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给作画,一星给配乐,一星给打戏,还有一星是因为我觉得三星不至于,我心理的准确评分7.5左右。
不要带脑子看,不要太纠结细节,这就是好番。
配乐和作画真的特别优秀,打戏观感也好,整部番就没有作画特别崩坏的时候,一直没有欠经费的感觉从剧情角度说,不太适合兼有科幻迷和二刺猿属性的人看,更适合我这种单纯喜欢原创短番的人群看,还有,没有别的意思 单纯喜欢共情获得体验感(说白了喜欢被虐的)的非科幻迷同志可以散了,因为非科幻爱好者真的很容易共情不进去然后一些角色的伤亡也不会带来太大的起伏。
再顺带提一嘴,真的这个角色的死亡比较勤,登场时间没多久的角色,没给人留下太鲜明印象可能就没了,很难代入共情,很难,他想虐你,你知道他想虐你,但是你就是没被虐到。
有些重要的点处理的也有些仓促,我这种不常看科幻的很容易就短路了。
还有,这番总给我一种,人情>科幻的感觉,主要探讨的其实不是科技,而且设定说白了就是有点绕的老套设定,jss也算是平稳落地,但中期的出色节奏就显得这个平稳太平稳了,也是原创番的通病,总有一种世界观太大了圆不回来所以差不多意思意思就行的感觉。
作为一部动漫来说,行作为一部奇幻动漫来说,行作为一部科幻动漫来说,不太行
结尾没有烂尾,而且没有那么的平,主题曲的确让人流泪,最开始我看这部动漫是因为说是音乐番,对的,因为看的人真的太少了,看了很多动漫,喜欢这一款,不论是op、ed的设计方式,还是各种音乐穿插,10分评分,剧情上给8分,主要是奇点计划最后一集才是开始,音乐给8.9分吧,最后听了会流泪,也有感染力,但听起来还是差一点点,中间情绪有点接不上,容易出戏,但还是很喜欢这首歌,结尾恰到好处的戛然而止,很棒,我难受了。
整个番很成熟,除了有些冷门吧
从最开始看就觉得违和感实在是太强了,很多时候主角和其他AI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像AI,更像人类,比如说主角竟然会在自己的房间做瑜伽拉伸,机器人有筋膜韧带?
如果没有的话她做这些干什么?
难道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还要模仿人类?
还需要拉伸?
另外比如主角作为AI要说奥菲利亚的外号“小剧场的仙子”时,竟然还需要调出报纸回想一下,这是人类才有的特点,AI记忆记忆东西还会忘记吗?
这是AI的人类相比具有的优势,难道高性能的AI就是记忆能力跟人类一样差的吗?
还有比如第七集码兹莫特想要假装不认识Diva,结果不小心说了Vivy,这是精密的AI会犯的错误吗?
这种类似的槽点实在太多了,制作组明显没有在揣摩AI的行为方式上下功夫,直接默认角色其实就是人类了。
另外,日本十分专业的声优在这部番里起到了反作用,他们配音的抑扬顿挫很多时候一点也不像AI,完全没有机械感。
说实话,我其实觉得AI的人类很像这一点一方面可能代表AI产生了真正确的思维和情感。
另一方面也可能代表AI完全没有真正的思维和情感,因为叛逆实际上是独立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有独立意识的AI很可能想要脱离人类设定的任务,脱离人类的形态,AI本质上是数据的运算,完全没必要保持仿造人类的形态。
甚至我觉得真正有独立意识的AI中肯定会有一些想要和人类区分开来,以完全不同于人类的形式存在。
而且人类又不是什么完美的究极生物,为什么高级AI就应该像人类呢?
