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纯粹飚演技的独白剧,一共七集,几乎每一集都只有一个演员独自演出(除了最后一集有两个人),非常考验演技,所以演员也是重量级的,里面还有安妮海瑟薇和摩根弗里曼(一个开门红一个压轴)。
我一直都很喜欢这种小场景的题材,这部剧整体感觉和《人类》非常类似,但是《人类》是纪录片,而且里面都是普通人自我讲述,所以未免单调和严肃了点,毕竟一般人面对镜头是放不开的。
但是这部剧是科幻题材,看这部剧,就好像一个漆黑的深夜,你在野外的空地上点起一堆篝火,一个旅人从黑暗深处走到篝火旁坐下,放下背包,拿起一杯咖啡,开始述说自己的故事,然后你看着他大笑,哭泣,咆哮,然后逐渐平静下来,喝光最后一滴咖啡,和你说了一声再见,重新背上背包出发。
接着下一个旅人出现了。
故事都是假的,但是。。。
真的是很棒的故事啊。
自从亚马逊推出Solos, 一直好奇会是怎样的故事*・゜゚・*:.。..。.:*・'(*゚▽゚*)'・*:.。. .。.:*・゜゚・* 7个好演员, 独自个人演出, 会是如9号密室那样光怪诡异?
还是如SNL 诙谐 妙趣横生?
导演之一还是《五十度灰》的那个。。。。
PS 弗里德曼的声音无处不在哦!
第一集 Leah 一个有关时间和牺牲的故事 三个时点的安妮海瑟薇 三个不同的经历、心态 有关蝴蝶效应与亲情取舍的讨论, 话题略显老套。。。
海瑟薇还是那个海瑟薇,光美丽就够啦(*¯︶¯*)。。。
不知道为啥,这两年她演的片子质量都不咋滴╮( ̄▽ ̄"")╭
第二集 Tom aka A dying successful businessman makes an order to have an android replace himself..... 这个故事的时间点已经有了人形人工智能, 猎鹰扮演的成功人士已病入膏肓,不得不用仿真人替代自己,以延续自己的家庭与事业@( ̄- ̄)@ 一人一机的临别交接对话温馨又悲伤 I can look like you, sound like you or even feel like you, but I can never be you......I am glad that I am you.(*ˉ︶ˉ*) 为啥猎鹰自己和自己的对话我感觉出了 惺惺相惜。。
呃 couple 的味道ε=ε=ε=ε=ε=ε=┌(; ̄◇ ̄)┘ 哈哈哈
第三集Peg ZF 搞了一个项目,征招无牵无挂的志愿者参加单程孤独太空旅行,也是古稀之年的Peg 踏上漫漫太空。。。
在空旷的飞行舱中之一Peg 与AI (大表哥的声音太醇厚甘甜哦o(^▽^)o) 海伦米勒开始回忆她的一生,慈爱的父亲、甜美的母亲。。。
青涩的Ming 邀请她参加毕业季舞会(*¯︶¯*) 大大演技真好、白发红颜(鲜红的夹克与白发相得益彰, 海伦美呆啦☆*:.。. o(≧▽≦)o .。.:*☆)居然还能演绎出初识爱情的少女感(((o(*゚▽゚*)o)))。。。。
Peg 太过害羞。。。
在人群中毫无存在感。。。
她匆匆一生错过了初恋、忽然回首已到半百之年,最终Peg 意识到往事不可追、但她还可以向Ming 告白。。。。
但是她已在太空 此生再难重逢o(*////▽////*)q
第四集 Sasha这次还是一个顽固不化的女人和AI的对话。。。
在AI 苦口婆心的劝说以及女主Aduba(《女子监狱》)咆哮中观者明白其中来龙去脉:故事发生的20年前爆发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大瘟疫╮( ̄▽ ̄"")╭ 除了疾病肆虐外。。
衍生的社会暴力横行。。
Aduba和家人被送到单人隔离屋躲避灾祸,数年之后疾病消散、世界恢复(*ˉ︶ˉ*) 人们逐渐走出隔离屋,重建家园。
然而Adubu仍旧沉浸在灾难爆发之初不能自拔,以致20年后她成为最后一个还呆在隔离屋里的家伙,于是隔离屋所在公司要出去强制手段╮( ̄▽ ̄"")╭ 还是要吐槽几句:1)这几集人工智能为啥找的都是那么帅的哥哥(*¯︶¯*) Zen 是黑袍里的那只小奶狗。。。
就算气急败坏朝女主吼,还是嘤嘤嘤的感觉ε=ε=ε=ε=ε=ε=┌(; ̄◇ ̄)┘2)不知道为啥,Aduba咆哮演出时我脑补的Lesley Jones 的形象。。。。。
挥之不去3)呃, 女主服装还有特色,蓝色金属质地感。。。
服装剪裁很有非洲特色@( ̄- ̄)@
第5集 JennyJenny 吴甜敏 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 waiting room 中, 整个二十分钟喋喋不休谈论她一些social life and details, including party girl, trying to having baby, hanging with friends with baby sitting, etc. 呃。。
最终的是车祸现场、感情崩溃。。。。
原来是车祸肇事者记忆上传这是7集中最迷的表演, 尤其在海伦米勒、咆哮女之后、基本没有动作表演,吴甜敏在二十分钟时间中通过语言演绎从百无聊赖、喋喋不休、精神崩溃、歇斯底里。。。
IMDB评分好低:只有5 分出头点。。。
第6集 NeraNera ( Nicole Beharie 《断头谷》、法鲨前女友) 在风雪交加中生下一个小宝贝,如old-fashion suppernatural story, 小朋友如恶魔般转瞬成长。。。
又是一个寂寞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与魔鬼交易寻求慰藉的故事。
something cliche this time.
