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亲兄弟姐妹一共九人,我出生时,老姨还未嫁,二舅、老舅还未娶。
每年过年大家都会聚在一起,老辈小辈齐聚一堂。
如今姥姥姥爷都已经不在了,过往的旧时光就像剧里的一样,充满嬉笑怒骂,却又让人无比怀念。
如今看我长大的老人都慢慢的老去、走了,想起那些旧时光,才知道有些怀念与伤感是无法慰藉的。
就像歌词里唱的扛过了思念一年又一年只是有些感情,一旦决堤,是怎么也扛不住的人啊,慢慢长大、慢慢老去,渐渐失去、渐渐远离,旧时光啊,一去不返。
依稀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剧,一些姊妹间吵吵嚷嚷的剧情,尤其是老三哭着质问老五说“是谁要打倒我爸爸?
”那一幕,一直记在心里,所以和妈一起重温了这部剧。
家的属性在这部剧里被放大,每一次重大的事件都要开会表决,每一个春节都要一家人在一起听老太太唱戏,(女婿们在炕上吃饭很有意思)每一件大事小情,都是女儿们吆喝着跑进院报告着,这种热闹劲儿,好像喊出了那个年代无尽的希望,大家越过越好的日子。
当然,这部剧的大女主,院儿里的这位妈,严厉,精神抖擞,持家严谨,李明启老师演得极好,仿佛家里有妈天就塌不下来。
她把心拆成了九份给这些闺女,从第一幕的蒸属相,再到最后一幕的全家人聚在一起在老屋的碰杯,虽然历经了几十年的风雨波澜,这家里的九个凤,依然是齐整围在妈的身边。
每每有女儿从远方回来时,那些下雪的日子,母女隔着院子相望,拥抱,久别重逢显得那样的珍贵。
初家大院从来没有消停过,亲姊热妹之间的打打闹闹,斗嘴赌气,是这个院独有的活力,但命运的多舛也让人唏嘘,兴许有时代的胁迫,有社会的不公,但也有难以言说的无力感,最后伤口都被亲情粘合,感情世界,多少算一切,沉默的色彩慢慢,慢慢将我的视线,磨灭。
那些逝去的时光,让人怀恋。
2025年5月21日,还没入伏的五月天气异常炎热,在风扇呼呼的风中惊闻噩耗,悲痛难抑,七凤倔强又坚强的表情久浮脑海,她拎着两个网袋,站在大雪的老院中,看见母亲和姐妹们,无声地流下眼泪,吸鼻涕时攮一下嘴巴和鼻子,想来这会是我想到她时永远挥之不去的场景。
永远怀念朱媛媛老师,七凤一路走好!
2008年8月9日十年前我在实习,那年的八月八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当天,宿舍的舍友不知道从哪里搬来一部老电视机用来看奥运开幕式的直播。
那是智能手机功能尚未流畅、无线网络尚未普及的年代,那个时候用网络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进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那天我们将接收器放在宿舍的窗外,调了好多个方向终于可以使画面清晰。
《家有九凤》就这样陪伴我的那个夏季。
2008的夏季有很多可以值得珍藏的记忆,这部电视剧是其中之一。
在那个信息并不像今日发达的年代,电视剧也不像今日随手打开手机就可以观看,这是一部06年首播的电视剧,我在08年才看到。
在看这部电视剧之前,李明启老师在我心目中仍然是挥之不去的容嬷嬷的形象。
但是她现在是那个十年前昏暗的女生宿舍里,陪伴我很多个夜晚的慈祥老人。
十年来我好几次重新打开这部电视剧,,每次都会泪流满面。
尤其冬子死的时候那个片段,每次都会让我非常地悲恸。
姥姥摸着她的脸,仰天大哭说,姥姥疼你啊爱你啊,姥姥谁都疼,我疼不过来呀!
