是想要你好,而不是拥有。

对于Annie来说,她当然是感受不到Jeff内心深处的情感,或者说她并不能理解。

最后Jeff说“I let you go”,他从来就没有和Annie有过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关系的发展,为什么会说这句话,我觉得他像是在对自己说的,他想让自己放下。

不知道电影里两人的关系会有怎样的进展,期待一下吧。

 2 ) 每个人都是孤独症患者,习惯于掩饰的人,就是长大了。

作者 神棍糊 20241019自从某人走以后,我就时不时感觉自己去了另一个平行世界(Evil毛毛时间线)。

那两年的记忆变得很模糊,我也逐渐回到我熟悉的自闭状态。

外部世界让我感到无聊和无法触碰,除了音乐和电影。

我就像失去好基友的Abed,蜷缩在梦想空间里,对生活没太大热情。

当然Abed因为太聪明和太年轻,所以他会直接掉入最黑暗时间线。

黑化Abed不想要任何人,他说,心理医生就是认为比自己有趣的人都病了,是因为健康这个词比无聊这个词好听太多。

Abed在丢骰子那一集说世界已经够混乱,我们不可以再制造出新的平行世界,所以他在最后抓住了骰子。

他和Rick一样很沉迷于平行世界的设定,而我只是在描述一种感觉,一种我们本身就在无知中不停穿梭的感觉,可能因为我时不时就有种 “我是谁我在哪”的困惑吧。

《废柴联盟/Community》第三季可以封神,每一集都做到了以小搏大。

拍摄手法越来越疯癫,感谢剧组人员没有彻底治愈自己,留下了至少一个疯子在体内搞创作。

有谁会和自诩正常的人强烈共情呢?

只有真诚的疯子才能横扫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性别不同信仰不同哇哇哇的破碎心脏。

一个没经历过不喜欢不接纳真实的自己,没经历过在脑子里进入不同的人设和自己吵架,没经历过把自己关进小黑屋铐上手铐,没经历过觉得自己被玩够了就会被丢弃的人写不出看起来像人格分裂的16集。

一个没思考过弑父的人写不出来可爱到爆炸的19集。

本来在雄竞的兄弟俩需要手牵手干翻爹,才能走出那个牢笼。

而Pierce如果没有遇见这群朋友,他怎么会有弑父的勇气呢?

如果没有这群朋友,他都不会打游戏,就像我似的。

这个游戏有塞尔达的灵气,还有剧作者的无厘头脑洞。

人类可以在游戏里给彼此留纸条,可以编写NPC,把它们的情感调到最大,和他们恋爱生子建造城堡。

新世界干翻旧世界就是靠手牵手团队合作,父权社会被历史车轮无情碾压是毫无疑问的事情。

Pierce的爹死掉后他不是在葬礼里上说死的好吗?

他哭的是当年那个企图获得父亲认同却遭来无限谩骂打压的始终没有走出来的小男孩,他才不会为他父亲哭泣。

Abed和Troy,这对好基友如此深爱着对方,但也会因为骄傲和固执带领全校人员开启闪瞎人类战争史的枕头大战。

看起来冷漠机器人的Abed记得Troy的每一个敏感点,还知道他对自己的智商极其没信心。

Troy知道Abed有多孤独,耐心的自己对对方有多重要,离开半步就怕Abed被人弄碎了。

关于权力体的暴力手段也在好几集中展现的惟妙惟肖。

它用非常诙谐的方式演绎了极权的形成,演绎了一个人如何带领着一堆被洗脑的青少年轻易地在腐败中活活把一所自由的学校改造成了集中营。

剧中有两个明显的巨婴,一个是Pierce的父亲,一个是深受权力毒害的具有典型某文化特质的Chang。

这部把我笑疯的天才剧把我弄哭了好几回。

一次是在Abed和Troy把自己的卧室让给Annie,把自己的上下床搬去客厅的时候。

他们在爱的让步中长大了。

一次是Abed不想一个人过圣诞节,他就使用各种“招数”把朋友们留下。

还有几次是Abed在小黑屋中动荡分裂的时候。

看到企图从体内分裂出一个大人照顾自己的自闭Abed我就会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有类似的长大模式,我只是共情力很强而已。

分裂的我会和体内的其他人说话,没人的时候我的双簧很大声。

我会观察模仿他人,我不开启很多沟通是因为我可以猜到对方接下来要说什么。

我内心戏特别丰富,所以笑点特别低且怪异,有时没忍住会在别人一脸正经时疯狂大笑,让人误以为我在嘲笑别人。

这个特点最明显就表现在和某人吵架中,吵到正来劲我因为对方一句话展开了丰富的联想,被脑子里的场景逗到大笑不止,然后就把某人搞得更生气了:你笑屁!

