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往事,一个被奴役的牧人江措,他有心爱的姑娘,最大的心愿就是娶了自己心爱的姑娘,如果自己的主人不允许,连这个愿望都不能到达,当承诺他抓住男主可以到达时候,他的欣喜无需掩饰,在追踪着那个人的过程中,看着一样粉护身符,有了共同的感情,最终他在最后欺骗了女主以后爆发,扔掉了象征主人权利的木刀,很喜欢最后那场哭戏,有层次,无奈,后悔到目光锐利,到最终释放自我的爆发也就五六秒吧,在这个短短的过程里,哭戏的表情神态眼神把江措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刻画的算是淋漓尽致了,以至于后面那句你终于自由的台词把我一瞬间虐到了,其实我觉这句话不对,江措早在扔掉刀的 那一瞬间灵魂就自由了,虽然只是瞬间的反抗,最终一枪是为了自己去打的,还是为了命令去打的不重要,至少在扔掉刀的那一瞬间,他已经不是一个被奴役的灵魂,有了独立思考的行为,释放了最压抑的自我,在天堂他会好好看着拥有他的姑娘,于是,最后他真的自由了,灵魂的自由。。。
至于表演还用讲吗?
一个abc能够演出三川已经不会再度让我惊讶他怎么会演得出一个地道的藏人,抛弃了颜值,乱七八糟的头发,没修饰脏脏的面孔,纵使是这样,难以掩藏眼神的锐利,加上用原声藏语演绎这样一个角色,他那无比自然的吃糌粑的动作,作为老家就在西藏与四川交界处,见过不少藏民的我,也不觉得江措演绎的有任何违和感,他就是一个被奴役的西藏的奴隶,服,真的越看就越想知道,何润东作为一个演员表演的极限在哪里,这点真的很好奇啊
思念不能自予,痛苦不能自理。
当鹰隼般的眼睛望向枪的三点线时,你毫不犹豫扣动了扳机。
你毫无退缩,退缩就是远离。
你的幸福就是前方,你的爱人最惬意的笑容终于在你内心里回归,可是,当你扣动扳机的时候,有一颗冰冷的子弹射准了你。
冰冷的子弹,毫不留情地穿过了你的思念,穿过了你的回忆,穿过了你的心脏。
那一刻,你一世的思念全部喷薄而出。
那一分,你蓦然听见爱人最动情地呼唤。
那一秒,你忘却了所有,抛弃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你面前哭泣的玫瑰。
可是你和爱人之间的距离,只能用倒下的身体去丈量。
先是头脑一片空白,接着眼泪就掉了下来,一滴泪就打湿了关于你的回忆,回忆浪迹天涯,思念温暖故乡。
谁,吻我之眸,思我半世忧伤,谁,携我之心,融我半世冰霜。
可是你来不及呼吸,来不及渴望,序幕还没有开始,闭幕的音乐就已响起,方式是那么断然决绝。
盛开越是锦簇,凋零越是紧促。
唯一伴随你的是天边沉入暮色的断鸿孤影,以及不知何时升起的伤心鹤唳。
可是宿命选择了你,一个薄若蝉翼的人物。
内心渴望的完美童话,封面一直是空白,最后才知道那是隐讳的箴言。
你怨恨宿命了吧,宿命里你只能悲伤的看着远离。
注定你与白天泾渭分明,连流星都来不及追赶就和奢侈的爱情再回无期。
无尽的忍爱,必以死来句读,我的杯,因你而溢。
那一刻,我不为觐见,只为触摸你的温暖。
那一分,我不为修来世,只为听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秒,我不为自由,只为寻你一丝气息
类似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我也看过。
比如《红河谷》,《云上太阳》等。
这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故事情节都挺虚假做作的,除了风景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别无卖点。
在《西藏往事》中一个美国大兵坠机,被当地人救活了还治好了雪盲症。
最后美国大兵爱上了失去儿子的藏族女人,他们度过了一个很愉快的时光。
《云上太阳》里有个身患绝症的外国女人,在黔东南的一个小村庄的田间晕倒了,遇到好心的村民收留,当地的巫师,苗医都说这个女人是祸害不能留。
但憨厚的村民卖牛卖田给她治病。
这样狗血的剧情,如果没有西藏,没有黔东南的少数民族做噱头,估计不会有人看吧。
另外,这类电影人物常常灰头土脸,人物个性也不鲜明。
为了体现当地人民的朴实与善良,必然会营造一个冲突或者矛盾。
为了替国际友人解决这个问题,好心的当地人砸锅卖铁,哪怕搭上命,也要帮助他/她。
