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作者:213日本动画虽然几乎是由制作公司主导的商业动画的天下,依然还是有那么一批人专注于动画本身的表达和趣味。
目前仍活跃在一线的日本独立动画制作人们,新海诚的名声自然已经是人尽皆知,在此之外,最受关注的无疑就该是吉浦康裕了。
与走纯情唯美路线一心讲爱情故事的新海诚完全不同,吉浦康裕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对人性和社会伦理的探讨上。
<图片2>作为1980年生人的吉浦康裕,是看着《新世纪福音战士》成长起来的一代人。
或许是受《EVA》的影响,其作品从未脱离过科幻题材的范围,人类与机器、人类与生存是永恒的主题。
他在之后也算是梦想成真,参与到了《福音战士新剧场版:破》的制作中。
吉浦康裕大学时已经踏入动画界,彼时就有作品在国内外发表,但要算起他创作之路的起点,则是在更早的小学5年级发表的处女座《竜巻を追って》,会讲故事的出众能力也与其自小是演剧部脚本担当的经历分不开。
2000年,吉浦康裕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六花”,从此专注于独立制作。
如果说六花的第一部作品《德玛娜说少女》还稍显粗糙和晦涩难懂,到第二部《水之语》时已经兼具了精致和有趣。
再到吉浦康裕的首部商业动画《苍之茧》时,残酷的近未来主题背后所隐藏的希望之光,在他之后作品中也依然存在,《夏娃的时间》、《阿茹茉妮》,也包括《颠倒的帕特玛》。
吉浦康裕每一次都让人万分期待的理由,其中之一大概就是想看到他在满目疮痍之下,如何再给人类一次机会吧。
<图片3>从严格意义上来说,2013年上映的《颠倒的帕特玛》是吉浦康裕的第一部长篇动画(剧场版《夏娃的时间》多少还是先前Web动画总集篇的意思),也是他为数不多的与机器人无关的作品。
<图片4>日本的剧场版动画有不少都陷入画面精致剧情浆糊的怪圈,《颠倒的帕特玛》算是例外,至少是个百里挑一的有趣故事。
在少年英治所在的国家爱贺,传说中过去的人类擅自挑战自然,致使这些“有罪之人”和家园一同坠入天空。
天空由此被视为不详之地,绝不能仰望苍穹。
来自地下世界的少女帕特玛,因为与地上世界的重力相反,是被爱贺政府全力抓捕的“颠倒人”。
当帕特玛和英治偶然相遇之后,关于重力相反的地上地下两个世界的秘密也随之揭开。
一个是苹果会砸中牛顿的英治的世界,一个是牛顿会砸中苹果的帕特玛世界,两个平行世界相反的不仅仅是重力。
<图片5>在“地表”的爱贺国,法令严苛秩序森严,时刻不在的监视仿佛是“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意识形态经由教育机构输入给个体,追求自由的个人意志会被视作异端也有人因此丧命……这些都让《颠倒的帕特玛》乍一看似乎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
日本的科幻作品对于反乌托邦一直有一种情结,这也是商业动画中的常见题材,可谓是当下的流行元素。
如果将《颠倒的帕特玛》视为反乌托邦的故事,那么流于定式和符号化、细节禁不住多想等等这些缺点一个都不少。
说到底是因为现在的日本没有经历过三次元的真实高压环境,讲述的都是停留在想象中的反乌托邦,总是一不小心就变成了主角们在困境中的爱情故事。
但如果将其视为吉浦康裕对如何平衡科技的力量的思考,设定还是十分精妙的。
所以相比之下,对帕特玛所在的“地下世界”的讲述,才更有吉浦康裕的味道。
在人类的科技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一着不慎就将灭亡地球,生活在“地下”的颠倒人就是这个悲剧的承受者。
但他们只是在承受悲剧么?
