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说我是铁杆影迷,但我还是经常出入电影院的人。
第一点,看的宣传,第二点,看的是有小田切让和Q,第三点,觉得老田很久没出现,杂个想的出来搞科幻,爱情还史诗题材呢电影。
大致一开始这三点我才去看的这个电影但是我不明白,什么凄美爱情,什么壮丽史诗,什么神话传奇……完全没有看到,抛开这些不说,那个剧情……基本没有什么剧情可言嘛。
莫名其妙打打战,莫名其妙互相救了,莫名其妙就搞在一起了,莫名其妙有对狼出现了,莫名其妙就结束了。
话说哪一点说那对狼就是他们两个了?
话说哪一点说他们是凄美爱情,明明是抵达动物一样呢欲望,还有……汉王朝和那点打,打赢打输只是个年代机遇场景问题,还有那只小狼的故事……弄那么大篇幅场景和时间还说不清楚到底要表明个什么。
电影是可以艺术点,是可以隐喻点,但是不要弄了一个都看不懂主题,或者说搞了偏离主题(至少是偏离宣传主题)。
(整部电影还没有宣传说呢清楚。
)
将电影作为职业的人有很多,将电影当作艺术理想的人也不再少数,而将电影视为生命信仰的人则很少,田壮壮是其中一个。
第一类人是电影作为一个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石,第二类人是电影可以作为一种艺术不断前进的动力,而第三类人则是电影作为一种可以影响人类思想和灵魂的精神力量存在的根源。
只有信仰它,才能将全部生命和才华作为薪火将其点燃,而田壮壮这么多年来正是在做这样一件事,无论是作为导演、作为制片人还是作为教师。
在整个华语影坛,田壮壮和李安有着非常相似的地方,那就是能够在多年来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平静而强大的状态,不以物喜,宠辱不惊,这份无论是做人还是作品中的淡泊宁静让他们如此卓尔不群。
我不清楚是不是这份内心的相似使然,这次田壮壮一如李安选择《色戒》一样,也从一篇篇幅极短暂的小说里找到了自己久违了的创作冲动,完成了电影《狼灾记》,而介绍给他这部小说的,是另一位内心淡泊强悍的导演,侯孝贤。
井上靖的原著用笔极简,内敛藏锋,通篇下来除了脑子里留下的苍凉旷远之感,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把情感附着的地方。
比起恢宏磅礴的史诗《敦煌》,《狼灾记》是一篇极写意的“小作”,仿佛一位异族的老人于夕阳之下有一搭没一搭的给周围的孩子们讲着一个上古的奇幻传说,因为讲了太多遍的缘故,很多原本激烈的情节被草草带过,原本浓烈的情感也轻描淡写,你们自己想去吧。
这样反而于不经意中,让整个故事充满无穷的想象空间。
也许,正是这样淡然的味道和无限的可能性打动了田壮壮,把藏于心内十几年的故事搬上了银幕。
电影的开篇颇有些《指环王》般的魔幻味道,只几个镜头就把人带回到那个悠远古老的时代,运镜漂亮至极。
田壮壮把故事的背景稍稍改动,从秦末改为汉代,我想他根本无意纠缠于原著中秦朝名将蒙恬之死而引发的故事,那样太局限。
他只把故事背景放在戍边战士与异域蛮族之间的缠斗这样一个放到任何时代、任何地域都会存在的状况之下。
电影基本上可以清晰地分为三个大的段落,第一段落以一场夜战开始,从没拍过动作电影的田壮壮基本上不强调局部的动势和具体打斗的状态,而只追求整体的蛮荒冷厉之感,把一场突如其来的夜袭战拍的非常震撼,开篇这段动作戏让我不禁想象,如果田壮壮如自己曾说过的那样也去拍一部武侠片,应该也不错。
夜袭战引出了电影的主角,由小田切让饰演的戍边战士陆沈康,他很像井上靖小说改编的日本电影《敦煌》里的书生赵行德。
两个人都经历了内心的柔弱善良在野蛮残酷的战争中被磨砺得日渐粗糙坚硬甚至冷酷的“成长”过程。
电影前3/1的段落,故事基本上就是围绕着陆沈康的这种“成长”展开。
而这个成长中当然少不了一位亦师亦友的启蒙者,就像《敦煌》里的队长王礼一样,久违大银幕的庹宗华饰演的张安良承担了这个启蒙者的任务。