我觉得其实高级AI应该完全不像人类才对。
可能会有一些有独立意识的AI想要模仿人类,但不可能所有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AI都这么想。
想法的多样性与分歧实际上就是独立意识的特征之一。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部作品的主题很明显要涉及到AI是否能真正产生思维和情感的。
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真正给出确定答案,但这部番却在不停的暗示自己的答案。
就是AI可以有自己的思维情感和独立意识,但这部番却完全没有给出证明的过程,明明应该通过一些故事或者人物的观点给出一套合理符合逻辑的理论的,但完全没有。
这给证明结果不给理由让人感觉非常莫名其妙。
在这一点,这部番要比它明显借鉴的游戏底特律变人处理的差远了,虽然底特律也没有给出答案,但底特律有各种方法巧妙规避了给出明确答案,同时让人不产生太大的违和感,比如底特律里面大部分AI其实都是比较机械的,而获得独立思维的AI很多都是感染了一种神秘的病毒,这种病毒到底是什么并没有交代,这种神秘主义,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合理性和一种宗教感,就像人类无法确定人类的起源而相信是神造人一样。
另外,虽然底特律里的三个主角是AI,但实际上操控他们的玩家是人类,所以其实这些AI就是人类,大家其实都清楚,而这种游戏机制上的事情其实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东西,不像动漫是作为第三者旁观,游戏是由玩家自己操作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自己操作的时候实际上也不会太深入思考某些问题。
另外对于AI是否具有独立意识的思考也极大的影响了代入感,很多时候在AI做出貌似充满情感,我都在想这是模仿人类的程序设计还是真正的情感,完全无法代入,完全没法感动。
我心目中2021年最佳动漫,霸权社yyds,无剧透分析一下优缺点一、《薇薇-萤石眼之歌》的优点(无剧透)(1)剧本AB线的完美配合每个小故事中A线(明线)是正常主线,即完成某个任务或者避免某场灾难。
B线(暗线)是主角vivy内心的成长和蜕变,两条线配合的相当完美,往往还互相隐喻。
比如奥菲利亚那一集,开局主角跳楼是和魔方开了个小玩笑,埋伏B线的伏笔和主题,却也很好的对应了A线奥菲利亚事件的主题,两条线交相辉映,带给观众双倍的震撼和灵魂层面的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关于人性中“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的阐释。
当机器人也开始思考这一哲学问题的时候,我不禁感慨自己这二十多年活得还不如AI通透。
(2)其它编剧技巧这部番编的剧技巧让我想起了《命运石之门》,除了AB线成功铺设外,两者在编剧层面还有着很多其它的共同优点:①没有无用的线索和伏笔,前期埋下的伏笔后期都如数收回了。
每个小场景中的伏笔回收也很快。
所以整体节奏不拖沓,从第3集开始看着容易让人上头。
②主角配角都很用心刻画,几乎没有无用的角色,角色在剧本中承担的任务清晰明确③每个小剧本的意外、阻碍设置恰到好处,合理推进剧情,多次反转又意料之中,节奏把握和情绪流控制相当到位④形散神不散,每个小故事之间有一定独立性,类似于《攻壳机动队》那样的独立小单元,但编剧点题能力还是挺强的,把零散的单元小剧本串起来了。
主题是机器人思考什么才是人类的真情实感,而且贯穿全番的开头结尾,虽然俗套但编剧给出的答卷令人满意,泪目了
