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迷离夜,鬼夜之迷离夜,Blurred Night,Tales From The Dark: Part 1

主演:任达华,元秋,邵美琪,骆应钧,林雪,梁家辉,陈慧琳,颜卓灵,童爱玲,陈滢,邵音音,陈静,顾美华,卢海鹏,陈丽云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13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剧照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2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3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4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5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6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3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4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5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6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7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8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19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 剧照 NO.20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剧情介绍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赃物》穷困潦倒的中年人关富强(任达华 饰)无工可开,渐入绝境,他怨天尤人,憎恨命运的不公。正所谓穷则思变,一生穷怕了的老关剑走偏锋,铤而走险盗取他人骨灰,企图勒索赎金求活。黑天黑地,人鬼难分;《放手》提倡音乐驱邪的风水师父何可(梁家辉 饰)迫于高昂租金准备关张,在最后一天他邂逅一对自称撞鬼的夫妇,因感事态复杂,遂将夫妇介绍给同行好友水晶占卜师王兰(陈慧琳 饰),但他的最后一天营业却没这么简单结束,紧接着一名紧握左手的学生妹找到何师父;《惊蛰》惊蛰祭白虎,朱婆婆(邵音音 饰)照例来到鹅颈桥下摆摊打小人。是夜,先后有阔太太(顾美华 饰)以及名为梁震婴(卢海鹏 饰)的客人上门。当朱婆婆准备收摊之时,一名面容阴森的少女坐在旁边,要求打小人报复三男一女。 本片根据李碧华短篇故事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巡演转生贤者的异世界生活~获得第二职业,并成为世界最强~飞逝的狮子吉尔莫女孩第一季年年有余婚礼六扇门之苍生客栈疯人怨非你勿扰史宾机器人:重启嘿咻卡模型姐妹热辣滚烫沙海我们都不完美紫禁城里的小食光爱情跑调美少女战士Crystal第三季死亡变种篇奋进的旋律超人归来最长一枪见习黑玫瑰食人晚宴异形猎手石磨的婚事寻秦记成人生活技能爱的方程式史蒂夫·乔布斯白公主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长篇影评

 1 ) 迷离夜之惊蛰——中年女人

自己感觉,其实真正“打小人”的高手是那个中年女人。

片中开头,中年女人下车后,看见了一个光着右脚的女孩儿,应该不是巧合,或者她能与这个女孩儿沟通。

当她拿着一张“儿子”的结婚照去找“打小人”的老太婆时,撕掉了照片中“儿子”的头像,又说要把相片压在香炉底下。

老太婆说她是个高手。

试问谁会狠心去害自己的儿媳和儿子,而且还故意撕去“儿子”的头像。

由此看出,中年女人就是想让“儿子”死相那么惨的。

或许她知道害死女孩儿的人就是他,女孩儿可能是她的女儿。

片中提到,她的儿子和儿媳去旅行,而断头死的那个男人根本就在香港和朋友打牌。

片尾结束,中年女人诡异的一笑,突然让我明白了,中年女人一手策划了这场惨剧。

为自己惨死的女儿(猜测)报仇。

 2 ) 如何讓《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更迷離一些,再迷離一點,超迷離一倍

如何讓《李碧華鬼魅系列:迷離夜》更迷離一些,再迷離一點,超迷離一倍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六個月的評述鏈接2013年的七八月份,《李碧華鬼魅系列》的迷離與奇幻夜相隔一個月不到,在香港地區上映。

這是兩部真有鬼的電影,在天下無鬼的大環境下,似乎顯得有些突出,或者不合時宜。

迷離夜的片長較長,演員陣容和拍攝預算似乎也更充足一些,當然電影,特別是恐怖片的品質,跟片子的投資很多時候並沒有直接關聯。

兩部鬼魅系列各有三個小故事,這種形式當然由來已久,不說陳可辛“領銜”的《三更》,就是李翰祥早年的鬼怪情色喜劇片,很多也是這樣的“結構”,就跟折子戲似的。

但我對於這種安排並不是很鐘意,畢竟電影是“時長”的藝術,人為的割裂,把只有主題對應,本質上沒什麼聯繫的仨故事,刻意的塞成一個鬼片“三明治”,本質是偷懶又“傳統”的做法,畢竟中國電影,包括港片,對於結構是向來不太上心的。

除非最後發現這三個,甚至是六個故事中,有驚人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並不只是通過開始時沒交待的人物情感或血緣關係,以及意外事件。

李碧華之前的小說題材好象古裝居多,很多都有些奇幻元素在,至於鬼,當然就得想起《胭脂扣》來,只是那個故事的鬼味並不濃重,而且分為古今兩個時間段,後者都市裏的戲份並不多,而整個故事更側重於感情的堅守與抽離。