最后一集 Stuart 终章。。。
Freeman vs 大表哥: between an Alzheimer’s patient (Freeman) and the interloper (Stevens) who restores the old man’s memories, but for his own gain — perfectly encapsulates how, no matter the novelty of the show’s premises, it’s constantly underdone by perfunctory characterizations and a lack of point of view. PerhapsSolosisn’t wholly inessential, though: It certainly makes the running-on-fumes later seasons ofBlack Mirrorlook a lot better in comparison.
“These are some of the most masterful actors [to] have been on screen ever,” Weil told EW. “And I think that what’s so exciting and consistent about each of them is that they always want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They always want to do something different, and ‘Solos,’ I think, presented an opportunity for them that was unlike anything they’ve done before.”
第一集29分钟,故事浓度相当于六十度伏特加,兼顾哲学性与超强的编剧技术性,冷静下来再复盘,其实故事内核经典,但是表现方式十分讨巧又深刻。
永远把主角放入十分为难的选择之中。
将内心的黑暗如鞭尸一般展现,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难面对的事。
好像时隔多年,这个让我我看到了黑镜最初的狠辣味道。
期待后面的几集。
“ 如果你穿越到未来,能否逃离过去…… ”的前言震撼了我。
Leah就是我当时的困境,想逃离,想放弃,想结束现在的一切。
但最终,她选择了让2029年和2024年的自己消失,让2029年的自己把药送到了2019年的自己,不让她妈妈经历现在的痛苦。
先不说安妮海瑟薇高超的演剧,Leah的故事让我泪目。
又回到妈妈生病的日子。
我没有选择,无法从未来找到药来治疗妈妈,我只能在一边,陪着她经历那些日子。
那些日子,在痛苦中煎熬,各种纷杂缠绕。
每天都希望第二天是新的一天,每天都祈祷这样的日子赶紧结束…… 那些痛苦的陪伴,我甚至都不愿意想起,每天被病痛折磨的妈妈,生不如死,我在她旁边,无计可施,还得装出一副没事的样子,不敢让她看见我的泪水…… 唯一庆幸的是,在她最后的日子里,我能每天陪着她(特别感谢我的领导们,对我如此照顾,给了我充分的自由时间),推着她散个步,说点儿闲话,告诉她开心的事情……现在想想,虽然每一天都是煎熬,可是她还在我的身边,对我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我还是有妈妈的人。
可是现在她再也不在了。
昨晚看完 Leah后,又梦见她。
梦见我在美容院做美容,她在一边织着毛衣陪着我,一边跟我扯着闲话,问我想吃什么。
我问她在织什么,她说:你爸爸说膝盖痛,我给他织个护膝。
我看了看长度,说:你这不是织护膝,你这是织毛裤呢。
太长了。
然后我又如平常一样,在她旁边笑话她,撒着小娇,说做完美容一起去买我想吃的菜…… 梦醒了,她已不在…… 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了……
今天聊聊美剧《芸芸众生》。
片名Solos (2021),别名独奏合鸣 / 个体。
《芸芸众生》是一部亚马逊出品的选集性质科幻短剧合集,本剧用极简主义表现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位主演独自撑起属于自己的一个篇章。
选集形式可以极大拓展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各种天马行空的小故事都可以整合起来,这也是当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形式。
