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基努里维斯开启了“复仇”系列之后,类似的“爽片”也是越来越多,主打一个“人狠话不多”,你杀我狗狗,我杀你全家。
这次,“复仇”的主角换成了女的,和《杀死福顺》有一拼,开局就霸气侧漏,一个罐头轻松KO三个小流氓。
然后,镜头一转,来了一段高雅的芭蕾舞。
舞台上的女孩,一脸的悲怆,故事很明显就要发生。
等到女主收到礼物,已经是芭蕾女孩的“遗言”。
杀狗都不行,更别说杀朋友了不是。
女主决定“复仇”。
说起来,女主还是做了一番功课的,前期的秘密潜入,貌似也是“有备而来”,还见识了一下“五十度”的现场。
这么说来,芭蕾女孩是有点想不开啊,看人家《五十度》,就放得很开不是。
调查结束,女主开始“复仇”。
不得不说,这“崔那货”的档次也就这样了,咱的皇宫,你见过没,就敢瞎哔哔。
但是,崔那货虽然档次低,但战斗力还是杠杠的,女主做了那么多功课,还来了个攻其不备,还是没搞定。
事后,还差点被小弟来了个“电锯惊魂”。
故事的色彩运用还是有点意思的,小弟更是有意思。
这电锯,后来锯到了自己的腿上,好死不死,要锯在那个戴着电子脚镣的腿上也就罢了,偏偏锯在了那条“好腿”。
当然了,另一个小弟就更有意思。
什么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往外突突,招揽生意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说得这么直白,那只能“去死”了。
按照故事套路,崔那货必然不是大BOSS啊,上头还有大哥。
这大哥的出场,也是秉承“低调”和“盗亦有道”的原则。
大哥有两个问题。
第一,听说崔那货买了辆兰博基尼,好贵的,哪来的钱啊,是不是私下设小金库了啊,要说这崔那货真的没档次的呢,这种事儿,在“官场”,可是大忌。
第二,大哥表示咱虽然干的是“捞偏门”的生意,但用快活水迷晕少女然后偷拍视频这种事儿,也太“下作”了吧。
搞得崔那货相当的郁闷。
自己的脸啊,还有自己的兰博基尼。
一个负责帅,一个负责耍帅,结果全没了。
于是,拉着自己的药剂师准备“反复仇”。
这一段,有点“不知所以”,女主回家确实被“突袭”了,但如何逃生压根没讲,反正崔那货向老大报告,号称将女主“碎尸”了,埋在了后山。
而老大也很有趣,说“我不是让你活捉的吗”,算了算了,这事儿暂且不说,还是说说你的生意吧,听说你现在很会赚钱啊,把生意交出来吧。
崔那货表示,这是我的生意,我怎么能交出来呢。
这耿直小弟,真的是整顿职场来的,简直要把大哥气死。
然后,女主就这么“杀过来”了。
大哥见到“被碎尸”的竟然活过来了,表示很惊讶,这个小弟是不能要了。
可惜,女主没给大哥“收拾门户”的机会,当场赏了大哥一枪。
这一枪,把大哥身边的马仔打蒙了,等回过神儿来,就赶得上割韭菜了。
没错,崔那货活到了最后。
这个号称“用余生来忏悔”的“货”,究竟有几句真话呢。
既然是一部爽片,才不会给你这个机会呢。
故事最后,又来了一段芭蕾,拍得很美。
我看过的第1501部电影,《芭蕾复仇曲》我给6.5分。
导演李聪贤把这部《芭蕾复仇曲》拍的很爽!
配乐是本片的一大亮点。
全钟瑞,金智勋,朴有林三位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很成功,有很强的代入感,人物动机可信度很高。
动作场面确实有限,但也足够刺激。
加装消音器的伯莱塔M92F手枪和TT-33手枪,十分抢眼!
兰博基尼和耐克的广告植入做的很好!
《芭蕾复仇曲》值得一看的动作爽片!
