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就喜欢上了阿米尔汗,后来到《地球上的星星》,再到现在这部《为爱毁灭》,只能说越来越喜欢了!
故事的发展让人很吃惊。
刚开始以为是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但是看到一半才发觉原来没那么简单。
一个军人对自己使命VS一个深爱的女人。
该如何选择呢??
或许结局是美好的。
因为Rehan死在了Zooni抢下。
他愿意这样,因为他微笑的倒下……真个电影中,诗歌写得很好,不过我觉得印度片中歌曲大部分都是相似的曲调!
但是词很美!
特别是男女主人公之间的诗词!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是Zooni在雪地里和小Rehan玩的时候,大雪映衬着母女二人的幸福!
或许我现在还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我对这部影片的一切,但是值得慢慢体味!
今天的选择会影响明天的发展,在对与错之间的选择很容易,在好中选择更好的,在坏中选择不太坏的,这就是生活的选择,充满智慧和哲理。
许多年来,我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相爱的两个人面临着自我原则的巨大冲突,那么爱将何去何从?
我们是选择将这样的情况扼杀在摇篮之中,还是选择背叛爱情或背叛自己?
我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这个思考中多年苦苦而没有结果。
或许正因此,看《fanaa》的时候我感到尤为震撼。
我是看了剧透,得知大致结局之后才开始看的,但依旧痛苦到不能自己。
如果永远大雪封山,信号切断,也许这一家四口就可以这样永远平静的生活下去。
小Rehan可以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拥有父亲的爱,得到更多来自男子汉的教育;Zooni的父亲可以在儿孙绕膝的生活中安享晚年;而这对本就已经历过一次生死离别的恋人可以神仙眷属一般的度过余生。
然而,如果说前面盲女与“导游”的爱情故事是后面剧情的铺垫,那么这次受伤相逢则是一次更加残酷的铺垫,所有的前因静静等待着后面结局的爆发。
记得看到Zooni开枪射杀Rehan的时候,我因泪眼模糊而几乎看不到电影的画面。
这一幕虽然让人心痛,可后来我还是迷离而伤心地倒回去看了好几遍。
“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毁灭给人看。
”我脑海里又反复出现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
可是,如果仅仅是毁灭,那么也许这部电影算不上是好电影。
在毁灭中,我们看到比毁灭更丰富的内容,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
电影设置在克什米尔争端的大背景之下,Rehan就死难的无数无辜生命来说,他本来就罪无可恕。
作为一个这样特殊的人,他的生活里太缺乏温暖和亲情,更多的是一层一层的谎言和伪装。
从这几方面说,死又何尝不是他的一种自我救赎和解脱呢?
他说了太多的谎言,但他对Zooni的爱却是真实且至死不渝的,但是他们有着各自不能妥协的原则和立场。
活着,并不是这场爱情最好的结局,但死却又何尝不是一种相互成全。
这不是小人物一己的悲剧,而是被放置在家国背景下的悲剧。
但是,爱不会因为死亡或分离而终结,一切都在未来的漫长岁月里获得重生。
爱情,不是彼此的事事迁就,更不是放弃自我,而是彼此成就,在情感中互相获得升华。
一部米叔2006年的经典作品,记得大概是在高中看过一遍,今儿算是重温吧。
米叔的作品总是能把我感动的稀里糊涂,这部也不例外。
一个是玩世不恭满身痞气的导游REHAN,一个是纯真如孩童的盲女ZOONI,爱情悄然无妨地潜入了这千差万别的两人间。
无限深情地吟唱:你呼吸中的芬芳就是我,你怎么能停止不呼吸呢?那个夏天情话太动人爱人的眼睛太醉心。
正当盲女复明两人修成正果之际厄运也来的猝不及防,为REHAN的意外惨死贡献大把眼泪之际,一个坚毅冷峻不苟言笑的REHAN瞬间开启了影片巨大的转折,此时我才恍然大悟导游REHAN面对爱情时的退缩逃避,一个在刀尖舔血的恐怖分子敢给爱情什么承诺?