人类文明的物质表现在此时已经是断壁残垣,但人类文明的精神部分,那些能被称为真善美的东西才是人类生命的延续,比如帕特玛和英治父辈的努力,比如颠倒人对爱贺人的责任——总之,人类终将还会以和解为结局。
<图片6>虽是以剧情为看点,这部动画的画面也不能忽视十分好看,完全不是固有印象里地球毁灭后阴沉颓废的画风,有后现代工业废墟的苍凉美感,也有清新明亮的自然光影,不同重力视角下的场景格局更是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美术监督是在TRIGGER社作品中经常能看到的金子雄司,与吉浦康裕也是多次合作。
<图片7>《颠倒的帕特玛》作为一部上映的动画,与吉浦康裕的以往作品还是有一些明显的区别。
吉浦康裕仅担当了监督、原作、脚本,没有像以往的作品一样还亲自做CG、剪辑、摄影、音响等等等。
毕竟面对的是更大众的观众,短片与剧场版动画的长度比起来也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能看出其中有让步也有不足之处。
吉浦康裕是一位很容易让人提高期待度的动画人,对于普通观众这是一部故事有趣、设定新奇、画面漂亮的良作,不过多少还是会让粉丝们有些失落。
优秀的短片动画人们在头回做长篇时大概都会在节奏控制上出些问题,尤其对比吉浦康裕以往的作品,《颠倒的帕特玛》带给人的惊艳之感在这方面就小的多。
<图片8>而在上映的版本之外,本片还有在前期网络放映的序章《颠倒的帕特玛起始之日》作为预告,是一共4集每集只有6分钟的小短片,内容截取自剧场版的前半部分,剪辑十分利落有趣,带来的是与正片不一样的体验。
总而言之,把这部动画列入周末补片的消遣之选,完全不会浪费你的100分钟,如果就此连同吉浦康裕一并列入关注名单,一定能有更多惊喜!
无意间翻到,然后被震撼。
首先我们放下现实中分析的所谓动画中出现的各种不可抗力和不可能因素,把这些因素从这部动画电影中去除,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特别是带有幻想脑洞性质的动画电影,它已经在我心中算得上满分了。
每个角色设定都非常丰富,公主病的女主其实并没有那么娇气,而看似弱弱的男主也并没有那么无能,他们都能为了对方做出勇敢的一步,真的很棒,比大多数巴拉拉讲道理不行动的动漫角色好太多了。
而且每个配角也很讨喜,有好人有坏人,好人好的纯粹,坏人坏的愚蠢,没有一个是让我觉得会尴尬的。
这部动画电影也没有所谓圣母和金手指,剧情进行到恰到好处的时候,该被抓的被抓,该受伤的受伤,受伤以后该重新振作就振作等等,毫不拖泥带水,基本上是一部没有尿性的电影,至少我看的是非常畅快淋漓的。
动画画风也非常唯美,特别是大场景的描绘,拥挤的地下、碎星的夜空、壮观的云柱、唯美的天空、或生机或陈旧或历史的废墟等各种,都能给我一种非常震撼的感觉,我截图截到手软。
电影的逻辑也很棒,故事有头有尾,伏笔也设置的恰到好处,它已经做到最大限度的一层一层剥开来给观众讲了,让你知道套中有套,人外有人,起码我觉得并不难懂,看完后真真是,震撼至极。
已经很久没有看过这么棒的动画电影了!
本作的创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反转很容易猜到,但是真相揭开时还是会惊住。
bgm舒缓悦耳,好听的。
但是 本作的优点也就仅限于此了。
过快的节奏和混沌的人设浪费了优秀的创意。
在女主第一次因为意外见面后,感情升温太快,令人无法共情。
仅仅才聊了两句,在女主被抓走后男2来找女主时,男主就坚定了一定就要去救她了?
你们只是萍水相逢啊?