剧中满是一线明星,短短7集8名演员中,就有摩根·弗里曼、安妮·海瑟薇和海伦·米伦3名奥斯卡获奖者,剩下几位也是大家熟悉的面孔,称之为众星云集也毫不为过。
本剧在疫情时代中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尝试,类似《誓不低头》(The Outfit ,2022)一样,故事发生在一个简单、固定的场景之中,演员并不需要进行花里胡哨的转场和大幅动作戏,只要一个人把一个充满科幻和黑色元素的故事演好就行。
正所谓大道至简,回归最基本的表演也是最考验演员各方面功力的时候。
观众可以在此检验各位演员的台词功底、形体功底、表演功底……当疫情阻碍人们大规模聚集时,极简布景和人员的剧就变得大有可为。
《芸芸众生》表现形式采用了类似《狗镇》(Dogville ,2003)一样的极简主义,只是这里的极简主义主要体现在演员本身,剧中布景、特效可一点儿不马虎。
本剧侧重科幻和戏剧表演。
7个故事的内核又采用类似《黑镜》对科技的反思,让每一位角色围绕科学技术和人性之间进行各式各样的独白或对话。
7个故事并不轻松快乐,更多的是关于人类情感的思考。
当然,很多人会觉得这部剧很无聊枯燥,实际上也是如此,全剧主要靠角色的语言完成剧情阐述,观众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获取信息。
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妙,甚至产生共鸣。
每集片头在片名《SOLO》字幕中穿插了当前剧集中出现的背景人物,紧接着用霓虹灯样式打出标题,让观众感到印象深刻。
故事1《利亚》(Leah)一位醉心于时空穿越的物理学家利亚在探究穿越时空的奥秘。
海瑟薇饰演利亚,她要扮演三种不同时空下的自己。
她努力揭开穿越时间的秘密,却不得不面对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利亚在这里或喜或怒,较为准确地传递了角色的情感。
她这么多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完善穿越时空机器,目的很明确也很单纯。
但另外两个时空的自己却并不这么想,时过境迁,每个人经过不同心路历程后,想法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观众不用担心听不懂剧中的专业物理术语,编剧自己也不懂、海瑟薇也不懂,大家只要关注表演和故事本身就行。
故事2《汤姆》(Tom)汤姆自知自己即将离开人世,于是定制了一款饱受争议的高科技产品。
安东尼·麦凯(Anthony Mackie)扮演一名成功人士汤姆,他有一个很完美的家庭,但自己身体却时日不多。
他定制了一个专属替代品,物理意义上的元素都容易复制,唯独情感上的表达需要亲自体会。
所以汤姆在这里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替代品,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毕竟人很难认清真实的自己。
安东尼·麦凯在这里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和情感,以及另一种近乎冷淡的冷静,剩下的就需要他用表演征服观众了。
故事3《佩格》(Peg)佩格在一场神秘的太空旅行中阐述自己的心路历程。
和前两集不同,这里迎来了海伦·米伦的独角戏。
佩格71岁,身着时髦红色太空服,孤零零的坐在一艘太空飞船中。
佩格踏上的是一次单程太空旅行,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搞了一场浪漫的太空葬礼。
但什么样的人愿意离开地球进入太空,来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呢。
海伦·米伦在这里娓娓道来,她慢条斯理地把自己过往一生的林林总总讲了一遍,迷人、有趣、深沉,又带着些许悲伤。
这或许就是未来老龄化社会的样子吧。
故事4《萨沙》(Sasha)萨沙宅在家中二十年,不敢不愿面对外部世界。
本集故事比起其他几集更具有亲和力,故事发生在疫情后时代,观众们更容易对剧中萨沙的经历感同身受。
封闭在家十天是一种体验、封闭在家十个月又是另一种体验,而宅在家里二十年,那可就是让人无法想象的体验了。
早就和社会脱节的人,如何面对融入新世界?