正如影片中说:爱情总是在沉寂之后苏醒,然后更加强大,多年后某个暴风雪肆虐的夜晚,他们再次相遇,而这次,盲女有了明眸,深情导游成了负伤恐怖分子,而这些都不及过去他们爱情的结晶小REHAN触动我。
为期8天,仅仅8天的重逢。
眼睛可见,温暖慢慢解冻了这个冰冷的男人。
最温馨不过小REHAN送姜黄牛奶给REHAN时的一番对话,最幸福不过一家人在雪地唱歌跳舞的场景。
又是接近大团圆,又是猝不及防的破碎。
然而美好一旦破碎起来那将会是无穷无尽的悲伤,暴风雪停但却迎来死别,最残忍不过是相爱的人将枪口指向对方……生活不易、选择不易、爱情不易,所以,普通的拥有才是最难的最幸福,珍惜眼前。
初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女主父母的对话瞬间就把我给萌到了,你所等待的天命之人在何处等着你呢?
本是冲着米叔去看的电影,在开头时对米叔的造型略显失望,剧情也略显平常,看着有点尴尬,然而当女主主动寻上男主的时候,我似乎知道,这电影已经步入正轨了。
故事有些英雄主义,然而也不失意义。
当男主的在任务中差点死去,出现在女主的的家门前时,似乎所有的等待都在这一刻开出了花来。
我十分喜欢在暴风雨的屋子里的片段,似乎怎么样看都看不够。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该追求些什么,什么能使我们快乐?
当他们一家人在雪地里歌舞的时候,就已经够了。
最为痛心的时候,便是女主老爸跌入山涯的时候了,这时候你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回不去了。
或许是之前太美好,美好到你舍不得。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哪怕是毁灭,也去抓住你爱的事吧。
电影讲的是一个“恐怖分子”与一个盲人女孩的爱情故事。
开篇这名恐怖分子伪装成一个浪漫的,痞里痞气却又满腹诗歌的导游“瑞汗”,追求剧中美丽质淳的盲人女主角“祖妮”并结出爱情之果。
中间开始虐心,原来瑞汗是克什米尔解放组织的特工军人,并亲自策划了一场爆炸案,让盲女祖妮在复明的同时误以为他已经丧生,并看到他的遗物。
此时瑞汗却背负着民族责任感不得不离开心爱的祖妮。
7年后,瑞汗因解放任务被印度反恐部门追杀,身负重伤却意外倒在祖妮家门口(祖妮此时并不知他就是自己苦思7年之久的瑞汗,他与瑞汗的儿子这时也已7岁了)。
祖妮与父亲将奄奄一息的瑞汗抬入家中救治,伤愈后的瑞汗由于内心巨大的矛盾和内疚迟迟不肯认祖妮和儿子。
在与祖妮和儿子的相处中,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感化了他,终于鼓足勇气坦白了一切,可祖妮却由于巨大的心理落差并没有立刻接受,终于瑞汗决定不再连累她们,自己默默一人离开。
当祖妮得知他悄悄离去时,心中对他的爱终于有如河堤决口,奋不顾身冲进没膝深的雪地里追回瑞汗。
在父亲和儿子的祝福下他们补办了婚礼,然后更加虐心的剧情就来了。
在一次电视节目中,父亲认出瑞汗就是政府一直在通缉的“恐怖分子”。
就在瑞汗为了与基地组织取得联系,前往祖妮叔叔家中准备发电报时,父亲拿出了枪要阻止瑞汗,接下来却发生意外,瑞汗失手将祖妮的父亲推下山崖。
此时祖妮正带着儿子在雪山下,突然看见父亲的面庞出现在结冰的湖水中,透过厚厚的冰层看着父亲的尸体顺水而下,惊恐万分却又无能为力。
晚上瑞汗回家,祖妮质问父亲怎么没有回来,瑞汗只是敷衍的说父亲在叔叔家中喝醉了,此时祖妮内心已几近崩溃,终于在瑞汗的军服中发现了他的秘密: 一个控制着核弹攻击的“扳机”,知道了他是会给印度带来灭顶之灾的恐怖分子,连夜带着这个“扳机”和儿子来到叔叔家中,向政府发电报求助。
