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外遇,妻子怒割丈夫生殖器不成,将愤怒与绝望宣泄到了儿子身上。
丈夫愧疚,执枪欲了断自己,全剧出现了三次从抽屉中取枪的场面。
其中包含了一次自宫,两次自杀未遂(不准确跟我说)。
丈夫在找到了自残获得快感的方法后为儿子移植了自己的生殖器。
孰料,到了儿子身上的自己的性器只认得自己的妻子,丈夫怒取利器欲斩断乱伦之根,最终以父母殒命儿子自宫收场。
丈夫在寻找移植术的过程中,儿子参与了一场本不可能的性侵案,受害女子正是父亲的小三,自己母亲的情敌,自己在失去命根前自慰的对象。
他人的侮辱嘲讽,自身的残缺以及儿子天性中的善良促使儿子帮助受害女子复仇。
她引诱了侵犯者中的主犯,在儿子的协助下,断了主犯的命根。
令人惊叹的是,受害女子的复仇并未结束。
她将儿子失去性器后跟父亲学来的"自残以自慰"的方式,"大方地"传授给了强奸自己的人。
在主犯的身上,她用匕首富有节奏地反复刺捅着,而这些恰是主犯自己祈求的。
她"慷慨地"任由那个罪犯拥抱揉弄她的身体,而她的手上正举着一把可以给他带来快感的匕首。
她毫不迟疑、贪婪地用匕首强奸着那个强奸她的人,泪水从她的脸上滑落。。。。
这一次,金基德以极致惨烈和悲壮地手法表现了人性、伦理与性道德三者间的关系,以极其泯灭人性地方式演绎出了三观不正的极端后果。
尽管万事皆有因,却不能说剧中人最终的命运都是因果循环,报应使然,只不过,极端化的表达戏剧冲突正是金基德的特色及过人之处而已。
掉入死循环的几个人是不幸和可悲的,愿他们的灵魂得以脱生。
全片省去了台词和人物姓名,和身体、性欲一样赤裸地展示表明:父亲指代所有父亲、母亲指代所有母亲、儿子指代所有儿子、小三指代所有小三,而欲望的表达无需多言。
不管是在父亲、儿子还是小混混眼里,杂货店老板娘始终只是一个性欲发泄物。
快感如果可以通过伤害自己的肉身来获取,女性是不是就不用再忍受性暴力?
并且父权社会会转女权?
被轮奸时痛哭的老板娘,每次转动刀柄时都是一脸享受。
一家三口痛苦地拉扯,每个人的痛苦都来自自己压抑不住的性欲。
而如果没有了性,人们是否能清心平和喜乐,如片中从被宫到自宫的儿子?
仍然是最后一个镜头令人目瞪口呆,原来莫比乌斯的闭环在这里,出走的母亲跟随儿子又走回了家里,而下一个跟着他走的人又会是谁家的母亲?
当镜头移到儿子的正脸,那慢慢升起的微笑令人不寒而栗。
这明明是家庭伦理片,当情色片看没得到快感反而看到满屏幕的痛感于是开始骂街的建议用上半身再看一遍。
从《雏妓》《漂流欲室》到《坏小子》《撒玛利亚女孩》《弓》,再到这部《莫比乌斯》,金基德一直在思考和探讨性对于人而言,除了生命传承还意味着什么?
它似是释放又像枷锁,它像小屋在水中自由漂浮却又被道德的铁锚紧紧拴住,它似是爱也是恨,似是甜蜜又像苦痛,似是珍品又像毒品。
或许性欲和很多其他欲望一样,就像是一种安眠药,控制好用量便能享受舒适,控制不好则有各种并发症,严重的往往赔上性命。
金基德整部电影没有一句对白,纯粹的电影镜头在叙事。
但是我想讨论不是电影镜头的美学,而是金基德对这个文本架构的逻辑。
这部剧,无疑就是在说性的错误。
在无数的,我们的新闻播报的,我们能接触到的正房保卫战中,这个正房显然是找“对”造成这次家庭惨剧的对象——男方。
但这个“对”仅限于没有找小三算账,而是找了与自己缔结婚姻契约关系的男方算账。
在很多的案例中,都是正房知道了老公出轨,忍气吞声,私下找小三撕逼,骂小三狐狸精破坏家庭。
但试想一下,如果不是男方有这个不忠的念头在先,能够那么容易被小三勾引吗?