你就知道笑!

我比较幸运的地方是在我小时候我的家人并没有强迫我做个社会人。

我不用在大人面前表演节目,不用强行和陌生人打招呼,我可以对大人直呼其名,我可以没大没小。

我没有被逼着锻炼成为一个外向的,讲规矩的,成熟的人。

我没有被强行灌输很多其他小孩都有的羞耻心。

我很少会被他人话的内容冒犯到,我很多时候压根就听不出来别人在骂我,但我能感知到话中的情绪,会因为他人故意伤害我的动机而受伤。

我羞耻心刚开始明显低于其他人,所以小学老师说我自尊心低,大概就是不知廉耻的意思。

我不管怎么被罚站,被留下来抄作业,怎么被隔离出来坐冷板凳,怎么被说没出息脑子笨,都没什么反应,除了觉得累和麻烦。

直到现在,有时当人们说“不是冒犯你”的时候我仍会想,为什么这会冒犯到我呢?

我并没有觉得被冒犯呀,所以人类是会这么被冒犯到吗?

同时当人们不认为这会冒犯到我的时候会冒犯到我,比如你怎么可以说1等于2呢,还必须让我同意这个我不懂的东西,我很讨厌教训人的高高在上的完全不讲理的把自己当爹的态度。

我会瞬间被激怒,不怒也会在心里撇嘴翻白眼。

我表面上的波澜不惊隐藏的是我想去干架的翻江倒海。

因为由此及彼我会莫名其妙冒犯到别人,虽然我根本就没有这个动机。

继而由于这个冒犯到他人的结果会让我觉得自己是个坏人,是一个冷漠的让别人按照我的方法行事的自私控制狂。

二十多岁的我在听到别人说自己自私的时候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在让别人将就自己,围着自己转。

在没有掀翻父母文化前我对自己的认知严重失调,总觉得自己欠这个世界的,就到现在我都偶尔还有这个感觉。

我和Abed一样,感觉自己和外界严重不适应的时候就会去小黑屋。

我想如果我那么坏,那我就把自己锁起来好了。

那个小孩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不想成为任何人的累赘,不想自己不合时宜的表达被别人嫌弃,也不想自己无法理解他人的冷漠伤害到他人。

我既不想让别人因为自己不开心,也不想让自己因为别人感到束缚,所以我会远离人群。

为什么我有那么多奇怪的想法,因为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这些事情做。

我不懂很多人类懂的事情,也不想去懂,我只钻研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沉浸在自己的梦里,自己的幻想里,自己喜欢的作品里。

我建造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并且很喜欢这个世界。

在我的世界里我就是自由的王,我是我自己的玩具。

我羡慕旺达(最喜欢的漫威角色就是旺达)可以使用魔法调动所有相关的人和事给自己搭建城堡。

我想如果我是旺达,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让梦境变成现实,你就是我的记忆,我管你真不真实,我就不和你说再见。

残忍又怎么样,愚蠢又怎么样。

我好小就写过,你们所有人都被我用来剪裁拼接组建我的梦。

我一直说自己不会爱,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认为我的爱很空洞,不够踏实,它是为了城堡服务的,不是为了我爱的那个具体的人服务的。

我本来不恨自己,只是慢慢的在成长过程中,强迫自己长成大人的样子,一个会讨厌自己,害怕自己,羞耻自己的分裂人。

然后我就变成了一个会在答辩时因为几句步步紧逼的否定而崩溃大哭,一边羞耻自己的大哭一边哭到停不下来。

再回头看那个手足无措的受伤的自己,我想去捏捏她的手,陪着她哭。

我要把哭声放大,至少不会去强行捂住她的嘴。

我一直都试图分裂出一个社会人自己,实行社会人功能,让他人放心的同时不拖累他人,可以照顾真正的自己,养活真正的自己,像《人生切割术/Severance》里那样。

我没有给这个人装心脏,也没有装感受,它是一个被我当作工具的可怜人。

身心分离后小野兽也相当于被关了起来。

被锁起来的她会拳打脚踢,她会超级愤怒,会冒出很多黑暗的毁灭欲望。

虽说听起来很不健康,但已经是曾经的我能想出来最健康的方法了。

因为自闭我世界里的人很少,我记性好,因为数量非常有限。

我很多时候都宁愿一个人玩,虽然我确实会感到孤独。

有个我始终都感觉自己像一个玩具,是一个人们玩腻了就会丢掉的玩具,并且为这种被遗弃恐惧感到羞耻。

我认为这种恐惧让我看起来不独立,不强大,这是不被社会允许的。

我一直像Abed一样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自己有病,自己坏了。

但后来我想每个人都有病,世界上明明就有很多很多我这样的人。

进一步来说一切都像我在《不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完全不一样的人,是个体整合以及人类统一的起点》里写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这样的碎片,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我不想让我这个小小的碎片躲起来了。