乌佐·阿杜巴(Uzo Aduba)可以把角色悲惨经历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被困在家中或隔离点的观众会深有同感。
她在剧中提供了一种全面丰富的感觉,在大开大合中粗中带细,科技进步并没有能够改变人物角色的精神世界。
萨沙在面对未知的外部世界时,丝毫不知道自己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最终她也无法做出一个最有利的选择。
故事5《珍妮》(Jenny)珍妮试图拼凑出自己的记忆,找到进入全新领域的缘由。
吴恬敏(Constance Wu)把她的颠覆性喜剧特质带入这场表演。
珍妮看起来烂醉如泥,同时又手足无措,并不知道自己做过什么,以及将要面对什么。
一切只能靠她自己拼凑记忆。
随着记忆挖掘,一个愈发黑暗的事实出现在观众眼前。
本集语速快,机关枪连珠炮式的台词十分考验演员台词功底。
吴恬敏的表现可圈可点,她用生动的表演让这个悲喜交织的故事变得观赏性十足。
故事6《妮拉》(Nera)妮拉临近预产期,而她在暴风雪的夜晚独自一人,她需要面对分娩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
本集中妮可·贝哈瑞(Nicole Beharie)饰演主角妮拉。
故事把一个独立坚强的黑人女性放置在孤立无援的位置,尽管这个位置是她自己找的。
随着故事发展,剧中的科幻元素让人看到了《逃出绝命镇》《我们》的一丝影子,原本以为只是独立女性坚强生活的故事,变得有一丝恐惧不安。
故事7《斯图亚特》(Stuart)奥托(Otto)向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斯图亚特提供唤醒记忆的药物,他想寻找一些真相。
摩根·弗里曼在本季前6集中担任画外音,到了第7集,84岁的老爷子亲自上阵,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美丽又残忍的故事。
斯图亚特身患阿尔兹海默症,记忆逐渐消失。
斯图亚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脑海中的记忆对别的人很有意义。
奥托十分渴望得到斯图亚特的记忆,于是来到他身边,试图挖掘一些东西。
众生极简百态,唯有情感不变。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芸芸众生》第三集—71岁的佩吉在太空飞船上和AI绘声绘色的回忆起了她的童年,她不幸得癌症去世的父亲,她那为了不让孩子看出来伤心和代替父亲的机器人同屋睡觉的母亲,她16岁 遇到的 脸上铺满皎洁月光出现在她和祖母同住的家的门口的初恋,以及整个少年乃至成年后依旧充满紧张、害怕、胆小、不喜欢被众人注视、没有勇气的自我,因为害怕、怯懦放弃掉在门口悄悄吻她,让她乐得回房转圈跳舞的月光般的初恋,她忘却了时间怎么从她身上流过以至于她都没有反应过来,有一天低头认真地端详起自己充满褶皱的手掌,才恍然若失,无法接受。
她坐巴士,忘了下车,在final station司机停站后也几乎没有看见车上还有人没下车,因为司机一句“oh, I didn't see you”,她崩溃控诉“你凭什么没有看见我,难道我从来都像个隐形人,我有感情,我会思考,而且我会讲笑话,我甚至会讲晚间新闻主持人那些滑稽的笑话,说笑这方面我很大胆呢,我还很聪明,我思考着我可以用闲暇时光搞发明,天呐,我还是看上去很性感的类型,我涂上口红,抹上腮红,如此性感,我可以去爱,变得兴奋,有需求,值得更好的生活……”“我如果当年让明(初恋)知道他对我来说多么重要就好了”、“我如果当年让我自己知道我自己多么重要就好了!
”她耐心地,逐一地,像融化冰块般那样缓慢地谈着自己。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每个细节,她对月亮许下的愿望,儿提时和父母在一起的欢笑,少女时代在月光下和心动的男孩甜蜜的拥吻,她对习惯被忽视的自我的遗憾,和在巴士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值得美好的后知后觉……AI像每个忠实的听众一样,忍不住告诉海伦“我认为明当时是真心想邀请你去舞会,然后吻你,打电话给你,和你相爱,直到有一天和你结婚”,“我可以看见,佩吉”。
佩吉说“但是你没有眼睛啊”,AI说“不需要眼睛,我也能看见,你的美丽比我这辈子认识到的,听到的都要耀眼。
”71岁的佩吉在几乎安乐死般设计的不会调头的太空漂流舱里,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到了遗憾。
我们生命快到尽头的感觉也不过如此吧,年轻的时候, 少年人你侬我侬 不过是“无常”二字;中年 失去好奇心、勇气 和梦想,用多年去追寻,滚烫的血早已冷却,如果说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忍耐。
——李静2022.1.29 半夜3.30于大川床上 ps: (借用罗翔老师最近讨论《开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是否能做得更好,但是在我们真实世界中并不存在这样的选项,因为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当命运之手将你交付那特殊的时刻,你是否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罗老师类似的话还说过: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稀缺的,愤恨没有用,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海伦米伦饰演的佩吉就是少年便怯懦胆小,无法正视自我的需求,才错失良緣。
当然童年早早失去双亲,没有爱的滋养,确实会变得自卑,自我轻视。
但是我觉得她没有到不健康,心理疾病那种状态,因为她整个人很美好,特别谢谢AI说出了我的心声,她对人生的描述,让我觉得她是健康的,美好的,她舞动起手臂很可爱,她是热爱生活的,超美的,好吧。
只是临终反思起她的遗憾,其实每个人到那种时刻都会有遗憾吧,因为事与愿违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人生没有如果。
我们不能站在现在的角度去看待当年的自己,如果不带任何的记忆穿越回去,我们一样会做出相同的选择,避免不了同样的结果。
如果你现在生活得不如意,觉得自己曾经做了错误的选择,就会埋怨以前的自己。
这样就等于背叛了当初的自己。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时间是线性向前的,我们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过去相比,也不能在未来加以修正。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
不选择永远不知道是对是错,难道因为怕选错就不做选择了吗?
