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为《杨贵妃秘史》弱弱的```说两句好话。
其实刚看这部电视剧时也和大家一样,确实有些些失望。
首先,演员选的我确实不怎么喜欢,帅哥配美女似乎是理所当然,比如最近的同类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的心如和陈键锋,还有等等的美女帅哥,着实狠狠养了不少观众的眼。
而这部剧,当看到黄秋生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时,便顿时觉得这部所谓大片索然无味了,不敢想象下去接近50集```主题为流传千古的爱情大剧,让这位满脸沟壑的叔叔来演男一号是该有多么的冗长!
而对于女主角```邻家女孩殷桃我其实并不反感,甚至有点小小的喜欢,也许是邻家妹妹般可人的形象让我觉得很亲切,而且曾经我也随着爸爸妈妈一起,看了那么几集她拍的战争题材的戏,很是朴实大方。
但是知道是她来演这位绝代美人杨贵妃时,也觉得有那么点不可思议,为此,还和妈妈特意探讨了一番,妈妈也觉得她未必能演得出贵妃的雍容华贵。
还有那个阿瞒,大唐本来就是以胖为美,女一号殷桃虽然算不上丰满,但我个人觉得至少脸部轮廓比较圆润,女二号阿瞒就不一样了,穿着唐朝的衣服,除了胸前特意挤出的两坨外,根本看不到肉在何处,脸部的轮廓线条也很分明,没有一处是圆润的。
后面她为仙芝跳的那段《凌波舞》,我个人眼中真的没有看到“美”,只看到一位瘦如猴的女子来回比划着。
然后就是剧情了,一下子记不起来,也懒得去细细说了。
总之比较粗糙,没有做到环环相扣,导演拍戏像唱“任意门”一样,想到哪,拍到哪,根本不像认真布局筹划过一样。
有些剧情真的经不起一点推敲,感觉像是为了演某场戏而硬生生的让演员按部就班的演一样,缺乏逻辑,公平点说,这不是这一部电视剧的弱点,近年来看的好几部古代宫廷大戏都有这样的毛病,比如《宫心计》的草草收尾。
总之就是剧情太不严谨。
但,话说回来,电视剧毕竟不是电影,所以这方面虽然甚为遗憾,但还是持个宽容的态度吧。
呼```废话有点多,终于到白脸时间啦!
我不得不说,越看到后面,我越是觉得殷桃就是杨玉环,黄秋生就是李隆基!
历史上,李隆基就是比杨玉环大30多岁,所以导演不会为了养大家的眼而颠覆历史让一个年轻的小帅哥来当这个唐明皇。
整部戏的前半段,我对黄秋生的演技一直持怀疑以下的态度,因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唐明皇被他演的有点太不像一代英主了,开始还以为他这是“大智若愚”的演法,可到后面,也一直没看出“大智”在哪。
不过历史上,这个时候的李隆基已经开始有“卷政之意”了,所以还是抱以宽容吧。
到三十多集以后,黄秋生的演技不知是顿然提高了还是他就适合演后半段的戏,看了这么多集,大家也就基本上接受了黄秋生这个唐玄宗。
而且我个人认为,他后面把老年时期的“三郎”演的很好,那种上了年纪后对玉环的越发依赖,那种年纪大了就像小孩一样的越发缺乏安全感演的很让我感动,这部戏我看后面几集的时候一直忍不住在哭,不想他们分开,想让这个可怜可爱的老头能有个人好好陪着。
殷桃饰演少女时期的杨贵妃时,确实不怎么美,大概是她的脸型不适合那个发型,但是穿上贵妃的华服,盘起头发后,我觉得就焕然一新了,还有,不得不称赞一下她的舞蹈,很有韵味儿,毕竟殷桃确确实实是有扎实舞蹈功底的人。
还有殷桃的演技,如果导演是有意要把这部戏的杨玉环设计成一个儒雅、大度、不屑争来夺去的国母,那殷桃做到了,我一直都很欣赏她的演技,该落泪就马上落泪,让人很真实的能感受到杨玉环的痛,不像阿瞒,心爱的仙芝死了,依然在假哭,光打雷,不下雨,做作,不真实。
还有高力士,虽说有点夸张,但挺可爱的,给个好评!