我要把这片碎片里所有的碎片展现出来。

Abed有什么病?

他有不接纳自己的病。

所有人类都有这个病。

对于有太多格格不入的人来说这个病会更严重。

健康无我是建立在健康自我的基础上的,就像无私的基础是自私。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心理健康,那就是人可以做自己而不用羞耻的健康。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心理学,就是儿童心理学。

否则,所有人都是被异化被隔绝的,不可能不割裂,不冲突,不战争。

我现在对自己抽离出人类的自闭状态一点异议都没有了。

我也不需要对生活保持某种热情,我的思考也是我的生活。

组织语言时我在一个封闭的壳子里,这个封闭的壳子保证我能不受外界影响独立发声。

如果谁想来刺穿这个壳子,想来控制这个壳子里的人,必然会遭到一股冷空气。

传播是我的目的没错,可是我不会为了这个目的降低我看重的质量,也不会说一些我自己都不相信的话。

时不时厌蠢的刻薄并不温柔的我对语言质量要求很高。

我有时感觉人类的语言在随着思想退化而退化,流行文化里越来越多让人智力受损的猪食词汇。

我不为平庸妥协,每个人都有一个执拗面。

我的执拗是不拘于表达形式下的真诚。

我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擅长和专注,才让人类百花齐放。

是每个人的执拗,才让世界更美好。

而也是因为有了这群爱上对方就爱上了对方神经病的人,这个乌托邦社区大学,才让我时不时燃起对人类的希望。

文章合集:爱和亲密糊糊是谁bpd专辑写给infp重塑自己亲子及教育人格障碍读书看剧笔记联系咨询(发于公众号 神棍糊的小海滩)

 3 ) 人物设定的崩塌和编剧的心灵之旅

最初Jeff可以说是编剧的理想化表现,从第一季的“完美”领导者,到第三季的虚荣花花公子,可以说是从理想走向真实;而编剧自我认识的过程中,主线“操纵者”的位置变成了Abed,这在第一季黑帮的暗示尤其明显,Abed做的一切是为了接近理想化的Jeff。

而Abed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接住了这个位置,而且有过之无不及。

我想编剧最早设置这个形象可以说是潜意识作用的结果,是内心深处对于自己没看到或者不愿接受的角落的外显。

而之后Abed的神话,不过是更换了自恋倾向的理想化代言人而已。

和Jeff的完美形象慢慢瓦解相对应,Britta的设定也从第一季的近乎完美的现代女性形象崩坏到脑残愤青,摔得更惨;和很多人因此把眼光转移到Annie身上不同,我觉得Annie的设定因为初期设定的脑残萝莉形象,并没有真的接住女性主线的担子,只是性感化和萌化了。

这样的角色虽然在现在的东方也许受欢迎,但显然并不符合现代文化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上说,编剧的中二情结带着人设跑偏的盲目,以至于男性视角明显,女性角色设定从最初进步正向的设定(这其实是最早打动我的地方)褪化为早期影视设定的固化陪衬角色。

除了女性主线很完善的剧(比如老甜甜)以外,我也喜欢看一些本来就没有女性主线的剧(比如L&O前四季),作为异性恋倾向的肤浅欲女,各种有魅力的男性绝对喜闻乐见。

但半路丢掉女性主线就让人不舒服了。

这部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编剧的自我发现的心灵之旅,而到第二三季,编剧已经从对内心深处的创伤人格Abed的回避,成长的到直面,而开始回避自己多年经营追求的社会化人格Jeff,不知道将来能不能接受再成熟的整合。

而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对女性的认同上也从成熟风转到萝莉风。

实际上最初每个人都是编剧人格的拆分,而当编剧开始关注创伤人格否认其他人格的时候,就开始了灵魂上的流动,以至于人格集中到了Abed身上,其他人物则变成了僵化架空的傀儡。