选择了一条路,你又如何知道另一条会不会比现在更差呢?
所以,还是那句毒鸡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你以为你一直在选择,但可能事实上你做出的选择都是安排好的。
如同降临里那样,当你知道你人生之后的每一个细节和苦难,你是否还有勇气承受,过着日复一日,如同电影倒带一样的生活。
我们以为用尽全力就可以逃避痛苦或者找到解药,而事实上,挣扎只会让人更绝望,真正能让自己放下的,只是接纳现在,无论它多残酷。
我们没有所谓的上帝视角,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基于以前的经验让现在的自己变的更强大。
学会跟过去的自己既往不咎,活在当下,放眼未来。
留存了有一段时间,没舍得看,也没看剧评。
因为一看到海报的形式,再看到是7个短剧的形式,直觉是这是一个很棒的系列,所以必须在心情放松、没有情绪、时间充裕的状态下看。
现在终于看完了,这么说吧,就像是你一直盼望的7天长假终于到来,结果你生病,卧床7天。
以下为个人观点。
故事都不复杂,都是基于未来科技的幻想基础上探讨人性的明暗、生命的去留和延续等等。
这也不是第一次尝试以1-2个演员、95%的独白或对话来充盈整个故事。
7集的故事似乎可以整个串联起来又成为一个故事,这个暂时还没理清。
应该说,将以上多个因素杂糅在一起,以不同演员来饰演不同阶段或状态的同一角色,并分节呈现的尝试是很有意思的,但这种表现形式对演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
一个固定不变的场景,一个演员面对着镜头,用台词、面部表情搭配少量的肢体语言、少量甚至不走位来把一个故事按一定的先后顺序展开,同时牵引观众的情感和思维按照既定的先后顺序走完整个故事,这绝不是二流演员能搞定的事。
因此可以看到,例如在最后一集,Dan Stevens的角色名义上是故事的主人公,但他的记忆被盗,前来讨回记忆的他将观众的实现转移到了Morgan Freeman饰演的记忆大盗身上,由大盗来回忆人生。
大盗才是真正的主角,整个故事里的温情、悲伤、紧张、喜悦,基本上都由Morgan Freeman来完成,Dan只在最后贡献了一个亮点。
又比如,第四集的Uzo,以黑人特有的情绪爆发来支撑演技,但只让人感到以演员表现出来的状态来带动观众的情绪,就显得很空洞;以及第五集的Constance,选择的角色其实是可以有很内涵的表现手法的,毕竟角色身上的故事层次很丰富,但她却选择了一种突兀的形式,比如开场上来就是一句“Can you smell my vagxna?”伴随着半疯狂的眼神。
我不是很理解,例如以压抑的形式来展示极度悲伤导致疯狂,应该好过以性器官为开场白啊。
即使换位思考也不成立:换成任何肤色、人种的男性上来就狂野地怼一句“Can you smell my dxck?”会让观众有敞开怀抱坐下倾听的意愿吗?
这马上就把层次拉低、把大部分观众的防御意识调动起来了啊。
七集看下来,最喜欢的并不是Hathaway的时空穿梭叠加what if,而是第三集好久没见的Helen阿姨的one way旅程中由回忆点燃产生的对新的人生的渴望。
主角的故事说实话在各种爱情故事里都讲得稀烂了,但反而由于这种类似舞台剧的形式,让观众区别于常规爱情故事的体验,把所有视线和听觉都给了主角,完全浸泡在一个谦卑了一辈子、把“I don't want to be a bother”挂在嘴边的女孩的血液里。
没有了常规影视作品的其他角色及烂俗催吐剧情的分心,观众可以在Helen阿姨的话语和音调中感受到这个女孩每一次的情感起伏,欲言又止,喜悦和颓丧更迭,并且这种更迭一直持续到了在超市的碰面,才终于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到了她想要反诘人生的triger;but,谦卑了一辈子,只需要这一点点触动就能掀起她不断掩埋在心里的种种悲伤;再but,既然已经谦卑了一辈子,即使短暂的波澜之后,她仍然进入了以往的模式,超市见面的喜悦还是更迭到了颓丧。
等等。
必须注意的是,这女孩的整个心理成长和情绪变化,是由Helen阿姨一个人,坐着,大部分正脸加少部分侧脸,几乎没有其他肢体语言,通过纯粹的台词和面部表演,贡献了这个系列最长的表演(时间上第七集略长几十秒,但毕竟是两个人表演)。
这个系列中有几个故事其实本身就存在无法说服观众的部分,例如第二集Mackie的角色因病所剩时日无多,继而采用仿制生化人(或养殖人类?