2020年,韩国“N号房”事件引爆网络。
主犯赵主彬、文亨旭在社交平台Telegran建立了N个秘密聊天室,共享他们非法拍摄的性视频和照片。
这些视频成为26万付费会员的狂欢。
他们肆意地讨论女性的身体,并要求更多。
没有人关心这些被剥削的女性经历了什么?
或者她们正在经历什么?
2023年,网飞出品《芭蕾复仇曲》。
电影聚焦的正是这类型女性,被偷拍视频控制的无法挣扎的女性。
芭蕾舞演员敏熙本身是一个阳光快乐的人。
她会在工作之余在蛋糕店打工。
也是因为在蛋糕店打工,敏熙重逢了好友玉珠。
敏熙和玉珠是完全不同的人,但她们彼此非常契合。
敏熙特别地活泼开朗,像一朵温暖的向日葵。
而玉珠因为保镖的身份特别的沉默寡言,看起来一副生人勿近的样子,却被可爱的敏熙温暖了。
她们俩一个像夏天,一个像冬天,但意外地合拍。
所以,当玉珠看到敏熙留下“请帮我复仇”的遗言时,她才会如此痛苦如此愤怒。
她无法想象这样热爱生活的敏熙到底经历了什么?
也无法想象到底是谁这么残忍地对待敏熙,以至于敏熙选择自杀。
但她明确的是,她要为敏熙复仇,为她主持公道。
顺着一通暧昧又充满威胁的电话,玉珠找到了崔主厨。
这个名义上的寿司店主其实是一个专卖“听话水”的恶人。
他不仅仅卖“听话水”,还自己用“听话水”去满足变态的欲望。
他会将看中的猎物迷晕然后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不仅做,还要拍摄下来。
不仅拍摄,还要以此为要挟。
不仅要挟,还要调教他们。
不仅调教,还要再出售。
这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末端是那些以为遇到意中人的可怜女性,顶端是那些吃饱喝足的官员们,中间是充满变态嗜好的男人们。
崔主厨控制女性的方式很直接,那就是使用他拍摄的迷奸视频。
不得不说,任何时代,这一招对于女性简直是无往而不利。
几乎没有女性能逃过身体羞辱这一关。
她们被玩弄,被调教,被拍摄,再被玩弄,周而复始,直到死亡。
敏熙是不堪其辱主动选择死亡的这一个。
还有一个瘦弱的白衣女正处在这种折磨之下。
当玉珠开始复仇时,暴风雨来了。
玉珠从崔主厨的别墅里看到了琳琅满目的调教‘工具’,看到了标着不同身份不同职业标签的U盘。
一切真相昭然若揭。
她假装成为上钩的鱼,试图一击即中杀死崔主厨。
但崔主厨武力值也不低,所以玉珠并没有占得上风。
她慌忙逃跑之际,得了白衣女相救。
这才了解到事情的原委。
她才明白敏熙究竟经历了什么。
玉珠蛰伏几日,准备好枪去找崔主厨报仇。
她委实很直接,对着崔主厨的老大直接问询,不回答便直接一击毙命。
才不管什么其他呢,要的就是暴力和直接。
和你这种人渣有什么好对话好交流的呢!
不得不说,玉珠气场全开杀疯了的样子真是美呆了。
真真的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
假如你不说,那就永远不要说了。
她顺着线索来到了崔主厨的马场,和崔主厨进行最后的对决。
玉珠本来情绪就很高亢,当看到被折磨地七零八碎的白衣女时,她的愤怒达到另一个极值。
最终,玉珠将崔主厨一枪爆头。
她没有理会他那些痛哭流涕的求饶,也不害怕他那魔鬼式的恐吓,她只是果决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给好友敏熙,以及无数个曾经受到伤害的女孩们复仇!