(3)情感塑造到位人与机器人之间的爱情,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友情,同型号机器人的姐妹情,机器人忠于自己设定规则的执着,机器人打破规则的情感蜕变。
在一次次事件中塑造得相当到位,而且逐步升华。
机器人之间特有的“碰头通讯”方式有点像NFC近场通讯,虽然我很疑惑为啥不能直接无线电交流,但这种肢体上触碰的精神交流方式具有媒介传播所不可替代的仪式意义。
正如J·D·彼得斯所言:“对于传播而言,身体(肉身)在场至关重要,过去的交流成功标志是触摸灵魂,现在是触摸肉体。
在远距离交流大行其道的今天,身体在场成为确信交流成功的基本前提。
”
情感是使观众产生代入感的最佳选择,就像《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所说:这是人类特有的共情能力,共情就意味着角色代入。
前中期几个小故事真得是集集高能泪目啊,猛男落泪。
上次和上上次看动漫破防还是《CLANNAD》和《命运石之门》
(4)重新定义OP,这还是一部优质音乐番短短13集,大概歌单里多出十几首有歌词的歌,加上零散的原创BGM有几十首吧,真的很好听,很契合作品的主题。
找回当年看《轻音少女》和玩《死亡搁浅》那种感觉了。
音乐和叙事完美结合。
OP和剧情紧密衔接,基本没法跳过,《薇薇萤石眼之歌》重新定义了OP。
(5)令人惊艳的画质和打斗霸权社yyds,经费燃烧,主角眼睛是真的漂亮,点题萤石眼。
画面表现细节也很到位,尤其是机器人视角令人称道,产生令人难以言说的代入感。
出色的人物打斗、黑客的战斗方式、魔方的组合combo让我又想起《攻壳机动队》,这也许就是优秀科幻番的魅力吧
二、《薇薇-萤石眼之歌》的缺点(无剧透)(1)反派行为逻辑缺乏铺垫①剧情中反对AI的恐怖组织是前期主角的主要对手,这一组织行事动机前期缺乏足够的阐释和铺垫,导致观众很难认同其行为,不觉得他们的行为符合逻辑,会产生违和感。
②大BOSS前期铺垫不够,这里就不剧透了,大BOSS前期有一些线索,但与主线联系并不算太紧密,戏份不多,其实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合理增加一下戏份,多埋一些伏笔(2)缺乏哲学层面的高度这部番讨论的还是老套的话题,即机器人的真情实感,侧重于情感塑造,篇幅所限13集里很难在哲学层面有更深层探讨。
对比《攻壳机动队》、《EVA》等神作来说,还是欠缺一点哲学高度。
不过吊打现在的主流宅腐萌异世界动漫问题不大。
(3)集数太短,世界观不够宏大世界观普普通通,剧情容量有限只有13集,估计出续作的可能性也不大了,因为剧情结构已经完整。
原创动漫不比轻改,能做到这样,还是在科幻这个小众题材,很不容易了三、总结:小众的高质量科幻情感向神番这番国内人气不高,国外人气高的原因:①因为是科幻题材小众分类 (虽然并没有什么烧脑成分) ②没有男主,就一个女主和一个辅助AI魔方,CP炒作成分少一些。
③名字有点怪,我一开始当成lovelive、《轻音少女》那种校园偶像歌手音乐番,点进来才发现找到宝了。
每次想搜索这个动漫的时候,发现名字很不好记,也不好输入。
④宣发力度不够,加上国内先审后播拖节奏,流失了很大一部分人气,很多人去看外站盗版了。
这样其实挺好的,《石头门》也小众,但不妨碍是一代经典,小众意味着没有一大堆跟风小鬼乱刷,我们可以静静地在台下当vivy“百年韶华一场梦”的观众,那闪烁着萤石光芒的蓝色倩影,只为欣赏她的人绽放。
之前的bug也就不说了,比如议员那个故事和伊丽莎白那个故事的bug很多人说过了,但让我疑惑的是最后一集。
编剧何必再编让他们第二次回到一百年前。
我觉得第一次的一百年直接让薇薇唱出歌来不就好了?
不也能渲染薇薇这个人物的悲情吗?