作为同样的电视儿童和自闭倾向者,可以说是能理解编剧的人,或者说有相当高共鸣的人;Abed剧荒时崩溃的状况,我想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的。

而把虚拟人物作为感情寄托的人,往往对人设比情节更加看重。

所以这样的几乎是换血式变动,顶着同样躯壳的不同灵魂,确实影响了我看剧的感受,即使神级的剧情和架构也难以掩饰这个硬伤了。

 4 ) 我不是因为你有病而爱你,只是因为爱你,所以爱上了你的病。

作者 神棍糊 20241013人类发明的所有概念都会变成至高无上的标签,主义,理念,宗教。

存在本身一直在被各种高于个体的定义强奸。

追寻抽象大于具体的人们其实很狂热无理性,但往往又正是同一批人想不通人类为何如此狂热无理性。

看透这一切的不然就不予配合不予理会,不然就利用这一点来牵着他人鼻子走。

当人变成了单纯理念的集合,人就变成了大机器的工具。

比如如果你恋爱是为了成家合伙打怪养老,为了被爱,为了不一个人,哪怕只是为了变成更好的人,并且在追寻此目标的过程中从没有意外发生,你也不允许意外发生,那你的爱人就是实现你理念的工具。

两个一拍即合的人,往往只是对方的工具。

而工具并不存在唯一性,只存在好用性。

好用性没有一世,只有一时,所以人们会分分合合。

我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并没有在嘲讽人类找工具。

我只是在指出人作为工具的普遍性,以及,人们可以不用为工具的更迭太想不开。

如果你把爱情友情这些理念捧上神坛,想找一个人来符合心中定义的完美爱情,定义的高山流水,其他所有不符合你画出的框框的人都无法成为意外,那你也只是在玩自己的游戏。

你在为爱而爱。

如果体验本身更重要(二十年前有个说法叫做爱上爱情?

),那也就没必要太强求体验由谁带来,除非纠结“是谁”这个问题又带给自己另一层内心深处渴望的体验。

不过如果你把意外这个理念钉在脑子里,活着就是为了刺激,为了偶然,为了挑战,为了重塑,那意外就成为了你的新宗教,你还是没有走出信徒的怪圈。

哪怕是把爱当成信念的人们,你们得知道,允许自己不去爱,随着心流动,才没有违背爱的本质,才尊重了存在本身。

爱是可以不爱,亲密是可以不亲密,接纳自己是接纳那个不接纳自己的自己,这些我的神棍语言,都是一个意思。

它们都是在说,如果你把某个信念当做目标,并只为了这个目标服务,不允许自己出轨,那你就一定会出轨,并且出的很懵逼。

只找健康人恋爱,和只找神经病恋爱,是同一种行为。

前者以为后者是在被创伤吸引吗?

其实前者也并没有不在为创伤吸引。

很多强调自律正常的健康人只是得了健康病。

我为神经病写文章,不是因为神经病是什么正确,而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太多不公的对待。

话说回来,谁又不是神经病?

哪个个体从小就有被看见被尊重的待遇?

谁不在广泛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中?

这就是人类一直以来的局限性。

心理健康如果不建立在尊重存在本身上,那它本就是布满创伤的人类发明出的进一步工具化自己为了让自己适应大众定义出的正确的东西。

工具肯定都有用,但要看是对于什么有用,如果本末倒置了,它会不会从有用变为破坏?

与其去严格分类,不如把人人都看成是有病的健康人,或者健康的神经病。

我们都是平凡渺小却又伟大特别的存在。

人们都在心里问,如果你看穿了我黑暗不堪的一面,你还会不会继续爱我?

人类羞耻于自己和外界秩序不符合的那一面,并渴望这一面被这个世界接纳。

而我一直在请人们进一步问自己的问题是,如果我看穿了你黑暗不堪的那一面,我还会不会继续爱你?

自己对他人的爱是不是无条件?

只有看透了自己才能看透他人。

此刻我想再进一步发问,如果我们看穿了对方光明温暖的那一面,我们还会继续爱对方吗?