这个我从很久远的一部台湾动作片《七匹狼》开始就一直很喜欢的演员,在《狼灾记》里奉献了一次无比精彩的演出,把一位坚毅宽厚忠勇的军人演绎的入木三分。
作为一部以狼命名的电影,《狼灾记》这个名字具有很大的误导性,如果对于电影全无了解单凭这个名字很容易以为这是一部以动物对人类施暴为题材的电影,类似《侏罗纪公园》或是《狂蟒之灾》之类,实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这部电影里的“主角”狼竟然是以一种带有点诗意童话色彩的方式出现在电影的第一段落。
一只不明来历的幼狼被善良的陆沈康收养,自此形影不离。
而影片中不厌其烦闪回的一人一狼于旷野嬉戏的画面,把这样的诗意扩散开来,弥漫在大银幕的每个角落。
幼狼象征着陆沈康心内那残存的柔软和尚未消亡殆尽的生命活力,正是这些东西,让他能够在残酷的战争岁月中,保持一份人所应该有的对于天地,对于人和其他生命的感受力,让他比别人能更多的感受到一点生命中的美好和希望。
戍边将士期盼的大雪终于来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与蛮族休战,意味着他们可以远离这苦寒之地数月,意味着他们可以与远方思念的亲人重逢。
大部队冒雪前行,幼狼饥寒而死,化为将士归途中的一抔雪冢。
作为象征的小狼之死,也暗示着陆沈康在战事折磨之下,心已死,内心彻底荒芜,失去了活力和希望。
第一个段落结束,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一个常人如何变成“死人”。
而第二段则是讲述这个死人如何变成了野兽。
心死的陆沈康遇到的另一个“死人”,她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Maggie Q 饰演的雷卡族女人的出场颇为突兀诡异。
而之后两个人的交媾充满了原始和兽性的味道。
一如李安在《色戒》中用三段非常关键的“床戏”来揭示两个人物内心和二人关系的微妙变化,田壮壮也试图用“床戏”的体位和情绪变化来表现陆沈康与雷卡族女人的情感发展。
不幸的是,比起《色戒》来讲,《狼灾记》里大量的床戏在叙事和人物关系的推动上显得过于单调苍白,没有起到那么清晰的作用。
尽管“七夜之欢”的诅咒是本片最关键的“戏核”,尽管Maggie Q表情做足,身材曼妙,但后面的床戏还是让人觉得有点不耐烦。
我不认为田壮壮会为了票房噱头而增加了床戏分量, 只能说床戏与两人情感线有些游离感,让人难以投入其中。
非常喜欢两人在第七夜的交欢之后变成狼的段落,那么轻描淡写,从容平静,有种天荒地老的浪漫感。
“死人”因为爱情活了过来,却宿命般的变成了野兽,这样的命运一定让人无奈悲哀,但比起“死人”来,野兽显然还是自由的有活力的有爱的。
于是,被诅咒的雷卡村里的两个心死之人,化为广袤大地上自由奔驰,任意欢好的两匹狼。
第三个段落,本该是电影最华彩最核心的段落,这是两人变成狼以后的神话世界。
但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肯定是因为狼的戏拍起来太费钱太困难,很多戏需要真实地狼与CG相结合,受制于经费所限,这一部分反而成了全片最黯淡的部分,许多地方都没能充分展开,许多需要的细节也没能呈现出来。
这非导演能力的问题,只能说遗憾了。
比起原著来,田壮壮用了一种更决绝的方式来表现陆沈康变成狼之后的世界。
原著里,他还能说人话,与久违的朋友张安良说出自己的身份,这虽痛苦但至少还是种慰藉。
电影里田壮壮放弃了这一点,用一种巴别塔一样的悲剧方式,让陆沈康只能看着张安良,只能发出悲哀的狼嚎。
必须承认,这样的处理更具震撼力,更能打动我。
影片以一种谁都没有想到的方式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晨曦下的苍茫大地,两匹在荒野上自由奔跑的狼,以及一群不明所以的观众。