但其实这电影是金基德拍的,文本架构是金基德架构出来的,所以电影对家庭伦理出轨方的责任追究只是男人永远摆脱不了、无法自我控制的性生理结构所致,而对一个人来说那种遵守契约的正当性责任归咎是遮蔽的。
所以正房找老公算账,算的不是道德层面上不能遵守契约的问题,而是男人无法控制自己性欲的问题,于是她要切掉男人的生殖器,来清算他们的容易受性欲摆布的本质。
在这里,金基德把男人因其生理结构容易受到性欲的摆布的生理原罪,给强调了出来。
这种强调,就在母亲切父亲的阴茎未遂,看到儿子在手淫,在气急败坏之下,切掉儿子的阴茎来为这场家庭出轨事件买单。
细细想想,矛盾转移从一个人的责任,转移到宿命般的生理结构的矛盾转移方式,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说法。
而我们几千年下来的生育神话,就是这样告诉我们。
并且,因为生育神话中有着人类繁衍的正当性,这使得关于生育神话的种种子神话,成为了“常识”。
比如说,因为男人天性被安排是“播种”的,所以他们可以有很多的“土地”。
因为“播种”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会比女性有更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欲的时候。
而女性因为是土地,土地资源有限,所以保证土地使用权单一成为了共识,所以女性被要求守贞。
当然,金基德在这部电影里面,女性形象无论是母亲,还是情人,都是需要并且敢于主动追求情欲的女性,不是传统的贞节烈女,她们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本质:备受不可控制情欲的煎熬。
例如情人明知道父亲有家庭,也义无反顾和父亲在一起。
母亲敢为了追求情欲,去向儿子索要。
但我们并不能说,因为金基德塑造的女性有着性自主的特质,而认为金基德是一个有着开放的性观念的人。
这都是因为,金基德这部影片实质上他是全面地在批判性,认为性是丑恶的、不可取的。
他整部电影就是在讲述,性欲带来给我的麻烦。
他认为,人类最理想的归宿,是使得生命的完全地净化,走向佛家,走向无欲无求。
而如何做到,就是取出佛陀神像下的刀,向自己的欲望生成机制义无反顾地斩除,最后风平浪静地脸带微笑给佛陀磕头,立地成佛。
看了金基德的《莫比乌斯》就知道这是一部将被绝大多数人唾弃的电影,但整部片子,从剧本到表演到画面,无一不透露出导演的真诚,他的真诚是自我的表达,而非真诚地去讨好观影者,我喜欢这样的导演,喜欢这样的表达。
看了这样的片子,也无需去猜测导演的意图,想想给自己带来的思考就足够了。
这部没有任何对白,角色亦没有名字的片子充满着变态的情节,略去不说,其实这正是这部片子的争议之处,如果只盯着那些离奇的情节,很难让人喜欢上这部片子。
但如果导演采用别的情节来表达自己的主题,将会更加的隐讳甚至产生偏离,所以片中所有的具象都是直接的赤裸的。
人是符号,所以无需对白,道具是符号,所以无需探究来处。
当一束光打在橱窗里的佛像,平和肃穆,我也禁不住要全身着地,顶礼膜拜。
拜的仅仅是佛像吗,还是拜那些阳光下的欲望。
人类在对自己的改造以及对自身的探求无不起于欲望。
妻子试图阉割丈夫的欲望,却在与丈夫的欲望的斗争中豢养了自己的欲望,当她举起藏在佛像下的刀,欲望就已经失控了。
之后一连串的叹为观止都从这个被放出笼子的欲望开始的。
那被她阉割掉的真的是欲望吗?
正如精神与肉体的交互中,肉体只是一个工具,它既无低俗可恨,也无高尚可亲之处,它所承担的一切都是无辜或过誉。
那么,如何安放我们的欲望呢?
刀与枪都是无济于事的,那么佛教呢?