况且你还是在接受了深程度的洗脑,明知道可能会被处罚的情况下。
反派角色的动机也令人摸不着头脑。
要么你就搞极端主义,把反转人都当成异端,抓到就处死。
把反转人贬低得一文不值后还要得到女主的依赖,或多或少有点扭曲,令人迷惑。
反派的手下的25仔为何背叛交代的同样过于敷衍。
男主爹和知音相遇相知的的过程也很仓促。
总之就是无法共情。
节奏太快了,如果能多花一点时长来交代就好了。
人物塑造又是另一大问题。
族长、女主爹,男主、男主爹,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只有通过事件侧面反应的一点点,是躺在纸面上的形象标签,而不够立体。
本作还出现了意义不明意象。
包括传送带一样的路和学生们。
我能感受到这些意象想传达的信息,过于是刻画这个世界的呆板教条的形象。
但是真正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明明有很有象征意义的沙漏和照片,却未能将其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和平共处的理念、情感的延续羁绊传达给观众,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欣赏本作的设定和创意,但是节奏和人物塑造不合格 如果能增加点时长补充一些细节就好了。
定档7分 节奏破碎-0.3 人物塑造-0.2 bgm+0.1 总分6.6
两部片子无疑有着极为相似之处,而且因为《逆世界》上映在先,所以《颠倒的帕特玛》的标签之一便成了“逆世界动画版”,虽说后者原定也是在2012上映,最后跳票。
嘛,争论孰先孰后意义不大,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知识产权法也不保护单单的idea。
尽管两者在故事元素、某些场景(比如男女主在半空中拥抱着迎接朝阳)、部分主题方面(比如爱情这一主题)相近,但两者的不同之处还是挺多的,具体设定和情节、导演的风格、作品的立意,还有的可以算“二次元作品”和“三次元作品”(略别扭的概念,前者大致是动漫,后者则与之相对)的通常区别(只能说“通常”,毕竟前者有诸如小圆脸、攻壳机动队之类的作品,后者也有《小鬼当家》之类的作品;归根究底,两者都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并没有限定的内容)。
世界观:1. 《颠倒的帕特玛》中的世界形成于失败的实验,或者说其实只有一个世界,只是实验的“受害者”(姑且这么说吧)居住在名为“爱贺”的避难所里,误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
《逆世界》的世界形成于双星引力,是规模相似的对立(多种意义上)的两个世界,且一个世界的人可以进入另一个世界,表现为在其中正立而非倒立;然后《逆世界》还有看起来很牛逼的“三大定律”,比如两个世界的物质接触会燃烧的设定(为了进一步突出男女主在一起的不易?
)。
2. 双方的世界各有对立之处,前者更多是因为理念,爱贺世界的统治者视地下世界的“颠倒”居民为异端、渎神者、有罪之人,妄图“净化”这个“完美”的世界;后者更多表现为贫富分化、Upside对Downside的压榨和剥削。
三次元作品带有更多现实的味道。
舞台:《颠倒的帕特玛》的一大舞台是学校(或者公民培养(洗脑)、监视、管理机构),《逆世界》的主要舞台是公司。
嘛,毕竟两者的潜在观众不同。
作为第二舞台的一个是地下空间,一个是Downside,两者都比较简陋,但前者有童话中主人公出身的小村庄的感觉,而后者的残垣断壁和漏油雨只能让我想到贫民窟。
人物:1. 《颠倒的帕特玛》的第一视角是女主,而《逆世界》的是男主。
从女主的视角延伸出的故事通常会更婉转、含蓄、安静一些(请不要说还有《霹雳娇娃》《女魔头》),而男主视角中的故事会更直接,情感也更激烈一些;这当然也是两位导演各自的风格,甚至可能还可以和东方和西方的审美情趣的差异扯上关系(比如升空器中两人第一次(正)面对(正)面,相互凝视,同时说出“原来你正面看是这样的”,然后相视一笑,再然后……的场景,个人觉得很有一种恬静的美感)。
2. 两者主人公的年龄相差大概10岁,这大概也会是两者观众的平均年龄的差距。
3. 《颠倒的帕特玛》的男女主某种程度上是追寻着父辈(或类似之人)们的身影,一个是热爱冒险,一个是仰望天空,并且得到了父辈们的庇佑(在人造穹顶提供栖身之所、关键时刻KO反派Boss的关键道具——父辈们的升空器)。
动漫作品中较常看到在主人公的艰难时刻,长辈们(师长、亲人)会以某种形式施以援助,哪怕只有一点点。
父辈的故事在本作中也是一个重要线索,追寻着他们的脚步,并最终实现他们未能实现的理想。
也可以说,拉格斯和英治爸的故事象征着事故后渐渐走向对立的两派人能结成“友谊”(与之对应的是帕特玛和英治的“爱情”)。
4. 《颠倒的帕特玛》中有悲催但伟大的男二号。
主题:1.《颠倒的帕特玛》可以算有一定的宗教隐喻,不过更多地只是设定的一部分,毕竟精神统一/思想控制的有效工具就是宗教或类似宣传。
2.爱情。
《逆世界》最大的主题是爱情,男女主突破种种或人为或天然的艰难和阻挠,并最终用自身的爱情感化了两个世界,有点“爱能战胜一切”的味道。