《迷離夜》以任達華先生自導自演,初“執”牛犢不怕“鬼”的《贓物》開篇,任生扮演的男主角人到中年,獨自生活,有點“神神道道”,看起來精神有點問題,打工無著落,總是被開除,但他似乎又非常有原則,就是不拿綜援救濟。

但很快,他又變成了一個沒什麼原則的人,受了報紙上相關新聞的啟發,去“綁架”骨灰壇,敲詐死者的至親,然後……在這個也挺重口味的故事裏,任生扮演角色的轉變,其實是有點讓人疑惑的,他雖然做事看起來並不麻利,腦子也不太好使,總是被人開除,但還是非常想找到工作,不想只靠綜援度日,但這樣一個人,因為報紙上一則負面新聞,便有樣學樣,負能量大爆棚,總是讓人有點不明所以,更何況,除非他對於放置骨灰壇的地方熟門熟路,近水樓臺,不然終究是隔行如隔山,再加上他面對林林總總的可“綁架”對象,對於到底敲詐哪個好,沒有事先考慮,都只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讓這個鬼故事有點太過謀事在人,“壞”事在“鬼”。

而對於這個鬼故事,我的設想是這樣:一個曾經的富豪,因為外因內因不但生意失敗,而且身敗名裂,在曾經屬於自己的大樓天臺,跳樓身亡。

死後火葬,骨灰被和一般的骨灰“擠”到了一處,雖然據說這樣像“籠民”般一格一格的,價錢也非常貴,但和這位曾經的富豪的“心理預期”還是不相稱的。

雖然在陽間,這位老兄已經破產了,但他生前住慣了豪宅,突然在死後變成了“籠民”,非常不習慣,於是跟自己同“宿舍”的骨灰級舍友之間,是水火不容的,這複雜感情中有歧視,有憤懣,還有不甘……而任達華先生扮演的,不是這個死鬼前富豪,而是這個骨灰“宿舍”的管理員,他是個看起來很粗獷,實際上心思,感應細膩的男子,之前一直以骨灰“宿舍”,或者說膠囊鬼旅舍的祥和太平而自得,但沒想到因為死鬼前富豪的入駐,把這裏搞得雞飛狗跳,晚上一直有敲打和吵鬧的聲音,其TA舍友希望把前富豪趕出去,而前富豪希望自己可以一個人獨佔整個屋子……任生的角色沒辦法,於是聯繫前富豪的親友,說了這邊的矛盾情況,認為前富豪不適合跟別的骨灰住在一起,小廟容不下大佛,還是另擇容身之所吧!

但所謂的親友當然不想理這種事,更是覺得任生的角色腦子不正常。

任生沒辦法,把前富豪的骨灰壇拿出去扔了,但他總是能找到“回家”的路。

矛盾更是在激化,任生的太平日子看來一去不復返了,他越來越神經。

這時候,死鬼前富豪竟然給任生出了個解決之道,他生前知道富豪圈裏不少秘密,因為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還發過毒誓,絕不互相出賣,而死前他也因為自己已經身敗名裂,就算用這些秘密敲詐別人,也挽救不了自己。

但現在他都是鬼了,而且還“鬼”落平陽被犬欺,就無所謂名節不名節了,那種五雷轟頂不得好死的毒誓也就沒意義了。

他希望任生的角色幫他一把,也是幫自己,用他生前所知道的秘密,去敲詐一下那些富豪,錢兩人平分,而前富豪只希望能搬到大一點的地方去“住”。

任生考慮了一番,答應了,依死鬼前富豪的辦法行事,那些活著的富豪果然為了息事寧人,乖乖送錢。

但一次又一次,事情當然不會永遠順利,任生被對方發現了身份與住處,當然也知道了幕後還有死鬼前富豪在“打小報告”,雖然這一說法聽起來很難讓人相信,但富豪們是信了,因為那些秘密知道的人極少,一般情況下,任生這種底層的“垃圾”絕不可能知道。

接下來富豪們討論如何解決此事,有人認為不如斬草除根,但問題是,如果任生也變成了鬼,然後又把秘密告訴給哪個活人,這個敲詐富豪的遊戲,就會沒完沒了。

這時有個比較精通“法術”,又很重口味的富豪出了個點子,讓任生打開死鬼前富豪的骨灰壇,逼他把骨灰吃下去。

任生為了活命,抑制著噁心,真的把前富豪的骨灰全部吃了下去,一點粉末都不剩。

這時那個精通法術的富豪上來一陣施法,任生接著突然覺得腹中巨痛,像吃了觀音土一般,全身抽搐,然後便漸凍症式的,全身僵硬,進了醫院,病因不明,整個人就跟植物人一般。

而富豪們自願負擔任生的巨額藥療費用,讓沒有知覺的他住單獨病房,而且還成立一個基金,呼籲大眾對於這一特殊病症的重視與關心。

前富豪此時似乎已經了了心願,一個人住,房間寬敞,冬暖夏涼,視野開闊,滿屋子的高科技儀器,讓人安心放心舒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此時他全身僵硬,就如同整個人化為一捧碩大的骨灰壇。