田壮壮就像本文开始比喻的讲故事老人,饱经沧桑的脸上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说,别问我后来怎么样了,你自己想去吧。
《狼灾记》是一部惊世骇俗的电影,我搜索了大脑许久,也没有想到有哪部电影可以拿来类比,它也是一部虽有缺憾却制作精良的品质之作,美术、摄影和配乐都堪称华语电影的顶级水准。
田壮壮不是那种刻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导演,但从《盗马贼》到后来的《德拉姆》《吴清源》,每部作品出来都会让人惊叹其选题材之出人意表,而电影的表达颇有点“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味道。
就像这部《狼灾记》,它就是一部神话。
在我看来爱情固然是本片的主题之一,但田壮壮最想表达的不在于此,人与狼的纠缠与宿命,就是人与自己内心,与这个世界的纠缠与宿命。
战争让陆沈康从常人变成“死人”,爱情让他从“死人”变成野兽,最终,天地的力量和内心的自由让他从野兽变成了“灵”,人或狼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与天地共存,不分彼此。
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成功者并不多,尤其是从名作改编更是如此。
田壮壮对于<狼灾记>的这次尝试,说明了他的自信。
<狼灾记>尽管由日本作家创作,讲述的却是纯中国的故事。
故事发生于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
陆沈康(小田切让)原本是一个平民,却无奈被征入伍,不得不面对鲜血淋漓的战场。
陆生性善良,曾经收养过一只荒野里的幼狼。
他不愿杀戮,但在你死我活的战争中,却不得不做出很多违心的事情。
渐渐地他的个性也发生了转变。
在战斗中陆沈康得到了将官张安良(庹宗华)的赏识,并在一次战役中救下了张安良的性命。
张安良伤势过重,从此只能由陆来接替指挥。
由于遭遇大雪,陆率领的部队无意间进驻到一个卡雷人的村落。
就在这个曾经被诅咒的村子里,陆沈康遭遇到了一个卡雷人女子(Maggie Q),从此,两个人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七天七夜,并成了被诅咒的对象.......<狼灾记>有很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例如田壮壮的导演功力,井上靖的原创故事,日美影星的加盟演出,以及片中的高科技制作狼尘暴。
当然更吸引人的,是男女主角7天7夜的共同生活,并在此后由人变狼的故事,以及作品中对于人性更深层次的理解。
之所以让人期待,我想是因为这些都是田壮壮所擅长的,尤其是在对于人性的挖掘方面。
在影片前半部分,应用了很多倒叙的手法,让情节显得更加复杂。
而对于将女主角安排在30分钟后才出现,我的理解是这充分显示了田壮壮对自己的信心,将观众的胃口吊这么高,我想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有这种勇气的。
对于这样的处理,我只能暂时给出中性的评价:如果紧接着的是一场激动人心的高潮部分,那么可以说前面就是一个精彩的铺垫;但如果后面剧情的发展无法满足观众的预期,那么这样的吊胃口还不如没有,因为会产生反效果。
遗憾的是,本片属于后一种情况。
影片从女主角的出现开始进入到核心情节,开始了七天七夜的故事。
这里本来应该是一个更进一步的高潮部分,但实际情况却是水份十足,毫无激情可言,平淡得让人直想睡觉(事实上,在我后座的一个哥们已经睡了)。
