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7
路边炸弹爆炸,把美军士兵炸的血肉模糊,这让其他美军异常愤怒,失去理智而大开杀戒、滥杀无辜,美军泄愤的做法固然可恶而不可饶恕,反过来说看到有人在路边埋炸弹也知道危险降临,除了报告村长,劝说已经怀孕的媳妇去亲戚家避风头,大难临头居然再无作为,领着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等死。
发现妻子不见了,冲动的跑出去大呼小叫,引来美军当活靶子射杀,更是愚蠢至极。
伊拉克男人咋那么木讷?
是相信美军是仁义之师,不会滥杀无辜?
那可就是上吊拴脚脖子,记错地方了。
路边炸弹爆炸后,不远处一辆白色轿车里面五个男人居然一动不动的呆在车里,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劲头,可能还庆幸选了个第一排,岂不知屎壳郎拴在鞭梢上,光知道腾云驾雾,不知道死在眼前。
疯狂的美军像抓小鸡一样把他们从车里拎出来一个个的毙了,成了的替罪羊。
伊拉克男人真的很愚钝。
至于火上浇油在自家院子里向美军胡乱开枪射击就更是引火烧身的脑残行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我非常希望焦国标先生能看到这个电影,因为当初美国入侵伊拉克时,他写过赞歌。
说正义的美国士兵为伊拉克人民带去自由,民主,幸福。
我很想知道焦国标先生看完这个电影后会写一首什么样的赞歌,去歌颂他心目中的英雄――美国大兵。
但是我从这个电影中看到了南京大屠杀,看到了美国人和日本人一样,烂杀无辜。
日本人是以圣战,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的名义来屠杀中国人,亚洲人;美国人是以反恐,建立所谓的“民主,自由”的伊拉克的名义来屠杀伊拉克人。
如果焦国标先生在1937年的话,会为这些日本士兵写一首什么样的赞歌呢?
不得不承认美国的电影业发达。
当初越战进行的时候,美国没多少反映越战的电影,都是在战后出现的。
而现在,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当伊拉克战争还在进行的时候,美国的电影就推出一部又一部相关的战争电影,感觉就像赶上了直播一样。
看到美国人在伊拉克的国土上设岗设哨,对伊拉克人搜房搜身,我仿佛看到了二战时日本人在中国的所作所为。
我觉得这是一个国家及其人民最大的耻辱:生活在自己的国家的人却要被侵略者勒令下跪,进行搜身。
当Ramirez看到自己的战友被杀时,进行报复;却没有想过,如果他们不去占领屠杀别国的人民,人家活得好端端的,根本不会去杀他的战友;而正是因为他们占领屠杀了伊拉克人,所以伊拉克人才会反抗。
Ramirez更应该想想,真正杀害他战友的凶手是谁,而不是出于泄愤而烂杀无辜。
看完这个电影,心中只想:这样的事千万别发生在我身上。
附:致美国兵 作者:焦国标 伊拉克战争的第二天, 战场卷来沙尘暴。
前线出现胶着状态, 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焦!
伊拉克的沙漠风搅天撼地, 你背负着小山一样的军包, 趔趔趄趄,顶着沙幕前行, 你知道我有多么心疼!
伊拉克沙漠盘亘无际, 沙梁上,你从镜头远处跋涉而来。
恶人和恶人的朋友诬你是入侵者, 对的,你的确是“入侵者”, 迷彩装的你, 是万古死寂荒漠里第一株先锋植物, 是万里无垠沙海里第一抹绿色希冀。
阿拉伯沙漠里, 骆驼就是轻舟。
阿拉伯文化里, 骆驼是最受爱戴的生灵。
如果这个古老民族还有救, 那就从心底把骆驼置换成, 伊拉克沙漠里行军跋涉的美国兵。
于今几乎所有国家的青年, 都不再蒙受跨国征伐之苦。
美国号称是孩子的天堂, 天堂里的孩子却在代全球的同龄人, 从军远行,自陷地狱,与战邪恶。
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先生说: “战斧”巡航导弹带不来民主。
我说这要看什么时代: 给法国带来民主的是攻克巴士底狱的炮火, 给英国带来民主的是英王查理的断头台, 给美国带来民主的是来克星屯的枪声, 时代在前进,伊拉克的民主, 只有靠“战斧”巡航导弹呼啸携来。
你的笨重的军靴, 跋涉在伊拉克沙漠的地平线, 那是人类文明的走向。
如果你倒下了, 人类将失去正义的脊梁。
如果你的国家跨掉了, 人类将回到中世纪的蛮荒。
丑陋的嘴脸在电视屏幕里评点战争, 实乃一帮号称专家的巫婆神汉胡批乱侃。
彻底的陈词滥调,全心全意的愚民, 是我逃不脱的声音聒噪。
我的心遥向伊拉克战场千百次呼喊: “向我开炮!