整个故事其实很简单。
就是玉珠帮好友敏熙复仇的故事。
甚至简单到没有一点多余画面,包括敏熙和崔主厨的故事都是隐在玉珠和崔主厨的对峙中。
观众可以从玉珠和崔主厨的相识、玉珠在别墅里看到的工具来脑补曾经在敏熙身上发生的事情,以及她崩溃的原因。
整个电影主打复仇爽剧,讲求的是无脑爽。
玉珠和敏熙在一起的画面有温暖多美好,她和崔主厨对峙的画面就有多震撼。
她对敏熙的温柔化作一柄锋利的刀,刺向那些恶心的人,刺向崔主厨。
她实现了对朋友的承诺,完成了她的复仇。
电影当然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但不妨碍整体观影感受。
尤其是,玉珠一把枪直闯小混混们的大本营,一枪干死大boss,却还能从这里活着走出去,真的是菩萨护体的女金刚无疑了。
不合理,但真的爽翻天!
可能就是因为女性遇到类似事件只能选择默默忍受,即使做好心理建设选择报警处理也无法得到正义的伸张。
“N号房”仅仅处理了3个主犯,而参与狂欢的26万付费会员就这样销声匿迹,他们完美地获得了第二次机会。
所以才有了《芭蕾复仇曲》这样的电影吧。
有时候电影更像是一种臆想中的乌托邦。
在这个乌托邦中,总会有一个战无不胜的盖世英雄,身披金甲圣衣,手持五彩棒,杀死所有罪有应得的人。
现在,玉珠是这个反杀的英雄。
但即使在乌托邦中,恶人也绝不忏悔,他们坏的理所当然坏的理直气壮。
崔主厨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曾真的为自己所犯的恶行感到抱歉。
他假惺惺地求饶不过是为了活命。
眼见的不能打动玉珠,索性摆烂,将恶臭贯彻到底。
玉珠的反杀更像是女性的愤怒。
这也是我不想额外挑剔电影逻辑的原因。
既然臆想中的美好世界永也无法到来,那只好在想象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吧!
一声长叹!
延伸阅读||人性本恶,末世更是?
《鹦鹉杀》错付了,章宇可惜了
韩国电影的衰落也许就从奈飞开始。
2019年《寄生虫》夺得奥斯卡,电影成为韩国文化的一张新名片,紧着着就是三年疫情。
防疫工作搞得好但是搞不定房价的总统文在寅黯然下野,对美国百依百顺的政治素人尹锡悦(以前只是官僚,不是政客)跳反所属党派后上位,一时间国内政局比较乱,文化界被奈飞全面渗透,韩国政府也没有干涉。
奈飞来到韩国文艺圈,简直就是野蛮人入侵,仗着有钱利用忠武路明星赚快钱,一时间搞得鸡飞狗跳,不得安宁。
中国影视界有句名言,煤老板的投资好,除了对女主有要求,其他都不管。
前两天,周润发参加釜山电影节,讲了创作自由度的话题引发热议,其实创作从来都是有界限的。
在美国你不能拍反犹色彩电影(梅尔吉布森就是讲了两句不中听话,差点息影),在穆斯林世界不能拍的内容更多,我们的审核、分级制度一直被艺术家所诟病,确实需要改进,但也不是拍不出好作品的理由。
奈飞对韩国大手笔投资25亿美元,拍摄了《黑暗荣耀》《鱿鱼游戏》等佳作,也拍了更多简单粗暴套用韩国政治黑暗、血腥暴力、黄色猎奇等烂片,长此以往下去,韩国片建立起来的口碑就要断送干净了。