第二天黎明,瑞汗早早来到叔叔家中,向祖妮说明了一切,拿走了扳机并承诺完成任务后一定和她度完余生,可祖妮为了挽救千百万的印度人民免死于核弹头的爆炸,向在雪地里渐行渐远的瑞汗开了枪。
死前的瑞汗告诉祖妮,他爱她胜过她爱他,现在再也不怕了。
影片的最后,祖妮在瑞汗的墓前告诉小瑞汗,人生中选择好与坏很容易,难在好中选择更好的,坏中选择不太坏的,选择是艰难的,但父母都是爱小瑞汗的。
纵观整个电影里的每一帧画面,每一句台词,每一首歌,都充满了男女主角之间的浓情爱意。
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虽然是一部老片子,却依然不输现在时下的各种爱情电影。
抛开影片中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背景,单从瑞汗与祖妮的爱情故事中看,可以说是美轮美奂,妙不可言。
特别是前半部分男追女的过程中,唯美的画面及让人眩晕的诗词和歌赋都让观影者犹如身临其境久久不能自拔,仿佛自己就是主人公在追求心爱的姑娘,代入感十足。
特别是男主向女主献歌那一部分我回放了好几遍才舍得看后面。
前半段就是一个完美的高甜虐狗的爱情故事: 痞坏的连自己都称自己是“恶棍”的瑞汗在祖妮的心中却是真正的王子。
在7天的假期里,瑞汗带着祖妮参观德里,感受德里的历史文化,逛小街,吃美食,游古迹,谈人生,使盲女打开了心扉,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在假期的结束前他俩发生了关系。
假期结束后,祖妮离开德里的时候,瑞汗从火车上浪漫地带走了祖妮,并带她到医院去治疗眼睛,祖妮父母也从乡下赶往德里准备为他们举行婚礼...... 如果只看前半段可能观众只会觉得是一部不错的小清新爱情片而已,可真正的紧张惊险的故事情节随后紧接而来。
电影代入了克什米尔的宏大的解放运动背景,在此背景下男女主角各代表克什米尔和印度两个民族和阵营,两人都要各自艰难的在民族矛盾和儿女私情中间选择一个。
7年的久违只等来了重逢后还不到半月的时间,此后他们又要经历一遍生离死别。
影片中两人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总共不到一月,但却让观众体会到了什么是生死契阔,与子成说。
虽然故事末尾还是老一套,民族大义战胜了儿女私情,以两人的爱情悲剧收尾,可是看完后却是那么的引人深思,意犹未尽,久久难以忘怀,近3小时的时长也不过白驹过隙。
也许这就是阿米尔汗的电影魅力所在,总是让人在沉浸电影的同时又不得不深思一番爱情,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从大视角看,是两个敌对政治立场中的两个人之间艰难的爱情选择的故事,从个人视角看,又是一部温情脉脉的,催人泪下的悲局爱情故事。
感谢有阿米尔汗这样伟大的导演和演员,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深刻。
N年后,你我再相逢,我却要一次次地克制着自己,为了那份永恒的爱,最后的最后,我死在了你的枪下,我倒在了你的怀里,我的心却也在那一瞬间得到了永恒的救赎,死亡,原来也可以这么的美好,在天堂,我会笑,看见了儿子,看见了你,我能感受到你们的气息,不带一丝的杂质,心中不再有所谓的国家,所谓的为独立而战的理想,我只是一个轻飘飘的灵魂,在蔚蓝的天空下,在辽阔的雪地里,跟随你们的足迹,我实现了我对你们的承诺,我一直陪着你们,度过我所谓的余生,请不要为我哀痛,生是死,死亦生!
我抚摸过你的脸,我看见过你的笑,我给亲爱的儿子讲过故事,我和你们一起唱过歌,这就是我人生的美好!亲爱的,请你记住,我爱你胜过你爱我!