对于这七天七夜无论是所给予的篇幅还是深度,都很难让人满意,更难让人理解,甚至让人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这时候,我的感觉就像导演突然失去了他的才华,而不得不甘于让影片尽快结束一样。
在结局部分,狼尘暴的出现本来可以让影片进入又一个高潮,但在影片中的表现却是浮云潦草,让人只能感慨特效技术的落后。
我没指望本片可以超过<木乃伊>的效果,但至少期待着会有不同的感受,但事实是二者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总的看来,尽管片中演员都有不错的发挥,画面也算精雕细刻,但由于情节结构的原因,让我对于这部影片非常失望。
我认为导演不应只沉醉于自我对艺术的追求,而忽视观众对于娱乐的需要。
一部能让人睡觉的电影,无论艺术水平多么高超,都算不上一部好电影。
再说一句。
也有朋友认为影片中激情部分剪掉太多,从而影响了整部作品的品质,但我认为这不能算是一个好理由。
就冲着海报上唯美的图片去的,结果整场看下来楞是没看到该镜头,郁闷之开篇之后长达半小时的所谓的倒叙搞得我晕头转向完全不清楚在交代什么(尽管不时地有几句类似旁白一样的字幕跳出来解释说明),而且事实上到最后我也是一头雾水;之后就是和那个到最后我也不知道名字的受到诅咒的卡雷族美女(Maggie Q)的几段凌乱的ML·····总之,在我离开影院之前听到除了郁闷的咒骂声就是对剧情的深入探讨(没办法,貌似大家都没咋看明白)话说英文片名叫the warrior and the wolf,为啥非要翻译成狼灾记呢,虽然在最后的时候那狼咬死了几个当兵的···本来想给一星的,但是看到那么多人给一星我就仁慈地加一星吧,送给片中绝美的昆仑山麓(当然我也不清楚那是不是真正的昆仑之景)
A我去看了狼灾记。。。
B。。。。
B感觉如何A。。。
男女猪脚都好美。。。
B= =A沙漠风景也好美风化的巉岩B听说特效很囧A是有点。。。
评分4.2比气喘吁吁还杯具B- -和哪个帅哥去看的A我一个人。。
在学校的大礼堂。。
B你一个人干吗去看这种囧片= =我还以为你是为了和帅哥套近乎所以不得以去看的这片。。。。
A帅哥怎么可能去看这种文艺片B是文艺片啊……我以为是商业片A他们估计连田壮壮是谁都不鸡道A田壮壮拍的啊。。。
B谁规定田壮壮拍的就是文艺片= =而且说实话我一直没看出田壮壮的片好在哪里A我看他也拍不出什么商业片你看他拍的那个吴清源就知道闷片大哥田壮壮B= =田壮壮比较悲剧,拍闷片又没太多人捧不像贾樟柯童鞋拍得越闷叫好的越多…………………………
我承认我是俗气了一点,我也承认我是剧情控。
可是,这部电影,怎么说呢。
在电影院,半个小时的时候,黑暗中准时响起了呼噜声,我刚转头向寻找一下,结果激情画面的出现,顿时令放映厅的整个空气都沸腾起来,呼吸却安静下来。
不靠谱的画面表达,毫无准备的时空转换,都让我瞠目结舌,幸好随行四人,于是大家开始嘻嘻哈哈地自我娱乐才打发了这一个半小时。
没有赵忠祥老师配音的动物世界,央视常放的世界风光片,从战争片到激情片到科幻片到倒一片,缓慢地一秒掰成5半用的剧情,每个人物的自我呻吟和颓废,相比之下,我甚至更喜欢那个卫兵,进来-放下土豆盆子-出去,踏踏实实地告诉我他干什么了。
搞不清那个雷女人干嘛一开始就要说自己是死人,搞不清她的一切神经兮兮,小田的莫名其妙。
好吧,我承认我这次被打败了。
在两条狼转身离去的时候,我紧张地说不会就没有了吧,身边的人笃定,不会,会有一个结局的。
霎时,放映厅灯光亮起,幕布上缓慢升起制作团队的名单。
而身边的人,停顿了数秒后,终于忍不住说,他吗的。
本来电影是电影的事,小说是小说的事,我没必要在看电影前恶补原著小说的。
但井上靖的《狼灾记》实在是短,让我不吝于20分钟的时光;同时先前“情欲大戏”的预防针打得我有点痒痒,既然已经知道“洁版”正片肯定会看得人“萎”靡不振,倒不如在小说里找点思绪牵绊。
还记得看完小说那一瞬,嘴里倒吸了一口凉气,田壮壮敢讲这么个故事着实不简单!