呼```刚看完,所以来这罗嗦了几句,想说的远远不止这些。
希望大家也别再把这部片子骂的太难听了,毕竟人与人之间还是互相尊敬的好!
支持客观的建议,反对主观的诋毁!
还有,真的好想好想玉环最后能和三郎见一面啊!
哪怕是三郎此生最后一眼,让他死在玉环香酥的怀抱里也好啊!
呼```剧终!
小米
从3月份开始期待的一个是《三国》一个是《杨贵妃秘史》,高希希虽然不是大场面大动作导演但是90多集的电视剧也可以赢得一些人的敬意,尤小刚是靠《孝庄秘史》把自己的牌子给打响的,一连串的秘史系列想想也差不到哪里去。
对于大唐风月史N多人好奇,冲着色彩鲜明的衣服舞蹈和琵琶箫声,我也是非常非常愿意期待着仔细的看。
结果就是,终于记不清到底看到20还是16集,对于这帮乱搞男女的钟情演法实在崩溃的不行,到了杨贵妃读着《清平乐三篇》的时候,嘴型对不上牙齿不健全声音引起一身鸡皮疙瘩,还是不能再看了,实在是小的心里承受能力不太好,《孝庄秘史》那点好印象还是继续辉煌在我的心里不要被这类下三滥破坏了。
现代人追求有争议,可是这部大戏确实是一边倒的趋势前行着,且不说与《三国》PK, 也不说《三国》照《三国演义》差去多少,就是单单从自身质量来言,杨大姐也是底层的底层,电视剧中的鼠辈的鼠辈了。
对于电视剧,我不了解规则,也没办法在这里说的貌似很有理,讲两句掏心窝的话,尤小刚怎么就砸了自己的招牌呢,拍的顺序颠倒不说,龙套比群众还不专业,布景更不用说了,李白的三首大作挂在楼上,怎一个丑字了得。
我非常愤恨的怨恨编剧,这是什么个鬼剧情?
如果杨玉环是个忠贞女子,被李隆基抢了的时候就抹脖子了,历史记载与寿王5年的婚姻是很美满的。
《孝庄秘史》是秘史,但是大部分还是忠于历史,只有民间传说的部分演的确切有其事,孝庄也是个好女人,忠烈的很,有苦就往肚子里憋,旁边有个被自己爱着的儿子,还有个爱着自己的好朋友,爱着自己的大王爷,这种处处有真情,为了真情遵从的道德让人心生好感而顿感佩服。
好家伙《杨贵妃秘史》也是秘史,完全是年份不依,主次不分,虎头蛇尾,讲个故事完全讲不明白,李白明明就是进了宫才见到杨玉环才因酒而爱,非要弄到一个大雪山上去提前相认,让杨大婶一咬牙爱了3个男人。
而且这3个男人都是这么经典,一个是夫君,一个是儿时相好,一个是长大后的权威,杨大嫂是怎么选择的呢?
抛弃自己的夫君那是必然的了,如果她抛弃的坦荡荡,谁敢说她半句,唐朝的女儿风世界都知道,移情别恋被更大的官抢跑了也就那样了,谁能说半句。
这可好,把杨大嫂塑造成一个受了婆家欺负和折磨的人,然后改嫁的时候还要内心苦苦挣扎个3集,让我看的一边吐一边骂,这不是给婊子立牌坊,您当观众是傻子呢?
杨大嫂哪里受什么苦了?
顶个脸盆那就苦了?
被打了一个巴掌就成了出轨的缘由了?
出轨和乱伦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非要曲解成这个样子,然后还要加上一段和李白的疯狂热恋,这又是何苦呢?
除却永远的毁了杨玉环这个美艳的形象,真是看不出有什么别的用意。
杨玉环好酒且好色,风韵又香艳,这种美人我们是允许她被自己的公公抢走的,我们也是愿意相信她在后一段感情中是有真情的,这种尤物放荡不羁就放荡不羁好了,凭什么非要给她竖起一个忠义的女人传统的女人不易的女人这个彻头彻尾假的要命的名号呢?