今天我又打开一次,感觉每一集都是那么地贴近生活。
其实从剧情上讲,它有很多夸张的矛盾冲突,这是小说和影视作品的需要,可是我就是那么地愿意相信,这就是鲜活的生活。
在这样一个院子里,有九个女儿一个母亲,他们各自有各自的打算,也有各自的思想,还有彼此之间的嫌隙甚至是仇恨。
除了已经走出院子定居外地的二凤不常出现性格比较平实外,其他每个女儿的性格特点都非常地鲜明。
尽管每次在院里发生过无数次的争吵,矛盾,委屈,痛哭,崩溃,每次家庭里出现重大事件的时候,都能够默契地达成共识。
她们都不是完美的人,可是她们都这么可爱。
我爱每一个角色,即使一直被人诟病的三凤。
我爱每一位奉献角色的优秀演员,我爱杨亚洲导演和高满堂编剧。
我怀念十年前以及再之前的中国影视环境,曾经出过很多个优秀的作品。
这几年不知道为什么,很少有让我有动力追下去的电视剧,很少有让我不快进看下去的电视剧。
高满堂很久没有写过剧本了吧?
我今天再去回味《家有九凤》,发现它有一个现在电视剧都十分缺乏的特点,就是长镜头。
《家有九凤》里很多个经典片段,都是没有切换镜头,一气呵成的,不存在剪辑拼凑。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现在的电视剧没有这样让人看起来很顺畅,让人感觉酣畅淋漓的镜头。
为什么一直都是人物的大头特写?
一会儿全景一会儿大头,总之感觉非常地不连贯。
随着流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似乎好的作品都被淹没于数据里。
我不知道如何来表达我对这部剧的喜爱。
我想任何一部成功的电视剧,应该是集合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从很多个镜头可以看出,所有的演员都是倾注了百之百的情感,他们的哭,笑,愤怒,悲恸,让人不自主地跟着投入进去。
我甚至随手打开一集中的随便哪个片段,不需要去回想前因后果,就很快地进入剧情,随着里面人物的情感起伏又哭又笑又叹息。
近几年看电视剧,已经很少能够为里面的人物又哭又笑。
我曾经以为可能因为年纪渐长,心慢慢迟钝了。
可是打开《家有九凤》,我才知道其实我的心仍然是如此敏感。
我是多么喜欢她们围着圈跳,喊着“接地气喽,踩小人喽”,喜欢她们一起唱红灯记,喜欢七凤那首“俺往那山沟望一望哪俺望一望哪,俺心里闷滴慌啊”
不知这是第几次看《家有九凤》,说来挺傻的,每次看都会因为相同的笑点开怀,也会因为同一画面泪流不止。
但更多是每一次都会有不一样的情感拍打着我的心房,一直在想如果我要写这部剧的剧评该选个什么主题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呢?
细思之下闪现出六个字--母亲在 家就在!
看过很多写母亲的剧,母亲伟大善良坚强的形象通过这些作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的感染着我们。
但该剧的母亲跟以往的那些温柔的心酸的哭哈哈的母亲形象不一样,让人觉得在固有的母亲光辉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剧中的母亲给我第一感受是,精明能干,什么事都能清晰透过现象看本质。
大事小情儿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在几个个性鲜明不一的孩子面前总能稳稳的做那个掌舵人。
该护的人一个都不能落,该惩的人一个都不能饶,做事讲理讲情,自有分寸原则。
第二是大情大义,说一不二,不管是为了老八欠款潜逃还是老七与杨为健的事,都做的让人挑不出理儿来!
第三就是有烟火气,真实,剧中母亲有九个性格各异的女儿,常说三个女人一台戏,那像这样有十个女人的家庭里不得天天看戏呀,母亲在剧中该打打该骂骂该捧就捧该忽悠就忽悠,该揣着明白当糊涂时绝不会行差踏错。
九个丫头被母亲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母亲常说,十个手指头拉出来咬哪个哪个都疼,她哪个都疼,可是疼不过来呀。
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要让姊妹和睦就不得不强势,气场一万+甚至是必要时要用点小心计。
剧中的母亲总是在通过一件件一桩桩的家事向我们传递着做人处事的道理!
常形容母亲像一只母鸡护着自己的小鸡,但我说剧中的母亲像一只鹰。
除了多了一层保护力外她抵御外敌的能力也是相当惊人的。
她总是用她最大的力气来看顾每一个孩子,天下没有不犯错的孩子,犯了错就该罚,但无论在何时何地各种境遇孩子们只要想到家里还有一个时时刻刻为自己揪着心的母亲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
剧中有三次场景是讲母亲在大雪纷飞的时候迎接在外漂泊历经磨难的孩子回家的,漫天飞舞的雪花,坚韧包容的母亲,颓废无助祈求温暖的孩子形成了强烈的画面感,艺术家们通过镜头给予了这个场景无线的心酸与温暖,一幕幕抱头痛哭着看似指责却满是心疼的对话,让人泪流满面,我心里的雪花跟着剧情一寸寸的融化开了,不经要感慨,母亲在,家就在!