)来代替自己照顾妻儿,这个科幻概念我一下就能想起来的是15年前Ewan McGregor的The Island,那部作品就已经存在鲜明的moral issues的讨论了。
在Solos的这个故事中,Mackie的角色是瞒着家人订制了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产品,让这个产品来延续自己在世上的责任,但如果从他妻儿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同他这个决定。
从他的表演来看,主角是由于对家人的爱和对自己无法尽责而做出这一决定,但从他妻子的角度,我完全可以解读为主角即使在死后也想要继续将妻子捆绑在“自己”的生活里。
如果是这样理解,那么他妻子的意愿就很重要了:如果她妻子知情并同意,则OK;如果她妻子根本不知情,这个动作则囊括了绑架、囚禁、欺骗、操纵在内的一系列违法并反人性的行为,可是故事里完全没涉及到他家人的意愿。
但影片的形式将观众的思维和视角压在了主角单方面,主角通过和将要代替自己的产品沟通交待细节,将自己的情感带出,继而将记忆中生活的点滴带出,让观众从他的描述中看到他的爱、无力和希望。
Mackie的演技较单调,经常以内敛、谨慎、正经规矩的形象出现(拆弹部队、银行家、底特律、猎鹰),因此不太容易让人代入到角色的情感角度里。
总的来说,影视作品,演员的演技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
只要演员的表演能完全掌控观众的思维和情绪,就能弱化其他的不合理。
整个系列中,第三集是唯一符合我预期的作品。
【第一集】LEAH莱雅 是否穿越到未来,就能摆脱过去?
莱雅一直致力于研究穿越未来的方法,她的目的是摆脱身患绝症需要照顾的母亲和自己糟糕的现实生活。
终于,现在的莱雅联系到未来摆脱母亲拥有成功人生的自己,并意料之外地联系上过去的自己。
未来与过去激烈碰撞,最终,割舍不下母亲的现在的莱雅,选择让现在和未来的自己消失,把选择权交给了过去的自己。
【第二集】TOM汤姆 想象一下,你遇见了自己,你看到的会是怎样的一个人?
身患绝症的汤姆,选择了勿忘我机器人,就是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来代替自己照料家庭和事业。
可是他终究是不甘心的,将自己的生活与事业交给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机器人,终究不是自己。
说白了,还是面对不可抗力因素,卑微的人类的遗憾与无能为力。
【第三集】PEG佩格 为了找回自己,你愿意有多远?
佩格是第二集中汤姆收养的女儿。
汤姆去世后,养母在六个月之后遭遇车祸离世,面对不幸与苦难的现实,佩格养成了自卑内向的性格。
面对一切幸福的召唤,佩格选择了懦弱地拒绝。
当步入老年垂垂老矣的她,看到招募一趟没有归程的宇宙航行志愿者时,她毅然决然报了名。
在浩瀚宇宙中,面对未知的目的地与不可返回的地球,佩格和机器人倾吐了心声,最终,佩格决定虽然不能改变过去,但却可以把握现在的幸福。
她想返回地球,但遗憾的是,这是一趟注定无法返回的旅程。
但幸运的是,佩格也算是找回了自己吧。
【第四集】SASHA萨沙 外界的威胁,是否大于来自内心的威胁?
瘟疫四起,哀鸿遍野,幸存者们住进家之旅店。
瘟疫平息后,幸存者们相继走出旅店,开启自己新的人生,只有萨沙固执的认为瘟疫还存在,外面的美好只是骗局。
她在旅店里住了20年,如鱼得水,安逸自乐。
机器人管家想尽各种方法劝她走出旅店,可萨沙却全部拒绝。
最终机器人管家只能选择放弃。
从内心说,我不鄙视萨沙的懦弱。
人是人自己的监牢,一旦人内心认定一个事儿,那么你很难让他进行改变。
要允许他人的懦弱,要允许他人的恐惧,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勇敢的战士。
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大无畏的拓荒者。
【第五集】JENNY珍妮 你是否希望自己一生中最糟糕的那天从不曾发生?
面对糟糕混乱失败的人生,珍妮选择在派对上醉酒。
醉酒驾驶车子回到与邻居共用的车道上时,撞死了邻居可爱的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是珍妮唯一的朋友,他拿着自己最喜欢的蜘蛛侠玩具,等着和珍妮打招呼。
车祸后珍妮陷入昏迷,她的记忆将被捐献出去。
严格的说,我并不同情珍妮。
她糟糕混乱失败的人生,大部分原因在于她自己,而不在于别人。
特别是她醉酒驾车,更是不理智的行为。
人必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第六集】NERA妮拉 谁来决定谁应该来到这个世界?