——REHA的话
影片结尾,Reehan的头深埋在Zooni怀里伸手就能触到她温暖柔软的小腹,Reehan说,我终于,不再害怕临近生命的终点,面对死亡,终于可以于群山环抱之间安心的躺卧于爱人的怀里头顶上盘旋的两架飞机谁先坠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此刻,终于没有什么再要失去的,终于没什么能够争取我终于,不再害怕或许我泪点一直比较奇怪,但看到这里,我全线泪崩主观的说,为爱毁灭的开头不是我喜欢的叙事路线本人向来讨厌大灰狼爱上小白兔的故事 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这两年 霸气总裁爱上这一主题承包屏幕之后 我更是连电视直接戒掉了 纵然阿米尔演技再可圈可点 一路金光闪闪牛逼开挂也丝毫不为前半段“一个身负重任扮作导游看似花心的恐怖分子被纯洁盲女的真情打动,深情缠绵之后,痛苦别离” 的故事情节打动 况且,Reehan一开始接近Zooni的剧团歌舞不过是为进入总统宫 为实施恐怖计划做准备,而明显Z别剧院其它女生单纯好骗甚至作为一个学心理的 我从职业角度忤逆编剧的用意认为Reehan对Zooni爱,是一种人皆有之的“生本能”——对美好事物不可抑止的爱护倒是里面对风景的刻画倒是勾起我去德里旅游的兴趣故事看点泪点在后半段 甚至 在最后四分之一Reehan站在Zooni面前,一开始只是心怀愧疚、懊恼、痛苦又百感交集的看着就像他们曾在雨里唱的那样 看 只是看 不敢伸手触碰在The great Gastby里,Daisy是Gastby心之港湾那道绿光是人浮于事纸醉金迷里唯一的宁静与安慰 是全部的美好的所在及至夜深人静的每晚,于无声处,Gastby向那道绿光伸手从未曾真的划船去了港湾的另一头我相信影片中Reehan也和Gastby一样甚至其实每个人都一样 心里最柔软干净的部分 往往不敢伸手触碰可是在与天真可爱的儿子和日思夜想的爱人,甚至还有慈祥的老父一起生活之后,他再无法沉默Reehan说,他三岁就没有了父母——这样完美的生活是曾经梦寐之中,都不敢奢求的Reehan向Zoonie伸手,他触碰到她的心跳,他说,现在你害怕了么?
终于,迎来了影片的高潮:Zooni向Reenhan几乎咆哮着宣泄这七年的内疚她说,你知道吗?
我未曾见过你的脸,所以我凭着触摸的记忆将它画了下来这样,我每日内疚的哭,儿子知道,我是在思念他爸爸。
我多内疚你知道吗?
这样日日内疚是什么滋味你知道吗?
Reehan什么都没有说,但阿米尔牛逼的演技已经诠释了一切Reehan什么都知道,内疚与痛苦,他什么都知道,而他的感觉却无法香任何人诉说影片里几乎没有过多描述Reehan执行任务的细节,但可以推想,不止这七年,在遇见Zooni之前,他已经多次策划、实施、执行了暴恐行动。
阿米尔所演绎出的Reehan的这一生的冷倦孤独和痛苦,都已经不用细诉。
无意与被迫杀掉Zooni的父亲之后,极尽疯狂的痛苦。
或许那时候,他知道,他们没有以后了。
作为一个人,一个个体,我曾经没有未来。
因为我未来的一切,都属于克什米尔,属于我的民族与人民,属于我的信仰。
这一生,我首先是一个军人,然后才是一个人。
但是你,让我知道,原来我还可以是一个父亲,是一个儿子,是一个丈夫。
原来我还可以和很多人一样,与爱人围炉夜话,给儿子洗澡,陪父亲下棋。
最幸福莫过于,躺卧于你温暖的怀抱里。
此刻世间万物都如星辰静谧。
我连灵魂都快要安稳。
却忽然害怕起来。
我半生戎马厮杀,终日与孤独,疼痛,危险相伴,睡不安稳。
在血泊里睁着眼睛射击,在爆破里与死神擦肩,我从未害怕。
此刻在这小木屋里,与你执手相看我却忽然害怕起来。
我害怕幸福会消逝得太快。
我害怕太完美的东西都不是真的。
我害怕过去种种不能彻底斩断,他们不会放过我,我害怕我们没有未来。
彩云镇聚,琉璃易碎。
最后Reehan死在Zooni怀里,他说,我终于不再害怕。
是的,终于不会再离别。
不必再选择。
不用再害怕。
阿米尔的演技堪称完美。
这些年陆陆续续着看了他几部片子,幻影车神,为爱毁灭,未知死亡,三个傻瓜。
等等。
每部片子故事构架尚可。
大约在宝莱坞的电影里算是顶级的剧本,在放眼四周,情节上还是有许多的不足。
好在阿米尔演技弥补了一切。
各种有深度,各种耐人寻味。
在没看这部片之前,我哭过的片子中最狗血的一部是《雏菊》,看过这部片子后,雏菊排第二了。
此片实在是异常狗血,一部爱情片,看着看着就成了无间道风格了,看着看着又能转回来…… 抛出去一切狗血,看过依然是感动和心痛。
也许是印度的歌舞音乐独特的魅力,也许得益于演员卖力的表演。
最受不了Rahan的泪水,那么节制和隐忍。
为什么你还敢认她,还敢让她再爱上你,为什么你还敢娶她,为什么还要再一次挣扎于那逃不开的结局。
只是静静的离开不好吗?