向来“扩写”的改编最不容易,李安刚开始染指《色戒》的时候就有不少人翘首企盼,那时人们自然还没来得及把心思往“激情”上惦记,就是想看看叙事高手如何把这万把字的小说充实到电影银幕上。
这次田壮壮也是这样,据说他想要改编这个故事已经有十五年了,还好他没让我期待多久,看完小说当晚就去把电影看了。
影片很明显分为三段,是剧情的发展也是人物性格的发展。
第一段的叙事很乱,本来是最具戏剧性的一段,却在不断地闪回中支离破碎。
这一段是改编的重点,原著中陆沈康的绝望来自蒙括与扶苏之死,导演把他拉回到和张安良亦父亦友的关系中。
情节表面上看是乱的,其内核是在讲述着陆沈康人性的幻灭。
从与狼崽嬉戏的生活化场景到战场上不忍杀戮的特写,从用王子换朋友的无畏到两人诀别的苦楚,最终我们在一个似真似假的场景中,看到无数火把映出一张恐怖的嗜杀成性的脸。
陆沈康没有发出“等死,死国可乎”的呼喊,在残酷的生活境地里他泯灭了博爱仁义之心。
第二段讲述陆沈康化身成狼的过程。
原著里是情欲让陆沈康回到卡雷女子身边,完成了七夜的诅咒,电影里把内心的欲望化为一场沙暴,使陆沈康化身为狼的终局更接近一种宿命。
从残存的版本中也可以看出原作尺度之大,不过对于动物性的描述,看到的版本已经足够让观众信服了。
第三段把故事返回原点,人性的陆沈康对张安良下不了杀手,在他化身为狼之后,跟早已是“死人”的张安良做了最终的了结,这里和影片刚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呼应的。
田壮壮在这一段删去已经化身为狼的陆沈康最后与张安良的对白,在把狼性讲述得彻头彻尾的同时,也彻底把观众带进了云里雾里。
要让观众从特技制作出的狼的眼神中看出残留的人性,实在是太难了!
自《狼图腾》后,狼性精神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狼性精神可以看作是中庸之道的反向,那条宁愿被勒死也不愿被牵着走的小狼,抨击着每一个“忍辱负重”者的内心。
狼就是这样,在太平盛世难寻踪迹,但在拼搏的年代却泛滥成灾。
田壮壮用一个魔幻的故事讲述狼性与人性的界限,虽然他没有试图表现对这种野性的执着,但依然表达了在犬儒横行的今天,对狼性的一种欣赏。
如果电影院可以不满意就退票的话,我想这片子会有不少人去退的。
对大部分人而言,看电影本是简单的事情,自然无需拿文本和影片对照来看,更不应该如拉片子般分镜头读解,甚至对于电影这类快速消费品也不能奢望一个并不痴迷的观众花时间和金钱去看第二遍。
田壮壮的清高并不是要有意拉远他的电影和普通观众的距离,只是他本身的艺术追求以及对影片的掌控力度,导致影片运用了过多的空镜头而又罕有对白,蒙太奇不够亲民像是教科书,给普通观众的读解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不过,世界既然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建议大家更多关注画面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而不是浮躁的等着剧中人傻兮兮的告诉你他在干什么。
《狼灾记》的问题不在于影片本身的可看性不强,而在于其作为一个商品推向市场的时候没有预先筛择受众。
就好比你在一个路边小店买不到哈根达斯一样,从商业角度看,文艺片也不适合出现在大众型的影院。
中国的文艺片在海外市场销售业绩良好,并不是因为外国观众独特的品味,而是渠道的问题,海外的艺术院线可以把这类型的电影输送到偏爱艺术影片的小众阶层中去,而我们不具备这些。
中国的文艺片在国内无路可走,像何平、田壮壮这些“大牌”才偶有机会冲入“繁华闹市”,艺术本不应拿好坏来衡量,群众在非议之时还望理解中国艺术影人之艰辛。
总算有时间去看了期待已久的《狼灾记》,譲叔的演技让我对这部电影男主的表演不会产生任何质疑,而女主MQ那是花瓶问题,抱着只要不会毁剧情就行的心态我进了电影院……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我错了,这次不是演员毁剧情,是剧情毁演员……很遗憾,不晓得老田编剧兼导演是从哪个角度去审视“狼灾记”原著的,总之我的感觉是如果我之前没有看过小说版《狼灾记》我完全不晓得小田切和MQ在干嘛……不论是片子前段陆沈康对于入伍生涯的回忆、他和张安良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其间穿插的与小狼崽的嬉戏,到后面陆沈康与狼女之间的占有、依偎、不舍……剧情发展的跳跃性实在是有些大,该渲染,着重突出的地方大多一带而过,真正应了那句话:“《狼灾记》是拍给读过原著的人看的。