而富豪們派手下全天候用探頭監視著任生,雖然可能性極小,但也要防止他意外醒過來,最好他永遠這樣不生不死,不人不鬼的“活著”,也算是“守護”著富豪圈不足為外人道也的私家秘密。

第二個故事是由李志毅導演,名為《放手》,本質上還是個愛情故事,又因為游泳池,海水味等元素,跟水有不解之緣,同時更是把放手這一象徵性的辭彙,在電影中落到了實處。

在這個故事中,出現了現代天師的角色,是由梁家輝與陳慧琳扮演,當然兩人很接“地氣”,沒那麼誇張,而是在鬧市樓裏開設堪輿等等業務的小店,裝潢得挺別致,亦中亦西,亦古亦今。

但問題是,這與其是李志毅導演的愛情趣味,還不如說是李碧華先生一貫的“放愛一條生路”的主題。

這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問題是,作為一個當代都市鬼故事,不管篇幅長短,這個《放手》,似乎都沒能與時俱進,如果把短片中的服化道換了,變成民國或者更古代的時間背景,似乎沒多少違和之處。

對此,我的設想是,這個故事裏與鬼有關的元素,不用那麼豐富,比如美瞳,火性的水晶,紅筆等等,而只要聚焦到一點,有鮮明時代特色的一點,那就是CD。

CD在現在的片子裏,同樣是個關鍵道具,只是沒有那麼舍“它”其誰。

比如梁家輝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個想結束營業的“神棍”,而是一個音樂家,在國際上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這時他準備出總結自己職業生涯最有代表性作品的CD精選集,好不容易錄好了音,但很快卻發現母帶出了問題。

於是重錄,但問題還是存在,就是那麼幾小節,不是演奏的問題,也不是錄製的問題,是CD母帶本身的問題。

那個錯誤的聲音不斷在變化,最後變成了女孩的尖叫。

其實是一個怨靈凝結在了CD中,而且會從一張CD盤“擴散”到另一張中去。

而這個女孩跟梁家輝的角色之間是有前史的,只是他“貴人多忘事”。

曾經有一個女孩極為崇拜梁家輝扮演的音樂家,甚至由崇拜產生了愛慕之情,但梁家輝的角色其實並沒有太在意,因為像這樣的粉絲實在太多,注意不過來。

而後來,這個女孩自己也找錄音棚錄了一張CD,都是自己創作,自己彈奏,出來後大家的評價都不錯。

但問題是,其中有一首曲子,跟梁家輝的角色剛出的一首曲子,有幾小節都是相同的。

梁家輝所在公司把女孩告上法庭,起訴她抄襲,但這只是一個巧合,女孩都是原創的,可能是因為兩人太過“心意相通”,於是都想到了一處。

女孩那時想跟梁解釋,但後者那時正是人生中最忙碌,而且忙得焦頭爛額的時候,於是沒工夫理她。

她傷心過度,等於是人財兩空,敗訴,而且是被自己的超級偶像給告了……於是想不開,尋短見死了,但她的怨念囤積著,一直附著在CD中,之後更是被梁家輝所演角色要給自己錄回顧的精選集CD給啟動,於是想報復,至少先得把梁家輝的角色給弄聾了……但這一人一鬼,最後還是在音樂的“調解”下,達成了情感上的諒解,與音樂上的更共鳴。

至於陳果導演的《驚蟄》,打小人這一習俗歷史悠久,是不分男女老幼,童叟無欺的傳統文化體育,甚至是競技類的活動,不難想像,如果你在打別人“小人”的同時,別人也在找別的婆婆打你這個“小人”,也就是說,此乃“雙”打小人的活動,不就是成了競技了嗎?

邵音音老師的表演,以及陳果導演的調教,確實讓一部“鬼”風俗的短片,有了一種紀錄片式的感覺,可能也是因為這事還發生在街頭,特別是橋底,就更有“生活韻味”,不管你喜不喜歡,它都撲面而來。

如果這第三部短片,全片都能以這樣一種紀錄的方式來完成,而且鬼氣十足的話,那倒也是一絕,但可惜的是,記錄只是一時,之後當女鬼上場後,不管是氛圍,對白,還是最後不同於原著的報復結局,都顯得虛構有餘,而記錄不足。

打小人,當然也就是詛咒的一種,只是感覺比較“正大光明”,或者說是直率豁達一點,而相對於那種把恨的人做成小玩偶,然後在胸口扎針那種而言。

打小人,可以看成是某種原始的心理治療,但也可能沉溺其中,而導致心理的愈發扭曲。

如同剛才所言,陳果導演讓《驚蟄》的前半段特別紀錄式的氛圍,好象只是在客觀的描述一種民俗。

那問題是,打小人,到底有沒有效果呢?