如果可以,就不要从火车上带她下来;如果可以,就不要在长椅前驻足停留;如果可以,就干脆,不要再最开始的开始,用歌声传递爱意…… 然而,一次一次,一错再错,终不能幸免。
结局,Zoobi带着孩子在墓碑前缅怀,似是要给这个绝望的故事一个稍微平静一些的结局。
可这也于事无补。
这终究是一个绝望的故事。
只留下荡气回肠的音乐舞蹈和那同样荡气回肠的绝望。
让我在你的爱中毁灭,生命开始启程; 让我在你的爱中毁灭,一次胜利的追寻。
…… ……………………
一评《为爱毁灭》——恐怖分子和奇女子的信仰冲突与刻骨爱情 背景:恐怖分子和妻子的信仰发生巨大冲突,最后他的信仰让位给了柔情,死在妻子抢下。
看了以后,很痛心纠结。
难过得不得了。
哭都哭不出来。
为什么爱情的伟大一定要伴有巨大的痛苦?
只能这么理解,一个人的信仰,高过一切。
男主人公的信仰就是,为了他家乡的独立,他愿意做一切。
杀一单个的人,他不愿意,比如女主人公爸爸,首先他选择的是劝服争夺,希望爸爸不防碍自己信仰的实现,就不必杀他了,意外坠落悬崖后他痛心大吼,因为他不愿意为了不必要的理由,而让一个单个的人牺牲。
而杀几百万人,他不在乎,因为杀了他们,就能实现他的理想。
就比如911那些人,他们平时,并不*杀**人放火,也不想*杀**人放火。
他们眼中,为了信仰而杀死世贸大楼的人,这不是可耻的*杀**人放火,是正义的,应该做的。
女主人公的信仰就是,要拯救平民。
两个人的信仰发生巨大冲突,必然你死我活。
女主人公是个信仰十分坚定的人,最初,编导就给了线索,她绝不愿意男主人公为了和自己约会而旷工,因为这是对自己的职责不忠诚,表达意见后,立刻就离开,男主人公威胁说,今天你走,明天就见不到我,她也不为所动。
一般的初恋的没有见过世面的少女,是绝对做不到的。
这两个人十分相像,都很坚强,很忠诚于自己的信仰。
女主人公是个少见的女中豪杰,她心灵平静而坚强,所以活得好像阳光下的向日葵,无论什么情况,都不会阻止她面向阳光,乐观积极。
少女时期的盲,恋爱后失去情人,情人回归后杀了情人,最后单身抚养儿子,这些都没有让她萎靡和怀疑生活。
她能够勇于追求爱情,不求回报。
而且在了解了丈夫的信仰之后,杀了他,同时全心地理解他。
怪不得男主人公对她一见钟情,并且终身相爱。
把妻子当做心灵家园。
这样的奇女子,难找,遇见了,太值得爱。
在坟前,她对儿子说,你爸爸是个好人,好人会在别人的影响下做坏事。
你爸爸做了他认为对的事。
这个片子看上去戏剧冲突太大而难以发生。
其实,我怀疑,现实中,应该有可能的。
恐怖分子,也需要爱情,也难以控制一见钟情的发生啊。
其实男主人公的信仰遇到女主人公之后,是发生了地震的。
首先就是爱情观,男主人公认为欲望第一,女主人公不认为,并且身体力行。
接着就是为了民族独立是否杀害平民,婚后到死前的一两天,男主人公表现了他的矛盾和痛苦,他在妻子怀里痛哭。
死前几秒钟,他放下了对着要对自己开枪的妻子的枪。
并不仅仅为了爱情,而是内心的信仰已经发生坍塌。
否则,为何第一次抛弃女主人公,可以那样自信坚定,让爱和信仰并存?