但是如果拍成一般的“男屌丝追到白富美”就成了无数雷同肥皂剧的一员,所以加上了种种科幻设定;当然,也可以把《颠倒的帕特玛》说成是男孩女孩相遇相恋,一同踏上探索之旅的故事,不过爱情只能算主题之一。
此外,《逆世界》中男女主毕竟认识多年,且已成年,所以爱情的高级形式是啪啪啪,终极形式是生儿育女、感动世界;而《颠倒的帕特玛》中男女主一是相识数日,一是尚未成年,所以爱情的高级形式是一个kiss(本人的推测+期望,毕竟气氛那么好、镜头那么妙,不亲上去/亲下去略显可惜……),终极形式是携手踏上探索新世界的旅程。
3.团结协作。
两者都涉及的主题。
前者探讨相较之下更为深入、铺垫和描写更多(父辈的合作造船、男一男二的合作救妹),后者在结尾处展示了在爱情光环的普照下各世界人民大团结的景象。
4.颠倒、逆转;井底之蛙。
《颠倒的帕特玛》中的“颠倒”隐含着“异常”的味道,但这所谓的“异常”也不过是一个比较之中才存在的相对概念,把自己的标准当成衡量一切的标准,难免成为井底之蛙。
避难所底部碎裂,世界又一次颠倒,无疑是作者善意的讽刺。
本片中有男女主在颠倒状态的亲身感受的描写(恐惧感、孤独感、无助感),加深了“颠倒”一词的内涵。
5.理想情怀。
英治是仰望天空的少年,帕特玛是探索未知的少女。
天空是本作品,也是众多文学作品的重要意象,那里有未知的深渊,却也有美丽的星空,有的人惧于其深邃和未知,不敢抬头仰望,还只准他人盯着地面,有的人却勇于仰望天空,并踏上探索那未知世界的旅程。
一家之言。
以上。
颠倒的帕特玛 (2013)8.02013 / 日本 / 动画 / 吉浦康裕 / 藤井雪代 冈本信彦
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废土朋克感觉都有在里面反乌托邦逆世界的设定画面真的很不错,配合音效及bgm食用更棒整体剧情也算蛮不错朋友强烈安利de但是拖了再拖才看因为刚好同时在看《镖人》,没办法这个太好看了于是就一直搁置看了这个以后还是蛮惊喜画面很棒,一直在截屏hhh很难得的设定以及画风然后波尔特和英治两人那一段真的要笑死我hhh
颠倒世界的点子挺不错的,只是有一点不太理解…关于女主爸爸给女主的那个礼物,虽然是和女主重力一样,但是里面红色物质却是相反的,影片里多次给了特写镜头,还以为潜藏着什么重要信息呢…刚开始还以为那个红色物质所受的重力,暗示着爱贺族才是主宰的一方,结果什么都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埋的梗忘记说了
昨天看了一个日本动漫电影,名字有些莫名其妙,听上去还有点高端,叫做《颠倒的帕特玛》,看后才明白,原来帕特玛是女主的名字,呵呵,被骗了。
日本动漫几乎陪伴了我的后童年期和整个青春期,包括现在犯着中二病的阶段。
然而,我更愿意看的是连载式的,而非剧场版。
倒不是因为连载式的时间短,任务轻,每周都有新期待,感觉人生都就此完整,而是因为,一个完整的剧情故事,本身压缩在不到两个小时(剧场版往往都是90分钟)的时间轴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真人拍的电影就很考验演员的演技、编剧的构思、导演的编排和后期的剪辑,更不论更长的时间容度。
这倒不是因为时间越长,故事越精彩,只是一定条件下,越短的越具有挑战性罢了。
而反过来看看动漫剧场版,虽然动漫形象在表情、动作等大的表达方面上完胜一些不靠谱的演员,然而在更精致和细节上的处理会逊色很多,所以每每看剧场版,我都是在看剧情和画风,背景音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点。
以吉卜力工作室的为例,画风没得说,简直美哭,最爱的就是宫崎骏系列的乡村风景,背景音乐有久石让操刀,在如诗如画的景色中,聆听着空灵美好的钢琴曲,简直是人生一大享受。
再说到剧情方面,编剧的台词功底就显得非常突出。
《千与千寻》、《天空之城》这种经典中的经典,一方面在于故事情节的发展充满新奇和意外,另一方面,台词显得很自然流转,不狗血空洞。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主角——《颠倒的帕特玛》吧。
首先,这个世界观真的是让我的脖子有点疼。
据说这个被称之为《逆世界》的动漫剧场版。
身为强迫症的我,真的每次都忍不住歪着脖子去想象一下女主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每次她觉得她要掉下去的时候,我总是要按下暂停键,然后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描绘出自己的重力相反时的画面。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感同身受、移情入境吧。
其实对于没有看过这类型电影的我,世界观倒是挺吸引我的,可是整个电影实在是太单薄,这样的世界观,变成了仅仅吸引眼球的事物,并没有深入描述两种相反生活方式的人,是如何渐渐融入,上来就谈恋爱,最后也是谈恋爱。
我忍不住想要吐槽,男女主的体位还心酸啊,他们要怎么爱爱啊?