佛教用自己的视角重新布局整个世界,他试图教会世人如何求得解脱,与何脱离呢,当然是欲望。
他告诉我们欲望如何可憎,如何虚无,如何罪恶,可欲望真的可以这样被舍弃吗?
这是不是另一种精神上的欲望阉割,影片结尾处,儿子那奇怪的笑容应该会有些许这样的意思在里面。
也许,打一开始,在阉割与欲望的纠缠中,就很难分得清楚,谁在前,谁在后,谁是因,谁是果,正如莫比乌斯环一样,分不清正面与反面。
整部电影概括成一句话:都是阳具惹的祸。
有男根是家庭得以维系的基础,但同时也是家庭不稳定的导火线。
没有男根家庭就彻底分崩离析了。
所以导演就男根的存在,阉割,修复,再存在,再毁灭的顺序循环往复地探讨男根是存在好还是缺失好,最后的结论留给观众自圆其说。
本片中含有俄狄浦斯情结的隐喻,夹杂着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而且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对白,个人影像风格非常突出。
是一部以重口味为形式,探讨家庭,人性,伦理的虐心影片,口味清淡的观众不推荐观看。
金基德可以说是韩国风格很独特的一位导演,他就如同我国娄烨导演一般,时有国外获奖、国内被禁的作品问世。
他的电影总是充满争议、挑战社会文明底线,无论是《空房间》、《漂流欲室》、《野兽之都》,还是这部《莫比乌斯》。
《莫比乌斯》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演员的表演和导演的镜头语言,讲述一个因为通奸、阉割、乱伦让人瞠目结舌的家庭的故事。
虽然电影在视觉效果上给人很强的冲击力,但就故事性而言,它是无趣的,它把人性中的丑恶和性欲过于放大,使人在观看的同时感觉到的不是性的美而是欲的恶,恐怕这也是这部荒诞的电影没有办法打动我的原因吧。
金基德像我们描述了这么一个疯狂的家庭:疯子母亲为了报复父亲的出轨,割了哑巴儿子的生殖器,父亲为了表示对孩子的救赎,把自己的生殖器割下来,想留给儿子,儿子与父亲的情人发生了不伦之恋,并学会了用近乎残忍的方式去获得快感!
最后父亲的生殖器传承到了孩子身上,可悲的是这个生殖器只对母亲产生快感,于是为了表示对孩子的愧疚,母亲含泪替孩子撸了。
而在快感之后孩子迎来的不在是自虐式的疼痛,而是对于不伦的羞耻!
而父亲呢?
他只能对于这母子之间的不伦愤怒,却也于事无补,崩溃之下的他。
boom boom,结束了夫妻的生命!
他们深爱着彼此,他们都有病!
在电影中有这么一幕:孩子在睡梦中醒来,我以为这一切只是梦,但是金基德很残忍,告诉我们这是现实!
真想剖开金基德的脑袋看看!
金基德真乃鬼才导演。
个人比较粗糙的见解是《莫比乌斯》是对“俄狄浦斯神话”的“东亚化”“现代化”的重构。
在电影的最初和最后一幕,那个满是佛像、彩俑的各类雕塑的橱窗代表着某种“东亚传统文化”的沦陷,那些本该被摆放在神龛或某种祭祀场景中供奉的物件,如今只得栖居于路边的杂货店,这意味着“现代化”对“传统文化”的消解,代表“礼”的宗教属性被“资本”的商品属性所取代。
电影是非典型的“弑父”结构,俄狄浦斯神话中的王室操戈转化为发生在现代核心家庭中的伦理悲剧。
随着父权的衰颓,“歇斯底里”的“母”的反抗的威胁则不容忽视,妻子挪开本代表着父权秩序的雕塑(不能仅简单看作佛像)拿出“刀”衰微的“父”所让渡出的权力,挥向丈夫,然而“父”的强大仍然轻易阻挡住“母”的反抗,所以刀尖的指向自然转向了“父”的继承者“子”,然而“子”还并没能继承“父”的权力,被“母”所阉割。
本该对子产生阉割威胁的父被母取代,这点也象征着如今普遍的男性对女性的阉割恐惧的时代症候。