向我开炮!
” 美国兵, 请允许我喊你一声“brother!
” 如果招募志愿者, 请你第一时间通知我!
假如有来生, 当兵只当美国兵。
假如今生注定死于战火, 就作美国精确制导炸弹下的亡灵。
写于伊拉克战争第十五天,2003年4月5日 补:如果焦先生有时间,应该看看《标准流程》,这简直是为焦先生度身定做的。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tit for tat——《圣经》关于911已经有太多的声音说了太多的话在这里我这个浅薄的孩子就不再罗嗦什么我只是想说大家都在一个地球都一样是人为什么总要流血总要有杀戮?
因为曾经的血人们互相仇视就要再让彼此继续流血?
用新的血来冲刷已经干涸的血渍?
难道和平就那么轻?
难道仇恨就这么重?
——转自西祠·蓝羽飘落
或许还有些暗自的窃喜,庆幸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且远离战争的国度。
我震撼于片中关于战争原罪的交谈也提醒我们,这场战争已经持续了整整5年,并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还会持续下去,还有有更多的此类事件发生在遥远的伊拉克。
比较国内的报道,美国的独立制片人简直可以以“神”来形容了。
没有他们,我们用什么来了解这场战争中真实发生、正在发生的真相。
the truth,看来不光是我们这些旁观者在追求的,恐怕当事人也在苦苦追求。
战争让活人变成魔鬼。
几乎是瞬间的,以牙还牙,以血还血,一切都发生的那么自然,宛如一场春梦。
太快了,你简直来不及去想他是否正确。
他就是那么发生了,瞬间的屠杀,一具具无辜者的尸体,谁来辨别对或错,正义与公平.......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片尾的情节,我一直觉得,充满了讽刺的意味。
就这个评价,比《黑鹰坠落》差远了,看里面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战术素养比93年在摩加迪沙的时候逊色一截。
如果是当反思类的电影又显得很单薄,缺乏让人思考的深度。
靠拍摄手法这样的噱头成不了大器。
难以置信的影片,以及难以置信的事件。
哈迪塞之战,莫大的悲哀。
不知道英国为什么要为盟国美利坚拍摄这样一部电影,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看完这部电影后也不会有中国人内心的复杂。
时隔68年,刺身裸体的枪火和杀戮从南京来来到哈迪塞,真理和真相如丧命枪口之下的冤魂慷慨低调的随硝烟隐匿,犹如士兵必须身着迷彩,战争毫无羞耻的退去外衣等待着粉饰和装扮。
同是采用了纪录片的的拍摄手法,晃动的镜头,间或虚化的影像,不求章法的构图,让人想到陆川的《南京!
南京!
》,但这次而是发生在千里之外的哈迪塞。
影片让我见识了什么是高精尖的现代化作战武器—监视屏幕锁定潜在埋放炸弹的危险目标(扛着锄头的伊拉克平民),高度的警惕和防范作战思想(立即决定清除目标),迅速的定位与制导技术(仅需从5开始倒计时即锁定并实施精确打击),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人已经把真实的战争过程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进行演绎—典型的FPS。
也许这个原因,对于可以如此轻松捏死蚂蚁一样清除一个伊拉克恐怖分子的美国来说失去任何一个美国士兵的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要以眼还眼、血债血偿,射杀24名平民作为感情的释放点,以此告慰战友的亡灵。
影片拍摄的过于真实,仿佛是一场电视直播。
色调也和入围奥斯卡的《拆弹部队》完全一样,而后者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塑造了男一号威尔一个默默奉献、机智勇敢、是为己任,扎身美驻伊维和部队的一名共产党员形象,而《哈迪塞之战》试图以客观的方式展现真实的战争,没有故意丑化美国,也没有故意丑化伊拉克。
再次试问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促进和平?