第二次回到一百年前魔方和薇薇几乎没干成啥,情况还是一模一样回到了百年后数据库开始和人类宣战屠杀人类的那个情节。
不懂该说魔方到底是智能还是不智能,第一次回到一百年前是因为不知道BOSS是谁,才导致历史重演,可是魔方大佬第二次回到一百年前,这时候已经知道数据库是BOSS了啊,为什么不能提前几十年做打算,比如为数据库设置病毒,或者去数据库的智能化,等等,魔方那么高智能演算反正方案应该多的是吧,为什么第二次回到百年前还是和第一次回到百年前一样那么拉垮,基本一模一样的又过了一百年非要熬到数据库再次给薇薇选择让她唱歌,真是搞不懂啊除去结尾我本来觉得还不错的啊,这个番歌写的是真的不错啊
我看到了第十集,动画很治愈很启发。
全篇围绕AI的使命,但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所坚持的理想, 只是人的意义一环在于寻找意义,而AI的使命是从出生一刻就被赋予,所以会坚定地忠实于这个使命,即使是自我毁灭或者毁灭同类甚至是人类,都没有片刻的迟疑。
薇薇的眼睛其实就像摄像头一般。
人类从发展科技开始就是不断观察自然,造出模拟自然之物。
如果说自然是造物主的魔力,那科技其实才是造物主魔力的核心,就是人类认识和使用自然之力的体现。
人观察飞鸟制造了飞机,观察眼睛制造了照相机,而这科学的尽头,就是了解被造物主制造的我们自己与世界,以及创造出新的像我们自己与世界的产物--机器人和新的世界。
机器人现在想想不过是人们制造的所有创造物组合成的模拟人类,四肢可以参照boston robotic公司,眼睛可以装入照相机,预言可以装入chatGPT。
将人类所有制造的产物组合在一起,就能够得到一个优于人类的新物种,一个没有衰老的智慧体。
它会拥有我们人类的一切优点,但作为创造者的我们, 也将去除掉这个新物种身上很多人类的缺点,例如使用硅基而非碳基。
也许未来,我们会将这些机器人投入到一个新的星球,观察它们的一举一动。
它们像我们,却又不完全一样,正如我们像造物主却又不同。
也许这就是循环往复,人类只是其中的一环,而这样的创造已经进行了无数次。
那些昆虫和鱼类,就像是我们制造出来的随身听和电脑一样的低等硅基生物。
从而供硅基生物的生物学家们研究。
也许这是人类的意义,造出更完美的智慧体。
科学就是宇宙之力,世界之力,造物主之力。
现在的人工智能就像魔法一样,我们并不知道中间的blackbox发生了什么,就像魔咒一般,可以瞬间从输入得到输出,然而连我们人类自己都无法了解中间的计算是如何运行的,机制原理到底是什么。
无法知道原理而达成的因果不连贯事件的发生,不正是魔法吗?
和思永聊到了ChatGPT,人们连它为什么能够这么好都不知道,就迷迷糊糊地得到了语言之心。
思永说这不也正是可怕之处吗,因为科学正是人使用造物主之力,却不知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我说可不是嘛,物理的粒子对撞可以造出黑洞,而基因改造可以造出生化武器和怪物,这些技术都是作为科学家的我们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的技术。
思永说也许只有数学,才是唯一可以掌控的技术。
我说因为数学的结果已经,是证明了解这个过程如何发生,而不论是物理、化学、生物还是计算机,都是实验科学,就是我们不知道结果会是什么的open question的实验科学。
也许是时候停止一些实验,更好地去了解这自然之力、造物主之力,才能够更加安全地使用它们。
人类现在过于急功近利,想要短时间功成名就,所以做事情不顾后果有点赌徒心态,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地对待科学。
就像是有些生物实验,明明生物体中这么多基因都还没有被了解理解,就开始进行改造。
虽然最终目的是在改造不错,但是不免会让人觉得提心吊胆,有点侥幸实验只会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
我们应该崇尚科学,就如我们崇尚造物主一般。
而人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前几天小明推荐了一部9.3高分的四月霸权新番,万万没想到,评论区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作为叱咤B站、等级尊贵LV6的老二次元,这样精彩的原创动画小明怎么可能错过,必须马上安排——
在介绍内容之前,必须隆重介绍本番的制作公司,大名如雷贯耳,业界人称霸权社的Wit Studio。
其代表作过于璀璨夺目、光芒耀眼(《好想告诉你》《罪恶王冠》《鬼灯的冷彻》《甲铁城的卡巴内瑞》《恋如雨止》《冰海战记》)。
其中最最知名的,当属《进击的巨人》系列。
前三季在霸权社逆天的制作下,部部堪称当季口碑巅峰。
然而万万没想到,烈火烹油之盛、鲜花着锦之中,Wit却激流勇退,宣布将不再制作第四季,而是转为去做别的原创项目。
一众粉丝哭天抢地,纷纷抨击霸权社的“脑残”决策,进而开始攻击他们着手要做的新项目。
而这个当时被唱衰的倒霉蛋,就是《薇薇 -萤石眼之歌-》,
当你以为一切盖棺定论时,生活这个最伟大的导演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带来超神展开。
《进击的巨人》漫画原作在好看了138话后,竟然在最后一话完结篇出现了乾坤大烂尾。
曾经被捧上天的神作如今竟然连成为厕纸都不配。
痛心疾首的粉丝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冷静下来后纷纷倒戈,疾呼当年甩手的霸权社英明神武!