编剧的失败导致再怎么导也是白扯。
况且导的节奏三心二意,前后不搭,都20多集了,杨玉环才刚刚入宫,这是要拍个50集吗?
和李三郎的情深我没看出来,和李白的眉来眼去我是看出来了,可是李白这个形象是彻底的被毁了,我每每看到有这个虚影的出现都假装他不是诗仙李白。
杨玉环成了一个虚伪的人,成了一个明明下三滥非要装好人的人,成了一个万人咒骂毫无同情的人。
殷桃的尖下巴,演杨玉环没问题,可是嘴巴又是怎么回事?
朋友说或许是上火了?
到了后期我的注意力都投放在这个上了火的嘴巴上,就像黑洞一样吸引着我的猜测,再无心思看这部烂的彻底的电视剧了。
多么失败的电视剧阿,多么让人惊叹的失败阿,平淡就平淡吧,还庸俗,庸俗就庸俗吧,还混乱,混乱就混乱吧,还装天真,装天真就装天真吧,还真龌龊,真龌龊就真龌龊吧,还竖起大作名号....或许这就是这样一个时代,拍出一个好的电视剧往往不是每个人都能干出来的事,时间不等人,没有好的剧本就硬来吧,如果不能名垂千古,就让我也遗臭万年。
这是扭曲中的变态,变态中的极品,极品中的祸害,祸害中的无可奈何,我只好继续等着,在重温了《三国演义》《新白娘子传奇》《京华烟云》等等等等的好电视剧之后,继续等待,或者不等了,如此奸贼人人得以灭之共愤
第一次看这部剧是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就看个热闹只是觉得深宫里的人都很漂亮,是李静忠祸害了杨玉环一生。
这次再看已上大学了,先后两次看这部剧始终认为并没有评论说的那样糟糕,不论是剧情或者演员扮相。
第二次看更是带来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我看到的不再只是单纯爱情的悲剧,更多的是对历史人物一生的感慨,我在想历史到底是英雄迟暮还是小人得志导致的不断演变,还是只是像场已经写好所有人命运的无限长剧本。
剧里的有些政治斗争、官场里面人人看准风向便于随时倒戈、为了权力不择手段的片段像寿王府戏台子倒塌、杨玄缴被关进牢里朝中人物为了自身的利益一个接着一个的来给刑部官员“送礼”很真实也很戏剧化的体现出权力的斗争;像皇上去京师首富的家里那段,首富哪能抵得过首势呢,即使你钱赚的再多,权力也不会让你富可敌国,等到一定的时候,就被国家接管了,即使你一万个不愿意……明争暗斗,为了权,为了利。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悲剧以及他们之后凄惨结局只是从古至今激烈的朝堂斗争的一面镜子。
最让我感慨的是李隆基的一生,年少时历经政变,那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英明果断、任用贤臣、杀伐决断的有为君王,任用的四名宰相都不是等闲之辈,辅佐着他一起开创了开元盛世。
可后来他或许上了年纪,起伏一生历经波澜,累了,又或许是权势令他智昏,沉溺于声乐,倦政了。
让那些小人钻了空子,导致了安史之乱……听信监军太监谗言,阵前误斩大将高仙芝、封常清。
后来英明半世糊涂半世的他无奈让位李亨成为太上皇,至德年实则是宦官李静忠把持朝政,胡作非为,将他相当于软禁在了兴庆宫里,忠心于他一生的高力士被流放,晚年在兴庆宫独自一人凄惨离世……眼看他造盛世,眼看他高楼塌。
可能没有人能逃得过历史周期律,命运使然,他也是人,不可能一生精力旺盛励治天下。
可他偏偏又被选中生在皇室,当了皇帝。
一切都是开头风火,结局怆然。
虽是皇帝,也难逃被历史洪流裹挟。
或许像霍去病那样在顶峰时去世落幕,辉煌一生带给后人无限遐想也好过经历命运大起大伏带给自身的痛苦好一些,旁观者尚且感到无限落寞和遗憾何况玄宗本身呢。
历史确是最无情的,我们深知某一个人无限的能力,明知某一个人有无限的雄才大略,明知某一个人无限的肝胆忠义,却也深知英雄终有一死,历史长河就是无数的人物独领一段时期的风骚然后悄然落幕,江山代有才人出。
能让我共鸣的只有历史的悲剧,能聊以慰藉我的是祸害英雄的小人也难逃一死……
某些人把此劇說的一文不值,我不這樣認為。
1.首先,本來這就是一部改變著,誰不知道正史裏面寫的內容啊,出入大了,大家大可以把它當一部普通電視劇來看,何必非要和你所知道的歷史牽連在一起,然後再來這裡批判?!