《芭蕾复仇曲》就是一部以美国人视角拍摄韩国动作片。
全片没有什么内涵,就是大女主为友复仇,反派足够坏,迷奸、勒索压榨女性,进而逼死人命,出了一身腱子肉,实在没有一点脑子。
动作场面除了血腥啥也不剩,血腥度还不如《狼狩猎》,流畅度不如《格杀福顺》,就是宣扬一下暧昧的蕾丝花边,结局也很中二,女主继续追杀购买“听话水”的无良男人,这就完了,实在没什么看头,复仇片韩国可以有《亲切的金子》,一样的大女主,一样的复仇,两者的水平不可同日而语,奈飞的美元确实香,可韩国导演和演员就要按主子的意思拍。
此前,基努里维斯主演的《十三刺客》翻拍日本知名剑戟片,美国人视角下的日本故事一样变味,资本是好东西,没有钱什么也拍不出来,但是谁的钱都要,也是拍不出好片的,毕竟美国佬不都是山西煤老板。
片子除了无脑杀加血将乱喷,场景的色彩很不错,看起来有唯美的感觉,片头的便利店打斗不错,干脆利落,尤其用凤梨罐头挡刀,构思巧妙。
卖钱的老夫妻出场很无厘头,兜售的火焰喷射器很写实,一般片子不会实拍。
片头芭蕾舞拍的很棒,镜头调度很见功力,黑白色彩中舞者分分合合,看起来很带感。
PS:奈飞刚刚买了《漫长的季节》全球播映,有助于宣扬中国文化,这是好事。
至于奈飞携重金进军某国影视圈究竟是好是坏,还要观望一段时间。
芭蕾复仇曲看完了虽然剧情说不上太好,但肯定比国内三人组文艺片拍得好,而且拍摄手法比如构图,转场什么的和调色也可圈可点。
回忆剧情采用的明媚和朦胧质感真的直戳心脏,大部分的清冷暗色调和偶尔回忆的暖色穿插并不会让视觉特别疲惫;而且室内布景也很精致,其中有一个偏超广角的镜头搭配宽阔蓝调场景还有快餐餐厅红色调布景的质感真的超有感觉;三分线,斜切线,居中构图,音乐的代入转场。
再说剧中镜头:有一个镜头是吸烟,两个人的镜头拉来拉去,但是有窃听器这个媒介在所以并不会那么突兀;还有另一个场景,镜中世界也是特别震撼的;而且开头的芭蕾也很棒,同时演员的微表情肌肉控制也是比较到位的,比如该有的颤抖和眼神躲闪的细节是有的。
剧情有点简单,但是也包含了一些常见的黑帮思想,如果编剧再多想想我觉得这部商业电影会更上一层楼。
总结来说这部电影是技巧大于剧情的,而且打抖感很爽,拳拳到肉不拖沓。
总结来说十分我给六七分的水平,算不上太好也绝不能说差。
看得好感动。
为女孩之间美好的感情,孤身报仇的勇气而感动。
虽然是动作片,但是看完后感觉看了一部文艺片。
两个女孩之间台词不多,只是靠一些闪回片段交代了两人的关系,但是也足以感受到那种刻骨铭心的感觉。
甚至让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美好过的感情。
看完觉得女孩是多么美好的一种生物,真的希望所有男人都是好人,都好好地对待她们。
反派当然一直都是很坏的,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不过最后说的话真的气到我了,竟然怀疑那个Ballerina是不是真的,还说人家胖!
