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盛宴
Nocturama,流动的盛宴,Paris est une fête
导演:贝特朗·波尼洛
主演:费尼肯·欧菲尔德,樊尚·罗蒂埃,拉巴·纳伊·乌费拉,Laure Valentinelli,马纳尔·伊萨,Hamza Meziani,Martin Guyot,贾米尔·麦克雷文,阿黛拉·哈内尔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6
简介:贝特朗·波尼洛取名于海明威名著的新片《流动的盛宴》(Paris est une fête)正在巴黎新桥一端废弃十年之久的商场Samaritaine内部取景拍摄,电影讲述了一群年轻的反抗分子白天在巴黎各大标志性地点放置炸弹,夜晚躲藏于百货商场寻求庇护的故事,导演把自己的这第七部长片形容成是“静止的西部片”。详细 >
像是戈达尔和法国新浪潮电影里的虚无青年走进了当代巴黎,如同丧尸上演了一出《活死人黎明》。几乎是一部抽象的类型片,有几处闪回交待人物背景,但不明确因果关系和态度评判非常有后现代精神。结合动静节拍的剪辑极富韵律感,导演亲自创作的电子乐如卡朋特附体相当洗脑,从克拉克和范.桑特的《大象》继承的运动镜头调度也颇为精彩。
前二十分钟特别nouveau roman,城市化身纵横交错的迷宫,时间刻度的跳动仿佛某种要通往夜的秘密的倒计时,而携带各色面孔的人们不知目的,只剩下游荡的节奏和动作,他们究竟要奔赴怎样一场盛宴?
就这帮货,还去反政府?!影片剪辑也很糟糕,前四十分简直多余,想制造悬念结果成了全片的累赘,最后的多角度叙事也很幼稚!
矛盾的地方在于,前半段致力于创造一群有预谋有组织有计划个人意志强硬不问出处不留后路的革命者形象,后半段硬转成了各自为政的无政府主义狂欢,人人如同迷途的羔羊,死得其所又死有余辜。
前半部分时间线和空间的跳转、衔接拍出了流动的巴黎,后半部分停滞的彷徨有点像寓言,但总感觉没有什么必要拍的这么长又毫无亮点
87/100,原来早在2016年波尼洛就开始玩这些东西了,人物及其行动先于情节进入电影场域,我们无从得知动力为何,但处处感知到惊悚。对同一动作的发生以不同的视点展现,扰乱了时间的流动,剪辑也时常在做中止行为,混乱的气氛不断袭来。影片走向中段,那些关乎政治的意识开始下沉,无政府主义者进入一个消费主义的场所,瞬间被包围,他们的狂欢成为一场庆祝自己死亡的仪式,这是莫大的讽刺。
naive的terrorist以为自己是revolutionary,在violence machine面前一下就暴露了cowardice的teenager本色,小孩子不满权力的现状,却又迷失在玩具和性爱中,世界是陷进组成的美梦,投降也是被绞杀的命运
果然花了钱才有动力看完这么冗长的片,前半部分明显拖沓,几乎放弃,后半部分入戏。
音效设计巨烦
废话真多
片子前半部分没有构建起对这些人的理解或共情,后半部分只看着他们机械死去。感觉片子想表达的很多,阶级种族宗教,但是没有好好展开。他们也困在了这样的“空间”。 w/z
大概能get到ideal,人物状态是对的:处于不自知的“自欺”状态中等待审判。与《大象》的对比也很有思考点,前者相比后者在于“导演强权”的释放,但给予观众的“重组”权力(前段的无序)是虚假的自由(动机被不断重申),人物走动的目的并非真正无序而是趋向规整前的杂乱态,人物情境不被构建亦断绝观众在人物情感、逻辑进行体会的可能,敞开与闭塞是两种迥异的状态。后段显冗长就在于闭塞,同时“时间”的捕捉亦不在支撑空间的构建,人物状态虽然是对的但变化显得过于单薄。结构化精简会更好。
1. 这就复杂了,这些孩子有移民后代,也有法国白人,都青春年少,其实他们只是在制造爆炸、混乱,但究竟为何却根本不知道。2。 爆炸完成后会怎样,他们全然没有任何计划,坐以待毙。3. 逛了巴黎的街道和商场。
3.5 有一点前几年(记忆中的)The Bling Ring加Victoria的感觉,但是当时觉得这两个片子都太差了。有意思的是尿裤子的Sciences Po高材生和在避难的商场里和模特的镜像场景。他们反抗的也恰恰也是吸引他们的,太讽刺,太无力,但也完全在意料之中,从开始就实则散成沙的一群人,一种不得已的现实而已。
后半段一个不抓一个不跑 真是捉急啊
象征意味太明显 看着生硬or我不懂这个后面的历史背景 阿人?今天(12.07)看到的关于严浩一文 如果仅剩下政治背景与悲天悯人 如同从政治言论里发现习大大的天生浪漫一样困难 这片在跳出政治与明显意象后还有什么 记影评人石琪说严浩‘面对现实 兼有浪漫之情 幽默之趣 技巧上显才气’。
really sucks 不过有一点是对的,对于恐怖分子,直接枪弊。
种族(法国人,阿人和黑人),阶层(爆炸地点的选择:证券银行政治等上层阶级象征;团队人的阶级),宗教(男扮女装听音乐喝酒是回教世界末日的象征),音乐(刺耳,既充当时间节点,又彰显阿族青年文化认同),法国社会批判,可以解读的点很多,可惜没玩开。谁来“帮帮“这群囿于阿族身份的年轻人?
8.4前半段是对资本主义空间的标记,像是走路的痕迹。标记完成即是对旧资本主义地质层面的完整规划,之后被爆炸。后半段是对商品(资本主义)直接的标记,新一代的资本主义在父辈的传承中不断标记各式各样的文化,它和丰富的性别、食欲、意识形态有关,但最后都是朝向虚无主义但我们发现标记空间的同时,也同样表示这时间被标记。在这里时间既不是直线的,也不是环形的。它和空间一起零散、无序,如同被标记得像失去了连贯生命力的资本主义。它依靠的不再是视觉效应(它也是资本主义利用电影进行欺骗的技术),而是角色的步调,是暴力在各种时间、空间中忽然出现的步调,它抑制了视觉的发生。这是新型的暴力,它来自于后现代那随处可见的突发事件,是资本主义的骗术技术。安那其来自父辈的失败,后代朝向父辈的失败,资本主义会把自己拖进漩涡深渊
对“圣罗兰传”有多喜欢,对这片就有多失望。舍本逐末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