2.去除電視劇中的背景不說,還是一部令人感動的電視。
總比那些看溺了的清宮劇,穿越劇來的有意思。
一個個的,都好像自己有多動歷史一樣,說什麼此劇太‘雷’!
所謂的雷不就是和正史不一樣么,你非要這麼較真么?
3.所以嘛,看也看得。
別太認識,裏面的有些東西還是不錯的,歷史劇又不是歷史課,這麼嚴肅幹嘛?
发现这片子的起因,是BS-A的《中国纪行之西安》。
由于这部纪录片大量援引《杨贵妃秘史》片段做陈述,而这些片段所透露出的细节使我不禁萌生“秘史可能是佳作”的想法。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不惜耗大力,从PT上慢慢拖。。。
观后初感:这片子拍得着实不错,甚至称得是上佳。
别跟我提剧情狗血荒谬:《秘史》从来不等于正史,在这一点上较劲就没意思了。
情节铺陈开阖有致,台词对白庄谐并重,这部片子从剧本这一点来看已经具备相当的可观赏性。
演员方面,黄秋生的演技是无庸置疑的,本身就是足够大的看点。
殷桃也算是不大不小的腕,这种角色的驾驭还难不倒她。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高仙芝还真如唐书所载般“美仪容”啊,一出场就先声夺人,眼球不得不为其容光所摄。
更别说演员和历史人物出身契合度如此之高的安排了,此角甚妙!
除此之外,诸王子,朝臣中,也很有几位养眼的角色。
谢阿蛮的美瞳,很是过粪,站在杨玉环身边显得有些畸形。
布景方面,虽然宫内的近镜头一带就看出来是摄影棚,但外景还算不少,特别CGI的运用,明显不下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嘛,你说是不。
综上,剧,人,景三方面皆有可观者,认真计较,近几年来古装宫廷题材作品里,此剧就算入不了三甲,也绝对是五强之选,我就不明白豆瓣怎么打出这么低的分数,误导我直到今天才有缘一睹真貌:是个美人!
题外记(不是高清爱好者可以忽略)BS朝日台截取该剧的片段,和湖南卫视高清台播出的画质,完全是两个档次。
BS的细节好太多。。。
这两部作品我都下了1080i的片源,比较还算是客观的。
国内高清台的技术实力,亟待加强啊。
省级卫视里,BTV-HD画质目前可以居冠,湖南卫视HD基本垫底。
■ 片名:杨贵妃秘史(30集) ■ 导演:尤小刚 ■ 编剧:张建伟 ■ 主演:殷桃、黄秋、王洛勇、叶璇 ■ 上映时间:2010年4月27日(湖南卫视) ■ 读家:白小顶 ■ 推荐指数:★★☆☆☆☆ ■ 一句话评论:以正名的名义对历史人物颠覆,其实也是对历史的亵渎,这可不是秘史,而是不责任的胡来。
对于历史人物,史书上记录的是正史,民间流传的是野史,前者是传奇宫史,粉饰伪善;后者是猎奇故事,鲜活好看,其实都不是太真实的。
而秘史应该算夹在这两者中间,时而有正经的大事,又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像杨贵妃这种颇受争议的女子,正好是秘史最佳的话题。
作为尤小刚“秘史”系列的第六部,《杨贵妃秘史》试图改变以往帝王将相主导的叙述方式,从一个女人的角度,演绎杨贵妃的前生今世,尤其是改变“红颜薄命”或“红颜祸水”的教科式论断,颇有替贵妃翻案的味道。
故事直接选择了李隆基在开创开元盛世后,厌政荒政,内心空虚,喜好艺术的状况,寥寥数笔,就把背景点透,不过遗憾的是,开篇就是贵妃回忆往昔的场面,交代了其东渡日本的命运,让整个故事的最大悬念过早推出。