不單是指自己解氣,更是在那個小人身上,到底有沒有被“打”呢?

可能邵音音扮演的這位“職業打手”,效果特別出眾,被打的小人真的會惹上災禍,程度或大或小,於是她的名氣越來越大,當然麻煩也是,甚至連兩幫黑社會火拼之前,都會出高價找邵姐來打,而且是雙方都找,看哪方對於“打小人”的抗擊打能力更強一些……而這些事,有時候不是皮外傷這麼簡單,還會出人命,而且誰會想到,香港黑社會爭地盤的事情,不是靠誰的功夫好,西瓜刀更鋒利,而是得看邵音音打小人的結果。

接下來,香港警方,特別是反黑組,也找上門,邵姐煩不勝煩。

而且她用來打小人,累計打了無數個小人的那只鞋,還被偷了……雖然最後是被找回來了。

但她打小人這麼靈驗,靠的當然不是那只破鞋。

而是早年她曾經陰差陽錯的,救過一個小鬼。

而這個小鬼也很知恩圖報,瞭解到晚年的邵姐靠打小人賺錢非常辛苦,於是真的去懲罰那些被她打的小人,讓邵姐在橋底聲名鵲起,賺多點錢,貼補家用。

這當然是一個非典型,另類,暗黑的鬼怪報恩故事。

而當邵姐瞭解到真相,這一切都是當年那個被自己救的小鬼搞的鬼,她雖然靠打小人賺錢,但不想真的害人。

於是跟小鬼之間產生了矛盾,小鬼惱羞成怒,無法理解自己一片“好心”,被當成驢肝肺,於是反過來要報復邵姐,最後邵姐那只“打小人”打到吸收了日月精華,打到成了精的那只“破鞋”,把變成厲鬼的小鬼給打死了。

本來看開頭,就不難判斷,起初是想把《迷離夜》與《奇幻夜》一併寫完,但礙於篇幅,以及注意力集中的上限,今天行文至此為止,接下來在適當時候,會繼續把《奇幻夜》的仨故事,評述完畢,感謝閱讀與期待。

 3 ) 安静,有鬼出没

港味纯正,有鬼不忽悠。

较之《阴阳路》等旧作硬件上的粗糙,本作借助时代的优势精致了不少。

任达华的篇章比较拧巴,但也是最具惊悚气息的一章,华哥“羔羊医生”的那股子让人恨却又让人怜的病态气息再次上身,成功挽救了故事的超载。

李志毅的篇章偏向喜剧风格,梁家辉的角色如果再设定成盲人的话直接就是一部压缩版的《盲探》了。

陈果的终章没有彰显出自己的个性,全靠邵音音朴实的表演与动人的原著作为支撑,尾收的略显无力。

因久违的感官而继续期待《奇幻夜》。

 4 ) 第一个短片《赃物》:穷远比鬼可怕

第一个短片结尾概述:任达华饰演的贫困中年男子因在棺材房里烧冥币造成火灾被烧死,而变成鬼的任达华牵着他生前收留的两个小女鬼一起流落街头寻找归宿…如果看这类港式恐怖片只流于看到表象和追求刺激惊悚的视觉体验,那更推荐看日本欧美的恐怖片,《赃物》这个短片的画面氛围音效如果对比日韩欧美恐怖片那着实是小儿科,但这个短片恐怖的地方在于真实,过于真实,因为穷真的比见鬼还可怕。

电影中有个很有意思的场面就是,骆应钧的鬼魂约任达华赎回他好朋友的骨灰罐时,问他做这种勾当就不怕撞见不干净的东西吗,任达华的回答大概意思是鬼有啥好怕,能比穷还可怕吗?