故事的主线往往都这么简单,只是比旅游宣传片多了点故事罢了。
我虽然批评这类电影,但如果让我拍一部关于西藏或者黔东南的电影,我也没有什么想法,怎样才能通过一部作品正确的去宣扬解少数民族的文化,去认识他们真正的生活。
简单、原始的爱情,打破种族、语言的差异和障碍,让人打心里的感动。
江措和央金、罗伯特和雍措,两条感情线都是那么的纯真动人。
一个因丈夫遭横祸而死而受人唾骂和诅咒的西藏女人,一个因飞机失事而流落高原的美国空军大兵,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就那么自然而然的在一起了。
然而,因为Robert被抓“红毛鬼杀人犯”的江措一行误认为杀人犯。
冲突之下,导致两个悲剧的发生。
从冬天到春天,见证了他们在一起的岁月,因为语言的不通,至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之类的话,直到最后她闭上眼睛的时候Robert连说了几句她根本听不懂的“I love you”。
江措只为了能够赎回自由身跟心爱的央金在一起而帮助奴隶主大人抓回“红毛鬼杀人犯”,艰苦跋涉找了一个季节才找到了Robert,而他和他的同伴根本不知道他们抓错了人,这是悲剧的开始。
最后他开枪打Robert被军官回击中枪的时候,以为已经赎回自由的他看着越来越模糊的央金的身影叫着他的名字,遗憾的闭上眼睛。
央金说:你已经自由了。
他的心里,确实已经自由了,只是他和央金已经阴阳两隔了。
高原雪域美丽的风景让人很是向往,西藏人淳朴的民风以及宗教习俗让人浮想联翩,也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看点。
哇,何润东这么颠覆的造型好真是第一见到哦,一定要看
从题材来看有些许老套,米国空军从天而降,与中国老百姓发生感情。
其实剧中还有一条线是当时西藏的奴隶制度(这个是区域的历史问题,本人不了解不便评说),由此间接引发最后两对恋人的生死离别。
小宋佳的这个角色是有些跳脱以往印象,不知道是不是藏族服饰和定妆的关系,总之看到雍措可以使人忘记她在大女当嫁、圣天门口、小儿难养中的角色性格。
不过剧中她抱着孩子奔跑的动作似乎很明显是抱着洋娃娃或者包裹似的,动作幅度太大了。
作为女性观众,令我动容的是,雍措把罗布的背包藏起来,偷偷为他做了藏族男装,自己用白色布匹做了洋装,一切都是为了让彼此对对方有一种身份认同,拉近他们之间距离。
让人不禁感叹,这是个聪明、美丽、勇敢的藏族女人。
不知道电影是否为了照顾汉族观众,感觉藏族的味道不是特别浓重,虽然还是有朝圣的镜头,或许观众需要对藏族历史有一定了解观影会更顺畅。
一群根本就不知道藏族文化的汉人班底拍了一部傻逼电影 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做傻事儿 我是藏族、但那里面关于藏族的都不是有关藏族的文化,服装?
是穿越剧吗?
故事?
建筑?
是那个年代?
直到脏文化吗?
了解过藏文化吗?
你们在侮辱中国观众?
你们在搞什么?
侮辱藏文化?
侮辱中国电影?
真的说不完?
不知道广电总局是怎么通过的!
开篇几个孩子叫女主妖女妖女,女主刚死了老公,被石头砸死了;然后后来女主孩子死了,女主问村里的神官,我们这里没有喇叭,没有寺庙,是被菩萨遗忘的地方,所以孩子不喜欢这个地方,就走了,所以生活这么悲惨;神官说,只要心里有菩萨,那菩萨就会保佑你,保佑每一个人。
剧情继续,美国佬想去拉萨,用石头写下sos想让飞机发现他,拯救他,女主放羊用羊群挡住了石头,应该是故意的,那里没什么人愿意接近她,除了个傻子,她不喜欢傻子。
她不想美国佬走,想要一个生活的陪伴或者寄托。
女主心里过得很悲惨,和美国佬朝夕相处,然后就好上了,女主穿着美丽的裙子礼服时应该就是准备好和美国佬啪啪了,,性是一大推动力,外国人大,虽然有语言障碍,后来他们很恩爱,女主找到了生活的依靠和情感的寄托。
美国佬也很幸福,这里安静祥和风景美丽,有美丽的女主陪伴,放羊牧马,两个人坐在山崖上看山看水,躺在草地上看天空。
这里不懂美国佬还想不想回祖国,想不想见到他的母亲,里面没提到,那个时候他应该很喜欢那样的生活的,心灵身体灵魂都能得到满足,但是时间长了他肯定想去拉萨,想回祖国,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想他会把女主接回美国吗,然后就没然后了!