这个杨贵妃不管从形象还是性格都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殷桃也许更适合扮演削瘦的西施,我实在看不出她与“珠圆玉润”有什么关系,而这个贵妃的出身更是如“大长今”般的凄惨,父母双亡,养母虐待,很早就和闺蜜谢阿蛮打拼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出淤泥而不染”,被塑造成一个善良聪慧,知书达理,重感情,有孝心、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好女子。
可以说杨玉环的出现,既是自身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的关系,再加上懂一点音乐,会一点舞蹈,正是顺势而为,填补皇帝情感空白期的需要。
我可以习惯混血的唐玄宗,瘦身的杨贵妃,猥琐的李白,我可以容忍粗糙的道具和二流的装扮,我可以接受贵妃未死的说法,但是我没有办法承受任意编撰,随意改编,并美名曰之“与时俱进”。
幼年的阿奴和玉环肆无忌惮的谈论男人,寿王如《格林童话》般用试戴玉镯子找灰姑娘,本该惠妃去世后才出现的杨玉环竟早早就与玄宗相遇,四处为家的李白处处多情,到处留情,清高孤傲的梅妃成了心机很重的女子,杨贵妃更可以周旋在皇子寿王、诗仙李白、玄宗皇帝之间……,情节错乱和关系纠结,我全当了没理由的穿越。
而李白大呼“我买不起房,还买不起酒吗”,李隆基爆出“我们正处于蜜月期”的话语,口无遮拦的阿奴能说出“裸奔”,高力士又惊呼“穿帮”,这些现代气息过于浓厚的台词,则让人哭笑不得。
与时俱进并不是靠雷人台词制造话题,靠多角恋爱引发关注,靠颠覆情节吸引眼球,打着让剧情好看的目的,全然不顾历史人物的年代顺序、语境特征和性格特点,是正名,还是混淆?
与其这样煞费苦心,还不如直接编成一个公司年轻貌美的女职员与遭遇中年危机的董事长冲破世俗在一起的故事,或者干脆就像《武林外传》那样彻底放下姿态,何必要强贴在杨贵妃的身上呢。
以正名的名义对历史人物颠覆,其实也是一种对历史的亵渎,这可不是秘史,而是不责任的胡来。
杨贵妃的一生,是最大的洗具,也是最大的杯具。
其实说到底,这个唐朝的秘史故事,就是一个女子的情感史,让她一个人承担唐朝走向衰落的罪名确实不妥,但是也不能为了一个人而把一段历史统统打乱。
和很多历史题材一样,《杨贵妃秘史》明明可以用山珍野味,认真烹饪成让人回味的浓汤,却弄点干瘪野菜,整成了方便面,满足观众充饥,忘记了营养和美味。
有人觉得不好看,可我怎么觉得那么欢乐亚。
首先几个配角长得都不错。
小时候的玉环也很可爱,肉嘟嘟的小萝莉萌阿!!
陈玄礼,美青年。
我怀疑之所以不让他做“罪臣”,我估计皇上是因为他的美色才格外开恩。。。
杨玉环的爹,双眼皮深的惊心。
当他在为男人吹箫的时候,他老婆被迫给他戴了顶绿毛。
真是充满悲剧色彩。
还有李白绝对是个神经病的代表。
经典语句“快把鸡包扎起来!
”鸡内牛满面啊。。。
看到玉环的爹,欢乐的一嚎“啊!
乐圣阿!
”然后斗鸡的时候在外围充满豪情的一边舞剑一边高声吟诗,我笑得满地打滚,这人绝对是疯了。。。
然后他的好朋友杨姓宗族绝对是个吐槽帝,最后来了一句“还他娘吟个屁啊!
”后来果然输了。。。
|||刚看到第二集,太好笑了,继续看,再有笑点再补充
媳妇说,你心情不好吗?