人类是对痛苦上瘾的,这点人人都知道。

人类最恐惧的是爱,不是恶,也不是隔绝。

人类很多伟大的艺术作品,都基于痛苦。

哪怕这个创作者本身并没有那么痛苦,解读者也会加上自己的痛苦滤镜。

人人都痛苦,这并没有什么,我也一直在写痛苦让人觉醒。

痛到极致,人就醒了。

但就像觉醒这件事无法被当作至高无上的目标一样,痛苦也不能。

任何事物在成为理念的那一刻就被消解掉了它本身的纯粹。

痛苦只是一种精神食粮,人可以靠调节辣椒的辣度来调节痛度。

如果痛苦成为了正确,如果痛苦成为了衡量一个人觉醒与否大师与否的标准,那我就要引出《废柴联盟/Community》里的一句话:The pain of not having enough pain is still pain,不够痛仍是一种痛。

我们可以借此消解掉痛苦的神圣性,消解掉所有强迫出的单一严肃。

大多数人的痛苦本身来自于无法顺应主流,来自于为了适应他人要装出很多不属于自己本来的样子,来自于在连接中不得已去承担他人的经历,来自于心有时候需要向脑子妥协,来自于没有准备好的失去。

而任何事都可以被喜欢跟风的人类变成主流,体会不到人类某种集体之痛的人又会有种被隔绝在外的痛。

我们表演,我们焦虑,我们逃避,我们言不由衷,我们由此滋生出很多痛苦,这是生而为人的代价。

作为人,我们不用去抵抗这个代价,但也不用再制造多一点痛苦出来就为了让这个物种看起来更像不知道谁定义的人。

我这里要推荐天马行空莫名其妙的《废柴联盟/Community》。

在这个黑暗的,无力的,无趣的,死板的年代,人们更需要光明的,漫天飞舞的,无厘头的浪漫。

我们都是神经病,我们都不完美,我们要在一起。

这种浪漫里有我最喜欢的看见存在本身,接纳存在本身。

它在传达,我们可以在不改变的糟糕中相爱,仅仅因为你是你,我是我。

什么是有毒关系,这里面的小团体就是有毒团体。

所有的正确和应该都在有毒关系中烟消云散。

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年龄段的人在一起互相嫉妒,互相咒骂,互相伤害,纠缠成了大麻球。

可是人与人之间本就是这样,讨厌你仍然要选择你。

释放不出攻击性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动态全面的关系,只有摧毁中才有重建的可能不是吗?

团体中唯一发育严重错乱的属于孤独症谱系的分辨不了人类情感的听不懂人类话中话的机器人Abed是最正常的人类。

这里的正常是指,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私欲去伤害他人,他也很难被他人伤害到。

他只能靠观察和模仿习得人类习性,尽管如此,他还是一堆不合时宜的机械表达,以及热爱各种流行文化到不掩饰的疯狂。

他情商为零,所以他是一群有爱疯子的团宠;因为人对人会有戒心,而对非人不会有。

一群疯子在不断适应他人的冲突中长大。

在我眼中,他们每个人都在说,我不是因为你有病爱上你,但是因为爱上你,所以爱上了你的病。

这是一座考不起正经大学的人才去的破学校。

院长拍学校那一集把铁石心肠的我看哭了。

他说他以为他比这座学校好。

毕竟自己是正经大学出来的人,做这个工作绰绰有余。

可是慢慢他发现,学校很好,是自己不够好,是自己不够格当院长。

这座神经病学校接纳了自己,可是自己却没有接纳这座学校。

院长羞耻与自己的高高在上,羞耻与不够好的自己还想让学校变好,看得我眼泪吧唧吧唧。

我们每个人都在羞耻自己的存在,羞耻自己的不完美。

不管表面上再嚣张再不可一世的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一部分。

人们需要一个地方接纳自己这样不完美的存在。

我写过,每当我说你有潜力的时候我都有犹豫,因为这就好像是在说,你还不够好。

人们只会对不够好的人和事说,你还有潜力。

你还不够好。

你需要改变。

你还不够好。

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类是很容易受伤的,只是不知道自己受伤了。

我就很想和人们说,你已经够好了,你已经尽力去做了那个小小的你能做到的一切。

也许你没有释放出你的所有潜能,我们所有人都没有,那又怎么样呢?

自私邪恶的,自卑懦弱的,目空一切的,低入尘埃的,混乱矛盾的你难道就因为此认定自己无法被爱吗?

你知道你在琢磨自己够不够好的时候,世界并不关心。

你在老师,家长,老板,社会给你布置的任务中走火入魔,但其实只有你自己在看自己,没有别人。

既然你可以为了别人的一句话赴汤蹈火,为什么不可以为了自己的一句话浴火重生?

如果你非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那可不可以摆一架可以被自己随意摆弄的时而亲切时而陌生的摄像机在身边?