气死了。
还好烧得解气。
这一瞬间真的对女主狠狠共情了。
某些片刻还看出了一些岩井俊二的感觉。
继基努•里维斯的狗、连姆•尼森的女儿、丹泽尔•华盛顿的朋友、杰森•斯坦森的包裹和房东之后,“不能惹”阵营又多了一个全钟瑞的闺蜜。
网飞的《芭蕾复仇曲》抢在《疾速追杀》衍生电影《芭蕾女杀手》前推出,也是摸准了观众热衷大女主复仇题材的命门,无论《杀死比尔》、《魔女》、《安娜》。
还是《恶女》、《杀死福顺》,都是这种从头打到尾、又飒又美的电影,打破了动作电影中女性弱势的惯例。
另外作为韩国电影,不反映点现实是说不过去的,《芭蕾复仇曲》影射了韩国“N号房间”事件,给女主的复仇增加了必要性与正义性。
作为一部典型的商业动作电影,《芭蕾复仇曲》除了故事外都是合格的,而故事的问题出在女主前期冷静谋划后期又鲁莽行事的反差,也许太冷静就影响了以一敌百的爽感。
另外对于闺蜜在女主到来前的自杀的动机和后面凭空插入的帮手,还缺少更细致的铺垫。
不过对于一部动作爽片,这些似乎又不太重要,只要看全钟瑞扮酷就可以了。
这是全钟瑞与导演男友李聪贤的第二次合作,从《燃烧》到《电话》、再到《身价》《纸钞屋》,全钟瑞“疯批美人”的形象逐渐稳定。
李聪贤这次为女友量身打造的玉珠这个角色,倒是符合全钟瑞的正确打开方式。
电影采用双线叙事,一方面是复仇的硬朗残酷,另一方面是玉珠回忆与闺蜜相处的点滴快乐,回忆的色彩有多柔和梦幻,现实的复仇就有多血腥黑暗。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镜头是女主突如其来一枪爆头黑帮老大,颇有《周处除三害》的味道,反套路有时看起来真爽。
电影在声效处理上是非常出色的,电子乐有些另类与嘈杂,却完美地契合了画面,让人印象深刻。
美术借鉴了霓虹灯管美学,大量运用了绿色、红色、蓝色等色光,赛博朋克气息浓郁。
摄影也深得动作电影的精髓,干净利落,倾斜、颠倒角度结合光效氛围呈现出非常酷炫的视觉效果。
简单剧情动作激烈——《芭蕾复仇曲》
今天聊聊韩国电影《芭蕾复仇曲》。
片名 발레리나 / Ballerina (2023),别名芭蕾舞女 / 芭蕾舞女演员。
女主角玉珠曾经一名私人保镖,某日发现闺蜜敏熙突然自杀,一路追查下她发现事情并不简单,罪魁祸首是个叫崔普罗的坏蛋。
崔普罗是一个犯罪集团的中层干部,除了替组织贩毒外,还私下里操纵着强迫卖淫的勾当,将无数无辜的女孩推向深渊。
面对如此残忍的真相,玉珠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烧,决定为敏熙讨回公道,让崔普罗血债血偿。
这部电影的情节设定简单,剧情推进简洁明快,整体就是一个简单经典的故事:追踪坏蛋,并将其消灭。
这是动作片最直接、最纯粹的表达方式。
回顾近年来的动作电影佳作,如《突袭》《飓风营救》《疾速追杀》等系列,它们都采用了这种简洁叙事手法,摒弃了繁复的剧情设计,将焦点集中在令人惊叹的动作编排上。
这种简化的叙事方式,实际上为动作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
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观众对于这一类型电影的真正期待。
目的就是简约而不简单。
《芭蕾复仇曲》给人的第一印象很像是《疾速追杀》的女性版。
主角玉珠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失去了,投身于复仇之路。
在她杀人的过程中,没有退缩、毫不犹豫,充分表现了她愿意为达成目的付出任何代价。
电影的动作场面非常残酷,镜头也不避讳血腥暴力内容。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下,观众可以感受到动作场面带来的紧迫感。
尤其是在玉珠单枪匹马闯入敌营的最后一幕,给观众留下了一个精彩时刻。
全钟瑞为了演出经过数月的广泛武术训练,为打斗场面做准备,并在片中表演了自己的动作戏。
她的精彩表演证明了这部电影超越了最近女性动作片的平均水平,如《薄荷》《安娜》《凯特》《火药奶昔》等。
《芭蕾复仇曲》在动作戏上很出色,在布景设计上也表现出较高水平。
无论是昏暗的情侣酒店,还是明亮的现代都市,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精心构图,使得画面充满美感,通过运用色彩和灯光,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视觉风格。
当然,影片在追求风格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过度使用的情况。
过多的糖果色和闪亮的霓虹灯在动作电影中已经司空见惯,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风格胜于实质”的感觉。
在动作戏的编排上,《芭蕾复仇曲》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而剧情方面却显得过于简单。
玉珠的角色缺乏足够的背景,观众难以对她产生共鸣,剧本试图通过倒叙的方式来展现玉珠和敏熙之间的友谊基础,但这种手法给人的感觉有些敷衍。
值得庆幸的是,影片中的反派角色表现得十分出彩,让人对其深恶痛绝。
这为女主角玉珠的复仇行动提供了充足的理由,让观众能够全身心地为她加油鼓劲。
由于叙事上的缺陷,《芭蕾复仇曲》可能不会像前面提到的影片那样成为邪典动作电影经典。
尽管如此,《芭蕾复仇曲》仍然是一次有趣的体验,喜欢寻求刺激和热血动作的观众不妨一看。
剧情普通简洁,动作编排精彩。
我就看怎么这么脸熟呢?