棺材房在香港确实存在的,一间十平米不足的小房子是一个工薪阶层打工人的日常起居,吃喝拉撒睡都在那里,曾看过一个香港家庭的纪录片,那个家庭情况稍微好点,是两居室但很小,厕所和厨房在一起,一家三口生活在那么小的空间,天呐,如果让我呆在那种房子一个月我可能会疯掉香港那比天高的房价,是普通人一辈子奋斗都无法达到的高峰。

影中的主角更惨了,人到中年贫困潦倒无妻无子,租了一间棺材房,但必须不停工作且日子要精打细算才能勉强果腹交房租(这个细节注意看当面包店的老板娘宣称面包涨了三块钱后任达华的表情),这种情况的他居然收留了两个小女鬼,在烧腊店打工还将叉烧拿给小女鬼吃,可自己都没得吃,这或许就是明明自己都这么惨却见不得人间疾苦。

电影里有一个特扎心的镜头是,三个孤魂野鬼(看样子生前应该是一家人)大半夜鬼哭狼嚎地疯狂敲打任达华所住的棺材房房门求收留。

折射出很现实的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穷人活着都没有住处死了更别想有归宿,因为穷人既买不起房子也买不起墓地,片中任达华多次说不公平但没说到底什么不公平(这个公平不单指某一方面),可能穷人和富人最大的公平是都会死。

(未完待续)

 5 ) 暖心的鬼故事

迷离夜相比奇幻夜还是比较暖心的 前两个爱情故事也是非常凄美了 个人比较喜欢第二个故事 因为跳海的那个小姐姐好像邓紫棋啊 真的好卡哇伊 第一个故事 华叔半夜不碎觉跑去偷人家骨灰盒 我觉得这就有点儿扯了 还不如挖人家坟实在 林雪的吃相好搞笑 一开头就把人逗死 第二个故事 这个老师有点儿禽兽啊 媳妇儿长这么好看你还去骗人家小妹妹 教书育人你丫就记住育人这两个字???

家辉叔的演技还是在线的 怎么看怎么亲切 第三个故事 这个故事相比前两个就有点儿恐怖的感觉了 没有想到香港打小人事业这么红火 日进斗金啊 那几个禽兽死的方式也有点儿血腥 头掉进火锅里面可还行不过总得来说 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可以给人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 电影剧情也比较完整 啥时候香港翻牌一下十宗罪呗 我还是很期待的

 6 ) 鬼怪故事合集。一共三个鬼故事,不过总体感觉李碧华笔下的鬼大多感情丰富,重情重义,通人性,讲道理,所以也好被劝服。一众老戏骨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港味十足,还是老戏骨的表演看着舒服

鬼怪故事合集。

一共三个鬼故事,不过总体感觉李碧华笔下的鬼大多感情丰富,重情重义,通人性,讲道理,所以也好被劝服。

一众老戏骨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港味十足,还是老戏骨的表演看着舒服。

总体都是鬼心愿未了,前来了却前缘的故事,不甚恐怖,却很动情。

第一个故事,是讲一个社会底层的人士,一开始当工人,老是迟到,被工头开除了。

后来又去当切叉烧的红案工,但是因为切的叉烧太厚,不会做生意,被老板开除了。

找不到工作他很是困惑,看到报纸上有人去偷人骨灰问人要钱。

他也学着去偷骨灰放在家里,等着人来领取。

但是到了夜里就闹了鬼。

先是接到一个电话,说要领骨灰。

到了一交易,这个人就消失了。

原来是鬼回来自己拿骨灰,给的钱全是冥币。

男主回家就不对了,老是有人来敲门,搞得他睡不着,还弄火烧了房子,烧死了自己。

第二个故事,是说男主为了不然妻子嫌弃,准备关掉自己的算命铺子。

最后一天开门,他接待了一对夫妇,女子还怀着孕。

为了急着去和老婆儿子聚餐,他就把这对夫妇介绍给了旁边铺子的老板。

但是他一回来,就看到有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学生坐在他的铺子里。

阴森森的,男主一看就知道是他早上和老婆见面时见到的女鬼。

他假说要看手相,但是女鬼就是不愿意张开左手。

说了半天,女鬼说不好玩就走了。

等女鬼走了,男主发现妻子给他的一张儿子弹琴的CD不见了。

他认为是那对来看相的夫妇拿走了。

于是他赶到隔壁老板那里,夫妇已经走了,于是他让老板帮忙问一下。

老板问时,男的说自己在训练,但是和老婆联系,联系不上,正准备回去看看。

于是男主和老板也赶了过去。

到了那里才知道,女鬼已经控制了男子的妻子,并已经进屋了。

男主说自己是来拿CD的,鬼开了门。

男主劝了女鬼,发现原来这个男子是这个女鬼的游泳教练,两个人有了不正当关系后,女鬼怀孕了,但是男主却开始装作不认识了,所以女鬼回来寻仇。

张开左手后,发现是男子在它手下写的“love”。

两个劝她不要为了这样的渣男念念不忘,鬼听了劝走了。

第三个故事是说一个专门打小人的女主在一个天桥下专门帮人打小人。

但是就在自己要收摊时,来了一个脸色苍白的女子,她要自己打小人,小人是三男一女。

女主一看到她和她脚上穿的鞋子,就明白了。

所以她趁女子打小人的时候,跑去警告儿子不要出门。

原来女主的儿子和两个伙伴三个人一起奸杀了女子,在他们离开时,女主已经看到了儿子在犯事,而且女子也向女主求救了,但是女主没有阻拦,所以女鬼回来寻仇了,三个强奸她的男子先后被杀,女主也被飞驰而来的汽车压在了车底,但是女鬼被女主想要救助儿子的护犊之心感动,放过了女主。

鬼怪一现身,基本就不恐怖了。

不过第一部里鬼怪脸上的白粉涂得也太夸张了,简直是丑化了鬼。

那两个小女孩是他养的小鬼嘛?