奴隶队长来抓捕美国佬了,被抓到了,被带走了,女主很思念美国爱人,在那里的一个小圣地房子那里祈祷美国爱人,等待他回来,饿的快死了,神婆给了她吃的,那里有很多要去朝圣的人路过,她问神婆,为啥他们都不讲话,神婆说,因为朝圣的路上要修闭口禅,不能讲话。
美国佬跑了,奴隶队长到处去寻找,遇到了女主,女主问他美国佬呢,队长说死了,然后女主悲痛欲绝。
觉得自己真的是妖女,会给别人带来不祥,她跟着神婆一起去朝圣了,想要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被菩萨保佑。
朝圣路上女主听到美国佬吹的口琴声,大声呼唤美国佬名字,神婆来了,说,你破了开口戒,会被菩萨惩罚的。
美国佬听到了女主的呼喊,可是他遇到了真正的杀人凶手意大利佬,意大利佬还剩下一口气,说我想回家,我不想杀人的,没注意枪就走火了,一个女人被打死了。
因为偶遇意大利佬男女主没有见到,里面可能有因果在。
美国佬回去女主住的地方找女主,女主不在,傻子带着美国佬去圣地找女主,他们终于相见了,拥抱了,然后奴隶队长为了和他爱的姑娘在一起开枪想打死他的任务所谓杀人犯美国佬,女主挡子弹,中国军官来寻找到了美国飞行员美国佬,开枪打死了奴隶队长,奴隶队长在他的心爱的姑娘怀里死了,女主在美国佬怀里死了。
game over !综上,电影里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包括杀人犯意大利佬,女主心里是善良的,有菩萨的,可是没啥用,破了开口戒所以需要惩罚,所以死了,奴隶队长死了不懂西藏没结婚啪啪啪会不会得到惩罚,反正他和他的姑娘啪啪了。
加上一句,整部电影真的没有爱国情,没有拯救美国飞行员的伟大热血剧情,一部妥妥的宗教片吧,同志们,请喇叭,建寺庙,菩萨会保佑你的,口头上和心灵上的信奉不管用,宗教规律不可破,会有因果的。
1945年,一架美军飞机坠落在西藏,飞机上的空军上尉罗布幸存了下来。
他来到一个部落,被美丽的雍措救了下来 ,并治好了自己的眼睛。
罗布渐渐的融入了这个小部落的生活,并与雍措产生的感情。
与此同时,谣传一个红毛鬼(外国人)在这个地方杀害了一个女孩。
官府派出追击小队去逮捕那个杀人犯。
追击小队的首领江措是个奴隶,他只有完成这次任务才能够获得自由,并与自己心爱的女人结婚。
谣传传到了雍措的部落,最然罗布不是杀人犯,但是江措看到他一定不会放过他。
为了不让罗布逮捕,她只有让他逃跑。
一场追捕就这样开始。
罗布和雍措最后会不会在一起?
江措会不会抓到杀人犯?