无论在外面经历了多少磨难,只有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母亲就能把凄风苦雨化解成阳春三月!
感谢高满堂老师,杨亚洲导演,李明启老师及一众实力派的女儿们给我们带来如此温暖的一部剧!
我之前真的不知道这个电视剧,是今年暑假我爸妈在电视上看的,我跟着猫了两眼。
以前的电视剧都是这样的,不管我从什么时候看,从哪一集看,我一定会被吸引,哪怕我不知道前因后果是什么。
特种兵,贫嘴张大民,我都是因为我爸妈在电视上放,我一眼就被吸引到了。
我觉得这就是好剧,不需要满大街的宣传,还有这个什么还原古代,服化道多么精致。
我是看电视剧,我看你服化道干嘛啊?
还原,能有历史书还原吗?
还是要把古人挖出来啊?
电视剧最应该注重的核心:剧本被抛之脑后,从来没有电视剧宣传说我这个故事讲的特别完整,这个故事我们查阅了多少书籍,走了多少镇店,我们这个剧组得到了什么收获。
演员,还是有好演员的,可他们都去哪了呢?
现在电视剧上有几个好演员啊?
导演呢,不好好拍戏,点名批评大秦赋,自己给自己打五星,美其名曰接受大家批评,实际只回复夸剧的评论,摆出这种姿态给谁看啊?
电视剧不是给观众看的吗?
观众看了不喜欢不行吗?
编剧,最可怜的就是编剧了!
资本也改,演员还要加戏,导演还要批评,编剧就是那个臭虫,谁来都要踩一脚。
那剧本可不改着改着就烂了吗?
多少高开低走的剧啊,现在。
那最起码比那些连高开都没有剧强多了。
这种生活剧,估计不会再有了。
那个编剧导演,演员就跟生活在外太空似的,在家里穿着睡衣,踩着高跟鞋,还有那个大学毕业答辩没有ppt,也不用上班了,也不用学习了,就搁那谈谈恋爱,拉拉小手,小三来插一脚,婆婆来搞搞事,就完了?
观众从电视剧中得不到现实生活的什么反馈,久而久之就不愿意看国产剧了。
今年那两部犯罪片,说实话真的不值那个分数。
但为什么还那么高,就是因为国产剧整体的下降,人们愿意给这种剧打高分。
也不要拿什么韩剧受众小,韩剧评分就高这种说法。
韩剧受众小,美剧受众多?
还是日剧看的人多啊?
还是国产剧看的人多啊?
我今年统共就看了1部新的国产剧,少主且慢行,还是个小网剧,也没多少人看。
评分也不高,我看完我就知道这部剧评分一定不高,我以为只是恋爱剧,结果还有破案的地方。
那个破案的地方写的太小儿科了,我都是跳过看的,但我还是愿意跟别人推荐的。
去掉破案的部分,这部剧有方言,有搞笑,有亲情,有友情,两季加起来一共24集,短小精悍,我觉得这几点很不错。
演员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就是哭戏实在是不行,那个男主被刀砍,我眼泪都出来了,女主没有一点反应。
其他的剧我get不到,我也不喜欢看当时的大火剧,等以后再看吧!
好好用些心吧!
题材,剧本好好琢磨行不行!
辞职了之后花了三天看完了这部剧,导演确实很厉害,能够把每一个人的性格刻画地这么真实,平凡中闪着光的感觉。
剧中老太太是最智慧最明白的人, 但是她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总之这部剧很真实,有种不加雕饰纯粹古朴的真实感!
剧中的演员们个个都是戏骨级别,特别是老太太李明启老人,完全不是在演而是真正的走心。
剧中的老五刘佳、朱媛媛等几个女儿都是太厉害的演技了。
感觉现在都拍不出这么真实有情感的电视剧了。
向演员和导演致敬!