每次突然一个镜头还蛮吓人的。

不过达叔的表演有点神经质,竟然有一段睡不着,还跳起了江南style骑马舞,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不过达叔的狠劲还在,赖气也在,就是老了不少。

林雪的那个角色没什么必要。

元秋的角色好像和两个小女孩关系也非同一般,但是和剧情一点关系都没有。

骆应钧和邵美琪还是很不错,很稳,中规中矩。

第二个故事里梁家辉的表演无懈可击,把恐怖片拍出喜剧的效果,也真心不容易。

其实这个故事真心不复杂,不过那个捏紧的拳头的设计真心很感人,一个好女孩喜欢上一个渣男,万劫不复,带着小孩一起自杀,真是罪过啊。

第三个故事一开始有点香港街头文化介绍,还有很多港味十足的设施、夜景的拍摄,真心很有市井气,很想再去领略领略。

而且这个故事有悬念,看后有反思,有感动,也铺陈得很好。

一开始看到鞋子邵音音一怔,我就没明白,但是到了后面就明白了,包括为什么会拿出一只带血的鞋子,全部明白了。

邵音音也是有罪过的,但是她最后对自己儿子的不顾一切救助,感动了女鬼,女鬼理解了她为什么不救她的苦衷,应该是释然了。

陈静幽怨的眼神,还有划过冰冷眼眸的眼泪,一度感染了我,仿佛看到了《倩女幽魂》里小倩的泪光,陈静很美很不错。

 7 ) 《惊蛰》里花钱打小人的富婆也是一条引线

作为恐怖片爱好者,这部电影给了我很惊艳的感觉。

其他的大家也说的差不多了,这里我想提及一下花钱打小人打富婆。

起初看到富婆为了打小人不仅打自己儿子打老婆,也打其他的二奶,甚至连别人肚子里打孩子都不放过。

看到这里,我原以为阿婆会因为肚子里孩子的无辜而进行劝阻,没想到只要加钱照打不误。

其实这里的富婆其实和打小人的阿婆也有互相镜像的作用。

富婆作为一个婆婆,对自己的儿媳不满,对勾引儿子的情妇不满,她因为爱儿子而将一腔怒火迁怒到儿子身边的女人身上,全然没有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也同样犯了错误。

一味的袒护自己的儿子的富婆和纵容自己儿子行凶的阿婆如此的相似。

她们作为母亲,爱儿子是没有错的。

但是她们始终不会从儿子身上找错误。

自己的儿子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都是其他的狐狸精。

打小人的阿婆为了维护自己的儿子,哪怕他杀人放火也要保护他,哪怕自己死亡也要留他一条性命。

看到这里,实在是觉得可怜可笑。

还好,女鬼还是把儿子弄死了,要是留他一条狗命,岂不成圣母。

最后那句复仇完只剩下虚无我觉得加的有点强行了。

就算只剩下虚无,该复仇还是得复仇。

不过个人觉得,如果结尾再加点富婆被溺爱反噬的情节,或许更能加深剧情的效果。

 8 ) 有老鬼片FEEL~~

原著没看过。

HK好久没出这种怪力乱神的电影了,感情上至少也得四颗星对吧?

97之后的港鬼萎靡不振,不知道是不是有只是合拍片才能在大陆影院上映的政策拉低了港片水准,区别于美欧日韩泰,70-90年代的30年里港鬼独有的幽默感也消失贻尽了。

任达华的头炮最差劲,摇来摇去的镜头、大面积无聊的近距离特写、和主题没一毛钱关系的抢镜小女鬼白白浪费了大部分胶卷。

演的不错,导演梦什么的就歇了吧,别整些没用的,还是羔羊医生适合你。

不过我喜欢缝纫机的母女鬼和“好饱”的林雪的造型,好帅气,麦克法兰若做成玩偶,我一定会买!