就像我一直认为纪录片里的那个镜头一直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左右故事走向,放在人类日常生活里,那我们的眼光就是可以决定故事的走向。

因为镜头,或者说眼光的存在,让人们更强的意识到自己是怎样的存在。

如果人摆脱不了自我意识,那可不可以给自己造一双温柔一些的眼睛?

察觉人类的口是心非(包括自己),按照温柔的心去提取他人的温柔,那世界就是温柔的。

不让世俗的眼光追随自己,而是让自己想成为的人的眼光追随自己。

用看陌生人的眼光去看待自己这个渺小平凡会犯错会一蹶不振的人类,是不是世界就会温柔一点?

妈妈常说我们一家人都是神经病。

在她眼中,别人都没有这么多痛苦。

我一直告诉她,其实家家都是神经病组成的,人类的悲欢在暗地里相通,哪怕无法感同身受对方。

而我们这么一家在她看来格外神经病格外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人,只是更疯狂没那么压抑而已(我朋友们说的更有血性)。

我就很喜欢自己的神经病家庭,批判归批判,让我再投一万遍胎我还是要投到这里。

我甚至想,是不是我在天上主动选择了我的家,是不是我在宇宙里主动选择了疯癫人类所处的地球,所以我有这么多心疼和不舍的眼泪。

我那么喜欢消解定义,肢解主义,那么喜欢批判,纯属一个个人爱好,只是也许这个行为无意间帮助人类裸露出了火红小心心,让人们看见了内心中被束缚的太阳。

这才是,你其实只要做你自己,就够了。

是你觉得做自己严重不够,特别错误,才让自己疯了。

可是虽然你疯了,如果我已经在亲近中爱上了你,那你的病也是你的一部分,我会在嫌弃咒骂中照单全收。

甚至到最后,你的病,病的你,变成了一个独立于你之外的可爱小人也说不一定。

我们每个人都是某个人的唯一,生命的有限带来了爱的无限。

是人的唯一性,让人可以心甘情愿的去做螺丝钉,让人可以妥协掉自己为了某个更大的理念服务,比如群星聚在一起骂骂咧咧录制《we are the world》的那个1984年的夜晚。

只有承认个体性,才能带来革新优化的不再压迫人的大机器,可是愚蠢人类在拼命追求功利和效率的过程中越走越远,反而彻底丢掉了功利和效率。

同样,人类的分裂也许正是因为太不想分裂,以至于完全忽略掉了个体性,才造成了如今四分五裂的局面。

 5 ) 【废柴联盟】----Greendale社区大学招老师授课!

另外,废柴联盟里的西班牙语学习小组招人!

http://www.douban.com/group/Greendale/

 6 ) britta 我的痛

终于把第三季补完,本来在第二季的时候就有些想要放弃,因为第一季简直就是神剧,无与伦比啊,不过细细一想这也是正常的。

所有人在认识的最初感觉总是美好的,那种新鲜感会持续很久,第一季我好喜欢britta,可是正如第三季里,jeffry所说,最初见面你要比我聪明一样,我很奇怪怎么britta从一名飒爽御姐变成了一个花痴了。

现实就是这样么?

想起了一个妹子,最开始见的时候,感觉就想britta一样,可是后来对妹子的印象越来越差,britta其实也是一个偏执的人,其实她比annie还要单纯,可是annie在迷失中渐渐前行,而britta却越走越远,我不反对bt恋,只是有些留恋最初的britta

 7 ) Greendale不是疯人院

第三季中我看的最后一集是e21,学习小组拯救DEAN。

e22在之前看过了,觉得作为收尾有点仓促。

community是唯一一部我看完之后可以把故事纲要写在标题里的美剧。

它没有狗血的感情线,只有有一搭没一搭的暧昧,好像编剧想起来就写一笔似的,无足轻重。

重点是剧情线,充满各种疯狂的想法。

18+19+21三集是典型代表。

先是学生不愿意暑假上生物课,闹学潮,变成暴动,然后神经病保安主管Mr. Chang趁乱把Dean关起来,以一个赝品取而代之。

开除了学习小组7人。

开除之后,abed怀疑现在的dean是个冒牌货,但是没人相信。

Chang派出一个心理医生强行给abed治疗,试图说服小组成员,greendale这所社区大学根本不存在,他们前三年是在一家名为greendale的疯人院度过的。