上周停课期间 我在抖音上刷到孙坚推荐 特别适合冬天看的剧 叫家有九凤 抱着好奇我就去看了因为年代久远我基本头一集没看进去后来连着几天上头看完了 那个年代的演员可真是把这个事情当做一份工作 做的也是相当好 大凤手机在母亲身边 也算记着母亲的钱 但是家里的事情也还是个个操心 有姐姐的风范……二凤基本出场很少三凤我最讨厌的人物:精明算计和自己的妹妹敌对了一辈子 八凤生意亏本第一个要钱的 我现在想想他这是自私 是她敢于表达 我们心里这样想 但我们不会这样表达四凤从前家里姐妹最瞧不起的一个结果是最 厚道 最有钱的一个 五凤 相对姐妹几个 我比较喜欢 虽然原来经常喜欢说教 这点我身上也有 显得自己有文化一样 但是 她是最爱妈妈 最为家里操心的那一个六凤:没主心骨 一辈子奔头就是过好日子七凤:太有主见了 有情有义 很果敢的一个女儿 也很拼 八凤:调皮捣蛋哈哈哈结局有点惨九凤:小时候可爱长大后讨厌 怀孕后文静很多母亲:是个大能人 为杨卫健解开心结 把老五女婿教导好只能说: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 哪怕作为母亲也会有偏袒 我妈就是这样 也不要动不动就说失望的话 亲姐弟 亲兄妹在利益面前也会大吵大闹 这人心啊就是这样 这世界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今天看完了家有九凤,从冬子去世就哭的不行,一直到结束。
回到剧情,八凤为了回家,跳楼把自己摔残了,下肢瘫痪,自己也只有2到3岁的智商,但是看到老妈妈依旧爱不释手,是啊,无论她怎么样,她都是自己的女儿啊,妈妈给老八筹钱,就是为了在自己百年之后,能够让八凤有一份依靠,妈妈知道,在谁家都不能白吃白喝,并且人在矮檐下需要学会隐忍,需要学会乐观,需要摆出笑脸,姐妹之间情意是有的,但是情意当不了饭吃,人们都不是羊活着的,就是需要给付出的,也就是给钱,老太太真是深明大义,她什么都明白,她希望自己在世的时候能够把一切都交代好了,她把老八主要托付给了老四,她知道老四重情重义,把姐妹们筹来的钱交给了老四,让姐妹们轮流来照顾老八,每月定期给钱,她相信老四不会私吞下这笔钱。
老四确实是一个感恩的人,且她不会因为之前的一点小事和姐妹们之间产生嫌隙,之前她自己的光景过得并不好,每次回娘家来都会遭受大家的嫌弃,而且尤其是老八会各种嘲讽,但是她不记在心里,老八出事,她出的最多,她出二十万来给老八治病。
老三就是很得理不饶人,很小市民,很斤斤计较,老四之前和她借过大衣,她借了,但是回到家之后就各种嘲讽老四,但是老四也没有记在心里,自己发达之后,反而给老三买了一件价格昂贵的貂皮大衣,她对自己的老公也是真心实意的爱,发现是自己老公不能生育之后,她也选择做了节育手术,但是在此之前她吃了长达十几年的中药,她依旧没有怪罪老公,一心一意和他过日子。
她自己有能力之后,基本都是出钱都会先出头,对待家里不记仇,姐妹就是姐妹,一有事自己会尽自己的能力出钱。
开始看到她,她的外表确实是那种柔柔弱弱的形象,好像很任人宰割的模样,但是她自己内心有主意,是有一个善良的姑娘。
另一位印象深刻的就是七凤,开始大家在过年,一大家子就剩她一个人没有回来,就在老妈妈念叨的同时,老七从北大荒回来了。
老七的命运我是很为她感到叹息的,但是看到最后,也觉得人啊,也许苦着苦着就甜了。
她和杨为健在10几集的时候天天打架,我真的想把民政局搬进他家,让他俩赶紧离婚,我是真觉得他俩不合适。
但是这种剧的剧情很多,就是知青从乡下回来,由于自己目前什么也没有,甚至身世的问题,会遭人嫌弃,因为大背景下,没有办法,大家就是看不上这种人,于是就会找一个老实人嫁了,而且这个老实人基本就是有一份在那个时代看似还不粗的工作,但是基本上不是长得很丑,就是没有什么文化,在一个就是岁数比较大了,于是就会和返乡的知青结婚了,两个人其实是因为相对条件比较合适所以就在一起了,但是,总有一方会因为时代变迁会改变自己的状态,继续考大学,一般在这个时候,都是另一方不同意,因为他害怕另一方真的考上大学就会抛弃另一方,甚至终究会因为这个文化差异的不同而分开,我比较喜欢上世纪这个年代的故事,因此知道大部分剧情都会走向这样。