他们的命运又是如何……“Once upon a time in Tibet”(西藏往事)这个名字让我想起了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昂内的那部大气恢宏的影片:“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西部往事/万里黄沙万里愁)。
广阔无垠的土地、一望无际的天空、淡淡的忧愁、令人心旷神怡的音乐,这些元素构成了美丽而又凄惨的电影画面。
我想这是这两部影片的共同点。
而西藏往事中的人物更是夹杂着一种质朴和执著的气质。
1945年的 西藏不论是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就好像美国开发年代的西部,那么关于那个年代的西藏电影也就成为了中国的“西部片”。
在看完影片后,我被电影中描述的那个年代的西藏所吸引,被那个纯朴的民族以及从每寸土地中散发出的神秘所吸引。
我想导演本身就具有一种西藏情节,一种对人文主义的关怀。
她想借助这样一个特殊民族、特殊地域、特殊人物向观众传达一种特殊的情感。
这种情感在现在社会中以及现在的中国商业电影电视剧(古装穿越剧、都市剧情片)中是不多见的。
这是一种原始的、纯朴的、辽阔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这部电影中有两个方面是我觉得非常有特点的:画面的基调和音乐。
画面的基调。
画面的基调是指一部影片、一个段落或一个画面中的影调和色调。
这部电影的摄影指导是台湾摄影大师、有“光影诗人”称号的李屏宾。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师级摄影师,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奖。
他的影片恋恋风尘、咖啡时光、再见,南国都是他摄影上的代表作。
他所指导的电影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画面优美安静、镜头的运动很少。
给人一种祥和而又惆怅的感觉。
他的电影不是靠眩目的特效来寻求神经上的刺激,而是打动观众的心灵。
看似平静的一部电影可以令观众心潮澎湃。
这才是摄影至高境界。
这部电影大部分时间里都处在是一种暗暗的影调之中,很好的烘托了西藏的神秘和危险,同时也在暗示居中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整部影片的怀旧和忧愁。
尤其是几处剪影效果的使用,更是加强了这种感觉。
这部电影的色调是一种淡淡的黄金色,配合极富颗粒质感的画面给人一种人秘的感觉。
影片的光线柔和又温暖,很好的与金黄色调结合在一起,在朦胧之中总是给人希望。
音乐。
电影中的音乐既具有民族特色又令人荡气回肠。
恨恰当的反应出了西藏的地域感以及民族特色。
尤其是当罗布穿上雍措给他做的藏族衣服,在草原上放羊的那一段。
优美及振奋人心的旋律,配以雍措的近景画面以及罗布远景放羊的场景,整个画面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此时音乐的出现更加表现的雍措的心情。
这部电影是一部具有特色和看点的影片,他不同于中国近期的那些以都市为背景的爱情电影。
更像是一种仪式、一种膜拜、一场净化心灵的洗礼,一种“与狼共舞式”的民族交融。
“与狼共舞”-有美国导演、演员卡文柯斯特纳执导的一部经典西部片。
讲述了美国内战士兵与印第安人的故事。
场面恢宏,具有史诗气势。
无意间看电视看到一个关于戴玮的介绍片,她是一个音乐制作人,在她的音乐中多了那一份西藏的美妙与传奇。
她曾三十次去西藏,她说在她步入西藏的那一秒,她就再也离不开那个地方了。
除了音乐她还用电影传达着或是说诉说着自己对西藏的那一份眷恋。
她说过,很多人是为了拍电影才去西藏的,而我是为了西藏才拍电影的。
其实,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在心里,或远或近的想过想要去西藏一次,哪怕只是短暂的一次游走。
在我的脑海里,西藏是纯净的、神圣的、美丽的。
我也想有一天去看那静谧的苍穹,去看那温暖的阳光。
去看艳遇墙边的动人爱恋,去看雪山下的经幡飘摇。
可是,世俗对我们的牵绊太多了、约束太多了。
于是,找出了这部《西藏往事》看看,就算肉体无法归属,让我的心灵去感受那一份感动。