”,此言一出我想对于一位编剧来说应该是莫大的打击,就像当年大家对于《无极》的评价一样,尽管我不太喜欢把两剧用来比较,因为《狼》毕竟有原著的支撑,而且在被如此改编的剧情下,几位主演的演技仍然没有因此失色,就凭这点给出四星的评价给演员们也是当之无愧的了,但是我还是想说老田你要好好思考下为什么有如此的原著,如此的演员还是会给人看不懂的感觉。
下面我想应该重点表扬下MQ同学,虽然我对她之前没有任何好感,而且看片之前有“千万不要因为她毁了譲叔的想法”但是看完片子,我想说她演的算是很不错了,毕竟不是演员出身,以前的电影里也是经常以花瓶的身份出现,但是在该片中一些细节还是可以看出她尽心了,狼女的坚韧、自尊、对于恋人那仇恨中夹杂着的爱恋和不舍,在动作、眼神中都有所流露,我想对于这样的花瓶,我们因该给予的是机会和时间。
譲叔的演技那是公认的高,虽然很多人对于他有“选片不慎”的论点,但我觉得作为演员,在这部戏里他的演技是个亮点,从刚开篇的逃跑和与俘虏角斗的场面就可以看出,几个简单的后退动作,眼神里不经意间闪过的忧郁与无助,就很完美的刻画出陆沈康前期善良温和的性格。
杀人只是为了自己可以活下去,残酷的边疆军旅生活终于把陆沈康从一个人变成了畜牲,而他也只能以畜牲的心在这片雪地里苟延残喘,直到碰到了另一个早已具有狼心的女人……可能对与狼女起初只是为了占有,但最后他却发现他在她眼里可以看到和他一样的自尊,尽管已成为“畜牲”,却仍然固守着的,人的尊严,于是在拥着她的时候他有了对她微妙的依恋。
于是在听到大雪过后狼女悲切的恸哭声时,他毅然决定随从自己的心——回到那个受到诅咒的部落。
于是最终他们都变成了狼……说道那位由庹宗华扮演的一直照顾陆沈康的将军,也是一位实力演员,老田对他的演技的赞赏是却之不恭的,可以说是影片里标准的硬汉形象,他对于陆沈康的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当然他也有自己成为畜牲的路程,最后高地上望着由昔日好友变成的野狼,那即熟悉又陌生的眼神,最终畜牲还是固守自己的尊严,杀死了亵渎自己的人,而那两匹有了着人的尊严狼之心的野兽,依旧以畜牲的形象驰骋在高原。
《狼灾记》观影归来小评——向田导致敬!
09年最惊的电影!
《狼灾记》——2009最让人惊奇的电影!
田壮壮——中国最了解男人的导演!
小田切让——最有演技的男主角!
好吧,赞美之辞先到这儿,我们来说说电影!
冲着Q姐的名号,这电影就是一定要去捧场的——去年《见龙卸甲》中Q姐的扮相,惊艳!
让人印象超级深刻!
至于田导和小田,这两位田家的,就真的不CARE了,不过,电影却让我很是意外!
剧情偶就不多说了,大漠风情和边疆气息偶也不多描述,就简单的把偶觉得很重要的,导演可能想表达的几点做个小评,吼吼吼1、《狼灾记》讲诉了一个最具神话色彩但不乏写实的故事再看《狼灾记》正片前,简单看了下介绍,神话故事——果然,在影片整整放映了40分钟后,神话故事开始了……一个战场上的男人,也就是我们的小田哥,本来好好的,没啥事儿,结果在遇到我们Q姐后,立刻变得疯狂起来!
靠,那个疯啊,那个狂啊,完全不把我们Q姐当人好吧,剧情需要,Q姐忍了,但是这男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女人不是好惹的!
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不好惹——这句可以参照张无忌妈妈说的“越是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于是,Q姐怒了!
她势要逆天而行,哪怕被诅咒也要报复,她要把小田哥变成一头狼,一头野狼!
或者Q姐早就看出和感受到了小田的狼性,只是顺其自然,帮他化了个新妆……哎,可惜了我们小田哥,一个挺帅的小伙儿,遇到一美女,就变了,彻底的变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特别是男性朋友们,遇到美女要注意,不一定是福气哦,说不定就是你厄运的开始——相信我们田导有过这样的经验,才能拍的如此的写实!
2、最现实的教育片凡是中国的影片,都会追求一定的立意,一定的高度,一定的寓意……凡是能寓教于乐的东西,都是好东西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田导完全领会了组织这一意图!
于是,一部教育男性同胞如何把M的《狼灾记》诞生了!
看我们小田哥在导演的安排下,如何瞬间搞定我们美丽的Q姐的!