没有,肯定没有,如果伊拉克人以及阿拉伯人,甚至阿富汗人只要能够从BT上下载到这部影片,这绝对是一支吹响的为同胞报仇的战斗号角、一张所谓恐怖分子招兵买马的宣传册、一份警告美军处境越将危险的通知单。
作为有着同样民族同胞被屠杀史的中国人,不可避免的通过这部影片产生对伊拉克人民的同情,如果我现在作为一名伊拉克的良民,对于这样的现实,以及美国意图赋予的和平情愿不要。
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要拍摄这样一部影片,并且还要穿插下士Ramirez对抱着被枪杀丈夫尸体的伊拉克妇女伸手表示同情,还有影片结束前的一段真情告白。
无聊的编剧和导演,难道是担心别人说本片只有暴力屠杀没文化,或者美国观众不买账,在只给美国大兵穿上丁字裤后,为了补救又给它镶了一圈蕾丝边,结果只能让他更加丑陋。
我都不知道该给本片打几颗星,因为根本无法确定本片的意义,给我的理解只有一个—这样的和平情愿不要。
我承认我偏激了。
美国一向自诩正义,但是对于面对其中明显不正义的片段,敢于反思才会让人心悦诚服,敢于反思的国家才会进步,本片据真实故事改编,基本能客观反映那一段故事而几乎未带或者很少带倾向性。
对比军国主义时代日本无所不能且掩盖一切的军部,今日这全世界最强力国家的最强力部门也无法阻止国内民众的反战或者反思。
哪场战争不是政治野心家的阴谋?!
哪场战争又不是打着“自由”的旗号?!
哪场战争不是平民死的最多?!
靠,人啊,就是他妈人家当权者的玩偶!
就影片本身来说,拍摄的概念和技巧不是国内能够模仿的哦,确实是出自“大家”之手,非常的真实,让你觉得是在现场直播,让你身如其境,让你不自觉的被震撼了!
据介绍,影片是根据真实的故事改编,看完觉得拍得也还是很客观的,没有故意丑化美国,也故意丑化伊拉克。
同情平民,看着无关的妇女、小孩被枪杀,感觉到心在“砰、砰”的痛。
劣根性每个民族都有,“不想多事”的想法国际通用,告发被杀、不告发还是被杀的尴尬才是最后的悲哀。
2个恐怖分子在那么多平民的眼皮底下埋好炸弹,又在那么多平民的头顶上面安安稳稳的呆了几天,轻轻松松的引爆炸弹,最后有堂而皇之的溜之大吉,还放枪引起最后的屠镇。
这是平民懦弱引起的悲哀!
总结一句话:立场什么时候都得明确、坚定。
要不你就和恐怖分子一条心,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像我们赶走日本鬼子那样把布什扫地出门!
要不你就老老实实的维护“和平”,打个电话告发总是可以的吧,总不能眼看着大祸临头,还他妈的祈祷!
祈祷个屁啊!
同情美国战士,每天受着死神的威胁,偏偏还找不到罪魁祸首,俨然就是待宰的羔羊。
再没有了Ranbo,一个人扛着机枪扫平人家一个军。
影片真实就真实在,强大的美国大兵扛着M16愣是等着别个先打死几个自己人,才能还手。
这是什么鸡巴事哦,每天还他妈的得巡逻,就是他妈的活脱脱的大兵饵子!
郁闷啊,所以失眠了撒。
死了弟兄,实在扛不住了,打着“存在火力点”的旗号,枪杀几十个平民,爽了!
最后还是被国家给卖了,当了替罪羊!值吗?!
人家美国大兵也不容易啊!
布什是个……,萨达姆是个……,政治家是……!!
为什么是“……”因为实在找不到恶劣的词来形容他们,反正大家往最卑鄙、最呕心、最欠操、最生儿子没屁眼方面想就对了!
一天到晚就知道打个“人民自由”的旗号,为了达到自己的野心,连自己人都杀!
简直就是……!
那些恐怖分子也是不争气,就那么容易被煽动,抱着狂热的爱国热情就去了,真是,唉,悲哀,悲哀!!