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每一分土壤都藏着动人的故事,同样西藏也不例外。
在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上,空气稀薄,阳光炙热,天蓝水净。
爱情,也显得单纯与直接。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讲述的是1942年,太平洋战争中“驼峰航线”上美丽的传奇。
在陡峻的高原里两段跨越生死、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他们一对是坠落的美国飞行员罗布特与单身母亲雍措的故事。
一对是藏族农奴小伙儿江措同美丽藏女央金的爱恋。
整个故事犹如一场赛车游戏,两条线索你追我赶、偶有交集,却总难平行。
一段往事就如过往的历史,大家前仆后继追逐明天,却一个个的成为了过眼烟云。
再惨烈的战役、再悲壮的救赎、再卓绝的爱情,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与历史车轮的碾压。
两条故事线,讲述了两个同为弱势的群体,却同为自由争取的男人。
与其说他们在不断追逐着爱情,还不如说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自由。
因为爱你,我才是我。
爱你,我便得到了解脱;爱你,我就是自由的;我就是我。
我想先从雍措的故事说起,她真是个不幸的人儿。
在我看来她一辈子都是苦难的。
丈夫上山放羊,被石头砸死,于是她成了所有人口中的妖女。
每天挺着大肚子,听着别人的嘲笑讥讽,忍着孩子砸向她的石子。
从来没有看见过她的笑容,只有惆怅压满了她的眉头和心头。
当她的孩子出生后几天,变不幸夭折了。
丹增爷爷说‘孩子走啦,他不喜欢我们这里’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她连仅有的依靠、唯一的寄托都没有了。
她比一无所有还有可悲。
这样的她已不再是自己,不在是人,或许那一刻连她都觉得自己个妖是个孽吧。
直到她再次碰到那个自己救了的红毛鬼(罗布),她才从黑暗中走出来,才看到光亮,找到可以保佑自己的菩萨。
因为爱罗布,因为被罗布爱,雍措的面颊上才有了笑容。
她才感觉到幸福,她才找回了自己。
罗布同样如此。
在遇到雍措之前,他驾驶的战机在风雨中出事了,危在旦夕时,老伙计放弃生的希望解救了罗布,但因为天气、阳光,他的眼睛换上了雪盲。
又累又渴、无法看清一切的他晕倒在湛蓝的纳木错边上,藏民们看到这个红毛鬼,都是恐惧害怕。
他们把他送到了妖女(雍措)的帐篷里,雍措找来见多识广的丹增爷爷为他看病,还用自己的乳汁帮罗布治眼睛。
因为丹增爷爷说‘这个人的眼睛看过太多脏的东西,很容易被雪刺伤,你要用你的奶水配上我的药才可以治疗’。
虽然雍措不太情愿,毕竟在那个封闭的时代里,这种事算是有伤风化了。
但她还是做了,她就是这么善良、淳朴。
还有我想丹增爷爷说的脏东西就是无情的战争与流血的战场了吧。
这种脏东西要用母亲最甘甜、纯净的乳汁才能清洗干净。
可见战争这恶魔是要拿最纯粹的真心真情才能战胜的。
于是,罗布治好了眼睛并留了下了。
开始了他与雍措的爱情。
爱情真的可以冲破一切,语言、嘲讽、黑暗、寒冷,当它来临时,一切都让我们浑然不觉,除了那个人的声音,那个人的样貌。
为了她,他可以不惧任何艰险,包括死亡;为了他,她可以不顾所有厌弃,包括触犯圣令。
他们就这样彼此相依、相互温暖着。
罗布不在是一身军装,他换上了雍措亲手为他缝制的藏袍。
或许,只有在雍措身旁,只有在爱雍措的时候,他才不是个满手是血的残暴军人,他才是那个开心快乐罗布。
其实,罗布的真名叫罗布特,多么官方的一个名字,雍措还是喜欢简单点儿的“罗布”。
因为爱雍措,因为被雍措爱,罗布才有了依恋与想念,才在异乡有了归属感,就像他在被江措抓住的夜晚里,不断地看雍措送给他的护身符,不断的思念着雍措,想方设法地逃跑,四处奔波地寻找雍措。
还有江措和央金的爱情。
他们彼此鼓励着、等待着。
等着江措抓到杀人逃跑的红毛鬼(不是罗布,是罗布后来遇到的一个意大利人,因为饥饿去偷东西误杀了藏人)后,他就会得到自由,翻身不在做农奴,可以娶央金。
为了这个,他驰骋在茫茫草原荒漠中,四处翻找红毛鬼,却误抓了应该被保护的罗布。
罗布无时无刻不思念着雍措,于是他在一个黑夜终于逃脱了。
在逃命的途中,他遇到了那个被四处追杀的红毛鬼,红毛鬼受了重伤,最后死在罗布的身边,死前,他只想回家。
又一次让我看到战争的残酷。