四个字:简单直接具体细节就不在这里赘述了,建议男同胞们一定要抽空去看一看,学习学习,嘿3、最言简意赅的台词,最酷的角色塑造小田切让,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中国的电影事业献出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
虽然,小田哥的中文不怎么好,甚至是不会几句中文,但是,这并不影响一个优秀的演员去表达他的思想,他的感情,他的欲望!
——整本电影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语言的障碍根本没有难倒我们的男主角小田哥,他用极其言简意赅的台词(不足200字的中文)极酷的眼神,极忧郁的表情,超富有感染力的诠释了狼性男人这一角色——这也是迄今为止我所见电影中唯一一个男主角台词没配角多的影片,惊奇的影片啊!
4、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劲爆点先附上一小段特别有意思的描述:悲剧开始于汉朝士兵打扰了这两只狼的交欢,记得它们后入式做得正欢,我旁边一女孩转头大声跟她闺蜜说,看,那头是小田切让!
田导就是田导,想法就是与普通人不一样!
不单用漂亮的镜头委婉的表现了小田哥和Q姐7次的水乳交融,最终双双变成野狼,更大胆的用动物的视角,同样的表现出了野狼彼此的爱情!
他成功的告诉了世人,即便是狼,那也是色的!
田导万岁!
5、最后的结束语《狼灾记》创造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这本电影带给我的冲击力,瞬间超过了我2009年看过的所有影片!
不管是《气喘吁吁》或是《七龙珠》,都无法与之匹敌!
宏大的场面、神话的故事、精湛的演技、寓教于乐的写实意义、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一切,都奠定了《狼灾记》必然成为本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影片之一!
感谢田壮壮导演——是你带给了我们一本完全与众不同的电影!
感谢小田切让哥哥——是你让观众真正明白了,真正好的电影,是要看演技而不是听台词的!
感谢《狼灾记》——于是才有了我与《狼灾记》不得不说的故事2009.10.6晨
井上靖的小说用类似聊斋式样的笔法,讲述了一个神秘主义色彩极浓的故事。
陆沈康与张安良同为驻守西域的将官,常年与“蛮族”交战。
在一次驻军途中,陆沈康与异族铁勒族寡妇缠绵7夜,竟变身为狼。
电影版的“狼灾记”基本忠于原著,与原作不同的几处改编也是为了视觉呈现。
小说具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孤独气质。
这种孤独近乎于空,跟生活隔得太远,又很美,想想在篝火边给自己的孩子讲这么一个凄美的传说该多有意思。
电影似乎表达了一切,又像是什么也没说。
就是银幕上的画面开始动起来,故事开始了;活动画面停止,故事也就结束。
它完全是银幕上一个浪漫主义的东西,跟现实没有关系。
如果非得扯在一起,那么田壮壮还是在思考人与人,天与地,人与自然的关系。
小说中一个重要的人物蒙括被田壮壮删除掉了,电影里陆沈康也看起来像是诗人的样子(小田切让的文艺气质实在浓厚),而非那个几乎是为着蒙括而活而杀敌而战斗的勇士。
陆沈康很有点蒙括“家臣”的感觉,因为蒙括在某次激战后表扬了他,而暗自誓忠蒙括,是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吧。
这当然是作为日本人的井上靖在写作吸引他的西域故事时不能不流露出的情态。
电影中陆沈康甚至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在张安良的引领下一步步不情愿也无可奈何地成为将领。
田壮壮做这样的变更一方面模糊了故事背景,另一方面使得陆沈康更为孤独。
在小说中起码他还有一个亲密的同僚朋友张安良,有一个精神上的领袖蒙括(蒙括死后陆沈康才心灰意冷),电影里则彻底地成为孤身寡人了,无家可归无依无靠,直到后来遇见异族卡雷族(小说中为铁勒族)的女子。
这个女子在小说中有着异常难闻的尸臭味道,因为她一直生活在死了丈夫的屋子。
这强烈的味道居然强袭了陆沈康,使他强暴了女子,后面更陷入这种不可救药的情欲无法自拔。