而这一次,无法做到杀死妻子?
只要开枪,任务就能完成,不开枪,就失去生命和信仰。
这个非此即彼的选择之下,他选择了放弃他的信仰。
这个片子的立意就是这样了。
最难得的,是演员能够把这两个同样持有坚定信仰的人的对立和交融、痛苦和执着,演绎出来。
太让我无法忘怀了。
尤其阿米的眼神。。
三傻过后,我对阿米印象就是那样机灵诚恳的一个中年小伙子了,而这个片子里,居然他能演出这般神态和眼神。
简直让我晕了。
接着我疯狂查阅他本人的信息,果然,是一个集他所演绎的这些角色的共性的一个人。
诚恳真实,轻松快乐,有社会责任感。
是一个朋友一般的“明星”。
PS,本片的音乐,太好太好的N次方。
本片的诗歌与台词,太美太美的N次方。
-再评他是自己求死吗?
本可以捆住女主角,再交扳机,但他还把枪留给了女主角。
女主人公在屋子里第一次那枪对着男主角,阻止他拿核武器开关给自己的组织时,他回头看到枪口,只是有点惊讶,然后走上前去,轻轻地按下她拿着枪的胳膊,就好像那不是致命的武器,只是一个普通女人生气时,对老公挥舞的锅铲什么。
看得我泪往心里流。
我不认为他是求死。
我认为他是不愿意以任何方式伤害妻子,因为妻子是他的挚爱,是他的心灵家园,是他自己的一部分。
他把自己分成了两个角色,丈夫,和战士。
丈夫绝不伤害妻子,战士绝不放弃任务。
所以,他对妻子不可能捆起来,不可能有一点粗暴的动作,就好像爸爸妈妈对我们一样。
所以,他也决不会放慢脚步,拿着扳机,走向他的组织。
他两个都要做,都要尽全力做到最好。
他爱妻子,也爱民族独立。
至于妻子是否因为他的另一份爱毁灭他,他把这份权利和选择交给妻子。
虽然交给了妻子,他也有本能的反抗,作为一个训练有素、常年出生入死、*杀**人如麻坚强如铁的人,妻子在背后击中他,他本能地立刻举枪瞄准要杀害自己的“敌人”,那张脸如此狰狞!
但是,他还是放下了枪。
两份爱,他都要,所以只有毁灭自己。
死前,他笑了。
在妻子怀里,他说,我再也不害怕了。
PS 女主人公为何在开枪前说 我爱你,因为她举枪瞄准的,眼前的这个在雪地里大步远离自己的背影,集合了两个身份:丈夫、战士。
她必须杀死战士,同时告诉自己,杀的不是丈夫!
否则,无法下手!
--三评《为爱毁灭》男女主人公——在小我中达到自我实现 昨天下班回家、今早从家上班,同样的路,走了两遍,一直低头沉默不语,想的是《为爱毁灭》的这一对男女主人公。
今早一个词儿突然进到脑海里:“自我实现”。
中午午睡时,睡不着,爬起来,在校样的反面,唰唰写下提纲。
然后才安心躺下。
到现在情绪已经平静和疏离了些。
写起来没有前两篇那么充满感情啦。
从大白话开始进入我的思考过程——女主人公为什么爱上男主人公?
男主人公为什么爱上女主人公?
从自我实现的角度,试着分析一二。
1。
女主人公达到了完善的自我实现。
什么是自我实现?
就是,失去任何与我无关的东东,我还是我,我非常清楚我是什么,我要什么。
与我无关的这个东东,对于本片的女主人公,主要体现为,爱情。
我以前简单地提到女主人公乐观坚强,大而化之,很表面。
她这个乐观坚强从何而来?