我们一起来看电视吧。
打开电视机调到芒果台,于是我心情愉悦了。
虽然我们真的不是故意地撞上了这部《杨贵妃秘史》。
额,说说我们看到的部分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画面是寿王一剑刺向了玄宗,但是。。。
重要关头。。。
杨贵妃挺身而出了!!!
然后杨贵妃要死不死地说:皇上,答应我饶了寿王。。。
媳妇说这段台词很耳熟,然后我们一起想起了琼瑶“皇上,请答应我无论小燕子犯了什么错都饶她不死。。。
”然后唐明皇在杨贵妃的房前徘徊,无比苦闷地说,比朕当年带兵打仗时。。。
唐明皇带过兵吗,开元末年前,唐玄宗虽然开过战,但是从没亲自上过战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应该是休养生息吧。。。
于是继续看 唐明皇和李白一起在骊山聊天 唐明皇突然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但是这句话是宋朝朱熹《中庸集注》的言论。。。
好吧,人家皇帝以后还能和贵妃月中相会呢,穿越一下又何所谓呢。。。
再是玄宗和李白聊天的内容—《蛮书》,蛮书是啥东东?
蛮夷的书?
《蛮书》,就是记载南诏的史书。。。
那皇帝陛下,您喜欢蛮书就蛮书吧,读史使人明智。。。
哦,对了,这玄宗和李白聊天的时候,还直接以“江湖老大。。。
”为比喻。。。
额,江湖,这个词倒是庄子那时候就有《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江湖”解释为江河湖海,然后就是《汉书》,“清洁江湖之盗贼”,指四面八方。。。
总之。
这么一说,在唐“江湖老大”连在一起就解释就是江河湖海的老大或者是四面八方的老大。。。
这“老大”不和玄宗的职业一样?
唐时还有一“江湖”的解释是隐居之地。。。
这个和“老大”就几乎不沾边了。。。
如果是陛下大人这“江湖老大。。。
”的比喻,应该是要到现代了吧。。。
玄宗真是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哈。。。
可是以上这些只能算是前戏,高潮马上要开始了。。。
恩,XX帮大使来啦!
导演可能是为了让剧情更真实,让外国使节讲起了外语。
导演杜撰了大半段的历史以后,突然觉得应该玩一点“真实之美”了。
于是这个外国使节开始讲“真实”的外语,这个外语。。。
居。。。
然。。。
是。。。
TMD。。。
日。。。
语。。。!!!
先说唐玄宗时候与日本的关系吧,虽然唐玄宗小时候,唐朝是因为朝鲜问题和日本打过仗,但是自从白村江战役以后,日本便三次派和平使团出使唐朝(日本人:虽然我们很坏,但是曾经有过温柔的时候。。。
)日本三次派遣使团的时间是669—733年,而唐玄宗在位的时间是712—756年。
然后我们说一个关键的事情,就是那个时候是不可能有日语的,日本有文字记载是公元5世纪,但那是中文,真正有日文出现是在公元10世纪。。。
唉。。。
多拉A梦,叫你不要把时光机随便借人的嘛。。。
可是!
可是!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李白居然当起了日语翻译,小泽玛利亚保佑呀!
李白出生与碎叶,是现在的伊朗,貌似是可能会些外语的,但是伊朗和日本的距离也差太大了吧。。。
李白翻译了,恩,水平很专业,一字一句,完全是现代同传的水平,但是李白用的主语居然是“俺”,“俺”当然不是问题,古音就有,代表“我”的意思,但是此“俺”不读“an”是读“ngai”。
“俺”当然也能读“an”,但是读这个音的时候是在北方方言中,虽然李白可能是说四川话的,但是四川话好像“我”也不是“俺”吧。
再然后呢,恩,贵妃出现了!!!
嘴巴上长着热气疮的唐朝第一大美人出现了!!!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日本使者口水直流,我和媳妇被雷得外焦里嫩。
恩,芒果台,快给我们根避雷针吧。
最后良心地说,虽然芒果台在广告中插播的《杨贵妃秘史》我们没有完全看完,但是感谢芒果台,让我们雷雷更健康!