李志毅的第二个事儿算是是讲清楚了,有头有尾头脑清晰,可是没有平仄,流水账一个,留不下印象。

陈果的打小人最佳,老年邵音音演技非常好,有传统有节气有怨灵,大迷信又回来了。

但女鬼太偷懒,脸都涂白了,干嘛不多用些粉把手臂也涂了呢,看着碍眼唉

 9 ) 华叔还是好好演戏吧……(一点点剧透)

刚刚开完,首先吐槽一下第一个小故事,虽然是任达华的导演处女作。

故事很无厘头的靠老套的镜头切换和声光效果来吓唬人,剧情真是无趣,最后男主也是莫名就神经了,自己烧死自己,看完这段本来在暗暗后悔票买亏了,多亏李志毅的第二段还算不错,镜头语言较朴实,人物也表现的比较有趣,但是为什么梁家辉那么看重那一张CD一定要找回来没看懂,难道那一堆不都是一样的版本?

另外颜卓灵长的很像汤唯有木有。

陈果那段也感觉一般般,可惜陈静的好身材了,窝在那里敲啊敲了大半部戏,居然还能分身去搞掉伤害自己的其他人。

总之只能算作部很普通的鬼片,没事打发一下时间还可以。

 10 ) 鬼魅版《深夜食堂》|演的是鬼,讲的是人

惊蛰那天,又看到这个系列片的推荐,于是翻出来看了《奇幻夜》和《迷离夜》,两部电影,六个短故事,看的很过瘾,是熟悉的香港鬼片的配方。

六个故事各有优缺点,演的是鬼,其实讲的都是人的事情,所有故事都发生在鬼魂出没的夜里,忽然觉得像极了鬼片版的《深夜食堂》。

本篇文字主要想说说任达华导演并主演的《脏物》: 任达华的电影我看的不多,印象中都是演阿sir之类的精英居多,但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反而是他塑造的几个普通人。

一个是《岁月神偷》中的鞋匠,一个是《全职杀手》中被折磨的神经兮兮的转行当作家的阿sir,还有一个就是《脏物》中的 关富强 。

三个角色各不相同,但却各有相似之处,比如鞋匠和关富强都属于港岛的底层人民,阿sir和关富强都有点神经兮兮,鞋匠和阿sir都很执着(前者对生活不放弃,后者对真相不放弃),而这三个角色之所以让我念念不忘,我想是任达华在角色中倾注的个人感情,他是认真琢磨过,所以诠释出来的角色让你感觉不到他在演,而是觉得,这个人就是你身边存在的万千小人物中的一个。

依次是鞋匠、阿sir,老关 《脏物》中的老关,工作中处处碰壁失业只能租住在“棺材盒”隔断房子中的loser,“盖楼的住不上楼,切叉烧的没叉烧吃”,过得人不人鬼不鬼,有一种说法是,当一个人充满了负能量,就容易招来鬼,老关不仅有招鬼体质,还铤而走险去做“鬼"的生意,最后也算是因果报应,做人无家可归,做鬼也到处流浪。

任达华把老关那种邋里邋遢,神不聚焦、魂不守舍的劲儿诠释的淋漓极致!

相比演员,作为导演的他还是有欠缺的,拍的线索太多,但彼此之间的联系太少,除了开头目睹的车祸和后边盗骨灰有所呼应,其他的线索就显得支离破碎。

不过多少还是能看出他想要表达的一些内容: 林雪演的整天吃个不停的鬼喊着我好饱啊搞笑中透了一丝讽刺,有些人撑死,有些人却没饭吃!

现在大胃王吃播盛行,一群瘦骨嶙峋的小姑娘吃完再吐掉,挣的盆满钵满还好,多少人却是吃垮了身体,与此同时,还有很多贫困儿童吃不上饭上不起学。

人间有流浪汉,阴间有孤魂野鬼,一群孤魂野鬼游荡在迷离的夜里,无处可去!

现如今可不也如此,房价高的离谱,买了房子被绑住,还有很多人住在城中村,城中村一拆,也是无处可去 被盗骨灰的儿子,听到勒索电话高兴地说再也不用去给老爸祭拜了,骨灰随便扔掉就好,而另一厢丈夫惨死的女人却把电话放进骨灰中夜夜等候死去的丈夫给自己打电话 老关盗骨灰的时候说,生前住豪宅,死后也要住这么好的陵园,实力吐槽!

新闻还有人因为买不起京城的墓穴而在周边城市买了便宜的房子放骨灰盒呢!

真是阴间新闻啊!

还有一开始到处找人收留的小女鬼,寄居到布娃娃中以后和老关相依为命一直到老关变成鬼,这背后又有一些什么故事呢!

还有元秋饰演的老板娘,又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我想若是篇幅再长一些,还是有的发挥的!

《脏物》讲的是穷人,写到这里,忽然想到我们叫穷人为穷鬼,可不是嘛,人穷了,和鬼有什么区别!