七凤基本就是照这个发展的,但是后来的剧情确实和我预想的不一样。
我没想到她居然会把卫平接到家里来照顾他,我知道站在卫平的角度,他确实挺了不起的,而且很惨。
但我还是接受不了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就像老妈妈说的,谁也不是神仙,谁也没有那么大度量,我是杨为建我也受不了,卫平来了之后,七凤为了卫平主动和杨为建亲热,看到这里,真的很心酸与无奈,就是不知道如何评价七凤这个人,但是老妈妈也说,能做到七凤这样不容易,能做到杨为建这样也不容易,他们三个真是苦命的人啊,不过从中我也看出了,杨为建确实是从心里喜欢七凤的,他的小肚鸡肠,他的吃醋,也是正常的,因为尽管这样,他还是为了取悦七凤,希望七凤能够把他当做丈夫一样来对待,还好,杨为建坚持了,七凤看到了,他们的感情经过撕撕打打,真的打出来了,我真的好感动,但是如果我是当中的经历者我还是一样不敢相信是这样的结局,我如果是七凤的姐妹我也会劝杨为建放手,和七凤离婚吧,但是人生啊,我们一眼就是望不到尽头,谁知道主角们会怎样下自己的棋呢?
从结局来看,七凤无疑是幸福的。
老三和老五其实在这种剧中这样的角色是必须存在的,因为需要他们来制造矛盾,而且是从头到尾的,但是大结局会迎来重归于好,他们两个一个是斤斤计较,因为一件事会记恨对方一辈子的人,另一个就是因为于工或者于私得罪了另一方的人,他们的打打闹闹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起因也是他们,结束也差不多归于他们。
看的时候我还真不知道大姐说老九-不是一锅的馒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直到最后原来是她怀疑老九是秦大爷的,唉我也一直以为大姐是那种老实、任劳任怨的人设,没想到大姐居然是这样的,这个角色塑造的真好,真的每个角色都不是那么完美,他们都不是你在生活中看到不到的人,他们就在你的生活中,你喜欢的人也许你只看到你喜欢的那面,你讨厌的人,也许你只看到了你不喜欢的那面。
我第一次哭就是看到了冬子的死,前面我就觉得冬子这个女孩真好,她妈妈的教育可以说很不好,她爸爸也是和妈妈一样的人,但是冬子就是一个分得清的孩子,她很善良,她一直在劝说自己的妈妈,想让妈妈和五姨重归于好,她既善良又勇敢,她愿意勇于承认错误,即使那不是自己做的,她跪下那刻,我还以为真的是她做的,但目的是不坏的,为了就是让妈妈给五姨道歉,但没想到,真的不是冬子,她只是觉得自己如果承认可以换来家人和睦她愿意承认,真的太好了这个女孩。
她死的那刻我忽然有些释然,因为好想知道像冬子这样的好女孩确实不存在,编剧把她写死了,也许只有她的死,她的妈妈和爸爸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做错了,因为话语的力量好像真的不管用,必须得付出一个惨痛的代价才能让那些近乎疯狂的人知道悔过吧,这也是给老三家庭带来了沉痛的打击,为此,她也知道冬子什么也没做,她唯一做的就是希望她的妈妈和五姨能够像姐妹一样相处,她的妈妈悔过了,她的爸爸疯掉了,五姨也终于不再和妈妈较劲了,是的有些事情作为旁观者这件事就是可以过去,但是我们不是当事人,我们没法去体会彼此经历了怎样的心灵伤害,所以我们的劝告:原谅吧,过去吧,放下吧等等这些无法劝说这些当事人,有些事情也许就得让他们自己去撞南墙,撞得头破血流之后,他们自己会真的醒悟的,他们会知道该何去何从的,这笔我们说一千道一万管用,而作为旁观者也不是我们就应该听之任之,我们该做还是要做,就尽人事听天命吧,我们说了,他们不听,那我们也没有办法。