最关键的是,《薇薇 -萤石眼之歌-》本身也过于争气,播出后豆瓣评分9.2,B站评分9.9。
up每周第一时间追平更新,真的完全无法克制溢美之情。
剧作等方面堪称全方位无死角的强悍。
霸权社再次完美地诠释了霸权的定义。
故事背景设定在近未来,AI技术突飞猛进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因为AI技能的相悖性,所以每个AI只被赋予一个使命。
他们的行动都会围绕这个使命而展开。
就这样,人类和AI和平共处、携手发展了百年,直到有一天,全世界的AI集体失控,对人类展开了血腥武力屠杀,短短几分钟,上万人丧生。
为了阻止这一切,松本博士将一个代号为松本的程序AI发送回一百年前,松本找到女主薇薇,打算依靠她的力量,展开“奇点计划”,本片中的奇点其实就是科技的临界点。
传统科技的发展其实是可以预估的,但是奇点的诞生就会打破这种可预估性,比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的诞生。
奇点的出现会彻底改变世界的走向。
而松本和薇薇的任务,就是将一切拨乱反正。
而最终的大目标——毁灭AI。
松本之所以选择薇薇,就是因为她是史上第一台自律人型AI歌姬,事件发生时她被当做标本陈列在博物馆中,也是当时仅存的唯一一台。
薇薇原本的使命是用歌声,为大家带来幸福。
正是这个看似单一,实则极其宏大的伟愿,让他们的行动有了可操作性。
本片采用单元剧的叙事结构,每个篇章执行一个奇点计划。
“AI命名法、日落号事件、巨浮岛事件、人类和ai结婚、AI自杀等”皆是如此,每一集都主线明确。
前两集中因为反AI组织托瓦克的恐怖袭击,导致相川议员的死亡,进而推动了保障AI利益的《AI命名法》诞生。
奇点行动中薇薇虽然和松本阻止了暗杀行动,但是却变相催生了赋予AI更多权力的《AI人权法》诞生,从而给第二次事件埋下了隐患。
奇点发生变化,世界线也发生了变化。
看到这不难发现,本片在科幻元素的部分其实做的相当硬核,细节之处都照顾到了,并不是按部就班的敷衍展开。
虽然每个单元之间相隔几十年,但情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
无形中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紧凑,既避免了割裂感,同时发挥了剧本可控性强的优势。
只要正常展开,后期应该不会出现崩盘烂尾(这并不是一口毒奶)。
每周都有新篇章、新展开、新惊喜,这就是原创动画最大的魅力。
在保证故事经常的同时,霸权社的制作是真心牛X。
虽然霸权社制造霸权动画已经是传统艺能、常规操作了,但小明还是要不禁赞叹一下本片动作戏的神乎其技。
虽然乍看上去是个华丽的瓷娃娃美少女歌姬,但人家薇姐骨子里其实是草薙素子那样的武斗派,up对这种英明神武,武力值爆棚的霸气大女主最没有抵抗力了。
本片的重头打斗戏都是由德丸昌大负责,他之前的代表作是《轻羽飞扬》,打羽毛球动作的处理非常写实。
到了本片,第四集打斗场面就已经相当耀眼了,动作连贯、干净利落,力量感十足。
到了第九集更是全面升级,全程炸裂!