原来……身价也是她,燃烧也是她,电话也是她,怪不得脸熟,但就是想不起来名字,不过身价里面显得腿很粗,我本来以为寄生虫里面的那个女也是她,有点像……说回正题,其实就是主打一个打得爽,但逻辑问题真的头大1,其实就是狠,至于动作设计也不怎么样2,我是真的没看懂故事到底是什么逻辑和为什么,是说男主背着帮派私下做着听话水和拍“小电影”的生意,平时是通过出去各种场合引诱,然后捉无辜少女回来折磨,最后软禁拍电影,那么问题来了,女主闺蜜是在家里自杀的,为什么?
那不是说明男的根本没把她捉回去吗?
如果捉回去了还能放走???
她又不像女主那么能打,而且这些女的基本都是被引诱一次然后就直接软禁吧?
但是开头不是有个男主打电话给死者里面说你最近都不怎么找我了,自从有了朋友之后(分明指女主)那么说,既然要打这通电话,说明男主是还未搞掂闺蜜的,如果已经搞掂了没必要这样说,也应该连小电影也没拍,至少肯定没有软禁过,首先一,软禁了她根本不可能回家自杀,因为不会放出来。
二,女主那时基本天天和闺蜜一起,如果软禁了,女主会发现。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闺蜜自杀的动机是什么啊?
一还没软禁,二肯定还未拍摄艾薇。
这里反推是这样的逻辑:如果已经拍摄小电影了就必然是已经被软禁了,因为他这个不像日本那个是合法的有公司的,他这个是强迫良家妇女的,所以不可能说拍完让你回去,其次就是那通电话,如果闺蜜已经知道男主的真面目,他电话里也不可能说那些话,因为说什么都没用了已经。
而且也不可能是拍完之后再逃出来,因为1,既然逃出来了,为何不报警?
2,逃出来说明不想死,还自杀?
3,她以为她是女主吗?
逃出来?
她都能,后面那个小女孩都可以啦这样说……所以综上所说,在男主还未暴露的情况下,在闺蜜的角度看伤害应该仅仅是约炮渣男的程度,犯不着被人骗炮就要拿自己生命开玩笑吧?
这个是不符合逻辑的,看她人设也不是那些什么超级传统观念人士,这种事电视电影新闻应该听过不少了,哪怕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至于自杀,就因为被人骗炮就要死?
所以这个闺蜜自杀的动机不足,导致后面的一切就怪怪的3,这么大一个帮派,都制毒了,几十人,包括老大,一把枪都没有?
R U KIDDING ME?
这正常吗?
你说附近收收保护费的,干高利贷的,反正业务是2,3流那种我信,这都制毒工场了,干高级业务的,毒贩没枪是吧?
4,也不懂中间穿插男主和大哥的剧情有什么意义?
比如说大哥让他把私下业务分一点给帮里面,然后打他等等这些,为了奏时长?
完全跟后面主线没意义,如果说为了引出大哥,后面说分业务,马场那一段完全不需要了,病房那里够了。
5,最后BOSS战太水了,小跟班几枪没打中,然后没子弹了,我本以为女主会打中男主的手或枪,然后掉地,然后女主刚好也没子弹,之后来一场BOSS战,期待了那么久,精彩片段来了,谁知道,2枪结束,无趣,你倒是打啊!!!