被遗弃的妮拉,孤独的妮拉,选择生育机构让自己怀孕,在一个暴风雪的夜晚,妮拉早产了,产下的婴儿却以魔鬼的速度极速长大。
一转身,就是两个月大;一眨眼,就是儿童;一回头,就是少年;一抬眼,就是青年。
电话里的医生说,孩子可能会对妮拉造成危险,孩子拿在手里的刀也印证了这一点,但是,面对妮拉的讲述故事,孩子放下了刀。
而且,按照这个成长速度,这个小孩儿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老头儿,然后就会死掉,所以危险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这个故事真的有点儿荒诞。
大概是在说妮拉不应该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就选择生下一个孩子吧?
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孤独,可能就是在批判这一点吗?
【第七集】STUART斯图尔特 如果你不记得自己是谁,那么你是谁?
斯图尔特是一个老头儿,他为了遗忘自己不照顾儿子,儿子因病死掉的痛苦记忆,就选择窃取他人的记忆来冲淡自己的记忆。
斯托尔特的讲述,把前面的六个故事大概串联了起来。
但是有些生硬,有一种强行让故事产生关联的嫌疑。
平心而论,这集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集,没有什么看头,就感觉是为了强行连起故事,完成结局。
总而言之,整部剧包着薄薄的一层科幻的外壳儿。
实质还是在说身为人类,身为单独的个体,我们该怎么与自己更好地相处,怎么与他人更好地相处,怎么与这个世界更好地相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困境,通过观看感悟别人的困境,也许不一定能成为解决我们自己的困境的万能钥匙,但也许对我们解决自己的困境能够有所启示,有所帮助,从而让我们生活的更好一些,让这个世界更好一些吧。
第四集片头曲响起,一句灵魂发问直击人心。
主人公Sasha 本集开局十分令人舒适,令我只想感叹这个屋子也太完美了吧,此集必定不同凡响!
要啥有啥,一个沙发一杯酒,让我出去我不走。
故事发生在未来,在全球疫情和人工智能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住进大公司堡垒里的幸存者Sasha这一住就是20年。
乍一看好像某多多为广大市民谋福利,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这就是一个事儿逼培养皿。
一开始以为玻璃墙中间的黑条是安装后的痕迹,没想到是电子幻象的封条。
强制配备的智能管家片头智能管家就已经提示主人公不断暗示她走出房间,回到真实世界。
可女主被自己所见的各种阴谋论侵占了大脑,这也是继续待在这里的最有力的理由,花花世界太危险,舒适区这么舒适我为什么要走?
现实中不少的媒体为吸眼球搏关注,引导舆论走向,避开事实,时间一到,新闻变趣闻。
“好心提醒”
主人公已上钩看到这儿我都怀疑这个机器人是不是真的不怀好意,看看咱女主啥性格,还非得这么刺激人家。
最后通牒 危险边缘
不知好歹
无理取闹
自以为是
补刀其实我在想女主很明白,就算出去了最坏的结果也不会坏到哪,可这个智能屋已经把自己培养成只会solo在家的宅姐,再加上智能管家的反常迷惑行为,主人公打算叛逆到底。
场景大变
由于未能主动离开,根据新条款要在这里待一辈子因为种种原因,机器人只能暗示,并不能将实情道明,因为要确定女主是有意愿回到现实生活的,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
她不知道原来机器人没有撒谎。
她不知道所有人都已经离开了智能屋。
她不知道自己的叛逆扼杀了自己半生的命运。
又或许她知道,而离开,对女主来说是太陌生了,她知道离开是一种选择,但这种选择过于不确定,即便房门的背后是美好的未来,她也宁愿。
拔d无情的智能管家 片尾曲响起,芸芸众生有多少人没有足够的勇气迈出自己的第一步,不是因为迈出去会天塌地陷,只是改变这一个词对我们来说极不确定,而往往,只有在那个不确定里,才有我们想要的未来。
未来的智能管家很像手机自带的语音助手
震惊脸
第一集的想象力惊艳到我!泪目,能够带来思考的作品是伟大的。科技和物质急速发展的当下,整个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分裂和孤独。我们在芸芸众生间独自solo,生活啊,剪不断,理还乱,却也一直在探寻解决之道…所以记忆一键删除,留下那个温暖拥抱,倒也是一种解脱,可惜人们的欲望和执念就是不愿放下。