首先,不要当它是历史剧,是娱乐剧!
娱乐剧雷人最好!
够雷人,够烂...但是雷到烂到了极端也是过人之处!
我看了几集还想继续看,因为它雷让人爆笑,耻笑...但是笑给人带来欢乐,这就好了,继续看!
只是有些细节处理的太马虎,可能是成本原因吧,不适合看惯正统威严教义的历史剧的人看。
真的想知道中国电视剧还有比这更差的吗?
石小群一副充了鸡血的样子前窜后跳,高丽籍的高仙芝,难道就因为他姓高?
混血皇帝就不能把脸上的妆好好画画吗?
我总感觉李林甫和那个武惠妃有通奸的嫌疑,莫非寿王就是那个私生子?
我们的杨贵妃长的可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一说话那腔调,再加上那眼神小白的无辜用什么来形容我真的不知道了......
当时还想殷桃嘴上的痣不好看呢,现在我嘴上也有了QAQ
殷桃像樱桃一样诱人
这片子不错啊没想到分这么低,殷桃的杨贵妃真的珠圆玉润,说话也温温柔柔的,扮相很好看!就是阿蛮和高仙芝be了让人好难过,最后皇上给贵妃的雕像喂饼吃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啊
这剧情雷翻了
不能因为做野史就用雷的方式吧?认真地做一部剧有这么难么……
唉,太悲剧的结局啊,大反派活到了最后。李静忠才可谓说是有主角光环的人,依附前太子,李林甫,梅妃,太子,周周转转活到了最后,把所有人都熬死了,太强了。当初李白/杨国忠一剑把他杀了就完事了,果然妇人之仁。唉,寿王和玄宗也是,一个比一个不要脸,一个用阴谋诡计骗了婚,一个用权势抢了婚,导致了一直被骗而前期可怜的玉环。这部剧玉环的配音太小了太柔了,经常被背景音乐压过,这点差评。果然是三观跟着五官跑,这部剧弹幕一堆人拿三观说事,说男主太丑了看不下去,因为这部剧是比较尊重历史的,历史上玄宗玉环年龄相差确实30+。一些其他的剧,但凡男女主颜值都可,三观都是屁!
巨逼磨叽……好在演员瞅着劲道
当时很喜欢这剧的妆造。。。女演员在里面都好美。。。而且好像都是现场收音。。。
那时候的殷桃好美。
小时候反正超喜欢咯
【古早剧补标】俩主角演的还真的是都不错,就是导演拍的太差了,不怪演员,殷桃明明很杨玉环本环。
日哟。
很洗具
喜欢发髻
太恶心了,殷桃两眼无神目光呆滞,黄秋生像个老流氓,石小群目光闪烁貌似多动症啊啊啊啊啊啊啊受不鸟了。
全员除杨贵妃外都好老吖😂台词会出戏。但脑洞就服这个😂虽然不符正史记载,但把李白、杨贵妃、李隆基、寿王几人的纠缠改编成这么大的一个n角恋真的很了不起~殷桃真的又美又魅,笑与哭都让人沉醉,我心中的杨贵妃就长这个样子😍唐朝国风因为武则天真的好开放吖~男女关系超级开放,真羡慕~很荣幸这是我们的历史。唐朝那时候竟然和日本关系那么好……寿王真可怜,抢儿媳这么理直气壮属实🤮最重要的是寿王很帅,很难不站寿王。刚开始挺讨厌阿蛮的,本以为她会坏事,没想到只她却是唯一一个从头到尾毫无原则信任并护着杨玉环的人。她值得高仙芝,结局意难平……杨贵妃的结局美化了,历史里她真的很惨吖。虽然不知她是历史记载中祸国殃民的贵妃,还是剧中善良到有点烂好人的杨玉环。但她的美,她的才情会被后人铭记……
三星是给阿蛮的啊,阿蛮和高仙芝的啊,那是我梦想的cp状态
阿蛮和高仙芝真的太虐了,樱桃演的贵妃我只记得做饼子那一段格外贴地气
我实在觉得很无语,拍戏水平也实在太一塌糊涂了。。。
看了几集,没法打星,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