其次,我们聊聊这个故事的剧情吧。
整个故事是有两种不同的种族,他们分别生活在地下和地上,两个世界的重力方向是相反的,而造成这种结果是很多年前他们共同的祖先,进行了一个超级牛逼的实验,结果失败了。
重力向下的这部分人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建立了所谓的艾嘉王国,老大哥式的统治下,总会有那么个敢吃螃蟹的人。
我们的男主age的爸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而地下世界的人,也有一个这样的人,女主眼中的男神。
这俩好基友见面之后,一拍即合,开始建造能飞上天空的坐骑。
当然,在高压统治下,这种个人自杀式的英雄做法肯定会被无情镇压。
age的爸比挂了,领导人跟所有民众说是事故使然,而女主的男神被像个标本一样保存在水里。
从此之后,地面上的人知道“颠倒人”还是存在的,被称为“颠倒人”的地底人称地面人为“蝙蝠人”。
好了,铺垫完毕。
男女主出场作死。
女主就像大部分日漫里的女汉子,抱着天真无邪,我不是小孩纸的心态走上了不作就不会死的道路。
当然,她在遇难的时候,我们的age出现了,浪漫的邂逅,让俩人一见钟情,灰常开心幸福的生活了几分钟。
然后,女主一方的颠倒人急坏了,男主一方的蝙蝠人也秉持着种族清洗政策来围堵女主。
女主被抓住了,男主非常的自责,无力感爆棚。
这个时候,当当当,逗逼苦情的男二出现了。
他是过来救女主的,但是却把男主带回了地底下。
男主瞬间突然明白了自己可以去救女主啊,怎么能不救呢,痛哭流涕之后,开始了拯救之路。
最后,男女主飞上了天空,发现了age爸比留下的东西,最后的最后,蝙蝠人那块有个小头头叛变了,然后大boss被天空吸走,大家快乐幸福的生活起来,当然,除了我们的男二。
大家有没有觉得很熟悉?
两种人种?
不是《借东西的阿丽埃蒂》吗?
女汉子和男票一起打怪?
不是《天空之城》和《风之谷》吗?
除了里面增加的“1984”情节,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惊艳的地方。
可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这种苦大仇深的话题,到了日本动漫这里,也只是给男女主谈恋爱当背景,唉,最终,还是个纯情校园片啊。
但是,里面有个意象的存在——天空。
一方面,艾嘉王国的人渴望去看看天空,他们觉得天空充满了美好,尽管一直被教育说,有罪的人才会被天空吸走。
另一方面,女主的地底人,害怕天空,那里对他们而言,是无尽的深渊。
可是,男女主抱在一起时,他们可以平衡,女主欣赏到了美妙的星空,男主也实现了飞上天空的梦想,这点到还是不错的。
说说台词。
有些地方实在是,太幼齿了,听了一身鸡皮疙瘩。。。
即使是动漫人物,他们说话也不是这样的好嘛!!!动不动就哭,就说一些让人莫名其妙的心灵鸡汤和深情表白是要闹哪样啊!!!
再次,我们聊聊音乐。
嗯。。。
没什么聊的,就结尾的歌还凑活。
总之,冲着男主去就女主时的深情一抱,让我的少女心砰砰跳了两下这一点,打个6分吧。
可能是我比较少接触这方面的题材吧,一开始我还是一直在内心吐槽这样拉着手不累吗这种设定的,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特别是AGE突然到达颠倒的天空,以自己的视角体会着颠倒世界的时候,我真的被带进去了。
完全是场景式的体验,好片!