虽然是2013年拍的,却仍旧反应我们当下的情况。

现在影视剧多演一些浮华不真实的“精英”,大明星小明星也都愿意去演一些光鲜亮丽的角色或身世离奇坎坷的英雄美女,除了不真实,还加速了现代年轻人的焦虑,仿佛过了30不当精英就得去死一样,可是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芸芸众生,都不过想在这浮华尘世中,找寻一个跻身之所、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生计,一个温暖的拥抱罢了。

《李碧华鬼魅系列:迷离夜》短评

我的冲动被扔到无人之地了

9分钟前
  • 河下谭
  • 推荐

摄影机运动和色调感觉就像是在看基氏,摄影太棒了,时不时响起的惊悚配乐很creep。hooker,街边卖书的老大爷,义无反顾追女孩的少年,气象站的中年女人,冲动离家的女孩,沉默的父亲,好像全片没有一个人笑过呀

13分钟前
  • 虚空巴拉
  • 推荐

#BJIFF7好看,摄影很美,但不懂

15分钟前
  • SHERLOCK
  • 还行

灰色的天空,沉默的父女,没有笑容的人们,真实的生活

20分钟前
  • nobody
  • 推荐

胶片的质感太美了

25分钟前
  • 千禧龙骑
  • 推荐

很独特的公路片,辽阔国土之下,父女关系的疏远,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显得如此逼仄;两人仿佛在轮流争夺车的使用权一般的生活,父亲以父亲之名,始终对女儿颐指气使;万花筒小夜灯、形形色色的过客的拍立得,发圈,使女儿无声的抗争。冲动的导火索是父亲在女儿丢在一边,毫无顾忌地向过客宣泄欲望,既自轻父亲的形象,也无父亲的担当。太多镜头与调度都令人不明觉厉,开头的横摇,女儿的突兀入场;稳定的拧焦;场内场外的声音空间……女儿对背影的执着,否认了人直面彼此的可能性

28分钟前
  • 力荐

BJIFF 女儿很美,对俄罗斯又多了点了解

32分钟前
  • -
  • 还行

偶尔停车,卖几张碟,加一次油,争吵又和好。没有目的地,只有不断延展的公路和一种笨拙的相依为命。

37分钟前
  • 风雨人生
  • 还行

#2024北京 亚洲首映3.5

41分钟前
  • 氵共宀丁
  • 还行

不闷,也想不到什么豆瓣缩写,叙事也没什么毛病,挺好的。

43分钟前
  • 寒堂
  • 推荐

7.3 还真是大师式电影,摄影美轮美奂,文本语焉不详,缺乏讲故事的激情让观众难以进一步接近人物。

48分钟前
  • KID Y
  • 还行

「14th BJIFF 保利北京坊」非常好的俄味儿后现代,很对我胃口。高纬地带永远灰蒙蒙的天,西伯利亚植被茂盛但脏兮兮的地,仅有的五段无调性的配乐,人的孤独、克制、疏离。路边泥地里摆摊的老大爷卖的是冯内古特和多甫拉托夫,荒凉破败的西伯利亚与绝地求生中的荒岛别无二致。片中无人大声说话,似乎也没有一个人露出过哪怕一丝微笑,甚至连愤怒都那么不着痕迹,父亲深深的眼窝叫人看不出喜悲。警察的那句话颇堪玩味:Я же тебе говорил, не то время. 是啊,не то время.

50分钟前
  • 致宁
  • 力荐

3.5

54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还行

2024BIFF,6分,下班赶过去,困兮兮的路上在出租车上睡觉。在那一块迷路了不知道怎么走,好在群友及时指导我,男朋友又因为poopoo迟到了。片子就是剪成一个三分钟视频就能大致看完那种,一种风格而已,俄罗斯式美感,宏大粗粝壮阔。回到家都累死了。女主角长得好像[怪奇物语]的小11。

55分钟前
  • Claudia
  • 还行

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发现了俄罗斯电影的美。

57分钟前
  • Satoko
  • 推荐

没看太懂,但是摄影很不错💦💦

59分钟前
  • 华北平原
  • 推荐

昏昏欲睡,场景萧瑟,和寒冷潮湿的、无处投放的情感。故事性实在是没有,运镜手法也有点复古,所以会有点晕,睡了半小时……

1小时前
  • 小白
  • 还行

慢节奏

1小时前
  • 参宿七
  • 推荐

镜头语言讲得很好氛围感也很不错,是个独特的公路电影,但是有点压抑了

1小时前
  • 别管那么多
  • 还行

好的意境只是一部好电影的一半,一定还需要有好的故事。2024北影节看了2/3逃跑打卡。

1小时前
  • 月色摇晃树影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