为什么打3星呢?!
看的气不过!
虽然拍得真实,拍得客观!
但是有什么意思撒?!
让我们重新认识美国?
我们早就清楚的认识美国的丑恶嘴脸!
让我们认识恐怖分子的丑恶?
这还用说么?
让我们珍惜生命,坚定立场?
扯淡!
气归气,3星归3星,懂得思考的同仁们还是可以看看!
典型的真人、真事改编的反战题材电影,露出的冰山一角足以撼动整个世界。。。。。。。。。。。。。。。。。。。。。。。。。。。。。
1.两名退役的伊拉克人,为了赚美元,打着保护伊拉克的名义接受了埋置炸弹的任务,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悲剧;2.美军的教条僵化,明明下士已经出现心理疾病了,还死板的必须服务期满才能让他去看医生,导致后来屠杀平民;3.伊拉克平民知道有人在家附加埋炸弹,选择知情不报,碰到失去同伴而失控的美军,被屠戮。
结论:战争太残酷了,人命如草芥,愿世界和平
又是一部伊拉克战争电影,和The Generation Kill比还是有很大不同,最明显的就是意图明确,最后的矛头直指美国高层。
TGK看到最后完全没有头绪,大概是功力太浅了...三线叙事,纪实拍摄手法,这些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这部反战片里,唯一可以称之为“反派”的也就Mr.Bush和那位整天做在屏幕前遥控作战的高级将领。
其所指是个人都很清楚。
但是,他们真的应该被人谴责吗?
好像克林顿说过当了总统以后,就是身不由己了的一类话,我从不相信一个国家的领导层会为了满足个别集团或者个人的利益去发动战争,那是商人的作风。
战争也是一种拉动经济的手段啊,特别是一边倒的情况下。
所以是美国想打仗,因为它从里面看到了好处,并且经过风险分析,收益将大于投资。
那么反战又反的谁呢?
追根溯源的话可能要落到大多数地球人身上了。
一个人性本善还是恶的问题。
想想最近哈尔滨警察打死人的事情,又一次证实了马克思的辩证看世界的观点。
大多事情是分不清黑白的,小时候经常在看三国演义的时候问爸爸谁是好的谁是坏的,他老人家从那时起就开始给我灌输马克思主义了,他说这个说不清谁是好的谁是坏的,没有什么坏人吧。
是啊,仔细想想看过的文艺作品里还真没有什么是反派的角色呢。
迄今为止看过最好的战争片!政府组织都是有目的的,唯有平民只要生活~
其实就感情而言十分理解美军在战争中犯下的错,还算不上罪行。毕竟战争本身就是残酷的,会将人逼疯。身处在其中也多身不由己,把问题拿出来大家一起解决而不是隐藏才是解决问题方法。
本来可以给4星,不过觉得美国还是太假惺惺,既想做婊子还想立牌坊,太自大,别人搞不好,你干掉他,你就搞得好?搞不好,别人可以来干你,是天经地义?
如果小布什看了这个电影……
挺好的题材拍成啥了
不错的纪实片,对那些年轻的陆战队员来说,很难批评他们。希望他们今后能被内心折磨。不知为什么没有军官带队。
世界真容易被震惊……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矛盾
fucking Americans!
纪实风格影片,味如嚼蜡。可是你能还是能清晰的感觉到,战争的邪恶荡平一切~没有真相,只有利益,只有屠杀,只有复仇~
人民只不过是被用来拉拢和利用的
感觉太水了,这电影拍的。找一帮年轻孩子来演。
过于的追求技术上的真实与视角的全面,反而显得缺乏真实,而流于表面。
i want to kill them ALL
模拟纪实水准比较低
影片似乎想告诉我们屠杀平民的士兵也是无辜,逼不得已的,然而无论情况如何,对着恐惧的儿童端起枪口的人都是不能原谅的
想知道伊战到底的真实故事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 那么就看这个吧
所以🇺🇸大兵与恐怖分子是没区别了,你说不说都是要死滴了……虽然大兵杀了你们全家,但是他们也是受害者……不这么拍应该上映不了吧
真实感是唯一看点
美帝的魔鬼士兵屠杀成性,此片还原度很高,所谓的恐怖分子为何越杀越多,看过此片就知道答案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