大家先是被骗,然后醒悟,抓到心理医生了解了Chang的阴谋。

而Chang正用高压手段统治学校,搞了一大堆小孩做安保和马仔(交换条件是大学学分),而董事会的两个人糊里糊涂,也不问世事。

警察称没有证据不愿介入。

小组7人只得靠周密部署拯救dean,当然最后失败了。

改依靠无所不在的空调学院。

(空调学院在其中因严密的组织和章程,颇像一个邪教)这样复杂的剧情我之前从来没有从20m的情景喜剧里看到。

回想friends,我基本上记不得每集都有什么情节了,这样拉拉扯扯以成员关系展现为主的剧集当年竟然还看了好几季!

community当然也有这样的episode,开始的时候为了介绍人员特点和彼此关系,搞了不少现在看来食之无味的鸡肋,但从第二季开始,几乎每一集都有疯狂的故事,和煞有介事的宏大。

这个剧集的特点就是足够疯狂,天马行空。

编导真的把greendale当做了一个疯疯癫癫独一无二的社区大学,进行各种实验。

穿着各种戏装的dean, 总想一统江湖的Chang。

所有人物的性格特质都被放大到极致,然后出现各种戏仿影视作品的片段。

低俗小说、和安德烈晚餐,死亡诗社;把丢了一支笔,变成互扒衣服的大搜查;把枕头城堡和毯子城堡的争夺,拍成战争纪录片。

这里没有常规。

一个正常的学校里没有人会研习假死的科学,然后死给你看!

任何常规的故事都可以被放大演绎,在geek和nerd的头中脑补出动画版本、游戏版本、角色扮演版本。

所以说community是真正的神剧,一部足够神经病的剧集。

但Greendale不是疯人院,因为有人愿意陪你一起疯。

 8 ) 第三季SUCKS!!!!!!

第三季真烂啊 谁能告诉我 第三季是换编剧了吗 一点都不好笑 强扭笑点 每个人都像变态 怪胎 极品 什么烂玩意 真是悲催透了 要我放弃一部剧了吗 真失望啊 我看这剧要是还不换编剧 第三季就完结吧 别浪费大家时间了

 9 ) 《废柴联盟》第三季完结三联播与在注射室笑到我脸都抽了

一度以为是我打吊针打太嗨,我妈也说整个注射室就我在那笑嘴都歪了。

这两天在干嘛……重感冒专注打针吃药48小时,第一天闷的我直想拔了针头尖叫着往外奔。

因为差点被我妈加大药量放倒,又高烧抽筋,医生特意叮嘱我的点滴要慢慢慢,生生吊了6个小时,第一天比较严重,看着比我后来的都潇洒打完针走了,就我在那睡又睡不着,各种扭曲,也的确是没精神、痛苦,要我看书看电视什么的肯定也看不进去了。

(生病真不是好受的,大家要注意健康健康健康将抗……………………)第二天去打针还是要很慢,但是有精神多了也做好了准备,手提电脑和书都带了,结果书白提,还是没瞄。

打吊针全程就看了《废柴联盟》(community)第三季完结三集连播(反复慢慢看)。

笑不能自持。

隔壁躺椅上小哥面色蜡黄对着他的苹果戳戳戳。

第三季20集有《制毒师》(绝命毒师Breaking Bad)里的炸鸡叔耶(泪飚!!

)看到炸鸡叔的那一刻完完全全被治愈了!!

完全没有想到在点滴室里看废柴联盟季终会看到炸、鸡、叔耶记得制毒师里炸鸡叔被老白炸死(好拗口)那一幕真是超级沮丧的,死老白(老白:我是主角哎)还我炸鸡叔来小Jesse要跟着炸鸡叔才幸福啊杏糊炸鸡叔在废柴里客串的是老皮的同父异母兄弟,灭杀“嬉皮僵尸”(||||||)风采依旧而后在20集的红白机游戏中他们进入到村子,混战中奶牛是谁打死的这个我反复看也没看到(不是安妮的乱箭就是炸鸡叔的龟波应该)连奶牛都四脚朝天了哎,然后两只乌蝇绕着飞这样囧21集救公主(咳,是救光头异装癖校长)在恶搞那个电影一眼就看出来的,《11罗汉》(Ocean's Eleven)啊!!

姐夫cos的那个“摇滚魔术师”- -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魔术师,那头型打扮一摸样的(不过姐夫版的更露肉些)记得深圳台还是中央12来着,有译制的,这个街头魔术节目

 10 ) 我为什么看废柴?

