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酒店
โรงแรมแม่โขง,湄公旅馆,湄公河大酒店,Mekong Hotel
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主演:金吉拉·潘帕斯,萨卡达·卡温巴迪,Maiyatan Techaparn,Chai Bhatana
类型:电影地区:泰国,英国语言:泰语年份:2012
简介:This experimental work begins with director's rehearsing his new film Ecstasy Garden. The film crosses back and forth the border between reality and fantasy ..详细 >
【A】~真是迷人。没那么极致了,多了点刻意,多了份抒情,却意外变成了可能是邦哥最舒适的作品。
吉他好听 失眠者的福利
艺术电影、实验电影什么的我也不懂。就想“能不能弄得更像电影一点”?全程的无剧情,意识流就不提了,最后冗长的说不出持续了多久对着湄公河的“长镜头”,就是清晰版的监控头视频画面。昏昏欲睡中我终于没坚持住,顺应生理渴望闭上了眼睛……等再睁开眼,还是完全一样的画面,说监控视频画面不是比喻,就是客观描述 ⊙o⊙
像意识悬在飘渺河面上
Three river film festival 2012 @ Pittsburgh
4.5 最美鬼片
云里雾里
C+/ 感觉是阿彼作品里人鬼关系比较独特的一个,或许是……痕迹的相互置换与牵引?
从老挝来到泰国的洪水难民,游荡六百年的鬼魂,记忆交织的母女,河边死去的爱情誓言,河流上漂浮的源源不断的木头,灵魂出窍啃噬脏腑的进食仪式,用无限循环的一首轻松愉悦的指弹吉他连缀在一起,静静流淌。
游魂与现实没有边界,轮回成为家常谈话,固定镜头的对话+不断循环的吉他声,我感到烦躁。
7.0 邦哥精通如何在投机取巧之下玩出高级影像,极简的场景和人物设置(房间-酒店-湄公河-浮木-游艇-游魂)配合全程吉他伴奏仍能构建熟悉的邦哥意境。
应该说阿彼察邦的个人风格鲜明还是该说一成不变?大部分时候的固定镜头,中远景拍不清演员的面部表情,无聊的长镜头,不禁联想到《感谢不剪之恩》那支视频论文中的一句:“电影压缩时间的方式与其他艺术形式截然不同,观众在几分钟内便可沉迷于大荧幕之中忘却发生过的一切,意识仍清醒却陷入梦境,预料中的镜头切换迟迟未到,这时无聊的长镜头仿佛也被赋予宏大的意义”,只是阿彼察邦这些无聊的镜头没什么意义,只是他内心世界的投射罢了。
氤氲
简单宁静美好。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你问我看到了啥,看到了持续60分钟的吉他声,阿彼察邦的电影简直不能以“看懂”做标准
听着吉他声,我只感受到了东南亚河畔的凉风,不知道有没有接到阿彼察邦的一成功力。
一个 两个 三个 灵魂交汇记忆交织 真实和虚幻在不变的河流边融为一体 (私心加一星
生命的源头,是忧伤和记忆。
不真诚的创作
不绝对,但总体上我对实验性文艺作品的接受度是比较低的,个人悟性有限。而本片最令我惊奇的点在于它的实验性是隐形的:阿彼察邦用完全写实的具象手法来表现鬼魂、表现食人传说(这几场戏非常像话剧排练),把历史背景、把抽象诗化的情绪表达都融化在闲聊对白里。还有一个意外的元素是几乎自始至终(只空缺了几分钟)的吉他乐声,如果有寓意,那便是不言而喻的:川流不息的湄公河水。有一个对东亚人/东南亚人当代日常生活的极有趣的观察:《布米叔叔》里也有这样的场景,两人三人一起坐着、半躺着看电视,表情木然,心不在焉,也许各有心事,间或闲话交流两句。——电视里播放什么并不重要,但我却莫名地好奇,很想知道它在播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