被阉割的“子”在父权社会无法获得身份的认同, 所以他便滑稽地模仿“强奸者”来强行修正自己的性别身份 ,甚至用一种“自残”的方式,委托情人将“刀”插入自己的身体,这时“父权让渡的权力”暂时性地填补了“被阉割的阳具”。
愧疚的父亲将自己的阳具让渡给了儿子,然而”父“的权力(性欲)无法被”子“所继承,而当“母”不得不臣服于”子“所携带的”父“的权威,嫉妒的真正的“父”不得不进行了自我毁灭,父权制下的核心家庭神话宣告破产。
由于“父”的自戕,“子”终究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弑父”,则枪口对准父亲的阳具,以一种“自我阉割”的方式完成了“弑父”的结果。
最后儿子对佛像的膜拜,代表着原本自律式的父权传承被病态的“子”的“求佛之旅”、一种“莫比乌斯”式的虚无的追逐所取代。
当生活失去了修辞,那么一切的行为都是性欲的”能指“,人类的动物性暴露无遗,然而影片所展现的”弑父“结构又是高度的文化产物,所有的角色无一不充当着某种性别符号,性欲被编织进父权秩序的社会属性当中,构成了性欲的”所指“。
影片不设置台词,人物也没有姓名,抛去影像,所能听到的只有哭喊和呻吟,唯有几声”枪响“强调了人类的“文明”存在,那发生在”弑父“的最终时刻。
以上。
金基德一贯的作风。
看完了第一感觉就是讽刺,第二觉着压抑。
以前我总是相信人性本善的,看了金基德的电影我总会觉着人性本恶。
他爹背着他娘出轨搞小三儿,他娘因为忌恨他爹,割去了儿子的二哥。
首先说孩他爹,这是一个自私的人,整部电影他三次拿起手枪,第一次指着自己的二哥,第二次指着自己的头,这两次他都没有勇气按下扳机,当看到自己的老婆和儿子搞在一起的时候,第三次拿起了枪,先杀了老婆又杀了自己,我很讨厌他。
他在网上给儿子查询无性高潮的方法,然后自己试验,我是觉着挺感动,但我觉着这都是他自己在自作自受。
他以为把二哥切下来给儿子按上,就是他自以为的对儿子的爱和赎罪,当他看到儿子只能对自己老婆Y的时候,他崩溃了,他想要割了他儿的二哥,他瞬间懂了他媳妇儿当时的心情,他懊悔啊,然后就结束了。。
反正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再说他娘,也许因为我是个母的,所以我很同情她,她在对儿子动手以后出现了一个僧人,我觉着这个就是她心中的善,和结尾男孩以僧人的形式出现相呼应。
到后来她给自己的儿子LU,我觉着这是她的救赎。
再就是儿子,对于他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他跪在地上让三儿把匕首插进肩膀的那一段,我有点震撼。
吓尿了。
麻痹,对于他我没啥要说的,可怜的娃。。。
最后,皈依我佛一心救赎了。。。
最后就是那个三儿,真真儿长着一副小妖精的样儿,还挺吸引人的哈。。。
歪了。。。
哎。。
她最后呢是爱上了内个小伙子么,我真看不懂。。。。。
我就是觉着挺变态的。。。。
反正看完了我就知道一个事儿,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我们得学会去克制自己的欲望,去救赎自己,不然只会陷入死循环。
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
为啥每次我想表达个什么东西,这脑子里想的和写出来的就不一样呢?
我的大脑觉着自个儿是个会思考的青年,也有点逻辑水准,实际上呢我是个不会说话不会表达嘴巴特别笨连喜欢的人都留不住的二逼!!!!
SHOOT!!!!