Why do I watch Community?The writing is genius!To meet funny people!With three kids at home you better believe every funny moment counts!I love my time here I laughed like crazy!So why should you... why should you... why should you watch Community?Community is the best show in the entire world!Go Community Go Community Go!!!! ——引用豆瓣里某位网友的话,改编自S03E08的台词废柴之所以“神”,“神”在与普通喜剧保持着一段神秘、遥远又美好的距离。

我不想再提废柴每一集的搞笑包袱,每一集的电影致敬,每一集的拍摄手法,这些东西有多么多么给力。

这些东西都是表面的形式。

真正让我们称之为“神剧”的,是那搞笑背后的精彩创意,是那致敬背后的对电影的深切热爱,是那手法背后编剧们对这部剧的严谨认真,良苦用心。

这才是让废柴真正成为“神剧”的原因。

其实作为三年的废柴迷,我一路见证了废柴的成长。

从第一季开始,废柴带给我的就不仅是欢乐,还有那笑过之后的些许无奈和感动。

这些珍贵的感情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印记,挥之不去。

从第三季停播后,一直到现在季终等待第四季的间隔,我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废柴,越来越多的人为废柴冒泡,打分,宣传six seasons and a movie,我的内心真的有说不出来的感动和骄傲。

这也是我写这篇评论的原动力。

也许将来不会再有废柴,也许我们永远也看不到six seasons and a movie,但是那些废柴带给我们的欢乐、泪水与感动,永远都不会离我们而去。

一切都不会过去。

废柴永远都在那里,静静地完成它作为一部神剧的使命。

《废柴联盟第三季》短评

喜欢这部剧的同时也非常清楚为什么废柴的收视一直不高,而对比起第一季甚至第二季,人物性格的扭曲关系的混乱也让我有点小失望。不期待6季一电影了,staff们玩的开心就好。

8分钟前
  • 力荐

chang的戏份越来越多了!subway的广告太多了!!不过依然是神剧!!我最爱的美剧!!这一季有太多集都绝赞!!!最后几集的战斗力超猛!!!结尾的信息量也太大了!!!虽然换了编剧但还是很期待第四季!!!

10分钟前
  • 小肚子✨
  • 力荐

这一季下降太多了,不过最后几集又把水平拉回来了。尤其是电玩那集,碉堡了!

15分钟前
  • 安非
  • 还行

世界不同角落

18分钟前
  • green fish
  • 较差

三季过去看到不到人物的进展,主要还是在堆凑流行文化的梗,首集形成排挤Todd的小团体的嘴脸之丑恶掩盖掉喜剧的俏皮。对唯一的亚裔形象Ben大失所望,从头到尾没有通人性的一面,本以为会从单一的“sociopath”进化到又爱又恨的团体一员,但是在编剧自我沉溺的刻板印象中无法自拔——智障的编剧大概从未想到过,现实中跟他一样智障的人是会真的把喜剧的嘲讽当真来揶揄的。

21分钟前
  • 守望
  • 较差

看到后来最好的基友最好的朋友都闹翻 弃剧

23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娘炮院长越来越烦人了

27分钟前
  • Apocrypha
  • 力荐

完17 ,弃

32分钟前
  • 已注销
  • 还行

最后几集水准还是很高的,很欢乐。。。最好玩的还是Dean。。。

33分钟前
  • terf
  • 推荐

313

34分钟前
  • 亿年球童
  • 还行

神剧继续!

36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啊哈!six seasons and a movie!

38分钟前
  • sheeparker
  • 力荐

杰夫一点也不酷了 特别是第一季 太挫了

39分钟前
  • 尧尧
  • 推荐

神剧!

42分钟前
  • SilentTyler
  • 力荐

第1集就2001太空漫游呀,第4集7条时间线(平行空间)好赞呀,第5集万圣节鬼故事,第8集拍摄宣传片-套拍纪录片,第13、14集在阴谋家的挑唆下的枕头-毯子大战很有南北战争范,第16集的幻梦空间的人格场景转换讨论了我与他人等自反性问题,第17集法律剧,第19集到22集都非常精彩,不容错过。

45分钟前
  • xīn
  • 力荐

难道整季的亮点不是Dean对Jeff赤裸裸的示爱么?!千万不要烂尾好么!Jeff请把妖孽Dean收服好么!

48分钟前
  • 酚酞
  • 推荐

延续有趣

51分钟前
  • 朱偉麒
  • 还行

好看啊!千万挺住啊!

52分钟前
  • 苏苏
  • 力荐

第二季简直是创意的大爆发,第三季似乎在那个层次上有些难以为继了,貌似美国的观众也是同感,收视下降也在情理之中。

54分钟前
  • 庄心
  • 还行

好看死了 真心比生活大爆炸好看!!!

55分钟前
  • Weltschmerz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