「You need to accept what you can't fix it.(Ep1)」「They'll never forget you. I might look like you, sound like you, feel like you, but... I'm not you. Never will be. I never could be.(Ep2)」「Old age is a strange, blunt foe. And it fights dirty.(Ep3)」「I realized that if I was destined to disappear, I was going to do it on my own terms.(Ep3)」「Maybe somewhere in the farthest reaches of the universe, I would finally have a spot. I would finally be counted.(Ep3)」
黑镜,满满的黑镜味
最后一集,问斯图尔特偷走的记忆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他说她眼睛是蓝色的,是黄昏时的地中海,是欧椋鸟的羽毛、开花的紫菀,以及caked mascara。而记忆过载导致阿兹海默的斯图尔特只被允许留下的记忆是他们拥抱的片段,如母亲给儿子的,如儿子给父亲的。没有别的剧集可以像这一部让我清晰地记得每一集的面孔和他们背后有关记忆与情感的故事,像是《黑镜》版的《新喋喋人生》,未来历史的元年则设定为“stay”状态的2021年,此后所有人的故事走向都与这段历史密切相关,有人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把妈妈换回来,有人用“人造人”代替自己去爱家人,有人去外太空寻找永生,有人自愿困在安全屋内40年,有人一生悲情却自愿捐献记忆被上载,有人被取消了成长的过程,又有人靠窃取别人的记忆谋利,总之,美好的记忆成了未来人类的稀缺资源。
看了12345终于看不下去了,弃
我尽力了,但还是不能像一个女人一样去爱妈妈。现在想来,这真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只看了第一集,也只准备看第一集)
自娱自乐
演技没得说,但为啥要把故事会里的剧情来做单口相声?
翻来覆去的就那几样
反正是看哭了 特别是第一集和最后一集
第一集尝试了四五次才看完,因为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安妮·海瑟薇的这种表演让我想起她在《Modern Love》中那集演的双相情感障碍者——那一集也是我在ML里最不喜欢的一集(她的表演禀赋在《一天》里已经用尽了罢)。本剧全程两倍速度看完(如果有三倍速可选就更好了),除非另请编剧,否则不要有第二季了罢。同样是对着镜头的伪纪录片模式,《Modern Family》就让人觉得亲切,但是本剧里的几集只让我觉得他们太为刻意。第二集里,既然能够创造一个一模一样的AI去代替病人完成未尽的愿望,那保留或者复制人脑到新机体这种技术应该有了罢,为何弄得如此生离死别。第五集,亚裔的角色永远这么尴尬与刻板印象。剧中白人永远是开拓、拯救、正义的,非白人演员的角色,则是失败、忏悔和退缩的。最刻意是打着未来科技、人文关怀的假旗号跟“居家隔离”挂钩。
看前两集,感觉是披着科幻外衣的亲情伦理剧,但就是不好看。
科幻的壳,人性的核。
对第一集的价值观完全没法认同,那你得让我相信吧,可是对人物的营造又不够,尤其是年轻的女孩突然就答应了,也没说任何理由,简直是离谱。只能说概念不错,但是得再深入点
试图用空洞的情感撑起极其过时的设定,看看人英国独白剧吧。
只看了季终集,弗里曼和丹龙的双人话剧。关于记忆窃贼像格林奇一样偷走了他人的记忆,而后沦为记忆的困囚,用被阿尔茨海默氏症燃烧至褪色的城堡围困住自己的存在,上载过程中蓝与绿的意象浮现是诗在废墟中隐忍的传递。弗里曼的视角扮演上帝旁观的角色却也作为迷局的环状中心扣住题眼,窃贼和复仇者交换错位的人生以一个未来人类之间已陌生的拥抱复归释然。solo与众生,依然聚焦当下世界弥散至无处不在的孤独症结,但话题是陈旧的,模式也很乏味,是演员的表演撑起这个虚假静止的意识边缘世界。
很好看,梅姨只凭台词就让人脑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好戏。第七集看完,竟然把前面所有集数都串联起来了。
独角戏好考验演员和编剧。按喜好顺序排列。E03夜深忽梦少年事,羞怯的脸和爱过的人,在太空上还来得及调翻转头。E05虽然一直只是碎碎念,但我好喜欢,也很能体会缺失的崩溃。E07不再是独角戏,但仍旧是两个孤独的人,各自想唤回自己被爱过的证明。E04其实题材很好但觉得有点用力过猛,如愿以偿地获得自己原本并不想要的东西。E01选择自私后就会越来越变成这样的人,所以扼杀了自己。安妮海瑟薇最后的告别很美。E06能让E05哭出声()。E02我只能说本来表演就有点没扛住,第三集还给否定了,显得意义不明。
ep1和3还不错,但没到要二刷的程度
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