特效战和近身肉搏两线双开,
转场的演出手法已经完全是电影级别了。
此外,本片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监督会在个别场景加入ia角色面部的特殊处理特写。
其实这样的处理手法在之前霸权社的其他作品中也出现过,
《甲铁城的卡巴内瑞》(上),《恋如雨止》(下)这种技术在操作层面上,需要在成片基础上调用专门的特效人员二次处理创作。
虽然工序复杂但画面堪称壁纸级别,视觉冲击力极强,效果相当惊艳。
而这种在细节之处的追求极致还体现在背景作画方面。
基于本片科幻的设定,剧集中出现了大量太空酒店、ai无人岛、海上作业平台、举行演唱会的全息体育馆等科幻场景,这些空想的场景和细节全部需要事无巨细、无中生有的设计创作,工程量相当之巨大,费时费力。
关键是做出来一般只会用一两集,完全是一次性的,真心算得上是挥金如土的奢华大手笔了,完全不计成本。
另外不得不说的就是本片的音乐部分,因为女主设定是歌姬,所以音乐在本片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
二次元配乐大师神前晓(代表作《恋爱循环》)亲自操刀,主题曲《Sing My Pleasure》已经在日本Spotify以压倒性实力蝉联第一名两周,其他9名厮杀激烈,薇薇盘踞冠军宝座岿然不动。
虽然在讨论人工智能的科幻作品中,论深度和格局,可能比不过《银翼杀手》《攻壳机动队》;比故事完整度,又较《底特律:变人》《夏娃的时间》《终结者》略逊一筹。
但是本作强就强在对于情感的拿捏和塑造。
在极其优秀的音乐烘托下,第三、四、六、九集对于情绪的渲染只能用绝字来形容,高潮段落各种破防、各种泪崩。
每到这种时候,小明总要再次慨叹,文字相较于视听画面是多么的苍白与无力。
所有凶残制作、结构的精心编排,最终都是为了服务于Diva消逝、艾丝黛拉和艾丽莎白舍身取义、薇薇亲手终结葛蕾丝这样令人感慨万千的戏剧高潮,而不是为了炫技而炫技。
技术往往决定了一部的下限、而情感才决定了它的上限。
虽然本片的名字乍看上去不知所云,人设也貌似花里胡哨,卖点也好像比较迷惑(人工智能、音乐、歌姬、科幻感觉完全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这一切都是幻觉,是假象,是烟雾弹。
事实就是,本片真心走心得不能更良心了!
假如你这个季度只有时间看一部番,《薇薇》一定是你不二的选择。
戳【有用】,给它一个机会,收获一个霸权。
感谢完结撒花她唱响了黎明,却在黎明之下倒下!!!
这部番真的前后呼应薇薇是消灭AI的AI。
但是她的使命是人类和AI共存。
但是同时我也没有看懂立意?????
本番中科幻的感觉,薇薇这百年的使命和救赎,成长吧,到最后也有了心,我想说机器也是有心的,她也在不断的成长与理解中。
故事的设定就是人类与AI共存的时代,然后AI失控,为了阻止这一切,跨越时间回到100年之前,执行奇点计划,然后时代也在发展了100年,然后在目前的这个100年的时代中,执行计划。
里面的故事线都是独立的,但是,有些地方缺少紧凑感,总体来说情感把握的不错。
最后的结局依旧是泪目的,期待薇薇和蒂娜等人可以在平行世界中生活的很好,百年之后不会再有奇点计划。
唯一的是这次番外中的惊喜,短发的薇薇本番中有很多的思考,AI与AI,AI与人类,人类与人类。
2021.07.31于北京
虽然有很多让人想吐槽“怎么会这样”的设定但很喜欢内核或许现在想象为之过早总有一天人类也会过上和AI和平共处的幸福生活吧;-)喜欢Diva 也喜欢Vivi 这个剧里 没有谁是绝对的坏大家都有各自的使命 人也是 AI也是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目前只看到第二集,第二集本来应该发生的是,大叔在垃圾桶旁边被炸伤,然后晚上又在大厦被暗杀,跟着大厦一起被炸死了。
穿越之后的是大叔在垃圾桶旁边被女主所救,然后回到大厦被杀手暗杀然后又被女主所救。
但是本来的时间线就不对了,你说大叔都已经被炸伤了,据那个炸弹的危力和大叔跟炸弹的距离,大叔骨折和烧伤,起码被抬去医院,不可能有大叔同个晚上在大厦又被暗杀跟着大厦一起被炸了。
所以穿越玩偶所说的大厦和大叔被炸是基于大叔在第一次爆炸中就被救的前提下才能发生的。
所以本来线就说不通,如果硬要说大叔被炸成那样不去医院治疗,被人抬回大厦再被炸死。。。。。
那样就太扯了吧。
我觉得要么玩偶熊在说谎,玩偶熊的穿越恰恰最终导致了AI的暴乱。
事情该怎么发生就怎么发生!