不是战士想要打仗,他们同样是牺牲品,作为战役的见证者,他们亲眼目睹了那一血腥、残暴的场景,他们把刀捅向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在自己的心上刻出深深浅浅的大小伤痕。
那种伤或许一辈子都无法痊愈,就算会结痂,或许在不经意的想起时,又会崩开,血柱喷出,疼痛不止。
这就是战争的残忍,不论你是战胜者还是战败者,你都是不幸的。
在遇到那个意大利人之前,他又在山上吹起那首他曾经吹给雍措的口琴曲amazing grace(《奇异恩典》),这首歌不仅仅是罗布与雍措相爱的曲子,它更是一份悲悯的情怀。
这首歌诞生于已经200多年的黑人歌曲,它包含着忏悔、感恩、赎罪、重生。
或许这是《西藏往事》真正要诉说的吧。
就是这首歌让正朝圣的雍措听到,她放弃一切的去寻找却没有找到,于是他们在错过之后继续寻找。
我想相爱的人们都应该留下一个彼此能够找到的特点或是记号。
一曲歌声便可以让我在时光流逝、岁月荏苒的茫茫人海中立刻找寻到你,这种感觉真好。
留一个可以让他找到你的信号吧,万一哪天你把他丢在时间洪流里,等你回头寻找时,你可以立刻找到那个熟悉的气息。
当我重新找到你时,那种开心、兴奋。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
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安、所有的苦痛都被你温暖的怀抱挤散了、消失了、不见了。
这天地间有你有我、唯你唯我。
虽然这么久,你只会叫“雍措”但我知道每一句“雍措”里的爱。
不光雍措知道,我们每一个心中有爱的人都知道。
当生死离别的恋人重逢时,当一切即将圆满时,江措的枪口却对准了罗布,雍措为了救自己的爱人,挡住了那颗无情的子弹。
同时,毫不知情的江措也被急于救飞行员罗布的将军射杀了,就在爱人央金跑向他的那一秒。
这一秒,虽然没有枪林弹雨的厮杀场面,虽然没有鲜血成河的残酷画面;这一秒,尽管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尽管世人朝圣、万人向善,我却分明看到了战争这个恶魔的凶残面靥。
‘江措哥,你终于自由了。
’在央金痛苦的呼喊中我才明白,在那个年代,原来真正的自由是用生命交换的。
在湛蓝晶莹的纳木错的山顶上,罗布去掉了雍措送给他的蓝色藏袍。
剪掉了长长的红色头发。
穿上了美国空军的绿色军装。
原来,没有了雍措,罗布便不再是罗布,而是那个美国飞行员罗布特。
因为爱你,我才是我。
没有了你,我便只是个躯壳,任人摆布。
‘雍措,我爱你。
’这是你的罗布最后对你说的话。
因为从明天起,他便不是罗布了。
妈的,看了半天原来是个旅游宣传片,噁心啊!!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为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给歌打五个星……
唉,那么漂亮的景
磕长头桥段才两次合掌的都敬业点成么
不要以为弄两个外国人视野就宽广了,还是小视野,连小情调都算不上。比不上昨天看的《藏客》,虽然《藏客》也不好看。
配音比剧情出彩多了
一星给所有景色 一星给我 一直深爱的小武 人物的话 我还是宁愿看到不知名本土的演员
真的是一部非常纯净和虔诚的电影,在叙事环节上有差强人意之处,让观众也感受不到戏剧高潮带来的快感,剧情的感染力逊色不少!但是纠结的感染力还是很强烈的.
小宋佳浪费了一次很难的的大屏幕机会。汉人演藏人怎么都缺口气以后导演们别犯错误了。关于搞笑的部分是这样子的联想到穆斯林买卖的是藏传佛教的圣物,犹太人买卖的是天主教圣物,果然穆斯林和犹太人是兄弟。
讲的是阴差阳错吗?具体想表达什么呢?
除了风光,啥都不是
有何润东,怎么也得去看!
音乐很棒,宋佳也很棒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样超越世俗、物质、语言、文化的爱情,还会存在么?
就知道只有风景(美极了!)没剧情,编剧和导演能不能多动动脑子啊?!
平庸的故事浪费了美景,悲剧的太刻意
感冒了什么都不想做,静静地看完了这部宁静的电影,一个是所谓的魔鬼和女妖,一个是奴隶和央金,跨越语言和国籍,身份和地位的阻隔,饱经坎坷磨难终得重逢却眼瞅着恋人生死离别,唯有此般才能映衬出纳木错的淳澈和藏地天空的雄阔,可恶的战争啊,
抛却剧情什么的。。就是很喜欢。。
推荐一下吧。艺术性上与红河谷不在一个层次,但是仅仅从感情戏角度上,我觉得还挺有共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