好久没有这种融入片子世界观的感觉了(虽然有些设定还是有觉得有点经不起推敲,或者说太浅的感觉),看片过程中我还经常停下了对比两个世界的重力状态,也这就是科幻片的魅力所在吧。
这种科幻与爱情辅以弱反派构建的效果还真不错呢。
核心创意不错,但是bug太多,重力加速度基本取消,人物塑造也十分糟糕,脸谱化严重,好人就是好人恶人就是纯粹的恶,人物关系塑造的一塌糊涂,认识不到两天的人就可以推心置腹,生死相托,以我之性命换你未来,只为你喜欢天空?
夹杂着强行煽情,硬凑恋情,实在低级,最重要的也是最吸引人的硬核科幻部分,描写的实在太表象,只告诉我们他们看到了什么,但是原理结构只字不提,实在让人没有实感,可以看得出导演想创造一个赛博朋克的世界,可是政治、经济、人文导演根本懒得塑造,看着像那么回事就行,就像那看起来莫名其妙的步行电梯。
导演编剧,简直婴儿水平,白瞎了大好的创意。
配乐非常棒,和电影的基调也非常搭,实在浪费这么好的配乐。
本作的创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反转很容易猜到,但是真相揭开时还是会惊住。
bgm舒缓悦耳,好听的。
但是 本作的优点也就仅限于此了。
过快的节奏和混沌的人设浪费了优秀的创意。
在女主第一次因为意外见面后,感情升温太快,令人无法共情。
仅仅才聊了两句,在女主被抓走后男2来找女主时,男主就坚定了一定就要去救她了?
你们只是萍水相逢啊?
况且你还是在接受了深程度的洗脑,明知道可能会被处罚的情况下。
反派角色的动机也令人摸不着头脑。
要么你就搞极端主义,把反转人都当成异端,抓到就处死。
把反转人贬低得一文不值后还要得到女主的依赖,或多或少有点扭曲,令人迷惑。
反派的手下的25仔为何背叛交代的同样过于敷衍。
男主爹和知音相遇相知的的过程也很仓促。
总之就是无法共情。
节奏太快了,如果能多花一点时长来交代就好了。
人物塑造又是另一大问题。
族长、女主爹,男主、男主爹,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形象只有通过事件侧面反应的一点点,是躺在纸面上的形象标签,而不够立体。
本作还出现了意义不明意象。
包括传送带一样的路和学生们。
我能感受到这些意象想传达的信息,过于是刻画这个世界的呆板教条的形象。
但是真正在影片中起到的作用不能说完全没有,只能说微乎其微。
明明有很有象征意义的沙漏和照片,却未能将其蕴含的超越时空的和平共处的理念、情感的延续羁绊传达给观众,达到它应有的效果。
总而言之,我欣赏本作的设定和创意,但是节奏和人物塑造不合格 如果能增加点时长补充一些细节就好了。
定档7分 节奏破碎-0.3 人物塑造-0.2 bgm+0.1 总分6.6
蓝天下的奇遇。
很纯爱很SB
剧情真的不如没有……
所以,世界是平的,而且还有实际意义上的平行世界?这片的设定奇葩到让人欲罢不能
除了大荧幕上大旋转确实让人眼晕之外,还是觉得故事不够丰满
设定不错
跟好莱坞的那部电影,不知道哪个是抄袭。画面画功不错,场面很大,让我们看到了平常看不到的东西,就是好电影。但是感觉还没有交代清楚,为什么两个世界会颠倒,科幻得不能让人信服啊。
制作的很完美,让我想到了 逆世界这部片子,只是电影里对于成因与结果的叙述的不是很完整,看起来也没有日本其他动漫电影来的感动,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仔细想想应该是感情吧!
想象、画面、配乐都不错,可是太冗长了,剧情不出彩。
boring
除了ED还不错之外…如此空洞浪费这个设定所有细节都不能带脑子细想……哪好???逆世界6.3这个7.9??大家对动画真是宽容……
...不喜欢女主性格……整个故事的世界观太单薄……什么都没交代清楚。
宫崎骏宫崎骏着就新海诚了。。。文艺着文艺着就狗血了。。。
有点意思的设定,无聊的剧情
浪费创意的垃圾故事
槽点太多,我非常想说的是,贫乳实在太重要了。1.“我贫乳我自豪,我为国家省布料” 2.减轻体重,推动剧情发展 3.互相拥抱不会尴尬,简直跟男的一样。
2015137 设定很带感,故事却真真提不起劲。
苍之茧也长篇化吧~~~
制于正义,解于倒悬。
9715+让我看着睡着的电影,一律差评,两星给电影奇妙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