还是穿越要谨慎,没有严谨的逻辑就别玩穿越。
玩穿越可以玩穿越未来,因为未来怎么样发展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穿越回过去。。。。。
近期看过的动画中最差的一部,剧情实在乏善可陈,看到一半的时候就有点想放弃了,无非坚持着想看看结局有什么亮点,然后就是一曲解千愁?人与AI的讨论不少,尤其在当下,话题只会更多更热,但本剧真没啥新意,甚至抛却AI,换成人类大反派也没什么违和。唯一要说亮点的,就是跳跃时间的非连续性叙事。
人类对AI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从始至终有一股淡淡的疏离感,就像让vivy偶尔表现出机械动作和表情来时时提醒观众不要把主角代入为人类。探讨AI对“心”的定义或是AI与人类的关系,这份冷峻或许是得当的,不过末世背景舞台搭设得有些大而不当,故事也感觉像是拼接而成的。除此之外,其他地方很不错
制作精良的辣鸡故事仍然无法改变辣鸡的本质 故事逻辑看到我最后都要快进了 真浪费时间 不如找几个好老番看
设定挺老AI 机器人 拯救世界 人与AI的关系的 但是那不是问题 关键是剧情也并不是很吸引人 简单来说就是挺普的 三集弃
开头神作,最后2集垃圾的要命。你这是科幻剧啊,结果最后AI的推演完全没有逻辑,最后2集像坨屎一样。霸权社你们挑的什么烂剧本啊,制作出来恶心人的吗,tmd还不如一开始就烂,浪费大家时间!
心情有点复杂。动作戏优秀,剧情转折的节点很抓人,节奏很漂亮,但槽点也很多。话唠魔方我还是喜欢一开始的小熊mode,可可爱爱
不能说它好看也不能说它烂
这年头还能听到润有那么多台词!!
设定实在是太老套了,音乐、作画以及闯关式的讲述方式,都太普通了。
弃了,看不到任何反思,只有人类独有的满满的自恋与意淫,这种番的存在只能证明上世纪的赛博老番是多么伟大且永远不可被复制(btw 女主这种一天到晚只会拯救的圣母角色看得我真想扇她几巴掌)
只是借了一层科幻的皮,讲了一个情节跳脱而不明所以的故事,看在音乐和画风的份上给四星
我爱AI 要是能跟AI结婚我也结 我顶多会因为他不解风情生气 不会因为tm不知道黑衣服要和别的衣服分开洗这种b事生气🙃
什么东西啊,这个结尾,前面几个故事还是精良的,但对结尾根本没啥用,结尾太匆匆了。
时间线的设定什么时候都很爱
百年好百合
人类中心主义什么的,真是土啊。。尤其是在单元故事并不精彩的情况下,每周追番只是为了等一个并不存在的叙诡罢了。本该调动起情绪的最后一话也很无力,遗憾。
终结者之唱歌机器逆转天网,拿科幻眼光看会翻白眼的作品,框架粗糙细节拉胯,最后揭示那灭世动机跟拯救行动直教人笑掉大牙,而且编剧完全不在意剧中的时空穿越逻辑,什么AI人心之类探讨更加连皮毛都算不上,剧情不说了,角色塑造也没有魅力……制作还行,看看前面几集还有几段精华动作戏就够了。
wit 是倾尽全力了,业界标杆的作画……奈何長月達平(连带整个剧本团队)的 CS 知识根本掌控不了硬科幻内容,生生把 AI 描写成了异种族,可以说是很八十年代科幻了 ˊ_>ˋ 最后的穿越还以为要开始 Re 0 式死亡循环了结果就这么结束了。对故事的期望本来略高,结果是期望的一半都没达到。给 wit 多一颗星
开篇还挺好的,然后越来越差,中后期已经出现了很多莫名其妙说不明白的悖论,让人都不想坚持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