电影在这一点上和小说一脉相承,虽然性感的MaggieQ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一点“死臭”的样子。
他们俩都因这毫不掩饰的情欲感到羞耻,陆沈康或许是因为与自己所不耻的异族女子交欢而难堪,异族女人亦因为与外族男人媾和而恐怖——他们会因为族人的诅咒而变身为狼。
这恐怕是从古到今为数不多的嬗变,即人变作其他动物。
在更多的文艺作品里,都是其他物种变作人的。
有趣的是,他们变成的野兽不能是别的,只能是狼。
据说狼也是羞于自己的交配被看见的。
处在无可释怀的孤独中的陆沈康对变身做狼没有很大的惊异。
小说里这样描述:“陆沈康听了她的话,大吃一惊。
他并不是因为自己将要变成野兽而吃惊,而是因为从这番话中感到女子对自己的爱情。
这天夜里,与以往不同,他从女子身上感受到一种温情。
”或许这一丝难得的温情是陆沈康最终明知会变身为狼也要继续与这女子交欢的原因所在吧。
实际上,在电影版的“狼灾记”中,这一对由性至爱互为异族的男女也正是田壮壮着力的重点所在,至于陆沈康和张安良的关系,陆沈康和狼的关系,某种程度上还有些消解电影主题的作用。
电影用画外音掠过了陆沈康发现自己已经变身作狼的情节。
后来,张安良返回西域递交诏书的时候,他的部下看到了陆沈康和异族女子变身的狼在交配。
于是,这个带有轮回报应性质的故事就只能以张安良及其部下被咬死结束,狼也由此成灾。
以耻辱开始的故事,必定要以结束耻辱告终。
片中大量壮丽的西域风景可能是这个故事性不强的影片给很多观众留下的唯一印象,尤其是雪的场景。
田壮壮和摄影指导王昱几乎将西域辽阔空旷之美尽收镜底,视觉效果相当完美。
而整部电影所散射出来的阴郁光影和因不加解释显得多少有些莫名其妙的想象力,可以认为,会惹怒很多观众。
许多人对两只“人狼”咬死张安良后电影即戛然而止深感不解,觉得电影在不该结束的地方结束了。
其实仔细想来,主人公已经将最后一点人性完全抛弃,变成了一只真正的狼,再拍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不如留给大家去尽情想象。
然而这样却很容易得罪观众,因为广告宣传上的“魔幻钜献”四字已然让观众觉得“受骗”,更令某些人咬牙的,大概是电影海报上的另四个字“旷世奇情”了吧,女主角MaggieQ连一次正面或背面全裸都没有出现。
如果说这个故事或者说这部电影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井上靖在小说中借异族女子之口说出的话了:“我本应为丈夫而死,可是由于前世的因缘,现在我想为你活下去,即使变成野兽也要活下去。
”想必田壮壮也同意这点。
囧
十年磨一剑,铁杵磨成针。其实小田切让,井上靖的原作,小绒狼,新疆的风景,张安良一句“你跟了我吧”这些都还是可以看的。庹[tuǒ]
我是来看帅哥美女的
这应该是我在电影院看的电影中比较次的了,故事情节单调,而且缺乏连贯性,比较晦涩费解,特别是那几段激情戏,似乎成了我后面两个囔囔的观众口中说的“喂,上来吃饭了”“喂,上来ml了”之类的笑料了。一部好的电影不一定需要sexy美女,也不一定需要hot床戏,但中心思想一定要突出立意要鲜明
居然很多人只打1星,有那么差么?不论如何小田切让是很帅的,演员们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壮爷还是壮爷,让我回到了六年前看盗马贼的心境,懵
老田装装 小田且让
不知道谁是田壮壮,不知道为什么分数会这么低,在不带有色眼镜的情况下看完,个人觉得已经是国产片里很不错的了,虽然在色彩或者某些细节上有瑕疵,但一点也不影响思维的延伸。
非常能给人借题发挥的空间
情何以堪啊……
中国式的变形记
事实证明,田导不仅能拍出《茶马古道》这样让人睡着的纪录片,也就拍出《狼灾记》这样的剧情片。
田老他怎么总是和日本人勾搭在一起
不错的第五代导演!
田壮壮还是有野心,可他总是这么生不逢时,想要拍出《乱世英豪》那样的史诗气息,他也还欠点火候
小田,择片不慎;老田,晚节不保
田壮壮注定曲高和寡,然则其作品必定意蕴非凡。
田壮壮任性了……
有很多细节虽然表现的都不大妥当。故事主题宏大而单纯,个人认为就是一句:畜生伤人是为了自己活命。细节问题是畜生因为被窥淫而伤人这不仅不符合时代精神,而且与他们自己的信条相违背。
好烂,麻烦田导找个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