我认为是她父母从小的观念灌输、教化——“从两个好的中选更好的,从两个坏的中选不太坏的”“不忠于职守的人不可信任”“找到王子”等等。
父母帮助女主人公建立了牢固完善的立世原则、价值体系,在此之上,女主人公能够不被外界侵扰,达到了自我实现。
2。
女主人公对男主人公的爱在男主人公出现前就具足了。
女主人公为何会爱上男主人公?
因为她自发地出门,去寻找爱。
她满心是爱,满心寻爱,她会爱,懂爱,她就是爱的化身,遇到任何一个值得爱的男性,就会爱上他。
3。
男主人公必须通过实现“大我”的利益,才能实现“小我”。
反观男主人公,他在“民族独立”的“大我”利益中,才能实现“小我”的存在,他不是被洗脑,而是自愿、主动放弃“小我”,跟随那个假“爷爷”。
作为一个恐怖主义战士,他多么坚强啊!
多么能干啊!
恐怖主义有了他,怎么可能不成功!
一会儿是风流倜傥的导游,自称“我没有感情和感觉,我只有胃和身体的需要”;一会儿是撕碎情人照片的西装墨镜男,一边把碎片扔向空中,一边说“我爱你,我是真的爱你”,一会儿又做冷血卧底潜入政府军。
千辛万苦得到目标,咣铛倒在抛弃了七年的情人家门口!
为什么他能这样?
因为,唯有实现了外部对自己的要求,才能认为自己是个人!
唯有被“大我”承认和接纳,才敢认为自己还是一个人!
这样的感觉很好吗??
4。
男主人公爱上的不仅仅是女主人公,他爱上的是一个自我实现的可爱的女人这样的感觉不好!
不好!
否则,男主人公也不会爱上他的对立统一面:女主人公。
回想男主人公一步步陷入爱情,都是女主人公在主宰和推动这个过程。
“我想成为你手指上缠绕的毛线。
”他刚见女主人公时说的这句话,恰好说明了他对情人的感觉,缠绕、缠绵、依靠、爱恋、成为一体。
一个内心空虚、追求“大我”的男人,无法逃避他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小我”。
尤其是遇到女主人公这样一位知行合一的自我实现者,遇到了这样一个个女性躯体里的真诚可爱的“小我”,他自己的“小我”在胸腔里叫喊着,我要这个女人!
全片,我从头到尾看不出来他的“小我”的爆发,直到,两人结婚后的那只曲子。
他在那只曲子里,真的成为了乖乖的毛线,缠在妻子可爱的手指上。
5。
女主人公为何杀死男主人公因为爱他,和杀他,是完全并存的。
同时符合女主人公的价值体系和立世原则。
她真的不矛盾,真的不犹豫。
男主人公死后,我看到女主人公那张包在蓝色纱丽里的平静的脸,说出那样的话,简直不敢相信,也完全不懂。
天哪,这是什么女人。。。。
什么女人能这样?
我简单地归结为,这是电影故意拔高女主人公大义灭亲还冷静坚强的现象,把心情主要留在为男主人公痛心上了。
现在想想,还真不是故意拔高。
真有这种毫不矛盾毫不犹豫的可能啊。。。。
女中豪杰。
6。
如果结局换成男主人公杀死女主人公。
女主人公死后,男主人公有几种可能。
第一,继续民族独立事业,全世界奔走着恐怖工作。
内心无比怀念妻子。
第二,放弃恐怖工作,逐渐成为女主人公一样的人。
7。
男女主人公最大的机会。
时间。
如果给他们多点时间,如果暂时没有那个扳机任务,如果他们还有很多时间坐下来互诉心声,他们有机会幸福地在一起:( 电影呢?
为了不给他们机会,第一次见面安排7天,第二次见面也7天,还隔了7年。
8 现实中有男女主人公这样的人吗?
我觉得有。
至少在片中,女主人公成为女主人公,有几个特殊难得的条件:1。
爸妈慈爱并同时自我实现。
2。
女主人公成年前眼盲,世界清淡简单,毫无压力,充满爱和被爱,充满善意与尊重。
即,无条件的爱。
男主人公有句话可能容易被忽略,他3岁父母双亡。
更重要的是,他落入“爷爷”的手里。
这个爷爷据他说,是完不成任务,就要折磨他妻子儿子和他的人。
也就是说,他好恐惧被亲人抛弃!