真是一篇强烈剧透特别没有深度的影评。。
麻痹。。。。
睡了
《莫比乌斯》。
6分。
金基德编剧、导演,曹在显、徐荣柱、李娜拉主演作品。
金基德导演已离世多年,我个人很喜欢他很多作品,尤其是《春夏秋冬又一春》,看完后的那份不安至今难忘。
我不能说他是最哲思的电影导演,但他绝对是最爱哲思的导演。
这一部自然也不例外。
“莫比乌斯”,隐喻很直接,以型观之,暗指人性之恶无止尽循环。
但细想,又觉得过于直白,深刻反而不够。
在金基德导演的思考中,我个人认为他还是更倾向于“人性本恶”,这在他的多部电影中都有极端的表现,这种表现远远高于实际的生活,哪怕是见诸于报上的恶性事件,都远不及金导讲出的故事令人后怕。
《莫比乌斯》几乎无恶不作。
从男主到女主,到他们的儿子和同学,从小超市老板娘到小混混,再到监狱里的罪犯,无一好人。
这样我是不喜欢的,过于刻意,过于阴暗。
看完“吐嚎影院”的剧透来的,下面附上链接:https://b23.tv/cIwvvG 。看的时候一直感觉下体隐隐作痛,三观被反复刷新。不过,其实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旨还是引人深思的。
偏爱
刻意夸张并且粗糙。延续《圣殇》一路的畸异题材,无奈缺失力道和撼人心魄的效果,虽然残酷阴郁扭曲的本质庶几未变,却已无法够及前者的猛和狠,徒剩个好故事梗概而已。又及,无对白只是个噱头。
俄狄浦斯+美狄亚
导演和编剧是变态,妈妈是变态,爸爸是变态,儿子是变态,一家人都是变态。这还不止,小三是变态,流氓也是变态。变态,变变态,都快被虐出翔来了
金基德对人性是有多悲观。
惊为天人。1、这片子绝不是谁都能想出来的,有逻辑、有道理,无可反驳,没有他解,叙事也达到无法企及的高度;2、无对白绝不是噱头,因为只有欲望不需要言语表达,而且相当具有实验性的是金基德至少用了三种方式达到这个目的;3、弱势者不停转换,是刨除一切意识形态的纯探讨;4、神结尾,不寒而栗。
电影本身就不多说了,依旧是一个无旁白无对话,想法极端,禅意,性,生死,暴力十足,关于杰宝的故事。好奇的是为什么叫莫比乌斯,这跟拓扑学的莫比乌斯带有关系么,是否莫比乌斯带的特性就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再联想到好多同学都要拍性,拍自杀我就觉得 你 们 还 是 省 省 吧
杀死欲望的最原始的手段。不要在莫比乌斯环里走不出来。金基德脑中的各种影像符号,就像一个智力游戏里无法洞悉到的神秘领域~~
神作啊.....当爹的外遇之后当妈的阉割当爹的未果直接杀到儿子房间阉掉儿子...棒子这电影简直就是下三路无节操乱伦大作
金鸡德
剧本分镜潦草至极,摄影像是一个手持DV拍完全程,全无美感可言,金基德这是一夜回到解放前,得了金狮就可以为所欲为吗
关我吊事
有点砸了,类似《漂流欲室》的感觉,刻意的不适。金基德的无台词片不多,唯独这部没有一丝一毫的唯美倾向,虽然故事是讲清楚了,但既没有张力也显得过分压抑。
拖了会儿进度条,开头那些恶心的我不行了。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么直白(丑陋)的方式表达呢?恶心恶心恶心。
2013/9/30.
欲望与痛苦的联系。愈欲望,愈痛苦;愈痛苦,愈欲望!只有佛门清修才能摆脱这世俗之苦。且要先破再立,不破不立!只有经历了欲望和痛苦的挣扎才得以得到平静!人生下来就有欲望,可是欲望带来的都是痛苦。而痛苦带来存在,于是改变了一个轨道,用莫比乌斯环让它最终回到原点——痛与欲的交汇点!!!
一根鸡巴引发的血案。
每一部电影都是金基德个人世界观的重建,或者说是充实,尽是不安与反复的悲剧重述。故事既展示了莫比乌斯环的割裂,儿子的自我阉割便是对家庭罪恶之环的了断;同时也明喻了莫比乌斯环的延续,儿子选择了苦行僧般的自救之路,我不认为这是解脱,而是另一种沉重的宿命之环。第一个老僧是金基德本人吧?!
表示理解不能。还是最喜欢漂流欲室和撒玛利亚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