老太太的9个女儿,确实角色塑造都很好,唯一不太突出的就是二凤、六凤,但是这也很正常,因为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而且很多,他们就是这样,我也只是其中一员。
老太太演的确实很好,老太太的为人处事,老太太总说一个寡妇能把九个孩子拉扯成人自有自己的道理,是的,老太太很伟大,她很会做人,而且脑袋十分清楚,她总说自己不管了,但是她又放不下,于是也总在关键的时候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老太太教会我很多和人相处的门道,看到她真的会想到自己的奶奶。
有时候感觉是啊,有妈在的地方就是觉得有个家,无论你多大,在老太太面前,都会觉得你是她的孩子,你可以抱着妈妈撒娇,你不会没有人管。
真好,又有一部可以时常刷的剧了,我喜欢大背景下的小人物。
再受苦。
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在寻找幸福,最终都找到了,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幸福,仿佛生命的起初就是为了它, 苦苦的挣扎中 慢慢的期待 靠近它,老子说看他人吃苦是幸运的, 畏惧是有福的。
放弃是有明智的。
仿佛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不经历痛苦没人会明白幸福,唯有期待劫后余生
老太太的一生可以用《知否》里王老太太的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纵横谋划。
她集和稀泥、道德绑架等于一身,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看穿了老大篡位的心思,老二渐渐远离只能勉强尽力一拉,老三和老五互相羁绊,老四外柔内刚,老六没有主心骨,尤其是临死前对老七说“你对姐妹们的心冷了,大家都尊敬你,但还有点什么你自己去想”,太神了,这老太太什么都看得出来,什么都知道。
其中最精彩的我觉得是跟几个女婿的谈判,曲线进攻,直抓要害,通常是以“咱娘俩唠唠”开头,和五女婿聊,抓住五女婿要面子,以官声相胁;和杨为健聊天,抓住了他善良的本质,和卫平聊天,你不能仁义情感你全都想要。
让子弹飞一会儿,然后稳稳地将子弹抓在手里,捏碎完事儿。
我倒不觉得老大是真的想要钱所以才做假账。
她就像当了几十年储君的太子,等得太久了,多次模仿妈妈,想要权,想要开会的感觉,光有老大的操心劳力,没有大家长的智慧,杨为健大闹,她第一次开会,以失败告终,请小杨吃饭,场面上就是“你们快离婚吧别烦我们家了”,好像根本没听到小杨说爱七凤,她只想解决麻烦,想摆老大的谱,却没老大的权谋。
对于妈妈和秦大爷那段过往以至于九凤的身世,她充满了戏谑和“抓到你把柄”了的快感。
二姐着墨较少,要说她像元春,家里也只有买东西用钱的时候出现,提到她当奶奶,老太婆说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就忘了自己也是别人的孩子,大概是这么说的。
我爸爸爱我剩下的精力才会拿去爱爷爷奶奶。
老太太最后对她的交代大概也暗含着希望她和姐妹们热络热络,不要为晚辈付出最后自己没人惦记。
三姐确实是矛盾个体,感觉她是个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格,她在跟老五的战争中是反复提及父亲的死,说明她自己是有是非观念的,可是她以此为把柄刁难了老五很多年,她有正确的价值观,不然她不会把冬子教的这么好,她爱人,不然老四穷的时候不会借她的衣服穿,可是她不会表达爱,不然她和老五不会这么多年的纠葛,老四也不会有了钱立马就给她买了衣服还回去。
冬子的死太让人痛心了,所以大人常说的一句话是错的,“我们大人之间的恩怨跟孩子无关”,怎么可能无关呢?
孩子也是有血有肉的孩子,她怎么会不渴望正常的亲情呢?