他的世界的原则是:完成任务,就被承认,否则无立足之地,身份、人格,全部被剥夺,他的“小我”被随时随地地威胁、玩弄、蹂躏,除非他完成“大我”的要求。
他的世界不仅没有爱,而且只有有最苛刻条件的承认而已!
看完此片后,恐怖分子们,你们还坐得住吗?
还拿得住枪吗?
顺便膜拜一下此片的编剧、制片人,你们真是反恐英雄啊!
9 对本片,还有许多想法,继续挖掘中。
本篇话题暂且论述完毕。
最后那一枪真是太痛,儿子不断重复的rehen爱你胜过你爱rehen ,和rehen临死前那句rehen爱你胜过你爱rehen ,顺水漂走的父亲,叔叔家大片的血迹,让所有美好最终在好之间选择更好变得如此悲痛。
怪兽的名字叫爷爷,他多想自由,可是那个叫爷爷的怪兽用一生给了他一个使命,杀人或被杀,没有第三种选择。
和未知死亡一样,前期的轻快舒缓,让幸福那么那么甜蜜,当后期剧情冲突而来,一下子让幸福的心从天堂进入地狱,不得不为最后那一枪给幸福的终结掉一滴眼泪。
爱毁灭了谁,还有谁在等着被毁灭
一个小时后才进去正题,故事俗套,没意思看了很多短评,我以为我价值观有问题,他妈的,还是差评,废话太多
唯一喜欢的场景便是:四人在雪地里的歌舞。月亮升起来了,圆了,亮了。
看来我不适合看宝莱坞的电影,而且不明白有什么必要拍那么长……
感觉女主角爱男主角比男主角爱女主角爱的深,找女友就得找这样的。原来阿米尔汗还演过恐怖分子啊。
前半段完全是印度风光爱情片,后半段笔锋一转变成爱的悲歌。歌曲和风光都无限吸引人呀,还有那些曼妙的诗句也是着实感人。最后的悲剧更是将我虏获。Rahan爱你胜过你爱Rahan!
这剧情转换得太狗血了吧。印度电影为什么都要这么长啊。印度电影的插曲为什么听起来都像是一个人唱的啊。
抛弃那些我很想吐槽的地方,真是部爱情经典啊。By the way,阿米尔汗还是丰满的比较有看头。
在我心上用力地开一枪。。 虽然中间有点脱节,就是军队那些。。 但还是绕回主题了。。 剧情很狗血,
太长了
反转剧啊。。。它不跟白娘子似的演着演着就唱起来我应该会给四星。。。
尽管米叔的好多爱情电影都是以悲剧的形式结尾,《冷暖人间》、《为爱毁灭》、《未知死亡》,但都表达一个相同的主题――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爱情。
前面觉得是传统歌舞⋯⋯后面越来越高科技。
在对与错之间的选择很容易,但在好中选择更好的,或在坏中选择不太坏的,才是我们生活的选择。奔着阿米尔汗来的~喜欢印度电影里让人欢快的歌舞。喜欢可爱的爸爸,总是担心女儿,又总是转身瞧瞧擦眼泪 =3=
大爱阿米尔汗
米叔发型一言难尽,撩妹功夫今天第一次大开眼界
虽,阿米尔罕是我目前着迷的演员;虽,这个电影其实也在试图跟我们说些什么。但剧情实在太狗血了。我们伟大的共和国,已经很多次跟我们举了类似的正面、反面例子。审美疲劳!Rehan love you more than you love Rehan……
阿米尔汗难得的烂片...编剧毁了阿米尔汗的意识英明啊...整个剧情编的不伦不类的。阿米尔开始的发型也不好看,把他本人显得好老...
虽然后面剧情狗血,但还是被虐惨了
鹅 什么乱七八糟的 (给两星是因为没看完 万一后面好看呢
intermission应该是印度电影特有的吧,以它分割的上下半场恍如两部不同的影片。游走于梦与现实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悲是悲了点,可结局也只能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