就这样结束……哎。
韩国还是一如既往的会挑题材,既然有了N号房,那为什么不能以暴制暴呢,节奏还是很快的,虽然杀手女主跟芭蕾舞朋友的亲密朋友关系没能很好的交代,女主为她报仇有点强硬,但是感觉到了。
全钟瑞这张高级脸很能hold住这种飒飒的人设,找到钓鱼男快速出手,动作戏很流畅!
金武烈客串的老大还挺有feel!
东京和内罗毕二搭了,也太帅了!
后面剧情有点儿儿戏了,但是爽了就可以了!
女版《非常杀手》,在女性复仇爽片中别具一格,暴力美学并非主导,而是颓废又梦幻的美学,给人一种略带缺憾的唯美感。动作、镜头以及摄影上都可圈可点,只是反派体系是有,但弱的不切实际,更像是一部黑色童话。
John Wick对于它之后的动作片风格流派影响真的很大,但好坏也得两说。这个片子的唯二两个优势,一个是全钟瑞,一个是胜在时长短,但还是架不住剧作实在是太单薄了,文戏温吞冗长,打戏还没嗨起来就没了。最重要的是,所谓动作场面也是极大程度上依赖镜头设计跟剪辑,切的特别碎,其实还是担心露怯嘛。
套路且无脑,但也算爽片吧
爽剧请按这个节奏拍谢谢 一句废话都没有 全钟瑞在我这就是五星
还挺爽的,女主美得很有个性
比《杀死福顺》好太多了,是那种带着一点东亚暴力片风格和霓虹美学的动作片,导演很知道如何拍摄出全钟瑞的银幕魅力,并且非常清楚如何用一些风格化的叙事手法和略显神经质影像包装所谓的大数据故事。仔细想想,现在的商业片,哪个不是大数据电影。
以暴制暴的无脑爽片,不在意逻辑的话可以随便看看。全钟瑞的演绎太加分了,这张脸还是适合大荧幕呐,这种演技就呆在电影舒适圈吧,之前看了几集的《不可能的婚礼》简直是浪费她的才能。
老大的死像个笑话,不过呢…也正常,因为毕竟蠢男都以为大家会按规矩办事,但很明显主角就是“老娘就是来杀光你们的”的架势。
太坑人了!冲着“芭蕾”俩字去的,结果就给我看了个这?B级血浆片儿!芭蕾就是个噱头幌子,枉费韩国近些年来突飞猛进渐露头角的芭蕾,只给看了那么一个场面
主线毫无吸引力,2星全给全钟瑞的拼以及细腻的演绎!打戏简直了!可惜了,量少,不管饱,废戏太多,这很废人。
如今的动作电影真的让我只能叹气
7分。女主人狠话少,为好友复仇。打斗戏过瘾,摄影很美,不管是打斗场面还是静态风景人物都很有意境。剧情确实弱了点,不过干净利落。每次坏人话多,女主直接爆头真爽。被救的女孩这个角色有点多余。
完全没有故事性可言,浪费一个多小时一星给音乐,一星给摄影
真的爽,剪辑明快,绝对压制
就几小段打戏,根本爽不起来
干净洒脱、利落干脆,观感胜于《走私》的大女主猎杀复仇电影。《走私》的问题是后半程过于荒诞混乱最终沦为闹剧,而《芭蕾》恰好这一点做的很好。一枪爆头「老大」才更贴合实际(废什么话啊!就直接干你就完了)。长发男长的够「山P」却不干人事,结尾喷火枪一拿出来直接笑翻。。所以原来不止男的才可以「为兄弟两肋插刀」(全是刻板印象),大女主杀起来男人们的确瞬间都弱爆了。
有点难看
没忍住。开头的确很帅炸,一秒吸睛。后面就很审美疲劳,眩晕的镜头,过度的音乐伴奏。全钟瑞focus的一部爽片,疯狂截图ing。
伸冤在我,我必复仇。ps:如果主角换成男性评分起码再高一点五分吧,呵呵。
一枪干掉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