冬子真善良,善良的人付出的多。
因为《无问西东》的阴影,一开始我真没看上四凤,她硬要穿三姐衣服我觉得她没志气,她偷藏七凤我觉得其实是她想要七凤的孩子,当然她应该是真想要孩子,因为后面老九怀孕她也想要老九的孩子。
后来我觉得她是真的稳,外柔内韧,现在社会氛围里充斥着凤凰男门当户对各种言论,她嫁了一个人就毫无怨言地选择了这个人,真是做到了无论病痛疾苦都愿意。
众姐妹开外贸公司,她并不想要分一杯羹,后来开了孤儿院,她真是个有大爱的人。
她把这个家庭看的很清楚,她爱家人,爱的很清醒,好事不过分炫耀,坏事自己解决。
老五确实应该是老大,她的智慧和前瞻性都决定着她应该是老大,可是她不是,并且她没意识到她不是,她不愿意表达自己,不愿意表达大义灭亲的悔恨,所以一个劲儿为家里人安排工作安排未来,不愿意表达对三姐八妹的担忧,所以暗地里安排人通风报信却还承受被误会的痛苦,不愿意表达与三姐言归于好的心愿,所以冷心冷面地非要三姐道歉,间接导致冬子的结局。
某一程度她和老三其实挺像的,确实应该是双胞胎。
顺便唠一句,演五女婿小三的那个是《警察荣誉》里那个妈妈桑,一看见他坐在小傅腿上,我立马想到了她想要得到杨树的样子,太有画面感了。
六凤为啥不清楚自己没有主心骨这件事儿?
八凤做生意,她跟着,三姐开美容院她也跟着。
但她又有自己的立场,为了回八凤的公司,告发老五,她也在家痛哭来着,有立场,但不多。
七凤应该生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她好像不爱父母,不爱姐妹,甚至不知道她爱不爱黑虎,她爱自己的理想主义,爱自由,爱自己以为的情义。
杨为健善良却小气,却也默默地为卫平换鱼,卫平一开始死了的心在住进七凤家里之后又活了过来,大作一场后被老太太一指点,也明白过来了,人啊,真的不能什么都想要,八凤回来之后开会,老太太首先让七凤表态,你得表态呀,这个家为你找了个合适的男人,为你养大了小老爷们,甚至为你接受了卫平,你不能什么都不做吧,老太太最后的交待,也是在点醒七凤,但愿她能明白。
对八凤不做评价,被时代摆弄的可怜人,有情义的是她一直在赚钱还债。
老九应该非常非常介意大姐的那句“不是一个锅里的馒头”。
黑虎长大了如果离开这个家,这个家会很痛苦,如果不离开,黑虎或许会很痛苦。
我外婆育有八个子女,现在剩五个,我终于了解为什么我是她唯一的外孙女,可是她好像并没有特别特别爱我,太多了,她真的爱不过来。
#Throwback Tuesday 同是拿出许多好戏的都市剧团队,王丽萍总是让主人公斗着嘴皮子笑骂人生;滕华涛现实直接,处理大小社会议题--但杨亚洲的功力在于平淡生活见真章。“大奸角”李明启老师的一哭,九凤生活的琐碎细节,展现了那道不清讲不尽的欢喜哀乐。难怪去年去平遥会Déjà vu,原来是因为这部剧。
不解释,又是那种集体封神的可怕作品
爸妈喜欢
初家简直投射我妈家
女儿也不让人省心啊。
用生命做出来的好剧. 有人味,很浓!
一群女人又吵又闹,我也不知道看点是什么?-_-||
十个女人的感人亲情大戏。被片尾曲打动。
2006春。
小老爷们出生时初母的反应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演员的表演无懈可击,但是剧本太恶心了,真的太恶心了,恐亲戚,恐婚,最恶心老三,从大到老不要脸,不讲理,老太太和稀泥,不讲理,就有人无法生存,就有反抗,太垃圾了。
我才发现豆瓣也有电视剧……
姜武和老七啊。巷子里家长里短真聒噪啊。
俺妈真像七凤~=u= 小名也叫小凤~~
一般,没爹的农村家庭老妈都是一家之主,悲剧,一群人全是女的,有人扯什么大女主,可别扯了,不觉得她们可怜吗
蛮有哲理的电视剧 看了一部分
老一辈人的故事
非常非常喜欢杨亚洲作品那独特的剪辑手法,《浪漫的事》《家有九凤》,都是初中时看的,那些回忆是幸福的。
一家精神病 我也精神病的把它看完了
好苦啊